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58190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8702.8

申请日:

1991.09.01

公开号:

CN1070193A

公开日:

1993.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F9/117

主分类号:

C07F9/117

申请人:

浙江水产学院;

发明人:

吴汉民; 马忠信

地址:

316101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浙江水产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其特征是:以优质玉米淀粉与磷酸和/或其衍生盐类通过磷酸单酯化反应制得取代度Ds<0.5的单酯型磷酸淀粉,经两段控温干燥、粉碎后,与植酸液按1.5~2.0∶1.0实际质量比混合,再经新的两段控温干燥、粉碎后制成粉末植酸,产品质量经检验可达:粉末植酸色泽:玉白色或次白色;植酸纯度>33%,1%和0.1%浓度的水溶液pH分别为2.0和3.0,含水量<14%,吸湿性(ψ=80%,25℃,24小时)<14%,卫生质量指标同食用级液体植酸。

权利要求书

1: 1、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采用自制的取代度Ds低于0.50的单酯型磷酸淀粉作为固化植酸的赋形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单酯型磷酸淀粉制造的优质玉米淀粉和磷酸和/或其衍生盐类(NaH 2 PO 4 ,Na 2 HPO 4 ,Na 5 P 3 O 10 等)两者质量比为0.8-2.0。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单酯型磷酸淀粉制造的反应PH6~8.5。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单酯型磷酸淀粉制造的优质玉米淀粉浓度为3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点在于重复酯化可以提高酯化取代度D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点在于粉末赋形剂与植酸液混合,两者实际质量比为
2: 5~2.0∶1.0,以利干燥和产品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点在于粉末赋形剂与植酸液混合后的干燥先45℃热风干燥,继而70℃和真空度98658Pa以下减压干燥,对干燥和保质保量有益。
3: 0。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单酯型磷酸淀粉制造的反应PH6~8.5。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单酯型磷酸淀粉制造的优质玉米淀粉浓度为3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点在于重复酯化可以提高酯化取代度D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点在于粉末赋形剂与植酸液混合,两者实际质量比为1.5~2.0∶1.0,以利干燥和产品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点在于粉末赋形剂与植酸液混合后的干燥先45℃热风干燥,继而70℃和真空度98658Pa以下减压干燥,对干燥和保质保量有益。

说明书


本发明是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

    由于40~50%植酸水溶液中植酸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与缔合力强,粘度大,高温脱水不但耗能大,而且热稳定性差,即使减压浓缩,也需长时间,并难以固化;液体植酸酸性特强,腐蚀性特大,不便于携带、运输与使用,可国内固体植酸尚属空白,国外虽有脱水醋酸固化植酸等法,不但成本高昂,而且产品吸湿性强,故本发明旨在提供价格较廉,对食用无妨,具有持水性好,干燥速度快、吸湿性较低等特点的使植酸固化的赋形剂及粉末植酸的制造工艺。

    利用磷酸酯变性淀粉的粘接力和膜强度大、保水性好、干燥速度快,吸湿性较低的特点,将其作为赋形剂以制备食品工业用的粉末植酸。

    淀粉分子链中的每一个葡萄糖残基最多有三个羟基可以用于被磷酸化合物酯化,实际上它不能完全酯化(葡萄糖残基完全酯化的取代度为3.0)。不同取代度的变性淀粉,其赋形剂性质有别。选择适当的酯化反应物的质量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得适当取代度(Ds)的变性淀粉作赋形剂,再以恰当质量比的赋形剂与植酸混合后用合理的干燥法制成固体植酸。

    本发明食用固体植酸的制法的特征在于采用自制的取代度Ds低于0.50的单酯型磷酸淀粉作为固化植酸的赋形剂比用交联淀粉、交联与单酯混合变性淀粉或优质玉米淀粉作赋形剂更易干燥,在Ds<0.5的范围内随磷酸酯化的取代度Ds增大、干燥越快、色泽越白,但吸湿性也随之增大。单酯型磷酸淀粉与植酸的质量比在1.5-2∶1,在2∶1时,粉末植酸的植酸纯度>33%,1%和0.1%浓度地水溶液PH为2.0和3.0,含水率<14%,吸湿率(ψ=80%,25℃,24小时)<14%。

    本发明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工艺流程图给出。

    工艺流程图分两大段,前段为Ds<0.5单酯型磷酸淀粉的制造过程,后段为赋形剂与植酸液定量混合并经干燥粉碎等工序制成食用粉末植酸的过程。下面结合工艺流程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细节及工艺要点。

    本发明食用粉末植酸制法的特征在于采用自制的取代度Ds低于0.5的单酯型磷酸淀粉为固化植酸的赋形剂。作为单酯磷酸淀粉制造的优质玉米淀粉和磷酸和/或其衍生盐类(NaH2PO4,Na2HPO4,Na5P3O10等),两者质量比为0.8~2.0,反应PH6~8.5,优质玉米淀粉浓度为35~50%,RT下反应时间30分钟至1小时,过酸Ds低,过碱则淀粉糊化;酯化反应过程要防止淀粉沉降,重复酯化可提高酯化取代度Ds;离心分离后采用先40℃干燥至含水12%左右,再120℃以下烘干的两段控温法干燥,有助于保持赋形剂本身的白色;粉末赋形剂与植酸液混合,两者实际质量比为1.5~2.0∶1.0,混合均匀,干燥快,产品质量均一;干燥时先45℃热风干燥,继而在70℃和真空度98658Pa以下减压干燥,对干燥和保质保量有益。

    食用粉末植酸制品的质量经化验达到:

    1.植酸纯度(Wade试剂法)>33%

    2.水分<14%

    3.PH:1%浓度  PH  2.0;0.1%浓度PH  3.0

    4.吸湿性(25℃,ψ=80%,24小时)<14%

    5.色泽:玉白色或次白色

    6.卫生质量指标同食用级液体植酸。

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食用粉末植酸的制法。其特征是:以优质玉米淀粉与磷酸和/或其衍生盐类通过磷酸单酯化反应制得取代度Ds0.5的单酯型磷酸淀粉,经两段控温干燥、粉碎后,与植酸液按1.52.01.0实际质量比混合,再经新的两段控温干燥、粉碎后制成粉末植酸,产品质量经检验可达:粉末植酸色泽:玉白色或次白色;植酸纯度33,1和0.1浓度的水溶液pH分别为2.0和3.0,含水量14,吸湿性(80,25,24小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