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5965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97554.1

申请日:

2015.08.13

公开号:

CN105178663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日:20150813|||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18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郑俭余

发明人:

郑俭余

地址: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关街道双溪西路529号2幢2单元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两层以上立体停车库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立柱和多个载车板,停车架至上而下分隔形成多个车位层,底层以上的每个车位层处均对应设置有停车台,立柱能通过转动机构相对于地面水平转动,立柱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升降导轨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上下升降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固定设有载车架,载车架与各载车板之间均设有分离接送机构。本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中的多个上层载车板均能通过一个共用的载车架实现搬运,停放到位后即可将载车架与载车板实现分离,在往更多层立体车库方向发展时,能保证整体结构简单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1)、立柱(2)和多个载车板(3),停车架(1)至上而下分隔形成多个车位层,底层以上的每个车位层处均对应设置有停车台(4),载车板(3)与各停车台(4)一一对应,立柱(2)竖直设置在停车架(1)的一侧且能通过转动机构相对于地面水平转动,立柱(2)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10),升降导轨(10)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10)上下升降的升降块(5),所述升降块(5)与升降导轨(10)之间设有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5)上固定设有载车架(6),载车架(6)与各载车板(3)之间均设有分离接送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6)上的推送齿轮和推送电机,各载车板(3)的底部设有齿轨,载车板(3)位于载车架(6)上之时推送齿轮与齿轨啮合,推送电机带动推送齿轮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停车架(1)上的推送齿轮和推送电机,推送齿轮位于停车出入口处并由推送电机驱动,各载车板(3)的底部设有齿轨,载车板(3)位于对应停车台(4)上时,推送齿轮与齿轨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6)上的推送杆(7)和驱动推送杆(7)伸缩运动的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杆(7)的推送端通过离合结构与载车板(3)连接,上述升降块(5)带动载车架(6)移动到位后,推送杆(7)的推送方向与上述停车台(4)的停车出入口正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推送杆(7)推送端的倒钩和位于载车板(3)底部的卡口,倒钩能相对于推送杆(7)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推送杆(7)推送端的卡头和设置在载车板(3)底部的能开合的抱箍。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送机构为气缸(8),上述推送杆(7)固定在气缸(8)的活塞杆上且与活塞杆的朝向一致。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台(4)上设有进出滑轨(11),载车架(6)的两侧设有进出导轨(9),载车板(3)上设有与上述进出滑轨(11)和进出导轨(9)配合的滑轮,升降块(5)带动载车架(6)移动到位后,上述进出滑轨(11)和进出导轨(9)的端部正对。

9.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蜗轮和蜗杆,蜗轮水平设置且与立柱(2)固连,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系统为升降链条、升降电机和多个升降链轮,升降链轮上下分布设置在升降导轨(10)内,升降链条绕在上述升降链轮上,所述升降电机与其中一个升降链轮连接,上述升降块(5)固定在升降链条的一边。

说明书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使得城市内的用地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汽车停车场所,由平面停车库向立体停车库演变,现代立体停车库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具有较强实用性、标志性和方便快捷性的城市建筑。
目前立体停车库大多都是双层无避让形式的,底层车位无载车台,由车辆直接自由进出,而上层车位的载车台需要在升降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实现升降、平移运动来搬运车辆,载车台需要与升降驱动系统密切联系,若要实现两层以上的停车库需要设置多个载车台及多组对应的升降驱动系统,机械结构过于复杂难以实现,因此目前向两层以上立体停车库发展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立体停车库只能设计成双层车位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多层停车位共用一个升降驱动系统的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立柱和多个载车板,停车架至上而下分隔形成多个车位层,底层以上的每个车位层处均对应设置有停车台,载车板与各停车台一一对应,立柱竖直设置在停车架的一侧且能通过转动机构相对于地面水平转 动,立柱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升降导轨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上下升降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升降导轨之间设有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上固定设有载车架,载车架与各载车板之间均设有分离接送机构。
所述的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上的推送齿轮和推送电机,各载车板的底部设有齿轨,载车板位于载车架上之时推送齿轮与齿轨啮合,推送电机带动推送齿轮转动。推送到位后,载车架下降,使推送齿轮与齿轨分离。
所述的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停车架上的推送齿轮和推送电机,推送齿轮位于停车出入口处并由推送电机驱动,各载车板的底部设有齿轨,载车板位于对应停车台上时,推送齿轮与齿轨啮合。
所述的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上的推送杆和驱动推送杆伸缩运动的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杆的推送端通过离合结构与载车板连接,上述升降块带动载车架移动到位后,推送杆的推送方向与上述停车台的停车出入口正对。
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推送杆推送端的倒钩和位于载车板底部的卡口,倒钩能相对于推送杆转动。
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推送杆推送端的卡头和设置在载车板底部的能开合的抱箍。
所述的推送机构为气缸,上述推送杆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且与活塞杆的朝向一致。
所述停车台上设有进出滑轨,载车架的两侧设有进出导轨,载车板上设有与上述进出滑轨和进出导轨配合的滑轮,升降块带动载车架移动到位后,上述进出滑轨和进出导轨的端部正对。滑轮辅助载车板进出。升降块随立柱转动带动载车架转动,升降块升降带动载车架升降。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蜗轮和蜗杆,蜗轮水平设置 且与立柱固连,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
所述的升降系统为升降链条、升降电机和多个升降链轮,升降链轮上下分布设置在升降导轨内,升降链条绕在上述升降链轮上,所述升降电机与其中一个升降链轮连接,上述升降块固定在升降链条的一边。除此之外,升降系统还可以采用绳索牵引、齿轮沿齿条啮合自爬式升降以及气缸或油缸的举升等形式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中的多个上层载车板均能通过一个共用的载车架实现搬运,停放到位后即可将载车架与载车板实现分离,在往更多层立体车库方向发展时,能保证整体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停车架;2、立柱;3、载车板;4、停车台;5、升降块;6、载车架;7、推送杆;8、气缸;9、进出导轨;10、升降导轨;11、进出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1、立柱2和多个载车板3,停车架1至上而下分隔形成多个车位层,底层以上的每个车位层处均对应设置有停车台4,载车板3与各停车台4一一对应,立柱2竖直设置在停车架1的一侧且能通过转动机构相对于地面水平转动,立柱2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10,升降导轨10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10上下升降的升降块5,所述升 降块5与升降导轨10之间设有升降系统,升降块5上固定设有载车架6,载车架6与各载车板3之间均设有分离接送机构。
本实施例中,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6上的推送杆7和驱动推送杆7伸缩运动的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杆7的推送端设有L形倒钩,每个载车板3的底部设有卡口,倒钩能相对于推送杆7转动。推送机构为气缸8,上述推送杆7固定在气缸8的活塞杆上且与活塞杆的朝向一致。
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蜗轮和蜗杆,蜗轮水平设置且与立柱2固连,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升降系统为升降链条、升降电机和多个升降链轮,升降链轮上下分布设置在升降导轨10内,升降链条绕在上述升降链轮上,所述升降电机与其中一个升降链轮连接,上述升降块5固定在升降链条的一边。
如图2所示,以向顶层车位层停车为例,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各载车板3事先停放在对应的停车台4上,通过升降系统和转动机构的控制,载车架6运动到位(通过先转动到位后升高到位的方式),且载车板3的外端已落在了载车架6上(如图2-a所示),推送机构驱动推送杆7向载车板3方向伸出,推送杆7端部的倒钩伸至卡口正下方时停止;接下来旋转倒钩,使倒钩卡入卡口内,接下来推送杆7复位,将载车板3钩住拉回至载车架6上,载车板3完全从停车台4上脱离(如图2-b所示);升降块5带动载车架6及载车板3先竖直下降一小段,再向外转动(如图2-c所示);转动90°(如图2-d所示),使载车板3的进出车方向与道路一致;最后载车架6和载车板3随升降块5下落至地面(如图2-e所示),车辆驶上该载车板3。接车后,载车架6按照图2所示的反向作业,将载有车辆的载车板3搬运至顶部且推送杆7的推送方向与停车台4的停车出入口正对(如图2-b所示),接下来推送机构驱动推送杆7伸出,通过倒钩和卡口的扣接关系,将载有车辆的顶层的载车板3推入顶层的停车台4上,推送到位 后,倒钩反转,从卡口中转出,推送杆7和载车板3分离,推送杆7独自回位。
为了方便载车板3的推送,我们在停车台4上设置了进出滑轨11,在载车架6的两侧设置了进出导轨9,载车板3的底部及侧部设有与上述进出滑轨11和进出导轨9配合的滑轮,滑轮辅助载车板3进出,进出滑轨11的外端处设有伸出的滚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推送杆7推送端的卡头和设置在载车板3底部的能开合的抱箍。抱箍与卡头扣合时,推送杆7与载车板3结合,推送杆7能带动载车板3推送;而当抱箍与卡头分离时,推送杆7与载车板3分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1上的推送齿轮和电机,各载车板3的底部设有齿轨,载车板3位于载车架1上之时推送齿轮与齿轨啮合。载车架6接车时,载车架6先转动到位后升高到位,使推送齿轮与载车板3翘出端的齿轨啮合,最后由电机驱动推送齿轮转动,将载车板3拉出;载车板3运送到位后,载车架6需要分离的话也是先下降一小段,使推送齿轮和齿轨分离。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分离接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停车架1上的推送齿轮和推送电机,推送齿轮位于停车出入口处并由推送电机驱动,各载车板3的底部设有齿轨,载车板3位于对应停车台4上时,推送齿轮与齿轨啮合。
载车架6接车时,载车架6先转动到位后升高到位,使进出滑轨11和进出导轨的端部正对,电机驱动推送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关系驱动载车板3向外平移,载车板3大部分被顺利推送到载车架6上之后,载车架6上高,将载车板3托起,推送齿轮与齿 轨分离;之后,载车架6转动后可顺利下降。
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两层以上立体停车库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立柱和多个载车板,停车架至上而下分隔形成多个车位层,底层以上的每个车位层处均对应设置有停车台,立柱能通过转动机构相对于地面水平转动,立柱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升降导轨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上下升降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固定设有载车架,载车架与各载车板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