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07123.6 (22)申请日 2014.12.23 C02F 1/20(2006.01) (71)申请人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 动力路 309 号 (72)发明人 刘庆江 唐卉 张明宝 张福君 国金莲 杨军 佟宝玉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代理人 陈晓光 (54) 发明名称 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 (57) 摘要 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除氧器是余 热锅炉热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余热锅 炉是通过烟气进行热量回收的锅炉设备, 。
2、热力系 统中除氧器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单独设置除氧器, 在除氧器的同时会损耗一部分热量。一种旋膜管 式自除氧器, 其组成包括 : 上封盖 (1) 、 所述的上 封盖与内部具有旋膜喷管的除氧筒体 (3) 连接, 所述的除氧筒体与下封盖 (5) 连接, 所述的下封 盖与支架 (6) 连接, 所述的支架与对接支座 (25) 连接。本发明应用于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除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54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548。
3、4 A 1/1 页 2 1.一种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组成包括 : 上封盖,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上封盖与内部具有 旋膜喷管的除氧筒体连接, 所述的除氧筒体与下封盖连接, 所述的下封盖与支架连接, 所述 的支架与对接支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特征是 : 所述的除氧筒体内具有水室 与填料层, 所述的水室外部连接有一组给水进口、 内部具有旋膜喷管、 不凝气体排出孔, 所 述的给水进口通过所述的水室分别与所述的旋膜喷管、 所述的不凝气体排出孔连接, 所述 的旋膜喷管具有上旋膜盖、 旋膜切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填。
4、料层外部连接有手 孔, 所述的填料层内安装有通气管、 中心管、 淋水盘, 所述的淋水盘分别与所述的通气管、 所 述的中心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上封盖分别安装 有安全阀接口、 排汽接口、 上封盖人孔, 所述的下封盖分别安装有蒸汽入口、 排污口、 给水出 口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特征是 : 所述的除氧筒体安装有 筒体人孔、 压力表、 温度计、 温度测点装置、 压力测点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对接支座与低压 汽包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
5、蒸汽入口与所述的给水出口装置通过焊接与低压气包形成一个 整体。 7.一种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的除氧方法 : 其特 征是 :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锅炉给水在进入低压汽包之前, 先通过除氧器进入旋膜管水 室, 通过水室分配给每根旋膜管, 旋膜管将给水喷淋出来形式薄膜, 与下部上升的饱和蒸汽 进行换热除氧器 ; 经过一次除氧的给水此时会落在淋水盘上, 通过淋水盘上的多孔板结构, 将水均匀散 布到下方的填料层中 ; 给水通过填料层时,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有些会附着在填料上, 从而将水与蒸汽额接 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在填料层中会再次与上升的蒸汽。
6、进行一次热交换, 完成二次除氧 ; 在透过下部的多孔板形式均与散出, 通过疏水管送回至低压汽包, 完成整个除氧过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45484 A 2 1/3 页 3 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 利用低压汽包本身产汽对进入低压汽 包的给水进行除氧加热, 再将混合后的除氧疏水重新输送回低压汽包。特别是针对余热锅 炉专用的除氧器。 0002 背景技术 : 除氧器是余热锅炉热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余热锅炉是通过烟气进行热量回 收的锅炉设备, 热力系统中除氧器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单独设置除氧器, 在除氧器的。
7、同时会 损耗一部分热量。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及除氧方法。 0004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组成包括 : 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组成包括 : 上封盖, 所述 的上封盖与内部具有旋膜喷管的除氧筒体连接, 所述的除氧筒体与下封盖连接, 所述的下 封盖与支架连接, 所述的支架与对接支座连接。 0005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除氧筒体内具有水室与填料层, 所述的水室外 部连接有一组给水进口、 内部具有旋膜喷管、 不凝气体排出孔, 所述的给水进口通过所述的 水室分别与所述的旋膜喷管、 所述的不凝气体排出孔连接,。
8、 所述的旋膜喷管具有上旋膜盖、 旋膜切向孔。 0006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填料层外部连接有手孔, 所述的填料层内安装 有通气管、 中心管、 淋水盘, 所述的淋水盘分别与所述的通气管、 所述的中心管连接。 0007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上封盖分别安装有安全阀接口、 排汽接口、 上封 盖人孔, 所述的下封盖分别安装有蒸汽入口、 排污口、 给水出口装置。 0008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除氧筒体安装有筒体人孔、 压力表、 温度计、 温 度测点装置、 压力测点装置。 0009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对接支座与低压汽包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蒸 汽入口与所述的。
9、给水出口装置通过焊接与低压汽包形成一个整体。 0010 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的除氧方法 :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锅炉给水在进入低 压汽包之前, 先通过除氧器进入旋膜管水室, 通过水室分配给每根旋膜管, 旋膜管将给水喷 淋出来形式薄膜, 与下部上升的饱和蒸汽进行换热除氧器。经过一次除氧的给水此时会落 在淋水盘上, 通过淋水盘上的多孔板结构, 将水均匀散布到下方的填料层中。 给水通过填料 层时,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有些会附着在填料上, 从而将水与蒸汽额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在填料层中会再次与上升的蒸汽进行一次热交换, 完成二次除氧。在透过下部的多孔板形 式均与散出, 通过疏水管送回至低压汽包。
10、, 完成整个除氧过程。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本发明使余热锅炉不再设置单独的除氧器, 将除氧器与低压汽包合为一体, 对汽包 内给水直接进行除氧, 能直接除去汽包内氧气及不凝结气体, 保护汽包及管路免受氧化腐 说 明 书 CN 104445484 A 3 2/3 页 4 蚀, 并且减少单独设至除氧器造成的热力损失, 在降低整个系统的氧腐蚀的条件下, 相比独 立的除氧器, 减少了低压汽包及整个热力系统内不凝结气体含量, 防止系统中各个设备的 氧化腐蚀, 延长了设备寿命, 提高了热效率, 在结构上优化了余热锅炉的热力系统。 0012 本发明利用环形填料或丝网填料对给水再一次进行更深度的。
11、除氧, 通过给水与填 料层接触, 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从而与下部上升的蒸汽再次均匀混合换热, 进行二次深度除 氧器, 淋水盘装置旋膜管式自除氧器在余热锅炉及其他类似形式结构上均可推广使用。 0013 本发明适用于余热锅炉的低压汽包, 进入低压汽包的给水, 利用低压汽包产生的 蒸汽加热并除去汽包内的氧气, 实现了将热力系统中的独立除氧器取消。将除氧器和低压 汽包形成一体减少了整个热力系统中的热损耗, 并使汽包直接具备了除氧能力, 低压汽包 的蒸汽加热上部来的给水, 直接对进入汽包的水进行除氧器, 在输送会汽包, 使汽包可以实 现汽包自行除氧的功能。 0014 附图说明 : 附图 1是本发明的结构。
12、示意图。 0015 附图 2是旋膜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 3是淋水盘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 4是附图 3的开孔示意图。 0018 附图 5是本发明低压汽包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一种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其组成包括 : 上封盖 1, 所述的上封盖与内部具有旋膜喷管的 除氧筒体 3连接, 所述的除氧筒体与下封盖 5连接, 所述的下封盖与支架 6连接, 所述的支 架与对接支座 25连接。 0020 实施例 2: 根据实施例 1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除氧筒体内具有水室 2与填料层 4, 所 述的水室外部连接有一组给水进口 9、 内部具有旋。
13、膜喷管 7、 不凝气体排出孔 8, 所述的给水 进口通过所述的水室分别与所述的旋膜喷管、 所述的不凝气体排出孔连接, 所述的旋膜喷 管具有上旋膜盖 20、 旋膜切向孔 21。 0021 实施例 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填料层外部连接有手孔16, 所述的 填料层内安装有通气管 13、 中心管 14、 淋水盘 15, 所述的淋水盘分别与所述的通气管、 所述 的中心管连接。 0022 实施例 4: 根据实施例 1或 2或 3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上封盖分别安装有安全阀接 口 10、 排汽接口 11、 上封盖人孔 12, 所述的下封盖分别安装有蒸汽入口 17、 。
14、排污口 18、 给水 出口装置 19。 0023 实施例 5: 根据实施例 1或 2或 3或 4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除氧筒体安装有筒体人 孔 26、 压力表 22、 温度计 24、 温度测点装置 23、 压力测点装置 27。 0024 实施例 6: 说 明 书 CN 104445484 A 4 3/3 页 5 根据实施例 1或 2或 3或 4或 5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所述的对接支座与低压汽 包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蒸汽入口与所述的给水出口装置通过焊接与低压气包形成一个整 体。 0025 实施例 7: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或 4或 5或 6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水室。
15、上部采用旋膜 管喷淋除氧层上部下部采用多孔板的淋水盘形式, 将水细化成易于传热的液滴, 下部多孔 板将深度除氧的给水再次均匀的排出至出水管处, 除氧器层采用环形填料或丝网形式 ; 设 置进汽及出水的接管均在下封头处与下部低压汽包相连, 整体采用腿式支座安放于低压汽 包的支座上。 0026 实施例 8: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或 4或 5或 6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 填料层采用环形填 料或者丝网形式, 将上部细化均匀散落下来的水进行与填料层接触进一步增大水滴的表面 积, 使下部上升的蒸汽和上部散落的液滴接触的表面积增至最大, 保证换热完全, 从而实现 深度除氧。 0027 实施例 9: 。
16、一种实施例 1或 2或 3或 4或 5或 6或 7或 8所述的旋膜管式自除氧器的除氧方法 : 其特征是 :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锅炉给水在进入低压汽包之前, 先通过除氧器进入旋膜 管水室, 通过水室分配给每根旋膜管, 旋膜管将给水喷淋出来形式薄膜, 与下部上升的饱和 蒸汽进行换热除氧器。经过一次除氧的给水此时会落在淋水盘上, 通过淋水盘上的多孔板 结构, 将水均匀散布到下方的填料层中。 给水通过填料层时,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有些会附 着在填料上, 从而将水与蒸汽额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在填料层中会再次与上升的蒸汽进 行一次热交换, 完成二次除氧。 在透过下部的多孔板形式均与散出, 通过疏水管送回至低压 汽包, 完成整个除氧过程。 说 明 书 CN 104445484 A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5484 A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5484 A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5484 A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5484 A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5484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