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60628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97917.1

申请日:

2014.11.27

公开号:

CN104483111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M 13/00申请日:20141127|||公开

IPC分类号:

G01M13/00; G01M17/06

主分类号:

G01M13/00

申请人:

宁波中意液压马达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永鑫; 蒋凯亮; 吴波涛

地址:

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意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代理人:

王明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包括油箱、电机泵系统、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温控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循环冷却系统、油路切换控制模块、转向动力加载模块、桥式模拟加载模块、油缸工况加载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通过油路切换控制模块进行多种油路切换控制,可实现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和其他同样能够类型转向器的测试,测试项目种类更齐全,包括动力转向性能测试、终点感终点滑移测试、中位回复测试、压力损失测试、内渗漏测试、流量变化率测试、人力转向容积效率、路感测试等测试项目,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9)、电机泵系 统、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温控加热系统(20)、过滤系统、循环冷却系统 (32)、油路切换控制模块(30)、转向动力加载模块(29)、桥式模拟加载模 块(31)、油缸工况加载模块(28)、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电控系统和计算 机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电机泵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泵组(27-1)、第二电机泵组(27-2)和第 三电机泵组(27-3),所述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25)、第 一远程控制溢流阀(2-1)、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2-2)、第三远程控制溢流 阀(2-3)、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2-4)、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 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2)、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 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4)、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5)、第六双向截止 式电磁球阀(7-6)、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7)、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 球阀(7-8)和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9),所述温控加热系统(20)包 括加热器(17)和温度表(10),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油器(16),所述循环 冷却系统(32)包括冷却器(15),所述油路切换控制模块(30)包括第一两 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2)、两位二通电 磁换向阀(6)、优先阀(24)、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和第二三位 四通电磁换向阀(8-2),所述转向动力加载模块(29)包括伺服电机(12)、 限扭器(22)、变速箱(21)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11),所述桥式模拟加 载模块(31)包括第一单向阀(14-1)、第二单向阀(14-2)、第三单向阀(14-3) 和第四单向阀(14-4),所述油缸工况加载模块(28)包括第一油缸(19-1)、 第二油缸(19-2)、第一单向节流阀(18-1)、第二单向节流阀(18-2),所述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流量计(5-1)、第二流量计(5-2)、低压流量 计(26)、第一压力传感器(23-1)、第二压力传感器(23-2)、第三压力传感 器(23-3)、第四压力传感器(23-4)、第五压力传感器(23-5)和第六压力 传感器(23-6);
伺服电机(12)、限扭器(22)、变速箱(32)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11) 依序设置并连接于被测转向器(4)的转向动力输入端,第一电机泵组(27-1)、 第二电机泵组(27-2)和第三电机泵组(27-3)的进油端分别与油箱(9)连 接,第一电机泵组(27-1)和第二电机泵组(27-2)的泵油端与第一两位三 通电磁阀(13-1)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3-1)的第一出油支路与第 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3-1)的第二出油 支路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 的第一出油支路与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6)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 的第二出油支路与被测转向器(4)的P口连接,第一流量计(5-1)设置在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二出油支路上,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6) 与优先阀(24)连接,优先阀(24)的CF口通过管式单向阀(3)连接到第 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二出油支路上,优先阀(24)的LS口与被测 转向器(4)的控制口连接,第五压力传感器(23-5)设置在优先阀(24)的 LS口与被测转向器(4)的控制口连接的油路上,优先阀(24)的回油口通过 第一回油支路(33-1)与油箱(9)连接,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 通过第二回油支路(33-2)与油箱(9)连接,滤油器(16)设置在第二回油 支路(33-2)上,流量控制阀(25)设置于第一电机泵组(27-1)的泵油端 与第一回油支路(33-1)之间,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2-4)设置于第二电机 泵组(27-2)的泵油端与第二回油支路(33-2)之间,加热器(17)和温度 表(10)设置于油箱(9)内,被测转向器(4)的T口与第二回油支路(33-2) 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管路(34-1)和第二回油管路(34-2),第七双向截止式电 磁球阀(7-7)、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2-2)及冷却器(15)依次设置在第一 回油管路(34-1)上,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8)及低压流量计(26) 依次设置在第二回油管路(34-2)上,被测转向器(4)的P口与第二回油支 路(33-2)之间设有第三回油管路(34-3),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9) 设置在第三回油管路(34-3)上,被测转向器(4)的A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 磁换向阀(8-1)之间设有第一工作油路(35-1),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3)和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油路(35-1) 上,被测转向器(4)的B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之间设有第 二工作油路(35-2),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4)和第二双向截止式电 磁球阀(7-2)依次设置在第二工作油路(35-2)上,第一工作油路(35-1) 与第二工作油路(35-2)之间设有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1)和第二桥 式模拟加载油路(36-2),第一单向阀(14-1)和第二单向阀(14-2)正向相 向设置于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1)上,第三单向阀(14-3)和第四单 向阀(14-4)反向相向设置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2)上,第一桥式 模拟加载油路(36-1)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2)之间设有第三桥式 模拟加载油路(36-3),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2-1)和第二流量计(5-2)设 置在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3)上,被测转向器(4)的P口、A口、B 口及T口依序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3-1)、第二压力传感器(23-2)、 第三压力传感器(23-3)及第四压力传感器(23-4),第三电机泵组(27-3) 的泵油端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2)连接,第六压力传感器(23-6) 设置于第三电机泵组(27-3)的泵油端,第三电机泵组(27-3)的泵油端与 油箱(9)之间设有第三回油支路(33-3),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2-3)设置 在第三回油支路(33-3)上,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2)与第一油缸(19-1) 之间设有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1)和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2), 第一单向节流阀(18-1)设置在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1)上,第二单 向节流阀(18-2)设置在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2)上,第二油缸(19-2) 与第一油缸(19-1)同步连接,第二油缸(19-2)与第一工作油路(35-1) 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载管路(38-1),第二油缸(19-2)与第二工作油路(35-2) 之间连接有第二加载管路(38-2),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5)设置在 第一加载管路(38-1)上,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6)设置在第二加载 管路(38-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测试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电机泵组(27-1)、所述第二电机泵组(27-2)和所述第三电机泵组(27-3) 均分别包括依序设置的滤油器、截止阀、手动变量泵和管式单向阀。

说明书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器测试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 试系统。
背景技术
全液压转向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及车辆转向和船舶液压舵,驾驶人员 通过它可以用较小的操纵力实现较大的转向力控制,并且在性能上安全、可 靠、操纵上灵活、轻便。全液压转向器在生产出厂前需要通过多项测试,并 且随着全液压转向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类型也越来越多,因而对不同类 型的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项目及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 试通常采用液压转向器测试平台或系统,如专利公告号CN203705156U公开的 “转向器测试平台”,其主要包括油箱、加热冷却系统、液压供油循环及阀系 统、转向动力支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对液压转向器的机械阻力矩 实验、动力转向性能试验(包括压力损失、流量变化率等试验)以及密封性 能试验,该转向器测试平台的特点是采用分离设置的主油箱和副油箱,避免 输出和返回的液压油直接混合,并结合多重滤油器,可保障液压油的纯净性, 以保持测试平台的稳定运行,减少故障,提高测试准确性。但是该类转向器 测试平台只能用于传统类型液压转向器的常规项目测试,而不能对负荷传感 型转向器的进行各项测试,而且其测试项目不齐全,不能满足国内外多个标 准对液压转向器的测试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液压转向器 测试系统,可实现各类型液压转向器的动力转向性能测试、终点感终点滑移 测试、中位回复测试、压力损失测试、内渗漏测试、流量变化率测试、人力 转向容积效率、路感测试等测试项目,以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 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包括油箱、电机泵系统、压力及流量控制 阀系统、温控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循环冷却系统、油路切换控制模块、转 向动力加载模块、桥式模拟加载模块、油缸工况加载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 模块、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电机泵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泵组、第二电机泵组和第三电机泵组,所 述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第二远程 控制溢流阀、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第一双向截止式 电磁球阀、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第四双向 截止式电磁球阀、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第 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和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 阀,所述温控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和温度表,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油器,所 述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所述油路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两位三通电磁 换向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优先阀、第一三 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转向动力加载模块包括 伺服电机、限扭器、变速箱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所述桥式模拟加载模块 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油缸工况加 载模块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二单向节流阀,所述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低压流量计、第一压力 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 感器和第六压力传感器;
伺服电机、限扭器、变速箱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依序设置并连接于被 测转向器的转向动力输入端,第一电机泵组、第二电机泵组和第三电机泵组 的进油端分别与油箱连接,第一电机泵组和第二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第一两 位三通电磁阀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油支路与第二两位三通电 磁阀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油支路与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连接,第 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与被测转向器的P口连接,第一流量计设 置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上,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与优先阀 连接,优先阀的CF口通过管式单向阀连接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 支路上,优先阀的LS口与被测转向器的控制口连接,第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 优先阀的LS口与被测转向器的控制口连接的油路上,优先阀的回油口通过第 一回油支路与油箱连接,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二回油支路与油箱 连接,滤油器设置于第二回油支路上,流量控制阀设置于第一电机泵组的泵 油端与第一回油支路之间,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设置于第二电机泵组的泵油 端与第二回油支路之间,加热器和温度表设置于油箱内,被测转向器的T口 与第二回油支路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管路和第二回油管路,第七双向截止式电 磁球阀、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及冷却器依次设置在第一回油管路上,第八双 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及低压流量计依次设置在第二回油管路上,被测转向器的P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之间设有第三回油管路,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设置在 第三回油管路上,被测转向器的A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之间设有第 一工作油路,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和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依次设置 在第一工作油路上,被测转向器的B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之间设有 第二工作油路,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和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依次设 置在第二工作油路上,第一工作油路与第二工作油路之间设有第一桥式模拟 加载油路和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正向相向设置 于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上,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反向相向设置于第二 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上,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之间 设有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和第二流量计设置在第三 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上,被测转向器的P口、A口、B口及T口依序分别设置有 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及第四压力传感器,第 三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接,第六压力传感器设置 于第三电机泵组的泵油端,第三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油箱之间设有第三回油 支路,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设置在第三回油支路上,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 阀与第一油缸之间设有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和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第 一单向节流阀设置在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上,第二单向节流阀设置在第二 油缸工况加载油路上,第二油缸与第一油缸同步连接,第二油缸与第一工作 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载管路,第二油缸与第二工作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二加 载管路,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设置在第一加载管路上,第六双向截止式 电磁球阀设置在第二加载管路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泵组、所述第二电机泵组和所述第三电机泵组均分 别包括依序设置的滤油器、截止阀、手动变量泵和管式单向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包括油箱、电机泵系统、压力及 流量控制阀系统、温控加热系统、过滤系统、循环冷却系统、油路切换控制 模块、转向动力加载模块、桥式模拟加载模块、油缸工况加载模块、传感器 数据采集模块、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其通过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进行多种油路切换控制,可实现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和其他同样能够类型转 向器的测试,测试项目种类更齐全,包括动力转向性能测试、终点感终点滑 移测试、中位回复测试、压力损失测试、内渗漏测试、流量变化率测试、人 力转向容积效率、路感测试等测试项目,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 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油路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件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中,2-1、2、3:远程控制溢流阀;3:管式单向阀;4:被测转向器; 5-1、2:流量计;6: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7-1、2、3、4、5、6、7、8、9: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8-1、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油箱;10:温度表; 11: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12:伺服电机;13-1、2: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4-1、2、3、4:单向阀;15:冷却器;16:滤油器;17:加热器;18-1、2: 单向节流阀;19-1、2:油缸;20:温控加热系统;21:变速箱;22:限扭器; 23-1、2、3、4、5、6:压力传感器;24:优先阀;25:流量控制阀;26:低 压流量计;27-1、2、3:电机泵组;28:油缸工况加载模块;29:转向动力 加载模块;30:油路切换控制模块;31:桥式模拟加载模块;32:循环冷却 系统;33-1、2、3:回油支路;34-1、2、3:回油管路;35-1、2:工作油路; 36-1、2、3: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7-1、2: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8-1、2: 加载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
如图1所示,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包括油箱9、电机泵系统、压 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温控加热系统20、过滤系统、循环冷却系统32、油路 切换控制模块30、转向动力加载模块29、桥式模拟加载模块31、油缸工况加 载模块28、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机泵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泵组27-1、第二电机 泵组27-2和第三电机泵组27-3,其中第一电机泵组27-1、第二电机泵组27-2 和所述第三电机泵组27-3均分别包括依序设置的滤油器、截止阀、手动变量 泵和管式单向阀。所述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25、第一远程 控制溢流阀2-1、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2-2、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2-3、第四 远程控制溢流阀2-4、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 阀7-2、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4、第五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5、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6、第七双向截止式电 磁球阀7-7、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8和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9, 所述温控加热系统20包括加热器17和温度表10,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油器 16,所述循环冷却系统32包括冷却器15,所述油路切换控制模块30包括第 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2、两位二通电磁 换向阀6、优先阀24、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 向阀8-2,所述转向动力加载模块29包括伺服电机12、限扭器22、变速箱 21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11,所述桥式模拟加载模块31包括第一单向阀 14-1、第二单向阀14-2、第三单向阀14-3和第四单向阀14-4,所述油缸工 况加载模块28包括第一油缸19-1,第二油缸19-2、第一单向节流阀18-1、 第二单向节流阀18-2,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流量计5-1、第二 流量计5-2、低压流量计26、第一压力传感器23-1、第二压力传感器23-2、 第三压力传感器23-3、第四压力传感器23-4、第五压力传感器23-5和第六 压力传感器23-6。
如图2和图3所示,伺服电机12、限扭器22、变速箱32和扭矩转速角 度测量仪11依序设置并连接于被测转向器4的转向动力输入端,第一电机泵 组27-1、第二电机泵组27-2和第三电机泵组27-3的进油端分别与油箱9连 接,第一电机泵组27-1和第二电机泵组27-2的泵油端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 阀13-1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3-1的第一出油支路与第二两位三通电 磁阀13-2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3-1的第二出油支路与第一三位四通 电磁换向阀8-1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一出油支路与两位二通 电磁换向阀6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二出油支路与被测转向器 4的P口连接,第一流量计5-1设置在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二出油 支路上,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6与优先阀24连接,优先阀24的CF口通过管 式单向阀3连接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二出油支路上,优先阀24 的LS口与被测转向器4的控制口连接,第五压力传感器23-5设置在优先阀 24的LS口与被测转向器4的控制口连接的油路上,优先阀24的回油口通过 第一回油支路33-1与油箱9连接,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通过第二回 油支路33-2与油箱9连接,滤油器16设置在第二回油支路33-2上,流量控 制阀25设置于第一电机泵组27-1的泵油端与第一回油支路33-1之间,第四 远程控制溢流阀2-4设置于第二电机泵组27-2的泵油端与第二回油支路33-2 之间,加热器17和温度表10设置于油箱9内,被测转向器4的T口与第二 回油支路33-2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管路34-1和第二回油管路34-2,第七双向 截止式电磁球阀7-7、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2-2及冷却器15依次设置在第一 回油管路34-1上,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8及低压流量计26依次设置 在第二回油管路34-2上,被测转向器4的P口与第二回油支路33-2之间设 有第三回油管路34-3,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9设置在第三回油管路 34-3上,被测转向器4的A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之间设有第一 工作油路35-1,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和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 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油路35-1上,被测转向器4的B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 换向阀8-1之间设有第二工作油路35-2,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4和第 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2依次设置在第二工作油路35-2上,第一工作油路 35-1与第二工作油路35-2之间设有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1和第二桥式 模拟加载油路36-2,第一单向阀14-1和第二单向阀14-2正向相向设置于第 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1上,第三单向阀14-3和第四单向阀14-4反向相向 设置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2上,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1与第二 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2之间设有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3,第一远程控制 溢流阀2-1和第二流量计5-2设置在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36-3上,被测转 向器4的P口、A口、B口及T口依序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3-1、第二 压力传感器23-2、第三压力传感器23-3及第四压力传感器23-4,第三电机 泵组27-3的泵油端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2连接,第六压力传感器 23-6设置于第三电机泵组27-3的泵油端,第三电机泵组27-3的泵油端与油 箱9之间设有第三回油支路33-3,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2-3设置在第三回油 支路33-3上,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2与第一油缸19-1之间设有第一 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1和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2,第一单向节流阀18-1 设置在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37-1上,第二单向节流阀18-2设置在第二油 缸工况加载油路37-2上,第二油缸19-2与第一油缸19-1同步连接,第二油 缸19-2与第一工作油路35-1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载管路38-1,第二油缸19-2 与第二工作油路35-2之间连接有第二加载管路38-2,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 阀7-5设置在第一加载管路38-1上,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6设置在第 二加载管路38-2上。
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在测试时候,其测试条件设定及相关数据采集 实现如下:
1.流量设定:可通过调节第一电机泵组27-1和第二电机泵组27-2的排 量和双开、单开获取不同流量,也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25调节流量,通过第 一流量计5-1、第二流量计5-2和低压流量计26来采集流量数据。
2.压力设定:通过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2-4调节系统压力,通过第二远 程控制溢流阀2-2调节回油油路上的背压,通过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2-1调 节模拟转向器负载的加载压力,通过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2-3调节油缸加载 系统的系统压力,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3-1、第二压力传感器23-2、第三压 力传感器23-3、第四压力传感器23-4、第五一压力传感器23-5、第六压力传 感器23-6来采集压力数据。
3.温度控制:温控加热系统20测量到油温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开启加热 器17,高于设定温度时自动关闭加热器17,配上冷却器15可使油温控制在 设定区间内。
4.通过变速箱21可切换伺服电机12输入或者人力转向输入,通过扭矩 转速角度测量仪11来采集被测转向器4的扭矩、转速和滑移角度。
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的测试项目及方法如下:
1.负荷传感型转向器测试:控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处于左位,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2处于左位,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6处于右位, 将被测转向器4的LS反馈油路与优先阀24的LS油口连接,实现负荷传感型 转向器的各项测试。
2.其他类型转向器测试:控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处于左位,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2处于右位,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6处于左位, 实现其他类型转向器的各项测试(除路感测试项目之外)。
3.路感测试:控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处于右位,第二两位三 通电磁换向阀13-2处于右位,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6处于左位,第一双向截 止式电磁球阀(该阀为常闭式,通电打开,断电关闭)7-1、第二双向截止式 电磁球阀7-2通电状态,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 球阀7-4通电状态,通过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和调节第一远程 控制溢流阀2-1实现转向器的路感灵敏度测试。
4.油缸加载测试:控制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5、第六双向截止式电 磁球阀7-6通电,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2断电,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2-1压力调至最大,开启第三电机泵组27-3 给第一油缸19-1供油,实现被测转向器4的加载。设定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 2-3可保护油缸系统的最高压力,调节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2改变油缸 加载方向,第一单向节流阀18-1和第二单向节流阀18-2分别调节油缸两边 的压差来改变油缸负载大小,油缸行程至终点后即可测试出终点性能和中位 回复性能,该加载方法优点与实际使用工况非常接近,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5.机械阻力矩测试:将被测转向器4的P、T、A、B油口敞开与空气连通, 变速箱21切换为人力转向模式,不通油情况下测试转动力矩即为机械阻力矩。
6.密封性测试:调节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2-2,将被测转向器4内部压力 升高测试其密封性。
7.终点感测试: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断电,变速箱切21切换为人力转动模式,控制方向盘转速<5r/min时, 测量可达到的最大的扭矩值即为终点扭矩。
8.终点滑移测试: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 阀7-4断电,变速箱21切换为伺服电机12转动模式,调节限扭器22的扭矩, 在设定扭矩下被测转向器4的转速即为终点滑移转速。
9.中位复位测试: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 阀7-4断电,人力转动方向盘,释放方向盘外力后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23-1 压力值能否降回初始状态;
10.动力转向性能测试:不同类型的全液压转向器须遵循第1点和第2点 所述测试项目的设定,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 阀7-4通电,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2、 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5、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6断电,伺服电机 12带动被测转向器4转动,测量扭矩、转速、流量以及各处压力值,通过空 载和加载可以测试压力损失、压力振摆、流量变化率等性能参数。
11.负荷传感型中位流量性能测试:负荷传感型转向器须遵循第5点所述 测试项目的设定,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7断电,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 球阀7-8通电,通过高精度小量程的低压流量计26测试被测转向器4在中位 时的T口泄漏量,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3-1、第五压力传感器23-5测试出中 位时被测转向器4的P口和优先阀24的LS口压力。
12.方向盘最高转速性能测试:将流量调节至设定要求,变速箱21切换 至伺服电机12转动模式,调节伺服电机12的转速,在扭矩值明显增大前的 临界转速即为最高转速性能。
13.人力转向容积效率性能测试:关闭第一电机泵组27-1和第二电机泵 组27-2,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9通电,变速箱21切换为人力转向模式, 人力转动方向盘,第二流量计5-2显示读数与理论排量和转速之间的比值即 为人力转向容积效率。
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通过油路切换控制模块30进行多种油路切换控 制,可实现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和其他同样能够类型转向器的测试,测试项 目种类更齐全,包括动力转向性能测试、终点感终点滑移测试、中位回复测 试、压力损失测试、内渗漏测试、流量变化率测试、人力转向容积效率、路 感测试等测试项目,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 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 内。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97917.1 (22)申请日 2014.11.27 G01M 13/00(2006.01) G01M 17/06(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中意液压马达有限公司 地址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意路 88 号 (72)发明人 葛永鑫 蒋凯亮 吴波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王明超 (54) 发明名称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包括油箱、 电机泵系统、 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 温控加热系统、 过滤系统、 。

2、循环冷却系统、 油路切 换控制模块、 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桥式模拟加载模 块、 油缸工况加载模块、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电 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本全液压转向器 测试系统通过油路切换控制模块进行多种油路 切换控制, 可实现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和其他同 样能够类型转向器的测试, 测试项目种类更齐全, 包括动力转向性能测试、 终点感终点滑移测试、 中 位回复测试、 压力损失测试、 内渗漏测试、 流量变 化率测试、 人力转向容积效率、 路感测试等测试项 目, 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要求。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831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83111 A 1/2 页 2 1.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油箱 (9)、 电机泵系统、 压力及流量 控制阀系统、 温控加热系统 (20)、 过滤系统、 循环冷却系统 (32)、 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30)、 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29)、 桥式模拟加载模块 (31)、 油缸工况加载模块 (28)、 传感器数据采 集模块、 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 所述电机泵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泵组 (27-1)、 第二电机泵组 (27-2) 和第三电。

4、机泵组 (27-3), 所述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 (25)、 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 (2-1)、 第 二远程控制溢流阀 (2-2)、 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 (2-3)、 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 (2-4)、 第一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1)、 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2)、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5)、 第六双向截止式 电磁球阀 (7-6)、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7)、 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8) 和第九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9), 所述温控加热系统 (20) 包括加热器。

5、 (17) 和温度表 (10), 所述 过滤系统包括滤油器(16), 所述循环冷却系统(32)包括冷却器(15), 所述油路切换控制模 块(30)包括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2)、 两位二通 电磁换向阀 (6)、 优先阀 (24)、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 阀 (8-2), 所述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29) 包括伺服电机 (12)、 限扭器 (22)、 变速箱 (21) 和扭 矩转速角度测量仪(11), 所述桥式模拟加载模块(31)包括第一单向阀(14-1)、 第二单向阀 (14-2)、 第三单向阀(14-3)和第四。

6、单向阀(14-4), 所述油缸工况加载模块(28)包括第一油 缸(19-1)、 第二油缸(19-2)、 第一单向节流阀(18-1)、 第二单向节流阀(18-2), 所述传感器 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流量计 (5-1)、 第二流量计 (5-2)、 低压流量计 (26)、 第一压力传感 器(23-1)、 第二压力传感器(23-2)、 第三压力传感器(23-3)、 第四压力传感器(23-4)、 第五 压力传感器 (23-5) 和第六压力传感器 (23-6) ; 伺服电机 (12)、 限扭器 (22)、 变速箱 (32) 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 (11) 依序设置并连 接于被测转向器 (4) 的转向动力输。

7、入端, 第一电机泵组 (27-1)、 第二电机泵组 (27-2) 和第 三电机泵组 (27-3) 的进油端分别与油箱 (9) 连接, 第一电机泵组 (27-1) 和第二电机泵组 (27-2) 的泵油端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 (13-1) 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 (13-1) 的第一 出油支路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 (13-1) 的第二出油支 路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连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一出油支路 与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6) 连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二出油支路与被测转 向器 (4) 的 P。

8、 口连接, 第一流量计 (5-1) 设置在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二出油支 路上,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6) 与优先阀 (24) 连接, 优先阀 (24) 的 CF 口通过管式单向阀 (3) 连接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二出油支路上, 优先阀 (24) 的 LS 口与被测转 向器 (4) 的控制口连接, 第五压力传感器 (23-5) 设置在优先阀 (24) 的 LS 口与被测转向器 (4) 的控制口连接的油路上, 优先阀 (24) 的回油口通过第一回油支路 (33-1) 与油箱 (9) 连接,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通过第二回油支路 (33-2) 。

9、与油箱 (9) 连接, 滤油器 (16)设置在第二回油支路(33-2)上, 流量控制阀(25)设置于第一电机泵组(27-1)的泵油 端与第一回油支路 (33-1) 之间, 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 (2-4) 设置于第二电机泵组 (27-2) 的泵油端与第二回油支路 (33-2) 之间, 加热器 (17) 和温度表 (10) 设置于油箱 (9) 内, 被 测转向器 (4) 的 T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 (33-2) 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管路 (34-1) 和第二回油管 路 (34-2),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7)、 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 (2-2) 及冷却器 (15) 依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10、104483111 A 2 2/2 页 3 次设置在第一回油管路 (34-1) 上, 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8) 及低压流量计 (26) 依 次设置在第二回油管路 (34-2) 上, 被测转向器 (4) 的 P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 (33-2) 之间设 有第三回油管路 (34-3), 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9) 设置在第三回油管路 (34-3) 上, 被测转向器 (4) 的 A 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之间设有第一工作油路 (35-1),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和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油 路 (35-1) 上, 被测转向器 (。

11、4) 的 B 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之间设有第二工作 油路 (35-2),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和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2) 依次设置 在第二工作油路 (35-2) 上, 第一工作油路 (35-1) 与第二工作油路 (35-2) 之间设有第一 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1) 和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2), 第一单向阀 (14-1) 和第二单 向阀 (14-2) 正向相向设置于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1) 上, 第三单向阀 (14-3) 和第 四单向阀 (14-4) 反向相向设置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2) 上, 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

12、 路 (36-1) 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2) 之间设有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3), 第一 远程控制溢流阀 (2-1) 和第二流量计 (5-2) 设置在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3) 上, 被测 转向器 (4) 的 P 口、 A 口、 B 口及 T 口依序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23-1)、 第二压力传 感器 (23-2)、 第三压力传感器 (23-3) 及第四压力传感器 (23-4), 第三电机泵组 (27-3) 的 泵油端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2) 连接, 第六压力传感器 (23-6) 设置于第三电机 泵组 (27-3) 的泵油端, 第三电机泵组 (27。

13、-3) 的泵油端与油箱 (9) 之间设有第三回油支路 (33-3), 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 (2-3) 设置在第三回油支路 (33-3) 上, 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 向阀 (8-2) 与第一油缸 (19-1) 之间设有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37-1) 和第二油缸工况 加载油路 (37-2), 第一单向节流阀 (18-1) 设置在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37-1) 上, 第二 单向节流阀 (18-2) 设置在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37-2) 上, 第二油缸 (19-2) 与第一油 缸 (19-1) 同步连接, 第二油缸 (19-2) 与第一工作油路 (35-1) 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载管路 (38-。

14、1), 第二油缸(19-2)与第二工作油路(35-2)之间连接有第二加载管路(38-2), 第五双 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5) 设置在第一加载管路 (38-1) 上, 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6) 设置在第二加载管路 (38-2) 上。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测试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电机泵组 (27-1)、 所述第二电机泵组 (27-2) 和所述第三电机泵组 (27-3) 均分别包括依序设置的滤 油器、 截止阀、 手动变量泵和管式单向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83111 A 3 1/7 页 4 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

15、明涉及转向器测试系统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全液压转向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及车辆转向和船舶液压舵, 驾驶人员通过它可 以用较小的操纵力实现较大的转向力控制, 并且在性能上安全、 可靠、 操纵上灵活、 轻便。 全 液压转向器在生产出厂前需要通过多项测试, 并且随着全液压转向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其类型也越来越多, 因而对不同类型的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项目及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 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通常采用液压转向器测试平台或系统, 如专利公告号 CN203705156U 公开的 “转向器测试平台” , 其主要包括油箱、 加热冷却系统、 液压供油循环及阀。

16、系统、 转向 动力支持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可实现对液压转向器的机械阻力矩实验、 动力转向性能试验 ( 包括压力损失、 流量变化率等试验 ) 以及密封性能试验, 该转向器测试平台的特点是采用 分离设置的主油箱和副油箱, 避免输出和返回的液压油直接混合, 并结合多重滤油器, 可保 障液压油的纯净性, 以保持测试平台的稳定运行, 减少故障, 提高测试准确性。但是该类转 向器测试平台只能用于传统类型液压转向器的常规项目测试, 而不能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 的进行各项测试, 而且其测试项目不齐全, 不能满足国内外多个标准对液压转向器的测试 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

17、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 统, 可实现各类型液压转向器的动力转向性能测试、 终点感终点滑移测试、 中位回复测试、 压力损失测试、 内渗漏测试、 流量变化率测试、 人力转向容积效率、 路感测试等测试项目, 以 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测试要求。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包括油箱、 电机泵系统、 压力及流量控制阀系统、 温 控加热系统、 过滤系统、 循环冷却系统、 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桥式模拟加 载模块、 油缸工况加载模块、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 0006 所。

18、述电机泵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泵组、 第二电机泵组和第三电机泵组, 所述压力及 流量控制阀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 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 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 第三远程控 制溢流阀、 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 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 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六双向截 止式电磁球阀、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和第九双向截止式电 磁球阀, 所述温控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和温度表,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油器, 所述循环冷却 系统包括冷却器, 所述油路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第二两位三通电 磁换。

19、向阀、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优先阀、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 向阀, 所述转向动力加载模块包括伺服电机、 限扭器、 变速箱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 所述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4 2/7 页 5 桥式模拟加载模块包括第一单向阀、 第二单向阀、 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所述油缸工况 加载模块包括第一油缸、 第二油缸、 第一单向节流阀、 第二单向节流阀, 所述传感器数据采 集模块包括第一流量计、 第二流量计、 低压流量计、 第一压力传感器、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三 压力传感器、 第四压力传感器、 第五压力传感器和第六压力传感器 ; 0007 伺服电机、 限。

20、扭器、 变速箱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依序设置并连接于被测转向器 的转向动力输入端, 第一电机泵组、 第二电机泵组和第三电机泵组的进油端分别与油箱连 接, 第一电机泵组和第二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 磁阀的第一出油支路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与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油支路与两位二通电磁换向 阀连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与被测转向器的 P 口连接, 第一流量计设置 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上,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与优先阀连接, 优先阀的 CF 口通过管式单向阀连接到第二两。

21、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油支路上, 优先阀的 LS 口与被 测转向器的控制口连接, 第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优先阀的 LS 口与被测转向器的控制口连 接的油路上, 优先阀的回油口通过第一回油支路与油箱连接,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 过第二回油支路与油箱连接, 滤油器设置于第二回油支路上, 流量控制阀设置于第一电机 泵组的泵油端与第一回油支路之间, 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设置于第二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 第二回油支路之间, 加热器和温度表设置于油箱内, 被测转向器的 T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之 间设有第一回油管路和第二回油管路,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及 冷却器依次设置在第一回油管路上, 第。

22、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及低压流量计依次设置在第 二回油管路上, 被测转向器的 P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之间设有第三回油管路, 第九双向截止 式电磁球阀设置在第三回油管路上, 被测转向器的 A 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之间设 有第一工作油路,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和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依次设置在第一工 作油路上, 被测转向器的 B 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之间设有第二工作油路, 第四双 向截止式电磁球阀和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依次设置在第二工作油路上, 第一工作油路 与第二工作油路之间设有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和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第一单向阀和 第二单向阀正向相向设置于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上。

23、, 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反向相向 设置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上, 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之间设 有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和第二流量计设置在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 路上, 被测转向器的 P 口、 A 口、 B 口及 T 口依序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第二压力传感 器、 第三压力传感器及第四压力传感器, 第三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 阀连接, 第六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三电机泵组的泵油端, 第三电机泵组的泵油端与油箱之 间设有第三回油支路, 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设置在第三回油支路上, 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 向阀与第一油缸之间设有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和。

24、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第一单向节流 阀设置在第一油缸工况加载油路上, 第二单向节流阀设置在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上, 第 二油缸与第一油缸同步连接, 第二油缸与第一工作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载管路, 第二油 缸与第二工作油路之间连接有第二加载管路, 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设置在第一加载管 路上, 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设置在第二加载管路上。 0008 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泵组、 所述第二电机泵组和所述第三电机泵组均分别包括依 序设置的滤油器、 截止阀、 手动变量泵和管式单向阀。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5 3/7 页 6 000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

25、有的优点是 : 0010 本发明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包括油箱、 电机泵系统、 压力及流量控制阀 系统、 温控加热系统、 过滤系统、 循环冷却系统、 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桥 式模拟加载模块、 油缸工况加载模块、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电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 心, 其通过油路切换控制模块进行多种油路切换控制, 可实现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和其他 同样能够类型转向器的测试, 测试项目种类更齐全, 包括动力转向性能测试、 终点感终点滑 移测试、 中位回复测试、 压力损失测试、 内渗漏测试、 流量变化率测试、 人力转向容积效率、 路感测试等测试项目, 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

26、转向器的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 0012 图 1 为本发明的系统构造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本发明的油路构造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3 为本发明的组件构造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2-1、 2、 3 : 远程控制溢流阀 ; 3 : 管式单向阀 ; 4 : 被测转向器 ; 5-1、 2 : 流量计 ; 6 :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 7-1、 2、 3、 4、 5、 6、 7、 8、 9 :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 8-1、 2 : 三位四通电 磁换向阀 ; 9 : 油箱 ; 10 : 温度表 ; 11 : 扭矩转速角度测量。

27、仪 ; 12 : 伺服电机 ; 13-1、 2 : 两位三 通电磁换向阀 ; 14-1、 2、 3、 4 : 单向阀 ; 15 : 冷却器 ; 16 : 滤油器 ; 17 : 加热器 ; 18-1、 2 : 单向节 流阀 ; 19-1、 2 : 油缸 ; 20 : 温控加热系统 ; 21 : 变速箱 ; 22 : 限扭器 ; 23-1、 2、 3、 4、 5、 6 : 压力传 感器 ; 24 : 优先阀 ; 25 : 流量控制阀 ; 26 : 低压流量计 ; 27-1、 2、 3 : 电机泵组 ; 28 : 油缸工况加 载模块 ; 29 : 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 30 : 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

28、 31 : 桥式模拟加载模块 ; 32 : 循环 冷却系统 ; 33-1、 2、 3 : 回油支路 ; 34-1、 2、 3 : 回油管路 ; 35-1、 2 : 工作油路 ; 36-1、 2、 3 : 桥式 模拟加载油路 ; 37-1、 2 : 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 38-1、 2 : 加载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7 实施例, 见图 1 至图 3 所示 : 0018 如图 1 所示, 一种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 包括油箱 9、 电机泵系统、 压力及流量控 制阀系统、 温控加热系统 20、 过滤系统、 循环冷却系。

29、统 32、 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30、 转向动力 加载模块 29、 桥式模拟加载模块 31、 油缸工况加载模块 28、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电控系统 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0019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所述电机泵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泵组 27-1、 第二电机泵组 27-2 和第三电机泵组 27-3, 其中第一电机泵组 27-1、 第二电机泵组 27-2 和所述第三电机泵组 27-3 均分别包括依序设置的滤油器、 截止阀、 手动变量泵和管式单向阀。所述压力及流量 控制阀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 25、 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 2-1、 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 2-2、 第三 远程控制溢流阀 2-3、 第。

30、四远程控制溢流阀 2-4、 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1、 第二双向截 止式电磁球阀 7-2、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第五双向 截止式电磁球阀 7-5、 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6、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7、 第八双 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8 和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9, 所述温控加热系统 20 包括加热器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6 4/7 页 7 17 和温度表 10,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油器 16, 所述循环冷却系统 32 包括冷却器 15, 所述油 路切换控制模块30包括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1、。

31、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3-2、 两 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6、 优先阀 24、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 阀 8-2, 所述转向动力加载模块 29 包括伺服电机 12、 限扭器 22、 变速箱 21 和扭矩转速角度 测量仪 11, 所述桥式模拟加载模块 31 包括第一单向阀 14-1、 第二单向阀 14-2、 第三单向阀 14-3 和第四单向阀 14-4, 所述油缸工况加载模块 28 包括第一油缸 19-1, 第二油缸 19-2、 第 一单向节流阀 18-1、 第二单向节流阀 18-2, 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流量计 5-1、 第二流量计 5-2、 低压流。

32、量计 26、 第一压力传感器 23-1、 第二压力传感器 23-2、 第三压力传 感器 23-3、 第四压力传感器 23-4、 第五压力传感器 23-5 和第六压力传感器 23-6。 0020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伺服电机 12、 限扭器 22、 变速箱 32 和扭矩转速角度测量仪 11 依序设置并连接于被测转向器 4 的转向动力输入端, 第一电机泵组 27-1、 第二电机泵组 27-2 和第三电机泵组 27-3 的进油端分别与油箱 9 连接, 第一电机泵组 27-1 和第二电机泵 组 27-2 的泵油端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 13-1 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 13-1 的第一出 油。

33、支路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 13-1 的第二出油支路与第 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1连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2的第一出油支路与两位二通电 磁换向阀 6 连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二出油支路与被测转向器 4 的 P 口连接, 第一流量计 5-1 设置在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二出油支路上,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 阀 6 与优先阀 24 连接, 优先阀 24 的 CF 口通过管式单向阀 3 连接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13-2 的第二出油支路上, 优先阀 24 的 LS 口与被测转向器 4 的控制口连接, 第五压力传感 器 23-5 。

34、设置在优先阀 24 的 LS 口与被测转向器 4 的控制口连接的油路上, 优先阀 24 的回 油口通过第一回油支路 33-1 与油箱 9 连接, 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通过第二回油支 路 33-2 与油箱 9 连接, 滤油器 16 设置在第二回油支路 33-2 上, 流量控制阀 25 设置于第一 电机泵组 27-1 的泵油端与第一回油支路 33-1 之间, 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 2-4 设置于第二 电机泵组 27-2 的泵油端与第二回油支路 33-2 之间, 加热器 17 和温度表 10 设置于油箱 9 内, 被测转向器 4 的 T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 33-2 之间设有第一回油管路 3。

35、4-1 和第二回油管 路 34-2,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7、 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 2-2 及冷却器 15 依次设置在 第一回油管路 34-1 上, 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8 及低压流量计 26 依次设置在第二回 油管路 34-2 上, 被测转向器 4 的 P 口与第二回油支路 33-2 之间设有第三回油管路 34-3, 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9 设置在第三回油管路 34-3 上, 被测转向器 4 的 A 口与第一三 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之间设有第一工作油路 35-1,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3 和第一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1 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油路 35-。

36、1 上, 被测转向器 4 的 B 口与第一三 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1 之间设有第二工作油路 35-2,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和第二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2 依次设置在第二工作油路 35-2 上, 第一工作油路 35-1 与第二工 作油路 35-2 之间设有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1 和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2, 第一单 向阀 14-1 和第二单向阀 14-2 正向相向设置于第一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1 上, 第三单向阀 14-3 和第四单向阀 14-4 反向相向设置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2 上, 第一桥式模拟加 载油路 36-1 与第二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

37、6-2 之间设有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3, 第一远 程控制溢流阀 2-1 和第二流量计 5-2 设置在第三桥式模拟加载油路 36-3 上, 被测转向器 4 的 P 口、 A 口、 B 口及 T 口依序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23-1、 第二压力传感器 23-2、 第三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7 5/7 页 8 压力传感器 23-3 及第四压力传感器 23-4, 第三电机泵组 27-3 的泵油端与第二三位四通电 磁换向阀 8-2 连接, 第六压力传感器 23-6 设置于第三电机泵组 27-3 的泵油端, 第三电机泵 组27-3的泵油端与油箱9之间设有第三回油支路33-。

38、3, 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2-3设置在第 三回油支路 33-3 上, 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2 与第一油缸 19-1 之间设有第一油缸工 况加载油路 37-1 和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37-2, 第一单向节流阀 18-1 设置在第一油缸工 况加载油路 37-1 上, 第二单向节流阀 18-2 设置在第二油缸工况加载油路 37-2 上, 第二油 缸 19-2 与第一油缸 19-1 同步连接, 第二油缸 19-2 与第一工作油路 35-1 之间连接有第一 加载管路 38-1, 第二油缸 19-2 与第二工作油路 35-2 之间连接有第二加载管路 38-2, 第五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5 设。

39、置在第一加载管路 38-1 上, 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6 设置 在第二加载管路 38-2 上。 0021 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在测试时候, 其测试条件设定及相关数据采集实现如 下 : 0022 1. 流量设定 : 可通过调节第一电机泵组 27-1 和第二电机泵组 27-2 的排量和双 开、 单开获取不同流量, 也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 25 调节流量, 通过第一流量计 5-1、 第二流 量计 5-2 和低压流量计 26 来采集流量数据。 0023 2. 压力设定 : 通过第四远程控制溢流阀 2-4 调节系统压力, 通过第二远程控制溢 流阀 2-2 调节回油油路上的背压, 通过第一远程控制。

40、溢流阀 2-1 调节模拟转向器负载的加 载压力, 通过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 2-3 调节油缸加载系统的系统压力, 通过第一压力传感 器23-1、 第二压力传感器23-2、 第三压力传感器23-3、 第四压力传感器23-4、 第五一压力传 感器 23-5、 第六压力传感器 23-6 来采集压力数据。 0024 3.温度控制 : 温控加热系统20测量到油温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开启加热器17, 高 于设定温度时自动关闭加热器 17, 配上冷却器 15 可使油温控制在设定区间内。 0025 4. 通过变速箱 21 可切换伺服电机 12 输入或者人力转向输入, 通过扭矩转速角度 测量仪 11 来采集被测转向。

41、器 4 的扭矩、 转速和滑移角度。 0026 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的测试项目及方法如下 : 0027 1. 负荷传感型转向器测试 : 控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3-1 处于左位, 第二两 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3-2 处于左位,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6 处于右位, 将被测转向器 4 的 LS 反馈油路与优先阀 24 的 LS 油口连接, 实现负荷传感型转向器的各项测试。 0028 2. 其他类型转向器测试 : 控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3-1 处于左位, 第二两位 三通电磁换向阀 13-2 处于右位,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6 处于左位, 实现其他类型转向器的 各项测试 ( 除路感测试项。

42、目之外 )。 0029 3. 路感测试 : 控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3-1 处于右位,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 向阀 13-2 处于右位, 两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6 处于左位, 第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 该阀为 常闭式, 通电打开, 断电关闭 )7-1、 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2 通电状态, 第三双向截止 式电磁球阀 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通电状态, 通过控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 阀 8-1 和调节第一远程控制溢流阀 2-1 实现转向器的路感灵敏度测试。 0030 4. 油缸加载测试 : 控制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5、 第六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6通电, 第。

43、一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1、 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2断电, 第一远程控制 溢流阀 2-1 压力调至最大, 开启第三电机泵组 27-3 给第一油缸 19-1 供油, 实现被测转向器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8 6/7 页 9 4的加载。 设定第三远程控制溢流阀2-3可保护油缸系统的最高压力, 调节第二三位四通电 磁换向阀 8-2 改变油缸加载方向, 第一单向节流阀 18-1 和第二单向节流阀 18-2 分别调节 油缸两边的压差来改变油缸负载大小, 油缸行程至终点后即可测试出终点性能和中位回复 性能, 该加载方法优点与实际使用工况非常接近, 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0031 5。

44、. 机械阻力矩测试 : 将被测转向器 4 的 P、 T、 A、 B 油口敞开与空气连通, 变速箱 21 切换为人力转向模式, 不通油情况下测试转动力矩即为机械阻力矩。 0032 6.密封性测试 : 调节第二远程控制溢流阀2-2, 将被测转向器4内部压力升高测试 其密封性。 0033 7. 终点感测试 :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断 电, 变速箱切21切换为人力转动模式, 控制方向盘转速5r/min时, 测量可达到的最大的扭 矩值即为终点扭矩。 0034 8.终点滑移测试 :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4断 电, 变速箱 。

45、21 切换为伺服电机 12 转动模式, 调节限扭器 22 的扭矩, 在设定扭矩下被测转向 器 4 的转速即为终点滑移转速。 0035 9.中位复位测试 :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4断 电, 人力转动方向盘, 释放方向盘外力后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 23-1 压力值能否降回初始状 态 ; 0036 10. 动力转向性能测试 : 不同类型的全液压转向器须遵循第 1 点和第 2 点所述测 试项目的设定, 第三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3、 第四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4 通电, 第一双 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1、 第二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2、 第五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46、 7-5、 第六 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6 断电, 伺服电机 12 带动被测转向器 4 转动, 测量扭矩、 转速、 流量 以及各处压力值, 通过空载和加载可以测试压力损失、 压力振摆、 流量变化率等性能参数。 0037 11. 负荷传感型中位流量性能测试 : 负荷传感型转向器须遵循第 5 点所述测试项 目的设定, 第七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7 断电, 第八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 7-8 通电, 通过高 精度小量程的低压流量计 26 测试被测转向器 4 在中位时的 T 口泄漏量, 通过第一压力传感 器 23-1、 第五压力传感器 23-5 测试出中位时被测转向器 4 的 P 口和优先阀 24 的。

47、 LS 口压 力。 0038 12. 方向盘最高转速性能测试 : 将流量调节至设定要求, 变速箱 21 切换至伺服电 机12转动模式, 调节伺服电机12的转速, 在扭矩值明显增大前的临界转速即为最高转速性 能。 0039 13. 人力转向容积效率性能测试 : 关闭第一电机泵组 27-1 和第二电机泵组 27-2, 第九双向截止式电磁球阀7-9通电, 变速箱21切换为人力转向模式, 人力转动方向盘, 第二 流量计 5-2 显示读数与理论排量和转速之间的比值即为人力转向容积效率。 0040 本全液压转向器测试系统通过油路切换控制模块 30 进行多种油路切换控制, 可 实现对负荷传感型转向器和其他同。

48、样能够类型转向器的测试, 测试项目种类更齐全, 包括 动力转向性能测试、 终点感终点滑移测试、 中位回复测试、 压力损失测试、 内渗漏测试、 流量 变化率测试、 人力转向容积效率、 路感测试等测试项目, 能够满足国内外对全液压转向器的 测试要求。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9 7/7 页 10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483111 A 10 1/3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83111 A 11 2/3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83111 A 12 3/3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83111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