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钓引水方案.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5523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76804.5

申请日:

2006.04.08

公开号:

CN101144263A

公开日:

2008.03.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00; E02B3/00; E02B5/00

主分类号:

E02B1/00

申请人:

韩文生

发明人:

韩文生

地址:

1548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泵厂三路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新钓引水方案是水利工程,引调水方案设计技术成果,此方案的产生圆满地解决了困扰依兰县多年的新立水库跨流域引水问题,由于新钓引水方案简单易行,它的实施给依兰县新立水库灌区的粮食稳产增加了后劲。

权利要求书

1.  新钓引水方案是继依兰县引钓失败约十年后产生的,跨流域引水的工程技术方案,它以工省效宏、简单宜行,很快为人们接受,并一举通水受益。新钓引水方案与引钓相比,有以下的相同点,即水源相同,都为钓鱼台河。同在河右侧,并都采用明渠自流的同样方式。都有同一个目的给新立水库补水。
新钓引水方案其特征是:取水口河段位于振兴和进步两村之间。最高点鞍部位于长兴村东岗。入库点选在新立水库西侧坝前约一公里。本方案的前段以原有环山截流沟为主。中段为坡耕地,后段进入自然沟。引调水线三十号前平行等高线。中段斜跨同等线,后段垂直等高线。线路构成前部平缓,中间上坡过岗,后段下坡陡急的格局。由于本方案具有上述特点,存在着无可争辩的事实。

说明书

新钓引水方案
(一)技术领域
新钓引水方案是水利工程,引调水方案设计成果,是依兰县新立水库跨流域引取钓鱼台河水的最佳方案。
(二)背景技术
依兰县新立水库位于牡丹江右岸,二级支流,道台桥河中游,距县城四十公里,是勃力河流域骨干工程之一。引取钓鱼台河水补充新立水库库容,是原勃力河规划组(合江专署水利局)和新立水库设计组(黑龙江省水利学校)分别于一九六七、一九六八两年规划设计,已确定的方案。因为新立水库集雨面积八十三平方公里,属于丘陵半山区,大部分坡地已开垦,据省水校一九六八年设计成果,在多年调解的情况下,兴利库容九百三十万立米。在水田占百分之三十的情况下,每垧地单位用水量为四千八百七十立米,可灌地近二千垧,而新立水库下游灌区地势平坦,需要灌溉面积二千八百四十垧,水少地多,经一九六七年合江专署水利局勃力河流域规划组确定,可在新立水库上游的邻近流域钓鱼台河引取。一九七六年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综合治理规划,五区规划组在报告中对此方案又加以肯定。一九七七年新立水库主体工程已竣工,但由于连年的干旱,库水位偏低,效益不大。在设计规模上已考虑到从钓鱼台河补给新立水库水,为增加水库效益,七七年十月县委动员了十二个公社、民工,开工修依兰县水务局设计的引钓干渠,引钓工程设计规模,从依兰县水务局1979年的“依兰县新立水库竣工总结报告”(附件一)。在其“兴建引钓输水工程的必要性”中可了解到,在上述部分第二页上数第五行写道:“引钓工程位于勃力河流域上游右侧,干渠渠首位于钓鱼台老坝址东侧,沿右岸山坡一百八十一米高程,至南向北走向,沿途经由红旗大队屯西,跃进大队屯北,过李家繁荣屯西进入新立水库,是一座绕山输水工程,全渠长二十七公里,设计土方量四十三万立米,最大断面挖深四点九米,上宽二十二米,底宽四米,渠底坡降五千分之一,设计流量每秒二立米。全渠地形比较复杂,经由一点五公里的洼地。二公里大岗、六点五公里的风化岩及沙带,并需开挖十九个山坡,填平大小十九个沟谷,才能将水输入新立水库。虽然渠线的选择与布置进行过对比,但因其沿山环绕受地形限制,工程很艰巨,造成部分填方和较深的挖方地段。为了处理坡水,设溢流堰七处,沿跃进屯北陡坡段设跌水九处。沿途经由八条乡路,一条公路,需设公路桥一座,农道桥八座,经由六点五公里的风化岩及沙带,漏水严重,必须加强防渗措施……。”造价由当时工程汇总表数据可知,
引钓工程量、材料量造价估算汇总表

在上述引钓工程上,当年全县民工大战两个月完成土方三十万立米,石方六千立米,一九七八年县里又动员常年基本建设民工修输水闸和公路桥各一座。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渠完成的土方,经过春季桃花水的冲击,各交叉部位已经失去原状,又经过几次夏汛山洪,大部分关键段已冲毁,此后很快撤走了当时修引钓的常年民工。通过这次汇战,引钓在原线路上留下了残缺的渠痕。做为当时的有关部门,没有提出引钓续建的进程,只是在1979年12月所做“新立水库竣工总结报告(附件一)”中,在“兴建引钓输水工程的必要性”里,对引钓方案予以肯定,并在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因其钓鱼台河高程在一百八十一米,而新立水库兴利水位一百四十四点三五米,所以说从高程关系上是完全没问题的,只要把钓鱼台河石压柳拦河坝稍加维修,完全可以满足给新立水库补水的要求”,这是依兰县各级在引钓失败后意向唯一的流露。
我当时在新立水库从事工程施工,懂水利业务。另一方面我爱好业余打猎,有计划频频接触这些山山水水,并凭着自己对事业的诚实,自由选择了对引水方案的探索,但这种业余活动毕竟受日常工作的制约。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八年,终于在一九八六年秋季,新的引水方案已完成了野外踏察和定位,应进行下步纵断测量。由于一人无法完成,我将有关情况告知了新立水库领导,并要求在测量上给予支持。领导同意试测,出四人协助我测量一天。就这样一个全新的引水方案产生。
此方案和原引钓的水源同为一条河即钓鱼台河,新钓引水的取水口位于进步、振兴两村中间的河道,在原引钓取水口下游约十公里。渠线首次测量长六点四公里。取水口河底高程一百五十三点五米,比新立水库最高洪水位一百四十六点八米还高六点七米,具备无坝引水条件。引调水干渠经进步东山角下。地势平坦,土质较好。跨经分水岭鞍部地形的最高点一百六十五点零八米,挖深在十米以上的地段,三百三十米长,最大挖深十三点六米。渠线穿过公路一条、村路一条过两次。从此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新方案的实施上。为了探明鞍部地质状况,我建议对其进行探察。水库领导采纳了我的意见,年底前请佳市水利设计院钻探。结果工程所涉及到的部位均为土质,存在着开挖明渠的可行性。
新钓引水方案很快被各级所接受。八七年秋季时任新立水库站长的高文彬,在县水利局开会,写条(附件五)给我让我上报新钓引水相关成果,并附时任水务局涝区站长常礼亲笔写的(附件五),索要成果情况要求。我定名新钓引水工程如期上报(附件二)。就这样,依兰县水务局得到了我发明的新调引水方案成果和相关信息。九三年依兰县水务局在我创作方案的基础上做工作,获得哈市水利局与哈水字[1995]第63号文件批复(附件三)。在批复文件中哈市水务局对依兰水务局所报引水工程已认可。从而新钓引水工程正式成了储备项目,于二000年动工一举通水(附件四)。
(三)发明内容
新钓引水方案的内容是给困扰依兰县多年的,新立水库跨流域引水的技术问题,找到了新的答案。
由于此方案的经济合理,按照传统的技术也容易实施。初期是这样考虑(附件二),但是为了完善和优化此方案,于九八年设计在关键的鞍部段,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涵洞(图2b)。采用土方迎冻开挖法施工。为此,当年在本县学兴灌区渠首涵洞施工中,试验成功(图2a)。
新钓引水方案和原来引钓比,存在着诸多优点。两方案比较见(图1)。两方案成果对比如下表: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新钓引水方案线路长度减少二十公里,只占原引钓线路长度四分之一。减少占地四十公顷,只用不足原方案的三分之一。土方减少三十四万立米,用不到原引钓的三分之一,减少投资约四百五十三万元,且地势平坦,条件好,工程简单易行,方便管理。人们也正是认清了新钓引水方案的诸多优点,而放弃七八年修的引钓半截子工程,并一举开通新钓引水渠。新钓引水方案的产生,使新立水库引水得到了十分满意的答案。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新钓引水方案和引钓方案的平面布置比较,从图中可了解各方案的基本特征。
图2:为新钓引水鞍部关键段的设计优选方式。
图2a为九八年试验工程,用迎冻开挖法,在学兴灌区渠首闸下涵洞施工的完工现状。
图2b为新钓引水鞍部地段设计的优选方式及配套措施。选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盖板涵洞。迎冻开挖,解冻前完工,达到省工省地,方便管理。
五、具体实施方式
新钓引水工程,由于构造简单,完全可以延用一般土方开挖技术,在方案设计初期这样做的考虑。后经长期思考探讨出用全新的方法解决鞍部地形的土方开挖,设计了土方迎冻开挖法。即寒露以后,天气渐冷,地下水位逐日降低,按照需要底宽稍留或不留坡度,全线均匀开挖化土,利用冰冻固坡,天冷多挖,天暖少挖,以保持新挖土坡几小时能初冻。就这样,挖到底,坡便冻到底,由于冰冻坡面不产生渗透水。也由于冰冻,使坡面和原土层相连更牢靠。为了证实上述方法是否可行,在一九九八年学兴灌区渠首涵洞施工中,试验采用迎冻开挖法(图2a),取得成功。据此设计了新钓引水鞍部工程措施(图2b)采用此工程措施可减少土方十五万立米,减少占地三公顷。

新钓引水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钓引水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钓引水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钓引水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钓引水方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新钓引水方案是水利工程,引调水方案设计技术成果,此方案的产生圆满地解决了困扰依兰县多年的新立水库跨流域引水问题,由于新钓引水方案简单易行,它的实施给依兰县新立水库灌区的粮食稳产增加了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