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6120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7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55915.3

申请日:

2015.09.01

公开号:

CN105064678A

公开日:

2015.11.1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1/08申请日:20150901|||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1/08; E04G17/14

主分类号:

E04G11/08

申请人: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世军

地址:

410201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港路30号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综合楼30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林青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收支模机构包括与每组所述内模板配合的连接组件及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的可转动连接处;所述拉杆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组件的轴线方向来回伸缩,两块所述边模板在所述拉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方向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本发明电梯井模板装置的内筒模内设置有收支模机构,在进行电梯井浇注过程中,直接通过转动操作杆便可实现整个内筒模自四面同时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轻松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支模和拆模步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简单省力,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该收支模机构的内筒模及电梯井模板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收支模机构,其设置于内筒模上,所述内筒模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
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两块边模板,两块所述边模板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收支模机构包括与每组所述内模板配合的连接组件及拉杆,所述拉杆的一
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的可
转动连接处;所述拉杆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组件的轴线方向来回伸缩,两
块所述边模板在所述拉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方向向外张开
或向内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第
一转动件,两块所述边模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支模板机构还包
括固定杆,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
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拉杆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
转动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
轴及操作杆,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沿轴向
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
件以及挡圈,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转
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所述挡圈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夹持于所述限位件
与所述操作杆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杆部、拉
动部以及铰链连接件,所述杆部的一端螺接于所述操作杆内,所述拉动部的一
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杆部远离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所述铰链连接件包裹于所述
第一转动件外并与所述拉动部远离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由所述杆部远离所述操作杆的末端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杆方向延伸形
成,所述拉动部为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
多个,多个所述拉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进行多点连接。
8.一种内筒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以及收支模机构,每组
所述内模板上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支模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为相互连接成四
方形筒体的四组,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两块边模板、两块角模板、第一转动件
以及第二转动件,两块所述边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侧,两块所
述角模板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的一侧,且相邻两组所述内模板中相邻两
块所述角模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收支模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
内且包括分别与四组所述内模板配合的四个连接组件与四个拉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筒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收支模板机构包括
固定杆时,四个所述连接组件远离四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杆
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筒模,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平板,
所述平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每块所述边模板与每块所述角模板之间。
12.一种电梯井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及权利要求8-11任意
一项所述的内筒模,所述外模板围设于所述内筒模外并与所述内筒模通过对拉
螺杆固定,且所述外模板与所述内筒模二者之间形成混凝土浇注空间。

说明书

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层建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井混泥土浇注时的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在电梯井等需要预留孔洞的地方,通常会搭设筒形的内模板以便混凝土浇注成型。然而,由于施工空间较小,电梯井模/筒形的内模板无论是安装或者拆除都比较复杂。

传统电梯井的施工中,有的还在使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即在建造电梯井时采用木制的模板,其在装模和拆模的施工过程相当繁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外还有部分采用整体式收支模的电梯井模板体系,如采用铰链式、液压活塞式等,但其体系的制作比较复杂,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用于电梯井施工的收支模机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收支模机构的内筒模。

另外,还提供一种带有该内筒模的电梯井模板装置。

一种收支模机构,其设置于内筒模上,所述内筒模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两块边模板,两块所述边模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收支模机构包括与每组所述内模板配合的连接组件及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的可转动连接处;所述拉杆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组件的轴线方向来回伸缩,两块所述边模板在所述拉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方向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第一转动件,两块所述边模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支模板机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拉杆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及操作杆,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沿轴向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件以及挡圈,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转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所述挡圈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夹持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操作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包括杆部、拉动部以及铰链连接件,所述杆部的一端螺接于所述操作杆内,所述拉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杆部远离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所述铰链连接件包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外并与所述拉动部远离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由所述杆部远离所述操作杆的末端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杆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拉动部为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多个所述拉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进行多点连接。

一种内筒模,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以及上述收支模机构,每组所述内模板上设置有所述的收支模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模板为相互连接成四方形筒体的四组,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两块边模板、两块角模板、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两块所述边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侧,两块所述角模板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的一侧,且相邻两组所述内模板中相邻两块所述角模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收支模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包括分别与四组所述内模板配合的四个连接组件与四个拉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收支模板机构包括固定杆时,四个所述连接组件远离四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平板,所述平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每块所述边模板与每块所述角模板之间。

一种电梯井模板装置包括外模板及上述内筒模,所述外模板围设于所述内筒模外并与所述内筒模通过对拉螺杆固定,且所述外模板与所述内筒模二者之间形成混凝土浇注空间。

本发明电梯井模板装置的内筒模内设置有收支模机构,在进行电梯井浇注过程中,直接通过转动操作杆便可实现整个内筒模自四面同时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轻松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支模和拆模步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简单省力,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电梯井模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梯井模板装置第一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梯井模板装置中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伸缩机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梯井模板装置第二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看图1,本发明中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梯井模板装置100,其包括外模板(图未示)及内筒模10。其中,外模板围设于内筒模10外并与内筒模10通过对拉螺杆(图未示)固定。外模板与内筒模10二者之间形成混凝土浇筑空间,浇注完成后混凝土将凝固形成所需的电梯井壁(图未示)。其中,内筒模10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11以及收支模机构15。收支模机构15设置于内筒模10内,用于在支模时向外推开内筒模10整体,使其与外模板配合形成电梯井壁的形状;并在拆模时向内拉拢内筒模10整体,使其与电梯井壁分离以方便吊出电梯井外。

每组内模板11包括两块边模板110以及第一转动件114。两块边模板110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114相对的两侧。具体地,每组内模板11还包括两块角模板112及第二转动件116。两块角模板112分别连接于两块边模板110的一侧,且相邻两组内模板11中相邻两块角模板112通过第二转动件116转动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内筒模10包括四组内模板11。四组内模板11相互连接形成四边形电梯井内筒筒体13。其中,相邻两块角模板112通过第二转动件116铰接呈直角状,并分别位于四边形内筒模10的四个边角处。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内模板11中省略角模板112,而直接通过两块边模板110一直延伸到内筒模10的角部,且相邻两组内模板11中相邻两块边模板110通过第二转动件116连接呈筒体13亦可,只需四组内模板11中各模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与电梯井形状匹配的内筒模10形状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同时,内筒模10整体拼接形成的筒体13的形状可以根据所需灌注的电梯井的形状而定,且每组内模板11中边模板1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每组内模板11还可包括平板118。平板118可拆卸地连接于每组内模板11中每块边模板110与每块角模板112之间,从而使内筒模10可根据不同电梯井内筒模大小的需要进行组合或拆分,实用性强且提高电梯井内模板11的通用性。

请一并参看图1与图2,收支模机构15设置于筒体13内,其包括与每组内模板11配合的连接组件150及拉杆152。拉杆15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组件150上,拉杆152的另一端铰接于两块边模板110的可转动连接处。拉杆152在外力作用下沿连接组件150的轴线方向来回伸缩,两块边模板110在拉杆152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连接组件150的方向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

具体地,收支模机构15还包括固定杆154。连接组件15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杆154上,连接组件150的另一端与拉杆152的一端螺纹连接。拉杆152远离连接组件150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114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拉杆152远离连接组件150的另一端也可铰接于边模板110靠近第一转动件114的位置,即拉杆152远离连接组件150的另一端只要铰接于两块边模板110的可转动连接处即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杆154大体呈长方形柱状,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筒体13中部,用于与外界操作平台(图未示)固定。连接组件150为沿固定杆154四周设置且与四组内模板11一一对应的四组,拉杆152亦为连接于四组连接组件150与四组内模板11中四个第一转动件114之间的四个。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50以及拉杆15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作限定。同时,为了收支模机构15结构的精简以及便于支模与收模过程中对整个内筒模10的同步吊装,本发明中收支模机构15设置一根用于固定安装四组连接组件150的固定杆154,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亦可设置多根与一组或多组连接组件150对应的固定杆154,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固定杆154的顶部设置有吊耳1541,用于方便整个电梯井模板装置100的吊装。

请参看图3与图4,连接组件150包括连接轴1501及操作杆1502。连接轴1501固定连接于固定杆154上,操作杆1502的一端沿轴向转动连接于连接轴1501上,且另一端与拉杆152螺纹连接。

具体地,操作杆1502与拉杆152连接的一端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调节部1512。拉杆152上设置有与调节部1512中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调节部1512为焊接于操作杆1502上的螺母,拉杆152为与螺母配合的螺杆。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1512可根据需要与操作杆1502一体成型或可分离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操作杆1502上还设置有手柄1522,用于方便对操作杆1502施力。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150包括限位件1503及挡圈1504。限位件1503的一端固定于操作杆1502上,另一端转动套设于固定杆154外,以随操作杆1502一同在外力作用下绕连接轴1501转动。

具体地,限位件1503包括外限位圈1513及内限位圈1523。外限位圈1513中部设置有外阶梯孔1533。内限位圈1523的中部与外阶梯孔1533对应位置设置有内过孔1543。

在安装时,外限位圈1513通过外阶梯孔1533转动套设于连接轴1501上,内限位圈1523通过内过孔1543固定连接于操作杆1502与连接轴1501连接的末端,且两者通过第一固定件1553固定连接。此时,操作杆1502与外限位圈1513上外阶梯孔1533的内孔壁之间预留一定间隔。当操作杆1502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外限位圈1513与内限位圈1523一同相对于连接轴1501转动时,外限位圈1513与内限位圈1523用于限定操作杆1502相对于连接轴1501转动时径向方向的行程。

挡圈1504套设于连接轴1501上,且夹持于外限位圈1513与操作杆1502之间的间隔内,用于限定操作杆1502相对于连接轴1501转动时轴向方向的行程。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操作杆1502与连接轴1501之间的摩擦,连接组件150还包括设置于外限位圈1513与操作杆1502之间的轴承(图未示)。其中,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连接轴1501上,操作杆1502与轴承外圈连接,并可在外力作用下随外圈一同相对于内圈转动。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50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只需实现连接组件150可相对于固定杆154转动,从而带动拉杆152沿操作杆1502轴向来回伸缩的功能即可,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外限位圈1513与内限位圈1523两者固定连接于连接轴1501上,操作杆1502的末端转动套设于连接轴1501上并可转动地卡设于内限位圈1523的内过孔1543内;或者连接轴1501与操作杆1502一体设置,且两者直接通过连接轴1501转动连接于固定杆154上亦可。

拉杆152包括杆部1524、拉动部1525以及铰链连接件1526。杆部1524的一端螺接于操作杆1502的调节部1512内。拉动部152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杆部1524远离操作杆1502的另一端,铰链连接件1526包裹于第一转动件114外并与拉动部1525远离操作杆15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铰链连接件1526为一端呈开口状的U字型,拉动部1525插入铰链连接件1526的开口内,并通过第二固定件1527与铰链连接件1526固定连接,以通过拉动铰链连接件1526带动第一转动件114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杆154方向移动,从而使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114两侧的边模板110绕第一转动件114向内收缩或向外张开。

进一步地,拉杆152还包括安装板1528。安装板1528由杆部1524远离操作杆1502的末端沿平行于固定杆154方向延伸形成。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拉动部1525为沿平行于第一转动件114的方向间隔设置于安装板1528上的多个,且多个拉动部1525分别连接于内筒模10中对应一面上第一转动件114的多个位置,以实现每个拉杆152与每组内模板11中每个第一转动件114的多点连接,从而更好的带动内筒模10对应面中边模板110的移动。

请参看图2,支模具体过程为:将整个电梯井模板装置100吊装到指定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拧动手柄1522,驱动操作杆1502绕连接轴1501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拉杆152中与调节部1512螺纹连接的杆部1524沿操作杆1502轴线方向向远离固定杆154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拉动部1525向远离固定杆154方向顶紧第一转动件114,铰接于该第一转动件114上的两块边模板110以与第一转动件114的连接点为支点向外张开,且同时铰接于第二转动件116上的相邻两块角模板112亦以与第二转动件116的连接点为支点向外张开。当整个内筒模10在收支模机构15的作用下向外张开呈四边形时,通过对拉螺杆将内筒模10与外侧模板连接,且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混凝土浇筑空间。

请参看图5,拆模具体过程为:当电梯井壁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即可进行拆模,将吊耳1541挂在塔吊的吊钩上,然后朝相反的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拧动手柄1522驱动操作杆1502绕连接轴1501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相对于连接轴1501转动,拉杆152中与调节部1512螺纹连接的杆部1524沿操作杆1502轴线方向向靠近固定杆154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拉动部1525向靠近固定杆154方向拉动两块边模板110之间的第一转动件114,铰接于该第一转动件114上的两块边模板110以与第一转动件114的连接点为支点呈开口背向拉杆152方向且角度逐渐变小的V字型向内收缩,且同时铰接于第二转动件116上的相邻两块角模板112亦以与第二转动件116的连接点为支点呈开口面向拉杆152方向且角度逐渐变小的V字型向内收缩。当整个内筒模10在收支模机构15的作用下向内收缩并形成预定松模空间时,采用塔吊将整个电梯井模板100由电梯井内吊出。

本发明电梯井模板装置100的内筒模10内设置有收支模机构15,在进行电梯井浇注过程中,直接通过转动操作杆1502便可实现整个内筒模10自四面同时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轻松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支模和拆模步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简单省力,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收支模机构包括与每组所述内模板配合的连接组件及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的可转动连接处;所述拉杆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组件的轴线方向来回伸缩,两块所述边模板在所述拉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方向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本发明电梯井模板装置的内筒模内设置有收支模机构,在进行电梯井浇注过程中,直接通过转动操作杆便可实现整个内筒模自四面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