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拦河坝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拦河坝。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驱动坝体转动的主油缸安装于地基坑中,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主油缸
长期受泥沙淤积,污染大,腐蚀性强,故障率高,密封件加速老化,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主油缸在地基坑中安装所造成
的泥沙污染、密封件加速老化的现象,维修维护更加方便的液压拦河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拦河坝,
具有可转动的坝体,还具有:
连体铰支底座,其中,所述坝体底部的底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体铰支
底座上;
安装在所述坝体背水面的主活塞缸,其中,所述主活塞缸的缸座与连体铰
支底座铰接,主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坝体铰接。
连体铰支底座安装坝体底轴的一端与地基的预埋件连接;连体铰支底座安
装主活塞缸的一端不设预埋件。
还具有:
上端与所述坝体铰接的支撑杆;
当坝体升起、支撑杆支撑坝体时,用于支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的下支座,
其中,所述下支座安装在地基上,所述下支座上设有限位支撑杆下端的台阶。
所述下支座下方设有可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推出所述下支座的伸缩缸。
所述伸缩缸为倾斜布置,伸缩缸的底端向坝体方向倾斜。
所述主活塞缸与坝体的铰接点低于支撑杆上端与坝体的铰接点;所述主活
塞缸与连体铰支底座的铰接点位于所述下支座与坝体之间。
所述主活塞缸和伸缩缸均为液压缸,所述主活塞缸为多级缸。
所述坝体的背面设有放坝时容纳主活塞缸的槽口。
所述主活塞缸有两组,在坝体中部附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杆有两组,布
置在所述主活塞缸的活塞杆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主活塞缸外露
安装,避免地基坑中安装所造成的泥沙污染、密封件加速老化的现象。外露安
装使得维修维护更加方便。主活塞缸安装在坝体的背面,处于坝体的弧形翼下,
不受水流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液压拦河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液压拦河坝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液压拦河坝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液压拦河坝的支撑杆被顶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液压拦河坝的降坝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液压拦河坝的完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坝体,2、主活塞缸,3、连体铰支底座,4、支
撑杆,5、下支座,6、伸缩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液压拦河坝,具有可转动的坝体,还具有:
连体铰支底座,其中,坝体底部的底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连体铰支底座上;
安装在坝体背水面的主活塞缸,其中,主活塞缸的缸座与连体铰支底座铰
接,主活塞缸的活塞杆与坝体铰接。
主活塞缸外露安装,通过将主活塞缸安装在连体铰支底座上,实现主活塞
缸的完全外露安装,不与坝基基础面直接接触,避免地基坑中安装所造成的泥
沙污染、密封件加速老化的现象。外露安装使得维修维护更加方便。同时,主
活塞缸安装在坝体的背水面,处于坝体与连体铰支底座之间,升坝时将水阻挡
在外,主活塞缸不接触水;坝顶溢流或降坝时,主活塞缸处于坝体的弧形翼保
护之下,不受水流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每扇坝体共设有二个连体铰支底座,每个连体铰支底座上均设有两个铰接
孔,铰接孔为一大一小,分别位于连体铰支底座的两端,孔径大的一端套装坝
体底轴,孔径小的一端铰装主活塞缸。
主活塞缸和伸缩缸均为液压缸,主活塞缸为多级缸,占用空间小、行程大、
驱动力大。
连体铰支底座只有一端设置预埋件,另一端不设置预埋件。连体铰支底座
安装坝体底轴的一端与地基的预埋件连接;连体铰支底座安装主活塞缸的一端
不设预埋件。上述布置的作用在于:1、减小安装成本;2、有利于力的传递与
分解,减小闸门升降过程中对铰支预埋件的冲击。如果连体铰支底座另一端也
设预埋件固定的话,那么从力学的角度看,连体铰支底座实际就成了两个主体
结构,所有的受力只能传输到预埋件上。
其力的分解原理为:当坝面开始起升时,主活塞缸对连体铰支底座会产生
一个向坝体底轴方向的推力,该推力通过连体铰支底座传输至坝体底轴,给坝
体产生一个向底轴方向的拉力;同时坝体因主活塞缸活塞杆的推力而产生一个
向坝体上横梁方向的拉力,上下二个方向的拉力在坝体上抵消。当坝体升起到
直立状态时,主液压缸、连体铰支底座和坝体呈三角形支撑状态,主液压缸对
连体铰支底座会产生一个向液压缸底座方向的拉力,这个拉力传递到坝体底轴
上;同时主活塞缸的活塞杆对坝体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这个推力也传输到坝体
底轴上,二个方向的力在坝体底轴上相互抵消。主活塞缸和坝体所受的力分解
到连体铰支底座上,减小对铰支预埋件的冲击,改变传统安装方式只有铰支预
埋件受力、会产生预埋件松动的缺陷。
上端与坝体铰接的支撑杆;
当坝体升起、支撑杆支撑坝体时,用于支承支撑杆的下端的下支座,其中,
下支座安装在坝基基础面上,下支座上设有限位支撑杆下端的台阶。起到支撑
坝体的作用。
下支座下方设有可将支撑杆的下端推出下支座的伸缩缸。
伸缩缸为倾斜布置,伸缩缸的底端向坝体方向倾斜。斜向布置的伸缩缸,
顶升时斜向作用力可将支撑杆的下端向外轻松推出。有利于在停电状态下将支
撑杆顶出,真正实现无电降坝,如图3-6所示。
主活塞缸与坝体的铰接点低于支撑杆上端与坝体的铰接点;主活塞缸与连
体铰支底座的铰接点位于下支座与坝体之间。主活塞缸的安装位置在支撑杆和
坝体之间,受坝体的弧形翼保护,当坝顶溢流或降坝时,主活塞缸不会受到水
流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坝体的背面设有放坝时容纳主活塞缸的槽口,供降坝时容纳主活塞缸。
如图2所示,主活塞缸有两组,在坝体中部附近均匀分布;支撑杆有两组,
分布在主活塞缸的活塞杆上方。分布合理,结构稳定可靠。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主活塞缸外露安装,避免地基坑中安装所造成的泥沙
污染、密封件加速老化的现象。外露安装使得维修维护更加方便。主活塞缸安
装在坝体的背面,处于坝体的弧形翼下,不受水流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
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
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