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5866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5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9375.6

申请日:

2015.03.13

公开号:

CN104832116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21B 21/00申请公布日:2015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21/00申请日:20150313|||公开

IPC分类号:

E21B21/00

主分类号:

E21B21/00

申请人:

成都大漠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贺昶明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工业区海都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包括筒体以及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固定板、封隔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开有通孔,且在固定板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带弹簧B的封隔柱,在所述封隔板的两端设有正向流道,且在正向流道下端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带弹簧A的挡流板,在所述封隔板的圆周上开设有与挡流板活动端相配合的环形凹陷,封隔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封隔柱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反向流道。通过正反向清洗液对油井的清洗,保证油井开采的顺利进行。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包括筒体(2)以及固定在筒体(2)内壁上的固定板(10)、封隔板(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10)的两侧开有通孔(4),且在固定板(10)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带弹簧B(12)的封隔柱(5),在所述封隔板(13)的两端设有正向流道(6),且在正向流道(6)下端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带弹簧A(8)的挡流板(7),在所述封隔板(13)的圆周上开设有与挡流板(7)活动端相配合的环形凹陷,封隔板(13)的中部开设有与封隔柱(5)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反向流道(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柱(5)的端部截面为四分之三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固定在筒体(2)上下两端的上接头(1)、下接头(9),且所述上接头(1)、下接头(9)分别与油管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隔柱(5)上端固定有下压板(3)。

说明书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是指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由于钻井施工会产生较多的碎屑、铁屑等干扰石油的抽取,因此需要下管柱进行清洗,油田进行套磨铣作业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由机械转盘带动方钻杆、钻杆、套磨铣工具旋转对井下物体进行套磨铣,套磨铣出的岩屑、铁屑由液流循环系统将其带至井筒外,液流循环系统有正循环和反循环两种方式,正循环就是将循环液从方钻杆、钻杆、套磨铣工具内打入,经套管与钻杆的环形空间返出;反循环就是将循环液从套管与钻杆的环形空间打入,经套磨铣工具、钻杆、方钻杆内返出。由于正循环方式对修井液和泵速要求高,处理不当会卡钻,造成工程事故,所以一般要求反循环。但反循环时打入的高压作用在井口的旋转自封上,目前的旋转自封承压低,密封性能差,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胶芯,使其工作效率低,更换胶芯时需要傍泵,容易发生卡钻事故。油田进行套磨铣作业时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螺杆钻具带动套磨铣工具旋转对井下物体进行套磨铣,由于螺杆钻具中的螺杆为实心体,不能采用反循环,套磨铣出的岩屑、铁屑只能采取正循环方式将其带至井筒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快速对油井进行正反向的清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包括筒体以及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固定板、封隔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开有通孔,且在固定板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带弹簧B的封隔柱,在所述封隔板的两端设有正向流道,且在正向流道下端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带弹簧A的挡流板,在所述封隔板的圆周上开设有与挡流板活动端相配合的环形凹陷,封隔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封隔柱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反向流道。本发明在油井进行正向清洗时,清洗液由筒体上端高压注入,进入筒体内的清洗液冲击封隔柱使其弹簧B受力被拉伸,封隔柱的端部和与之相匹配的反向流道接触,并将其封堵,而清洗液则顺利通过通孔以及正向流道,位于正向流道下端内壁上的挡流板同样受到冲击使弹簧A发生压缩形变,并绕其铰接点发生圆周运动使得正向流道完全打开,倾斜液由筒体下端进入到套管内,即开始对油井进行正向的清洗工序;当油井进行反向清洗时,清洗液由筒体的下端向筒体内部注入,清洗液正面冲击反向流道以及正向流道,而位于正向流道末端的挡流板受到冲击后上移,但在环形凹陷内壁的限制作用下无法继续上升,而反向流道中,由于封隔柱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清洗液的冲击使得封隔柱无限制上升一端距离,即能实现封隔柱与反向流道之间相互脱离,清洗液由通孔注入到油管中,连带清洗液中的碎石、铁屑等杂物被排出,进而实现油井的反向清洗。
所述封隔柱的端部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在油井进行反向清洗时,套管内的清洗液正面冲击反向流道,一旦封隔柱与反向流道脱离,则喷射的水会直接作用到封隔柱端部以及筒体的内壁上,对筒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本发明将封隔柱的端部设置为四分之三圆,而反向流道与封隔柱端部相匹配,在清洗液流入反向流道后,圆弧形的封隔柱端面将水柱进行分流,且在分流过程中缓冲水柱自身所携带的动能,进而减小水柱对筒体内壁以及封隔柱的冲击,延长筒体的使用寿命。
还包括分别固定在筒体上下两端的上接头、下接头,且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分别与油管相连。筒体通过上接头与下接头与油管相连接,通过改变筒体与油管之间的安装位置,可对油井内不同深度的局部段落一一进行清理,以保证油井采油工序的顺利进行。
在所述封隔柱上端固定有下压板。进行正向油井清洗的过程中,在筒体内部清洗液水柱中部相对于其两侧而言,速度较低,因此在对封隔柱进行冲击时,如果冲击力度较小则无法实现对反向流道的彻底密封,进而使得筒体下端的液体沿反向通道进行到筒体内部,本发明在封隔柱的上端部安装下压板,增大了注入清洗液与封隔柱的接触面积,使得封隔柱的下端部彻底与反向流道接触,保证油井正向清洗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清洗液由筒体的下端向筒体内部注入,清洗液正面冲击反向流道以及正向流道,而位于正向流道末端的挡流板受到冲击后上移,但在环形凹陷内壁的限制作用下无法继续上升,而反向流道中,由于封隔柱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清洗液的冲击使得封隔柱无限制上升一端距离,即能实现封隔柱与反向流道之间相互脱离,清洗液由通孔注入到油管中,连带清洗液中的碎石、铁屑等杂物被排出,进而实现油井的反向清洗;
2、本发明将封隔柱的端部设置为四分之三圆,而反向流道与封隔柱端部相匹配,在清洗液流入反向流道后,圆弧形的封隔柱端面将水柱进行分流,且在分流过程中缓冲水柱自身所携带的动能,进而减小水柱对筒体内壁以及封隔柱的冲击,延长筒体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在封隔柱的上端部安装下压板,增大了注入清洗液与封隔柱的接触面积,使得封隔柱的下端部彻底与反向流道接触,保证油井正向清洗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上接头、2-筒体、3-下压板、4-通孔、5-封隔柱、6-正向流道、7-挡流板、8-弹簧A、9-下接头、10-固定板、11-弹簧B、12-反向流道、13-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筒体2以及固定在筒体2内壁上的固定板10、封隔板13,在所述固定板10的两侧开有通孔4,且在固定板10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带弹簧B11的封隔柱5,在所述封隔板13的两端设有正向流道6,且在正向流道6下端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带弹簧A8的挡流板7,在所述封隔板13的圆周上开设有与挡流板7活动端相配合的环形凹陷,封隔板13的中部开设有与封隔柱5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反向流道12。
本发明在油井进行正向清洗时,筒体2通过上接头1与下接头9与油管相连接,通过改变筒体2与油管之间的安装位置,可对油井内不同深度的局部段落一一进行清理,以保证油井采油工序的顺利进行,清洗液由筒体2上端高压注入,进入筒体2内的清洗液冲击封隔柱5使其弹簧B11受力被拉伸,封隔柱5的端部和与之相匹配的反向流道12接触,并将其封堵,而清洗液则顺利通过通孔4以及正向流道6,位于正向流道6下端内壁上的挡流板7同样受到冲击使弹簧A8发生压缩形变,并绕其铰接点发生圆周运动使得正向流道6完全打开,倾斜液由筒体2下端进入到套管内,即开始对油井进行正向的清洗工序;当油井进行反向清洗时,清洗液由筒体2的下端向筒体2内部注入,清洗液正面冲击反向流道12以及正向流道6,而位于正向流道6末端的挡流板7受到冲击后上移,但在环形凹陷内壁的限制作用下无法继续上升,而反向流道12中,由于封隔柱5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0上,清洗液的冲击使得封隔柱5无限制上升一端距离,即能实现封隔柱5与反向流道12之间相互脱离,清洗液由通孔4注入到油管中,连带清洗液中的碎石、铁屑等杂物被排出,进而实现油井的反向清洗。
进行正向油井清洗的过程中,在筒体2内部清洗液水柱中部相对于其两侧而言,速度较低,因此在对封隔柱5进行冲击时,如果冲击力度较小则无法实现对反向流道12的彻底密封,进而使得筒体2下端的液体沿反向通道进行到筒体2内部,本发明在封隔柱5的上端部安装下压板3,增大了注入清洗液与封隔柱5的接触面积,使得封隔柱5的下端部彻底与反向流道12接触,保证油井正向清洗的顺利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封隔柱5的端部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在油井进行反向清洗时,套管内的清洗液正面冲击反向流道12,一旦封隔柱5与反向流道12脱离,则喷射的水会直接作用到封隔柱5端部以及筒体2的内壁上,对筒体2造成一定的损伤,本发明将封隔柱5的端部设置为四分之三圆,而反向流道12与封隔柱5端部相匹配,在清洗液流入反向流道12后,圆弧形的封隔柱5端面将水柱进行分流,且在分流过程中缓冲水柱自身所携带的动能,进而减小水柱对筒体2内壁以及封隔柱5的冲击,延长筒体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布了用于垂直井冲洗的管柱结构,包括筒体以及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固定板、封隔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开有通孔,且在固定板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带弹簧B的封隔柱,在所述封隔板的两端设有正向流道,且在正向流道下端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带弹簧A的挡流板,在所述封隔板的圆周上开设有与挡流板活动端相配合的环形凹陷,封隔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封隔柱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反向流道。通过正反向清洗液对油井的清洗,保证油井开采的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