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色剂盒密封薄膜保持结构 本发明涉及静电印刷图像复制装置中的上色剂盒。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上色剂盒的密封,当将上色剂盒与用于将上色剂送入静电印刷图像生成装置的显影部件的上色剂漏斗配合时,该密封可以除掉。
在诸如复印机等的静电印刷图像生成装置中,一般原始文件是由曝光站扫描,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相应的静电潜像。沿着感光鼓的圆周设置显影部件,用于将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着色图像。
在显影部件上设有用于供应上色剂的上色剂漏斗。一个可自由联接/可除下的上色剂盒与上色剂漏斗配合,通过更换上色剂盒可添满上色剂。
上色剂盒由一个壳体组成,该壳体在与上色剂漏斗配合的表面上具有上色剂排放孔,而上色剂就放在这个壳体内。密封薄膜粘接在上色剂盒的排放孔上,薄膜可以剥离,这样内部的上色剂被密封住。密封薄膜的一端伸开并折叠回来,使得可从另一端的方向上将其拉开。
当上色剂盒与上色剂漏斗配合时,通过将密封薄膜的向后折叠端拉开,可将固定在壳体上的密封薄膜剥离,这样,面对上色剂漏斗内部的壳体的上色剂排放孔被打开。结果,在上色剂盒内部的上色剂送入上色剂漏斗中。
上色剂盒地上色剂排放孔,通常是直接向下打开的。结果,当上色剂盒与上色剂漏斗配合,并把密封薄膜剥离时,在上色剂盒内的上色剂落入上色剂漏斗中。上色剂为细的粉末状,随着上色剂落入漏斗中,上色剂在漏斗内的大气中散开。
在密封薄膜完全剥离之前,在上色剂排放孔附近,薄膜的固定部分和向后折叠部分是搭接的。结果,在剥离密封薄膜的过程中,在密封薄膜的固定部分和向后折叠部分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存在着在上色剂漏斗内的大气中散开的上色剂,沿着密封薄膜的框缘侵入搭接的固定部分和折叠部分之间的间隙的危险。
特别是,放入的上色剂重量随着上色剂盒型号的增大而增大。由于这个原因,出现了带有许多上色剂排放孔的壳体,每一个排放孔都贴附有密封薄膜,以便分散加上每一个密封薄膜上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密封薄膜的框缘位于上色剂盒的中心部分,这样,就存在着上色剂的侵入会增加的特别的危险。
还有一个危险,即当密封薄膜完全剥离时,已经侵入密封薄膜间隙的上色剂会散落到上色剂盒和上色剂漏斗的外面,并污染图像生成装置的其他零件。
上色剂还会粘附在密封上色剂排放孔的密封薄膜部分的内表面上。当把密封薄膜的向后折叠部分拉开,使密封薄膜剥离时,粘附着上色剂的部分也被拉开,并被暴露在外面。有时,还设有一薄膜清洁件,它利用一个密封薄膜可以通过的间隙与壳体隔开,这样,图像生成装置不会被粘附在密封薄膜上的上色剂污染。在这种情况下,被剥离的密封薄膜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被拉开,与薄膜清洁件连续接触。结果,粘附在密封薄膜表面上的上色剂被薄膜清洁件除掉。
为了清除粘附在密封薄膜表面上的上色剂,必需使薄膜清洁件和壳体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在用上述方法剥离密封薄膜的过程中,当上色剂侵入密封薄膜的间隙时,存在着侵入的上色剂的附加厚度使得密封薄膜不可能通过薄膜清洁件和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危险。
为了剥离密封薄膜,已经考虑了各种不同的结构,例如,有一种结构,其中操作者通过把薄膜的一端拉开,而使密封薄膜剥离,另一种结构是,密封薄膜的一端固定在回转轴上,回转轴可通过手动操纵一个手柄而转动,或者该轴由马达等带动自动回转。在这些情况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包含了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当密封上色剂盒的上色剂排放孔的密封薄膜剥离时,防止上色剂侵入密封薄膜的固定部分和向后折叠部分之间的间隙,并且防止上色剂散落和密封薄膜剥离失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安装在用于将上色剂送入静电印刷的图像生成装置的显影部件的上色剂漏斗上的上色剂盒由壳体和密封薄膜构成;该壳体包含上色剂,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上色剂排放孔;密封薄膜的密封部分在上色剂排放孔附近,可剥离地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密封上色剂排放孔,而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从密封部分的一端伸展至上色剂排放孔以外,并且向着密封部分的相对一端搭接。这样,密封薄膜本身搭接,并具有开放的相对的侧向边缘,另外,密封薄膜可以在离开密封部分的相对一端的方向上被拉开。此外,上色剂盒还包括一些保持件,它们固定在壳体上,用于覆盖密封薄膜的开放的、相对的侧向边缘。
上色剂盒的结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座,用于固定地容纳具有上色剂排放孔的壳体末端。安装座具有一个上色剂放出开口,它相应于壳体中的上色剂排放孔。
另外,上色剂盒结构可以包括一个密封薄膜清洁件,该清洁件设在密封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之上,与壳体隔开一个预先决定的距离,以便当将密封薄膜从壳体上剥离时,能有效地清除与密封部分接触,并粘附在其表面上的上色剂。
再者,上色剂盒结构可以包括一个密封薄膜剥离机构,用于拉开和卷绕密封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从而将密封部分从壳体上剥离。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上色剂盒由壳体和密封薄膜构成;该壳体包含上色剂,并具有至少一个上色剂排放孔;密封薄膜的密封部分,在上色剂排放孔附近可剥离地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密封上色剂排放孔,密封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从密封部分的一端伸展至上色剂排放孔之外,并向着密封部分的相对一端搭接。因此,密封薄膜本身搭接,并具有开放的、相对的侧向边缘,此外,密封薄膜可在离开密封部分相对一端的方向上被拉开。
上色剂盒包括几个保持件,它们固定在壳体上,用于覆盖密封薄膜的开放的、相对的侧向边缘,上色剂盒还包括若干个压紧件,它们放置在保持件之上,用于在保持件上保持外部压力,其中,保持件则覆盖密封薄膜的开放的、相对的侧向边缘。
上色剂盒的结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座,用于固定地容纳具有上色剂排放孔的壳体的末端。安装座具有一个上色剂放出开口,它相应于壳体上的上色剂排放孔。因此,压紧件是沿着上色剂放出开口的内部边缘设置的。压紧件可由弹性材料构成。
另外,上色剂盒结构可以包括密封薄膜清洁件,它沿着上色剂放出开口,按长度方向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且安放在密封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上面。因此,密封薄膜清洁件,以上述预先决定的距离与壳体隔开,以便当将密封薄膜从壳体上剥离时,可以有效地清除与密封部分接触,并粘附在其表面上的上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当前方面的上色剂盒的密封薄膜剥离机构可以在密封薄膜清洁件之外,沿着离开密封薄膜相对一端的方向安装在安装座上。这里,剥离机构是用于拉开和卷绕密封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的。
透气薄膜可以用来作为密封薄膜。然而,保持件用聚乙烯对苯二酸盐制造比较适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各方面的上色剂盒是这样配合的,即其上色剂排放孔面对上色剂漏斗。当拉开密封薄膜的剥离引导部分时,密封部分从壳体上剥离,贮存在壳体内的上色剂送入上色剂漏斗中。这里,密封薄膜的开放的、相对的侧向边缘被保持件覆盖,防止上色剂侵入密封薄膜搭接部分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可以防止密封薄膜错误地剥离,并且当密封薄膜被完全剥离时,可防止上色剂散落。
特别是,其中,上色剂盒或上色剂漏斗配备了薄膜清洁件,虽然,在没有配备薄膜清洁件时,由于上色剂侵入密封薄膜搭接部分之间的间隙,造成容易产生错误的剥离,而现在可以防止出现这个问题。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一些目的、特点、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中将会更全面地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应的零件,其中: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电印刷复印机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与安装座配合的上色剂盒壳体的斜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色剂盒的部分截面图;
图4为图3所示上色剂盒的底面图,图中还表示了上色剂盒取下后的安装座;
图5为图3所示上色剂盒的另一底面图,它表示附着了安装座的情况;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上色剂盒的部分截面图;
图7为根据图6所示实施例的上色剂盒安装座的平面图;和
图8为图6所示的上色剂盒的底面图,它表示附着安装座的情况。
参见图1,它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表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电印刷复印机。
如图1所示,复印机1的上部设有用于扫描原始文件的曝光站5。曝光站5包括内部alia、光源、镜子和透镜组件。另外,在复印机1的中间部分设有图像生成站6,用于生成扫描的原始文件的着色图像。图像生成站6包括感光鼓7,在感光鼓7的表面上,根据扫描的原始文件生成静电潜像,围绕着感光鼓7放置着充电装置8,显影部件9,转移装置10和清洁装置11。
在复印机1的下部设有纸张供应部分12。纸张供应部分12由设在图1的复印机1右侧的旁通放纸盘13,垂直分层排列的三个纸张供应盒14,15和16,大尺寸纸张供应盒17和纸张送进装置18组成;纸张送进装置18用于将放在旁通放纸盘13或纸张供应盒14中的纸张,通过17转移至图像生成站6,在图像生成站6的下游,沿着纸张送进方向设有纸张送出的运输通道19,定影装置20,送出滚子21和送出托盘22;运输通道19用于将纸张运输至图1装置的左端,定影装置20用于熔化着色图像并将着色图像定影在纸上,送出滚子21用于在定影操作过程中送出纸张,送出托盘22用于存放纸张。
上色剂漏斗23附着在显影部件9上,用于供应上色剂。一个可自由连接/可卸下的上色剂盒24与上色剂漏斗23配合。
图2至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色剂盒24的一个实施例。上色剂盒24主要是由长方形的,象盒子一样的壳体25组成。壳体25的下端的形状,向着底部作成锥度。图4表示设在壳体25底面的上色剂排放孔26和27。密封薄膜28和29分别贴附在上色剂排放孔26和27上。
如图3所示,分别设置了密封薄膜28和29,每一薄膜包括一个密封部分30和剥离引导部分32;密封部分30将相应的上色剂排放孔26和27密封,剥离引导部分32沿着相应的折缝31和34向后折叠,与密封部分30搭接。在图3的取向中,剥离引导部分32被拉向右端。在图4的取向中,密封薄膜28和29相应地被向下拉开。
如图4最清楚地表示那样,密封薄膜28的密封部分30,通过焊缝33,可剥离地焊接在上色剂排放孔26的附近。同样,设在上色剂排放孔27上的密封薄膜29,通过焊缝35,可剥离地焊接在壳体25上。这里,密封薄膜28和29由可渗透的合成树脂薄膜构成,而且焊缝33和35通过热焊接方法固定在壳体25上。
卷绕轴36在轴向方向由壳体25支承,密封薄膜28和29,在宽度方向沿着轴36延伸。密封薄膜28和29的前端(即相应的剥离引导部分32的前端)固定在卷绕轴36上。因此,转动卷绕轴36可以卷绕密封薄膜28和29。
另外,保持件37,38和39安装在壳体25的底部表面上,这样,可以沿着两个密封薄膜28和29的每一侧将边缘覆盖起来。保持件37的左侧,如图4所示,焊接或用胶水粘在壳体25的下表面上。同样,保持件38的中间部分和保持件39的右侧分别焊接或用胶水粘在壳体25的下表面上。保持件37,38和39每一个均由聚乙烯对苯二酸盐或另一种合成树脂制成。
保持件37,38和39的,覆盖密封薄膜28和29的部分为自由边缘,它们与壳体25的下表面留有间隙,因此不会妨碍密封薄膜28和29的运动。另外,保持件37,38和39覆盖密封薄膜28和29的搭接的侧向边缘区,这样可以防止上色剂侵入搭接部分之间的间隙中。
用于将上色剂盒24配合在上色剂漏斗23上的安装座40固定在壳体25的底面上、如图5所特别示出那样。在安装座40的底部表面上设有开口41,它允许通过上色剂排放孔26和27排出的上色剂通过。用于清除与密封薄膜28和29的表面接触,并粘附在该表面上的上色剂的薄膜清洁件42,在卷绕轴36附近,附着在开口41上。薄膜清洁件42由诸如发泡合成树脂一类的弹性材料构成,并且象带子一样,沿着安装座40的凸缘部分43贴附着。
在卷绕轴36的一端有驱动齿轮44。驱动齿轮44由马达(没有示出)驱动回转,也可以在卷绕轴36上装上一个手柄,利用手柄可以手动地摇动卷绕轴36。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上色剂盒时,由于保持件覆盖着剥离引导部分的搭接部分的侧向边缘区和密封薄膜的密封部分,因此可以防止上色剂侵入搭接部分的间隙中。结果,可以防止密封薄膜错误的剥离,和可以防止当剥离完成时,上色剂散落。
特别是,其中上色剂盒或上色剂漏斗配备有薄膜清洁件,可以防止错误的剥离,而这种错误的剥离,由于上色剂侵入密封薄膜间隙,是很容易发生的。
图6至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色剂盒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代表的结构元件和特点与在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所相应地标注的结构元件与特点一样,因此不再重复其说明。(注意,通过图5的底视图的上色剂盒所部分截取的截面是通过与图3的部分截面不同的平面的)。
图7为根据本实施例所制造的安装座140的平面图。如图7所示,安装座140带有二个相同的开口141,141,以允许从上色剂排放孔26和27中排出的上色剂通过。由诸如发泡合成树脂一类弹性材料制成的薄膜清洁件142,142,象带子一样,在卷绕轴36附近,沿着安装座140的凸缘部分143贴附在开口141,141的边缘上。这样,薄膜清洁件142,142放置成与密封薄膜28和29的表面接触,以清除上色剂。
沿着开口141,141的那些被保持件37,38和39搭接的边缘,配合着几对压紧件45,45,用于控制保持件37,38和39的向外卷边。与一对薄膜清洁件142,142一样,几对压紧件45,45可由诸如发泡合成树脂一类的弹性材料制成。
图8表示固定在上色剂盒壳体25上的安装座140的底面图。这里,压紧件45,45将压力加在形成保持件37,38和39的自由边缘的部分上,可防止保持件37,38和39向外卷边。
或者,压紧件45,45可以被安置在上色剂漏斗23的相应表面上。
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设在卷绕轴36一端的驱动齿轮44可以由马达驱动回转,或者该齿轮可用设在卷绕轴36上的手柄手动地摇动。
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刚刚说明的实施例的上色剂盒时,压紧件可防止保持件向外升高,从而可以更可靠地防止上色剂侵入沿着剥离引导部分的搭接部分的侧向边缘区的间隙和密封薄膜的密封部分中。结果,可以防止密封薄膜的错误剥离,在错误剥离时,当剥离完成时,上色剂可以散落。
本发明的各种细节可以改变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本发明的范围。此外,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其目的只是为了说明,而不会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相应物所决定的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