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称重装置的防风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称重装置如电子秤的防风罩,具体地,涉及一种在防风罩侧部包括有一滑动门的防风罩。
背景技术
在称重装置中,包括称作电子天平的电磁平衡式称重装置和高精度测力传感器式秤在内的所谓的电子秤可测量微质量,但电子秤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干扰的影响。干扰之一是在放置有测量对象的称量盘周围的气流。
例如,来自空气调节器的气流、测量过程中人的呼吸和由人走动所产生的气流形成作用在称量盘中央的承重部上的风压,称量盘受到风压的所谓冲击波的影响,导致测量值不稳定和测量误差。因此,不仅在最小刻度约为0.1mg的称作分析天平的高精度电子秤中而且在其最小刻度为约0.01g至约0.001g的通称为通用天平的天平中也使用一罩住位于称量盘中央的承重部的防风罩。
对于分析天平来说,由于防风罩是精确测量重量必不可少的元件,因此,防风罩做成该电子秤的一部分,即,防风罩与电子秤主体制成一体。另一方面,对于通用天平来说,如果需要,常常在电子秤中使用独立于电子秤主体形成的可拆卸防风罩。
在分析天平中,与电子秤主体制成一体的防风罩在防风罩的左右部或顶部具有一开关部(下面称作“门”),并且获得良好的使用方便性。但是,由于形成有一框架和一门滑动部以确保该门的开和关,因此该防风罩不可避免地大而且复杂。由于轻重量、低成本的需求,常常可拆卸防风罩的结构比一体型防风罩的结构更简单,并且,意识到,可拆卸防风罩在使用方便性方面不可避免地不如一体型防风罩。
相信将来不仅在分析天平中而且在通用天平中日益需要高精度测量。因此在所有电子秤中防风罩的必要性增加。
在防风罩基本构型中,通常,门形成在防风罩侧部以打开防风罩内部。通常用于分析天平中的一体型防风罩的整体形状常常用平板如玻璃板形成为方形例如长方体或立方体。在方形防风罩中,构成防风罩侧板的玻璃板在防风罩前后方向上滑动而打开和关闭防风罩。
一般来说,方形防风罩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在打开防风罩时滑动的防风罩侧板向后运动,因此需要一空间供防风罩侧板在防风罩后部移动,从而防风罩外形加大。因此,由于防风罩后部原先有一称量机构室或一基板配置空间,因此该滑动门构型仅使用在这样的称重装置如分析天平中,该分析天平具有一体型防风罩,在该防风罩中所述空间可用作防风罩侧板储藏空间。
防风罩侧板的垂直侧边之一通过铰链与防风罩主体相连接,防风罩侧板围绕该铰链转动而打开和关闭侧板,从而在打开和关闭该门时无需防风罩侧板储藏空间。但是,当围绕铰链转动侧板开关该门时,应避免气流的称量盘附近空间中生成很大的风压。因此,该种构型有悖于防风罩的原先目的,该种构型不可能用作用于称重装置的防风罩的打开和关闭机构。
鉴于此,整个防风罩做成大致圆筒形,防风罩的圆筒侧部的至少一部分围绕防风罩圆筒轴心转动。在这里,由于转动部分只在圆筒投影圆上运动,因此,不需要设置在打开防风罩时位于防风罩后部的储藏空间,这使得防风罩可小型化。
门并不是由围绕铰链转动侧板而打开和关闭,而是由滑动操作而打开和关闭。因此,该门足可用作防风罩,开关门时不产生特别风压。
基于此观点,下述专利已提出了一些大体圆筒形的防风罩: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申请未审定公开No.7-054820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No.47982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防风罩形成为与电子秤主体制成一体的防风罩,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防风罩形成为与电子秤主体独立地构成的可拆卸防风罩。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防风罩中,部分圆筒侧壁用作滑动门来打开和关闭。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防风罩中,整个防风罩形成为大体呈圆筒形,该圆筒形在圆筒轴心方向上一分为二,两半圆筒部的内径选定成一半圆筒部可位于另一半圆筒部之内,从而两半圆筒部可相对转动而打开和关闭该防风罩。
该种构型的优点如上所述。同时,由于该种构型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因此该防风罩并未作为制品得到广泛使用。
在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防风罩中,开关部为圆筒的一部分,圆筒的该部分在称重装置主体侧形成为平面圆形的滑动槽中滑动,从而执行防风罩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即,圆形开关部沿圆形滑动通道(滑动槽)滑动。
在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防风罩中,滑动通道和开关部都要求有很好的圆度。当滑动通道和开关部中地至少一者具有低圆度时,开关部会擦碰滑动槽,以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异常噪声;或者不能顺利地打开和关闭,在某些情况下会无法打开和关闭。特别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防风罩中,由于两半圆筒的内径彼此不同,因此必须制备两个滑动槽,并且必须提高所有半圆筒部和滑动槽的圆度。
但是,实际上,防风罩侧上的圆筒部和称重装置侧上的滑动槽两者的圆度都提高是有局限性的。为避免该问题,滑动槽的宽度形成为比开关部的厚度大,以在滑动槽与开关部之间形成一给定间隙。因此,该间隙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圆筒部和滑动槽两者的圆度。另一方面,在开关过程中,由于该间隙的存在会产生嘎吱声;或者,由于该间隙的存在,不能顺利地打开和关闭。
显然,在打开和关闭防风罩时,开关部的整个下端边缘在滑动槽中滑动的同时与滑动槽接触。因此,当灰尘和沙粒进入滑动槽中时,不幸地是,滑动阻力增加,从而难于打开和关闭防风罩;或者由于灰尘和沙粒,开关部与滑动槽之间的接触面磨损,导致难以打开和关闭防风罩。即使圆度很好,电子秤实际使用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发生测量对象样本掉入滑动槽或灰尘进入滑动槽中的情况,这通常构成天平使用现场很大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
不管是可拆卸防风罩还是固定型防风罩,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用于称重装置的形成为大体圆筒形的防风罩特征在于,圆筒侧壁的一部分构成一滑动门,该滑动门的上端边缘和下端边缘沿在滑动门的上下方设置的门框中形成的导槽移动,滑动门的上端边缘和下端边缘上至少下端边缘附近形成有一在滑动门壁厚方向上突起的凸起,该凸起与导槽上端的平面部接合以支承滑动门下端边缘的重量,由此使滑动门的下端边缘与导槽底面隔开,该凸起与导槽上端的平面部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从而打开和关闭滑动门。
本发明效果
滑动门的凸起只与导槽上端的平面部接触,滑动门的下端边缘和滑动槽的底面没有相互接触。因此,与其中滑动门的整个下端边缘与导槽的底面接触的常规构型相比,在打开和关闭滑动门时滑动阻力大大减小,从而滑动门可顺利地打开和关闭。
即使灰尘、沙粒或在测量过程中掉出的样本进入到导槽中,滑动门与导槽也没有直接相互接触,滑动门也不是直接在导槽上滑动。因此,滑动门与导槽之间几乎不发生磨损。滑动门可长时间保持顺利地打开和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
至少滑动门和保持滑动门的上下门框由合成树脂制成,特别是,滑动门的凸起和门开关把手由透明树脂如丙烯酸树脂一体制成。丙烯酸树脂轻,在只有凸起与具有导槽的门框发生接触时滑动门滑动,从而可非常顺利地执行滑动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2,标记1表示防风罩主体,防风罩主体1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秤主体2上。但是,由于安装和拆卸机构不是本发明要素,因此安装和拆卸机构的说明省略。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称重装置的防风罩。但是,本发明的用于称重装置的防风罩既可用于可拆卸防风罩也可用于一体型防风罩。
在防风罩主体1中,标记3A和3B表示分别构成防风罩主体1一部分的右和左滑动门3。防风罩主体1左侧上的滑动门3称为左滑动门3A,右侧上的滑动门3称为右滑动门3B。
标记5表示构成防风罩主体1一部分的下部框件,标记7表示上部框件,标记6表示连接上部框件7和下部框件5的后部框件。如下文详述,左和右滑动门3A和3B沿形成在上部框件7和下部框件5中的导槽打开和关闭。
标记4表示正面固定面板(下面简称为“固定面板”),固定面板4的上下端部装配在上部框件7和下部框架5中,以如图1和2所示把固定面板4固定在防风罩主体1的中央前部位置上。标记8表示上(部)门,围绕一安装在上部框件7上的螺丝(ビス)9转动上部门8可打开和关闭顶部空间。基本呈柱形的防风罩主体1包括上部框件7和下部框架5、后部框件6、左和右滑动门3A和3B和夹置在框件5、6和7之间或受这些框件支承的固定面板4以及设置在上框件7中的上门8。
图3示出滑动门3的构型。尽管图3示出右滑动门3B的结构,但左滑动门3A和右滑动门3B具有对称构型。下面举例说明左滑动门3B。由于右滑动门3A和左滑动门3B具有对称构型,因此,除非在图3中特别指明右和左滑动门,下面只用左滑动门3B说明滑动门。
图3(A)为滑动门3的俯视图,图3(B)为滑动门3的正视图,图3(C)和3(D)为滑动门3的右和左侧视图,图3(E)为滑动门3的仰视图,图3(F)为滑动门3的立体图。
滑动门3由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模制并与下述各部分成一体。标记3a表示滑动门3的主体。如图3所示,滑动门主体3a构成柱形防风罩主体1的侧部,并形成为弯曲表面,从而滑动门主体3a的底面的投影形成一段弧。标记3b表示一与滑动门主体3a制成一体的滑动门开关把手。
标记10表示在滑动门主体3a的下端边缘3a’附近从滑动门主体3a的内外表面突起的锁止部。这些锁止部形成在滑动门主体3a的滑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上。标记10a、10b和10c表示形成在滑动门3a各部位上的锁止部10。
在图4的构型中,在滑动门主体3a的内外表面上,锁止部10呈基本半圆形。但是,如下所述,锁止部10支承滑动门3的重量,并用于顺利地打开和关闭滑动门3。因此,只要能执行锁止部10的功能,锁止部10可呈任何形状。
标记11表示在锁止部10的底部中从滑动门主体3a的两表面突起的厚壁部。在图4的构型中,厚壁部11呈半圆柱形。滑动门3a的整个厚壁部11的厚度大致等于下述导槽12(见图5)的宽度。在图5中,标记W1表示厚壁部11的厚度,标记W2表示导槽12的宽度(W1=W2)。锁止部10a、10b和10c中的所有厚壁部11的情况都如此。
但是,在锁止部10c中,由于把手3b的下端边缘3b’(见图3(B))也用作锁止部,因此在滑动门主体3a的外表面上没有形成半圆形锁止部,尽管形成有厚壁部11。
参见图3,标记13表示在滑动门主体3a的上端边缘附近、滑动门主体3a内外表面上形成的锁止部。图3中锁止部13的构形与锁止部10的构形相类似。标记14表示形成在滑动门主体3a内外表面上、与锁止部13联接的厚壁部。与厚壁部11相同,整个厚壁部14的厚度大致等于上部框件7中形成的导槽(未示出)的宽度。
图6示出具有用于滑动门3的导槽的防风罩下部框件5。导槽12形成在相对于下部框件5的两个部位上,图1的右滑动门3A与导槽12A接合,左滑动门3B与导槽12B接合。尽管未示出,相对于上部框件7,形成有与右导槽12A和左导槽12B相对应的导槽,右滑动门3A和左滑动门3B受上部框件7和下部框件5的导槽的引导而打开和关闭。
下面结合图4-7具体说明滑动门3与导槽12的接合状态和滑动门3的打开和关闭状态。图5为剖视图,示出当图4的滑动门底部位于图6的导槽12(12B)中时的滑动门3和导槽12,图5的剖视图对应于沿图4中A-A线剖取的锁止部的剖面和沿图6中B-B线剖取的导槽12的剖面。
在图5中,锁止部10所在位置、更确切地说,在锁止部10背面(滑动面)离滑动门下端边缘3a’的高度稍小于导槽12的深度。因此,当滑动门3安置于导槽12中时,锁止部10的背面与导槽12的上端面12b接合的同时滑动门3的下端边缘3a’与导槽12的底面12a之间形成一具有高度H1的间隙。即,各锁止部10支承滑动门3的重量,在导槽12的上端面12b上滑动,从而打开和关闭滑动门3。
如图5所示,由于滑动门3的壁厚W3小于导槽12的宽度,因此在导槽12的侧壁与滑动门3之间形成一给定间隙(见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图7和图8)。另一方面,在锁止部10的下方,形成有从滑动门3的内外表面突起的厚壁部11,厚壁部11的厚度W1大致等于导槽12的宽度W2。因此,厚壁部11紧密地定位以在导槽12的侧壁的深度方向上与导槽12发生线接触。
在上述构型中,各锁止部10在导槽12的上端面12b上滑动,由此打开和关闭滑动门3。由于在滑动门3与导槽12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给定间隙,即使导槽12和滑动门3具有较小的圆度,该间隙也可成为用于防止滑动门3与导槽12的侧壁发生接触的间隙。因此,滑动门可很轻便、顺利地打开和关闭。下面具体说明滑动门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轻便性。只须把小手指放在滑动门3的把手3b上轻推把手3b就可容易地打开滑动门3。因此,例如,可用握住样本的手打开和关闭滑动门3;或者,可在用右手拿住书写文具的同时用左手打开滑动门3把样本置于盘上。
由于形成有厚壁部11,滑动门3的厚壁部11与导槽12的侧壁大体接触,因此,尽管导槽12与滑动门3之间形成有间隙,但是,厚壁部11起到把滑动门3定位在导槽12中的作用,从而在打开和关闭滑动门3时可基本完全防止发出嘎吱声。
在图5的构型中,厚壁部11形成在锁止部10的正下方。但是,将厚壁部11形成在锁止部10的正下方并不总是必要的。例如,厚壁部11可如图7中的标记11’所示形成在与锁止部10不同的位置。
锁止部10和厚壁部11并没有对称地布置在滑动门3的正反两面上,锁止部10和厚壁部11可互相错开地布置。
第二实施例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称重装置的防风罩。
在图8的用于称重装置的防风罩中,在滑动门3的下端边缘3a’的中央部位形成有一其开口向下的凹槽部3c,导槽12的底面12a的中央形成有一正对凹槽部3c的凸条12c。当凹槽部3c与凸条12c之间形成有一给定间隙时,凹槽部3c和凸条12c可形成为具有较低的圆度。在图8的构型中,由于该间隙的断面与图5的实施例中的间隙断面相比变得复杂,因此可进一步增强迷宫式密封的作用。
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滑动门滑动结构不仅可用于基本呈筒形的防风罩,也可用于其中扁平滑动门沿直线打开和关闭的防风罩结构。
在各实施例中,滑动门由合成树脂一体制成。或者,滑动门由玻璃制成,锁止部10和厚壁部11(以及上部锁止部13和厚壁部14)可由合成树脂制成并装配在滑动门的预定部位上。有时、如在测量溶解有塑料的样本的情况下,滑动门优选由玻璃制成。尽管用玻璃很难制作接近标准圆的弧形表面,但是,当如上所述滑动门与导槽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时,玻璃滑动门可形成为具有较低的圆度。因此,获得玻璃滑动门的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设有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风罩的电子秤的立体图。
图2为立体图,其示出图1的防风罩的滑动门打开和关闭的状态。
图3示出该滑动门的构型,图3(A)为滑动门的俯视图,图3(B)为滑动门的正视图,图3(C)和3(D)为滑动门的侧视图,图3(E)为滑动门的仰视图,图3(F)为滑动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F)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示出沿图4中A-A线剖取的滑动门断面与沿图6中B-B线剖取的导槽断面处于接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6为示出构成滑动门导槽的下部框件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当导槽中的滑动门被水平剖开时滑动门与导槽之间的关系的剖面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滑动门和导槽的剖面图。
标记说明
1防风罩
2电子秤
3滑动门
3A左滑动门
3B右滑动门
3a滑动门主体
3a’(滑动门主体3a的)下端边缘
3b滑动门的把手
4正面固定面板
5下部框件
6后部框件
7上部框件
8上部门
9螺丝
10(10a,10b和10c)锁止部
11厚壁部
12(12A和12B)导槽
12a(导槽12的)底面
12b(导槽12的)上端边缘
13(滑动门上部中的)锁止部
14(滑动门上部中的)厚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