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径螺旋钻杆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通径螺旋钻杆。
背景技术
在工程地质钻探和矿藏钻探过程中都需要用到,螺旋钻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为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发事故以及透水事故,在掘进之前需要再煤层中打释放孔将煤层中的瓦斯释放出来以此来消除煤层应力,或者通过钻孔探明有无水层。目前,老式的钻杆存在口径小的缺点,老式钻杆在钻孔结束时往往会导致钻孔封堵或变形,使后续的工作难以进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必需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通径螺旋钻杆,该大通径钻杆在钻进的同时保证塑料软管的植入,这样在最后抽取钻杆的时候,塑料软管留在钻孔内起到加固钻孔的作用,防止钻孔出现封堵或变形的现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大通径螺旋钻杆,它包括钻杆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杆本体上植入有塑料软管,所述钻杆杯体两端固设有钻杆接头,所述位于两钻杆接头中间的钻杆杯体外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为等间距且螺旋方向相一致设置在钻杆本体外壁上,并且所述螺旋叶片的设置是自钻杆本体一端延续到钻杆杯体的另一端,在所述钻杆本体的两端还加工有摩擦焊缝。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为单头螺旋叶片、双头螺旋叶片、三头螺旋叶片中的一种,所述螺旋叶片的组数最佳为三组,并且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升角为60度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钻杆本体的两端也设有螺纹部分,并且所述螺纹部分与钻杆本体外围的同轴度以不大于0.6mm为标准。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杆杯体的外表面呈光滑面结构设置,并且以肉眼观察光滑平整无毛刺无明显外观缺陷无焊接缺陷为标准。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杆本体的外径和壁厚不均匀偏差保证在正负0.5mm范围内,并且以无裂纹和明显锈蚀等缺陷为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升角可根据工况需要进行不要角度的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高;
2)本发明可以在钻进的同时保证塑料软管的植入,这样在最后抽取钻杆的时候,塑料软管留在钻孔内起到加固钻孔的作用,防止钻孔出现封堵或变形的现象,造成工程影响和经济损失;螺旋升角可根据工况需要进行角度焊接,达到最佳的效果,螺纹叶片设置为三组更能有效的排出泥浆和岩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杆本体;2-塑料软管;3-钻杆接头;4-螺旋叶片;5-摩擦焊缝;6-螺纹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大通径螺旋钻杆,它包括钻杆本体1,在钻杆本体1上植入有塑料软管2,钻杆杯体1两端固设有钻杆接头3,位于两钻杆接头3中间的钻杆杯体1外壁上设有螺旋叶片4,螺旋叶片4为等间距且螺旋方向相一致设置在钻杆本体1外壁上,并且螺旋叶片4的设置是自钻杆本体1一端延续到钻杆杯体1的另一端,在钻杆本体1的两端还加工有摩擦焊缝5;当钻进作业时,大通径螺旋钻杆在钻进的同时保证塑料软管2能够植入钻孔内,这样在最后抽取钻杆的时候,塑料软管2留在钻孔内起到加固钻孔的作用,防止钻孔出现封堵或变形的现象,造成工程影响和经济损失;螺旋叶片4为等间距且螺旋方向相一致设置在钻杆本体1外壁上,具有排屑、排渣速度快,掘进效率高、可有效避免和减少塌孔、卡钻现象,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螺旋叶片4为单头螺旋叶片、双头螺旋叶片、三头螺旋叶片中的一种,螺旋叶片4的组数最佳为三组,并且螺旋叶片4的螺旋升角为60度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钻杆具有排屑、排渣速度快,掘进效率高、可有效避免和减少塌孔、卡钻现象,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在钻杆本体1的两端也设有螺纹部分6,并且螺纹部分6与钻杆本体1外围的同轴度以不大于0.6mm为标准,加快掘进效率,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钻杆杯体1的外表面呈光滑面结构设置,并且以肉眼观察光滑平整无毛刺无明显外观缺陷无焊接缺陷为标准,减小阻力,提高掘进效率。
钻杆本体1的外径和壁厚不均匀偏差保证在正负0.5mm范围内,并且以无裂纹和明显锈蚀等缺陷为标准,保证了钻杆的排屑、排渣速度快,掘进效率高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值。
螺旋叶片4的螺旋升角可根据工况需要进行不要角度的焊接使得,保证了钻杆的排屑、排渣速度快,掘进效率高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