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29237.9
2009.03.19
CN101539738A
2009.09.23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03G15/00
佳能株式会社
稻叶惠司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30-2
2008.3.19 JP 2008-072221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迟 军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提高了能够进行辊进给和气体进给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性能。为实现该目的,具有进行气体进给的气体进给单元和进行辊进给的辊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判断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打印作业的属性来判断是否进行气体进给或是否进行辊进给;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所述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气体进给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气体进行进给;辊进给单元,其被配置为:不利用气体而进行进给;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执行打印作业而要打印的片材的数量,来判断是否通过进行所述气体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或者是否通过进行所述辊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的结果进行控制,使得选择所述气体进给单元或所述辊进给单元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判断单元还根据通过执行所述打印作业而要打印的片材的尺寸和类型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通过进行所述气体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或者是否通过进行所述辊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判断单元在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以夹在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之间的顺序存在的情况下,判定要对所述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执行气体进给。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以夹在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之间的顺序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的执行期间不停止所述气体进给单元的气体进给操作。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被通常判定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以夹在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之间的顺序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被连续地执行。6. 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利用气体进行气体进给的气体进给单元和不利用气体而进行辊进给的辊进给单元,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通过执行打印作业而要打印的片材的数量,来判断是否通过进行所述气体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或者是否通过进行所述辊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以及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的结果进行控制,使得选择所述气体进给单元或所述辊进给单元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步骤包括:还根据通过执行所述打印作业而要打印的所述片材的尺寸和类型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通过进行所述气体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或者是否通过进行所述辊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步骤包括:在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以夹在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之间的顺序存在的情况下,判定对所述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执行气体进给。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在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以夹在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之间的顺序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的执行期间,不停止所述气体进给单元的气体进给操作。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在被通常判定为对其进行辊进给的打印作业以夹在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之间的顺序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已被判定为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两个打印作业被连续地执行。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用于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复印机、打印机及传真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存储记录纸(记录片材)的片材存储单元(片材进给托盘),并且片材进给单元将这些记录纸从该片材存储单元运送到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在以此方式运送来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接着将其上形成有该图像的该记录纸排出该装置外。通常,利用进给辊的旋转将片材运送到下游侧的辊进给设备被用作诸如此类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给单元。在该辊进给设备中,辊的表面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构成,并且其进给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辊表面的磨擦系数。因此,存在进给性能由于一些因素而不稳定的问题,这些因素例如是:由于磨损而导致的辊的外形的变化、辊的材料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由于纸屑等的附着而导致的辊表面的磨擦系数的变化。此外存在以下问题:辊进给设备不能够支持高速进给,并且不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表面情况的记录纸。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特开平06-199437号公报提出了一种采用气体分离方法的气体进给设备。该气体进给设备具有:片材拣选(sort)单元,所述片材拣选单元通过对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中的片材的端部吹气来拣选上部片材;和附着运送单元,所述附着运送单元使最上面的片材附着在运送带上以进行运送。 此外,存在多种传统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多个片材存储单元而将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存储在不同的片材存储单元中,以在各种纸上进行图像形成。并且这些图像形成装置在以下方面也是相同的:所述图像形成装通过将相同尺寸的记录纸存储在多个片材进给托盘中,能够将大量的记录纸存储在该装置内部并进行大量的图像形成。 当使用气体进给设备时,在具有多个片材进给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 设置在片材进给托盘的每个中的气体进给设备具有:通过对片材的端部吹气来对上部片材进行拣选的单元和使最上面的片材附着于运送带的单元,并且在这些单元中利用了气压。当利用气压时,在针对进给操作进行了气体抽出/气体吸入之后直到气压对片材进给托盘中的片材起作用之前会产生时间延迟。对此可想到的原因包括管的长度、为了针对各片材进给托盘切换气体而切换管内的开关阀的时间、以及由于片材的重量而导致的拣选时间的延迟。这样,气体进给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当指示进给操作开始时直到气压对片材起作用之前会产生时间延迟,因此在进给操作中会产生延迟,并且会降低作业处理能力。 此外,日本特开第2002-40881号公报记载了以下内容:对除片材用完的片材存储单元以外的片材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在相同尺寸的片材进行检查,并且当在另一片材存储单元中存在相同尺寸的片材时,不停止进给操作,而从该另一片材存储单元继续进纸。该功能缩短了由于纸张用完所引起的操作停止时间并提高了打印作业的效率。 此外,日本特开平05-286590号公报还提出了一种气体进给设备,在该设备中通过对两个片材进给单元持续地施加气体来消除在片材进给托盘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的延迟。这里,利用单个抽气设备和供气设备来分配对多个复印托盘的抽气和供气。然后设定压力使得当两个托盘的开关阀打开时能够进纸,并通过开关控制单元进行阀控制使得两个开关阀能够持续开放。通过该控制,两个开关阀持续开放,因此即使当使用两个托盘同时进行进纸时,也没有气压变动(或者,即使有,也是极其轻微的气压变动)。在此方式下,当切换片材进给托盘时,在托盘侧的气压能够被迅速改变到操作所必须的值。这样,提出了如下的方案:通过消除在片材进给托盘的切换过程中的损耗来防止打印作业处理能力的降低。 与辊进给相比,上述方式的气体进给能够支持非常高速的图像形成装置。然而,由于使能气体进给要花费时间,因此气体进给具有图像形成装置首次打印(从当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执行作业的指令直到获得首次的打印输出为止的时间)慢的问题。 如上所述,传统上通过对多个片材进给单元施加气体消除了在片材进给托盘之间进行切换过程中的延迟。然而,使多个片材进给单元进行操作有必要持续地施加气体,这增大了气体施加设备的规模并增加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消耗。 发明内容 人们期望消除上述传统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高了能够进行辊进给及气体进给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气体进给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气体进行进给;辊进给单元,其被配置为:不利用气体而进行进给;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执行打印作业而要打印的片材数量,来判断是否通过进行所述气体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或者是否通过进行所述辊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的结果来进行控制,使得选择所述气体进给单元或所述辊进给单元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利用气体进行气体进给的气体进给单元和不利用气体而进行辊进给的辊进给单元,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通过执行打印作业而要打印的片材数量,来判断是否通过进行所述气体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或者是否通过进行所述辊进给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以及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的结果来进行控制,使得选择所述气体进给单元或所述辊进给单元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此外,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结构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的操作单元的外观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设置在右盒仓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的驱动单元的图并且是当从记录片材侧观看时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的当从图5中的左侧观看时的侧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中在辊进给与气体进给之间进行切换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A至图8C是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中在辊进给与气体进给之间进行切换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中要连续执行的作业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注意的是:除非特别声明,否则这些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组成部分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及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的结构图。 在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中,扫描仪1001、打印机1002、传真机1003及操作单元1004连接到控制器1100。操作单元1004具有向用户显示警告及消息的显示单元以及由用户操作的各种键和开关等。该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还可以经由网络接口(I/F)单元1111连接到LAN 1005,并且电话网络1006与传真机1003相连。 接下来,对控制器1100的结构进行描述。CPU 1113连接到系统总线1120。CPU 1113经由该系统总线1120连接到扫描仪I/F单元1101、打印机I/F单元1102、传真机I/F单元1103、操作I/F单元1104以及网络I/F单元1111。此外,CPU 1113连接到存储单元1112、RAM 1114、ROM 1115以及图像处理单元1116。以下将根据这些单元之间的信号的流动对这些单元的操作进行说明。 由扫描仪1001提供的图像数据经由扫描仪I/F单元1101经受图像处理单元1116的图像处理,之后经处理的数据被存储在RAM 1114中。此外,从扫描仪1001发出的控制命令被传送给CPU 1113。通过LAN 1005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经由网络I/F单元1111被图像处理单元1116光栅化(描绘),之后经光栅化的打印数据被传送并存储在RAM 1114中。此外,在网络I/F单元1111处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被传送给CPU 1113。通过电话网络1006接收到的传真数据经由传真机1003被传送并存储在RAM 1114中。此外,从传真机1003提供的控制命令被传送给CPU 1113。 在CPU 1113的控制下,图像处理单元1116对已存储在RAM 1114中的这些组图像数据应用诸如图像旋转及图像缩放的图像处理。在此之后,数据经由打印机I/F单元1102被发送到打印机1002或经由传真机1003被传送到电话网络1006。 当从扫描仪I/F单元1101或传真机1003接收到针对操作单元1004的请求显示的命令时,CPU 1113将指定显示内容显示在操作单元1004的显示单元上。此外,当用户在操作单元1004进行键操作时,其操作信息经由操作I/F单元1104被提供给CPU 1113。CPU 1113根据操作内容判断是否将通过操作I/F单元1104接收到的操作信息传送给扫描仪I/F单元1101或传真机1003。此外,CPU 1113基于该操作信息进行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网络I/F单元1111使能根据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发送及接收。 用于协调该控制的CPU 1113的控制程序被存储在ROM 1115中,并且CPU 1113根据存储在ROM 1115中的所述控制程序进行动作。应当注意的是:RAM 1114用作当CPU 1113执行上述各种控制处理时的工作区域。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的结构的概略剖面图。 在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的上部设置有自动进稿器(ADF)280。原稿台201是在其上装载要读取的原稿的平台。扫描器单元202具有诸如用于照明的灯203以及镜204的部件,并且扫描器单元202由于电机(未示出)的旋转沿预定的方向来回地扫描。来自原稿(被扫描器单元202的光照射)的反射光经由镜204到镜206透过透镜207并在图像传感器208(CCD传感器)上形成图像。 曝光控制单元209具有诸如激光器、多面扫描器的部件,并将根据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219照射在感光鼓211上,该图像信号是由图像传感器208提供的、经受过图像处理单元1116的图像处理的电信号。在感光鼓211的周围设置有一次充电器212、显影器213、转印充电器216、预曝光灯214以及清理装置215。 感光鼓211由于电机(图中未示出)的旋转而以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且在一次充电器212将感光鼓211的表面充到期望的电势之后,通过从曝光控制单元209照射的激光219来形成静电潜像。以此方式在感光鼓21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经显影器213显影并作为调色剂图像变得可见。 另一方面,容纳在右盒仓221、左盒仓222、上层盒223以及下层盒224中的转印纸(也称为记录片材或记录纸,包括纸以外的材料的片材(例如OHP片材))通过上述盒仓相应的拾取辊225、226、227及228的旋转来拾取。在此之后,所述转印纸通过进给辊229、230、231及232的旋转被运送到主单元内。以此方式运送到主单元内的转印纸通过配准辊233被送往转印带234。在此之后,通过转印充电器216将感光鼓211上已可见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上。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后,清理装置215对感光鼓211的表面进行清理,预曝光灯214去除残留的电荷。 另一方面,其上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通过分离充电器217与感光鼓211分离并通过转印带234发送给定影单元235。定影单元235使用压和热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纸上。其上以此方式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通过排出辊236的旋转排出主单元外。 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设置有能够容纳例如4000张转印纸的仓250。该仓250采用所谓的气体分离的方法并且采用从最上面的转印纸起依次分离并进给纸张的类型。仓250的升降架251根据转印纸的量上升。通过从喷气管403喷出的气体对转印纸进行逐张拣选。然后,通过吸气管402使最上面的转印纸附着,并且通过进给辊253的旋转将该最上面的转印纸送入主单元内。此外,还设置有能够容纳100张转印纸的手动进给器254。 此外,排出挡板237将路线切换到通往运送路径238侧或排出路径243侧。下运送路径240将从排出辊236送出的转印纸经由翻转路径239进行翻转,然后将转印纸导入再进给路径241。由进给辊230从左盒仓222送入的转印纸也被导入再进给路径241。再进给辊242将转印纸再次进给设置有上述转印充电器216等的转印单元。 排出辊244布置在排出挡板237附近,并且已通过排出挡板237切换到排出路径243侧的转印纸被排出在机器外。 当进行双面记录(双面复印)时,排出挡板237向上提升,并且其上已进行过复印的转印纸经由运送路径238、翻转路径239和下运送路径240被导入再进给路径241。此时,转印纸的后端被翻转辊245从运送路径238完全抽出,并被拉入翻转路径239中到该转印纸被翻转辊245夹住的位置,然后通过使翻转辊245反向旋转被送出到下运送路径240。接着,当从主单元将转印纸翻转并排出时,排出挡板237向上提升并且翻转辊245将该转印纸的后端拉入翻转路径239直到该后端仍保留在运送路径238的位置。在此之后,通过反转辊245的反向旋转,将转印纸翻转并送出到排纸辊244侧。 排出设备290将从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逐张排出的转印纸装载在处理托盘294上并使它们对齐。在一份图像形成被排出后,将一束记录纸装订并作为一束排出到排出托盘292或293。排出托盘293由电机(未图示)进行垂直移动控制,并且按在图像形成处理操作启动之前排出托盘293位于处理托盘的位置的方式移动排出托盘293。要在已排出的转印纸之间插入的分隔片材被装载在纸张托盘291上。Z形折叠机295对排出的转印纸进行Z形折叠。此外,装订机296通过收集一份排出的转印纸并进行中心折叠和订钉来进行装订。经此方式装订的一束纸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97。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的操作单元1004的外观图。 数字小键盘301用于输入诸如用于图像形成片材数量的设定以及模式设定的数值,还用于当进行传真机设定时输入电话号码等。清除键302在将通过数字小键盘301已经输入的设定无效时使用。复位键303在将已经设定的用于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数量、操作模式以及用于所选择的片材进给托盘等模式的值恢复到预定值时使用。开始键304是在启动图像形成操作时按下的键。在开始键304的中心是指示图像形成能否被启动的红LED和绿LED(图中未示出),并且在图像形成不能够被启动的情况下,红LED亮,在图像形成能够启动的情况下,绿LED亮。停止键305在停止复印操作时使用。指南键306是当不确定某一键的功能时按下的键,并且在显示单元320上显示其功能不被理解的键的说明。中断键307是当用户在图像形成操作中希望进行另一任务时按下的键。 显示单元320例如由液晶构成,并且其显示的内容根据设定方法而改变,以便于详细的方法设定。此外,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单元320的表面,并通过用手指等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功能的框内触摸来执行该功能。在其中还包含有校样打印功能键,该校样打印功能键是用于执行校样打印的键。复印功能键308、传真功能键309和盒(BOX)功能键310分别是指示复印功能、传真功能、以及盒功能的键。当按下这些键中的任意一个时,在操作单元1004的显示单元320中显示的内容被切换。当按下复印功能键308时,能够在画面(图3中未示出)上进行关于复印的各种设定。此外,当按下传真功能键309时,能够在画面(图3中未示出)上进行关于传真的各种设定。盒键310是当向存储单元1112存储图像数据时或当对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输出时被按下的键。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设置在右盒仓221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的剖面图。应当注意的是,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也可以设置在图1所示的左盒仓222、上层盒223、下层盒224以及仓250上。图2中所示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表示将图4中所示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安装在仓250上的示例。 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被构成为包括诸如运送带401、图5中所示的驱动单元、吸气管402以及喷气管403的多个部件。运送带401被布置在盒仓221上方,其进给方向侧被设置得略微向上。运送带401缠绕在驱动辊404和惰辊405上,并随着驱动辊404的旋转而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此外,在运送带401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抽吸并使转印纸附着的吸气孔408。此外,在吸气管402的内部设有当被附着于运送带401的记录片材压抵时向上转动的附着传感器杆406。此外,设有附着传感器407,其基于附着传感器杆406的向上转动而检测出记录片材已经附着于运送带401,并输出附着信号。应当注意的是: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的安装位置针对盒仓221、盒仓222、盒223、盒224以及仓250而不同。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的驱动单元的图,并且是当从记录片材侧观看时的仰视图。 该驱动单元使驱动辊404旋转,由此使运送带401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该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具有诸如电机440、皮带轮441及离合器442的多个部件。电机440的驱动力经由皮带轮441和带443传送到离合器442的输入轴。离合器442的输出轴连接到驱动辊404的驱动轴444。从而,通过利用CPU 1113使驱动辊404的驱动轴444连接到离合器442,将电机44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轴444传送到驱动辊404并且能够移动运送带401。 吸气管402是用于通过运送带401的吸气孔408来吸入气体的部件,并被布置在运送带401的轨道内部。通过使风扇445(图5)运转并通过吸气管402吸入气体,在吸气孔408附近产生负压。此外,在吸气管402内部布置有用于调整气体吸入量的吸气阀446(图5)。应当注意的是:通过风扇445的作用所吸入的气体流动到分离部409(图4)并被喷射。 分离部409通过使气体在记录片材的端部吹送以提升并分离记录片材来帮助记录片材的附着运送。分离部409具有诸如喷气管403、阀410、连接管411和风扇445的部件。 如图4所示,喷气管403布置在盒仓221的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并位于驱动辊404的下方。在喷气管403中形成有沿图4中的箭头C方向(水平方向)喷射气体的拣选喷嘴412以及沿箭头D方向喷射气体的分离喷嘴413。从拣选喷嘴412和分离喷嘴413喷射的气体由风扇445经由连接管411来提供。用于调节气体的喷射量的阀410(图5)布置在喷气管403与连接管411的连接部分处。阀410的开放度可根据来自CPU 1113的指令来调节。 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的当从图5中的左侧观看时的侧面图。 风扇445由根据来自CPU 1113的指令而旋转的电机(图中未示出)来驱动。如图5所示,风扇445还在从上述吸气管402吸入气体中使用。即,风扇445兼用于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中的吸气以及分离部409中的吹气。图6示出了在吸气管402与喷气管403之间的气体流动。 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可以想像到以下情形:仅仅进行适合于使记录片材附着的吸气将意味着从喷气管403喷射的气体的量会不足。而且,可能存在想要从喷气管403喷射气体而不进行吸气管402中的吸气的情况。因此,在吸气管402中,开口部417的上游侧被打开以对环境空气(atmospheric air)开放。在开口部417的下游侧设置有泄放阀416。通常,泄放阀416由于其自身重量而堵塞吸气管402的开口。然而,当吸气管402中的负压变为预定值或更大值时,泄放阀416被大气压推动并打开,从而环境空气被导入吸气管402中。即,泄放阀416实现作为恒压阀的角色。进给辊229将已由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运送来的记录片材运送到转印单元,并且进给辊229被安装在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的沿进给方向的下游侧上。 对关于由具有如图4至图6中所示的片材附着运送单元400的仓250进行的气体进给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使风扇445和电机440运转,阀410打开,气体被供给喷气管403。结果,气体沿预定方向从拣选喷嘴412和分离喷嘴413喷出,由此,开始拣选处理。此时,由拣选喷嘴412喷出的气体进入记录片材之间,从而将记录片材束的上部的几个片材拣选并提升。应当注意的是:该拣选处理要持续进行为使已经被提升的记录片材束的上部的几个片材变稳定所必需的预定时间。 在上述拣选处理进行了该预定时间之后,吸气阀416打开。当这发生时,在吸气管402内部产生了负压,并且经来自于拣选喷嘴412的气体提升后的记录片材的最上面的记录片材S附着于运送带401的表面。此时,从分离喷嘴413喷出的气体将最上面的记录片材与该记录片材之外的其他记录片材分离开。这样,不会将最上面的记录片材之外的其他记录片材不期望地一起附着。 当设置在吸气管402内部的附着传感器407检测到记录片材已经附着于运送带401的表面时,离合器402啮合并使运送带401旋转。结果,将附着于运送带401的记录片材沿进给方向运走。这样,逐张地输入装载在仓250中的记录片材。 上述拣选处理是用于从进行气体进给的盒或仓(将这些盒或仓统称为气体进给单元)进行气体进给的一个准备处理。当诸如该处理的准备处理完成时,气体进给单元能够转变到能够进给的状态,并且能够开始从气体进给单元的进给。 接下来,给出关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中的辊进给与气体进给之间的切换的处理的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中的辊进给与气体进给之间的切换的处理的流程图。应当注意的是:用于执行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 1115中并在CPU 1113的控制下执行。应当注意的是:假定其中根据图7的流程图进行切换气体进给的控制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在能够气体进给的仓250中装入了A4尺寸的普通纸。此外,假定右盒仓221、左盒仓222、上层盒223以及下层盒224(这些仓或盒使用辊进给)中的至少一个装载有A4尺寸的普通纸。并且除装载有A4尺寸的普通纸的盒之外的其他盒装载有A4以外的其他尺寸的纸或普通纸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纸。 通过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接收用于气体进给的打印作业,该处理开始。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接收可能从仓250或仓250之外的任何其他仓进给的打印作业,该打印作业具有诸如打印片材数量、打印片材尺寸以及打印纸类型的作业属性。例如,该打印片材数量表示诸如5、10、100等的打印片材的数量。此外,该打印片材尺寸表示诸如A4、A3等的打印片材的尺寸。此外,打印片材类型表示诸如普通纸、OHP片材等的打印片材的类型。通过设定接收到的作业,根据该作业属性,在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1000中设置打印片材数量,进行与打印片材数量相等的纸的进给,并根据打印片材尺寸和打印片材类型来选择用于执行打印的仓(S701)。 接下来,在步骤S702中,对要进给的片材的尺寸是否是A4进行判断。对接收到的作业的打印作业属性进行参照,并当设定了A4尺寸时,过程进入步骤S703中。 在步骤S703中,对进给的片材类型是否是普通纸进行判断。对接收到的作业的打印片材类型属性进行参照,并当设定了普通纸时,过程进入步骤S704中。 在步骤S704中,对进给片材数量的设定是否小于一阈值进行判断。对所接收到的作业的打印片材数量属性进行参照,并且如果通过所接收到的作业设定的打印片材数量比该阈值小时,过程进入步骤S705中。例如,当该阈值是100时,如果打印片材数量的设定是99或更小,则过程进入步骤S705中。 在步骤S705中,执行从A4尺寸普通纸的辊进给仓进给。接着在步骤S706中,执行打印处理,然后该打印作业的处理完成。 在步骤S704中针对打印片材数量(输出片材数量)的设定是100或更大的情况下,过程进入S707。即,在接收到的作业的打印作业属性指示要进给的片材的尺寸(输出片材尺寸)是A4、进给的片材的类型(输出片材类型)是普通纸、并且针对要进给的片材的数量的设定是所述阈值或更大的情况下,在步骤S707至S710中开始用于气体进给的准备。当在步骤S707中完成用于使用气体进给的打印的准备时,在步骤S708中,从气体进给仓开始气体进给。接着,当在步骤S709中执行打印处理并完成针对该打印作业而设定的片材数量的气体进给时,在步骤S710中,进行气体进给完成处理,然后该打印作业的处理完成。 在所接收到的作业的打印作业属性中的要进给的片材的尺寸不是A4的情况下或者在该打印作业属性中的进给的片材的类型不是普通纸的情况下,过程从步骤S702或S703转移到步骤S711,并根据作业属性从进给仓进行辊进给(S711)。之后,执行打印处理(S712),然后该打印作业的处理完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大量的、A4普通纸的打印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气体进给。而在除了该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下,进行辊进给。这样,能够将执行气体进给所伴随的延迟的影响保持在最小。即,在处理小量的作业中,通过进行辊进给能够迅速地进行作业,而在处理大量的作业中,对于每片材,气体进给初始化中的延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由此,进行气体进给以减小辊劣化并支持高速进给。 应当注意的是:在图7的流程图中,假定在能够进行气体进给的仓250中、以及在右盒仓221、左盒仓222、上层盒223或下层盒224中的一个中装载有A4尺寸的普通纸。但是也可以假定装载有其他尺寸或其他类型的纸。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各单个作业的属性,当进给的片材的数量是阈值或更大时进行气体进给,而当进给的片材的数量小于阈值时进行辊进给。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针对多个作业集中进行判断来控制气体进给与辊进给的切换。其他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指定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描述。 当在如图9所示的三个连续作业的情况下进行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处理时,仅对第二作业执行辊进给,而对第一作业和第三作业执行气体进给。然而,这使得需要在第一作业完成时停止气体进给之后很快再次开始用于对第三作业进行气体进给的处理,其效率低下。换句话说,通过在明显了解针对第一作业和第三作业判定执行气体进给的时点进行控制使得不停止第一作业的气体进给操作,能够实现处理能力的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针对该目的的处理,可以想到以下三个处理。 1.针对夹在中间的辊进给作业执行气体进给。 2.在执行夹在中间的辊进给作业的期间使气体进给机构待机而不停止。 3.改变作业的顺序以持续地进行气体进给。 利用图8A至图8C的流程图给出关于这些处理的说明。首先,这些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是在利用气体进给的作业执行中进行的。 首先,在步骤S801中,根据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针对如下事项进行判断:是否当前正在执行的气体进给作业之后要执行的下一作业是辊进给作业并且在该下一作业之后的再下一作业是气体进给作业。 在图8A中,当判定所述三个作业是图9中所示的顺序时,过程从步骤S801进入步骤S802,进行控制使得:利用气体进给执行所述下一作业(即,图9中的第二作业)。例如,该控制能够通过改变针对所述作业所设定的片材进给托盘而实现。 此外,在图8B中,当判定所述三个作业是图9中所示的顺序时,过程从步骤S801进入步骤S803,并且进行控制使得:在利用辊进给执行所述下一作业(即,图9中的第二作业)的同时不停止气体进给机构。这使得在对第三作业进行气体进给时能够缩短准备时间。 此外,在图8C中,当判定所述三个作业是图9中所示的顺序时,过程从步骤S801进入步骤S804,并且以相反的顺序执行图9中所示的第二作业和第三作业。这样,要对其进行气体进给的作业被连续地执行,这使得能够进行更有效的打印处理。 应当注意的是:在第二作业是辊进给作业并且其所需要的时间是预定值或更大时,在第一作业完成时可以停止气体进给机构,然后可以在第二作业的执行期间开始用于气体进给的准备。 如上所述,通过本实施例,在处理多个作业时能够有效地在气体进给与辊进给之间切换。 其他实施例 以上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由多个装置构成的系统,并且可以应用到由单个装置构成的设备。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直接或远程地提供给一系统或设备,并使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提供的程序。在此情况下,对于实施方式,不必采用程序的形式,只要具有程序的功能即可。 因此,要安装在一计算机上以便在该计算机上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实际程序代码可以实现本发明。即,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包括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实际计算机程序。在此情况下,该程序的形式不重要,可以是目标代码、由解释器执行的程序以及提供给OS的脚本数据,只要具有该程序的功能即可。 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记录介质来提供该程序。例如,所述记录介质包括软(注册商标)盘、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DVD-ROM、DVD-R)等。 此外,作为用于提供该程序的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该程序:使用客户端计算机的浏览器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网站并将该程序从该网站下载到诸如硬盘的记录介质。在此情况下,所下载的可以是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者可以是具有自安装功能的压缩文件。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发明: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的网站下载各个文件。即,使多个用户能够下载用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 此外,本发明的程序还可以是为分发给用户而加密并存储在诸如CD-ROM的存储介质上的形式。在此情况下,符合预定条件的用户被允许经由互联网从网站下载对所述加密解锁的密钥的信息,然后通过使用该密钥信息并将该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上,来将该加密的程序转换成可执行的格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实施例实现通过使计算机执行已读出的所述程序而实现的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例如,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等根据所述程序的指令执行实际处理的部分或全部,使得通过所述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还可以将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设置在插入计算机的扩展板或连接到计算机的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中。在此情况下,设置在扩展板或扩展单元中的CPU等可以根据该程序的指令依次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使得通过所述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能够进行辊进给和气体进给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性能。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提高了能够进行辊进给和气体进给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性能。为实现该目的,具有进行气体进给的气体进给单元和进行辊进给的辊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判断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打印作业的属性来判断是否进行气体进给或是否进行辊进给;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所述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