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油墨及使用该夜光油墨的指纹识别装置、终端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光油墨及使用该夜光油墨的指纹识别装置、终端设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44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94485 A (21)申请号 201410425116.X (22)申请日 2014.08.26 C09D 11/103(2014.01) C09D 11/102(2014.01) C09D 11/03(2014.01) G06K 9/00(2006.01) (71)申请人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京东大道 1189 号 申请人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刘伟 唐根初 蒋芳 (7。
2、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38 代理人 邢雪红 乔彬 (54) 发明名称 夜光油墨及使用该夜光油墨的指纹识别装 置、 终端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夜光油墨, 以重量份计, 该 夜光油墨包括 : 调墨油 1 份, 夜光粉 0.5-3 份, 连接料 6-7.5 份, 助剂 0.5-1 份 ; 所述夜光粉为 M1-xAl2O4: Rex, 其中 M 为 Sr、 Mg、 Ba、 Ca 中的一种或 几种, Re 为 Eu、 Ce、 Tb、 Pr、 Gd 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1 x 0.1 ; 所述连接料为醇酸树脂、 酚醛 树脂、 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 。
3、丙烯酸树脂中的一 种或多种 ; 所述助剂为分散剂、 干燥剂、 表面活性 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同时提供使用上述夜 光油墨的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本发明可以 达到在晚上或在昏暗环境中能够显示出终端设备 及其指纹识别区域位置的目的, 便于用户操作, 有 效改善用户感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4485 A CN 104194485 A 1/2 页 2 1. 一种夜光油墨,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计, 该夜光油墨。
4、包括 : 调墨油 1 份, 夜光粉 0.5-3 份, 连接料 6-7.5 份, 助剂 0.5-1 份 ; 所述夜光粉为 M1-xAl2O4: Rex, 其中 M 为 Sr、 Mg、 Ba、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 Re 为 Eu、 Ce、 Tb、 Pr、 Gd 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1 x 0.1 ; 所述连接料为醇酸树脂、 酚醛树脂、 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 种 ; 所述助剂为溶剂、 分散剂、 干燥剂、 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夜光油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夜光粉是 Sr0.985Al2O4: Eu0.015、 Mg0.935Al。
5、2O4: Eu0.005Ce0.06、 Ba0.091Al2O4: Ce0.03Pr0.06或 Ca0.92Al2O4: Eu0.01Gd0.06。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夜光油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为乙醇、 正丁醇、 异丁醇、 乙二 醇 - 丁醚、 乙酸丁酯、 环己酮、 缩水甘油醚、 四氢呋喃、 甲基乙基酮、 环己酮、 丙二醇、 N,N- 二 甲基甲酰胺、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夜光油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剂为乙二醇单甲醚、 聚亚丙基 二醇、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丙烯酸、 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5. 如权利要求。
6、 1 所述的夜光油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剂为油脂酸锰或环烷酸钴。 6.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指纹识别组件, 包括 : 柔性电路薄膜及形成于所述柔性电路薄膜上的指纹传感器和控 制芯片,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 保护层, 形成于至少部分的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 ; 以及, 油墨层, 由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夜光油墨形成的油墨层位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与所述保 护层之间。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夜光油墨涂覆于所述指纹传 感器上表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层。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
7、在于, 所述夜光油墨涂覆于所述保护层 的底表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层。 9.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件, 其被所述指纹识别 组件至少部分地包裹 ; 所述支撑件具有凹槽, 以容置所述控制芯片。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裹所述支撑 件的至少两个面。 11.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地通过粘合 剂与所述柔性电路薄膜贴合。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包括 PSA 胶和热固 胶。 13.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
8、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材料包括玻璃、 陶瓷、 蓝宝石、 石英、 树脂硬质层或类金刚石材料镀层。 14.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指纹识别组件, 包括 : 基板 ; 传感器, 形成于所述基板上 ; 控制芯片, 以倒装芯片的形式 安装于所述基板的底表面, 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 ; 电路板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4485 A 2 2/2 页 3 模塑层, 形成于所述电路板之上, 并填充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间 ; 保护层, 形成于至少部分的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 ; 以及 油墨层, 由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夜光油墨形成的油墨层位于所述。
9、模塑层与所述保护层之 间。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夜光油墨涂覆于所述保护 层的底表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层。 16. 一种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6-15 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4485 A 3 1/8 页 4 夜光油墨及使用该夜光油墨的指纹识别装置、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墨, 尤其涉及一种夜光油墨、 使用该夜光油墨的指纹识别装置 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夜光油墨是一种新型安全油墨, 应用于多种领域。由传统的硫化锌等发光材料所 组成的油墨存在发光时间短, 光亮度低。
10、、 耐光性差等诸多问题, 其中发光时间短是导致夜光 油墨很难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 0003 另外, 随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其功 能越来越强大。 但是, 终端设备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 也会携带很多的个人信息和 资料, 一旦该终端设备丢失或者被盗, 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保护或保护措施不完善, 则这些 信息很容易泄漏出去, 给用户带来不便和损失。传统的具有触摸屏的终端设备的保密功能 是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如键盘锁等软件功能, 并通过输入密码来实现保密, 每次开机都要输 入密码, 因此显得比较麻烦, 而且密码容易被破解导致保密功能失效。 因此越来越多的终端。
11、 设备设备开始通过指纹识别功能来实现保护隐私的目的。 0004 现有的设有触摸屏的设备, 当用户对终端设备进行解锁时, 要先触动物理按键或 虚拟按键点亮触摸屏进行解锁, 如果终端设备所处环境中光线比较昏暗, 这样用户可能会 不知道具体按键的位置, 容易导致误操作, 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受。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夜光油墨、 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该夜光油墨是将夜光效果 与油墨进行匹配, 使得在保留油墨效果前提下使其具备优良的夜光效果, 将该夜光油墨用 于指纹识别装置, 使得在晚上或在黑暗环境中使用终端设备时一方面便于找到终端设备, 另一方面也便于找到指纹识别的按压或擦划位置, 具有。
12、指示效果。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夜光油墨, 以重量份计, 该夜光油墨包括 : 0007 调墨油 1 份, 夜光粉 0.5-3 份, 连接料 6-7.5 份, 助剂 0.5-1 份 ; 0008 所述夜光粉为 M1-xAl2O4: Rex, 其中 M 为 Sr、 Mg、 Ba、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 Re 为 Eu、 Ce、 Tb、 Pr、 Gd 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1 x 0.1 ; 0009 所述连接料为醇酸树脂、 酚醛树脂、 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 或多种 ; 0010 所述助剂为溶剂、 分散剂、 干燥剂、 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
13、011 优选地, 所述溶剂为乙醇、 正丁醇、 异丁醇、 乙二醇 - 丁醚、 乙酸丁酯、 环己酮、 缩水 甘油醚、 四氢呋喃、 甲基乙基酮、 环己酮、 丙二醇、 N,N- 二甲基甲酰胺、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乙 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2 优选地, 所述夜光粉是 Sr0.985Al2O4: Eu0.015、 Mg0.935Al2O4: Eu0.005Ce0.06、 Ba0.091Al2O4: Ce0.03Pr0.06或 Ca0.92Al2O4: Eu0.01Gd0.06。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4 2/8 页 5 0013 优选地, 所述分散剂为乙二醇单甲醚、 聚亚丙基二。
14、醇、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丙烯酸、 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4 优选地, 所述干燥剂为油脂酸锰或环烷酸钴。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包括 : 0016 指纹识别组件, 包括 : 柔性电路薄膜及形成于所述柔性电路薄膜上的传感器和控 制芯片, 其中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 0017 保护层, 形成于至少部分的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 ; 以及, 0018 油墨层, 由上述夜光油墨形成的油墨层位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与所述保护层之 间。 0019 优选地, 所述夜光油墨涂覆于指纹传感器上表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层。 0020 优选。
15、地, 所述夜光油墨涂覆于保护层的底表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层。 0021 优选地, 还包括支撑件, 其被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至少部分地包裹 ; 所述支撑件具有 凹槽, 以容置所述控制芯片。 0022 优选地, 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裹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两个面。 0023 优选地, 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地通过粘合剂与所述柔性电路薄膜贴合。 0024 优选地, 所述粘合剂包括 PSA 胶和热固胶。 0025 优选地, 所述保护层材料包括 UV 胶、 热固化胶或类金刚石。 0026 优选地, 还包括压敏元件, 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下方。 002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包括 : 002。
16、8 指纹识别组件, 包括 : 基板 ; 传感器, 形成于所述基板上 ; 控制芯片, 以倒装芯片的 形式安装于所述基板的底表面, 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 ; 0029 电路板 ; 0030 模塑层, 形成于所述电路板之上, 并填充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 间 ; 0031 保护层, 形成于至少部分的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之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 ; 以及 0032 油墨层, 由上述夜光油墨形成的油墨层位于所述模塑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0033 优选地, 所述夜光油墨涂覆于所述保护层的底表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层。 003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包括上述指纹识别装置。 0035。
17、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将该夜光油墨用于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装 置, 在晚上或在昏暗环境中有指示作用并能够显示出指纹识别区域位置, 便于用户操作, 有 效改善用户感受。 附图说明 0036 图 1 为本发明具有夜光效果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示意图 ; 0037 图 2 为图 1 终端设备中指纹识别区域的剖视图 ( 仅显示盖板以上部分 ) ; 0038 图 3 为本发明具有夜光效果的指纹识别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剖视示意图 ; 0039 图 4 为本发明具有夜光效果的指纹识别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0 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 0041 1 : 盖板 说 明 书 CN 10419。
18、4485 A 5 3/8 页 6 0042 2 : 显示区域 0043 3 : 夜光型指纹识别区域 0044 4 : 保护层 0045 5 : 油墨层 0046 6 : 指纹传感器组件 0047 1 : 指纹识别装置 0048 10 : 指纹识别组件 0049 101 : 柔性电路薄膜 0050 102 : 传感器 0051 103 : 控制芯片 0052 104 : 基板 0053 20 : 支撑件 0054 30 : 油墨层 0055 40 : 保护层 0056 50 : 模塑层 0057 60 : 基环 0058 70 : 焊锡球 0059 80 : 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现在。
19、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 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 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 ; 相反, 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 全面和完整, 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 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61 所描述的特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 中。在下面的描述中, 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 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 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 组 元、 材料等, 也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20、在某些情况下, 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 材 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0062 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夜光油墨主要包括 : 调墨油, 其可以选用油墨领域中通用 的调墨油 ; 夜光粉, 通式为 M1-xAl2O4: Rex, 其中 M 为 Sr、 Mg、 Ba、 Ca 中的一种或几种, Re 为 Eu、 Ce、 Tb、 Pr、 Gd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1x0.1,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使得所得油墨的发光时 间延长、 亮度增高 ; 以及连接料和助剂。所述夜光粉的颗粒尺寸范围要求为 100nm 10um, 进一步优选 500nm 2um, 尺寸太小, 夜光效果差, 尺寸太大, 油墨印完后表面。
21、粗糙度高, 影 响外观。掺杂的稀土材料可以是铕、 铈、 铽等, 也可根据不同颜色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稀土 元素。选择合适的连接料和助剂使得油墨具有适宜的粘性指标和良好的印刷适应性。 0063 夜光油墨的实施例 1 0064 调墨油 10g, 夜光粉为 Sr0.985Al2O4: Eu0.0155g, 连接料包括醇酸树脂 10g、 酚醛树脂 60g, 助剂包括溶剂乙酸丁酯 3g、 油脂酸锰 2g。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6 4/8 页 7 0065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重量, 将醇酸树脂、 酚醛树脂、 乙二醇单甲醚、 油脂酸锰和调墨油 混合, 在温度 40 50下搅拌 8h 至。
22、树脂完全溶解, 降温至 20 25, 加入 Sr0.985Al2O4: Eu0.015, 继续搅拌 4h, 过滤得到夜光油墨。 0066 夜光油墨的实施例 2 0067 调墨油 10g, 夜光粉为 Mg0.935Al2O4: Eu0.005Ce0.0610g, 连接料包括醇酸树脂 10g、 聚酰 胺树脂 55g, 助剂包括分散剂聚亚丙基二醇 3g、 环烷酸钴 2g。 0068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重量, 将醇酸树脂、 聚酰胺树脂、 聚亚丙基二醇、 环烷酸钴和调墨 油混合, 在温度 40 50下搅拌 8h 至树脂完全溶解, 降温至 20 25, 加入 Mg0.935Al2O4: Eu0.005C。
23、e0.06, 继续搅拌 4h, 过滤得到夜光油墨。 0069 夜光油墨的实施例 3 0070 调墨油 10g, 夜光粉为 Ba0.091Al2O4: Ce0.03Pr0.0620g, 连接料包括醇酸树脂 10g、 聚酰 胺树脂 60g, 助剂包括分散剂聚乙二醇 5g、 油脂酸锰 2g。 0071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重量, 将醇酸树脂、 聚酰胺树脂、 聚乙二醇、 油脂酸锰和调墨油 混合, 在温度 40 50下搅拌 8h 至树脂完全溶解, 降温至 20 25, 加入 Ba0.091Al2O4: Ce0.03Pr0.06, 继续搅拌 4h, 过滤得到夜光油墨。 0072 夜光油墨的实施例 4 00。
24、73 调墨油10g, 夜光粉为Ca0.92Al2O4: Eu0.01Gd0.0630g, 连接料包括酚醛树脂10g、 聚酰胺 树脂 65g, 助剂包括分散剂聚丙烯酸 3g、 油脂酸锰 2g。 0074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重量, 将酚醛树脂、 聚酰胺树脂、 聚丙烯酸、 油脂酸锰和调墨油 混合, 在温度 40 50下搅拌 8h 至树脂完全溶解, 降温至 20 25, 加入 Ca0.92Al2O4: Eu0.01Gd0.06, 继续搅拌 4h, 过滤得到夜光油墨。 0075 表 1 本发明夜光油墨性能指标 0076 夜光油墨流动性细度粘度 (Pas) 实施例 125 /33mm 0.530 /15。
25、.2 实施例 225 /35mm 130 /16.1 实施例 325 /36mm 0.530 /15.5 实施例 425 /33mm 0.530 /16.0 0077 结果表明, 产品符合油墨标准, 可以使用。 0078 表 2 本发明夜光油墨与现有的硫化锌油墨光强度衰减变化规律比较 : 0079 时间 (h)实施例 1实施例 2实施例 3实施例 4硫化锌油墨 160062061060030 22602702652558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7 5/8 页 8 3909592882 5404542380 0080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夜光油墨与传统硫化锌发光油。
26、墨的发光强度衰 减规律基本一致, 但本发明的夜光油墨的光强度比传统硫化锌的光强度更高, 因此余辉时 间更长。 本发明的夜光油墨中的夜光粉优选为光致储能夜光粉, 具有储光功能, 化学性能稳 定, 无污染, 其在白天或光照条件下吸收太阳光1030min, 便能自动持续发光5h以上。 该 夜光油墨产品无毒无害无放射, 形成的油墨层使用寿命可长达 10 年以上。 0081 同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例如可以包括 : 指纹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和电连接于指纹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指纹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 电极通过蚀刻等方式形成于基底的顶表面。保护层形成于指纹传感器和速度传感。
27、器上, 以 为传感器提供电性隔离及机械保护。 由上述夜光油墨形成的油墨层位于指纹传感器和保护 层之间。 可选地, 夜光油墨可涂覆于指纹传感器上表面上, 也可以涂覆于保护层的底表面上 形成油墨层, 然后指纹传感器的电极也可以进一步地形成于保护层的底表面。 0082 本发明公开的指纹识别装置被集成于终端设备的屏幕或者外壳中, 并位于终端设 备的屏幕或者外壳的顶表面上, 以使用户的手指接触终端设备的顶表面时, 指纹传感器与 手指的距离在 250m 内。在至少部分地配置中, 指纹识别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当用户的手指 接触终端设备的顶表面时, 其中的指纹传感器与手指的距离在 200m 内, 优选地在 150。
28、m 内, 更优选地在 100m 内, 更甚者可在 50m 内。 0083 在一些实施例中, 可提供一单一芯片来控制显示屏、 触摸屏和指纹识别装置的至 少其中之一的功能。此外, 本发明中的包含指纹传感器的终端设备的顶表面是光滑的或大 致光滑的。显示屏和指纹识别装置被配置为集成在一起并具有相同的操作方式, 或者被配 置为终端设备包含的单一组件。 0084 本发明的指纹识别装置为终端设备的一个用户接口壳体, 例如为终端设备中的一 个按钮, 被集成于终端设备中, 例如智能手机。其尺寸可因终端设备的不同而适应性地进 行设计。适配的二维尺寸, 例如正方形或长方形, 可以为 4mm1mm、 4mm4mm、 。
29、5mm15mm、 10mm10mm 或 10mm15mm 等。适配的直径, 例如为圆形或椭圆形, 可以为 4mm、 5mm、 6mm、 7mm、 8mm、 9mm 或 10mm 等。列举的上述尺寸仅为示例,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 指纹识别装 置的尺寸还与其中的传感器是一维传感器还是二维传感器有关。 0085 指纹识别装置的形状可以为任何物理形状, 包括 : 圆形、 椭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梯形、 三角形等,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通常使用具有高光泽度的基底作 为其盖板。这些盖板的材料通常为玻璃、 强化玻璃、 透明塑料、 丙烯酸或者具有任何高光泽 度表面的材质。为了适配。
30、于这样的终端设备中, 指纹识别装置的壳体的顶表面也需要具有 高光泽度的表面, 以与周围的表面所匹配。 指纹识别装置的壳体的顶表面的材料, 例如可以 为玻璃、 塑料等。 在至少部分配置中, 指纹识别装置可以获得与终端设备的壳体同样效果的 外观和触觉。 0086 本发明的指纹识别装置中的指纹传感器还可以与终端设备的触摸传感器 (touch sensor) 协同工作。使用同一个控制芯片控制触摸传感器电路和指纹传感器电路。该双功 能控制器可以集成于指纹识别装置中, 或者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指纹识别装置电连接。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8 6/8 页 9 0087 指纹识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31、 0088 本发明的终端电子设备以图 1 所示的手机为例, 1 为手机的盖板, 2 为触摸屏的显 示区域, 3 为夜光型指纹识别区域。如图 2 所示, 夜光型指纹识别区域 3 的指纹识别装置包 括 : 保护层 4、 油墨层 5 和指纹传感器组件 6。油墨层 5 形成于指纹传感器组件 6 和保护层 4 之间。 0089 油墨层 5 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夜光油墨, 或采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夜光油墨, 通 过涂覆形成。该涂覆技术可采用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技术,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油墨层 5 可形成于指纹传感器组件 6 上表面上, 也可以形成于保护层 4 的底表面上。油墨层 5 可以 显示为黄色、 绿色、 。
32、彩色等, 可根据不同颜色需求选择不同的夜光油墨,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该油墨层 5 墨层厚度可以为 30 50m, 在该厚度下具有较好的夜光效果。 0090 指纹识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0091 图 3 为本发明具有夜光效果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分解剖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 此图为指纹识别装置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为了更清楚地示意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 图中各 组件之间未直接相接, 其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指纹识别装置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0092 如图 3 所示, 指纹识别装置 1 包括 : 指纹识别组件 10、 支撑件 20、 油墨层 30 及保 护层 40。指纹识别组件 10 包括 : 柔性电路薄。
33、膜 101 及形成于柔性电路薄膜 101 上的传感 器 102 和控制芯片 103。 0093 其中保护层 40 位于指纹识别组件 10 的上方, 以对指纹识别组件 10, 尤其是对传 感器 102 进行保护。保护层 40 可通过喷涂技术或印刷技术形成, 其材料例如包括硬质树 脂层或类金刚石 (Diamond-like Carbon,DLC)。在一些实施例中, 保护层 40 还可以由玻 璃、 陶瓷、 蓝宝石、 石英或者其他持久耐用的材料形成, 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酰亚胺 (PI) 等有机薄膜。保护层 40 例如为一硬涂层 (hard c。
34、oating)。此外, 保护层 40 也可以直接为终端设备的盖板 ( 例如玻璃或强化玻璃等 )。 0094 油墨层 30 形成于指纹识别组件 10 和保护层 40 之间。油墨层 30 可以采用现有技 术的夜光油墨, 或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夜光油墨通过涂覆形成, 该涂覆技术可采用丝网印 刷或喷墨印刷技术,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油墨层30可形成于指纹识别组件10的指纹传感器 上表面上, 也可以形成于保护层 40 的底表面上。油墨层 30 可以以颜色层的形式体现, 其可 显示为黄色、 绿色、 彩色等, 可根据不同颜色需求选择不同的夜光油墨,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此外, 在保护层 40 或者在保护层 4。
35、0 和油墨层 30 之下, 还可以包括其他层, 本发明不以此为 限。 0095 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 1 中的保护层 40 的厚度例如为 0.05mm, 油墨层 30 的厚度例如为 0.01mm, 油墨层 30 与指纹识别组件 10 之间的粘合剂的厚度例如为 0.01mm, 形成有传感器 102 和控制芯片 103 的柔性电路薄膜 101 的厚度例如为 0.06mm。因此, 本发 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 1 可以提供很薄的厚度, 以满足终端设备对其集成组件轻薄化的 需求。上述尺寸仅用于示例, 而非限制本发明。 0096 柔性电路薄膜 101 例如可以为聚酰亚胺薄膜 (Polyimide 。
36、fi lm,PI fi lm), 如图中所 示, 可以由两层聚酰亚胺树脂 (Polyimide resin,PI resin) 组成。 0097 传感器 102 可以形成于柔性电路薄膜 101 上。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元件, 以感测用 户手指指纹的脊和谷, 从而对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传感器 102 可以为一维结构也可以为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9 7/8 页 10 二维结构,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98 本发明中的传感器 102 可以为呈条状式分布的擦划式传感器, 也可以为呈阵列式 分布的按压式传感器,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 传感器 102 还可以与执行对用户的指纹的 光。
37、学感测、 红外感测、 或其他感测的元件结合或组合地工作, 这些元件本身可以耦合到用户 手指的表皮、 用户手指的皮下部分、 或者表示用户的指纹的某种其他特征。 0099 如图 3 所示, 支撑件 20 被指纹识别组件 10 所包裹, 并且指纹识别组件 10 包裹了 支撑件 20 的四个面。指纹识别组件 10 可以闭合地包裹支撑件 20, 即指纹识别组件 10 接口 处的两个边可以之间不留间隙, 也可以不闭合地包裹支撑件 20, 即如图中所示, 指纹识别组 件 10 接口处的两个边之间留有一间隙,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00 柔性电路薄膜101与支撑件20之间至少部分地通过粘合剂进行接合, 以固。
38、定指纹 识别组件 10 与支撑件 20。例如, 可以如图中所示, 仅于水平面上使用粘合剂 ( 如图中黑色 部分所示 ) 接合, 也可以在支撑件 20 与指纹识别组件 10 接触的任何表面上使用粘合剂接 合,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粘合剂例如为压敏胶 (PSA) 和热固胶。 0101 为了容置控制芯片 103, 在支撑件 20 的一个表面上挖掉一部分, 形成一凹槽, 以容 置控制芯片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 为了避免因用户手指按压指纹识别装置 1 而使控制芯 片103产生损伤的现象, 支撑件20上的挖掉部分的高度可以稍高于控制芯片103, 使按压时 支撑件 20 不会触碰到控制芯片, 从而避免对控。
39、制芯片 103 的破坏。 0102 指纹识别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0103 图 4 为本发明具有夜光效果的指纹识别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 4 所示的第 三实施例与图 3 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以下内容, 指纹识别装置 1 包括 : 指纹识别 组件 10、 油墨层 30、 保护层 40、 模塑层 50 及电路板 80。指纹识别组件 10 包括 : 传感器 102、 控制芯片 103 和基板 104。 0104 指纹识别组件 10 设置于电路板 80 之上, 与电路板 80 之间采用 BGA(Ball Grid Array, 球栅阵列 ) 封装方式进行封装。指纹识别组件 10 通过多个 BGA。
40、 焊锡球 (Solder Ball)70 与电路板 80 电性连接。模塑层 50 形成于电路板 80 之上, 填充于指纹识别组件 10 和电路板 80 之间。模塑层 50 采用的材料例如为环氧树脂模压胶 (Epoxy Modeling Compound,EMC)。 0105 保护层40位于至少部分的指纹识别组件10的上方, 以对指纹识别组件10, 尤其是 对传感器 102 进行保护。 0106 油墨层 30 形成于模塑层 50 和保护层 40 之间。油墨层 30 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夜 光油墨, 或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夜光油墨通过涂覆形成, 该涂覆技术可采用丝网印刷或喷 墨印刷技术, 本发明不以此。
41、为限。油墨层 30 可以形成于保护层 40 的底表面上。油墨层 30 可以以颜色层的形式体现, 其可显示为黄色、 绿色、 彩色等, 可根据不同颜色需求选择不同 的夜光油墨,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 在保护层 40 或者在保护层 40 和油墨层 30 之下, 还 可以包括其他层,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07 指纹识别组件 10 中的传感器 102 可以形成于基板 104 顶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 传感元件, 以感测用户手指指纹的脊和谷, 从而对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传感器 102 可以为 一维结构也可以为二维结构, 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08 控制芯片 103 以倒装芯片 (flip chip。
42、) 形式安装在基板 104 的底表面上, 并通过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10 8/8 页 11 基板 104 与传感器 102 电性连接, 从而使传感器 102 的信号传输到控制芯片 103 中进行处 理。 0109 指纹识别装置 1 还可以包括 : 基环 60。基环 60 具有顶开口, 盖在形成有保护层 40 的指纹识别组件 10 上, 将指纹识别组件 10 置于其中, 用于形成指纹识别装置 1 的外部 轮廓。 基环60的材质例如为金属、 塑料或者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树脂) 材料, 其具有耐磨、 耐高温、 耐腐蚀等特点。基环 60 。
43、的顶表面与保护层 40 的顶面可以平齐, 也可以高于保护层 40 的顶面。 0110 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可集成于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的触 摸屏或壳体中, 也可应用于银行的终端设备如 ATM 机等电子设备, 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 如, 可以与终端设备的控制按钮或者开关元件组合使用, 也可以直接嵌入到终端设备的盖 板玻璃或壳体内单独使用。总之, 能根据终端设备的情况, 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以方便用户 的使用。当指纹识别装置与终端设备的控制按钮或者开关元件组合使用时, 在指纹识别装 置的下方还需要设置有压敏元件, 以感应用户在操作该控制按钮或者开关元件时的按压操 作。 终端的。
44、电子设备通常被配置为包括 : 显示屏、 触摸屏、 盖板玻璃、 存储、 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CPU、 GPU、 内存、 Wi-Fi 连接、 蓝牙连接、 USB 连接、 电池、 外接电源、 计算机可读媒 体及软件等。 01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 封装工艺简单, 具有较小的结构, 可满足终端 设备对于其集成组件的轻薄化的需求, 且易于安装在终端设备中, 有效地提升了生产良率 及效率。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中设置了夜光油墨层 30, 所以到晚上或在 昏暗环境中能够显示出终端设备和指纹识别区域位置, 便于用户操作, 有效改善用户感受。 0112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 公开的实施方式, 相反, 本发明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 换。 说 明 书 CN 104194485 A 11 1/2 页 12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4485 A 12 2/2 页 13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4485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