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一种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磷光材料可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两种。在荧光电致发光器件中,由于受到自旋禁阻的限制,产生荧光的激发单重态只占整个激发总数的25%,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不高。而将磷光材料作为磷光材料,可使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都得到有效利用,使外量子效率得到提高。通常,在有机磷光材料中引入重金属原子可以增强自旋轨道偶合作用,提高电子自旋翻转的跃迁速率常数,从而提高磷光速率常数与磷光量子产率,最终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
目前,目前的蓝色磷光材料在发光色纯度、发光效率以及器件的效率衰减方面存在不足,并且稳定性不佳、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磷光材料分子中含有联吡啶配体,一个吡啶环上带有两个卤素基,并在另一吡啶环上引入烷基或烷氧基,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也能使发光波长有效蓝移。本发明制备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器件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加工成本低廉,具有极为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本发明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发射高纯度蓝光,且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磷光材料,所述有机磷光材料分子中含有联吡啶配体,如以下结构式所示: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上述有机磷光材料分子中含有联吡啶配体,一个吡啶环上带有两个卤素基(F或Cl),强吸电子取代基团能有效地蓝移发光波长,改善发光性能。并且,在另一吡啶环上引入烷基或烷氧基,产生一定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相邻苯环平面间的扭曲角变大,带隙增加,吸收峰蓝移,从而获得良好的能量传输效率和合适的蓝光发光波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A和化合物B: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在无水无氧条件下,按照摩尔比3:1~5:1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加热至回流并反应25~30h,分离纯化后得到如以下结构式所示的有机磷光材料: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所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化合物B为三(乙酰丙酮)合铱(Ir(acac)3)。
优选地,反应采用的第一有机溶剂为乙二醇、甘油、N,N-二甲基甲酰胺、2-乙氧基乙醇或2-甲氧基乙醇。
优选地,化合物B在第一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1~0.1mol/L。
待反应25~30h后,进行分离纯化即可得到所述有机磷光材料。具体地,分离纯化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待反应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滴加1mol/L的HCl水溶液、乙醚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过滤,旋转蒸除滤液溶剂得粗产物;最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对该粗产物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纯化的所述有机磷光材料。
优选地,化合物A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和化合物D: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中,按照摩尔比1:1~1:2将化合物C和化合物D溶于第二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催化剂和碱,加热至回流进行Suzuki偶联反应10~24h,分离纯化后得到如以下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A: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所述Suzuki偶联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X和Y分别为Cl或F,或者X和Y同为Cl。
优选地,Suzuki偶联反应采用的第二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1,4-二氧杂环己烷或二甲苯。
有机溶剂的用量足量,以使各反应物溶解并充分反应。优选地,化合物C在第二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1~0.2mol/L。
优选地,Suzuki偶联反应采用的催化剂的摩尔用量是化合物C摩尔用量的 1%~5%。优选地,催化剂为四(三苯基磷)合钯(Pd(PPh3)4)或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Pd(PPh3)2Cl2)。
Suzuki偶联反应采用的碱可以是无机碱溶液,无机碱溶液可以是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可以是但不限于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等,优选为碳酸钾水溶液。
优选地,碱的摩尔用量是化合物C摩尔用量的2~5倍。
待Suzuki偶联反应10~24h后,进行分离纯化即可得到所述化合物A。具体地,分离纯化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反应液水相分离,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后合并有机相,然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得粗产物;最后用乙酸乙酯(或三氯甲烷)与正己烷的混合液作淋洗剂,对粗产物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纯化的所述化合物A。
在上述各步骤反应中,各反应物的反应量可以是按照化学反应式所示的计量比进行配比,也可以是部分反应物过量,都可以进行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且不影响反应进行。
上述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较简单的合成路线,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器件的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制造的成本,且制得的有机磷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有极为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功能层、发光层和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中掺杂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磷光材料。
上述有机磷光材料分子中含有联吡啶配体,一个吡啶环上带有两个卤素基(F或Cl),强吸电子取代基团能有效地蓝移发光波长,改善发光性能。并且,在另一吡啶环上引入烷基或烷氧基,产生一定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相邻苯环平面间的扭曲角变大,带隙增加,吸收峰蓝移,从而获得良好的能量传输效率和合适的蓝光发光波长。上述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较简单的合成路线,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器件的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制造的成本,且制得的有机磷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具有极为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在上 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以上述有机磷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掺杂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主体材料中,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广泛用于制备蓝光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掺杂了上述有机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发射高纯度蓝光,并且具有较好的器件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有机磷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9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性能等方面。
实施例1: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甲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和化合物D1:
(2)2,6-二氯-4’-甲基-3,2’-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03g,6.00mmol)2-溴-4-甲基吡啶,(1.38g,7.20mmol)2,6-二氯-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0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3g,收率为64.8%。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38.01(M++1);元素分析(%)C11H8Cl2N2;理论值:C,55.26;H,3.37;Cl,29.66;N,11.72;实测值:C,55.24;H,3.39;Cl,29.65;N,11.73。
(3)配合物三(4-甲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91g,8.00mmol)2,6-二氯-4’-甲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5g,收率为24.8%。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906.0(M++1);元素分析(%)C33H21Cl6IrN6;理论值:C,43.72;H,2.34;Cl,23.47;Ir,21.20;N,9.27;实测值:C,43.70;H,2.36;Cl,23.44;Ir,21.21;N,9.2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有机磷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图。如图1所示,横轴为波长(Wavelength,单位nm),纵轴为标准化的光致发光强度(NormalizedPL intensity),在298K温度下,配合物(浓度为10-5mol/L)在CH2Cl2溶液中发射光谱的最大发射峰在452nm处,同时在477nm处有一肩峰,可作为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广泛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领域。
实施例2: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叔丁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2和化合物D2:
(2)2,6-二氯-4’-叔丁基-3,2’-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28g,6.00mmol)2-溴-4-叔丁基吡啶,(1.73g,9.00mmol)2,6-二氯-3-吡啶硼酸,(0.48g,12mmol)NaOH以及(0.07g,0.06mmol)Pd(PPh3)4溶于6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10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01g,收率为59.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80.1(M++1);元素分析(%)C14H14Cl2N2;理论值C,59.80;H,5.02;Cl,25.22;N,9.96;实测值:C,59.84;H,5.01;Cl,25.20;N,9.95。
(3)配合物三(4-叔丁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43g,6.00mmol)2,6-二氯-4’-叔丁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200mL甘油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6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 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52g,收率为25.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032.1(M++1);元素分析(%)C42H39Cl6IrN6;理论值C,48.85;H,3.81;Cl,20.60;Ir,18.61;N,8.14;实测值:C,48.88;H,3.80;Cl,20.61;Ir,18.60;N,8.12。
实施例3: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正己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3和化合物D3:
(2)2,6-二氯-4’-正己基-3,2’-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45g,6.00mmol)2-溴-4-叔丁基吡啶,(1.73g,9.00mmol)2,6-二氯-3-吡啶硼酸,(0.48g,12mmol)NaOH以及(0.07g,0.06mmol)Pd(PPh3)4溶于60mL DMF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10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11g,收率为59.8%。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308.1(M++1);元素分析(%)C16H18Cl2N2;理论值C,62.14;H,5.87;Cl,22.93;N,9.06;实测值:C,62.10;H,5.89;Cl,22.94;N,9.07。
(3)配合物三(4-正己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85g,6.00mmol)2,6-二氯-4’-正己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200mL甘油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6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10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9g,收率为21.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116.2(M++1);元素分析(%):C48H51Cl6IrN6;理论值C,51.62;H,4.60;Cl,19.05;Ir,17.21;N,7.52;实测值:C,51.60;H,4.62;Cl,19.07;Ir,17.20;N,7.51。
实施例4: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甲氧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4和化合物D4:
(2)2,6-二氯-4’-甲氧基-3,2’-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13g,6.00mmol)2-溴-4-甲氧基吡啶,(2.07g,10.80mmol)2,6-二氯-3-吡啶硼酸,(1.01g,18.00mmol)KOH以及(0.14g,0.12mmol) Pd(PPh3)4溶于60mL DMF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15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01g,收率为66.0%。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54.0(M++1);元素分析(%):C11H8Cl2N2O;理论值C,51.79;H,3.16;Cl,27.80;N,10.98;O,6.27;实测值:C,51.77;H,3.18;Cl,27.82;N,10.97;O,6.26。
(3)配合物三(4-甲氧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79g,7.00mmol)2,6-二氯-4’-甲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40mL DMF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7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4g,收率为23.0%。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954.0(M++1);元素分析(%):C33H21Cl6IrN6O3;理论值C,41.52;H,2.22;Cl,22.29;Ir,20.14;N,8.80;O,5.03;实测值:C,41.55;H,2.20;Cl,22.28;Ir,20.11;N,8.81;O,5.05。
实施例5: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铱金属配合物三(4-正丙氧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5和化合物D5:
(2)2,6-二氯-4’-正丙氧基-3,2’-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30g,6.00mmol)2-溴-4-正丙氧基吡啶,(2.07g,10.80mmol)2,6-二氯-3-吡啶硼酸,(1.01g,18mmol)KOH以及(0.14g,0.12mmol)Pd(PPh3)4溶于60mL1,4-二氧杂环己烷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15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05g,收率为61.8%。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82.0(M++1);元素分析(%):C13H12Cl2N2O;理论值C,55.14;H,4.27;Cl,25.04;N,9.89;O,5.65;实测值:C,55.11;H,4.28;Cl,25.06;N,9.87;O,5.67。
(3)配合物三(4-正丙氧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98g,7.00mmol)2,6-二氯-4’-正丙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40mL DMF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7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 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1g,收率为19.70%。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038.0(M++1);元素分析(%):C39H33Cl6IrN6O3;理论值C,45.10;H,3.20;Cl,20.48;Ir,18.51;N,8.09;O,4.62;实测值:C,45.12;H,3.21;Cl,20.45;Ir,18.53;N,8.07;O,4.62。
实施例6: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正丙氧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6和化合物D6:
(2)2,6-二氯-4’-正己氧基-3,2’-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55g,6.00mmol)2-溴-4-正己氧基吡啶,(2.30g,12.00mmol)2,6-二氯-3-吡啶硼酸,(2.54g,24mmol)Na2CO3以及(0.56g,0.18mmol)Pd(PPh3)2Cl2溶于40mL1,4-二氧杂环己烷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0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13g,收率为57.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324.10(M++1);元素分析(%):C16H18Cl2N2O;理论值C,59.09;H, 5.58;Cl,21.80;N,8.61;O,4.92;实测值:C,59.05;H,5.59;Cl,21.82;N,8.60;O,4.94。
(3)配合物三(4-正己氧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60g,8.00mmol)2,6-二氯-4’-正己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25mL2-乙氧基乙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8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4g,收率为18.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164.2(M++1);元素分析(%)C48H51Cl6IrN6O3:理论值:C,49.49;H,4.41;Cl,18.26;Ir,16.50;N,7.21;O,4.12;实测值:C,49.47;H,4.43;Cl,18.24;Ir,16.52;N,7.20;O,4.13。
实施例7: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甲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7和化合物D7:
(2)4-甲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03g,6.00mmol)2-溴-4-甲基吡啶,(2.10g,12.0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2.54g,24mmol)Na2CO3以及(0.56g,0.18mmol)Pd(PPh3)2Cl2溶于40mL二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0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89g,收率为66.6%。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22.0(M++1);元素分析(%)C11H8ClFN2;理论值C,59.34;H,3.62;Cl,15.92;F,8.53;N,12.58;实测值:C,59.30;H,3.64;Cl,15.94;F,8.55;N,12.56。
(3)配合物三(4-甲基2’-氟-6’-氯-2,3’-联吡啶-N,C2’)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78g,8.00mmol)2-氟-6-氯-4’-甲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25mL2-乙氧基乙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8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3g,收率为25.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858.0(M++1);元素分析(%)C33H21Cl3F3IrN6;理论值C,46.24;H,2.47;Cl,12.41;F,6.65;Ir,22.43;N,9.80;实测值:C,46.20;H,2.49;Cl,12.43;F,6.60;Ir,22.46;N,9.83。
实施例8: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丙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8和化合物D8:
(2)4-丙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20g,6.00mmol)2-溴-4-丙基吡啶,(1.05g,6.0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4.15g,30mmol)K2CO3以及(0.17g,0.24mmol)Pd(PPh3)2Cl2溶于40mL二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4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8g,收率为65.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50.1(M++1);元素分析(%)C13H12ClFN2;理论值C,62.28;H,4.82;Cl,14.14;F,7.58;N,11.17;实测值:C,62.25;H,4.85;Cl,14.10;F,7.60;N,11.19。
(3)配合物三(4-丙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23g,10.00mmol)2-氟-6-氯-4’-甲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20mL2-甲氧基乙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30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3g,收率为22.8%。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940.1(M++1);元素分析(%)C39H33Cl3F3IrN6;理论值C,49.76;H,3.53;Cl,11.30;F,6.06;Ir,20.42;N,8.93;实测值:C,49.73;H,3.56;Cl,11.33;F,6.03;Ir,20.40;N,8.95。
实施例9: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正己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9和化合物D9:
(2)4-正己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45g,6.00mmol)2-溴-4-正己基吡啶,(1.05g,6.0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4.15g,30mmol)K2CO3以及(0.17g,0.24mmol)Pd(PPh3)2Cl2溶于4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4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07,收率为60.7%。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92.1(M++1);元素分析(%)C16H18ClFN2;理论值C,65.64;H,6.20;Cl,12.11;F,6.49;N,9.57;实测值:C,65.60;H,6.22;Cl,12.13;F,6.47;N,9.59。
(3)配合物三(4-正己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93g,10.00mmol)2-氟-6-氯-4’-正己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20mL2-甲氧基乙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30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3g,收率为20.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066.3(M++1);元素分析(%)C48H51Cl3F3IrN6;理论值C,54.00;H,4.82;Cl,9.96;F,5.34;Ir,18.01;N,7.87;实测值:C,54.05;H,4.80;Cl,9.93;F,5.30;Ir,18.04;N,7.88。
实施例10: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甲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0和化合物D10:
(2)4-甲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03g,6.00mmol)2-溴-4-甲氧基吡啶,(1.26g,7.2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2h。冷至室 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6g,收率为67.0%。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38.0(M++1);元素分析(%)C11H8ClFN2O;理论值C,55.36;H,3.38;Cl,14.86;F,7.96;N,11.74;O,6.70;实测值:C,55.33;H,3.39;Cl,14.88;F,7.93;N,11.72;O,6.71。
(3)配合物三(4-甲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91g,8.00mmol)2-氟-6-氯-4’-甲氧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6g,收率为19.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904.0(M++1);元素分析(%)C33H21Cl3F3IrN6O3;理论值C,43.79;H,2.34;Cl,11.75;F,6.30;Ir,21.24;N,9.28;O,5.30;实测值:C,43.75;H,2.38;Cl,11.71;F,6.33;Ir,21.25;N,9.25;O,5.33。
实施例11: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丁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1和化合物D11:
(2)4-丁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38g,6.00mmol)2-溴-4-丁氧吡啶,(1.26g,7.2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5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8g,收率为58.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80.1(M++1);元素分析(%)C14H14ClFN2O;理论值C,59.90;H,5.03;Cl,12.63;F,6.77;N,9.98;O,5.70;实测值:C,59.95;H,5.01;Cl,12.60;F,6.74;N,9.99;O,5.72。
(3)配合物三(4-丁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27g,8.00mmol)2-氟-6-氯-4’-丁氧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 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7g,收率为17.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030.2(M++1);元素分析(%)C42H39Cl3F3IrN6O3;理论值C,48.91;H,3.81;Cl,10.31;F,5.53;Ir,18.64;N,8.15;O,4.65;实测值:C,48.90;H,3.82;Cl,10.30;F,5.54;Ir,18.65;N,8.15;O,4.64。
实施例12: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正己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2和化合物D12:
(2)4-正己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55g,6.00mmol)2-溴-4-正己氧基吡啶,(1.26g,7.2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5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02,收率为55.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308.1(M++1);元素分析(%)C16H18ClFN2;理论值C,62.24;H,5.88;Cl,11.48;F,6.15;N,9.07;O,5.18;实测值:C,62.22;H,5.89;Cl,11.49;F,6.12;N,9.09;O,5.19。
(3)配合物三(4-正己氧基-2’-氟-6’-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47g,8.00mmol)2-氟-6-氯-4’-正己氧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30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8g,收率为17.0%。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116.3(M++1);元素分析(%)C48H51Cl3F3IrN6O3;理论值C,51.68;H,4.61;Cl,9.53;F,5.11;Ir,17.23;N,7.53;O,4.30;实测值:C,51.65;H,4.62;Cl,9.54;F,5.10;Ir,17.24;N,7.54;O,4.29。
实施例13: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甲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3和化合物D13:
(2)4-甲基-2’-氯-6’-氟-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03g,6.00mmol)2-溴-4-甲基吡啶,(1.26g,7.20mmol)2-氯-6-氟-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0h。冷至室 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87g,收率为65.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22.0(M++1);元素分析(%)C11H8ClFN2;理论值C,59.34;H,3.62;Cl,15.92;F,8.53;N,12.58;实测值:C,59.30;H,3.64;Cl,15.94;F,8.55;N,12.56。
(3)配合物三(4-甲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78g,8.00mmol)2-氯-6-氟-4’-甲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1g,收率为23.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858.0(M++1);元素分析(%)C33H21Cl3F3IrN6;理论值C,46.24;H,2.47;Cl,12.41;F,6.65;Ir,22.43;N,9.80;实测值:C,46.20;H,2.49;Cl,12.43;F,6.60;Ir,22.46;N,9.83。
实施例14: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丙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4和化合物D14:
(2)4-丙基-2’-氯-6’-氟-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20g,6.00mmol)2-溴-4-丙基吡啶,(1.26g,7.20mmol)2-氯-6-氟-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2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5g,收率为63.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50.1(M++1);元素分析(%)C13H12ClFN2;理论值C,62.28;H,4.82;Cl,14.14;F,7.58;N,11.17;实测值:C,62.25;H,4.85;Cl,14.10;F,7.60;N,11.19。
(3)配合物三(4-丙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78g,8.00mmol)2-氯-6-氟-4’-甲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8g,收率为20.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940.1(M++1);元素分析(%)C39H33Cl3F3IrN6;理论值C,49.76;H, 3.53;Cl,11.30;F,6.06;Ir,20.42;N,8.93;实测值:C,49.73;H,3.56;Cl,11.33;F,6.03;Ir,20.40;N,8.95。
实施例15: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正己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5和化合物D15:
(2)4-正己基-2’-氟-6’-氯-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45g,6.00mmol)2-溴-4-正己基吡啶,(1.26g,7.20mmol)2-氯-6-氟-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4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3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1.02,收率为58.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92.1(M++1);元素分析(%)C16H18ClFN2;理论值C,65.64;H,6.20;Cl,12.11;F,6.49;N,9.57;实测值:C,65.60;H,6.22;Cl,12.13;F,6.47;N,9.59。
(3)配合物三(4-正己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34g,8.00mmol)2-氯-6-氟-4’-正己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30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41g,收率为19.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066.3(M++1);元素分析(%)C48H51Cl3F3IrN6;理论值C,54.00;H,4.82;Cl,9.96;F,5.34;Ir,18.01;N,7.87;实测值:C,54.05;H,4.80;Cl,9.93;F,5.30;Ir,18.04;N,7.88。
实施例16: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甲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6和化合物D16:
(2)4-甲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03g,6.00mmol)2-溴-4-甲氧基吡啶,(1.26g,7.20mmol)2-氟-6-氯-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2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5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3g,收率为64.9%。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38.0(M++1);元素分析(%)C11H8ClFN2O;理论值C,55.36;H,3.38;Cl,14.86;F,7.96;N,11.74;O,6.70;实测值:C,55.33;H,3.39;Cl,14.88;F,7.93;N,11.72;O,6.71。
(3)配合物三(4-甲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91g,8.00mmol)2-氯-6-氟-4’-甲氧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1g,收率为17.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904.0(M++1);元素分析(%)C33H21Cl3F3IrN6O3;理论值C,43.79;H,2.34;Cl,11.75;F,6.30;Ir,21.24;N,9.28;O,5.30;实测值:C,43.75;H,2.38;Cl,11.71;F,6.33;Ir,21.25;N,9.25;O,5.33。
实施例17: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丁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7和化合物D17:
(2)4-丁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38g,6.00mmol)2-溴-4-丁氧吡啶,(1.26g,7.20mmol)2-氯-6-氟-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5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5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3g,收率为55.2%。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280.1(M++1);元素分析(%)C14H14ClFN2O;理论值C,59.90;H,5.03;Cl,12.63;F,6.77;N,9.98;O,5.70;实测值:C,59.95;H,5.01;Cl,12.60;F,6.74;N,9.99;O,5.72。
(3)配合物三(4-丁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27g,8.00mmol)2-氯-6-氟-4’-丁氧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25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5g,收率为17.0%。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030.2(M++1);元素分析(%)C42H39Cl3F3IrN6O3;理论值C,48.91; H,3.81;Cl,10.31;F,5.53;Ir,18.64;N,8.15;O,4.65;实测值:C,48.90;H,3.82;Cl,10.30;F,5.54;Ir,18.65;N,8.15;O,4.64。
实施例18:一种有机磷光材料配合物三(4-正己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C18和化合物D18:
(2)4-正己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55g,6.00mmol)2-溴-4-正己氧基吡啶,(1.26g,7.20mmol)2-氯-6-氟-3-吡啶硼酸,(3.04g,22mmol)K2CO3以及(0.35g,0.30mmol)Pd(PPh3)4溶于30mL甲苯和5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5h。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中的水相分离,并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除溶剂得粗产物。以体积比为1:5的三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物0.96,收率为51.8%。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308.1(M++1);元素分析(%)C16H18ClFN2;理论值C,62.24;H,5.88;Cl,11.48;F,6.15;N,9.07;O,5.18;实测值:C,62.22;H,5.89;Cl,11.49;F,6.12;N,9.09;O,5.19。
(3)配合物三(4-正己氧基-2’-氯-6’-氟-2,3’-联吡啶-N,C4’)合铱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2.47g,8.00mmol)2-氯-6-氟-4’-正己氧基-3,2’-联吡啶和(0.98g,2.00mmol)三(乙酰丙酮)合铱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升温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30h。自然冷至室温后,逐步滴加1mol/L HCl水溶液,2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干燥。过滤,对滤液旋转蒸除溶剂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最终复合物0.36g,收率为16.1%。
产物检测数据:
质谱(m/z):1116.3(M++1);元素分析(%)C48H51Cl3F3IrN6O3;理论值C,51.68;H,4.61;Cl,9.53;F,5.11;Ir,17.23;N,7.53;O,4.30;实测值:C,51.65;H,4.62;Cl,9.54;F,5.10;Ir,17.24;N,7.54;O,4.29。
实施例19: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实施例1制得的配合物三(4-甲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作为发光层掺杂客体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层叠的玻璃基片101、阳极102、空穴注入层103、空穴传输层104、电子阻挡层105、发光层106、空穴阻挡层107、电子传输层108、电子注入缓冲层109和阴极110;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在一个玻璃基片上沉积一层厚度为100nm、方块电阻为10~20Ω/□的氧化铟锡(ITO)作为透明阳极,通过真空蒸镀技术依次在ITO上制备一层厚度为40nm的m-M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空穴注入材料、一层厚度为20nm的NPB(N,N’-双(1-萘基)-N,N’-二苯基对二氨基联苯)空穴传输材料、一层厚度为10nm的mCP(1,3-双(9-咔唑基)苯)电子阻挡层、一层厚度为30nm的掺杂有7wt%实施例1制备的三(4-甲基-2’,6’-二氯-2,3’-联吡啶-N,C4’)合铱的mCP发光层、一层厚度为10nm的BCP(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空穴阻挡层、一层厚度为35nm的Alq3(三(8-羟基喹啉) 铝)电子传输层、一层厚度为1nm的LiF(氟化锂)电子注入缓冲层,最后在缓冲层上真空镀膜沉积厚度为120nm的金属Al(铝)作为器件的阴极。结构具体表示为:ITO(100nm)/m-MTDATA(40nm)/NPB(20nm)/mCP(10nm)/mCP:7wt%Ir配合物(30nm)/BCP(10nm)/Alq3(35nm)/LiF(1nm)/Al(120nm)。
测试器件1在9V电压驱动下(500cd/m2)的电致发光光谱,得到最大发光波长为463nm,488nm有肩峰,器件外量子效率为5.1%,流明效率为6.4lm/W。
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发光层中含有色纯度和磷光量子效率较高的有机磷光材料,因此能发射高纯度蓝光,并且具有较好的器件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