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止形成聚合物氧化皮的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5941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9232.0

申请日:

1988.12.08

公开号:

CN1035118A

公开日:

1989.08.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44

主分类号:

C08F2/44

申请人: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水敏秀; 金子一郎; 渡连斡雄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87.12.08 JP 311528/87; 1988.08.10 JP 199122/88; 1988.08.10 JP 199123/88; 1988.08.24 JP 210341/88; 1988.08.24 JP 210342/8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阻止聚合物氧化皮在带有双键的烯类单体进行聚合过程中粘附在聚合釜中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聚合是在聚合釜中进行的,聚合釜的内壁以及在聚合中能与单体接触的其他部位首先用含有阳离子染料的溶液(a)涂敷,所形成的涂层再用含有至少一种选自阴离子聚合组合物,两性聚合组合物和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的组份的溶液(b)涂敷。本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的形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在聚合过程中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粘附的方法,所说的聚
合是由带双键的烯类单体在聚合釜中进行的,所说的聚合釜其内壁以
及在聚合过程中能与单体接触的部位首先用含有阳离子染料的涂覆溶液
(a)涂覆,然后在形成的涂层上用至少含有一种选自阴离子聚合化
合物,两性聚合化合物和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的组份的涂覆溶液(b)
涂覆。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阳离子染料包括C.I.溶剂
黑5或7。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说的涂覆溶液(b)含有聚丙烯
酸,羟甲基纤维素的钠盐,明胶,棓单宁或儿茶酚。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涂覆溶液(a)进一步
包括至少一种选自金属盐,无机胶体和阴离子染料的组份。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涂覆溶液(a)包括氢
氧化铁的胶体或氢氧化铝的胶体。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涂覆溶液(a)包含一
种阴离子染料。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阴离子酸包括C.I.
酸性黑2。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溶液(a)内的阴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的重量比值从100/0.1至100/1,000。
9.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说的涂覆溶液(a)包含一种阴
离子染料和至少一种选自金属盐和无机胶体的组份。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粘附在聚合釜内壁等部位的方
法,这些氧化皮是在烯类双键单体进行聚合时粘附的。

在单体于聚合釜中进行聚合从而制备聚合物的过程中,聚合物以
氧化皮的形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等部位的现象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些
氧化皮一旦粘附在聚合釜内壁等部位上,就要造成不利情况,这时聚
合物的成品率以及聚合釜的冷却能力都要降低,所粘附的聚合物氧化
皮可能会剥落并混入产物从而导致所生产的聚合物质量下降,要除去
这些聚合物氧化皮也需要很多劳力和时间。

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粘附在聚合釜内壁等部位的方法至今已提出不
少,例如在内壁上涂覆一种极性化合物、染料、颜料或类似物质的方
法(日本专利30343/1970和30835/1970)。涂
覆一种芳香胺化合物的方法(日本专利公开50887/1976),
以及一种涂覆酚化合物与芳香醛化合物的反应产物的方法(日本专利
公开54317/1980)。

当用卤化乙烯单体如氯乙烯或主要含有所说的卤化乙烯及少量可
共聚的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时,上述方法对于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粘附
是有效的。

然而如果要聚合的单体含有带烯类双键的其它单体如苯乙烯、
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酯和丙烯腈时,由于这些单体对上述预防粘
附方法中所形成的涂层有如此大的溶解力,因此可能部分或全部地溶
解掉涂层,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粘附在聚合釜的内壁
等部位上。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阻止聚合物氧化皮在聚合中
粘附的方法,这类聚合不仅指卤乙烯单体的聚合也包括带有烯类双键
的强度单体。

本发明人已揭示出要实现上述目的,需分两步涂覆两组特殊的化
合物于聚合釜内壁和其他与单体接触的部位。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止聚合物氧化皮在带有烯类双键单体的
聚合过程中粘附在聚合釜中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聚合是在聚合釜中进
行的,聚合釜的内壁以及在聚合过程中要与所说的单体接触的其它部
位都先用含有阳离子染料的涂覆溶液(a)涂覆〔下面称作涂覆溶液
(a)〕,然后在所形成的涂层上涂覆(b)涂覆溶液〔下面称为涂
覆溶液(b)〕,此溶液至少含有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的一种组份:阴
离子聚合化合物,两性聚合化合物以及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阻止带烯类双键单体在聚合过程中聚合物
氧化皮在聚合釜内壁等部位的粘附,这至今还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可
以阻止含有很高溶解力的单体(如举例说明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
烯、丙烯酸酯和丙烯腈)聚合体系在聚合中作为聚合物氧化皮的粘附。
可以每釜生产前涂覆一次或几釜生产前涂覆一次。因此聚合釜可以反
复使用而不会引起聚合物粘附。

本发明所用涂覆溶液(a)中的阳离子染料可以包括,例如吖嗪
染料,象C.I.碱性红2,C.I.碱性兰16,C.I.碱性黑
2和C.I.溶剂黑5或7,吖啶染料,象C.I.碱性橙14或
15,三苯甲烷染料,象C.I.碱性兰1、5、7或26和C.I.
碱性紫3或14,噻嗪染料,象C.I.碱性兰9,24或25,
C.I.碱性黄1和C.I.碱性绿5,次甲基染料,象C.I.碱
性红12和C.I.碱性黄11,二苯一或三苯甲烷染料,象C.I.
碱性黄2,C.I.溶磷?,C.I.溶剂兰2或73,恶嗪染料,
象C.I.碱性兰6或12,偶氮染料,象C.I.溶剂黄2、6、
14、15、16、19、21或56,C.I.溶剂红1、8、
23、24、25、27、100、109或121,C.I.溶剂
棕3、5、20或37,C.I.溶剂黑3、22或23,C.I.
碱性橙2和C.I.碱性棕1;呫吨染料,象C.I.碱性紫10和
C.I.碱性红1;酞菁染料,象C.I.溶剂兰55;和蒽醌染料,
象C.I.溶剂兰11、12或36,C.I.溶剂紫1、13或
14,C.I.分散紫和C.I.溶剂绿3。

在上述的阳离子染料中,最好是用C.I.溶剂黑5和7。

本发明所用的涂覆溶液(b)至少含有选自阴离子聚合化合物,
两性聚合化合物和带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组份。

涂覆溶液(b)中所用的阴离子聚合化合物组份包括,例如,以
羧基或磺酸基作为侧链的阴离子聚合化合物象聚丙烯酰胺的磺甲基化
的化合物,聚丙烯酸,藻酸,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共聚物,聚甲基
丙烯酸和聚苯乙烯磺酸,或这些物质以及羧甲基纤维素的碱金属盐或
铵盐。

在上述的阴离子聚合化合物中,最好是用聚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
素的钠盐。

涂覆溶液(b)中所用的两性聚合化合物组分包括,例如,胶、
明胶、酪蛋白,和清蛋白。这些物质中最好使用明胶。

带羟基的有机化合作为涂覆溶液(b)的一种组分,它包括,例
如苯酚及其衍生物,萘衍生物、蒽衍生物、菲衍生物,羟基萘醌及相
关的化合物、蒽醌衍生物、含有羟基的杂环化合物,脂族含氧酸、象
酒石酸、乳酸和苹果酸、脂族醇,象甘油。

苯酚衍生物包括,例如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棓因、
间苯三酚化物、乙酰苯胺间苯三酚、氢醌、双酚A、丁代羟基苯甲醚、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2,5-二叔-丁代氢醌、
焦棓酚、焦棓酚-1-甲基醚、焦棓酚-2-甲基醚、焦棓酚-1,
3-二甲基醚、对-羟基联二苯、十八烷基-3-(3,5-二-叔
-丁基-4-羟苯基)丙酸、二丁基羟基甲苯、酚-2-磺酸、酚-
3-磺酸、酚-4-磺酸、酚-2,4-二磺酸、酚-2,5-二磺
酸、酚-2,4,6-三磺酸、间苯二酚-4-磺酸、2-氨基苯酚
-4-磺酸;4-羟基二苯胺、对-羟基苯基乙基酮、2,3-二羟
基苯乙酮、2,4-二羟基苯乙酮、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2,5-二羟基苯乙酮、2,6-二羟基苯乙酮、3,4-二羟基苯
乙酮、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3,5-二羟基苯乙酮、二羟
基苯基乙基酮、二羟基甲基苯乙酮、2,3,4-三羟基苯乙酮、
2,4,5-三羟基苯乙酮、2,4,6-三羟基苯乙酮、3,4,
5-三羟基苯乙酮;2,6-二羟基-4-甲基苯甲酸、邻-羟基苯
甲酸、间-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2,3-二羟基苯甲酸、
3,5-二羟基苯甲酸、2,4-二羟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
甲酸、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酸、3,4,5-三羟基苯甲酸
(棓酸)、2,3,4-三羟基苯甲酸、 2,4,6-三羟基苯甲酸、
2,4,5-三羟基苯甲酸、3-羟基-2-甲基苯甲酸、4,6-
二羟基-2-甲基苯甲酸、棓单宁、3-甲基水杨酸、4-甲基水杨
酸、5-甲基水杨酸、3-羟基苯二甲酸、4-羟基邻苯二甲酸酐、
3,6-二羟基苯二甲酸、5-羟基-3-甲基苯二甲酸、3,4-
二羟基苯二甲酸、4,5-二羟基苯二甲酸、3,4,5-三羟基苯
二甲酸、2-羟基间苯二酸、4-羟基间苯二酸、5-羟基间苯二酸、
4,6-二羟基间苯二酸、4,5-二羟基间苯二酸、2,4,6-
三羟基间苯二酸、4,5,6-三羟基间苯二酸、羟基对苯二酸、
2,5-二羟基对苯二酸、2,3-二羟基对苯二酸、3,5-二羟
基对苯二酸、3-羟基-4-磺基苯甲酸、4-羟基-3-磺基苯甲
酸、3-氨基水杨酸、4-氨基水杨酸、5-氨基水杨酸、2-羟基
二苯甲烷4-羟基二苯甲烷、2,4-二羟基二苯甲烷、2,4′-二羟
基二苯甲烷、4,4′-二腔郊淄椤?-羟基甲苯-4-磺酸、
2-羟基甲苯-5-磺酸、4-羟基甲苯-6-磺酸、4-羟基甲苯
-2磺酸、4-羟基甲苯-3-磺酸、3-羟基甲苯-4-磺酸、
3-羟基甲苯-6-磺酸、焦儿茶素-4-磺酸、1-羟基-2-甲
氧基苯-4-磺酸、间苯二酚-4,6-二磺酸;1,2,3-三羟
基苯-4-磺酸、1,3,4-三羟基苯-5-磺酸、1,2-二羟
基苯-3,5-二磺酸、氢醌磺酸、氢醌-2,5-二磺酸、N-苯
胲、N-亚硝基苯胲、N-苯磺酰基-N-苯胲、甲苯胲、N-甲酰
-N-苯胲、2-氨基-2-羟基甲苯、4-氨基-2-羟基甲苯、
5-氨基-2-羟基甲苯、2-氨基-3-羟基甲苯、4-氨基-3
-羟基甲苯、6-氨基-3-羟基甲苯、2-氨基-4-羟基甲苯、
3-氨基-4-羟基甲苯、3-氨基儿茶酚、4-氨基儿茶酚、2-
氨基氢醌、邻-羟基氨基苯甲酸、间-羟基氨基苯甲酸、对-羟基氨
基苯甲酸、2-羟基氨基对苯二酸、5-羟基氨基对苯二酸、3-氨
基邻甲氧基苯酚、6-氨基邻甲氧基苯酚、4-氨基邻甲氧基苯酚、
5-氨基邻甲氧基苯酚、3-氨基邻二甲氧基苯、4-氨基邻二甲氧
基苯、2-氨基间苯二酚、4-氨基间苯二酚、5-氨基间苯二酚、
2,4-二氨基苯酚、2,5-二氨基苯酚、4,5-二氨基苯酚、
3,4-二氨基苯酚、2,6-二氨基苯酚、3,5-二氨基苯酚、
2,4-二氨基甲氧基苯、4,6-二氨基间苯二酚、苯胲-3-磺
酸、4-羟基氨基甲苯-2-磺酸、对-羟基苯肼、2,5-二羟基
-对-苯醌,以及四羟基苯醌。

萘的衍生物包括:例如,α-萘酚、β-萘酚、1,2-二羟基
萘、1,3-二羟基萘、1,4-二羟基萘、1,5-二羟基萘、
1,6-二羟基萘、1,7-二羟基萘、1,8-二羟基萘、2,3
-二羟基萘、2,6-二羟基萘、2,7-二羟基萘、1,2,3-
三羟基萘、1,2,4-三羟基萘、1,4,5-三羟基萘、1,2,
3,4-四羟基萘、1,4,5,8-四羟基萘、1,2,3,4,
5,8-六羟基萘、1,2,3,4,5,10-六羟基萘、1,2,
3,4,9,10-六羟基萘、1,2,4-氨基萘酚磺酸、3,4
-二羟基萘-1,2-二羧酸、4-巯基-1-萘酚、1-萘酚-4
-磺酸、2-萘酚-1-磺酸、2-萘酚-8-磺酸、2-萘酚-6
-磺酸、2-萘酚-6,8-二磺酸、2-萘酚-3,6-二磺酸、
2-萘酚-3,6,8-三磺酸、2-萘酚-1,3,6-三磺酸。
2-羟基-1-萘甲醛、4-羟基-1-萘甲醛、5-羟基-1-萘
甲醛、1-羟基-2-萘甲醛、3-羟基-2-萘甲醛、4-羟基-
2-萘甲醛、6-羟基-2-萘甲醛、2,3-二羟基-1-萘甲醛、
2,4-二羟基-1-萘甲醛、2,5-二羟基-1-萘甲醛、
2,6-二羟基-1-萘甲醛、2,7-二羟基-1-萘甲醛、
2,8-二羟基-1-萘甲醛、3,4-二羟基-1-萘甲醛、    
4,5-二羟基-1-萘甲醛、4,6-二羟基-1-萘甲醛、
4,7-二羟基-1-萘甲醛、4,8-二羟基-1-萘甲醛、
1,4-二羟基-2-萘甲醛、1,5-二羟基-2-萘甲醛、
2-羟基-1-萘甲酸、3-羟基-1-萘甲酸、4-羟基-1-萘
甲酸、5-羟基-1-萘甲酸、7-羟基-1-萘甲酸、1-羟基-
2-萘甲酸、3-羟基-2-萘甲酸、3-羟基-2-萘酰苯胺、
1-乙酰-2-羟基萘、1-乙酰-4-羟基萘、2-乙酰-1-羟
基萘、2-乙酰-4-羟基萘、2-乙酰-6-羟基萘、1-羟基-
2-丙酰基萘、1-苯甲酰基-2-羟基萘和1-苯甲酰基-4-羟
基萘。  

蒽衍生物包括,例如1-羟基蒽、2-羟基蒽、9-羟基蒽、
1,2-二羟基蒽、1,4-二羟基蒽、1,5-二羟基蒽、1,8
-二羟基蒽、2,3-二羟基蒽、2,6-二羟基蒽、2,7-二羟
基蒽、19-二羟基蒽、9,10-二羟基蒽,以及10-苯甲酰
蒽酚。

菲衍生物包括,例如1-羟基菲、2-羟基菲、3-羟基菲、
4-羟基菲、7-羟基菲、9-羟基菲、10-氯-9-菲酚、10
-溴代-9-菲酚、9-硝基-3-菲酚、4-氨基-1-菲酚、
1-氨基-2-菲酚、4-氨基-3-菲酚、10-氨基-9-菲酚、
10-苯偶氮-9-菲酚、1,2-二羟基菲、1,4-二羟基菲、
1,6-二羟基菲、1,7-二羟基菲、2,3-二羟基菲、2,5
-二羟基啤?,6-二羟基菲、2,7-二羟基菲、3,4-二羟
基菲、3,6-二羟基菲、3,10-二羟基菲、9,10-二羟基
菲、2,3,5,6-四羟基菲、2-羟基菲-1,4-醌、3-羟
基菲-1,4-醌、1-羟基菲-9,10-醌、2-羟基菲-9,
10-醌、3-羟基菲醌、4-羟基菲醌、2-羟基惹烯醌、3-羟
基惹烯醌、6-羟基惹烯醌、2-羟基-3,4-二硝基菲醌、4-
羟基-2,3-二硝基菲醌,4-氨基-1-羟基菲醌、2-氨基-
3-羟基菲醌、1-亚硝基-1-萘酚、2-亚硝基-1-苯酚和
4-亚硝基-1-萘酚。

羟基萘醌及相关的化合物包括,例如3-羟基-1,2-萘醌、
4-羟基-1,2-萘醌、5-羟基-1,2-萘醌、6-羟基-1,
4-萘醌、6-羟基-1,2-萘醌、7-羟基-1,2-萘醌、
2-羟基-1,4-萘醌、2,3-二羟基-1,4-萘醌、2,3
-二羟基-6-甲基-1,4-萘醌、2,6-二羟基-1,4-萘
醌、2,5-二羟基-3-甲基-1,4-萘醌、2,7-二羟基-
1,4-萘醌、2,8-二羟基-3-甲基-1,4-萘醌、2,5
-二羟基-1,4-萘醌、5,8-二羟基-2-甲基-1,4-萘
醌、2,8-二羟基-1,4-萘醌、5,6-二羟基-1,4-萘
醌、5,8-二羟基-1,4-萘醌、6,7-二羟基-1,4-萘
醌、2,3,6-三羟基-1,4-萘醌、2,5,8-三羟基-3
-甲基-1,4-萘醌、2,5,8-三羟基-1,4-萘醌、2,
3,5,8-四羟基-1,4-萘醌和2,3,6,8-四羟基-
1,4-萘醌。

蒽醌衍生物包括,例如,1-羟基蒽醌、2-羟基蒽醌、1,2
-二羟基蒽醌、1,3-二羟基蒽醌、1,4-二羟基蒽醌、1,5
-三羟基蒽醌、1,6-三羟基蒽醌、1,7-二羟基蒽醌、
1,8-二羟基蒽醌、2,3-二羟基蒽醌、2,6-二羟基蒽醌、
2,7-二羟基蒽醌、1,2,3-三羟基蒽醌、1,2,4-三羟
基蒽醌、1,2,5-三羟基蒽醌、1,2,6-三羟基蒽醌、1,
2,7-三羟基蒽醌、1,2,8-三羟基蒽醌、1,4,5-三羟
基蒽醌、1,4,6-三羟基蒽醌、1,2,3,4-四羟基蒽醌、
1,2,4,6-四羟基蒽醌、1,2,5,6-四羟基蒽醌、1,
2,5,8-四羟基蒽醌、1,2,6,7-四羟基蒽醌、1,2,
7,8-四羟基蒽醌1,3,5,7-四羟基蒽醌、1,4,5,
8-四羟基蒽醌、1,2,3,5,7-五羟基蒽醌。

含羟基的杂环化合物包括含氧化合物,例如花色素苷如花葵素、
花青素、翠雀素、甲基花青素、锦葵色素、三甲花翠素、朱唇花葵苷
和芹菜配基,苯并呋喃如樱花亭,枸桔甙、新橙皮苷、黄颜木素、
caranine、紫杉叶素和白蔹素,儿茶素类如儿茶素,表儿茶素、
棓儿茶酸、表棓儿茶素和表三羟基黄烷醇、呫吨酮如杧果苷、地呫吨
酮和revenelin、呫吨如α-苔黑酚酞、荧光素钠、曙红和赤
藓红;含氮的杂环化合物,例如,吲哚如双羟基吲哚、3-吲哚甘油
和3-甲基-5,6-二羟基吲哚,以及含硫的杂环化合物,例如,
噻吩如2,3-二羟基噻吩和3-羟基-4-噻吩羧酸和硫茚如三羟
基-2-硫茚酸。

以上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中,最好使用棓单宁和儿茶酚。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涂覆溶液(a)进一步包括至少选自
阴离子染料,金属盐和无机胶体中的一种组份。此实施例可以更有效
地阻止氧化皮现象。

可以用作涂覆溶液(a)的一种组份的阴离子染料包括,例如,
C.I.酸性黄38、C.I.酸性红18、52、73、80或
87、C.I.酸性紫11或78、C.I.酸性兰1、40、59、
113、116、120或158、C.I.酸性橙3或7、C.I.
酸性黑1、2或124、C.I.直接橙2、10、26或97、
C.I.直接红1、31、92或186、C.I.直接紫1或22、
C.I.直接兰1、6、71、86或106、C.I.直接2、
19、32、38或77、C.I.直接绿1或26、C.I.直接
黄1、C.I.直接棕1、37或101、C.I.食品黄3、C.I.
活性黄3、C.I.活性兰2、4、或18、C.I.媒染紫5、
C.I.媒染黑5、C.I.媒净?6、C.I.荧光增白剂30
或32、C.I.加溶瓮黑1和C.I.偶氮棕2。这些染料可以单
个使用或以两个或多个混合使用。这些染料中最好使用C.I.酸性
黑2。

在使用阴离子染料作为涂覆溶液(a)的一种组分时,该溶液中
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的重量比一般为100/0.1至100/
1000,最好为100/3至100/250。如果阴离子染料和
阳离子染料重量之比过小,则会在涂覆溶液(a)中造成染料的凝结
和沉淀,这样就很难形成均匀的涂覆。如果此重量比过大,当涂覆在
聚合釜内壁等部位的涂覆溶液干燥后,一旦用水洗涤,此涂覆层就会
很容易地被溶解掉。

可用于涂覆溶液(a)的金属盐组分包括,例如,金属的硅酸盐、
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硼酸盐、醋酸盐、氢氧化物、氧
化物和卤化物,这些金属是指例如碱金属如钠和钾,碱土金属如镁、
钙和钡,铝族金属如铝,锡族金属如钛和锡,铁族金属如铁和镍,铬
族金属如铬和钼,锰族金属如锰,铜族金属如铜和银,铂族金属如铂。
可用于涂覆溶液(a)的无机胶体组份包括,例如用机械破碎,超声
波辐射,电扩散或化学方法制备的无机胶体如金胶体,银胶体,硫胶
体,氢氧化铁的胶体,锡酸的胶体,硅酸的胶体,二氧化锰的胶体,
氧化钼的胶体,硫酸钡的胶体,五氧化二钒的胶体,氢氧化铝的胶体,
硅酸锂的胶体等等。

以上这些金属盐和无机胶体,最好使用氢氧化铁的胶体和氢氧化
铝的胶体。    

在以金属盐和/或无机胶体一起或单独作为涂覆溶液(a)的组
份时,阳离子染料与至少选自金属盐和无机胶体的一种组分之重量比
最好在100/0.1至100/500的范围,尤其以100/5
至100/200的范围更佳。以上范围的重量比可以增强聚合釜内
壁等部位上形成的涂层的附着力。以上所述各组分的总浓度并无限制
只要能达到以下所述的涂覆重量就行。但是一般干燥态的重量最好在
0.001至5%的范围。一般由此获得的涂层重量从0.001至
5克/米2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涂覆溶液(a)含有一种阴离子染料以及
至少一种与阳离子染料混合的金属盐和无机胶体组份。按照比例,可
更有效地达到阻止氧化皮形成。

以本发明的方法形成可以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粘附在聚合釜内壁等
部位上的涂层时,先将涂覆溶液(a)涂到聚合釜的内壁上以及在聚
合过程中与单体接触的其他部位,如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制备涂覆溶
液(a)时,可将阳离子染料任意与上述的其他组份一起溶于或扩散
到适宜的溶剂中,其重量百分比约为0.001至5%,然后将所生
成的涂覆溶液(a)施于内壁等部位,在室温约100℃条件下进行
干燥。用于制备涂覆溶液(a)的溶剂包括,例如水和易于与水混合
的溶剂,例如醇溶剂如甲醇、乙醇、n-丙醇;酮溶剂如丙酮、丁酮;
酯溶剂如甲酸甲酯和乙酸甲酯;以及非质子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亚砜和乙腈,脂族烃溶剂如正己烷和n-戊烷;芳香烃溶剂如
甲苯和二甲苯;卤代烃溶剂如1,1,1-三氯乙烷和1,1,1,
2-四氯乙烷;和醚溶剂如四氢呋喃和1,4-二恶烷,这些溶剂可
以单独地使用也可以用两种或多种溶剂混合使用。

下一步在涂覆溶液(a)形成的涂层上涂覆溶液(b),此涂覆
的操作过程可包括,例如,将以上所述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以大约
0.001至5.0%的重量百分比溶于适用的溶剂中,从而制备出
涂覆溶液(b),将此溶液(b)施于涂覆溶液(a)的涂层表面上,
然后在室温至100℃的条件下干燥。要形成涂层需进行充分的干燥。
在进行涂覆操作时,聚合釜内壁等部位的温度(涂覆温度)最好保持
在室温约100℃条件下。    

用于制备涂覆溶液(b)的溶剂包括如,水和易于与水混合的有
机溶剂如醇溶剂如甲醇,乙醇和n-丙醇,酯溶剂如甲酸甲酯和乙酸
乙酯,酮溶剂如丙酮和丁酮,醚溶剂如四氢呋喃和1,4-二恶烷,
以及非质子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乙腈。这些溶剂可
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一般由溶液(b)得到的涂
层其干燥态的重量最好为0.001至5克/米2

按照这种方式对聚合釜内壁以及在聚合时能与单体接触的其它部
位进行涂覆处理完成后,就可将带双键的烯类单体,聚合引发剂,以
及任选的聚合介质和其他所需要的添加剂如单体分散剂按照通常的程
序加入聚合釜行聚合。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带双键烯类单体包括,例如,乙烯卤化物如
氯乙烯;乙烯基酯如乙烯基乙酸酯和乙烯基丙酸酯;丙烯酸和甲基丙
烯酸,或这些物质的酯或盐;马来酸或富马酸及其酯或酐;二烯类单
体如丁二烯,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以及苯乙烯、丙烯腈,卤化亚乙
烯和乙烯的醚。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聚合形式并无特别的限制,本发明对任何形
式的聚合如悬浮聚合都是有效的。

因此对于加在聚合体系中的通用添加剂材料并无任何限制。更具
体地说,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地,甚至在存在下列各种添加剂的聚合
体系中有效地阻止聚合物粘附,这些添加剂可以悬浮剂为例尤其是部
分皂化的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酯,固体分散剂如磷酸钙和
羟基磷灰石,阴离子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二辛基硫代琥珀酸钠,非离子乳化剂如脱水山梨单月桂酸酯和聚氧乙
烯烷基醚,填料如碳酸钙和二氧化钛,稳定剂如三元硫酸铅、硬脂酸
钙、二丁锡化月桂酸盐和二丁锡化硫醇盐,润滑剂如米蜡和硬脂酸,
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链转移剂如三氯乙烯和硫醇,PH调节剂,以及聚合催化剂如二异丙
基过氧碳酸氢钠,α,α′-偶氮-2,4-二甲基戊腈,月桂酰过
氧化物,过二硫酸钾,氢过氧化枯烯和萜烷过氧化氢。

特别适合采用本发明方法的聚合包括,例如,乙烯卤化物如氯乙
烯或亚乙烯卤化物或主要由这些单体组成的混合物的悬浮聚合或乳液
聚合。本方法也适用在不锈钢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制备聚苯乙烯,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腈等聚合物的胶粒或胶乳,制备丁苯橡胶
(SB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异戊二烯橡
胶(IR)和丁基橡胶(IIR)等合成橡胶(这些合成橡胶通常用
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以及制备ABS树脂。
举例

本发明方法将以实例和对比例加以论述。在后面的论述中,有关
涂覆溶液A和涂覆溶液B的论述分别是前述涂覆溶液(a)和涂覆溶
液(b)的特例。在后面的每个表中,带星号标记的实验号码代表对
比例,其他实验号码代表本发明的实施例。
例1

使用容量为1,000升,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以下述方
式进行聚合。

在每次实验中,先将阳离子染以0.5%的重量浓度溶于甲醇中,
制成涂覆溶液(涂覆溶液A),将它涂覆在聚合釜的内壁以及在聚合
过程中能与单体接触的部位上。将所形成的涂层在室温中放置30分
钟,待其干燥后用水洗涤。然后将阴离子聚合化合物或两性聚合化合
物溶于水中,制成涂覆溶液(涂覆溶液B),将它涂覆后把形成的涂
层干燥,然后用水洗涤。在1至3号实验中,不涂覆溶液或仅涂覆溶
液A或B的一种。表1中列出各次实验中所用的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
或两性聚合化合物及其浓度,溶液B的涂覆和干燥条件。

此后,在此方法涂覆的聚合釜中加入400公斤水,260公斤
苯乙烯单体。140公锉╇娴ヌ澹?00克部分皂化的聚丙烯酰
胺产品以及1.2公斤的α,α ′-偶氮二异丁腈,在90℃条件下
搅拌5小时进行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
所得结果列于表1。

                                         表1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涂覆溶液B
                           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
  阳离子染料
类型
浓度
  涂覆温度
    干燥
    粘附的氧化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C.I.溶剂黑5

     -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碱性橙14
  C.I.碱性
  兰9
  C.I.溶剂
  红24
  C.I.溶剂
  绿3
  C.I.溶剂黑5


 -
 -

明胶
明胶
明胶
明胶
明胶
明胶
藻酸
聚丙烯

羧甲基
纤维素
聚苯乙
烯磺酸
聚乙
烯醇
(重量%)


 
1.0
1.0
0.1
0.01
0.001
1.0
1.0
 
1.0
 
1.0
 
1.0
 
1.0
  (℃)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分钟)


 
    15
    15
    15
    15
    15
    200
    15
 
    15
 
    15
 
    15
 
    15
    (克/米2)
    1,200
    900

    820
    0
    0
    5
    90
    3
    0

    5
 
    11
 
    17
 
    600
例2

在内部容积为100升,配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中以与例1
相同的方式涂覆溶液A,然后涂覆溶液B。在14~16号实验中不
涂覆溶液或仅涂覆溶液A和B之一。表2列出各次实验所用的阳离子
染料和阴离子染料或两性聚合化合物,以及涂覆溶液B的浓度,涂覆
和干燥的条件。

接下来,在用此方法处理过的聚合釜中,装入40公斤水,500
克油酸钠,13公斤聚丁二烯乳胶(固体含量45%),9.0公斤苯
乙烯单体,5.0公斤丙烯腈单体,40克t-十二烯基硫醇和140
克氢过氧化枯烯,在内部温度升至65℃以后,加入200克葡萄糖,
2克硫酸亚铁和100克焦磷酸钠,然后在65℃条件下搅拌5小时进
行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所得结果列于
表2中。

                                                  表2

  实验号码
涂覆溶液A
                              涂覆溶液B
                              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
阳离子染料
  类型
    浓度
  涂覆温度
  干燥
  粘附的氧化皮


 *14
 *15
 *16
  17
  18
  19


-
C.I.溶剂黑7
-
C.I.溶剂黑7
C.I.溶剂红23
C.I.碱性橙14


  -
  -
  明胶
  明胶
  羧甲基纤维素
  聚丙烯酸

    (重量%)
 
 
    0.5
    0.5
    1.5
    0.5

  (℃)
 
 
  50
  50
  80
  50

  (分钟)
 
 
  15
  15
  15
  15

  (克/米2)
  600
  560
  520
  2
  0
  5
例3

使用内容量为1,000升,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按下述方
式进行聚合。

在每次实验中,先将阳离子染料以0.5%的重量浓度溶解于甲
醇中,然后再加入金属盐或无机胶体,阳离子染料与金属盐或无机胶体
的重量比值可取表5所列的数值,这样制成涂覆溶液〔溶液(a)〕,
将其涂在聚合釜的内壁以及在聚合过程中能与单体接触的部位上。形
成的涂层在50℃下置放15分钟,然后进行干燥,再用水洗。如表
所示20至25号实验是对比例,它们都不涂覆溶液或仅用溶液(a)
和(b)之一涂覆。下一步将阴离子聚合化合物或两性聚合化合物溶
于水中制得涂覆溶液〔溶液(b)〕,将其涂覆后,把所形成的涂层
干燥然后用水洗。表3列出每次实验所用的阳离子染料,金属盐或无
机胶体,还有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以及涂覆溶液(b)的浓度和
涂覆及干燥的条件。    

随后,在以此方式涂覆的聚合釜中加入400公斤水,260公
斤苯乙烯单体,140公斤丙烯腈单体,400克部分皂化的聚丙烯
酰胺产品以及1.2公斤的α,α′-偶氮二异丁腈,在90℃条件
下搅拌5小时进行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
所得结果列于表3中。

                          表3

                    涂覆溶液A
    实验
    号码
  (1)阳离子
  染料
  (2)金属盐
  或无机胶体
 (1)/(2)
 重量比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C.I.溶剂黑5
  -
  -
  -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碱性红2
  C.I.溶剂黑7
  C.I.碱性兰9
  C.I.溶剂黑3
  C.I.溶剂红24
  C.I.溶剂橙5
  -
  -
  -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铝胶体
  氯化铝
  硫化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氯化铁
  硫酸铝
  锡酸胶体
  四氯化钛
 -
 -
 -
 0/100
 0/100
 100/50
 100/65
 100/65
 100/50
 100/25
 100/100
 100/100
 100/5
 100/10
 100/50
 100/10

                              表3(续)

                       涂覆溶液B
  实验


  号码
        阴离子或两性
        聚合化合物

  涂覆温
  度
  (℃)
  干燥
  (分钟)
  粘附的氧化皮
  (克/米2)
    类型

浓度
(重量%)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
    明胶
    -
    明胶
    -
    明胶
    明胶
    明胶
    明胶
    藻酸
    胶体
    清蛋白
    聚苯乙烯
    磺酸
    羧甲基
    纤维素
    聚丙烯酸
-
-
1.0
-
1.0
-
0.5
0.001
0.5
0.5
1.0
0.5
1.0
 
0.5
 
1.0
1.0
  -
  -
  50
  -
  50
  -
  50
  50
  50
  50
  60
  50
  50
 
  50
 
  50
  50
  -
  -
  15
  -
  15
  -
  15
  15
  15
  15
  20
  15
  15
 
  15
 
  15
  15
  1200
  900
  850
  1000
  800
  50
  0
  0
  0
  0
  2
  0
  1
 
  0
 
  0
  1
例4   

在内容积为1,000升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中以与例3相
同的方式涂覆溶液(a),然后涂覆溶液(b)。在36至40号实
验中不涂溶液或仅涂溶液(a)或(b)之一。表4中列出各次实验
所用阳离子染料,金属盐或无机胶体和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以及
溶液(b)的浓度和其涂覆与干燥的条件。

然后,在以这种方式处理过的聚合釜中加入40公斤水,500
克油酸钠,13公斤聚丁二烯乳胶(固体含量:45%),9.0公
斤苯乙烯,5.0公斤丙烯腈,40克t-十二烷基硫醇和140克
氢过氧化枯烯,在内部温度升到65℃以后,加入200克葡萄糖,
2克硫酸亚铁和100克焦磷酸钠,然后在65℃条件下,搅拌5小时
进行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

                       表4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 A
 (1)阳离子
 染料
(2)金属盐
或无机胶体
 (1)/(2)
 重量比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C.I.碱性橙14
 -
 C.I.碱性橙14
 -
 C.I.碱性橙14
 C.I.溶剂红23
 C.I.溶剂黄6
 C.I.溶剂兰11
 C.I.溶剂绿3
 C.I.溶剂兰55
 C.I.溶剂黑7
-
-
-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铝胶体
硅酸胶体
硅酸锂胶体
五氧化二钒
磷酸氢铝
硫酸铝铵
 -
 -
 -
 100/50
 0/100
 100/50
 100/100
 100/100
 100/200
 100/150
 100/10
 100/5

                             表4(续)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B
阴离子或两性
聚合化合物
类型            浓度
                (重量%)

 涂覆
 温度
 (℃)

干燥

(分钟)


  粘附的氧化皮
  (克/米2)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
明胶
-
-
明胶
羧甲基纤维

磺甲基化
聚丙烯酰胺
聚甲基
丙烯酸
明胶
明胶
胶液
  -
  -
  0.5
  -
  -
  0.5
  0.5
 
  1.0
 
  0.5
 
  0.5
  1.0
  1.0
 -
 -
 50
 -
 -
 50
 50
 
 80
 
 50
 
 80
 70
 60
-
-
15
-
-
15
15
 
15
 
20
 
15
15
15
  600
  590
  520
  100
  500
  0
  0
 
  1
 
  2
 
  0
  0
  1
例5    

用内容量为1,000升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其内壁以
及在聚合时能与单体接触的部位用例3或例4中的方法制备的涂覆溶
液(a)和(b)涂覆,所形成的涂层在50℃条件下干燥15分钟,
然后用与例3相同的方式水洗。每个实验中的涂覆溶液(a)和(b)
与表5中所列实验号码中所用的相同。

在内壁等部位已形成涂层的聚合釜中进行聚合。聚合完成后取出
反应产物,然后用水洗涤聚合釜的内壁。以相同的方式重复进行涂覆
溶液,加料,聚合,用水洗等操作,直到氧化皮粘附量超过1克/米2
以前计量聚合运转的次数(阻止氧化皮数),所计量的数字就作为阻
止氧化皮粘附效果的度量单位。所获得的结果列于表5。    

                 表5    

    实验号码
  涂覆溶液
    阻止氧化皮数
   *48
    49
    50
    51
    52
    53
    54
 
  实验号26
  实验号27
  实验号29
  实验号34
  实验号41
  实验号45
    0
    50
    45
    40
    20
    25
    18
例6

使用内容量为1,000升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以下述方
式进行聚合。

在每次实验中,先将阳离子染料以0.5%的重量浓度溶于甲醇
中,制得涂覆溶液〔溶液A〕,将其涂在聚合釜内壁以及在聚合过程
中能与单体接触的部位,将形成的涂层在50℃条件下置放15分钟,
干燥后用水洗涤。下一步将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溶于甲醇中,然后加
水(水与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制得涂覆溶液〔溶液B〕,将
其涂覆后把所形成的涂层干燥。在55至57号实验中不涂覆溶液或
仅涂覆溶液A和B之一。在表6中列出各次实验所用的阳离子染料和
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溶液B的浓度和涂覆与干燥的条件。

随后在以这样方式涂覆的聚合釜中加入400公斤水,260公
斤苯乙烯,140公斤丙烯腈,400克部分皂化的聚丙烯酰胺产品
和1.2公斤α,α′-偶氮二异丁腈,在90℃条件下搅拌5小时
进行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所得结果列
于表6。

                                     表6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涂覆溶液B

阳离子染料


  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类型


浓度
(重量%)

涂覆
温度
(℃)

  干燥

  (分钟)

粘附的氧
化皮
(克/米2)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C.I.溶剂黑5
-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黑5
C.I.溶剂黄2
 
C.I.溶剂红23
C.I.溶剂黑3
 
C.I.溶剂兰55
 
C.I.溶剂黑22
  -
  -
  儿茶酚
  儿茶酚
  焦棓酚
  2,4-二羟基
  苯甲酸
  1,2-二羟基蒽
  1.2,5,8-四
  羟基蒽醌
  儿茶素
  3,6-二羟基
  苯二甲酸
  1,2-二羟基萘
  1,2,3,4-
  四羟基萘
  2,5-二羟基
  -P-苯醌
  向苯三酚

-
-
0.1
0.1
0.5
 
0.5
0.25
 
0.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
-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
  -
  15
  15
  15
 
  20
  15
 
  30
  15
 
  15
  15
 
  15
 
  15
  15

1200
900
1000
2
2
 
5
10
 
13
2
 
10
7
 
8
 
11
6

例7

在内容量为100装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中以与例6相同的
方式涂覆溶液A然后涂覆溶液B。69至71号实验中不涂覆溶液或
仅涂覆溶液A和B之一。表7列出各次实验中所用的阳离子染料和含
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溶液B的浓度和它的涂覆与干燥条件。

接下来,在以这样方式处理过的聚合釜中加入40公斤水,500
克油酸钠,13公斤聚丁二烯乳胶(固体含量:45%),9.0公
斤苯乙烯,5.0公斤丙烯腈,40克t-十二烷基硫醇和140克
氢过氧化枯烯,在内部温度升到65℃后,加入200克葡萄糖,2
克硫酸亚铁和100克焦磷酸钠,然后在65℃条件下搅拌5小时进行
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所得结果列于表
7。

                                                    表7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阳离子染料
              涂覆
溶    液    B
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涂覆
    温度
    (℃)
  干燥

  (分钟)
粘附的氧化皮

(克/米2)

类型
  浓度
  (重量%)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C.I.溶剂黑7
 -
 C.I.溶剂黑7
 C.I.溶剂黑5
 C.I.溶剂棕3
 C.I.溶剂黄21
 C.I.溶剂红24
-

-
儿茶酚
儿茶酚
棓单宁
P-羟氨基苯甲酸
1,4-二羟基萘
1,4-二羟基蒽醌
  -

  -
  0.5
  0.5
  1.0
  0.1
  0.1
  0.1
    -

    -
    50
    50
    50
    50
    50
    50
  -

  -
  15
  15
  20
  15
  15
  15
600

560
570
10
1
5
10
12
例8    

使用内容量为1,000升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按下述
方式进行聚合。

在每项实验中,先将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溶解在水和甲醇的
混合溶剂中(水与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阳离子染料和阴离
子染料的总重量浓度为0.5%,制成涂覆溶液〔溶液(a)〕,将
其涂覆在聚合釜内壁以及在聚合过程能与单体接触的部位,把所形成
的涂层在60℃条件下放置15分钟,干燥然后用水洗涤。下一步将含
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溶于甲醇中,然后加水(水与甲醇的体积比为80/20)
制得涂覆溶液〔溶液b〕将其涂覆后把所形成的涂层干燥然后用水洗。
在77至80号实验中不涂覆溶液或仅涂覆溶液(a)和(b)之一,
或者只涂覆含有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之一的溶液(a)。表8列出
各次实验中所用的阴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和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以及
溶液(b)的浓度和涂覆与干燥的条件。

随后,在以这种方式涂覆过的聚合釜中加入400公斤水,260
公斤苯乙烯单体,140公斤丙烯腈单体,400克部分皂化的聚丙
烯酰胺产品和1.2公斤α-α′-偶氮二异丁腈在90℃条件下搅
拌5小时进行聚合,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所
得结果列于表8中。

                                 表8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1)阴离子染料

  (2)阳离子染料

  (1)/(2)
  重量比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C.I.酸性黑2
  -
  -
  C.I.酸性黑2
  C.I.酸性黑2
  C.I.酸性黑2
  C.I.直接棕1
  C.I.酸性兰59
  C.I.直接兰71
  C.I.酸性黑2
  C.I.酸性红52
  C.I.酸性橙3
  C.I.直接红79
  -
  -
  C.I.溶剂黑3
  -
  C.I.溶剂黑5
  C.I.碱性橙14
  C.I.溶剂黑3
  C.I.碱性兰24
  C.I.碱性橙15
  C.I.碱性兰9
  C.I.碱性红2
  C.I.溶剂黄2
  C.I.溶剂黑23
  C.I.碱性兰6
  -
  100/100
  0/100
  -
  100/40
  100/20
  100/100
  100/50
  100/30
  100/20
  100/50
  100/20
  100/200
  100/100

                                表8(续)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B
    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涂覆
    温度
    (℃)
  干燥

  (分钟)
  粘附的氧化
  皮
  (克/米2)
    类型

  浓度
  (重量%)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
    儿茶酚
    儿茶酚
    焦棓酚
    儿茶素
    间苯三酚
    1,2-二羟基萘
    间苯二酚
    四羟基苯醌
    1,2,5,8-
    四羟基蒽醌
    2,3-二羟基蒽
    醌
    2-羟基萘甲酸
  -
  -
  -
  0.5
  0.5
  0.5
  0.3
  0.5
  0.2
  0.5
  0.5
  0.2
 
  0.4
 
  0.5
    -
    -
    -
    50
    50
    50
    60
    70
    50
    50
    60
    60
 
    70
 
    50
  -
  -
  -
  15
  15
  15
  15
  10
  15
  10
  10
  15
 
  10
 
  15
  1200
  800
  900
  1000
  0
  1
  1
  2
  1
  3
  2
  5
 
  4
 
  6
例9    

在内容量为100升并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内以例8中相
同的方式涂覆溶液(a),然后再涂溶液(b)。在91至94号实
验中不涂覆溶液或只涂覆溶液(a)和(b)之一或者只涂覆含有阳
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之一的溶液(a)。在表9中列出每次实验所
用的阳离子染料,阴离子染料及其混合比,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以及
溶液(b)的浓度和涂覆与干燥的条件。

接下来在以这种方式处理的聚合釜中加入40公斤水,500克
油酸钠,13公斤聚丁二烯乳胶固体含量:45%),9.0公斤苯乙
烯,5.0公斤丙烯腈,40克t-十二烷基硫醇和140克氢过氧化
枯烯,在内部温度升至65℃以后,加入200克葡萄糖,2克硫酸
亚铁和100克焦磷酸钠,然后在65℃条件下搅拌5小时进行聚合。
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聚合物氧化皮量。所得结果列于表9中。

                                  表9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1)阴离子染料

 (2)阳离子染料

 (1)/(2)
 重量比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C.I.酸性黑2
-
-
C.I.酸性黑2
C.I.酸性橙7
C.I.直接橙26
C.I.酸性黑124
C.I.酸性红87
C.I.直接紫22
C.I.酸性黄38


 -
 -
 C.I.溶剂黑7
 -
 C.I.溶剂黑7
 C.I.溶剂兰2
 C.I.碱性黑2
 C.I.溶剂黑5
 C.I.碱性绿5
 C.I.溶剂紫1
 C.I.碱性兰6


 -
 100/0
 0/100
 -
 100/40
 100/200
 100/20
 100/100
 100/40
 100/80
 100/20


                             表9(续)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B
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涂覆
  温度
 (℃)
干燥

(分钟)
  粘附的氧化皮

  (克/米2)
类型

 浓度
 (重量%)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
-
焦棓酚
棓单宁
2,4-二
羟基苯甲酸
儿茶素
焦棓酚
1,5-二
羟基蒽
1,2-二
羟基萘
1,8-二
羟基萘
 -
 -
 -
 0.5
 0.5
 0.5
 
 0.5
 0.5
 
 0.2
 
 0.4
 
 0.5
  -
  -
  -
  50
  60
  50
 
  50
  50
 
  60
 
  50
 
  60
-
-
-
15
15
20
 
15
15
 
15
 
15
 
15
  600
  580
  560
  590
  0
  1
 
  2
  3
 
  2
 
  1
 
  5
例10

在每项实验中,用表10中所列例8和例9的相同方法,将涂覆
溶液(a)涂在内容量为100升并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内壁
上以及在聚合时能与单体接触的其他部位上,干燥后用水洗涤,接下
来将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溶于表10所示的水中,重量浓度为
0.5%,制成涂覆溶液(b),将其涂覆后在50℃条件下干燥
15分钟。在102号实验中不涂覆溶液(a),只涂覆溶液(b)。

下一步,在由此处理过的聚合釜中以与例8相同的方式进行聚合。

聚合结束后,测量粘附在聚合釜内壁的聚合物氧化皮量。所得结果列
于表10中。

                           表10

    实验号码

    涂覆溶液A

    在涂覆溶液B中含有
    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粘附的氧化皮
  (克/米2)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实验号81
    实验号83
    实验号87
    实验号89
    实验号95
    实验号100
    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
    苯酚木质素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藻酸
    几丁质
    果胶酸
    1000
    2
    3
    7
    14
    2
    10
例11.

使用内容量为1,000升的并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按下
述方式进行聚合。

每项实验中,先将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以0.5%的重量浓
度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一种金属盐或无机胶体(金属盐或无机胶体
与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的重量之比列于表11中)制成涂覆溶液
〔溶液(a)〕,将其涂覆在聚合釜内壁以及在聚合过程中能与单体
接触的部位上,所形成的涂层在50℃条件下置放20分钟,干燥后
用水洗涤。下一步将一种阴离子聚合化合物或两性聚合化合物溶于水
中制成涂覆溶液〔溶液(b)〕,将其涂覆,所形成的涂层在60℃
下干燥15分钟,然后用水洗涤。109至113号实验为对比例,
它们不用溶液涂覆或如表中所示仅用溶液(a)和(b)之一涂覆。
表11列出每次实验所用的(1)阴离子染料,(2)阳离子染料,
(3)金属盐或无机胶体,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以及(1)/
(2)重量之比,(3)/〔(1)+(2)〕重量之比和溶液
(b)的浓度。

随后,在以这种方法涂覆的聚合釜中加入400公斤水,260
公斤苯乙烯单体,140公斤丙烯腈单体,400克部分皂化的聚
丙烯酰胺产品和1.2公斤α,α’一偶氮二异丁腈,在90℃条
件下搅拌5小时进行聚合。测量聚合物氧化皮在聚合釜内壁上的粘
附量,所得结果示于表11中。

                                                                        表11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涂覆溶液B
  氧化皮
  粘附量
(克/米2)
  (1)阴离子

  染料
  (2)阳离子

  染料
  (1)/(2)

  重量比
  (3)金属盐

  或无机胶体
  (3)/(1)+(2)

  重量比
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

    类型
浓度(重量%)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

  C.I.酸性黑2
  -

  -
  -
  C.I.酸性黑2
  C.I.酸性黑2
  C.I.酸性黑2
  C.I.酸性兰59
  C.I.酸性红52
  C.I.酸性橙3
  C.I.酸性兰40
  C.I.直接黑1.9
  C.I.直接兰1


  -

  -
  C.I.溶剂黑3

  -
  -
  C.I.溶剂黑5
  C.I.碱性橙4
  C.I.溶剂黑3
  C.I.碱性兰6
  C.I.碱性红2
  C.I.溶剂黑23
  C.I.碱性兰6
  C.I.溶剂兰5
  C.I.溶剂兰2


  -

  100/0
  0/100

  -
  -
  100/40
  100/25
  100/100
  100/20
  100/40
  100/200
  100/25
  100/100.
  100/150


  -

  -
  -

  硅酸胶体
  -
  硅酸胶体
  硅酸胶体
  硅酸胶体
  硅酸胶体
  氯化铁
  硫酸铝
  硅酸胶体
  氢氧化铝
  氢氧化铁的胶
  体

  -

  -
  -

  100/0
  -
  30/100
  40/100
  20/100
  10/100
  5/100
  5/100
  100/100
  5/100
  5/100


    -

    -
    -

    -
    明胶
    明胶
    聚丙烯酸
    明胶
    明胶
    羧甲基纤维素
    清蛋白
    明胶
    藻胶
    胶液


-

-
-

-
1.0
0.5
0.5
0.5
0.5
0.5
0.3
0.5
0.5
0.2


  1200

  800
  900

  800
  850
  0
  0
  0
  0
  1
  1
  1
  1
  0

例12

在内容量为1,000升并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内以与例
11相同的方法涂覆溶液(a),此后涂覆溶液(b)。125至
129号实验为对比例,它们不涂覆溶液或仅涂覆溶液(a)和(b)
之一。表12列出每项实验中所用的(1)阴离子染料,(2)阳离
子染料,(3)金属盐和无机胶体,和阴离子染料或两性聚合化合物,
以及(1)/(2)之重量比,(3)/〔(1)+(2)〕之重量
比和溶液(b)的浓度。

此后,在以这种方法处理过的聚合釜中加入40公斤水,500
克油酸钠,13公斤聚丁二烯乳胶(固体含量:45%),9.0公
斤苯乙烯,5.0公斤丙烯腈,40克t-十二烷基硫醇和140克
氢过氧化枯烯,在内部温度升至65℃以后,加入200克葡萄糖,
2克硫酸亚铁和100克焦磷酸钠,然后在65℃下搅拌5小时进行聚
合。测量聚合物氧化皮在聚合釜内壁上的粘附量,结果列于表12中。

                                                                      表12

实验

号码
                                 涂覆溶液A
涂覆溶液B
    氧化皮
    粘附量
    (克/米2)
 (1)阴离子

 染料
 (2)阳离子

 染料
 (1)/(2)

 重量比
 (3)金属盐

 或无机胶体
  (3)/(1)+(2)

  重量比
阴离子或两性聚合化合物

类型
浓度(重量%)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
 C.I.酸性黑2
 -
 -
 -
 C.I.酸性黑2
 C.I.酸性橙7
 C.I.直接橙26
 C.I.酸性紫22
 C.I.酸性红87
 C.I.直接棕1
 C.I.直接绿26
 C.I.酸性黑124
 C.I.直接橙7
 -
 -
 C.I.溶剂黑7
 -
 -
 C.I.溶剂黑7
 C.I.溶剂兰2
 C.I.碱性黑2
 C.I.溶剂紫1
 C.I.碱性黄2
 C.I.溶剂黑22
 C.I.碱性绿5
 C.I.碱性橙15
 C.I.碱性红2
  -
 100/0
 0/100
 -
 -
 100/35
 100/150
 100/25
 100/100
 100/40
 100-200
 100/15
 100/30
 100/25
-
-
-
氢氧化铁溶液
-
硅酸胶体
硅酸胶体
硅酸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氯化铝
氢氧化铝胶体
氢氧化铝胶体
硅酸胶体
硅酸锂的胶体
  -
  -
  -
  100/0
  -
  40/100
  20/100
  30/100
  15/100
  5/100
  30/100
  15/100
  100/100
  100/100
-
-
-
-
明胶
明胶
明胶
聚苯乙烯磺酸
聚甲基丙烯酸
羟甲基纤维素
明胶
明胶
胶液
明胶
-
-
-
-
1.0
1.0
0.5
0.5
1.0
0.2
0.5
0.5
0.5
0.5
    600
    580
    560
    590
    510
    0
    0
    1
    0
    1
    0
    1
    1
    1
例13

在内容量为1,000升并带有搅拌器的不锈钢聚合釜内壁以及
在聚合过程中能与单体接触的其它部位用例11或12制备的溶液
(a)和(b)涂覆,然后以与例11相同的方式将所形成的涂层在
50℃条件下干燥15分钟,再用水洗涤。每项实验中所用的涂覆溶
液(a)和(b)与表13中所列实验号中所用的溶液相同。137
号实验是对比例,它不涂覆。

聚合釜内壁等部位形成涂层后,用它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取
出反应产物,然后用水洗涤聚合釜内壁。再以相同的方式重复进行涂
覆,加料,聚合和用水洗涤的操作。计量氧化皮粘附量超过1克/米2
之前所进行的聚合次数(阻止氧化皮数),把所计量的数作为阻止氧
化皮粘附效果的度量单位,所得结果列于表13中。

                      表13
实验号码           涂覆溶液           阻止氧化皮数
*137                                  0
138                实验号114          60
139                实验号115          50
140                实验号116          65
141                实验号128          45
142                实验号133          25

一种阻止形成聚合物氧化皮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一种阻止形成聚合物氧化皮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一种阻止形成聚合物氧化皮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阻止形成聚合物氧化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阻止形成聚合物氧化皮的方法.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阻止聚合物氧化皮在带有双键的烯类单体进行聚合过程中粘附在聚合釜中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聚合是在聚合釜中进行的,聚合釜的内壁以及在聚合中能与单体接触的其他部位首先用含有阳离子染料的溶液(a)涂敷,所形成的涂层再用含有至少一种选自阴离子聚合组合物,两性聚合组合物和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的组份的溶液(b)涂敷。本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聚合物氧化皮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