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培育浮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藻培育浮架.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207229.2 (22)申请日 2014.05.15 A01G 33/00(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海洋学院 地址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 道大同路 127 号 (72)发明人 宋伟华 黄玉君 蓝翔 马家志 田淑娴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54) 发明名称 海藻培育浮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培育浮架, 是为了克 服现有技术中的海藻培育装置单不能在单位海域 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幼苗成活 率和成熟体回收率低的。
2、不足。它包括浮子、 挂绳、 若干培育单体和定位锚, 培育单体通过挂绳依次 串连在浮子下方, 所述培育单体包括生长基体和 基体支架, 基体支架包括弧形辐条、 底盘、 中柱和 收紧绳, 弧形辐条呈辐射状设置在底盘上, 弧形 辐条一端转动连接底盘的边缘, 另一端向中柱方 向弯曲, 弧形辐条末端设置有拉环, 收紧绳一头连 接拉环 ; 藻礁砖沿弧形辐条设置。本发明具有如 下有益效果 : 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 藻 ; 对海藻幼苗进行保护, 提高幼苗成活率 ; 在大 风浪来袭时海藻自动下沉, 降低海藻被破坏的损 失。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
3、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299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29901 A 1/1 页 2 1. 一种海藻培育浮架, 其特征是, 包括浮子、 挂绳、 若干培育单体和定位锚, 培育单体 通过挂绳依次串连在浮子下方, 所述培育单体包括由藻礁砖拼合而成的生长基体和基体支 架, 基体支架包括若干弧形辐条、 底盘、 中柱、 配重块、 收紧绳和放绳装置, 竖直相邻的两个 培育单体, 位于上方的培育单体的底盘通过挂绳连接位于下方的培育单体的中柱, 位于最 上方的培育单体的中柱的上端通过挂绳连接浮子, 位于最下方的培育单体。
4、的底盘通过挂绳 连接定位锚 ; 弧形辐条呈辐射状设置在底盘上, 弧形辐条一端转动连接底盘的边缘, 另一端 向中柱方向弯曲, 底盘下方设置有用于限制弧形辐条向下方转动的限位凸台, 弧形辐条末 端和底盘等高时, 弧形辐条顶靠限位凸台 ; 配重块滑动连接在位于各培育单体下方的挂绳, 所述配重块还通过数量对应弧形辐条的悬挂绳连接各弧形辐条外侧 ; 弧形辐条末端设置 有拉环, 收紧绳一头连接拉环, 另一头连接放绳装置并收紧, 使弧形辐条围成碗状的支架结 构, 放绳装置设置有位于水面以上的控制开关 ; 所述藻礁砖形状为多边形片状, 藻礁砖沿弧 形辐条设置, 藻礁砖一面朝向中柱, 另一面固定连接弧形辐条, 。
5、相邻弧形辐条上的藻礁砖通 过弹性连接绳连接拼合形成碗形的生长基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海藻培育浮架, 其特征是, 所述放绳装置包括放绳盘、 锁止栓 和锁止栓滑座, 控制开关包括拉绳和浮标, 所述放绳盘设置在中柱上并可绕中轴自转, 放绳 盘设置有旋转阻尼器 ; 收紧绳缠绕在所述放绳盘上 ; 放绳盘的盘面上设置有锁止孔, 锁止 栓滑动连接中柱上, 一端插入锁止孔内、 另一端连接拉绳, 浮标连接拉绳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藻培育浮架, 其特征是, 藻礁砖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材 料, 藻礁砖朝向中柱的一侧表面附着有人工培育的海藻幼苗。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海。
6、藻培育浮架, 其特征是, 藻礁砖形状为六边形片状, 相 邻弧形辐条上的藻礁砖交错间隔设置, 藻礁砖六边形结构的侧围设置有穿过藻礁砖中心的 通孔, 弹性连接绳穿过所述通孔将各相邻海藻相互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海藻培育浮架, 其特征是, 中柱设置有贯穿中柱和底盘 的通孔, 中柱上方设置有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直管体, 直管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 a, 活塞 a两端设置有密封圈, 活塞a下端和直管体底面设置有拉簧, 活塞a上端连接挂绳, 直管体底 部连接穿过中柱的挂绳 ; 直管体侧壁设置有放气孔, 直管体设置有保压腔, 保压腔通过放气 管连接放气孔, 保压腔设置有增压装置 ; 直管。
7、体下端设置有夹持中柱上端的气压定位装置, 所述气压定位装置的气压驱动元件连通保压腔 ; 每个培育单体下方的挂绳均设置有带有缓 冲垫的限位盘。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海藻培育浮架, 其特征是, 中柱顶端同轴连接有圆柱形的连 接头, 连接头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 ; 所述的气压定位装置为套设在连接头上的定位套筒, 定位套筒贴合连接头的内壁设置有对应定位孔数量的盲孔, 所述盲孔指向连接头, 盲孔内 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 定位滑块朝向盲孔底面的一端设置有活塞 b, 活塞 b 和盲孔底面之间 设置有复位弹簧, 盲孔在定位销内侧通过连接气管连接保压腔。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海藻培育浮架, 。
8、其特征是, 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为增压气管接 头, 增压气管接头中部设置有开关阀, 放气管上设置有放气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29901 A 2 1/5 页 3 海藻培育浮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养殖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海藻养殖产量的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各种以海藻为原料的食品、 营养保健品和美容化妆品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 市场对海藻需求量日趋增加。传统的海藻养殖技术产量有限, 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 求。传统的海藻养殖技术限制于养殖海带紫草之类的大型海藻, 是将浸润海藻孢子液的麻 绳架设在海水中, 培养的海藻附着麻绳生长。该技术。
9、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 : 培育的海藻种 类较为单一, 不能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使得单位海域经济价值没有得到 充分利用 ; 养殖生长较为缓慢的小型藻类时, 附着生长在麻绳的海藻幼苗没有保护, 容易被 水流冲走, 导致培养的海藻易随水流扩撒, 影响幼苗成活率和成熟体回收率, 从而限制了产 量。 0003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 : CN2917266, 授权公告日 : 2007年7月4日, 公开了一种框架 式人工海藻礁, 由八边形的底座和底是八边形, 顶是四边形的正梯形台组成, 包括 : 上顶附 着板、 上斜附着板、 下立全附着板、 下立半附着板、 底部拉筋和框架, 上顶附着板、 上斜附。
10、着 板、 下立全附着板和下立半附着板与框架相连接, 底部拉筋与框架相连接, 底座侧壁由不相 邻的下立全附着板和不相邻的下立半附着板构成, 下立全附着板与下立半附着板相邻, 上 部与底部相交形成三角形的框架上不覆有附着板。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可以对海水 流动有机械阻挡作用, 使海水形成旋涡和上升流, 将海底营养丰富的盐类带到该实用新型 附近 ; 针对不同藻类, 使用粗糙程度不同的附板, 可获得最佳的藻类附着效果。该技术方案 的不足之处在于 : 仅仅只是投放至海底的人工海藻礁, 为海藻生长提供附着物, 不能在单位 海域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 对于海藻幼苗不具有保护作用, 导致。
11、海藻幼苗 成活率低, 海藻增殖速率慢。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海藻培育装置单不能在单位海域同时培育生长 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幼苗成活率和成熟体回收率低的不足, 提供了能在单位海域同时 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充分利用单位海域经济价值, 并且幼苗成活率和成熟体 回收率高, 有助于海藻养殖产业化的海藻培育浮架。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本发明的一种海藻培育浮架, 包括浮子、 挂绳、 若干培育单体和定位锚, 培育单体 通过挂绳依次串连在浮子下方, 所述培育单体包括由藻礁砖拼合而成的生长基体和基体支 架, 基体支架包括若干。
12、弧形辐条、 底盘、 中柱、 配重块、 收紧绳和放绳装置, 竖直相邻的两个 培育单体, 位于上方的培育单体的底盘通过挂绳连接位于下方的培育单体的中柱, 位于最 上方的培育单体的中柱的上端通过挂绳连接浮子, 位于最下方的培育单体的底盘通过挂绳 说 明 书 CN 104429901 A 3 2/5 页 4 连接定位锚 ; 弧形辐条呈辐射状设置在底盘上, 弧形辐条一端转动连接底盘的边缘, 另一端 向中柱方向弯曲, 底盘下方设置有用于限制弧形辐条向下方转动的限位凸台, 弧形辐条末 端和底盘等高时, 弧形辐条顶靠限位凸台 ; 配重块滑动连接在位于各培育单体下方的挂绳, 所述配重块还通过数量对应弧形辐条的悬。
13、挂绳连接各弧形辐条外侧 ; 弧形辐条末端设置 有拉环, 收紧绳一头连接拉环, 另一头连接放绳装置并收紧, 使弧形辐条围成碗状的支架结 构, 放绳装置设置有位于水面以上的控制开关 ; 所述藻礁砖形状为多边形片状, 藻礁砖沿弧 形辐条设置, 藻礁砖一面朝向中柱, 另一面固定连接弧形辐条, 相邻弧形辐条上的藻礁砖通 过弹性连接绳连接拼合形成碗形的生长基体。培育单体依次悬挂于浮子下方, 定位锚起到 定位作用, 使各培育单体悬停于不同的水位。不同的海藻按其生长的水位培育在相应水位 的培育单体的藻礁砖内侧面。从而实现单位海域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充 分利用单位海域经济价值的目的。 生长基体的。
14、碗形结构能够有效减缓水流对藻礁砖内侧面 的海藻幼苗的冲击, 在海藻生长初期对海藻幼苗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海藻被水流冲走, 从而 大大增加海藻的幼苗成活率和成熟体回收率。 在海藻度过生长初期, 生长为较大个体后, 可 通过放绳装置渐渐放松收紧绳。 弧形辐条在配重块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 使基体支架展开, 从而扩展海藻的生长区域, 防止出现生长环境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代谢废物聚积和遮蔽阳光 等问题, 保证海藻进一步增殖。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放绳装置包括放绳盘、 锁止栓和锁止栓滑座, 控制开关包括拉绳和 浮标, 所述放绳盘设置在中柱上并可绕中轴自转 ; 收紧绳缠绕在所述放绳盘上 ; 放绳盘的 盘面。
15、上设置有锁止孔, 锁止栓滑动连接中柱上, 一端插入锁止孔内、 另一端连接拉绳, 浮标 连接拉绳的末端。浮标保持拉绳的末端浮于水面, 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海藻生长具有一定 规模, 能够抵御水流冲击时, 通过拉扯拉绳拉开锁止栓, 使放绳盘转动逐渐放出收紧绳, 弧 形辐条在配重块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 使基体支架展开。 0008 作为优选, 藻礁砖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 藻礁砖朝向中柱的一侧表面附着有 人工培育的海藻幼苗。预先在藻礁砖培育海藻幼苗, 可以有效保证海藻幼苗的生活率。同 时可以通过控制各生长基体上的海藻幼苗数量, 控制单位养殖区域的产量, 从而能够随市 场需求进行调整, 有助于海藻养殖产业。
16、化。 0009 作为优选, 藻礁砖形状为六边形片状, 相邻弧形辐条上的藻礁砖交错间隔设置, 藻 礁砖六边形结构的侧围设置有穿过藻礁砖中心的通孔, 弹性连接绳穿过所述通孔将各相邻 海藻相互连接。 0010 作为优选, 中柱设置有贯穿中柱和底盘的通孔, 中柱上方设置有上端开口且下端 封闭的直管体, 直管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a, 活塞a两端设置有密封圈, 活塞a下端和直管体 底面设置有拉簧, 活塞 a 上端连接挂绳, 直管体底部连接穿过中柱的挂绳 ; 直管体侧壁设置 有放气孔, 直管体设置有保压腔, 保压腔通过放气管连接放气孔, 保压腔设置有增压装置 ; 直管体下端设置有夹持中柱上端的气压定位装置, 。
17、所述气压定位装置的气压驱动元件连通 保压腔 ; 每个培育单体下方的挂绳均设置有带有缓冲垫的限位盘。 在海水环境较为稳定时, 活塞封堵放气孔, 气压定位装置夹紧中柱末端, 拉簧复位力能够拉住位于直管体下方的结 构, 而使整体结构悬停在海水中。 在海水出现较当风浪时, 由于大浪作用使本发明的整体结 构上下剧烈运动, 造成挂绳上拉力增大, 使拉簧长度被拉长, 活塞不再封堵放气孔。此时气 压定位装置的气压驱动元件放气, 而使气压定位装置接触和中柱之间的连接, 使培育单体 说 明 书 CN 104429901 A 4 3/5 页 5 沿挂绳下沉, 进入更深的水位, 从而避免在近海环境中偶尔会出现较大的风。
18、浪, 对培育单体 以及海藻造成损害。 0011 作为优选, 中柱顶端同轴连接有圆柱形的连接头, 连接头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 ; 所述的气压定位装置为套设连接头上的定位套筒, 定位套筒贴合连接头的内壁设置有对应 定位孔数量的盲孔, 所述盲孔指向连接头, 盲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 定位滑块朝向盲孔 底面的一端设置有活塞 b, 活塞 b 和盲孔底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盲孔在定位销内侧通过 连接气管连接保压腔。 保压强具有具够气压时, 定位滑块插入定位孔内, 实现中柱和定位套 筒定位连接。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为增压气管接头, 增压气管接头中部设置有开关阀, 放气管上设置有放气阀。
19、。 在大风浪停止后, 可以使用挂绳将藻礁支架和生长集体打捞起来, 此时便可以通过增压气管接头向保压腔进冲入高压气体, 重新将气压定位装置和中柱连 接。 0013 因此,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1) 能在单位海域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 多种海藻 ; (2) 对海藻幼苗进行保护, 提高幼苗成活率 ; (3) 可扩展海藻生长区域, 使海藻进 一步增殖, 提高海藻成熟体回收率 ; (4) 在大风浪来袭时海藻自动下沉, 进行躲避, 降低海 藻被破坏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培育单体的半剖示意图。 0016 图 3 是图 2“A” 处的。
20、放大示意图。 0017 图 4 是培育单体扩展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8 图 5 是本发明中中柱和定位套筒连接处的半剖示意图。 0019 图中 : 0020 1 浮子 ; 2 定位锚 ; 3 培育单体 ; 4 锁止栓 ; 5 锁止栓滑座 ; 6 拉绳 ; 7 浮标 ; 8 限位盘 ; 101 弧形辐条 ; 102 藻礁砖 ; 103 中柱 ; 104 底盘 ; 105 拉环 ; 106 收紧绳 ; 107 放绳盘 ; 108 配 重块 ; 109 挂绳 ; 110 限位凸台 ; 201 直管体 ; 202 活塞 a ; 203 拉簧 ; 204 放气孔 ; 205 保压腔 ; 206 放气。
21、管 ; 207 定位套筒 ; 208 盲孔 ; 209 定位滑块 ; 210 活塞 b ; 211 复位弹簧 ; 212 连接气 管 ; 213 增压气管接头 ; 214 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2 实施例 :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海藻培育浮架, 包括浮子 1、 挂绳 109、 若 干培育单体 3 和定位锚 2, 培育单体 3 通过挂绳 109 依次串连在浮子 1 下方, 所述培育单体 3 包括由藻礁砖 102 拼合而成的生长基体和基体支架, 基体支架包括若干弧形辐条 101、 底 盘 104、 中柱 103。
22、、 配重块 108、 收紧绳 106 和放绳装置, 竖直相邻的两个培育单体 3, 位于上 方的培育单体3的底盘104通过挂绳109连接位于下方的培育单体3的中柱103, 位于最上 方的培育单体 3 的中柱 103 的上端通过挂绳 109 连接浮子 1, 位于最下方的培育单体 3 的 底盘 104 通过挂绳 109 连接定位锚 2 ; 弧形辐条 101 呈辐射状设置在底盘 104 上, 弧形辐条 说 明 书 CN 104429901 A 5 4/5 页 6 101 一端转动连接底盘 104 的边缘, 另一端向中柱 103 方向弯曲, 底盘 104 下方设置有用于 限制弧形辐条 101 向下方转动。
23、的限位凸台 110, 弧形辐条 101 末端和底盘 104 等高时, 弧形 辐条 101 顶靠限位凸台 110 ; 配重块 108 滑动连接在位于各培育单体 3 下方的挂绳 109, 所 述配重块 108 还通过数量对应弧形辐条 101 的悬挂绳 109 连接各弧形辐条 101 外侧 ; 弧形 辐条 101 末端设置有拉环 105, 收紧绳 106 一头连接拉环 105, 另一头连接放绳装置并收紧, 使弧形辐条 101 围成碗状的支架结构, 放绳装置设置有位于水面以上的控制开关。 0023 如图 3、 图 4 所示, 所述放绳装置包括放绳盘 107、 锁止栓 4 和锁止栓滑座 5, 控制 开关。
24、包括拉绳 6 和浮标 7, 所述放绳盘 107 设置在中柱 103 上并可绕中轴自转 ; 收紧绳 106 缠绕在所述放绳盘 107 上 ; 放绳盘 107 的盘面上设置有锁止孔, 锁止栓 4 滑动连接中柱 103 上, 一端插入锁止孔内、 另一端连接拉绳 6, 浮标 7 连接拉绳 6 的末端。浮标 7 保持拉绳 6 的 末端浮于水面, 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海藻生长具有一定规模, 能够抵御水流冲击时, 通过拉 扯拉绳6拉开锁止栓4, 使放绳盘107转动逐渐放出收紧绳106, 弧形辐条101在配重块108 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 使基体支架展开。 0024 沿弧形辐条 101 设置有若干藻礁砖 102。
25、, 藻礁砖 102 形状为六边形片状, 藻礁砖 102 一面朝向中柱 103, 另一面固定连接弧形辐条 101。相邻弧形辐条 101 上的藻礁砖 102 交错间隔设置。藻礁砖 102 六边形结构的侧围设置有穿过藻礁砖 102 中心的通孔, 弹性连 接绳穿过所述通孔将各相邻海藻相互连接形成碗形的生长基体。藻礁砖 102 的形状和设置 方式, 配合藻礁支架的碗形结构, 能够有效控制藻礁砖 102 之间的空隙, 从而保护海藻幼苗 免受水流的直接冲击。弹性连接绳能够增强整体结构抗冲击力, 同时也能够成为海藻生长 时的附着结构。 0025 藻礁砖 102 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 藻礁砖 102 朝向中。
26、柱 103 的一侧表面附着 有人工培育的海藻幼苗。预先在藻礁砖 102 培育海藻幼苗, 可以有效保证海藻幼苗的生活 率。同时也可以较为便利在不同水位的培育单体 3 上养殖适合该水位的藻类。 0026 培育单体 3 依次悬挂于浮子 1 下方, 定位锚 2 起到定位作用, 使各培育单体 3 悬 停于不同的水位。不同的海藻按其生长的水位培育在相应水位的培育单体 3 的藻礁砖 102 内侧面。从而实现单位海域同时培育生长于不同水深的多种海藻, 充分利用单位海域经济 价值的目的。生长基体的碗形结构能够有效减缓水流对藻礁砖 102 内侧面的海藻幼苗的冲 击, 在海藻生长初期对海藻幼苗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海。
27、藻被水流冲走, 从而大大增加海藻的 幼苗成活率和成熟体回收率。 在海藻度过生长初期, 生长为较大个体后, 可通过放绳装置渐 渐放松收紧绳 106。弧形辐条 101 在配重块 108 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 使基体支架展开, 从 而扩展海藻的生长区域, 防止出现生长环境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代谢废物聚积和遮蔽阳光等 问题, 保证海藻进一步增殖。 0027 如图 2、 图 5 所示, 中柱 103 设置有贯穿中柱 103 和底盘 104 的通孔, 中柱 103 上方 设置有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直管体 201, 直管体 201 内滑动连接有活塞 a202, 活塞 a202 两端设置有密封圈, 活塞 a202。
28、 下端和直管体 201 底面设置有拉簧 203, 活塞 a202 上端连 接挂绳 109, 直管体 201 底部连接穿过中柱 103 的挂绳 109 ; 直管体 201 侧壁设置有放气孔 204, 直管体201设置有环形的保压腔205, 使得挂绳109能够从穿过中柱103和底盘104连 接重锤 108。保压腔 205 通过放气管 206 连接放气孔 204。中柱 103 顶端同轴连接有圆柱 形的连接头 214, 连接头 214 设置有提供挂绳 109 穿过的通孔。连接头 214 侧面设置有若干 说 明 书 CN 104429901 A 6 5/5 页 7 定位孔。直管体 201 下端设置有套设。
29、在连接头 214 上的定位套筒 207, 定位套筒 207 贴合 连接头 214 的内壁设置有对应定位孔数量的盲孔 208, 所述盲孔 208 指向连接头 214, 盲孔 208 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 209, 定位滑块 209 朝向盲孔 208 底面的一端设置有活塞 b210, 活塞 b210 和盲孔 208 底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211, 盲孔 208 在定位销内侧通过连接气管 212 连接保压腔 205。 0028 每个培育单体 3 下方的挂绳 109 均设置有带有缓冲垫的限位盘 8。限位盘 8 用于 限制培育单体 3 下降过度而撞击到下方的培育单体 3。 0029 保压腔 205 设。
30、置有增压气管接头 213, 增压气管接头 213 中部设置有开关阀, 放气 管 206 上设置有放气阀。在大风浪停止后, 可以使用挂绳 109 将藻礁支架和生长集体打捞 起来, 此时便可以通过增压气管接头213向保压腔205进冲入高压气体, 重新将气压定位装 置和中柱 103 连接。 0030 在海水环境较为稳定时, 活塞封堵放气孔 204, 气压定位装置夹紧中柱 103 末端, 拉簧 203 复位力能够拉住位于直管体 201 下方的结构, 而使整体结构悬停在海水中。在海 水出现较当风浪时, 由于大浪作用使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上下剧烈运动, 造成挂绳 109 上拉 力增大, 使拉簧 203 长度被。
31、拉长, 活塞不再封堵放气孔 204。此时气压定位装置的气压驱动 元件放气, 而使气压定位装置接触和中柱 103 之间的连接, 使培育单体 3 沿挂绳 109 下沉, 进入更深的水位, 从而避免在近海环境中偶尔会出现较大的风浪, 对培育单体 3 以及海藻 造成损害。 说 明 书 CN 104429901 A 7 1/4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29901 A 8 2/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29901 A 9 3/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29901 A 10 4/4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29901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