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疼立愈牙痛药水.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5213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5563.9

申请日:

1996.08.26

公开号:

CN1144686A

公开日:

1997.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唐志惠;

发明人:

唐志惠

地址:

135311吉林省柳河县驼腰岭石灰石矿职工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通化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牙疼的齿疼立愈牙痛药水,它由蚕砂、忍冬藤、石斛、防己、川椒、金钱草、川乌、透骨草、细辛、防风、紫草、香白芷、葛根按则定配备,加水适量煎煮,制成煮剂,再加入规定的白硼砂、雄黄,搅均滤取药汁而成。具有立即止疼、治疗范围广泛之特点,适用于治疗一年四季中风、火、虫、神经性牙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齿疼立愈牙痛药水,其特征在于它由蚕砂22-23g、忍冬藤30g 石斛60g、防己30g、川椒7-8g、金钱草15g、川乌(制)3-4g、 透骨草45g、细辛13-15g、防风18g、紫草15g、香白芷22-2 3g、葛根15g,加水适量煎煮,制成煮剂,再加入白硼砂7-8g、雄黄6 g,搅均而成。

说明书


齿疼立愈牙痛药水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疼立愈牙痛药水,主治一年四季风、火、虫、神经性等所有牙痛病。

    与在亚运会上出名、通化白雪山制药厂生产的牙痛灵相比,牙痛灵进药太慢,因为它是通过牙与龈之间的生理间隙或虫牙孔慢慢渗入,必需得1-2分钟以后方可见效,但疗效不高,不持久,还受季节影响,有时无效或经常无效。如对肿牙患者(包括炎症引起的牙痛发烧)更是无可奈何,连起码的止痛都办不到。显而易见,各项治疗指标都差的多,药的配方、用量、组成也是较不合理。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药立愈、治疗范围广的齿疼立愈牙痛药水。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齿疼立愈牙痛药水由蚕砂22-23g、忍冬藤30g、石斛60g、防己30g、川椒7-8g、金钱草15g、川乌(制)3-4g、透骨草45g、细辛13-15g、防风18g、紫草15g、香白芷22-23g、葛根15g,加水适量煎煮,制成煮剂,再加入白硼砂7-8g、雄黄6g,揽均,滤取药汁而成。

    根据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能透牙体牙龈能散之,则一通也;再就是循牙体牙龈的经脉经络,解除毒痉瘀逆等,使之循行无阻,则二通也。这两通解决之后,再寒热用量配伍洽当,再佐以杀虫药等,因此,所有牙痛全治也,再巧妙洽用以解毒药,则无任何毒副作用。现就本药药理功能详述如下:

    1.通透散快、止痛快、上通下达、恢复经脉经络正常循环运行。用川乌、石斛、防己透骨,川乌能入骨收风,这三味中药都含有大量生物碱,生物碱的通透性好,所以都能透骨止痛,并且碱能止酸,因为许多牙痛与酸有关。为加快加大通透性,佐以开窍止痛化寒痰的细辛(用根),因为寒痰束齿也能引起牙痛,并用防风解痉,以提高川乌祛风散寒的作用,因为风寒外侵也能影响牙齿牙龈的通透性,也是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同时用防风解除了川乌的毒性,而细辛之毒性在通散过程中大解。用石斛主要润燥养阴下益胃肾,因燥火上升也能引起牙痛,同时用雄黄(忌高温)引药入牙龈,进一步加快通透止痛作用,并可杀虫解毒。用防己主要解雄黄之毒,同时利用其行水利湿走膀胱经的特点,将升散出体外后还剩下的脓浊之水(包括瘀血化脓开后的死血和余毒等),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因用于胃、大肠经脉主控的牙齿牙龈,大肠经在此与胃经有自然交汇作用,而胃经上行交汇于膀胱经)。为增加散性,更快地散出毒火,并用了散性好有兴奋作用的香白芷。所用辛散药虽略见多温,但在各药汇合成一体散性强的时候,散寒风的同时,本身的热量绝大部分与牙病热之毒浊气等都一起散掉,所以寒热并治。虽然如此,为了加强散出瘀热之毒,并用了有较强解痉清热作用、促循环作用的葛根,还用了有明显兴奋作用的通透散热较强的紫草(皮佳),紫草并发挥其凉血、活血化瘀、解毒等作用。同时还因为紫草也归肝经,因厥阴肝经经脉循行地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火蒸毒也能引起牙痛,用紫草也起清肝作用。并用硼砂化热痰(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用雄黄不仅还可以化瘀血而且肝、胃两经可达,所以可将肝经引通胃经,通过香白芷排脓浊之液。葛根解痉,其所含成份黄酮还能降低经脉经络阻力,并用石斛归胃经能润之,紫草能混并用透骨草,用其祛风化寒湿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以及用金钱草化石软坚,以防止雄黄、白硼砂残留于经脉经络中,使胃经为主的各经脉经络十分畅顺无阻。

    为加强畅顺无阻的力量,并用了蚕砂,它不仅可以化湿浊、祛风湿,更主要的是引火毒归原,因为牙痛病与胃、大肠经脉循行与牙齿牙龈密切相关,这因为蚕砂是蚕虫的粪便,已经历过胃肠,所以它能引药入胃肠治根本,还能通过引行作用把瘀脓浊毒之物从胃肠下行肛门排泻体外。

    因为痛因瘀,瘀则生热,热能生热,而寒瘀也能化热,所以为了在经脉经络运行中也能进一步清消并举。采用了忍冬藤,以消解经脉经络风热之毒,并使之透经脉过肌肤散出体外。用川椒(花椒,用开口花椒果皮,不用籽)辛温能散能通,但主要是增强雄黄杀虫能力。

    任脉也环绕口唇,督脉终于唇系带处,都对牙痛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任督二脉都起于小腹因而相通,而任脉循行上行时环绕口唇,入目眶下,由于入目下与胃经的承泣、四白等穴有气流感应,所以任、胃脉可相通循胃脉下行。所以通过胃经使药力也能速达任、督二脉,产除牙病之患也。况且此牙痛药配制严懂,药力可遍布全身,无处不到。例如:细辛归经入肺、胃,可化肾、肺脏寒痰、并祛风湿,治肾脏之寒化热上行而引起的牙痛。石斛还生津补肾,治肾阴虚引起的虚火上行的牙痛。透骨草、金钱草消散肾脏之类炎症引起的牙痛。香白芷还归肺经,可把蒸腾的脓汁气体通过肺主皮毛作用,从汗毛孔散出。紫草也起开窍作用(主要是开热瘀之窍)。此外,此药中用了不少解痉舒筋之药,再加上通透快的作用,可立即调解神经,治疗神经引起的牙痛。另外,由于重用引火归原循经之药,所以能使痛牙立即归位,立解牙长的感觉,有保健固齿作用。

    2.始终以抗菌消炎解毒为治病之基础

    3.注重寒热药的比例关系,确保牙痛药水一年四季都有立愈之功。

    为了寒性药不影响热性药的作用,热性药也不抵消寒性药的作用,主要立足点都是具有清散特点,而以平性药清热略为重点。因为寒也能在牙痛病变中化热同时寒性收滞,影响清散,而寒重能引起牙痛,所以用寒性能散之药,且以寒轻者多用为宜。平性清热为上。如透骨草等。注意用温辣时不能过量,因为温辣或热辣之品本身就是火,用少能入牙痛之火,用为引也,能引火外出,实际以适当为宜,用多则火上加柴,牙痛更甚。注意不用酸性药品,因为酸则收涩也,许多牙痛与吃酸或久不刷牙口酸有关,也与粮食多显酸性有关,因为种地多用酸性化肥;所以现今世上牙痛者甚多。因而用牙痛药必忌:酸、凉、辣,而辣还包括吸烟、喝酒。因吸烟虽辣少,然一个劲地用口吸抽,影响毒火从口中散透外出。忌口仅忌当天即可。

    本药生产方法:配料时,将防己、葛根加工成小块,川乌加工成粒状,紫草切成碎皮状、香白芷切成薄片状,其它直接用饮片。按规定份数和含量取配方中十三味药(雄黄、白硼砂除外)配拌均匀,倒入煎锅内,加本适量,煎得煮剂,在药温50℃左右时放入规定量的雄黄和白硼砂,溶解后得牙痛药水。

    用法与用量:该药可直接滴在痛患处并盖住整个痛牙及肿痛的牙龈,以滴透牙根为止,用量在2g左右,药水能从各种牙齿、牙龈的任何布位立即进入,绝大多数患者能一次性立愈,而绝非止痛一时,而是标本同治,彻底痊愈。

    主治与功能:清热解毒,主治一年四季风、火、虫、神经性等各种牙痛病。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2.在进药快的基础上集多效、特效、立效、立愈为一体,疗效快,疗效高。3.治疗范围广,主治一年四季风、火、虫、神经性等所有牙痛病。4.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原料来源广范,体积小,保管、运输方便。5.使用方便,直接滴入患处即可。6.有固齿、清洁牙齿等保健作用。7.因为立愈,可立即解除痛苦,不影响吃饭、睡眠、工作。

    实施例:取蚕砂22.5g、忍冬藤30g、石斛60g、防己30g、川椒7.5g、金钱草15g、川乌3.5g、透骨草45g、细辛14g、防风18g、紫草15g、香白芷22.5g、葛根15g、加水适量煎煮,制成煮剂,最后加入白硼砂7.5g、雄黄6g,共制成500g药水。

齿疼立愈牙痛药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齿疼立愈牙痛药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齿疼立愈牙痛药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疼立愈牙痛药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疼立愈牙痛药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牙疼的齿疼立愈牙痛药水,它由蚕砂、忍冬藤、石斛、防己、川椒、金钱草、川乌、透骨草、细辛、防风、紫草、香白芷、葛根按则定配备,加水适量煎煮,制成煮剂,再加入规定的白硼砂、雄黄,搅均滤取药汁而成。具有立即止疼、治疗范围广泛之特点,适用于治疗一年四季中风、火、虫、神经性牙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