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56723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5898.1

申请日:

2015.05.18

公开号:

CN105041173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9/322申请日:20150518|||公开

IPC分类号:

E06B9/322

主分类号:

E06B9/322

申请人:

杭州欧栅美叶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一飞; 许辉文

地址:

310052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龙潭路20号4幢45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包括控制百叶片间相对升降的卷轮机构、控制百叶片整体翻转的翻转台机构、中空转轴和底座支架,卷轮机构设于翻转台机构内部,翻转台机构设于底座支架内,中空转轴贯穿翻转台机构和卷轮机构,翻转台机构和卷轮机构间通过行程角传动结构连接,卷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卷绕次级百叶片梯带的卷轮,卷轮为一个时,卷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卷轮为多个时,卷轮机构还包括驱动卷轮的驱动轮,卷轮和驱动卷轮的驱动轮同轴穿连在中空转轴上,驱动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驱动轮上套设有扭簧,驱动轮两端分别通过扭簧和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与相邻的卷轮传动连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用于采用主百叶片和次级百叶片进行分别动作控制的百叶窗,其特征是包括控制百叶片间相对升降的卷轮机构、控制百叶片整体翻转的翻转台机构(34)、中空转轴(35)和底座支架(39),卷轮机构设于翻转台机构(34)内部,翻转台机构(34)设于底座支架(39)内,中空转轴(35)贯穿翻转台机构(34)和卷轮机构,翻转台机构(34)和卷轮机构间通过行程角传动结构连接,卷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卷绕次级百叶片梯带的卷轮,卷轮为一个时,卷轮与中空转轴(35)传动连接;卷轮为多个时,卷轮机构还包括驱动卷轮的驱动轮(31’),卷轮和驱动卷轮的驱动轮(31’)同轴穿连在中空转轴(35)上,驱动轮(31’)与中空转轴(35)传动连接,驱动轮(31’)上套设有扭簧(310),驱动轮(31’)两端分别通过扭簧(310)和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与相邻的卷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翻转台机构(34)包括带有前、后端面板的翻转台(341)、一个与翻转台(341)前端面板固连的齿轮(343)、一个主动凸轮(344)、一个可被主动凸轮(344)锁止的被动凸轮(346)和一个不完全齿轮(345),被动凸轮(346)一个端面固设有可与齿轮(343)啮合的小齿轮,被动凸轮(346)另一个端面固设有可与不完全齿轮(345)啮合的小齿轮,中空转轴(35)贯穿主动凸轮(344)和不完全齿轮(345),且主动凸轮(344)和不完全齿轮(345)均与中空转轴(35)传动连接,主动凸轮(344)呈扇形,被动凸轮(346)上设有可容主动凸轮(344)的弧形轮缘嵌入的弧形缺口,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设于卷轮机构与翻转台(341)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翻转台机构(34)包括翻转台(341)和凸轮翻转机构(342),凸轮翻转机构(342)包括固定套筒(3421)、压缩弹簧(3422)、插销盘(3423)、滑动凸轮(3424)、翻转盘(3425)、扭簧(310)、第二驱动轮(3427),各零件依次轴向连接,固定套筒(3421)与滑动凸轮(3424)滑动连接,固定套筒(3421)上设有中空轴,扭簧(310)套接在固定套筒的中空轴上,插销盘(3423)一端设有弧形凸块(3423a),插销盘(3423)的另一端设有中空轴(3423b),压缩弹簧(3422)套接在中空轴(3423b)上,滑动凸轮(3424)的一侧为平面,滑动凸轮(3424)另一侧设有一对对称的凸轮凸台(3424a),滑动凸轮(3424)内壁上还设有两凸键(3424b),翻转盘(3425)的底部设有与凸轮凸台(3424a)相对应的一对对称的翻转盘凸台(3425b)和一翻转盘环形槽(3425c),翻转盘(3425)的端面设有端面弧形凸块(34d),第二驱动轮(3427)上设有一扇形凸块(3427b),第二驱动轮(3427)与中空转轴(35)传动连接,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设于卷轮机构与翻转台(341)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卷轮机构包括一个卷轮,为第一卷轮(31),所述次级百叶片包括次一百叶片,第一卷轮(31)上绕接控制次一百叶片的次一梯带,翻转台(341)上绕接控制主百叶片的主梯带,第一卷轮(31)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台(341)上并与中空转轴(35)传动连接,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一根设于第一卷轮(31)上的第一卷轮销轴(31c)和设于翻转台(341)前端面板上的环形槽(34c),销轴(31c)适配插入环形槽(34c)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卷轮机构中卷轮为三个,包括第一卷轮(31)、第二卷轮(32)、和第三卷轮(33),所述次级百叶片包括次一百叶片、次二百叶片和次三百叶片,第一卷轮(31)上绕接控制次一百叶片的次一梯带,第二卷轮(32)上绕接控制次二百叶片的次二梯带,第三卷轮(33)上绕接控制次三百叶片的次三梯带,翻转台(341)上绕接控制主百叶片的主梯带,第三卷轮(33)、第一卷轮(31)和第二卷轮(32)依次被中空转轴(35)贯穿且均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台(341)上,驱动轮(31’)与第一卷轮(3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卷轮(31)通过扭簧(310)与第二卷轮(32)传动连接,第一卷轮(31)与第三卷轮(33)转动连接,所述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设于第一卷轮(31)与第三卷轮(33)间,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一根设于第三卷轮(33)上的第三卷轮销轴(33c)和设于翻转台(341)前端面板上的环形槽(34c),第三卷轮销轴(33c)适配插入环形槽(34c)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两根设于第一卷轮(31)上的第一卷轮销轴和两道设于第三卷轮(33)中心孔内壁上的内空台阶,两第一卷轮销轴构成的圆心角小于两内空台阶构成的圆心角,两第一卷轮销轴嵌插在两内空台阶之间的空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卷轮机构中卷轮为两个,包括第二卷轮(32)和第三卷轮(33),所述次级百叶片包括次二百叶片和次三百叶片,第二卷轮(32)上绕接控制次二百叶片的次二梯带,第三卷轮(33)上绕接控制次三百叶片的次三梯带,翻转台(341)上绕接控制主百叶片的主梯带,第三卷轮(33)、驱动轮(31’)和第二卷轮(32)依次被中空转轴(35)贯穿且均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台(341)上,驱动轮(31’)与中空转轴(35)传动连接,扭簧(310)套接在驱动轮(31’)上,驱动轮(31’)通过扭簧(310)与第二卷轮(32)传动连接,驱动轮(31’)与第三卷轮(33)转动连接,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一根设于第三卷轮(33)上的第三卷轮销轴(33c)和设于翻转台(341)前端面板上的环形槽(34c),第三卷轮销轴(33c)适配插入环形槽(34c)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两根设于驱动轮(31’)上的驱动轮销轴和两道设于第三卷轮(33)中心孔内壁上的内空台阶,两驱动轮销轴构成的圆心角小于两内空台阶构成的圆心角,两驱动轮销轴嵌插在两内空台阶之间的空隙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翻转台(341)前端面固设有端面凸台(3412),齿轮(343)与端面凸台(3412)嵌合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底座支架(39)上设有支座插块(36)、支座盖(37)和支座(38),支座(38)插接在底座支架(39)内部的端部,支座盖(37)与支座(38)可拆卸地连接,中空转轴(35)转动连接在支座盖(37)与支座(38)结合处,被动凸轮(346)转动连接在支座(38)上。

说明书

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叶窗的卷轮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283990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对公开号为CN101818616A的中国发明专利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单次二分、三次四分和双重二分变节距百叶窗的概念,同时,公开号为CN102808577A、CN102839906A、CN102900347A、CN102808572A的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与此变节距百叶窗相关的卷轮机构及卷轮系统,这些机构和系统有一个特点,就是各个卷轮安置在一个翻转筒内,与百叶片相连的各梯带上端需要环绕翻转筒并伸进翻转筒顶部开孔与卷轮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在变节距百叶窗装配过程中将各梯带上端连接到相应卷轮上较为困难,为了使各组百叶片处于设定的初始水平位置上而对连接在卷轮上的各梯带上端进行调节也很困难。另一方面,上述发明专利中所涉及控制转动过程中发生停顿动作的次二卷轮的机构比较复杂,使得翻转筒的外径和轴向长度难以缩小而导致卷轮系统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且控制翻转筒翻转的不完全齿轮翻转机构复杂,造成装配困难,控制翻转筒翻转的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金属插销易损坏翻转筒注塑件;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改善室内光照效果,需要将变节距百叶窗上半部的次百叶片与下半部的次百叶片的水平升降由同步改为异步进行,上述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卷轮系统无法满足这种要求。

发明内容

现有的带翻转筒的百叶窗卷轮机构及卷轮系统翻转机构复杂,装配困难,且无法实现变节距百叶窗上半部的次百叶片与下半部的次百叶片异步升降,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变节距百叶窗动作的卷轮系统,既可以控制百叶窗上半部次百叶片和下半部次百叶片同步上下升降和全部百叶片的同步关闭翻转,也可以控制百叶窗上半部次百叶片和下半部次百叶片异步上下升降和全部百叶片的同步关闭翻转,还可以控制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各次百叶片上下升降和全部百叶片的同步关闭翻转,并且卷轮系统结构简单,百叶窗的梯带与卷轮系统的连接与调整也变得更为容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用于采用主百叶片和次级百叶片进行分别动作控制的百叶窗,该卷轮系统包括控制百叶片间相对升降的卷轮机构、控制百叶片整体翻转的翻转台机构、中空转轴和底座支架,卷轮机构设于翻转台机构内部,翻转台机构设于底座支架内,中空转轴贯穿翻转台机构和卷轮机构,翻转台机构和卷轮机构间通过行程角传动结构连接,卷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卷绕次级百叶片梯带的卷轮,卷轮为一个时,卷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卷轮为多个时,卷轮机构还包括驱动卷轮的驱动轮,卷轮和驱动卷轮的驱动轮同轴穿连在中空转轴上,驱动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驱动轮上套设有扭簧,驱动轮两端分别通过扭簧和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与相邻的卷轮传动连接。卷轮上卷绕次级百叶片梯带,控制次级百叶片相对于主百叶片的升降动作,而翻转台机构上卷绕主百叶片梯带,控制主百叶片和次级百叶片的翻转动作。卷轮为一个时,卷轮与翻转台机构间通过行程角传动结构产生转动时序,进而实现单级次级百叶片与主百叶片按一定时序实现分离/靠拢,及所有主、次级百叶片同步翻转的状态控制;卷轮为多个时,卷轮相互间通过扭簧和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的带动实现多级次级百叶片间按一定时序完成相互间的分离/靠拢,整个卷轮机构与翻转台机构间又通过行程角传动结构产生转动时序使各级次级百叶片与主百叶片按一定时序完成分离/靠拢,及所有主、次级百叶片同步翻转的状态控制。

作为优选,翻转台机构包括带有前、后端壁的翻转台、一个与翻转台前端壁固连的齿轮、一个主动凸轮、一个可被主动凸轮锁止的被动凸轮和一个不完全齿轮,被动凸轮一个端面固设有可与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被动凸轮另一个端面固设有可与不完全齿轮啮合的小齿轮,中空转轴贯穿主动凸轮和不完全齿轮,且主动凸轮和不完全齿轮均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主动凸轮呈扇形,被动凸轮上设有可容主动凸轮的弧形轮缘嵌入的弧形缺口,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设于卷轮机构与翻转台间。不完全齿轮从中空转轴引入扭矩,但不是连续而是按一定时序地传递到小齿轮上,不完全齿轮与小齿轮空啮合期间,主动凸轮弧形轮缘嵌入弧形缺口中,使得扭矩传递停止;不完全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期间,弧形缺口恰偏转,不与主动凸轮弧形轮缘啮合,此间扭矩通过小齿轮按时序传到齿轮上,驱动翻转台转动,从而产生翻转台非连续、而是按一定时序翻转的效果,在此时序中便于完成次级百叶片相互间或次级百叶片与翻转台机构间的各种动作配合。

作为另选,翻转台机构包括前、后端壁翻转台和凸轮翻转机构,凸轮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套筒、压缩弹簧、插销盘、滑动凸轮、翻转盘、扭簧、第二驱动轮,各零件依次轴向连接,固定套筒与滑动凸轮滑动连接,固定套筒上设有中空轴,扭簧套接在固定套筒的中空轴上,插销盘一端设有弧形凸块,插销盘的另一端设有中空轴,压缩弹簧套接在中空轴上,滑动凸轮的一侧为平面,滑动凸轮另一侧设有一对对称的凸轮凸台,滑动凸轮内壁上还设有两凸键,翻转盘的底部设有与凸轮凸台相对应的一对对称的翻转盘凸台和一翻转盘环形槽,翻转盘的端面设有端面弧形凸块,第二驱动轮上设有一扇形凸块,第二驱动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设于卷轮机构与翻转台间。本方案是对现有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卷轮系统的改进,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翻转筒注塑件易磨损的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卷轮机构包括一个卷轮,为第一卷轮,所述次级百叶片包括次一百叶片,第一卷轮上绕接控制次一百叶片的次一梯带,翻转台上绕接控制主百叶片的主梯带,第一卷轮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台上并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一根设于第一卷轮上的第一卷轮销轴和设于翻转台前端壁上的环形槽,销轴适配插入环形槽中。本方案用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

作为另选,所述卷轮机构中卷轮为三个,包括第一卷轮、第二卷轮、和第三卷轮,所述次级百叶片包括次一百叶片、次二百叶片和次三百叶片,第一卷轮上绕接控制次一百叶片的次一梯带,第二卷轮上绕接控制次二百叶片的次二梯带,第三卷轮上绕接控制次三百叶片的次三梯带,翻转台上绕接控制主百叶片的主梯带,第三卷轮、第一卷轮和第二卷轮依次被中空转轴贯穿且均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台上,驱动轮与第一卷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卷轮通过扭簧与第二卷轮传动连接,第一卷轮与第三卷轮转动连接,所述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设于第一卷轮与第三卷轮间,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一根设于第三卷轮上的第三卷轮销轴和设于翻转台前端壁上的环形槽,第三卷轮销轴适配插入环形槽中。本方案用于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两根设于第一卷轮上的第一卷轮销轴和两道设于第三卷轮中心孔内壁上的内空台阶,两第一卷轮销轴构成的圆心角小于两内空台阶构成的圆心角,两第一卷轮销轴嵌插在两内空台阶之间的空隙中。本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适应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结构设置。

作为另选,所述卷轮机构中卷轮为两个,包括第二卷轮和第三卷轮,所述次级百叶片包括次二百叶片和次三百叶片,第二卷轮上绕接控制次二百叶片的次二梯带,第三卷轮上绕接控制次三百叶片的次三梯带,翻转台上绕接控制主百叶片的主梯带,第三卷轮、驱动轮和第二卷轮依次被中空转轴贯穿且均可转动地连接在翻转台上,驱动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扭簧套接在驱动轮上,驱动轮通过扭簧与第二卷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第三卷轮转动连接,所述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一根设于第三卷轮上的第三卷轮销轴和设于翻转台前端壁上的环形槽,第三卷轮销轴适配插入环形槽中。本方案用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

作为另选,所述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包括两根设于驱动轮上的驱动轮销轴和两道设于第三卷轮中心孔内壁上的内空台阶,两驱动轮销轴构成的圆心角小于两内空台阶构成的圆心角,两驱动轮销轴嵌插在两内空台阶之间的空隙中。本次级行程角传动结构适应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结构设置。

作为优选,翻转台前端面固设有端面凸台,齿轮与端面凸台嵌合为一体。本结构可方便经济地实现翻转台前端壁与齿轮的固连。

作为优选,底座支架上设有支座插块、支座盖和支座,支座插接在底座支架内部的端部,支座盖与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中空转轴转动连接在支座盖与支座结合处,被动凸轮转动连接在支座上。具有此种结构的底座支架易于加工组装,便于与卷轮机构和翻转台机构的配合,从而方便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变节距百叶窗动作的卷轮系统,既可以控制百叶窗上半部次百叶片和下半部次百叶片同步上下升降和全部百叶片的同步关闭翻转,也可以控制百叶窗上半部次百叶片和下半部次百叶片异步上下升降和全部百叶片的同步关闭翻转,还可以控制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各次百叶片上下升降和全部百叶片的同步关闭翻转,并且卷轮系统结构简单,使得卷轮系统装配简单、百叶窗的梯带与卷轮系统的连接与调整也变得更为容易。

附图说明

图1变节距百叶窗三维图;

图2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交界处的2个单元百叶片横截面的一个运动周期的示意图;

图3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三维总装图;

图4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三维分解图;

图5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半边翻转筒机构三维分解图;

图6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三维图;

图7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机构的驱动控制轮三维图;

图8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第一卷轮与梯带上端的连接方式三维图;

图9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b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机构的三维分解图;

图10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c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机构的三维分解图;

图11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各剖面位置示意图;

图12a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a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A-A剖面所示第一卷轮与梯带连接关系图;

图12b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a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B-B剖面所示翻转台与梯带连接关系图;

图13a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b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A-A剖面所示第一卷轮与梯带连接关系图;

图13b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b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B-B剖面所示翻转台与梯带连接关系图;

图14a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c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A-A剖面所示第一卷轮与梯带连接关系图;

图14b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c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B-B剖面所示翻转台与梯带连接关系图;

图15a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右视轴测图;

图15b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左视轴测图;

图16对应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机构处于翻转临界点的三维分解图;

图17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各剖面位置示意图;

图18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三维C-C剖面图;

图19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三维D-D剖面图;

图20对应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4b所示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各剖面图;

图21对应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4c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各剖面图;

图22对应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4d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各剖面图;

图23对应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4f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各剖面图;

图24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交界处的2个单元百叶片横截面的一个运动周期示意图;

图25a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右视轴测图;

图25b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左视轴测图;

图26对应于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机构处于翻转临界点的三维分解图;

图27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各剖面位置示意图;

图28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三维E-E剖面图;

图29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三维F-F剖面图;

图30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三维G-G剖面图;

图31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交界处的2个单元百叶片横截面的一个运动周期的示意图;

图32a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带凸轮滑块翻转机构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右视轴测分解图;

图32b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带凸轮滑块翻转机构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左视轴测分解图;

图33a凸轮滑块翻转机构的右视轴测分解图;

图33b凸轮滑块翻转机构的左视轴测分解图;

图34a对应于图24a所示的百叶片初始位置的凸轮滑块翻转机构沿翻转台端面的剖面图;

图34b对应于图24c所示的百叶片位置的凸轮滑块翻转机构沿翻转台端面的剖面图;

图34c对应于图24d所示的百叶片翻转后位置的凸轮滑块翻转机构沿翻转台端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如下:

D为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的垂直距离;

θ为卷轮通过卷绕梯带带动百叶片上升D/2距离时转过的角度;

φ为百叶片翻转关闭角。

实施例1

一种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根据图1,所述变节距百叶窗包括顶轨1、转轴2、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卷绳器3’,驱动器4、珠链5、底轨提升绳7、主、次百叶片80、81,主、次梯带90、91和底轨100,顶轨1中安置有变节距百叶窗的传动机构,变节距百叶窗的传动机构包括一根转轴2、两个以上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与卷绳器3’、一个驱动器4及与之相连的珠链5或摇杆或电机组成,转轴2穿过两个以上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和卷绳器3’以及驱动器4,拉动珠链5或旋转摇杆或按动遥控器即可旋转转轴2而带动驱动器4、卷绳器3’和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旋转,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通过各梯带控制变节距百叶窗的百叶片的水平升降和翻转,提升绳7的上端固定在卷绳器3’上,提升绳7的下端连接百叶窗底轨100,卷绳器3’通过提升绳7控制变节距百叶窗的百叶片的整体升降(收拢与打开),各梯带90、91的两上端分别环绕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上的翻转台机构34而与翻转台34机构及相应卷轮机构31连接,各梯带90、91的横缆连接相应的百叶片80、81。

变节距百叶窗以身高1.7m为分界线将百叶窗分为上下两部分,离室内地面1.7m以上的百叶片将照射至其上的阳光导入至室内纵深处的顶部,离室内地面1.7m以下的百叶片可以将照射其上的阳光导入至窗户附近处,使得室内达到均匀的日光照明度,由此导致变节距百叶窗的上、下两部分的百叶片横截面形状不同。图2显示了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上、下半部交界处2个单元的各次百叶片水平升降与所有百叶片翻转关闭的一个运动周期:(1)主百叶片90、90’、90”等间距分布在窗户上,次百叶片91、91’、91”分别叠合在主百叶片90、90’和90”上,(对应于图2a),(2)次一百叶片91、91’上升D/2距离至两两相邻主百叶片90、90’、90”中间位置时(对应于图2b),(3)主、次百叶片90、91、90’、91’、90”、91”同时从水平位置旋转φ至百叶窗关闭状态(对应于图2c),之后将驱动器反转,则主、次各百叶片按原路顺序返回。

根据图3、图4,实现上述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次百叶片水平升降和所有百叶片翻转动作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包括第一卷轮31、翻转台机构34、中空转轴35、支座插块36、支座盖37、支座38和底座支架39;第一卷轮31的外环上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顶部设有一凹槽,凹槽安置一将第一梯带81的两上端压入凹槽中的压块312,压块312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卷轮31上,压块31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将次一梯带82的上端压紧固定在第一卷轮31上(如图8所示);翻转台机构34由翻转台341、一个与翻转台341的端面凸台3412(如图6所示)嵌合为一体的齿轮343、一个主动凸轮344、一个两侧各设有一小齿轮的被动凸轮346和一个不完全齿轮345组成(如图5、图7所示),翻转台341的外壁设有约束主梯带80、次一梯带81的两环形槽,翻转台341的前、后两个端壁3411上各设有一与中空转轴35相配的中心孔,翻转台341的内部设有一容纳第一卷轮31旋转的空间3413,处于该空间位置的翻转台341两侧壁面上设有容纳减少绳索与翻转台壁面摩擦的小滑轮311的凹槽3414(如图5、图6所示),翻转台341的内部还设有与第一卷轮31外环面上同样的凹槽3415以容纳压块312,压块312与翻转台341的连接方式以及将主梯带80上端固定在翻转台341上的方式与第一卷轮31上的压块方式相同,翻转台341的前端壁上还设有一夹角为θ的环形槽34c(如图10所示),以容纳第一卷轮31壁上的第一卷轮销轴31c,使得第一卷轮31的转动限制在θ角度范围内,主动凸轮344从初始位置344a至解锁临界点344b的锁定部分的夹角为θ,解锁部分的夹角为φ,φ要大于百叶片翻转关闭角φ,不完全齿轮345从初始位置345a至有齿部分交界处345b的夹角为θ。

根据图4和图5,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装配过程是,首先将第一卷轮31安置在翻转台341内,然后将中空转轴35依序穿过转过翻转台341的后端壁、第一卷轮31、翻转台341的前端壁、齿轮343、主动凸轮344、不完全齿轮345,最后中空转轴35的端部套入插板36的端部孔内,中空转轴35与翻转台341的两端壁的中心孔为转动连接,中空转轴35与第一卷轮的中心孔相互嵌合成为一体,也与主动凸轮344、不完全齿轮345的中心孔相互嵌合,齿轮343的中心孔与翻转台341的端面凸台3412相互嵌合,将翻转台341的右端安置在支座38上,并将插板36插入到支座38中,再将支座上盖37合到支座38上并用螺钉将两者固定在一起,此时可以将被动凸轮346的两侧销轴分别插入到支座38的销孔38a和插板36的销孔36a中,使得被动凸轮346的两侧齿轮分别与齿轮343和不完全齿轮345啮合,被动凸轮346与主动凸轮344相互配合锁定翻转台341。

图11为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各剖面位置的示意图,图5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a所示初始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翻转台机构各个零件关系的三维分解图,此时主动凸轮344和不完全齿轮345顺时针转动,由于主动凸轮344与被动凸轮346处于锁定状态,不完全齿轮345与被动凸轮346一侧的齿轮处于非啮合状态,使得被动凸轮保持静止状态,从而维持翻转台341处于静止状态,图12a的A-A剖面图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次一百叶片处于如图2a所示初始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第一卷轮与控制次一百叶片91的次一梯带81的连接关系,次一梯带81的一上端穿过底座支架39的底部环绕翻转台341并通过第一卷轮上的压块312的压紧而与第一卷轮31固定连接在一起,次一梯带81的另一上端穿过底座支架39的底部绕过翻转台341的滚珠轴承311后从第一卷轮31底部环绕到第一卷轮31顶部,再通过压块312将次一梯带81的这一上端压紧而使其与第一卷轮31固定连接在一起;图12b的B-B剖面图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a所示初始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翻转台341与控制主百叶片90的主梯带80的连接关系,连接主百叶片90的主梯带80的两上端穿过底座支架39环绕翻转台341并通过压块312将其固定在翻转台341上。

图9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b所示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翻转台机构各个零件关系的三维分解图,此时主动凸轮344和不完全齿轮345顺时针转动,主动凸轮344与被动凸轮346处于解锁临界状态,不完全齿轮345与被动凸轮346一侧的齿轮开始进入啮合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前被动凸轮保持静止状态,从而维持翻转台341处于静止状态,临界状态后被动凸轮346的一侧齿轮与不完全齿轮345啮合而开始逆时针转动并通过与齿轮343啮合的被动凸轮346另一侧齿轮带动翻转台341顺时针转动,图13a的A-A剖面图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b所示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第一卷轮31已经转动一个角度θ,即第一卷轮31通过次一梯带81将次一百叶片91提升D/2的距离;图13b的B-B剖面图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b所示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翻转台341未发生任何转动;图10显示了对应于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3所示位置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翻转台机构34的各个零件的传动关系,此时翻转台341已经转动了一个角度φ,图14a的A-A剖面图与图14b的B-B剖面图显示了对应于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处于如图2c所示位置时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第一卷轮31与翻转台341一道转动了一个角度φ,由此第一卷轮31和翻转台341分别通过次一梯带81和主梯带80将主、次百叶片80、81翻转一个角度φ,使得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反向转动中空转轴35,则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与各百叶片80、81按原顺序路径返回。

实施例2

一种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对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其主百叶片90通过上端固定在翻转台上的主梯带80控制,下半部分次二百叶片92通过上端固定在第二卷轮上的次二梯带82控制,上半部分次三百叶片93通过上端固定在第三卷轮上的次三梯带83控制,各百叶片的运动顺序为:首先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的下半部分次二百叶片92上升至两相邻主百叶片中间位置,而叠合在主百叶片上的上半部分次三百叶片93保持静止状态,然后次二百叶片92保持静止状态,叠合在主百叶片上的上半部分次三百叶片93上升至两相邻主百叶片中间位置,最后所有百叶片一起翻转关闭;图15a和图15b分别显示了应用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右轴测分解图和左轴测分解图,实现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次百叶片水平升降和所有百叶片翻转动作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包括中空转轴35、第二卷轮32、扭簧310、驱动轮31’、第三卷轮33、翻转台机构34、支座插块36、支座盖37、支座38和底座支架39;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的结构及与相对应的梯带82、83的连接方式于与实施例一中第一卷轮的结构及与次一梯带81的连接方式相同,不同之处是第二卷轮32的一侧端壁上设有一扇形凸台32a,第三卷轮33的一侧端壁设有一对内空台阶33a、33b,第三卷轮33的另一侧端壁上设有一销轴33c,并且第二卷轮32和第三卷轮33的中心孔为圆孔,驱动轮31’的两侧各设有一环形凸台且其中一侧设有两根夹角为θ的驱动轮销轴31a、驱动轮销轴31b,扭簧310的内径约小于驱动轮31’一侧环形凸台的外径,扭簧310的两端310a的夹角约大于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的夹角,翻转台机构34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翻转台机构基本相同,包括翻转台341、一个与翻转台341壁面端凸台嵌合为一体的齿轮343、一个主动凸轮344、一个两侧各设有一小齿轮的被动凸轮346和一个不完全齿轮345(如图15a、图15b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所示的翻转台,翻转台341在轴向方向拉长以容纳驱动轮31’、第二卷轮32和第三卷轮33且翻转台341容纳第三卷轮33的空间两侧壁面各设有一扇形凸台34a、34b,主动凸轮344从起点344a至解锁点344b的锁定部分的夹角为2θ,不完全齿轮345的无齿部分的夹角为2θ。

应用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的装配过程是,首先将扭簧310套入到驱动轮31’的一侧环形凸台上且将其两端310a卡在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上,然后将驱动轮31’的另一侧环形凸台套入第三卷轮33中,使得驱动轮31’的两个驱动轮销轴之一31a搁在第三卷轮33的内空台阶33b上,再将合为一体的第二卷轮、扭簧310、驱动轮31’和第三卷轮33安置在翻转台341内,中空转轴35依序穿过转过翻转台341的左端壁、第二卷轮32、扭簧310、驱动轮31’、第三卷轮33、翻转台341的右端壁、齿轮343、主动凸轮344、不完全齿轮345,最后中空转轴35的端部套入到插板36的端部孔内,中空转轴35与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和翻转台341的两端壁的中心孔为转动连接,中空转轴35与驱动轮31’、主动凸轮344、不完全齿轮345嵌合成为一体,翻转台机构34各零件、支座38、上盖37、插板36、支座支架39的装配关系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上述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应用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时将使得各百叶片按图24顺序完成各种动作,即图24显示了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上、下半部交界处2个单元的各次百叶片升降与所有百叶片翻转关闭的一个运动周期:(1)主百叶片90、90’、90”按D等间距分布在窗户上,次百叶片92、93、93’分别叠合在主百叶片90、90’和90”上,(对应于图24a),(2)将中空转轴35转动一个角度θ,次二百叶片92上升D/2距离至两两相邻主百叶片90、90’中间位置,而次三百叶片93保持静止状态(对应于图24b),(3)继续转动中空转轴35一个角度θ,次三百叶片93上升D/2距离至两两相邻主百叶片90’、90”中间位置,而次二百叶片92保持静止状态(对应于图24c),(4)继续转动中空转轴35一个角度φ,主、次百叶片90、92、90’、93、90”同时从水平位置翻转φ角至百叶窗关闭状态(对应于图24d),(5)反转中空转轴35一个角度φ,则主、次各百叶片返回到等节距水平位置,(6)继续反转中空转轴35两个θ角,则主、次各百叶片返回到初始水平位置(如图24a所示)。

图17为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各剖面位置的示意图,图18为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处于初始状态的三维C-C剖面图,该图显示了扭簧310环抱驱动轮31’且其两端310a搁在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上,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落在翻转台的内部扇形凸台34a、34b之间并与扇形凸台34b形成θ角;图19为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处于初始状态的三维D-D剖面图,该图显示了驱动轮31’的两驱动轮销轴31a、31b落在驱动轮31’与第三卷轮33形成的环形槽内,此时驱动轮销轴31a搁在第三卷轮33的内空台阶33a上,驱动轮销轴31a、31b之间的夹角为θ,驱动轮销轴31b与第三卷轮33的内空台阶33b的夹角也为θ;顺时针转动中空转轴35,则中空转轴35带动驱动轮31’、主动凸轮344、不完全齿轮345一道同步转动,由于扭簧310环抱驱动轮31’,第一驱动轮依靠摩擦力带动扭簧310一道同向转动,而扭簧310的两端310a套在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上,使得扭簧310通过其两端310a带动第二卷轮32一道同向转动,当中空转轴35转动一个θ角时(如图20a所示),第二卷轮32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次二梯带82将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下半部分的次二百叶片92提升D/2距离至两相邻主百叶片90中间位置(如图24b所示),此时第三卷轮33无外力推动而保持静止状态,次三百叶片93也保持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的初始状态(如图20b所示);当中空转轴35继续转动时,扭簧310的一端被翻转台341的扇形凸台34b顶住,环抱驱动轮31’的扭簧310的另一端继续推着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转动直至其被翻转台341的扇形凸台34b顶住,使得扭簧310内径加大而与驱动轮31’的摩擦力大为减少,扭簧310不再随驱动轮31’转动而停留在此处,同时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被翻转台341的扇形凸台34b顶住而不再转动(如图21a所示),次二百叶片92则停留在两相邻主百叶片90、90’中间位置保持静止状态(如图24c所示),同时,驱动轮31’的销轴31抵住第三卷轮33的内空台阶33b,从而推动第三卷轮33转动,当第三卷轮33转动一个θ角时(如图21b所示),第三卷轮33通过固定其上的次二梯带83将次三百叶片93水平提升D/2(如图24c所示);继续转动中空转轴35时,与实施例一一样,主动凸轮344解除与被动凸轮346的锁定关系(如图16所示),中空转轴35通过不完全齿轮与被动凸轮346一侧齿轮的啮合带动翻转台341转动,此时,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被翻转台341的扇形凸台34b顶住,第三卷轮33的销轴33c被翻转台341的壁面环形槽34c一端阻挡,第二卷轮32和第三卷轮33随翻转台341一道同步转动(如图22a、22b所示),与翻转台341连接在一起的主梯带80、与第二卷轮32连接在一起的次二梯带82、与第三卷轮33连接在一起的次三梯带83分别带动主百叶片90、次二百叶片92、次三百叶片93同步翻转,在中空转轴35转动一个φ角时,所有百叶片也翻转同样的角度,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2a、图22b所示);反转中空转轴35,驱动轮31’、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随翻转台341一同反转回到翻转前的状态(如图21a、21b所示),各百叶片也回到翻转前的状态(如图24e所示);继续翻转中空转轴35时,翻转台341被主动凸轮344锁定而保持静止状态,驱动轮31’通过摩擦力带动扭簧310一同反转,扭簧通过其套在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上的两端推动第二卷轮32反转,第三卷轮33在挂在次三梯带83的次三百叶片93的重力作用下随着驱动轮31’反转,在驱动轮31’反转一个角度θ时,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也随之反转同样的角度(如图23a、图23b所示),次二百叶片92、次三百叶片93同时水平下降D/2距离并分别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如图24f所示),单次二分同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百叶片完成一个运动周期。

实施例3

一种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将实施例二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驱动轮31’改进成融合了驱动轮31’的第一卷轮31,即驱动轮31’和第一卷轮31合二为一,一体成型,驱动轮31’突出于第一卷轮31的一侧端面,其他结构保持不变,则可应用于双重二分变节距百叶窗,这样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在中空转轴35正转过程中,变节距百叶窗呈现为双重二分变节距百叶窗,在中空转轴35反转过程中,变节距百叶窗呈现为三次四分变节距百叶窗,为此将这种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称之为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这种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主百叶片90通过上端固定在翻转台341上的主梯带80控制,次一百叶片91通过上端固定在第一卷轮31上的次一梯带81控制,次二百叶片92通过上端固定在第二卷轮32上的次二梯带82控制,次三百叶片93通过上端固定在第三卷轮33上的次三梯带83控制,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上半部与下半部的百叶片水平升降与翻转的一个运动周期是:(1)主百叶片90、90’、90”等间距分布在窗户上,各次百叶片91、92、93依次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各次百叶片91’、92’、93’依次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各次百叶片91”、92”、93”依次叠合在主百叶片90”上(如图31a所示),(2)中空转轴35转动一个θ时,次一百叶片91、91’、91”和次二百叶片92、92’、92”上升D/2距离至两两相邻主百叶片90和90’、90’和90”中间位置,次三百叶片93、93’、93”仍然叠合在主百叶片90、90’、90”上(如图31b所示),(3)中空转轴35再转动一个θ时,次三百叶片93、93’、93”上升D/4距离至两两相邻百叶片90’和92、92和90”、90”和92”、92”和90”中间位置,次二百叶片92仍然处于两两相邻主百叶片90和90’,90’和90”中间位置(如图31c所示),(4)中空转轴35转动一个φ角时,各主、次百叶片同时从水平位置转动至关闭(如图31d所示),(5)将中空转轴35反转一个φ角时,各主、次百叶片反转至水平位置(如图31e所示),(6)继续翻转中空转轴35一个θ角时,各次百叶片91、92、93同时下降一个距离D/4至次三百叶片93、93’分别叠合在主百叶片90、90’上(如图31f所示),(7)再继续翻转中空转轴35一个θ角时,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和次一百叶片91’、次二百叶片92’同时下降一个距离D/4至次二百叶片93、93’分别叠合在次三百叶片93、93’上(如图31g所示),(8)再继续翻转中空转轴35一个θ角时,各主、次百叶片回复到初始状态(如图31a所示)。

图24a和图24b分别显示了应用于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右轴测分解图和左轴测分解图,实现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各次百叶片水平升降和所有百叶片翻转动作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包括中空转轴35、第二卷轮32、扭簧310、驱动轮31’、第三卷轮33、翻转台机构34、支座插块36、支座盖37、支座38和底座支架39;第一卷轮31、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与相对应的梯带81、82、83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各卷轮相同,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将实施例二的驱动轮31’的中部环形挡板加大加宽后变成了第一卷轮31,第一卷轮31、第二卷轮32、第三卷轮33和翻转台机构34的各个技术参数如图25a、图28、图29、图30所示,第一卷轮31的两根销轴31a、31b以及第三卷轮33的内空台阶33b两两夹角为θ,扭簧310与驱动轮31’的装配关系以及与第一卷轮31、第二卷轮32的嵌合关系与实施例二相同,实施例二中的翻转台341的两扇形凸台合成一个扇形凸台而成了一个扇形凸台的两端34a、34b,翻转台341的端部环形槽34c的两端夹角为θ/2,第二卷轮32的扇形凸台32a与翻转台341的扇形凸台形成为θ夹角,主动凸轮344的锁定部分的夹角扩大为3θ/2,不完全齿轮345的无齿部分的夹角为3θ/2。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混合型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装配过程和运动过程与实施例二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上半部分的次三百叶片93由与第二卷轮32连接的次二梯带82控制,而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变节距百叶窗的上、下部分的次二百叶片92由与第二卷轮31连接的次二梯带82控制,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下半部分的次三百叶片93由与第三卷轮33连接的次三梯带83控制,而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变节距百叶窗的上、下部分的次三百叶片93由与第三卷轮33连接的次三梯带83控制,另外,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变节距百叶窗还添加了次一百叶片91,相应添加了一根与第一卷轮31连接的次一梯带81来控制双重二分与三次四分变节距百叶窗的上、下部分的次一百叶片91。

实施例4

一种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凸轮翻转机构,将实施例二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控制翻转台341翻转的不完全齿轮机构换成凸轮翻转机构,与凸轮翻转机构相配合的翻转台341的端面也做相应的改变,其他结构保持不变,这种卷轮系统克服了由中国发明专利CN102900347B公布的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卷轮系统的金属插销磨损翻转筒注塑件的缺陷。

图32a和图32b分别显示了应用于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带凸轮翻转机构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的右轴测分解图和左轴测分解图,实现单次二分异步变节距百叶窗的各次百叶片水平升降和所有百叶片翻转动作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3包括中空转轴35、第二卷轮32、扭簧310、驱动轮31’、第三卷轮33、翻转台机构34、底座支架39;各卷轮的结构及与相对应的梯带的连接方式于与实施例二中的结构及与各梯带的连接方式相同,不同之处第三卷轮33的一侧端壁上的销轴33c位置不同,翻转台机构34由翻转台341和凸轮翻转机构342组成,翻转台341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基本相同,但其端部伸出一弧形凸块34d,相应的弧形槽34c移置到端部上部,同时翻转台341端部的顶部设置一卡扣34e,凸轮翻转机构342与中国发明专利CN102900347B的不同之处是在插销盘3423增添了一个弧形凸块3423a来取代原来的插销,同时添加了一个与驱动轮31’分离但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轮3427。

图33a和图33b分别显示了凸轮翻转机构的右轴测分解图和左轴测分解图,凸轮翻转机构342包括固定套筒3421、压缩弹簧3422、插销盘3423、滑动凸轮3424、翻转盘3425、扭簧310、第二驱动轮3427,各零件依次轴向连接。凸轮翻转机构342的固定套筒3421由一中空轴与一插块组合一体而成,固定套筒3421中空轴上开有一对称轴向滑槽3615,使得滑动凸轮3424内壁凸键3424b与之嵌合而保持滑动凸轮3424只滑动而不转动,固定套筒3421的中空轴上还套有一金属护套3421b,以便扭簧310抱紧金属护套3421b时不会损伤固定套筒中空轴,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取代了中国发明专利CN102900347B的凸轮插销3636,插销盘3423的另一端中空轴3423b上可套入压缩弹簧3422,滑动凸轮3424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设有一对称凸轮凸台3424a,滑动凸轮3424内壁上还设有两凸键3424b,翻转盘3425的底部设有与滑动凸轮3424相对应的一对称翻转盘凸台3425b和一翻转盘环形槽3425c,翻转盘3425的外环顶部还设有一与翻转台341端面顶部卡扣34e相嵌合的方孔3425e,第二驱动轮3427上设有一扇形凸块3427b和一与中空转轴35镶嵌的非圆内孔3427a,使得第二驱动轮3427与驱动轮31’一起与中空转轴35同步转动。

图32b显示了凸轮翻转机构342的组装图,将凸轮翻转机构342的压缩弹簧3422套在插销盘3423的中空轴3423b上,再将滑动凸轮3424插入到插销盘3423的中空轴3423b内,然后将插销盘3423套入固定套筒3421的中空轴上,使得滑动凸轮3424的凸键3424b与固定套筒3421的中空轴上的滑槽3421a嵌合,压缩弹簧3422被压缩在插销盘3423和固定套筒3421之间;将扭簧310套在固定套筒3421的中空轴护套3421b上,使得扭簧310的两端3426a、3426b分别搁在翻转台的端部弧形凸块34d的两端上且同时让扭簧310的一端3426a被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的一端压住,然后将第二驱动轮3427套入到穿过翻转台341的中空转轴35上并与之嵌合,然后通过翻转盘3425的顶部方孔与翻转台端面顶部卡扣嵌合将两者合为一体(如图34a所示)。

图34a显示了对应于图24a所示的百叶片初始位置的凸轮翻转机构沿翻转台端面的剖面图,在初始位置时,第二驱动轮3427的扇形凸块3427b与翻转台341的端面弧形凸块34d的夹角为2θ,翻转台端面的环形槽34c两端夹角为百叶窗关闭角φ(如图33a、33b所示),同时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尚未伸入翻转盘3425的翻转盘环形槽3425c中,按图32a所示逆时针方向将中空转轴35转动2θ角,则第二驱动轮3427同步转动同样的角度,翻转台341在扭簧310的锁定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图34b显示了此时对应于图24c所示的百叶片位置的凸轮滑块翻转机构沿翻转台341端面的剖面图,继续按图32a所示逆时针方向将中空转轴35转动φ角,则第二驱动轮3427的扇形凸块3427推着扭簧310的一端3426a而解除扭簧310对翻转台341的锁定作用,使得扭簧310和翻转台341一道同步转动同样的角度,此时翻转盘3425的端面翻转盘凸台3425b与滑动凸轮3424的凸轮凸台3424a吻合,插销盘3423在压缩弹簧3422的作用下将弧形凸块3423a伸入翻转盘3425的弧形槽3425中,使得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第二驱动轮3427的扇形凸块3427b和翻转台的端面凸块34d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环,扭簧310的两端3426a、3426b分别处于这三者之间的交界处(如图34c所示)。

反转中空转轴35,第二驱动轮3427的扇形凸块3427推着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而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推着扭簧310的一端3426b而解除扭簧310对翻转台341的锁定作用,使得扭簧310和翻转台341一道同步转动,在翻转台341随第二驱动轮3427反转一个φ角的过程中,翻转盘3425端面翻转盘凸台3425b与滑动凸轮3424相互排斥,翻转盘3425将安置在插销盘3423内的滑动凸轮3424往固定套筒3421方向推移,使得插销盘3423与滑动凸轮3424同向滑移,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不断从翻转盘3425的弧形槽3425c中退出,在翻转台341随第二驱动轮3427反转一个φ角时,插销盘3423的弧形凸块3423a完全从翻转盘3425的弧形槽3425c中退出,翻转台341回到初始水平位置而保持静止状态。上述凸轮翻转机构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

上述变节距百叶窗卷轮系统原理可推广到不同变节距百叶窗上使用。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节距百叶窗的具有翻转台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包括控制百叶片间相对升降的卷轮机构、控制百叶片整体翻转的翻转台机构、中空转轴和底座支架,卷轮机构设于翻转台机构内部,翻转台机构设于底座支架内,中空转轴贯穿翻转台机构和卷轮机构,翻转台机构和卷轮机构间通过行程角传动结构连接,卷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卷绕次级百叶片梯带的卷轮,卷轮为一个时,卷轮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卷轮为多个时,卷轮机构还包括驱动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