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撕裂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50820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7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99761.7

申请日:

2012.11.30

公开号:

CN102991676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4D 25/08申请公布日:20130327|||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4D 25/0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成都海蓉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41003 湖北省襄樊市高新区157信箱变更后权利人:610299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航港天威路188号登记生效日:201505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D 25/08申请日:20121130|||公开

IPC分类号:

B64D25/08; D03D11/00

主分类号:

B64D25/08

申请人: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敬刚; 胡宇德; 张荣; 李峰; 辛秋和; 薛茂安; 王司佳; 苗宇

地址:

441003 湖北省襄樊市高新区157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钟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行撕裂装置,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该撕裂杆设置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该撕裂杆的轴线与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该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本发明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明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提高了出舱力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了弹射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要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所述撕裂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连接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撕裂杆的轴线垂直。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杆的材料为金属。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杆的直径为8mm。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纬线原料为278dtex,单丝强力为7.2CN/dtex。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线组合为278dtex×3×2,纬线组合为278dtex×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根数为14‑18根。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1700‑2200N。

说明书

说明书平行撕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工业用纺织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弹射座椅出舱稳定的平行撕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战斗机弹射救生座椅弹射出舱稳定机构中,为了减轻系统的重量和减小体积,进一步提高相关武器装备的使用性能,提出了采用撕裂带的撕裂装置作为座椅弹射出舱时的稳定性控制机构。利用纺织材料柔软可绕的特性和一定范围内的撕裂负载强度,作为飞行装备的一种新型阻力调节材料,在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出舱稳定机构中作为缓冲装置的使用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撕裂带虽为纺织材料,其特殊的结构非常重要,因为撕裂带的撕裂方式和撕裂强力对所配套武器装备性能影响非常重大。国外撕裂带的类型尚未见有平行撕裂的报道,只有舌形撕裂一种形式,其撕裂强力也只有30N,远远不能满足弹射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2000N。而目前国内外弹射座椅出舱时其稳定力是通过两组轴承通过挤压绳子达到控制稳定力的作用,由于绳子的直径有时不均匀以及存在疵点,导致不仅稳定力不均匀,严重时还出现稳定绳断裂的现象,而且系统重量很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力均匀且撕裂强力大的平行撕裂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所述撕裂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
上述方案中,所述撕裂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
上述方案中,每根连接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撕裂杆的轴线垂直。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上述方案中,所述撕裂杆的材料为金属。
上述方案中,所述撕裂杆的直径为8mm。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纬线原料为278dtex,单丝强力为7.2CN/dtex。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线组合为278dtex×3×2,纬线组合为278dtex×6。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线的根数为14‑18根。
上述方案中,所述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1700‑2200N。
本发明的原理为:本发明是利用提花织机将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连接线将其织成一体,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穿入金属撕裂杆,上层带和下层带在运动过程中,由金属撕裂杆割断连接线,产生稳定的撕裂力,撕裂力可以通过调节连接线的根数和强力达到控制出舱稳定力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明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提高了出舱力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了弹射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撕裂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撕裂装置,它包括撕裂杆10、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8和下层带9。
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结构相同,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本实施例仅以上层带8进行说明。上层带8包括外层经线1、外层经线2、外层纬线6、内层经线3、内层经线4、内层纬线11、以及将外层经线1、外层经线2、外层纬线6和内层经线3、内层经线4、内层纬线11连接的上层连接线5。上层带的内外层经线和内外层纬线的原料选用278dtex,单丝强力为7.2CN/dtex以上的高强锦丝。上层带8的经线组合为278dtex×3×2,纬线组合为278dtex×6。上层带8和下层带9通过多根连接线7连接。每根连接线7以缠绕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方式沿着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长度方向(图中以x方向示意)延伸,多根连接线7沿着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宽度方向(图中以y方向示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多根连接线7沿着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撕裂杆10设置在上层带8和下层带9之间。撕裂杆10的轴线与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撕裂杆10的长度大于等于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每根连接线7所确定的平面与撕裂杆10的轴线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撕裂杆10的材料为金属,直径为8mm。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7的根数为14‑18根。连接线7的原料选用278dtex。通过调节连接线7的根数和强力可调节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从而达到控制出舱稳定力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1700‑2200N。
该平行撕裂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弹射救生座椅弹射出舱时,会使上层带8和下层带9沿着长度方向运动,而撕裂杆10保持静止,故上层带8和下层带9在运动过程中,撕裂杆10会割断连接线7,使上层带8和下层带9分开,从而产生稳定的撕裂强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平行撕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行撕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行撕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撕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撕裂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16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1676 A *CN102991676A* (21)申请号 201210499761.7 (22)申请日 2012.11.30 B64D 25/08(2006.01) D03D 11/00(2006.01) (71)申请人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441003 湖北省襄樊市高新区 157 信箱 (72)发明人 蔡敬刚 胡宇德 张荣 李峰 辛秋和 薛茂安 王司佳 苗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钟锋 (54) 发明名称 平行撕裂装置 (5。

2、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行撕裂装置, 它包括撕裂 杆、 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 该撕裂杆设置 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该撕裂杆的轴线与上层 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该上层带和下层带 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 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 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 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 向排列。本发明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 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 明 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 提高了出舱力的稳定性以 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满足了弹射座椅 出舱时的稳定力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

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撕裂杆、 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 所述撕 裂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 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 向垂直,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 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 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 向排列。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撕裂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 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 3. 如权。

4、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根连接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 撕裂杆的轴线垂直。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 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撕裂杆的材料为金属。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撕裂杆的直径为 8mm。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均为双层平 纹组织结构,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 纬线原料为 278dtex, 单丝强力为 7.2CN/dtex。 8. 如权利要求。

5、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线组合 为 278dtex32, 纬线组合为 278dtex6。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的根数为 14-18 根。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 1700-2200N。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1676 A 2 1/3 页 3 平行撕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特种工业用纺织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弹射座椅出舱稳定的平行 撕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国内战斗机弹射救生座椅弹射出舱稳定机构中, 。

6、为了减轻系统的重量和减 小体积, 进一步提高相关武器装备的使用性能, 提出了采用撕裂带的撕裂装置作为座椅弹 射出舱时的稳定性控制机构。利用纺织材料柔软可绕的特性和一定范围内的撕裂负载强 度, 作为飞行装备的一种新型阻力调节材料, 在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出舱稳定机构中作为缓 冲装置的使用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撕裂带虽为纺织材料, 其特殊的结构非常重要, 因为撕 裂带的撕裂方式和撕裂强力对所配套武器装备性能影响非常重大。 国外撕裂带的类型尚未 见有平行撕裂的报道, 只有舌形撕裂一种形式, 其撕裂强力也只有 30N, 远远不能满足弹射 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 2000N。而目前国内外弹射座椅出舱时其稳定力是。

7、通过两组轴承通过 挤压绳子达到控制稳定力的作用, 由于绳子的直径有时不均匀以及存在疵点, 导致不仅稳 定力不均匀, 严重时还出现稳定绳断裂的现象, 而且系统重量很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稳定力均匀且撕裂强力大的平行撕裂装 置。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 平行撕裂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撕裂杆、 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 所述撕裂 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 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 垂直,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 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 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

8、长度方向延伸, 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 排列。 0005 上述方案中, 所述撕裂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 0006 上述方案中, 每根连接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撕裂杆的轴线垂直。 0007 上述方案中, 所述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0008 上述方案中, 所述撕裂杆的材料为金属。 0009 上述方案中, 所述撕裂杆的直径为 8mm。 0010 上述方案中,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 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 的经、 纬线原料为 278dtex, 单丝强力为 7.2CN/dtex。 0011 上述方案中, 所述上层带和。

9、下层带的经线组合为 278dtex32, 纬线组合为 278dtex6。 0012 上述方案中, 所述连接线的根数为 14-18 根。 0013 上述方案中, 所述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 1700-2200N。 说 明 书 CN 102991676 A 3 2/3 页 4 0014 本发明的原理为 : 本发明是利用提花织机将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连接线将其织成 一体, 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穿入金属撕裂杆, 上层带和下层带在运动过程中, 由金属撕裂 杆割断连接线, 产生稳定的撕裂力, 撕裂力可以通过调节连接线的根数和强力达到控制出 舱稳定力的作用。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0、是 : 本发明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 明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 提高了出舱力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满足了 弹射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要求。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撕裂装置的俯视图。 0017 图 2 为图 1 的 A-A 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 0019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撕裂装置, 它包括撕裂杆 10、 及 相互平行的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0020 上层带 8 和。

11、下层带 9 的结构相同, 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本实施例仅以上层带 8 进行说明。上层带 8 包括外层经线 1、 外层经线 2、 外层纬线 6、 内层经线 3、 内层经线 4、 内层纬线 11、 以及将外层经线 1、 外层经线 2、 外层纬线 6 和内层经线 3、 内层经线 4、 内层纬 线 11 连接的上层连接线 5。上层带的内外层经线和内外层纬线的原料选用 278dtex, 单丝 强力为 7.2CN/dtex 以上的高强锦丝。上层带 8 的经线组合为 278dtex32, 纬线组合为 278dtex6。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通过多根连接线 7 连接。每根连接线 7 以缠绕上层带 8 和。

12、下层带 9 的方式沿着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的长度方向 (图中以 x 方向示意) 延伸, 多根连 接线 7 沿着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的宽度方向 (图中以 y 方向示意) 排列。在本实施例中, 多 根连接线 7 沿着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0021 撕裂杆 10 设置在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之间。撕裂杆 10 的轴线与上层带 8 和下层 带 9 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 撕裂杆 10 的长度大于等于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的宽 度。在本实施例中, 每根连接线 7 所确定的平面与撕裂杆 10 的轴线垂直。在本实施例中, 撕裂杆 10 的材料为金属, 。

13、直径为 8mm。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连接线 7 的根数为 14-18 根。连接线 7 的原料选用 278dtex。通过 调节连接线 7 的根数和强力可调节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 从而达到控制出舱稳定力的 作用。在本实施例中, 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 1700-2200N。 0023 该平行撕裂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 弹射救生座椅弹射出舱时, 会使上层带 8 和下层 带 9 沿着长度方向运动, 而撕裂杆 10 保持静止, 故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在运动过程中, 撕裂 杆 10 会割断连接线 7, 使上层带 8 和下层带 9 分开, 从而产生稳定的撕裂强力。 0024 需要说明的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 说 明 书 CN 102991676 A 4 3/3 页 5 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102991676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91676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