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85969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19158.9

申请日:

2001.05.11

公开号:

CN1318661A

公开日:

2001.10.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张立文文件名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1.5.11

IPC分类号:

D04H1/02; D04H1/58

主分类号:

D04H1/02; D04H1/58

申请人:

张立文;

发明人:

张立文

地址:

056002河北省邯郸市曙光路春厂小区2号楼2单元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河北省邯郸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恒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羽绒50-80%、纤维20-50%、胶粘剂0-10%经过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堆放浸润、纤维开松、混和、开松、梳理、辅网、喷胶粘剂、热烘工序加工而成。该膨松胎呈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膨松度高,弹性大,保温性能好,制作羽绒服、被、褥快捷方便,省工省料,可任选里、面料;使用过程不变形、不滚毛、不钻毛,可水洗;制品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好,是制作羽绒服、被、褥的理想用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材料按重量配比加工而 成: 羽绒50-80%、纤维20-50%、胶粘剂0-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胶粘剂采用环氧、 酚醛、脲醛、聚氨酯热固性树脂和丙烯酸系乳液。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纤维采用粘胶、 锦纶、涤纶、腈纶化学纤维和低熔点热熔纤维及丝、毛、棉、麻天然纤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材料 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羽绒60%、腈纶30%、胶粘剂1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材料 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羽绒50%、粘胶纤维30%、低熔点热熔纤维17%、 胶粘剂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材料 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羽绒50%、羊绒30%、低熔点热熔纤维2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材料 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羽绒80%、低熔点热熔纤维20%。
8: 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膨松胎其生产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乳化和毛 油制备、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堆放浸润、纤维开松、混和、开松、梳理、 辅网、喷胶粘剂、热烘、切边工序,喷洒乳化和毛油在密闭室内,堆放浸润 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喷胶粘剂采用喷胶棉设备,热烘温度为110-150℃。

说明书


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羽绒制品及其工艺,是一种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

    羽绒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保温材料,早已被世民公认,但是,由于其呈朵状,有40-90根单丝组成,每根单丝上分布有毛刺,相互饱和时,存在滚动摩擦,单丝无自然卷曲,无饱和力,羽绒朵之间处于膨散状态,故羽绒属不可纺材料。至今人们只能用来作羽绒服、被、褥等用品的填充料,没有物尽其用。由于羽绒弹性大、光滑、羽绒单丝上有毛刺等特点,制作羽绒服、被、褥时,里、面都要选用高密度布料以防羽绒外钻,羽绒填充料呈散状,要缝制成许多小块分割固定,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一是羽绒均匀填充不易,分割固定费工费料;二是高密度里、面料透气性、吸湿性差,穿、盖不舒适;三是使用过程中易滚毛,针缝、针眼易钻毛。

    本发明地目的是提供一种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以开发羽绒产品,解决羽绒均匀填充不易,分割固定费工费料;高密度里、面料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差,穿、盖不舒适;使用过程中易滚毛、钻毛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羽绒膨松胎是由以下原材料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

    羽绒50-80%、纤维20-50%、胶粘剂0-10%

    纤维采用粘胶、锦纶、涤纶、腈纶化学纤维和低熔点热熔纤维及丝、毛、棉、麻天然纤维。

    羽绒采用水洗脱脂的鹅、鸭羽绒。

    胶粘剂采用环氧、酚醛、脲醛、聚氨酯热固性树脂或丙烯酸系乳液。

    其生产方法包括:乳化和毛油制备、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堆放浸润、纤维开松、混和、开松、梳理、辅网、喷胶粘剂、热烘、切边工序,喷洒乳化和毛油在密闭室内,堆放浸润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喷胶粘剂采用喷胶棉设备,热烘温度为110-1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膨松胎呈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膨松度高,保暖性能好,重量轻;2)羽绒和纤维靠胶粘剂或低熔点热熔纤维粘固连为一体,制作羽绒服、被、褥可任选透气性良好的里、面料,制作方便,省工省料;3)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不变形,可水洗,弹性好,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好,不滚毛,不钻毛,穿盖舒适。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羽绒膨松胎结构示意图;

    图2羽绒膨松胎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1中:羽绒1采用水洗脱脂的鹅、鸭羽绒;纤维2采用锦纶、涤纶、腈纶、粘胶化学纤维和低熔点热熔纤维及丝、毛、棉、麻天然纤维;粘固点3采用环氧、酚醛、脲醛、聚氨酯热固性树脂或丙烯酸系乳液,或者低熔点热熔纤维,羽绒与纤维经混和、梳理、辅网工艺加工,可均匀交织,饱和在一起,再经胶粘剂或低熔点热熔纤维热烘将羽绒、纤维的交叉点粘固,形成固定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

    图2中:工艺流程包括:乳化和毛油制备、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堆放浸润、纤维开松、混和、开松、梳理、辅网、喷胶粘剂、热烘、切边工序。

    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采用以下原材料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

    羽绒60%、腈纶30%、胶粘剂10%。

    工艺流程同图2。

    工序说明:

    (1)、乳化和毛油制备:和毛油采用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与现有技术相同;配制,按油∶水=1∶3-6重量比例配制,乳化而成;

    (2)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在密闭室内将羽绒重量2-3%的乳化和毛油均匀喷洒在羽绒上,2-3%是以和毛油计算;

    (3)堆放浸润:将工序(2)的羽绒用塑料布密封堆放12-24小时,等油充分浸润羽绒止;

    (4)纤维开松:采用开松机将纤维充分开松;

    (5)混和:将堆放浸润羽绒和开松纤维在和毛机内进行混和,同时喷洒抗静电油剂,抗静电油剂用量为羽绒和纤维总重量的0.2-0.4%,抗静电油剂配制:油∶水=1∶2-5混配方法与毛纺技术相同;

    (6)开松:采用开松机将工序(5)混和羽绒纤维进一步开松;

    (7)梳理:采用现有梳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同;

    (8)辅网:采用现有辅网设备,根据膨松胎的用途调节不同的厚度;

    (9)喷胶粘剂:采用喷胶棉设备,在工序(8)羽绒纤维网上、下分别雾状喷洒胶粘剂,使胶粘剂均匀分布并非饱和的渗透到羽绒、纤维内部,粘附在混和纤维的交叉点上,混和纤维的大部分区域没有胶粘剂;

    (10)热烘:采用隧道式烘干箱,热烘温度为110℃-130℃,使胶粘剂完全固结,但是,混和纤维大部他区域不被粘连结固;

    (11)切边:采用切边机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二采用以下原材料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

    羽绒50%、粘胶纤维30%、低熔点热熔纤维17%、胶粘剂3%。

    工艺流程同图2。

    工序说明:

    (4)纤维开松:将粘胶纤维和低熔点热熔纤维分别开松;

    (10)热烘:热烘温度为130-150℃,使低熔点热熔纤维熔解,冷却后能与羽绒、粘胶纤维交点粘固;

    其余工序同例一。

    实施例三,采用以下原材料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

    羽绒50%、羊绒30%、低熔点热熔纤维20%。

    工艺流程包括:乳化和毛油制备、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堆放浸润、纤维开松、混和、开松、梳理、辅网、热烘、切边工序。

    工序说明:

    (4)纤维开松:将羊绒和低熔点热熔纤维分别用开松机开松;

    (9)热烘:加热温度为130-150℃

    其余工序同例一。

    实施例四,采用以下原材料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

    羽绒80%、低熔点热熔纤维20%。

    其工艺流程及工序同例三。

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羽绒膨松胎及其生产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羽绒5080%、纤维2050%、胶粘剂010%经过羽绒喷洒乳化和毛油、堆放浸润、纤维开松、混和、开松、梳理、辅网、喷胶粘剂、热烘工序加工而成。该膨松胎呈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膨松度高,弹性大,保温性能好,制作羽绒服、被、褥快捷方便,省工省料,可任选里、面料;使用过程不变形、不滚毛、不钻毛,可水洗;制品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好,是制作羽绒服、被、褥的理想用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