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50620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16.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30209.5

申请日:

2012.09.07

公开号:

CN102993827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1/10申请日:20120907|||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1/10; B41M5/00

主分类号:

C09D11/10

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井勇介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11.09.09 JP 197565/2011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吴倩;张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多层形成时的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优良、且能够形成具有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光泽性的图像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该多层形成用油墨组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品红色油墨组合物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所述成分A含有(成分A-1)N-乙烯基化合物及(成分A-2)下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在将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将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1);式(a-2)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X2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接基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品红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
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即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成分B即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作为所述成分A,含有成分A‑1及成分A‑2,成分A‑1是N‑乙烯基化合物,成分A‑2是下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
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1),

式(a‑2)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X2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接基团;
<mrow><MN>0.1</MN><MO>≤</MO><MFRAC><MI>Y</MI><MI>X</MI></MFRAC><MO>&lt;</MO><MN>1</MN><MO>-</MO><MO>-</MO><MO>-</MO><MROW><MO>(</MO><MN>1</MN><MO>)</MO></MROW><MO>.</MO></MROW>]]&gt;</MATH></MATHS><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2),<BR><MATHS id=cmaths0002 num="0002"><MATH><![CDATA[<mrow><MN>0.3</MN><MO>≤</MO><MFRAC><MI>Y</MI><MI>X</MI></MFRAC><MO>&lt;</MO><MN>1</MN><MO>-</MO><MO>-</MO><MO>-</MO><MROW><MO>(</MO><MN>2</MN><MO>)</MO></MROW><MO>.</MO></MROW>]]&gt;</MATH></MATHS><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进一步含有成分A‑3即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1为N‑乙烯基内酰胺类。<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1为N‑乙烯基己内酰胺。<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且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12重量%~20重量%。<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含有相对于成分A的总量为50重量%~90重量%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和/或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BR>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有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均为32~40mN/m。<BR>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进一步含有成分A‑3即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BR>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1为N‑乙烯基己内酰胺。<BR>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并且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12重量%~20重量%。<BR>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含有相对于成分A的总量为50重量%~90重量%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R>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和/或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BR>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是使用了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的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BR>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和<BR>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BR>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BR>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和<BR>在形成的图像上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BR>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BR>在记录介质上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和<BR>在白色油墨层上赋予着色油墨组合物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BR>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BR>使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在第1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扫描工序,所述多个喷嘴列包含由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1喷嘴列、和由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2喷嘴列;<BR>使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喷墨头在与所述第1方向不平行的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工序;<BR>将所述喷嘴列在所述第2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对每个所述分割出的各分割喷嘴区域的单元控制所述喷墨头的油墨喷出的喷出控制工序;和<BR>对通过所述喷出控制工序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并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照射活性光线的活性光线照射工序,<BR>所述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是将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对应于所述各分割喷嘴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按照将该分割出的分割照射区域的光量按区域分别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进行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的工序。<BR>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喷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为5pL以上且小于20pL,喷出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为20pL~60pL。<BR>一种印刷物,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得到的。</p></div> </div> </div> <div class="zlzy"> <div class="zltitle">说明书</div> <div class="gdyy"> <div class="gdyy_show"><p>说明书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nbsp; <BR>技术领域 <BR>本发明涉及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nbsp; <BR>背景技术 <BR>作为根据图像数据信号在纸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记录方法,有电子照相方式、升华型及熔融型热转印方式、喷墨方式等。&nbsp; <BR>喷墨方式由于印刷装置廉价、且印刷时不需要版、仅向所需的图像部喷出油墨组合物而在记录介质上直接进行图像形成,因而可以高效地使用油墨组合物,特别是在小批量生产时,运行成本低。而且,噪音小,作为图像记录方式是优异的,近年来备受关注。&nbsp; <BR>其中,能够通过紫外线等放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放射线固化型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由于通过紫外线等放射线的照射而使油墨组合物的成分的大部分发生固化,因而与溶剂系油墨组合物相比,干燥性更优异,而且由于图像难以洇渗,因而从能够在各种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方面来说是优异的方式。&nbsp; <BR>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各种放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合物,日本特开2007‑13175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其是含有聚合性单体的喷墨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合性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含有80~99.99重量%的单官能单体、20重量%~0.01重量%的多官能单体,且在将该油墨的固化膜浸渍于该油墨中30秒时的重量变化率为30重量%以下。&nbsp; <BR>现在,利用喷墨打印机在普通纸或塑料等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将油墨打滴而进行印刷时的高速化、高图像质量化及在记录介质上的固着性成为重要的课题。&nbsp; <BR>日本特开2008‑100501号公报中以提高各种记录介质之间的图像均匀性等为目的,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nbsp;至少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及着色剂的着色液体组合物和至少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底涂液体组合物;着色液体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性化合物由至少1种单官能单体及至少1种多官能单体构成,且全部着色液体组合物中的单官能单体的量为10~70重量%、多官能单体的量为10~50重量%。&nbsp; <BR>另外,提高印刷物的耐久性等正在成为课题。&nbsp; <BR>日本特开2010‑000788号公报中以获得耐候性及耐久性优异的喷墨印刷物为目的,公开了一种喷墨印刷物,其是在表面上形成有白色保护层的喷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基材和通过喷墨式印刷形成在该基材上的图案层的同时,在该图案层上形成有上述白色保护层,上述图案层由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发生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油墨构成,上述白色保护层由通过电子射线照射发生固化的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构成。&nbsp; <BR>发明内容 <BR>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nbsp; <BR>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层形成时的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优良、且能够形成具有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光泽性的图像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及使用该油墨组的具有高生产率的喷墨记录方法、以及通过该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的印刷物。&nbsp; <BR>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nbsp; <BR>上述目的通过下述&lt;1&gt;、&lt;10&gt;或&lt;15&gt;所记载的手段达成。以下一并示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的&lt;2&gt;~&lt;9&gt;及&lt;11&gt;~&lt;14&gt;。&nbsp; <BR>&lt;1&gt;一种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品红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作为所述成分A,含有(成分A‑1)及(成分A‑2),(成分A‑1)是N‑乙烯基化合物,(成分A‑2)是下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1),&nbsp; <BR> <BR>(式(a‑2)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X2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接基团。) <BR><MATHS num="0001"><MATH><![CDATA[<mrow><MN>0.1</MN> <MO>≤</MO> <MFRAC><MI>Y</MI> <MI>X</MI> </MFRAC><MO>&lt;</MO> <MN>1</MN> <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MN> <MO>)</MO> </MROW><MO>.</MO> </MROW>]]&gt;</MATH></MATHS> <BR>&lt;2&gt;上述&lt;1&gt;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2),&nbsp; <BR><MATHS num="0002"><MATH><![CDATA[<mrow><MN>0.3</MN> <MO>≤</MO> <MFRAC><MI>Y</MI> <MI>X</MI> </MFRAC><MO>&lt;</MO> <MN>1</MN> <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2</MN> <MO>)</MO> </MROW><MO>.</MO> </MROW>]]&gt;</MATH></MATHS> <BR>&lt;3&gt;上述&lt;1&gt;或&lt;2&gt;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进一步含有(成分A‑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nbsp; <BR>&lt;4&gt;上述&lt;1&gt;~&lt;3&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1为N‑乙烯基内酰胺类。&nbsp; <BR>&lt;5&gt;上述&lt;1&gt;~&lt;4&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1为N‑乙烯基己内酰胺。&nbsp; <BR>&lt;6&gt;上述&lt;1&gt;~&lt;5&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且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12重量%~20重量%。&nbsp; <BR>&lt;7&gt;上述&lt;1&gt;~&lt;6&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成分A含有相对于成分A的总量为50重量%~90重量%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nbsp; <BR>&lt;8&gt;上述&lt;1&gt;~&lt;7&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和/或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nbsp; <BR>&lt;9&gt;上述&lt;1&gt;~&lt;8&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其中,所有油墨&nbsp;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均为32~40mN/m。&nbsp; <BR>&lt;10&gt;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是使用了上述&lt;1&gt;~&lt;9&gt;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的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和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nbsp; <BR>&lt;11&gt;上述&lt;10&gt;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和在形成的图像上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nbsp; <BR>&lt;12&gt;上述&lt;10&gt;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在记录介质上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和在白色油墨层上赋予着色油墨组合物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nbsp; <BR>&lt;13&gt;上述&lt;10&gt;~&lt;12&gt;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使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在第1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扫描工序,所述多个喷嘴列包含由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1喷嘴列、和由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2喷嘴列;使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喷墨头在与所述第1方向不平行的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工序;将所述喷嘴列在所述第2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对每个所述分割出的各分割喷嘴区域的单元控制所述喷墨头的油墨喷出的喷出控制工序;和对通过所述喷出控制工序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并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照射活性光线的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所述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是将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对应于所述各分割喷嘴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按照将该分割出的分割照射区域的光量按区域分别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进行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的工序。&nbsp; <BR>&lt;14&gt;上述&lt;13&gt;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喷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为5pL以上且小于20pL,喷出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为20pL~60pL。&nbsp; <BR>&lt;15&gt;一种印刷物,其是通过上述&lt;10&gt;~&lt;14&gt;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nbsp; <BR>发明效果&nbsp; <BR>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多层形成时的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优良、且能够形成具有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光泽性的图像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及使用该油墨组的具有高生产率的喷墨记录方法、以及通过该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的印刷物。&nbsp; <BR>附图说明 <BR>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了图像层及白色油墨层时的剖视图的示意图。&nbsp; <BR>图2是表示本发明优选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nbsp; <BR>图3是示意地表示图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俯视透视图。&nbsp; <BR>图4是表示图2所示喷墨头及紫外线照射部的配置构成的俯视透视图。&nbsp; <BR>图5是表示使图4所示紫外线照射部移动的光源移动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nbsp; <BR>图6是表示用于形成图1(B)所示图像的喷墨头及紫外线照射部的构成例的说明图。&nbsp; <BR>图7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预固化光源使用的预固化光源单元的构成例的侧面透视图。&nbsp; <BR>图8是图7的预固化光源单元的俯视透视图。&nbsp; <BR>图9是表示用于形成图1(A)所示图像的喷墨头及紫外线照射部的构成例的说明图。&nbsp; <BR>图10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油墨供给体系的构成的框图。&nbsp; <BR>图1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框图。&nbsp; <BR>具体实施方式 <BR>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以下也仅称作“油墨组”)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品红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作为所述成分A,含有(成分A‑1)N‑乙烯基化合物及(成分A‑2)&nbsp;下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满足下述式(1)。&nbsp; <BR> <BR>(式(a‑2)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X2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接基团。) <BR><MATHS num="0003"><MATH><![CDATA[<mrow><MN>0.1</MN> <MO>≤</MO> <MFRAC><MI>Y</MI> <MI>X</MI> </MFRAC><MO>&lt;</MO> <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X~Y”的记载与“X以上且Y以下”含义相同。另外,将上述“(成分A‑1)N‑乙烯基化合物”等也仅称作“成分A‑1”等。另外,在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两者或任一者时也记为“(甲基)丙烯酸酯”。&nbsp; <BR>另外,将“白色油墨组合物”等也仅记为“白色油墨”等。此外,在一部分化学式中,将烃链用省略碳(C)和氢(H)的记号的简略结构式进行记载。&nbsp; <BR>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nbsp; <BR>I.多层形成用油墨组&nbsp; <BR>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通过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品红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层,通过白色油墨组合物形成白色油墨层。可以在记录介质(也称为支撑体或基材)上通过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层,在其上形成白色油墨层;也可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油墨层,在其上形成图像层。&nbsp; <BR>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在记录介质12上形成了图像层82及白色油墨层80时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另外,图中的箭头表示图像的可见方向(观察方向)。&nbsp; <BR>图1(A)中,在记录介质12上形成图像层82,进而在其上形成白色油墨层80。此时,作为记录介质,优选使用透明的记录介质,通过记录介质12可见图像。&nbsp; <BR>另一方面,图1(B)中,在记录介质12上形成白色油墨层80,进而在其上形成图像层82。此时,记录介质12可以透明,也可以不透明,没有特别限定。白色油墨层作为底涂层发挥功能。&nbsp; <BR>另外,白色油墨层至少设置于形成有图像的区域,优选作为一层的整面层设置在形成有图像的区域或者比其更宽的区域。&nbsp; <BR>本发明中,形成上述两层的方式并无限定,例如可例示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无色油墨层作为底涂层,进而在其上形成依次具有图像层和白色油墨层的三层的方式;在记录介质上依次设置白色油墨层和图像层后,进而形成无色油墨层作为外敷层,形成三层结构的方式。另外,也可以具有在透明的记录介质上以第1图像层、白色油墨层、第2图像层的顺序将各层层叠而成的结构。此时,具有白色油墨层被夹在上下图像层中的结构。具有该结构的图像中,以白色油墨层作为背景的图像层从记录介质的两面均可见。&nbsp; <BR>形成图像层和白色油墨层的至少两层时,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需要在形成第1层后在较短时间后(例如数秒后)形成第2层。因此,根据第一层的固化轮廓及固化状态,第2层的图像质量或光泽性受到影响。&nbsp; <BR>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在这样的多层形成时,可以获得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优异、而且图像质量即光泽性优异的图像。详细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推测如下。&nbsp; <BR>即认为,通过含有特定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层间的亲和性高,图像层‑白色油墨层的粘附性提高。&nbsp; <BR>进而,通过将引发剂量最佳化,油墨膜上的浸湿扩展提高,可获得具有光泽性的图像,同时抑制了分带(banding)。分带是指条纹状的印相不均,是对应于由于多道次印刷所产生的扫描宽度(swath&nbsp;width)周期而光泽性有所不同的现象。若将油墨液滴打点后墨点的扩展不足,则无法利用墨点的扩展消除印相空白,以条纹状成为印相不均。&nbsp; <BR>在图1(A)的方式中,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少的图像层成为下层,在记录介质上浸湿扩展,因而抑制了分带。另外,在图像层上形成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多、固化性优异的白色油墨层(白色层),提高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nbsp; <BR>另一方面,在图1(B)的方式中,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多的白色油墨层&nbsp;的固化性高,因而图像层的油墨组合物的浸湿扩展较好,在提高光泽的同时,抑制分带。&nbsp; <BR>(油墨组合物)&nbsp; <BR>首先,详细叙述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有(成分A)及(成分B)的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称作“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此外,在仅提到油墨组合物时,是着色油墨组合物及白色油墨组合物的总称。&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是可通过活性放射线发生固化的油性的油墨组合物。“活性放射线”是指通过其照射可以赋予使油墨组合物中产生引发种的能量的放射线,包含α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电子射线等。其中,从固化感度及装置的获得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紫外线及电子射线,特别优选紫外线。&nbsp; <BR>另外,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是放射线固化型的油墨组合物,由于在将油墨组合物应用于记录介质上之后使其固化,因而优选不含高挥发性溶剂而为无溶剂。其原因在于,当高挥发性溶剂残留在固化后的油墨图像中时,耐溶剂性发生劣化、产生残留溶剂的VOC(Volatile&nbsp;Organic&nbsp;Compoun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问题。&nbsp; <BR>此外,本发明中,油墨组合物中的包含水的溶剂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更优选为0~3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最优选不含有、即为0重量%。&nbsp; <BR>以下对构成本发明油墨组的各色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成分进行说明。&nbsp; <BR>(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作为成分A,含有上述成分A‑1及成分A‑2。&nbsp; <BR>(成分A‑1)N‑乙烯基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1)N‑乙烯基化合物作为(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nbsp; <BR>作为N‑乙烯基化合物,优选N‑乙烯基内酰胺类,更优选式(a‑1)表示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a‑1)中,n表示1~5的整数,从油墨组合物发生固化后的柔软性、与记录介质的粘附性及原材料的获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n为2~4的整数,更优选n为2或4,特别优选n为4、即为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的安全性优异、常用、可较廉价地获得、可获得特别良好的油墨固化性及固化膜与记录介质的粘附性,因而优选。&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中的成分A‑1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整体的重量优选为5~60重量%、更优选为15~35重量%。含量为5重量%以上时,与记录介质的粘附性优异,另外含量为60重量%以下时,保存稳定性优异。&nbsp; <BR>(成分A‑2)式(a‑2)表示的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A‑2)式(a‑2)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不含成分A‑2时,与记录介质(特别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酸树脂)的粘附性降低。对于式(a‑2)表示的化合物,推测其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会提高油墨组合物的浸湿扩展。另外,可以获得具有适当极性、难以发生表面固化不良、粘附性优异的固化物(图像层及白色油墨层)。&nbsp; <BR> <BR>(式(a‑2)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X2表示单键或二价连接基团。)&nbsp; <BR>作为R1,优选氢原子或甲基,更优选氢原子。&nbsp; <BR>作为R2及R3,优选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更优选氢原子,进一步优选R2及R3均为氢原子。&nbsp; <BR>作为X2中的二价连接基团,只要是不严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无特别限定,优选二价烃基或将烃基及醚键组合而成的二价基团、更优选二价烃基、聚(亚烷基氧基)或聚(亚烷基氧基)烷基。另外,上述二价连接基&nbsp;团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0、更优选为1~20。&nbsp; <BR>作为X2,优选为单键、二价烃基或将烃基及醚键组合而成的二价基团,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20的二价烃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8的二价烃基,特别优选为亚甲基。&nbsp; <BR>以下举出成分A‑2的具体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此外,下述具体例子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bsp; <BR> <BR>其中,优选环式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环式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nbsp; <BR>成分A‑2也可以是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子,可举出SR531(SARTOMER公司制)。&nbsp; <BR>从记录介质与图像的粘附性、油墨组合物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成分A‑2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1~70重量%、更优选为3~6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60重量%、最优选为5~50重量%。&nbsp; <BR>(成分A‑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nbsp; <BR>本发明中,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成分A‑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作为(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通过含有成分A‑3,固化性和耐擦伤性提高。&nbsp; <BR>从提高固化性和耐擦伤性的观点出发,成分A‑3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0.1~15重量%,更优选为0.2~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5重量%。&nbsp; <BR>&lt;其它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gt;&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还可含有除成分A‑2以外的其它单官能(甲基)&nbsp;丙烯酸酯。&nbsp; <BR>作为其它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优选例示出(成分A‑4)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nbsp; <BR>(成分A‑4)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成分A‑4)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油墨组合物通过含有成分A‑4,油墨组合物的喷出稳定性和固化性得到改善。作为成分A‑4,优选分子量为500以下、更优选分子量为300以下。&nbsp; <BR>作为成分A‑4,可举出日本特开2009‑096985号公报的段落0048~0063所记载的芳香族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本发明中,作为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式(a‑4)表示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a‑4)中,Ra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a1表示二价连接基团、Ar表示芳香族烃基、Ra5表示取代基、u表示0~5的整数,并且存在u个的Ra5可分别相同也可不同。)&nbsp; <BR>式(a‑4)中,作为Ra1,优选为氢原子。&nbsp; <BR>Xa1表示二价连接基团,优选醚键(‑O‑)、酯键(‑C(O)O‑或‑OC(O)‑)、酰胺键(‑C(O)NR’‑或‑NR’C(O)‑)、羰基(‑C(O)‑)、亚氨基(‑NR’‑)、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为1~15的亚烷基或组合有它们中2个以上的二价基团。此外,R’表示氢原子、碳数为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或者碳数为6~20的芳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羟基、卤素原子。&nbsp; <BR>含有Ra1及Xa1的部分(H2C=C(Ra1)‑C(O)O‑Xa1‑)可以在芳香族烃结构上的任意位置处键合。另外,从提高与着色剂的亲和性的观点出发,优选Xa1与芳香族烃基键合的端部为氧原子、更优选为醚性氧原子。式(a‑4)中的Xa1优选为*‑(LO)q‑。这里,*表示与式(a‑4)的羧酸酯键的键合位置、q为0~10的整数、L表示碳数为2~4的亚烷基。q优选为0~4的整数、更优选为0~2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或2。(LO)q优选为环氧乙烷&nbsp;链或环氧丙烷链。&nbsp; <BR>Ar表示芳香族烃基。作为芳香族烃基,可举出具有1~4个环的单环或多环的芳香族烃基,具体地可举出从苯、萘、蒽、1H‑茚、9H‑芴、1H‑非那烯、菲、苯并菲、芘、并四苯、四伸苯、亚联苯、as‑苯并二茚、s‑苯并二茚、苊烯、荧蒽、醋菲烯、醋蒽烯、苯并菲、七曜烯等中除去了1个以上氢原子后的基团。&nbsp; <BR>其中,本发明中优选苯基、萘基,更优选单环芳香族烃基、即苯基。&nbsp; <BR>存在u个的Ra5优选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羧基、碳数为1~10的酰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硫醇基、硅氧烷基或可进一步具有取代基的总碳数为30以下的烃基或杂环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羟基、碳数为1~10的烷基、碳数为6~12的芳基。&nbsp; <BR>u表示0~5的整数、优选为0。&nbsp; <BR>作为成分A‑4的具体例子,可优选地举出[L‑1]~[L‑19]、[L‑21]~[L‑65]。&nbsp; <BR> <BR> <BR> <BR> <BR> <BR>本发明中,作为式(a‑4)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具有苯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特别优选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nbsp; <BR>从喷墨喷出性、柔软性的观点出发,成分a‑4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1~50重量%、更优选为3~4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40重量%。&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还可含有除成分A‑2及成分A‑4以外的其它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除成分a‑2及a‑4以外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2‑乙基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内酯改性挠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丙烯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丙烯酸环戊烯基酯、丙烯酸&nbsp;环戊烯氧基乙酯、丙烯酸酯双环戊烷基酯等。&nbsp; <BR>另外,本发明中的包含成分A‑1及成分A‑2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总含量相对于(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总量优选为50~90重量%。另外,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中除成分A‑1及成分A‑2以外,还含有成分A‑4及上述其它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nbsp; <BR>当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范围时,可获得油墨‑油墨间及油墨‑记录介质间的粘附性优异、柔软性也优异的图像。&nbsp; <BR>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成分A的总量更优选为55~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5~85重量%。&nbsp; <BR>&lt;(成分A‑5)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gt;&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除了上述成分A‑3之外,还可含有(成分A‑5)其它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nbsp; <BR>油墨组合物通过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获得高固化性。&nbsp; <BR>作为成分A‑5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2)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新戊二醇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进行了二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丙氧基化(2)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新戊二醇环氧丙烷2摩尔加成物进行了二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丙烷(PO)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乙烷(EO)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nbsp;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还可以含有低聚物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nbsp; <BR>该“低聚物”是指通常具有基于有限个(一般来说为5~100个)单体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10000、更优选为500~5000。&nbsp; <BR>作为低聚物,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官能团的低聚物。&nbsp; <BR>低聚物所含的官能团数从柔软性和固化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每1分子优选为2~15、更优选为2~6、进一步优选为2~4、特别优选为2。&nbsp; <BR>作为本发明中的低聚物,可举出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系、烯烃系(乙烯低聚物、丙烯低聚物、丁烯低聚物等)、乙烯基系(苯乙烯低聚物、乙烯醇低聚物、乙烯基吡咯烷酮低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二烯系(丁二烯低聚物、氯丁橡胶、戊二烯低聚物等)、开环聚合系(二、三、四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基亚胺等)、加成聚合系(低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酰胺低聚物、聚异氰酸酯低聚物)、加成缩合低聚物(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树脂、酮树脂等)、胺改性聚酯低聚物等。其中,优选低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其中更优选聚氨酯丙烯酸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系由于可获得固化性、粘附性优异的油墨组合物,因而特别优选。低聚物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多种。&nbsp; <BR>作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可举出脂肪族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芳香族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详细地可参照低聚物手册(オリゴマ一ハンドブツク,古川淳二主编,化学工业日报社)。&nbsp; <BR>作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系的低聚物,可举出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U‑2PPA、U‑4HA、U‑6HA、U‑6LPA、U‑15HA、U‑324A、UA‑122P、UA5201、UA‑512等;Sartomer公司制的CN964A85、CN964、CN959、CN962、CN963J85、CN965、CN982B88、CN981、CN983、CN996、CN9002、CN9007、CN9009、CN9010、CN9011、CN9178、CN9788、CN9893、DAICEL‑CYTEC公司制的EB204、EB230、EB244、EB245、EB270、EB284、EB285、EB810、EB4830、EB4835、EB4858、EB1290、EB210、EB215、EB4827、EB4830、EB4849、EB6700、EB204、EB8402、EB8804、EB8800‑20R等。&nbsp; <BR>作为胺改性聚酯低聚物,可举出DAICEL‑CYTEC公司制的EB524、EB80、EB81、Sartomer公司制的CN550、CN501、CN551、RahnA.G.公司制的GENOMER5275。&nbsp; <BR>低聚物的含量从兼顾固化性和粘附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1~10重量%、更优选为2~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7重量%。&nbsp; <BR>(成分A‑5)其它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总含量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1~30重量%、更优选为3~2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20重量%、特别优选为5~15重量%。&nbsp; <BR>油墨组合物中的(成分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全部的总含量优选为65~99重量%、更优选为70~90重量%。油墨组合物中的成分A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固化性优异。&nbsp; <BR>(成分B)聚合引发剂&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nbsp; <BR>在将白色油墨组合物中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重量%)、将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重量%)时,满足下述式(1)。&nbsp; <BR><MATHS num="0004"><MATH><![CDATA[<mrow><MN>0.1</MN> <MO>≤</MO> <MFRAC><MI>Y</MI> <MI>X</MI> </MFRAC><MO>&lt;</MO> <MN>1</MN> <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当Y/X小于0.1时,无法获得品红色油墨组合物的充分的固化性,或者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固化性变得不均匀。另外,Y/X在1以上时,品红色油墨的浸湿扩展性变得不良。 <BR>Y/X优选0.3≤(Y/X)&lt;1、更优选0.4≤(Y/X)&lt;1、进一步优选0.5≤(Y/X)&lt;1。&nbsp; <BR>另外,本发明中,至少品红色油墨组合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和白色油墨组合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即可,对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黄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黑色油墨组合物等除白色油墨组合物之外的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与白色油墨组合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的关系并无特别限定,关于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优选也满足上述(1)的关&nbsp;系式。&nbsp; <BR>即,当将白色油墨组合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X(重量%)、将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所含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W(重量%)时,优选为0.1≤(W/X)&lt;1、更优选为0.3≤(W/X)&lt;1、进一步优选为0.4≤(W/X)&lt;1、特别优选为0.5≤(W/X)&lt;1。&nbsp; <BR>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更优选为5~11重量%。&nbsp; <BR>另外,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为12~20重量%、更优选为12~18重量%。&nbsp; <BR>品红色油墨组合物及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时,可获得光泽性优异的图像。&nbsp; <BR>另外,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分别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更优选分别为5~11重量%。&nbsp; <BR>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时,可获得光泽性优异的图像。&nbsp; <BR>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2种以上。另外,还可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并用。&nbsp; <BR>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是吸收外部能量而产生聚合引发种的化合物。为了引发聚合所使用的外部能量大致分为热量及活性放射线,分别使用热聚合引发剂及光聚合引发剂,优选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活性放射线,可例示出γ射线、β射线、电子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优选紫外线。&nbsp; <BR>作为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a)芳香族酮类、(b)酰基膦化合物、(c)芳香族鎓盐化合物、(d)有机过氧化物、(e)硫化合物、(f)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g)酮肟酯化合物、(h)硼酸盐化合物、(i)吖嗪鎓(azinium)化合物、(j)金属茂化合物、(k)活性酯化合物、(l)具有碳卤键的化合物及(m)烷基胺化合物等。这些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将上述(a)~(m)的化合物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本发明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通过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而优选使用。&nbsp; <BR>本发明中,作为成分B,优选(成分B‑1)双酰基膦化合物及(成分B‑2)单酰基膦化合物。&nbsp; <BR>(成分B‑1)双酰基膦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中,作为(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优选举出(成分B‑1)双酰基膦化合物。&nbsp; <BR>作为成分B‑1及后述的成分B‑2,可优选举出日本特开2009‑096985号公报的段落0080~0098所记载的双酰基氧化膦及单酰基膦化合物。&nbsp; <BR>作为成分B‑1,优选化合物结构中具有式(b‑1‑1)所示部分结构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1‑1)中,*表示键合位置。)&nbsp; <BR>作为成分B‑1,特别优选具有式(b‑1‑2)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1‑2)中,R9、R10、R11表示可具有甲基或乙基作为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nbsp; <BR>作为式(b‑1‑2)所示的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R9~R11优选为可具有甲基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更优选R11为苯基、R9及R10为具有1~3个甲基的苯基。&nbsp; <BR>其中,作为式(b‑1‑2)表示的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优选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819、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 <BR>(成分B‑2)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中,作为(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优选举出(成分B‑2)单酰基膦化合物。&nbsp; <BR>作为成分B‑2,优选化合物结构中具有式(b‑2‑1)所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2‑1)中,*表示键合位置。)&nbsp; <BR>作为成分B‑2,特别优选具有式(b‑2‑2)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2‑2)中,R6、R7、R8表示可具有甲基或乙基作为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nbsp; <BR>作为式(b‑2‑2)所示的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R6~R8优选为可具有甲基作为取代基的苯基,更优选R7及R8为苯基、R6为具有1~3个甲基的苯基。&nbsp; <BR>其中,作为式(b‑2‑2)表示的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优选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Darocur&nbsp;TPO:Ciba&nbsp;Japan公司制,Lucirin&nbsp;TPO:BASF公司制)。&nbsp; <BR>本发明中,含有品红色油墨组合物的着色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成分B‑1)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和/或(成分B‑2)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nbsp; <BR>另外,着色油墨组合物中作为成分B,优选至少含有(成分B‑1)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着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含有成分B‑1,固化性良好,因而优选。&nbsp; <BR>着色油墨组合物中,当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成分B‑1及成分B‑2的总量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上。&nbsp; <BR>另外,本发明中白色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成分B‑2)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nbsp; <BR>白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含有(成分B‑2)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在抑制图像黄变的同时,可获得优异的固化性,因而优选。 <BR>白色油墨组合物中,当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nbsp;优选含有50重量份以上的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更优选含有60~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70~100重量份。&nbsp; <BR>(成分B‑3)噻吨酮化合物和/或硫代色满酮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成分B‑3)噻吨酮化合物和/或硫代色满酮化合物作为成分B。特别是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成分B‑3。&nbsp; <BR>&lt;噻吨酮化合物&gt;&nbsp; <BR>噻吨酮化合物优选为式(b‑3‑1)所示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3‑1)中,Rb1~Rb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氨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包括一取代及二取代的情况)、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酰基、羧基或磺基。)&nbsp; <BR>上述烷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及酰基中的烷基部分的碳数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1~4。&nbsp; <BR>Rb1~Rb8还可以分别相邻的2个相互连接形成环。作为它们形成环时的环结构,可举出5或6元环的脂肪族环、芳香族环等,还可以是含有碳原子以外的元素的杂环,还可以是所形成的环之间进一步组合形成双核环、例如稠环。这些环结构还可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氨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酰基、羧基及磺基。当所形成的环结构为杂环时,作为杂原子的例子,可举出N、O及S。&nbsp; <BR>作为噻吨酮化合物,可举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十二烷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1‑甲氧基羰基噻吨酮、2‑乙氧基羰基噻吨酮、3‑(2‑甲氧基乙氧基羰基)噻吨酮、4‑丁氧基羰基噻吨酮、3‑丁氧基羰基‑7‑甲基噻吨酮、1‑氰基‑3‑氯噻吨酮、1‑乙氧基羰基‑3‑氯噻吨酮、1‑乙氧基羰基‑3‑乙氧基噻吨酮、1‑乙氧基羰基‑3‑&nbsp;氨基噻吨酮、1‑乙氧基羰基‑3‑苯基磺酰基噻吨酮、3,4‑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羰基]噻吨酮、1‑乙氧基羰基‑3‑(1‑甲基‑1‑吗啉代乙基)噻吨酮、2‑甲基‑6‑二甲氧基甲基噻吨酮、2‑甲基‑6‑(1,1‑二甲氧基苄基)噻吨酮、2‑吗啉代甲基噻吨酮、2‑甲基‑6‑吗啉代甲基噻吨酮、正烯丙基噻吨酮‑3,4‑二甲酰亚胺、正辛基噻吨酮‑3,4‑二甲酰亚胺、N‑(1,1,3,3‑四甲基丁基)噻吨酮‑3,4‑二甲酰亚胺、1‑苯氧基噻吨酮、6‑乙氧基羰基‑2‑甲氧基噻吨酮、6‑乙氧基羰基‑2‑甲基噻吨酮、噻吨酮‑2‑聚乙二醇酯、2‑羟基‑3‑(3,4‑二甲基‑9‑氧代‑9H‑噻吨酮‑2‑基氧基)‑N,N,N‑三甲基‑1‑丙烷氯化铵。&nbsp; <BR>其中,从获得容易性或固化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2,4‑二乙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及4‑异丙基噻吨酮。&nbsp; <BR>&lt;硫代色满酮化合物&gt;&nbsp; <BR>作为硫代色满酮化合物,优选式(b‑3‑2)所示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3‑2)中,Rb11、Rb12、Rb13、Rb14、Rb15、Rb16、Rb17及Rb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氨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酰基、羧基或磺基。上述烷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及酰基中的烷基部分的碳数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1~4。其中,酰氧基可以是芳氧基羰基、酰基可以是芳基羰基。此时,芳基部分的碳数优选为6~14、更优选为6~10。&nbsp; <BR>Rb11、Rb12、Rb13及Rb14还可以分别相邻的2个相互连接、例如进行缩合而形成环。&nbsp; <BR>作为它们形成环时的环结构,可举出5或6元环的脂肪族环、芳香族环等,还可以是含有碳原子以外的元素的杂环,另外还可以是所形成的环之间进一步组合形成双核环、例如稠环。这些环结构还可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在式(b‑3‑1)中叙述过的基团。作为所形成的环结构为杂环时的杂原子的例子,可举出N、O及S。&nbsp; <BR>另外,硫代色满酮化合物优选是在硫代色满酮的环结构上具有至少1个取代基(烷基、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氨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酰基、羧基及磺基等)的化合物。作为上述取代基,优选烷基、卤素原子、羟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烷氧基及酰氧基,更优选碳数为1~20的烷基及卤素原子,进一步优选碳数为1~4的烷基及卤素原子。&nbsp; <BR>另外,硫代色满酮化合物更优选为在芳香环上及环己酮环上分别具有至少1个取代基的化合物。&nbsp; <BR>作为硫代色满酮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优选例示出下述(I‑1)~(I‑31)。其中,更优选(I‑14)、(I‑17)及(I‑19),特别优选(I‑14)。&nbsp; <BR> <BR> <BR>&lt;其它的聚合引发剂&gt;&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还可含有除成分B‑1~成分B‑3以外的其它的聚合引发剂。作为其它的聚合引发剂,优选(成分B‑4)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nbsp; <BR>(成分B‑4)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可含有(成分B‑4)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着色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成分B‑4。成分B‑4优选为式(b‑4‑1)所示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4‑1)中,Rb21、Rb22及Rb23各自独立地表示羟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X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硫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其中,当Rb21、Rb22、Rb23及X为氨基时的取代基还可相互键合形成杂环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碳数为1~10的烷基。&nbsp; <BR>作为成分B‑4,优选式(b‑4‑2)及式(b‑4‑3)的任一个所示的化合物。&nbsp; <BR> <BR>式(b‑4‑2)中,Rb34、Rb35、Rb36及Rb37分别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Rb34和Rb35、及Rb36和Rb37的至少任一组合还可相互键合形成杂环基。Rb31、Rb32及取代基与式(b‑4‑1)中的Rb21、Rb22及取代基分别含义相同。&nbsp; <BR> <BR>式(b‑4‑3)中,Rb48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nbsp; <BR>Rb41、Rb42及取代基与式(b‑4‑1)中的Rb21、Rb22及取代基含义相同,Rb44及Rb45与式(b‑4‑2)中的Rb34及Rb35含义相同。&nbsp; <BR>作为上述杂环基并无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例如优选吗啉基。&nbsp; <BR>作为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例如作为市售品可优选举出IRGACURE369(Ciba&nbsp;Japan公司制)、IRGACURE907(Ciba&nbsp;Japan公司制)等。&nbsp; <BR>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成分B‑4)α‑氨基烷基苯酮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油墨组合物中的0.1~15重量%、更优选为0.5~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5重量%。&nbsp; <BR>作为其它的聚合引发剂,还可举出芳香族酮类、芳香族鎓盐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合物、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酮肟酯化合物、硼酸盐化合物、吖嗪鎓化合物、金属茂化合物、活性酯化合物及具有碳卤键的化合物等。对于上述聚合引发剂的详细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9‑185186号公报的段落0090~0116中。&nbsp; <BR>(成分C)着色剂&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对应于各颜色的(成分C)着色剂。&nbsp; <BR>这里能够使用的着色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适当选择使用公知的各种颜料、染料。其中,作为着色剂,从耐光性特别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颜料。&nbsp; <BR>对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颜料进行叙述。&nbsp; <BR>作为颜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市售的所有的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以及用染料将树脂粒子染色所得的颜料等。进而,只要不损害本发&nbsp;明的效果,还可使用市售的颜料分散体或经表面处理的颜料、例如将颜料分散于作为分散介质的不溶性树脂等中所得的颜料或者在将树脂接枝化在颜料表面上所得的颜料等。&nbsp; <BR>作为这些颜料,例如可举出伊藤征司郎编《颜料的辞典》(2000年刊)、W.Herbst,K.Hunger《Industrial&nbsp;Organic&nbsp;Pigments》、日本特开2002‑1260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8802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697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342503号公报所记载的颜料。&nbsp; <BR>作为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的具体例子,例如作为呈现黄色的颜料,可举出C.I.颜料黄1(坚牢黄G等),如C.I.颜料黄74的单偶氮颜料、C.I.颜料黄12(双偶氮黄AAA等)、如C.I.颜料黄17的双偶氮颜料、如C.I.颜料黄180的非联苯胺系偶氮颜料、如C.I.颜料黄100(酒石黄色淀等)的偶氮色淀颜料、如C.I.颜料黄95(缩合偶氮黄GR等)的缩合偶氮颜料、如C.I.颜料黄115(喹啉黄色淀等)的酸性染料色淀颜料、如C.I.颜料黄18(硫代黄素色淀等)的碱性染料色淀颜料、如阴丹士林黄(Y‑24)的蒽醌系颜料、如异吲哚酮黄3RLT(Y‑110)的异吲哚酮颜料、如喹酞酮黄(Y‑138)的喹酞酮颜料、如异吲哚啉黄(Y‑139)的异吲哚啉颜料、如C.I.颜料黄153(镍‑亚硝基黄等)的亚硝基颜料、如C.I.颜料黄117(铜‑甲亚胺黄等)的金属络盐甲亚胺颜料等。&nbsp; <BR>作为呈现红色或品红色的颜料,可举出如C.I.颜料红3(甲苯胺红等)的单偶氮系颜料、如C.I.颜料红38(吡唑啉酮红B等)的双偶氮颜料、如C.I.颜料红53:1(色淀红C等)或C.I.颜料红57:1(亮胭脂红6B)的偶氮色淀颜料、如C.I.颜料红144(缩合偶氮红BR等)的缩合偶氮颜料、如C.I.颜料红174(焰红B色淀等)的酸性染料色淀颜料、如C.I.颜料红81(罗丹明6G'色淀等)的碱性染料色淀颜料、如C.I.颜料红177(联二蒽醌红等)的蒽醌系颜料、如C.I.颜料红88(硫靛枣红等)的硫靛颜料、如C.I.颜料红194(紫环酮红等)的紫环酮颜料、如C.I.颜料红149(苝猩红等)的苝颜料、如C.I.颜料紫19(未取代喹吖啶酮)、如C.I.颜料红122(喹吖啶酮品红色等)的喹吖啶酮颜料、如C.I.颜料红180(异吲哚酮红2BLT等)的异吲哚酮颜料、如C.I.颜料红83(茜草色淀等)的茜素色淀颜料等。&nbsp; <BR>作为呈现蓝色或青色的颜料,可举出如C.I.颜料蓝25(茴香胺蓝等)&nbsp;的双偶氮系颜料、如C.I.颜料蓝15(酞菁蓝等)的酞菁颜料、如C.I.颜料蓝24(孔雀蓝色淀等)的酸性染料色淀颜料、如C.I.颜料蓝1(维多利亚纯蓝BO色淀等)的碱性染料色淀颜料、如C.I.颜料蓝60(阴丹士林蓝等)的蒽醌系颜料、如C.I.颜料蓝18(碱性蓝V‑5:1)的碱性蓝颜料等。&nbsp; <BR>作为呈现绿色的颜料,可举出C.I.颜料绿7(酞菁绿)、如C.I.颜料绿36(酞菁绿)的酞菁颜料、如C.I.颜料绿8(亚硝基绿)等的偶氮金属络合物颜料等。&nbsp; <BR>作为呈现橙色的颜料,可举出如C.I.颜料橙66(异吲哚啉橙)的异吲哚啉系颜料、如C.I.颜料橙51(二氯吡蒽酮橙)的蒽醌系颜料。&nbsp; <BR>作为呈现黑色的颜料,可举出炭黑、钛黑、苯胺黑等。&nbsp; <BR>作为白色颜料的具体例子,可利用碱性碳酸铅(2PbCO3Pb(OH)2、即所谓的银白)、氧化锌(ZnO、即所谓的锌白)、氧化钛(TiO2、即所谓的钛白)、钛酸锶(SrTiO3、即所谓的钛酸锶白)等。&nbsp; <BR>这里,由于氧化钛与其它白色颜料相比,比重小、折射率大、化学、物理上也稳定,因而作为颜料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大、而且对酸或碱、其它环境的耐久性也优异。因此,优选利用氧化钛作为白色颜料。当然,还可根据需要使用其它的白色颜料(可以是所列举的白色颜料以外的白色颜料)。&nbsp; <BR>着色剂的分散例如可以使用球磨机、砂磨机、磨碎机、辊磨机、喷射式粉碎机、匀浆机、油漆搅拌器、捏合机、搅拌器、亨舍尔混合机、胶体磨、超声波匀浆机、珠磨机、湿式喷射式粉碎机等分散装置。&nbsp; <BR>进行着色剂的分散时,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分散剂。&nbsp; <BR>另外,在添加着色剂时,还可根据需要添加对应于各种着色剂的增效剂作为分散助剂。分散剂和分散助剂相对于着色剂100重量份优选添加1~50重量份。&nbsp; <BR>作为着色剂等诸成分的分散介质,还可添加溶剂,另外还可以在无溶媒状态下使用作为低分子量成分的上述聚合性化合物作为分散介质,但优选油墨组合物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液体,由于在将油墨组合物应用于被记录介质上后使其固化,因而优选为无溶剂。其原因在于,当在由经固化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图像中残留溶剂时,则会发生耐溶剂性恶化、&nbsp;或残留溶剂的VOC(Volatile&nbsp;Organic&nbsp;Compoun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问题。由上述观点出发,作为分散介质,使用聚合性化合物,其中从分散适合性或油墨组合物的处理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选择粘度低的聚合性化合物。&nbsp; <BR>这里使用的着色剂的平均粒径由于越微细则显色性越优异,因而优选为0.01~0.4μm、更优选为0.02~0.2μm的范围。按照最大粒径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的方式选择着色剂、分散剂、分散介质并设定分散条件、过滤条件。通过该粒径管理,可以抑制喷头喷嘴的堵塞,维持油墨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透明性及固化感度。&nbsp; <BR>着色剂的粒径可通过公知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具体地可通过离心沉淀光透射法、X射线透射法、激光衍射/散射法、动态光散射法来进行测定。本发明中,采用通过使用了激光衍射/散射法的测定获得的数值。&nbsp; <BR>着色剂的含量根据颜色及使用目的来适当选择,但从图像浓度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着色油墨组合物全部的重量优选为0.5~30重量%、更优选为1.0~20重量%、特别优选为2.0~10重量%。&nbsp; <BR>另外,在白色油墨组合物中,作为白色的着色剂优选白色颜料。白色的着色剂的含量相对于白色油墨组合物全部的重量优选为1~40重量%、更优选为3~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20重量%。&nbsp; <BR>(其它的成分)&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中,除了上述各成分以外,还可根据需要含有阻聚剂、增感剂、共增感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褪色剂、导电性盐类、溶剂、高分子化合物、碱性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流平添加剂、消光剂、用于调整膜物性的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橡胶系树脂、蜡类等。这些物质记载于日本特开2009‑185186号公报中,本发明中也可使用。&nbsp; <BR>(成分D)阻聚剂&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从提高保存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含有阻聚剂。&nbsp; <BR>使用油墨组合物作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时,优选在25~80℃的范围进行加热、低粘度化而喷出,为了防止由于热聚合所导致的喷头堵塞,优选添加阻聚剂。&nbsp; <BR>作为阻聚剂,可举出亚硝基系阻聚剂、氢醌、苯醌、对甲氧基苯酚、&nbsp;TEMPO、TEMPOL、铜铁灵Al、受阻胺等,其中优选亚硝基系阻聚剂、受阻胺系阻聚剂。&nbsp; <BR>以下示出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亚硝基系阻聚剂的具体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nbsp; <BR> <BR>作为亚硝基系阻聚剂的市售品,可举出FIRSTCURE&nbsp;ST‑1(Chem&nbsp;First公司制)等。作为受阻胺系阻聚剂的市售品,可举出TINUVIN292、TINUVIN770DF、TINUVIN765、TINUVIN123。&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中的阻聚剂的含量优选为0.01~1.5重量%、更优选为0.1~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2~0.8重量%。为上述数值的范围内时,可以抑制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时、保管时的聚合,防止喷墨喷嘴的堵塞。&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分散剂。特别在使用颜料的情况下,为了使颜料稳定地分散在油墨组合物中,优选含有分散剂。作为分散剂,优选高分子分散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高分子分散剂”是指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分散剂。&nbsp; <BR>油墨组合物中的分散剂的含量根据使用目的适当选择,相对于油墨组合物整体的重量优选为0.05~15重量%。&nbsp; <BR>(油墨物性)&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考虑到喷出性优选25℃下的粘度为40mPa·s以下,更优选为5~40mPa·s、进一步优选为7~30mPa·s。另外,喷出温度(优选25~80℃、更优选25~50℃)下的粘度优选为3~15mPa·s、更优选为3~13mPa·s。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按照粘度达到上述范围的方式适当调整组成比。通过较高地设定室温下的粘度,即便在使用多孔质的记录介质时,也可避免油墨向记录介质中的渗透,能够减少未固化单体,因而优选。进而可以抑制油墨液滴着墨时的油墨的洇渗,其结果是可以改善图像重量,因而优选。&nbsp; <BR>此外,粘度是使用东机产业株式会社制的RE80型粘度计求得的粘度。RE80型粘度计为相当于E型的圆锥转子/平板方式粘度计,使用转子号为No.1号的转子,以10rpm的转速进行测定。但对于粘度高于60mPa·s的高&nbsp;粘度物质,根据需要将转速变为5rpm、2.5rpm、1rpm、0.5rpm等进行测定。&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的25℃下的表面张力优选为32~40mN/m。更优选为35~38mN/m。为上述范围时,光泽性优异。&nbsp; <BR>这里,上述表面张力为使用通常使用的表面张力计(例如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表面张力计CBVP‑Z等)利用Wilhelmy法在25℃下测定的值。&nbsp; <BR>本发明中,着色油墨组合物至少含有黄色油墨组合物、品红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也可进一步含有其它颜色的油墨组合物。&nbsp; <BR>具体地,优选进一步含有浅青色、浅品红色的油墨组合物,此时,着色油墨组合物由黄色油墨组合物、品红色油墨组合物、青色油墨组合物、黑色油墨组合物、浅青色油墨组合物、浅品红色油墨组合物的共计6色构成。&nbsp; <BR>此外,本发明的“浓色油墨组合物”是指着色剂的含量超过整个油墨组合物的1重量%的油墨组合物。作为上述着色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公知的着色剂,可举出颜料或分散染料。&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含有至少1个浓色油墨组合物及至少1个淡色油墨组合物,当浓色油墨组合物和淡色油墨组合物使用同系色的着色剂时,浓色油墨组合物与淡色油墨组合物的着色剂浓度之比优选为浓色油墨组合物:淡色油墨组合物=15:1~4:1、更优选为12:1~4:1、进一步优选为10:1~4.5:1。为上述范围时,可获得粒状感少、鲜艳的全彩图像。&nbsp; <BR>进而,本发明的油墨组除了着色油墨组合物及白色油墨组合物之外,还可含有无色油墨组合物。无色油墨组合物是实质上不含有着色剂的透明的油墨组合物。&nbsp; <BR>无色油墨组合物如上所述,可作为图1(A)的底涂层使用,也可以作为图1(B)的外敷层(保护层)使用。使用无色油墨组合物时,由油墨组形成的印刷物优选为3层构成。&nbsp; <BR>II.喷墨记录方法&nbsp; <BR>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来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和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来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nbsp;工序。此外,白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利用喷墨记录方法通过由喷嘴的喷出而赋予,也可以通过涂布来赋予,并无特别限定。&nbsp; <BR>作为上述涂布中使用的装置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公知的涂布装置。例如可举出气刀涂布机、刮板涂布机、棒涂机、刮刀式涂布机、挤压式涂布机、浸渍涂布机、逆转辊式涂布机、传递辊涂布机、凹版式涂布机、接触辊式涂布机、流延涂布机、喷涂机、帘式涂布机、挤出涂布机等。&nbsp; <BR>另外,图像形成工序和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的工序顺序可根据所需图像进行适当选择。&nbsp; <BR>具体地说,为了获得图1(A)所示的印刷物,优选依次具有图像形成工序及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为了获得图1(B)所示的印刷物,优选依次具有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及图像形成工序。&nbsp; <BR>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使用的喷墨记录方法优选具有下述工序:使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在第1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扫描工序,所述多个喷嘴列包含由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1喷嘴列、和由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2喷嘴列;使上述记录介质相对于上述喷墨头在与上述第1方向不平行的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工序;将上述喷嘴列(第1喷嘴列和第2喷嘴列)在上述第2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对每个所述分割出的各分割喷嘴区域的单元控制所述喷墨头的油墨喷出的喷出控制工序;和对通过所述喷出控制工序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并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照射活性光线的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所述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是将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对应于所述各分割喷嘴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按照将该分割出的分割照射区域的光量按区域分别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进行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的工序。&nbsp; <BR>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叙述。&nbsp; <BR>(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nbsp; <BR>图2为表示本发明优选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该喷墨记录装置10为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油墨(UV固化油墨)在记录介质12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宽幅打印机。宽幅打印机是适于记录大型海报或商业用墙面广告等宽描绘范围的装置。这里,将对应于A3&nbsp;Nobi以上者称作“宽&nbsp;幅”。&nbsp; <BR>喷墨记录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20、支撑该装置主体20的支撑脚22。装置主体20上设置有向记录介质(媒介)12喷出油墨的按需滴落型的喷墨头24、支撑记录介质12的台板(platen)26、作为喷头移动机构(扫描机构)的导向机构28及版台30。&nbsp; <BR>导向机构28按照在台板26的上方与记录介质12的输送方向(X方向)垂直、且沿着与台板26的介质支撑面平行的扫描方向(Y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版台30按照能够沿着导向机构28在Y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撑。版台30在搭载喷墨头24的同时还搭载有对记录介质12上的油墨照射紫外线的预固化光源(定位(pinning)光源)32A、32B和主固化光源(固化光源)34A、34B。&nbsp; <BR>预固化光源32A、32B是由喷墨头24喷出的油墨滴着墨于记录介质12后、照射用于使油墨以相邻液滴之间不会发生合一化的程度发生预固化的紫外线的光源。主固化光源34A、34B是在预固化后进行追加曝光、照射用于使油墨最终完全固化(主固化)的紫外线的光源。详细情况在后详述,主固化光源34A、34B中的任一者或两者按照与喷墨头24及预固化光源32A、32B在Y方向上排列、在X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构成。&nbsp; <BR>配置于版台30上的喷墨头24、预固化光源32A、32B及主固化光源34A、34B沿着导向机构28与版台30同时一体地(一起)移动。有时将版台30的往复移动方向(Y方向)称作“主扫描方向”、将记录介质12的输送方向(X方向)称作“副扫描方向”。Y方向相当于“第1方向”、X方向相当于“第2方向”。&nbsp; <BR>对于记录介质12,与各种材质无关,并且与无论是渗透性介质还是非渗透性介质无关,可以使用纸、无纺布、氯乙烯、合成化学纤维、聚乙烯、聚酯、油布等各种介质。记录介质12以卷筒纸状态(参照图2)从装置背面侧进行给纸,印刷后用装置正面侧的卷绕辊(图2中未图示,图3中的符号44)进行卷绕。由喷墨头24向输送至台板26上的记录介质12喷出油墨滴,对附着在记录介质12上的油墨滴由预固化光源32A、32B、主固化光源34A、34B照射紫外线。&nbsp; <BR>图2中,在面向装置主体20正面的左侧前面设有油墨墨盒36的安装&nbsp;部38。油墨墨盒36是储存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可自由更换的油墨供给源(油墨罐)。油墨墨盒36对应于本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使用的各色油墨来进行设置。不同色的各油墨墨盒36通过分别独立形成的未图示的油墨供给路径连接于喷墨头24。各色的油墨残量变少时,进行油墨墨盒36的更换。&nbsp; <BR>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在面向装置主体20正面的右侧设有喷墨头24的维护部。该维护部中设有用于对非印刷时的喷墨头24进行保湿的帽和用于清扫喷墨头24的喷嘴面(油墨喷出面)的擦拭构件(刀片、纤维网等)。覆盖喷墨头24的喷嘴面的帽为了进行维护,设有用于接收由喷嘴喷出的油墨滴的油墨接收部。&nbsp; <BR>(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说明)&nbsp; <BR>图3是示意地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台板26形成为倒沟状,其上表面成为记录介质12的支撑面(介质支撑面)。在台板26附近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X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有作为用于间歇输送记录介质12的记录介质输送手段的一对夹持辊40。该夹持辊40使记录介质12在台板26上向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移动。&nbsp; <BR>由构成辊对辊方式的介质输送手段的供给侧辊(送出供给辊)42送出的记录介质12通过设于印刷部入口(台板26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一对夹持辊40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间歇地输送。到达喷墨头24正下方印刷部的记录介质12通过喷墨头24实施印刷,在印刷后被卷绕辊44卷绕。在印刷部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有记录介质12的导向部46。&nbsp; <BR>在印刷部中,在位于与喷墨头24相向位置的台板26的背面(与支撑记录介质12的面相反侧的面)上设有用于调整印刷中的记录介质12的温度的调温部50。当按照印刷时的记录介质12达到规定温度的方式进行调整时,着墨于记录介质12的油墨液滴的粘度或表面张力等物性值变为所需值,可获得所需的墨点直径。此外,根据需要还可在调温部50的上游侧设置预调温部52、在调温部50的下游侧设置后调温部54。&nbsp; <BR>(喷墨头的说明)&nbsp; <BR>图4是表示配置于版台30上的喷墨头24和预固化光源32A、32B及主固化光源34A、34B的配置形态的例子的俯视透视图。&nbsp; <BR>喷墨头24中设有用于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浅青色(LC)、浅品红色(LM)、无色(透明)油墨(CL)、白色(白)油墨(W)的各色油墨分别喷出各色油墨的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61CL、61W。图4中用虚线表示喷嘴列,单个喷嘴的图示省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61CL、61W统称以符号61表示喷嘴列。&nbsp; <BR>对于油墨颜色的种类(颜色数目)或颜色的组合,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省略LC、LM喷嘴列的方式、省略CL喷嘴列的方式、追加金属油墨的喷嘴列的方式、追加喷出特别颜色油墨的喷嘴列的方式等都是可以的。另外,各色的喷嘴列的配置顺序也无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将多个油墨种类中对紫外线的固化感度低的油墨配置在接近预固化光源32A或32B的一侧的构成。&nbsp; <BR>每个不同色喷嘴列61构成喷头模块,通过将它们排列,可以构成能够进行彩色描绘的喷墨头24。例如还可以是按照具有喷出黄色油墨的喷嘴列61Y的喷头模块24Y、具有喷出品红色油墨的喷嘴列61M的喷头模块24M、具有喷出青色油墨的喷嘴列61C的喷头模块24C、具有喷出黑色油墨的喷嘴列61K的喷头模块24K、分别具有喷出LC、LM、CL、W的各色油墨的喷嘴列61LC、61LM、61CL、61W的各喷头模块24LC、24LM、24CL、24W沿着版台30的往复移动方向(主扫描方向,Y方向)排列并等间隔地配置的方式。可以将不同色的喷头模块24Y、24M、24C、24K、24LC、24LM的模块群(喷头群)解释为“喷墨头”、也可将各模块分别解释为“喷墨头”。或者,还可以为具备在1个喷墨头24的内部按不同色分别形成油墨流路、以1个喷头喷出多色油墨的喷嘴列的构成。&nbsp; <BR>各喷嘴列61按照多个喷嘴以一定间隔沿着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X方向)排成1列(直线形)。本例的喷墨头24是构成各喷嘴列61的喷嘴的配置间距(喷嘴间距)为254μm(100dpi),构成1列喷嘴列61的喷嘴数为256个喷嘴,喷嘴列61的全长Lw(喷嘴列全长)约为65mm(254μm×255=64.8mm)。另外,喷出频率为15kHz,根据驱动波形的变更可以分别喷出10pl、20pl、30pl的3种喷出液滴量。&nbsp; <BR>作为喷墨头24的油墨喷出方式,采用通过压电元件(压电驱动器)的&nbsp;变形飞散油墨滴的方式(压电喷墨方式)。作为喷出能量产生元件,除了使用静电驱动器的方式(静电驱动方式)之外,还可采用使用加热器等发热体(加热元件)加热油墨使其产生气泡、利用其压力飞散油墨滴的形态(热喷墨方式)。但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由于通常比溶剂油墨的粘度高,因而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油墨时,优选采用喷出力较大的压电喷墨方式。&nbsp; <BR>(关于绘图模式)&nbsp; <BR>本例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0采用多道次方式的描绘控制,根据印刷道次数的变更可以改变印刷分辨率。例如,准备高生产模式、标准模式、高图像质量模式的3种绘图模式,在各个模式下,印刷分辨率各不相同。可以根据印刷目的或用途来选择绘图模式。&nbsp; <BR>在高生产模式下,以600dpi(主扫描方向)×400dpi(副扫描方向)的分辨率实施印刷。为高生产模式时,主扫描方向通过2道次(2次扫描)实现600dpi的分辨率。在第1次的扫描(版台30的去路)下以300dpi的分辨率形成墨点。在第2次的扫描(返路)下按照以300dpi插入第1次扫描(去路)中形成的墨滴中间的方式来形成墨滴,对于主扫描方向,可以获得600dpi的分辨率。&nbsp; <BR>另一方面,关于副扫描方向,喷嘴间距为100dpi,通过1次的主扫描(1道次)在副扫描方向上以100dpi的分辨率形成墨点。因此,通过4道次印刷(4次扫描)进行插入印刷,可实现400dpi的分辨率。此外,高生产模式的版台30的主扫描速度为1270mm/sec。&nbsp; <BR>标准模式下,以600dpi×800dpi的分辨率实施印刷,通过主扫描方向为2道次印刷、副扫描为8道次印刷,获得600dpi×800dpi的分辨率。&nbsp; <BR>高图像质量模式下,以1200×1200dpi的分辨率实施印刷,通过主扫描方向为4道次、副扫描方向为12道次,获得1200dpi×1200dpi的分辨率。&nbsp; <BR>&lt;关于叠印(覆盖)扫描的扫描宽度&gt;&nbsp; <BR>在宽幅机的绘图模式下,对于每种分辨率设定,分别决定进行叠印(交错,interlacing)的绘图条件。具体地说,由于仅将喷墨头的喷出喷嘴列的宽度Lw(喷嘴列的长度)按道次数(扫描重复次数)分割来进行叠印(shingling)绘图,因而根据喷墨头的喷嘴列宽度以及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道次数(进行交错的分割数)的不同,扫描宽度(swath&nbsp;width)有所&nbsp;不同。此外,对于利用多道次方式进行叠印绘图的详细情况,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306617号公报中有说明。&nbsp; <BR>作为一个例子,使用FUJIFILM&nbsp;Dimatix公司制的QS‑10喷头(100dpi,256个喷嘴)时的利用叠印绘图的道次数与扫描宽度的关系如下表(表1)所示。通过绘图所假设的扫描宽度是所用喷嘴列宽度除以主扫描方向道次数和副扫描方向道次数之积所得的值。&nbsp; <BR>表1&nbsp; <BR><TGROUP cols="5"><COLSPEC colwidth="38%" colname="c001" /><COLSPEC colwidth="15%" colname="c002" /><COLSPEC colwidth="15%" colname="c003" /><COLSPEC colwidth="15%" colname="c004" /><COLSPEC colwidth="15%" colname="c005" /><ROW><ENTRY morerows="1">&nbsp;&nbsp;所用喷嘴列宽度(mm)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64.8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64.8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64.8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64.8 </ENTRY></ROW><ROW><ENTRY morerows="1">&nbsp;&nbsp;主道次数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1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1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2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2 </ENTRY></ROW><ROW><ENTRY morerows="1">&nbsp;&nbsp;副道次数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2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4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2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4 </ENTRY></ROW><ROW><ENTRY morerows="1">&nbsp;&nbsp;扫描宽度(mm)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32.4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16.2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16.2 </ENTRY><ENTRY morerows="1">&nbsp;&nbsp;8.1 </ENTRY></ROW></TGROUP></TABLES><BR>(紫外线照射部的配置)&nbsp; <BR>如图4所示,在喷墨头24的版台移动方向(Y方向)的左右两侧配置预固化光源32A、32B。进而,在喷墨头24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X方向)的下游侧配置主固化光源34A、34B。主固化光源34A、34B配置在距离喷墨头24在Y方向上比预固化光源32A、32B更靠外的外侧(更远的位置)。主固化光源34A、34B按照可向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X方向)移动的方式构成,可以沿着版台移动方向按照预固化光源32A、32B与喷墨头24排列的方式改变配置。&nbsp; <BR>由喷墨头24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彩色油墨)用喷嘴(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所包含的喷嘴)喷出并着墨在记录介质12上的彩色油墨滴之后立即通过经过其上方的预固化光源32A(或32B)被照射用于预固化的紫外线。&nbsp; <BR>另外,伴随记录介质12的间歇输送通过喷墨头24的印刷区域的记录介质12上的油墨滴,通过主固化光源34A、34B被照射用于主固化的紫外线。如此,通过使油墨液滴为暂时预固化状态,可以在防止着墨干扰的同时,取得墨滴的展开时间(墨滴扩展成规定尺寸的时间),实现墨滴高度的均匀化,同时可以促进液滴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增加粘附性。&nbsp; <BR>另一方面,由白色油墨形成的白色油墨层成为彩色图像层的顶涂层和/&nbsp;或底涂层,因而不要求如彩色图像层一样的墨滴分辨率。&nbsp; <BR>在详细验证白色油墨层的分带现象时,彩色油墨为了固定打滴位置需要定位光,但白色油墨层由于是制作衬底或表层,因而在打滴位置处缺乏被定位的必要性。反倒是在白色油墨层的形成时,优选通过将对应于白色油墨喷出位置的定位光量设为关闭(0mJ/cm2)或者减少照射光量,由此成为着墨墨滴未被定位的状态,制成油墨容易浸湿扩展的状况,从而实现层的平坦化、均匀化。&nbsp; <BR>因此,本实施方式成为如下构成:对由白色油墨用喷嘴(喷嘴列61W所含的喷嘴)喷出并着墨在记录介质12上的白色油墨滴不照射用于预固化的紫外线的构成;或者即便进行照射时,也照射比彩色油墨预固化时少的光量的紫外线的构成。&nbsp; <BR>由此,可以确保着墨在记录介质上的白色油墨的墨滴的扩展时间,可以提高层的平坦性、均匀性。&nbsp; <BR>另外,本例中,通过对应于白色油墨喷出位置移动至可进行紫外线照射的位置的主固化光源34A,向由白色油墨用喷嘴(喷嘴列61W所含的喷嘴)喷出并着墨在记录介质上的白色油墨照射与主固化处理时基本等量的紫外线。&nbsp; <BR>由于由白色油墨形成的白色油墨层的紫外线透射率低,优选在白色油墨的膜厚小的阶段(从白色油墨刚着墨于记录介质后)赋予与主固化处理时基本等量的活化能量来实施固化处理。&nbsp; <BR>此外,预固化光源32A、32B还可在利用喷墨头24进行的印刷动作中同时点亮2个,但还可以通过仅点亮在主扫描方向的版台移动中处于后侧的预固化光源来谋求光源寿命的延长。另外,主固化光源34A、34B在喷墨记录装置10的印刷动作中同时点亮2个。在扫描速度慢的绘图模式下,还可关闭其中一个,预固化光源32A、32B与主固化光源34A、34B的发光开始时机可同时也可不同。&nbsp; <BR>(主固化光源移动的说明)&nbsp; <BR>图5为表示主固化光源34A的移动机构(光源移动部)35的构成例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光源移动部35使用齿条与齿轮方式的直线移动机构。即,光源移动部35具备沿着主固化光源34A的移动方向即记录介质输送方&nbsp;向而固定配置的轴35A、安装在主固化光源34A的壳体中并沿着轴35A形成有齿状凹凸的齿条35B、在旋转轴上安装有行星齿轮35C的驱动发动机35D、用于检测形成于齿条端部的检测片35E的光学式位置传感器35F。&nbsp; <BR>当使驱动发动机35D的旋转轴旋转时,行星齿轮35C旋转,通过行星齿轮35C与齿条35B的齿的咬合,齿条35B沿着轴35A移动,主固化光源34A随齿条35B一起沿着轴35A移动。设于齿条35B前端的检测片35E进入到位置传感器35F的检测范围内时,停止驱动发动机35D的旋转,主固化光源34A停止在规定位置。&nbsp; <BR>此外,夹持喷墨头24并位于主固化光源34A相反侧的主固化光源34B中也可具备具有同样构成的移动机构并可移动地构成。另外,还可以按照具备多个位置传感器35F并使主固化光源34A移动至多个位置的方式构成。&nbsp; <BR>(图像形成过程的说明)&nbsp; <BR>本例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0按照层叠由彩色油墨(Y、M、C、K、LC、LM等)形成的彩色图像层(图1中标注符号82进行图示)、由白色油墨形成的白色油墨层(图1中标注符号80进行图示)而形成层结构的图像的方式来构成。另外,根据层形成的顺序和油墨的紫外线吸收特性(油墨的固化特性)来控制紫外线照射量。&nbsp; <BR>例如,白色油墨组合物由于含有氧化钛或氧化锌等作为颜料,因此与彩色油墨或无色油墨相比,紫外线的透射性差,在照射与彩色油墨或无色油墨每单位体积等量的紫外线时,固化时间延长。为了消除由于白色油墨和彩色油墨的紫外线透射特性所导致的固化特性差异,按照对白色油墨的每单位时间的紫外线照射量多于彩色油墨的方式来控制紫外线照射。该图像形成的具体例子在后叙述。&nbsp; <BR>此外,黑色油墨组合物根据紫外线透射性的观点被分类为固化时间长的油墨,但由于被用在彩色图像层的形成中而需要在打滴后立即使其预固化来防止打滴干扰,因而被分类为彩色油墨。&nbsp; <BR>&lt;关于白色油墨层&gt;&nbsp; <BR>对于通过彩色油墨形成的彩色层(图像层),成为其底涂层(衬底层)和/或顶涂层(外敷层)的白色油墨层通常使用二氧化钛、氧化锌等作为颜料,比彩色油墨透射率低。当用在宽幅打印机中时,因为用作衬底层或表&nbsp;面层,缺乏在打滴之后立即进行定位曝光(预固化)的必要性。倒不如为了使打滴后的液滴积极地浸湿扩展、促进平坦化,优选形成与彩色层不同并未被定位光曝光的机构、或者是降低定位光导致的固化作用的机构的构成。&nbsp; <BR>根据实验,彩色层优选在刚打滴后立即被照射每单位面积1mJ/cm2~20mJ/cm2、更优选2mJ/cm2~8mJ/cm2的定位光。另一方面,白色油墨层优选在刚打滴后立即被照射0mJ/cm2~15mJ/cm2、更优选0mJ/cm2~8mJ/cm2的定位光量。&nbsp; <BR>定位光为了避免由于油墨在刚打滴后与其它油墨的合一、干扰而破坏液滴形状、或者避免液滴发生移动,通过版台扫描来曝光1次~多次。固化光是指使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油墨完全固化的曝光。固化光也通过版台扫描经多次照射。通过1次~多次的定位曝光和多次的固化曝光,总的累积曝光量由200mJ/cm2达到1000~3000mJ/cm2的光量。根据紫外线固化型油墨所含的引发剂、增感剂对照射波长的感度及其含量来决定油墨感度的倾向,通过自由基聚合使油墨发生固化。&nbsp; <BR>本实施方式中,按照能够对应于形成彩色层、白色油墨层等各层的分割喷嘴区域的描绘范围来照射适当的定位光的方式,将预固化光源的照射区域对应于分割喷嘴区域进行分割,并调整各区域的光量(照度分布)。详细情况在后叙述。&nbsp; <BR>(图像形成过程的详细说明)&nbsp; <BR>本例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中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是各喷嘴列61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区域,使用分割出的任一个区域分别喷出彩色油墨、无色油墨或白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层、透明层、白色油墨层。喷嘴列61的分割数为图像形成层数N。&nbsp; <BR>另外,记录介质12按照如下方式构成:以喷嘴列61所分割区域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长度除以多道次数目所得的单元((喷嘴列的全长Lw/图像形成层数N)/多道次数目所求得的单元)在一个方向上间歇地输送,在由喷嘴列61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区域喷出的油墨的层上层叠由同方向下游侧区域喷出的油墨的层。这里“多道次数目”被定义为版台扫描方向的道次数和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道次数之积。&nbsp; <BR>此外,对于比其它油墨到固化更需要时间的白色油墨,通过移动到白色油墨的喷出位置的主固化光源34A、34B中的任一者,照射与从着墨之后的主固化处理时大致相同光量的紫外线。按照只对白色油墨的着墨区域照射与主固化处理时相同光量的紫外线的方式,将主固化光源34A、34B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照射区域的长度规定为(喷嘴列的全长Lw/图像形成层数N)以下。&nbsp; <BR>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以主固化光源34A、34B的照射区域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和主固化光源34A、34B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为相同长度的方式进行说明。实际的主固化光源34A、34B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是考虑到照射区域的大小、按照可获得规定照射区域的方式来决定的。另外,“图像形成层数N”有时记为“分割数”。&nbsp; <BR>(第1具体例)&nbsp; <BR>第1具体例是形成图1(B)所示印刷物的例子,是具有在记录介质12上形成白色油墨层80、在白色油墨层80上形成彩色图像层82(层叠)的层结构的二层构成。&nbsp; <BR>图6是示意地图示用于形成具有图1(B)所示层结构的图像的喷墨头24的构成及主固化光源34A、34B的配置的说明图。其中,记录介质输送方向(X方向)在该图中为用朝下箭头图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版台30的往复移动方向(Y方向)为左右方向。&nbsp; <BR>如图6所示,各喷嘴列61被分割为上游侧区域61‑1和下游侧区域61‑2的两部分,白色油墨仅从喷嘴列61W的上游侧区域61‑1喷出,彩色油墨仅由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的下游侧区域61‑2喷出。而且,当形成由上游侧区域61‑1喷出的白色油墨所形成的白色油墨层80(参照图1)时,仅将记录介质12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移动距离((Lw/2)/多道次数目),在之前形成的白色油墨层80上形成由下游侧区域61‑2喷出的彩色油墨所形成的彩色图像层82。&nbsp; <BR>在白色油墨层80上形成彩色图像层82的期间,仅从喷嘴列61W的上游侧区域61‑1将白色油墨喷出至相邻于该彩色油墨喷出位置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白色油墨喷出位置。即,在形成彩色图像层82的同时,进行之后成为彩色图像的形成区域的白色油墨层80的形成。另外,形成白色&nbsp;油墨层80的白色油墨的喷出及形成彩色图像层82的彩色油墨的喷出,采用之前说明过的多道次方式。&nbsp; <BR>将主固化光源34A移动(移动方向用朝上箭头图示)到标注了符号34A‑1由虚线图示的位置、即与白色油墨的喷出位置对应的位置(与喷出白色油墨的喷嘴列61W的上游侧区域61‑1和版台移动方向并列的位置),从白色油墨着墨到记录介质12上后立即用主固化光源34A照射与主固化处理大致等量的紫外线。另一方面,彩色油墨在利用预固化光源32A、32B的预固化处理之后,实施利用主固化光源34B的主固化处理。&nbsp; <BR>即,图像形成工艺的步骤1为白色油墨层80的形成工序,将图6中左侧的主固化光源34A对应于白色油墨的喷出位置而移动(符号34A‑1),将版台30(参照图4)在版台移动方向扫描。而且,只从喷嘴列61W的上游侧区域61‑1喷出白色油墨。当版台30从图6的左边移动到右边时,白色油墨被打滴,对着墨在记录介质12上之后的白色油墨,立即由喷嘴列61W之后的、且沿版台移动方向扫描的主固化光源34A照射紫外线。一次版台扫描中照射与主固化处理等量(每一次版台的扫描为10mJ/cm2以上)的紫外线,形成白色油墨大致固化了的白色油墨层80(参照图1(B))。&nbsp; <BR>此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当版台30从图6的右边移动扫描到左边时,白色油墨的打滴停止,但主固化光源34A的点亮状态被维持,从主固化光源34A继续照射紫外线。&nbsp; <BR>白色油墨含有氧化钛或氧化锌作为颜料,因而与彩色油墨或无色油墨相比,具有难以吸收紫外线(难以固化)的性质。&nbsp; <BR>如果考虑应用紫外线发光二极管(UV‑LED)元件作为预固化光源32A、32B和主固化光源34A、34B的发光源的情况,则UV‑LED元件的发光波长带仅为365nm~405nm的长波带,油墨中含有的引发剂对长波化的对应成为必须。&nbsp; <BR>此外,白色油墨层80是所谓的整面图像,因此与彩色图像相比能够使用大尺寸的墨滴(液滴)。另外,如上所述,白色油墨(白色油墨层80)的紫外线透射率比彩色油墨等更低,因此在白色油墨的膜厚较小的阶段赋予与主固化处理时大致等量的活性化能量,实行白色油墨的固化处理。因此,白色油墨不进行利用预固化光源32A、32B的定位曝光(或者进行比彩色油&nbsp;墨的定位光量更低光量的照射),在尽可能确保着墨墨滴的浸湿扩展时间之后,赋予与主固化处理同等的活性化能量而使其完全固化。&nbsp; <BR>步骤2是彩色图像层82的形成工序。在记录介质12的从白色油墨的喷出位置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仅距离(Lw/2)的下游侧的彩色油墨的喷出位置处,全部形成了白色油墨层80。在彩色图像层形成工序(步骤2)中,在该白色油墨层80上的位置处版台30在版台移动方向上扫描,从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的下游侧区域61‑2喷出彩色油墨,与白色油墨层80重叠地将彩色油墨打滴。&nbsp; <BR>另外,对着墨在记录介质12上的彩色油墨,立即从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之后的预固化光源32A、32B照射紫外线,使其预固化,成为凝胶状态。通过这样进行,可防止彩色油墨的着墨干扰。&nbsp; <BR>此时,对于着墨之后的彩色油墨,从预固化光源32A、32B照射的紫外线在每一次的版台扫描中例如为1~5mJ/cm2的低光量。本例所示的应用于图像形成的用于预固化的低光量相对于用于主固化的高光量为1/10~1/2左右。&nbsp; <BR>另外,详细情况后述,预固化光源32A、32B与分割成两部分的喷嘴列的各分割喷嘴区域(上游侧区域61‑1、下游侧区域61‑2)的描绘范围相对应,照射区域在X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对图6中用符号32A‑1、32A‑2、32B‑1、32B‑2表示的分割单元(分割照射区域)中的每一个,均可控制光量。&nbsp; <BR>步骤3是从彩色图像层82的形成工序到主固化处理工序的期间,对于从记录介质12的彩色油墨的喷出位置进而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仅距离(Lw/2)的下游侧的白色油墨层80上层叠彩色图像层82而成的部分,将其从喷嘴列61的喷出位置拔出,使其位于利用主固化光源34B的紫外线照射区域。通过从预固化处理工序到主固化处理工序之间采取规定时间,白色油墨层80和彩色图像层82的粘附亲和性增高,在促进墨滴扩展的同时促进堆叠高度的降低,进而提高彩色图像的光泽性。&nbsp; <BR>步骤4是主固化处理工序,采用配置在喷墨头24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主固化光源34B,使版台30在版台移动方向上扫描,对移动到利用主固化光源34B的紫外线照射位置的彩色图像层82实施主固化处理。彩&nbsp;色图像层82的主固化处理中的紫外线光量在每一次的版台扫描中为10mJ/cm2以上。通过使彩色图像层82主固化,进一步提高彩色图像层82的光泽性,兼顾白色油墨层80和彩色图像层82的粘附性的改善和彩色图像层82的膜质固化。&nbsp; <BR>(预固化光源单元的构成例)&nbsp; <BR>图7为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预固化光源32A、32B使用的预固化光源单元的构成例的侧面透视图。图8为其俯视透视图。图7及图8所示构成例的预固化光源单元210形成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状。预固化光源单元210具有在铝制的罩体(围壁)212中收纳多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元件(以下记为“UV‑LED元件”)214、在该罩体212的底面部配置有透射型的光扩散板216的结构。&nbsp; <BR>安装有LED元件214的配线基板220以LED安装面221朝向光扩散板216的状态(图7中为UV‑LED元件214的发光面朝下的状态)配置在罩体212的上部。&nbsp; <BR>安装于配线基板220的UV‑LED元件214的个数并无特别限定,从所需的UV照射宽度和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尽量少的个数。本例中,在配线基板220上排成一列地配置有6个UV‑LED元件214。为了获得能够相对于图4及图6说明的沿着喷墨头24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X方向)的喷嘴列宽度Lw一次性进行UV照射的UV照射宽度,将6个UV‑LED元件214并排配置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图7的宽度方向为记录介质输送方向(X方向),将记录介质12从图7的右边向左边输送。&nbsp; <BR>配线基板220使用放热性、耐热性经强化的金属基板。金属基板的详细结构未图示,是在铝或铜等金属板上形成绝缘层、在该绝缘层上形成UV‑LED元件214及LED驱动用配线电路(阳极配线、阴极配线)等。另外,还可使用在基底金属上形成有电路的金属基底基板,还可使用在基板内部埋有金属板的金属芯基板。&nbsp; <BR>另外,在配线基板220中的LED安装面221的UV‑LED元件214的周围实施具有UV耐性的高反射率的白色抗蚀剂处理。通过该白色抗蚀剂层(未图示),可以在配线基板220的表面将紫外线反射、散射,可以高效地将UV‑LED元件214产生的光用于预固化用的UV照射。&nbsp; <BR>光扩散板216是由在透过由UV‑LED元件214发出的光的同时将其扩散的光学材料所形成的乳白色板。例如,在光扩散板216中使用分散有白色颜料(光扩散物质)的白色丙烯酸板。并不限定于白色丙烯酸板,还可使用在玻璃等白色材料中分散混入有光扩散用的微粒并成形而成的光学构件。通过改变光扩散物质(白色颜料等)的含量、平均粒径,可获得透射率或扩散特性不同的光扩散板。&nbsp; <BR>此外,作为透射型的光扩散板,使光扩散的手段并不限定于在该丙烯酸树脂中分散二氧化硅粉体的办法,通过对由熔融石英形成的基板的表面进行蒙砂处理、毛玻璃处理、磨砂玻璃处理等,也可容易地实现。&nbsp; <BR>这种透射型的光扩散板216与配线基板220的LED安装面221相向地配置在罩体212的下部。图7中,光扩散板216的下表面(符号217)为面对记录介质(未图示)的光出射面。点亮全部UV‑LED元件214(本例时为6个)时,以喷墨头24的喷嘴列宽度Lw以上的光照射宽度从光扩散板216的光出射面217向记录介质12上照射紫外线。&nbsp; <BR>本例的预固化光源单元210中,6个UV‑LED元件214在X方向上并排的LED排列被分割成2个区域。即,沿着X方向并排的多个UV‑LED元件214被分割成记录介质输送方向(X方向)上游侧的区域224‑1和下游侧的区域224‑2的2个区域,各分割区域224‑1、224‑2中分别各含有3个UV‑LED元件214。&nbsp; <BR>在罩体212的内部,作为用于分出上述分割为2部分的LED元件列区域的范围限制构件,设有具有遮光性的间隔构件226,成为一个区域的UV‑LED元件214的光不会进入另一个区域的结构。一般来说,UV‑LED元件具有照射范围广、一边扩散一边进行传播的性质,但如本例所示,通过利用间隔构件226将LED元件周围覆盖的结构,可以分割照射区域。&nbsp; <BR>另外,可以按每个各分割区域224‑1、224‑2控制各区域内的UV‑LED元件214的发光量。例如,在利用白色油墨进行层形成时,将属于上游侧区域224‑1的3个UV‑LED元件214关闭,将属于下游侧区域224‑2的3个UV‑LED元件214打开。&nbsp; <BR>通过将这种间隔构件226的发光范围的分割与属于各区域224‑1、224‑2内的UV‑LED元件的发光控制组合,可以将紫外线的照射区域进行分割,&nbsp;可以分别控制各分割照射区域的光量。&nbsp; <BR>即,图7及图8所示的构成例为在光源箱的上部配置有UV‑LED元件列的上方照射型LED光源单元,成为对应于喷墨头24的喷嘴列的分割区域对LED的照射点亮区域进行分割点亮控制的构成。发光量的控制包括电流值控制、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开关控制等。成为具备控制电流值的电流控制手段、进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手段、进行开关控制的开关控制手段中的任一者或它们的适当组合的构成。&nbsp; <BR>并不限定于图7及图8所示的构成,例如还可以在罩体212的下表面设置决定照射区域的高反射率铝板,通过挪动该铝板的外框,还可改变上游侧/下游侧的照射区域。或者,还可以是通过更换高反射率铝板的外框来改变照射区域的方式。此时,由于通过高反射率铝板限制了照射范围,因而该铝板相当于“范围限制构件”。另外,还可以是设置限制光照射范围的机械快门或液晶快门等来限制照射区域的方式。&nbsp; <BR>(第2具体例)&nbsp; <BR>图1(A)是示意地图示通过第2具体例的图像形成工艺所形成的图像的层结构的说明图,图9是示意地图示用于形成具有图1(A)所示层结构的图像的喷墨头24的构成及主固化光源34A、34B的配置的说明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先前说明过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nbsp; <BR>图1(A)所示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层数为2,在透明的记录介质12上形成彩色图像层82,在彩色图像层82上形成白色油墨层80。具有该结构的图像在从记录介质12的背面(与图像形成的面相反一侧的面)进行观察时,以白色油墨层80作为背景,能够见到彩色图像层82。&nbsp; <BR>步骤1是彩色图像层82的形成工序,将图9中左侧的主固化光源34A移动(移动方向用朝上箭头图示)到标注了符号34A‑2由虚线图示的白色油墨的喷出位置(与喷嘴列61W的下游侧区域61‑2和版台移动方向并列的位置)。而且,使版台30在版台移动方向上扫描,从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的上游侧区域61‑1将彩色油墨喷出到记录介质12上。另外,对刚着墨在记录介质12上之后的彩色油墨,从喷嘴列61Y、61M、61C、61K、61LC、61LM之后的预固化光源32A、32B通过一次版台扫描&nbsp;照射低光量(每一次版台的扫描为1~5mJ/cm2)的紫外线,使其预固化,成为凝胶状态。通过这样进行,可防止彩色油墨的着墨干扰。&nbsp; <BR>步骤2是从彩色图像层82的形成工序至白色油墨层80的形成工序的期间,通过将预固化状态维持规定时间,记录介质12与彩色图像层82的粘附亲和性增高,在促进墨滴扩展的同时促进堆叠高度的降低,进而提高彩色图像的光泽性。&nbsp; <BR>步骤3是白色油墨层80的形成工序,在从记录介质12的彩色油墨喷出位置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仅距离(Lw/2)的下游侧的白色油墨喷出位置(位于已经形成的彩色图像层82上)处,使版台30(参照图4)在版台移动方向上扫描,仅由喷嘴列61W的下游侧区域61‑2向预固化状态的彩色图像层82上喷出白色油墨。另外,对着墨在记录介质12上之后的白色油墨、以及白色油墨下的预固化状态的彩色图像层82,从喷嘴列61W之后、且在版台移动方向上扫描的主固化光源34A通过一次版台扫描照射与主固化处理同等高的光量(每一次版台的扫描为10mJ/cm2)以上的紫外线,在形成白色油墨层80(参照图1(A))的同时,促进彩色图像层82的固化。&nbsp; <BR>关于预固化光源32A、32B对该白色油墨层80的照射区域的控制,与在第1具体例中说明的相同。&nbsp; <BR>步骤4是主固化处理工序,使用配置在喷墨头24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主固化光源34B,对白色油墨层80及彩色图像层82实施主固化处理。该主固化处理的紫外线光量是每1次的版台扫描为10mJ/cm2。通过将白色油墨层80及彩色图像层82主固化,彩色图像层82的光泽性进一步提高,兼顾白色油墨层80与彩色图像层82的粘附性改善和彩色图像层82的膜质固化。&nbsp; <BR>(油墨供给体系)&nbsp; <BR>图10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的油墨供给体系的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装在油墨墨盒36内的油墨被供给泵70抽吸、经由副罐72被送至喷墨头24。副罐72中设有用于调整内部的油墨压力的压力调整部74。压力调整部74具备经由阀门76与副罐72相连通的加减压用泵77、设于阀门76与加减压用泵77之间的压力计78。&nbsp; <BR>通常的印刷时,加减压用泵77在抽吸副罐72内的油墨的方向上工作,&nbsp;副罐72的内部压力及喷墨头24的内部压力维持在负压。另一方面,在喷墨头24的维护时,加减压用泵77在对副罐72内的油墨进行加压的方向上工作,强制地对副罐72的内部及喷墨头24的内部加压,喷墨头24内的油墨经由喷嘴被排出。由喷墨头24被强制排出的油墨被装在上述帽(未图示)的油墨接收部中。&nbsp; <BR>(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体系的说明)&nbsp; <BR>图1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设有作为控制手段的控制装置102。作为控制装置102,例如可使用具备中央演算处理装置(CPU)的计算机等。控制装置102在作为按照规定程序控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10的控制装置发挥功能的同时,还作为进行各种演算的演算装置发挥功能。控制装置102中包含记录介质输送控制部104、版台驱动控制部106、光源控制部108、图像处理部110、喷出控制部112。这些各部通过硬件电路或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nbsp; <BR>记录介质输送控制部104对用于进行记录介质12(参照图2)的输送的输送驱动部114进行控制。输送驱动部114包含驱动图3所示夹持辊40的驱动用发动机及其驱动电路。被输送至台板26(参照图2)上的记录介质12对应着利用喷墨头2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往复扫描(印刷道次的移动),以扫描宽度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间歇地被输送。&nbsp; <BR>图11所示的版台驱动控制部106对用于使版台30(参照图2)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主扫描驱动部116进行控制。主扫描驱动部116包含连接于版台30的移动机构的驱动用发动机及其驱动电路。光源控制部108是经由光源驱动电路118控制预固化光源32A、32B的发光、同时经由光源驱动电路119控制主固化光源34A、34B的发光的控制手段。作为预固化光源32A、32B及主固化光源34A、34B,使用UV‑LED元件(紫外LED元件)或金属卤化物灯等UV灯。&nbsp; <BR>控制装置102上连接有操作面板等输入装置120、显示装置122。输入装置120是通过手动将外部操作信号向控制装置102中输入的手段,例如可采用键盘、鼠标、触摸面板、操作按钮等各种形态。显示装置122可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CRT等各种形态。操作员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20,可以进行绘图模式的选择、印刷条件的输入或附带信息的输入和编&nbsp;辑等,输入内容或检索结果等各种信息可通过显示装置122的显示进行确认。&nbsp; <BR>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0中设有预先储存各种信息的信息存储部124、用于获取印刷用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入接口(interface)126。图像输入接口可使用串行接口、也可使用并行接口。在该部分上也可以搭载用于使通信高速化的缓冲存储器(未图示)。&nbsp; <BR>经由图像输入接口126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110被转换成印刷用数据(墨滴数据)。墨滴数据通常是对多灰度的图像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处理、半色调处理而生成。颜色转换处理是将用sRGB等表现的图像数据(例如就RGB各色而言为8比特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在喷墨记录装置10中使用的油墨各色的颜色数据的处理。&nbsp; <BR>半色调处理是对通过颜色转换处理所生成的各色的颜色数据利用误差扩散法或阈值矩阵等处理转换成各色的墨滴数据的处理。作为半色调处理的方法,可以使用误差扩散法、递色法、阈值矩阵法、浓度图案法等各种公知的方法。半色调处理通常将具有3个以上灰度值的灰度图像数据转换成具有小于原来灰度值的灰度值的灰度图像数据。最简单的例子是转换成2值(墨滴的开关)的墨滴图像数据,在半色调处理中,还可进行对应于墨滴大小的种类(例如大墨滴、中墨滴、小墨滴等3种类)的多值量化。&nbsp; <BR>如此获得的2值或多值的图像数据(墨滴数据)被用作各喷嘴的驱动(开)/非驱动(关),进而在为多值时被用作控制液滴量(墨滴大小)的油墨喷出数据(打滴控制数据)。&nbsp; <BR>喷出控制部112根据图像处理部110中生成的墨滴数据,对喷头驱动电路128生成喷出控制信号。另外,喷出控制部112具备未图示的驱动波形生成部。驱动波形生成部是生成用于驱动对应于喷墨头24的各喷嘴的喷出能量产生元件(本例中为压电元件)的驱动电压信号的装置。驱动电压信号的波形数据被预先储存在信息存储部124中,根据需要输出所使用的波形数据。由驱动波形生成部输出的信号(驱动波形)被供至喷头驱动电路128。此外,由驱动波形生成部输出的信号可以是数字波形数据,也可以是模拟电压信号。&nbsp; <BR>经由喷头驱动电路128对喷墨头24的各喷出能量产生元件施加通用的&nbsp;驱动电压信号,通过根据各喷嘴的喷出时机来切换连接于各能量产生元件的各个电极的开关元件(未图示)的开关,从对应的喷嘴喷出油墨。&nbsp; <BR>信息存储部124中储存有控制装置102的CPU实施的程序及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等。信息存储部124储存有对应于绘图模式的分辨率的设定信息、道次数(扫描的重复数)、预固化光源32A、32B及主固化光源34A、34B的控制信息等。&nbsp; <BR>编码器130安装在主扫描驱动部116的驱动用发动机及输送驱动部114的驱动用发动机上,输出对应于该驱动发动机的旋转量及旋转速度的脉冲信号,将该脉冲信号送至控制装置102。根据由编码器130输出的脉冲信号,可以把握版台30的位置及记录介质12的位置。&nbsp; <BR>传感器132安装在版台30上,根据由传感器132获得的传感器信号,可以把握记录介质12的宽度。&nbsp; <BR>控制装置102控制主固化光源34A、34B的光源移动部35的动作。例如,由输入装置120输入图像形成过程的选择信息或主固化光源34A、34B的位置信息时,将主固化光源34A(34B)移动至对应于图像形成过程的位置处。&nbsp; <BR>根据如上构成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由于可以对应于喷嘴列的分割区域来分别控制固定曝光区域,因而可以每个油墨层地实现适当的固化处理。由此,可以避免白色油墨层产生分带现象。即,通过将对白色油墨的油墨喷出区域的固定曝光关闭或者低光量化,可以促进白色油墨滴的扩展,可以实现层的平坦化及均匀化。由此,可以避免能够看到每扫描宽度上的周期性条纹的状况(分带现象的产生)。&nbsp; <BR>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紫外线透射特性优良、对紫外线的感度高且固化快的油墨(彩色油墨),在喷出后立即从预固化光源32A、32B照射低光量的紫外线而使其成为预固化状态,将主固化光源34A、34B的任一者移动到紫外线透射特性差(对紫外线的感度低)、固化慢的油墨(白色油墨)的喷出位置,在喷出后对于对紫外线的感度低、固化慢的油墨,从主固化光源34A(34B)照射高光量的紫外线使其固化,因而通过绘图的图像中使用的油墨将紫外线光量(照射能量)最佳化,可以实现将感度不同的两种以上油墨形成层并重叠的图像形成。&nbsp; <BR>具体地说,彩色油墨在打滴(着墨于记录介质)后立即由预固化光源32A、32B照射低光量的紫外线而成为预固化状态,在经过墨滴展开时间后且堆积高度均匀化后,由主固化光源34B(34A)照射高光量的紫外线而成为主固化状态。因此,通过在预固化至主固化的期间采取墨滴展开时间,可以更大地取得墨滴的收益,进而通过采取堆积高度的均匀化时间,图像的粒状性提高。&nbsp; <BR>另外,在成为使主固化光源34A、34B的至少任一者能够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平行移动的构成的同时,可以选择性地配置在对紫外线的感度低、固化慢的油墨的喷出位置上,进而对应于对紫外线的感度低、固化慢的油墨的喷出范围(喷嘴列的总长Lw/图像形成层数(分割数)N)来决定主固化光源34A、34B的照射区域,因而选择性地将高光量的紫外线仅照射于对紫外线的感度低、固化慢的油墨上,可避免由于油墨之间的固化时间差异所引起的问题。&nbsp; <BR>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记录介质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举出纸、层叠有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的纸、金属板(例如铝、锌、铜等)、塑料膜(例如聚氯乙烯、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乙醛等)、层叠或蒸镀有上述金属的纸或塑料膜等。作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优选非吸收性记录介质,其中更优选塑料膜、纸。&nbsp; <BR>本发明中,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优选为5pL以上且小于20pL,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优选为20pL~60pL。&nbsp; <BR>如上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是形成衬底层或外敷层的物质,不要求很高的分辨率。另一方面,着色油墨组合物由于形成彩色图像,因而要求很高的分辨率。与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相比,通过增大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可获得高生产率。&nbsp; <BR>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更优选为6~18pL,进一步优选为6~15pL。另外,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更优选为20~50pL,进一步优选为20~45pL。&nbsp; <BR>本发明中,由于优选使喷出的油墨组合物为恒定温度,因此优选使用可在油墨组合物供给罐至喷墨头部分进行绝热及加热的图像形成装置。&nbsp; <BR>作为温度控制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优选在各配管部位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来进行对应于油墨组合物的流量、环境温度的加热控制。温度传感器可设在油墨组合物供给罐及喷墨头的喷嘴附近。另外,优选进行加热的喷头单元按照装置主体不会受到来自外部气体的温度的影响的方式被隔热或绝热。为了缩短加热所需的打印机启动时间、或者减少热量的损失,优选在进行与其它部位的绝热的同时,减小整个加热单元的热容量。&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等放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合物由于基本比作为通常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使用的水性油墨组合物的粘度更高,因而由喷出时的温度变化所导致的粘度变化大。油墨组合物的粘度变化对液滴尺寸的变化及液滴喷出速度的变化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引起图像质量劣化。因此,优选尽量恒定地保持喷出时的油墨组合物的温度。由此,油墨组合物的温度控制幅度优选为设定温度的±5℃、更优选为设定温度的±2℃、进一步优选为设定温度的±1℃。&nbsp; <BR>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被这样的紫外线照射0.01~2秒、更优选0.1~1.5秒、进一步优选0.3~1秒。&nbsp; <BR>活性放射线的照射在油墨组合物的着墨后每隔一定时间(优选0.01~0.5秒、更优选0.01~0.3秒、进一步优选0.01~0.15秒)进行。如此,通过将油墨组合物的着墨至照射的时间控制为极短时间,可以防止着墨于记录介质的油墨组合物在固化前洇渗。另外,对于多孔质的记录介质,由于可以在油墨组合物渗透至光源达不到的深部之前进行曝光,因而也可以抑制未反应单体的残留,因此优选。&nbsp; <BR>【实施例】&nbsp; <BR>以下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另外,以下记载中的“份”若无特别限定则表示“重量份”、“%”表示“重量%”。&nbsp; <BR>(黄色漆浆的制备)&nbsp; <BR>·黄色颜料:NOVOPERM&nbsp;YELLOW&nbsp;H2G(Clariant公司制)&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SR9003(丙氧基化(2)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对新戊二醇环氧丙烷2摩尔加成物进行了二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SARTOMER公司制)&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BYK168(分散剂,BYK&nbsp;Chemie公司制)&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0重量份&nbsp; <BR>搅拌上述成分获得黄色漆浆。另外,颜料漆浆的制备是通过放入分散机Motor&nbsp;Mill&nbsp;M50(Eiger公司制)内、使用直径为0.65mm的二氧化锆珠粒、以圆周速度为9m/s分散8小时来进行的。&nbsp; <BR>(品红色漆浆的制备)&nbsp; <BR>·品红色颜料:CINQUASIA&nbsp;MAGENTA&nbsp;RT‑355D(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SR900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BYK16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0重量份&nbsp; <BR>在与黄色漆浆的制备相同的分散条件下搅拌上述成分,获得品红色漆浆。&nbsp; <BR>(青色漆浆的制备)&nbsp; <BR>·青色颜料:IRGALITE&nbsp;BLUE&nbsp;GLVO(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SR900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BYK16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0重量份&nbsp; <BR>在与黄色漆浆的制备相同的分散条件下搅拌上述成分,获得青色漆浆。&nbsp; <BR>(黑色漆浆的制备)&nbsp; <BR>·黑色颜料:SPECIAL&nbsp;BLACK&nbsp;250(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SR900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0重量份&nbsp; <BR>·BYK16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0重量份&nbsp; <BR>在与黄色漆浆的制备相同的分散条件下搅拌上述成分,获得黑色漆浆。&nbsp; <BR>(白色漆浆的制备)&nbsp; <BR>·白色颜料:经氧化铝处理的氧化钛(KRONOS公司制)&nbsp;&nbsp;&nbsp;&nbsp;&nbsp;60重量份&nbsp; <BR>·SR900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6重量份&nbsp; <BR>·Solsperse&nbsp;36000(Avecia公司制)&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重量份&nbsp; <BR>在与黄色漆浆的制备相同的分散条件下搅拌上述成分,获得白色漆浆。&nbsp; <BR>(实施例及比较例)&nbsp; <BR>&lt;油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gt;&nbsp; <BR>通过将表2和表3所记载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获得各油墨组合物。其中,表中的数值表示各成分的配合量(重量份)。&nbsp; <BR> <BR> <BR>另外,上述表2及表3所记载的各成分如下所述。&nbsp; <BR>·NVC:N‑乙烯基己内酰胺(V‑CAP,ISP公司制)&nbsp; <BR>·NVF:N‑乙烯基甲酰胺(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nbsp; <BR>·SR531: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95重量%和三羟甲基丙烷三&nbsp;丙烯酸酯5重量%的混合物(SR531,Sartomer公司制)&nbsp; <BR>·PEA:丙烯酸苯氧基乙酯(SR399S,Sartomer公司制)&nbsp; <BR>·FA‑512:丙烯酸二环戊烷氧基乙酯(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nbsp; <BR>·SR351S: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artomer公司制)&nbsp; <BR>·HD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SR238F,Sartomer公司制)&nbsp; <BR>·CN964A85: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平均官能团数为2,Sartomer&nbsp;Japan株式会社制)&nbsp; <BR>·CN962: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平均官能团数为2,Sartomer&nbsp;Japan株式会社制)&nbsp; <BR>·Irg369: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IRGACURE&nbsp;369,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 <BR>·Irg819: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nbsp;819,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 <BR>·TPO: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Darocur&nbsp;TPO,Ciba&nbsp;Japan公司制)&nbsp; <BR>·ITX:异丙基噻吨酮(SPEEDCURE&nbsp;ITX,Lambson公司制)&nbsp; <BR>·ST‑1:三(N‑亚硝基‑N‑苯基羟基胺)铝盐8重量%和丙烯酸苯氧基乙酯92重量%的混合物(阻聚剂,FIRSTCURE&nbsp;ST‑1,Chem&nbsp;First公司制)&nbsp; <BR>&lt;喷墨记录方法&gt;&nbsp; <BR>使用图6~图9中记载的构成的喷墨记录装置。&nbsp; <BR>关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浅青色、浅品红色的各色油墨组合物,喷墨头使用压电型喷墨头Q‑class&nbsp;Sapphire&nbsp;QS‑256/10(FUJIFILM&nbsp;DIMATIX公司制、喷嘴数为256个、最小液滴量为10pL、50kHz)。&nbsp; <BR>关于白色、无色的油墨组合物,喷墨头使用压电型喷墨头Q‑class&nbsp;Sapphire&nbsp;QS‑256/30(FUJIFILM&nbsp;DIMATIX公司制、喷嘴数为256个、最小液滴量为30pL、33kHz)。&nbsp; <BR>另外,作为预光源(定位光源),使用在喷墨头的左右各具备1个(共计2个)如图8所示的配置了6个发光二极管(UV‑LED,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NC4U134,波长为385nm)的光源、且每个光源的照度为780mW/cm2的光源。&nbsp; <BR>作为主固化光源,使用在左右各具备1个(共计2个)配置了10个发光二极管(UV‑LED,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NC4U134,波长为385nm)的光源、且每个光源的照度为1500mW/cm2的光源。&nbsp; <BR>油墨供给体系包括油墨包、供给配管、脱气过滤器SEPAREL&nbsp;EF‑G2(DIC株式会社制)、喷墨头正前方的油墨供给罐、脱气过滤器、压电型的喷墨头,在脱气过滤器部分降压到0.5气压。&nbsp; <BR>采用由上述构成组成的装置,通过多道次形成了图像。&nbsp; <BR>在形成双层时,如图6或图9所示,将主固化光源的一个移动到喷嘴方向上喷头的相反侧,将彩色、白色喷头的喷嘴分割成两部分,进行图像形成。此时,当衬底为彩色图像层时,如图6所示,彩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头的喷嘴使用送纸方向的上游侧一半,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头的喷嘴使用下游侧一半进行图像形成;当衬底为白色时,如图9所示,彩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头的喷嘴使用送纸方向的下游侧一半,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头的喷嘴使用上游侧一半进行图像形成。此外,预固化光源全部点亮。&nbsp; <BR>对所得图像进行以下评价。&nbsp; <BR>&lt;分带的评价&gt;&nbsp; <BR>通过上述印刷方法在Viewful&nbsp;UV&nbsp;MT‑188(透明PET,厚度为188μm,株式会社Kimoto制)上形成彩色层膜厚为12μm、白色油墨层膜厚为25μm的图像。此时,彩色层以100%整面图像为基准印刷80%、60%、40%、20%的灰阶图像。另外,此时的基材表面的最高照度为1500W/cm2,曝光量为400mJ/cm2。&nbsp; <BR>由10名评价者从50cm的距离观察印刷物,评价分带的有无。如果为3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nbsp; <BR>5:全体人员均回答没有看到分带。&nbsp; <BR>4:10名中回答看到分带的人数为1~2名。&nbsp; <BR>3:10名中回答看到分带的人数为3~5名。&nbsp; <BR>2:10名中回答看到分带的人数为6~8名。&nbsp; <BR>1:10名中回答看到分带的人数为9名以上。&nbsp; <BR>&lt;粘附性的评价&gt;&nbsp; <BR>作为粘附性评价方法,进行十字划痕试验(JIS&nbsp;K&nbsp;5600‑5‑6,2004年)。&nbsp;依照上述喷墨图像记录方法,在Viewful&nbsp;UV&nbsp;MT‑188(透明PET,厚度为188μm,株式会社Kimoto制)上描绘彩色层膜厚为12μm、白色油墨层膜厚为25μm的整面图像。其后,对于各印刷物,实施十字划痕试验。另外,评价依照JIS&nbsp;K&nbsp;5600‑5‑6,设定为0~5的6个等级评价。这里,评价0表示裁切边完全平滑,任一个格子眼都没有剥离,按以下分类进行评价。&nbsp; <BR>在对格子划入切口时,当进行油墨‑基材间评价时,将切口划到到达基材的深度,当进行油墨‑油墨间评价时,将切口划到到达上层和下层的界面,来进行评价。如果为3以上则实用上没有问题。&nbsp; <BR>5:JIS&nbsp;K5600‑5‑6&nbsp;&nbsp;&nbsp;&nbsp;分类&nbsp;&nbsp;&nbsp;&nbsp;0&nbsp; <BR>4:JIS&nbsp;K5600‑5‑6&nbsp;&nbsp;&nbsp;&nbsp;分类&nbsp;&nbsp;&nbsp;&nbsp;1&nbsp; <BR>3:JIS&nbsp;K5600‑5‑6&nbsp;&nbsp;&nbsp;&nbsp;分类&nbsp;&nbsp;&nbsp;&nbsp;2&nbsp; <BR>2:JIS&nbsp;K5600‑5‑6&nbsp;&nbsp;&nbsp;&nbsp;分类&nbsp;&nbsp;&nbsp;&nbsp;3&nbsp; <BR>1:JIS&nbsp;K5600‑5‑6&nbsp;&nbsp;&nbsp;&nbsp;分类&nbsp;&nbsp;&nbsp;&nbsp;4、5&nbsp; <BR>&lt;固化性的评价&gt;&nbsp; <BR>通过上述印刷方法在聚氯乙烯制的片材上印刷彩色层膜厚为12μm、白色油墨层膜厚为25μm的100%整面图像。此时的基材表面的最高照度为1500W/cm2,曝光量为400mJ/cm2。&nbsp; <BR>‑固化感度评价‑&nbsp; <BR>根据印刷后的表面的色移和发粘来定义固化感度。印刷后的表面有无发粘通过触诊来判断,色移通过刚印刷之后用力压普通纸(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复印纸C2)来判断。越是没有色移、发粘,越是评价为感度高,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价。&nbsp; <BR>5:没有色移、没有发粘&nbsp; <BR>4:没有色移、几乎没有发粘&nbsp; <BR>3:没有色移、稍有发粘&nbsp; <BR>2:有若干色移、稍有发粘&nbsp; <BR>1:有色移、有发粘&nbsp; <BR>&lt;光泽性的评价&gt;&nbsp; <BR>作为记录介质,使用三菱制纸制的特菱Art纸(单位面积重量为104g/m2)。对得到的图像基于JIS&nbsp;Z8741、采用Sheen&nbsp;Instruments公司制光&nbsp;泽度计、在测定角为60°下进行测定。&nbsp; <BR>5:光泽度为25以上&nbsp; <BR>4:光泽度为20以上且低于25&nbsp; <BR>3:光泽度为15以上且低于20&nbsp; <BR>2:光泽度为10以上且低于15&nbsp; <BR>1:光泽度低于10&nbsp; <BR>评价为3以上则在实用上能够容许。&nbsp; <BR>此外,在以下的表中,3C是指3个色彩灰度(由黄色、品红色、青色构成的灰度),4C是指4个色彩灰度(由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构成的灰度)。另外,M是指品红色的图像,在油墨组具有浅品红色的油墨组合物时,由品红色和浅品红色的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同样地,C是指青色的图像,在油墨组具有浅青的油墨组合物时,由青色和浅青色的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nbsp; <BR>在“下层W”中,如图1(B)所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油墨层,在其上形成图像层;在“上层W”中,如图1(A)所示,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层,在其上形成白色油墨层。&nbsp; <BR>另外,在以下的表中,“W”是没有形成彩色图像层、仅形成白色油墨层的情况下,对固化性、粘附性、分带性、光泽性进行的评价。&nbsp; <BR>此外,在以下的比较例1~4中,因为Y、M、C、K中的结果不是让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对3C、4C没有进行评价。&nbsp; <BR>结果如下表所示。&nbsp; <BR>表4&nbsp; <BR> <BR>表5&nbsp; <BR> <BR>如表4所示,通过选择最佳的引发剂比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组成,谋求了固化性和粘附性的兼顾。而且,得到了光泽性优异、分带的发生得以抑制的图像。&nbsp; <BR>另一方面,在不满足这些要件的比较例的油墨组中,如表5所示,不能获得实现全部上述效果的油墨组。&nbsp; <BR>&lt;图像形成方法&gt;&nbsp; <BR>将预光源从左右各1个(总计2个)变为左右各2个(总计4个)。此外,不改变主硬化光源。各照度是通过改变电流值来调整照度。&nbsp; <BR>表6&nbsp; <BR> <BR>如表6所示,推测通过使预固化光源比主固化光源的照度低,保持半固化状态,且具有与衬底的亲和性,由此在双层形成中得到了更好的性能。&nbsp; <BR>符号说明&nbsp; <BR>10喷墨记录装置、12记录介质、20装置主体、22支撑脚、24喷墨头、26台板、28导向机构、30版台、32A,32B预固化光源、34A,34B主固化光源、35移动机构(光源移动部)、35A轴、35B齿条、35C行星齿轮、35D驱动发动机、35E检测片、35F位置传感器、36油墨墨盒、38安装部、40夹持辊、42供给侧辊、44卷绕辊、46导向部、50调温部、52预调温部、54后调温部、61、61C、61M、61Y、61K、61LC、61LM、61CL、61W喷嘴列、61‑1上游侧区域、61‑2下游侧区域、70供给泵、72副罐、74压力调整部、76阀门、77加减压用泵、78压力计、80白色油墨层、82彩色图像层、102控制装置、104记录介质输送控制部、106版台驱动控制部、108光源控制部、110图像处理部、112喷出控制部、114输送驱动部、116主扫描驱动部、120输入装置、124信息存储部、128喷头驱动电路、130编码器、132传感器。</p></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tempdiv cssnone" style="line-height:0px;height:0px; overflow:hidden;"> </div> <div id="page"> <div class="page"><img src='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0/17/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1.gif' alt="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_第1页" width='100%'/></div><div class="pageSize">第1页 / 共60页</div> <div class="page"><img src='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0/17/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2.gif' alt="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_第2页" width='100%'/></div><div class="pageSize">第2页 / 共60页</div> <div class="page"><img src='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0/17/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3.gif' alt="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_第3页" width='100%'/></div><div class="pageSize">第3页 / 共60页</div> </div> <div id="pageMore" class="btnmore" onclick="ShowSvg();">点击查看更多>></div> <div style="margin-top:20px; line-height:0px; height:0px; overflow:hidden;">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bottom:10px;">资源描述</div> <div class="detail-article prolistshowimg"> <p>《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p> <p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38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3827 A *CN102993827A* (21)申请号 201210330209.5 (22)申请日 2012.09.07 197565/2011 2011.09.09 JP C09D 11/10(2006.01) B41M 5/00(2006.01) (71)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藤井勇介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吴倩 张楠 (54) 发明名称 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 (57) 摘要 。</p> <p >2、本发明提供多层形成时的基材 - 油墨间及 油墨 - 油墨间的粘附性优良、 且能够形成具有 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光泽性的图像的多层形成 用油墨组。该多层形成用油墨组的特征在于, 其含有包含品红色油墨组合物的着色油墨组 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 各油墨组合物含有 (成 分 A)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 (成分 B)自由基 聚合引发剂, 所述成分 A 含有 (成分 A-1) N- 乙 烯基化合物及 (成分 A-2)下述式 (a-2)表示的 化合物, 在将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 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X、 将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 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Y 时, 满足下 述式 (1) ; 式 (a-2)中。</p> <p >3、, R1、 R2及 R 3各自独立地 表示氢原子、 甲基或乙基, X2表示单键或二价的 连 接 基 团 ;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46 页 附图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46 页 附图 10 页 1/3 页 2 1. 一种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 所 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 品红色油墨组合物、 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 组合物, 各油墨组合物含有 : 成分 A 即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成分 B 即自由基聚合引发剂。</p> <p >4、, 作为所述成分 A, 含有成分 A-1 及成分 A-2, 成分 A-1 是 N- 乙烯基化合物, 成分 A-2 是 下述式 (a-2) 表示的化合物, 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X、 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 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Y 时, 满足下述式 (1), 式 (a-2) 中, R1、 R2及 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甲基或乙基, X2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 接基团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 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X、 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 为 Y 时。</p> <p >5、, 满足下述式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A进一步含有成分A-3即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 A-1 为 N- 乙烯基内酰胺 类。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 A-1 为 N- 乙烯基己内酰 胺。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 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 且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 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 12 重量 20 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p> <p >6、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A含有相对于成分A的总 量为 50 重量 90 重量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双酰 基氧化膦化合物和 / 或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 B, 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单酰基 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 B。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有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均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3827 A 2 2/3 页 3 32 40mN/m。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 A 进一步含有成分 A-3 即三羟甲基丙。</p> <p >7、烷三丙烯酸酯。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 A-1 为 N- 乙烯基己内 酰胺。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 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12重量, 并且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 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 12 重量 20 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A含有相对于成分A的 总量为 50 重量 90 重量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双 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和。</p> <p >8、 / 或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 B, 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单酰 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 B。 15. 一种喷墨记录方法, 其是使用了权利要求 1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 组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包括下述工序 : 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 和 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 : 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 和 在形成的图像上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喷墨记录。</p> <p >9、方法, 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 : 在记录介质上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 和 在白色油墨层上赋予着色油墨组合物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具有下述工序 : 使具有多个喷嘴列的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在第 1 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扫描工序, 所述 多个喷嘴列包含由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 1 喷嘴列、 和由喷出白色 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 2 喷嘴列 ; 使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喷墨头在与所述第1方向不平行的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的 相对移动工序 ; 将所述喷嘴列在所述第 2 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区。</p> <p >10、域, 并对每个所述分割出的各分割喷嘴 区域的单元控制所述喷墨头的油墨喷出的喷出控制工序 ; 和 对通过所述喷出控制工序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并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照射活 性光线的活性光线照射工序, 所述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是将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对应于所述各分割喷嘴区域分 割成多个区域、 按照将该分割出的分割照射区域的光量按区域分别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进行 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的工序。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中, 喷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 最小液滴体积为 5pL 以上且小于 20pL, 喷出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为 20pL 60pL。 权 利 要 。</p> <p >11、求 书 CN 102993827 A 3 3/3 页 4 20. 一种印刷物, 其是通过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3827 A 4 1/46 页 5 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根据图像数据信号在纸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记录方法, 有电子照相 方式、 升华型及熔融型热转印方式、 喷墨方式等。 0003 喷墨方式由于印刷装置廉价、 且印刷时不需要版、 仅向所需的图像部喷出油墨组 合物而在记录介质上直接进行图像形成, 因而可以高效地使用油。</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2、墨组合物, 特别是在小批 量生产时, 运行成本低。而且, 噪音小, 作为图像记录方式是优异的, 近年来备受关注。 0004 其中, 能够通过紫外线等放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放射线 固化型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由于通过紫外线等放射线的照射而使油墨组合物的成分的 大部分发生固化, 因而与溶剂系油墨组合物相比, 干燥性更优异, 而且由于图像难以洇渗, 因而从能够在各种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方面来说是优异的方式。 0005 到目前为止, 提出了各种放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合物, 日本特开 2007-131755 号公 报中记载了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其是含有聚合性单体的喷墨用。</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3、活性能量射 线固化型油墨, 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合性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含有 80 99.99 重量 % 的单 官能单体、 20 重量 % 0.01 重量 % 的多官能单体, 且在将该油墨的固化膜浸渍于该油墨中 30 秒时的重量变化率为 30 重量 % 以下。 0006 现在, 利用喷墨打印机在普通纸或塑料等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将油墨打滴而进行 印刷时的高速化、 高图像质量化及在记录介质上的固着性成为重要的课题。 0007 日本特开 2008-100501 号公报中以提高各种记录介质之间的图像均匀性等为目 的, 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用油墨组, 其特征在于, 其至少包含 : 至少含有聚合性化合物、 光。</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4、 聚合引发剂及着色剂的着色液体组合物和至少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底涂 液体组合物 ; 着色液体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性化合物由至少 1 种单官能单体及至少 1 种多 官能单体构成, 且全部着色液体组合物中的单官能单体的量为 10 70 重量 %、 多官能单体 的量为 10 50 重量 %。 0008 另外, 提高印刷物的耐久性等正在成为课题。 0009 日本特开 2010-000788 号公报中以获得耐候性及耐久性优异的喷墨印刷物为目 的, 公开了一种喷墨印刷物, 其是在表面上形成有白色保护层的喷墨印刷物, 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基材和通过喷墨式印刷形成在该基材上的图案层的同时, 在该图案。</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5、层上形成有上述 白色保护层, 上述图案层由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发生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油墨构成, 上 述白色保护层由通过电子射线照射发生固化的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构成。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 : 提供多层形成时的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优良、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5 2/46 页 6 且能够形成具有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光泽性的图像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及使用该油墨组的 具有高生产率的喷墨记录方法、 以及通过该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的印刷物。 0012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 、 或 所记载的手段达成。以下一并。</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6、示出作为优选 实施方式的 及 。 0014 一种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着色油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 物,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 品红色油墨组合物、 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 油墨组合物, 各油墨组合物含有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 (成分 B) 自由基聚合引 发剂, 作为所述成分 A, 含有 (成分 A-1) 及 (成分 A-2) ,(成分 A-1) 是 N- 乙烯基化合物,(成 分 A-2) 是下述式 (a-2) 表示的化合物, 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 含量设为 X、 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Y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7、时, 满足下述式 (1) , 0015 0016 (式 (a-2) 中, R1、 R2及 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甲基或乙基, X2表示单键或二价 的连接基团。 ) 0017 0018 上述 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 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X、 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 Y 时, 满足下述式 (2) , 0019 0020 上述或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A进一步含有 (成分 A-3)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0021 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A-1为N-乙 烯基内酰胺类。。</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8、 0022 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A-1为N-乙 烯基己内酰胺。 0023 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 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 3 重量 % 以上且低于 12 重量 %, 且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 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 12 重量 %20 重量 %。 0024 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成分 A 含有相对 于成分 A 的总量为 50 重量 % 90 重量 % 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6 3/46 页 7 0025 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9、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 物含有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和 / 或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 B, 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 含有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成分 B。 0026 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其中, 所有油墨 组合物的 表面张力均为 32 40mN/m。 0027 一种喷墨记录方法, 其是使用了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形成用油 墨组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包括下述工序 : 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喷出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 工序, 和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 0028 上述 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 : 将着色油墨组 合物喷。</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0、出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 和在形成的图像上赋予白色油墨组 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 0029 上述 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按以下顺序具有下述工序 : 在记录介质上 赋予白色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白色油墨层的白色油墨层赋予工序, 和在白色油墨层上赋予着 色油墨组合物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工序。 0030 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具有下述工序 : 使具有多 个喷嘴列的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在第 1 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扫描工序, 所述多个喷嘴列包 含由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 1 喷嘴列、 和由喷出白色油墨组合物的 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第 2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1、喷嘴列 ; 使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喷墨头在与所述第 1 方向不 平行的第 2 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工序 ; 将所述喷嘴列在所述第 2 方向上分割成多个 区域, 并对每个所述分割出的各分割喷嘴区域的单元控制所述喷墨头的油墨喷出的喷出控 制工序 ; 和对通过所述喷出控制工序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并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照 射活性光线的活性光线照射工序 ; 所述活性光线照射工序是将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对 应于所述各分割喷嘴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 按照将该分割出的分割照射区域的光量按区域 分别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进行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的工序。 0031 上述 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其中, 喷出所述着色。</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2、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 小液滴体积为 5pL 以上且小于 20pL, 喷出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的最小液滴体积为 20pL60pL。 0032 一种印刷物, 其是通过上述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0033 发明效果 0034 根据本发明, 提供了多层形成时的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间的粘附性优良、 且 能够形成具有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光泽性的图像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及使用该油墨组的具 有高生产率的喷墨记录方法、 以及通过该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的印刷物。 附图说明 0035 图 1 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了图像层及白色 油墨层时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0036 图 2 是表。</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3、示本发明优选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0037 图 3 是示意地表示图 2 所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俯视透视图。 0038 图 4 是表示图 2 所示喷墨头及紫外线照射部的配置构成的俯视透视图。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7 4/46 页 8 0039 图 5 是表示使图 4 所示紫外线照射部移动的光源移动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0040 图 6 是表示用于形成图 1(B) 所示图像的喷墨头及紫外线照射部的构成例的说明 图。 0041 图 7 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预固化光源使用的预固化光源单元的构成例的侧 面透视图。 0042 图 8 是图 7 的预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4、化光源单元的俯视透视图。 0043 图 9 是表示用于形成图 1(A) 所示图像的喷墨头及紫外线照射部的构成例的说明 图。 0044 图 10 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油墨供给体系的构成的框图。 0045 图 11 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以下也仅称作 “油墨组” ) 的特征在于, 其含有着色油 墨组合物和白色油墨组合物,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 品红色油墨组合 物、 青色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 各油墨组合物含有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和 (成分 B)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作为所述成分 A, 含有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5、成分 A-1) N- 乙烯基化合物及 (成分 A-2) 下述式 (a-2) 表示的化合物, 在将所述白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 设为X、 将所述品红色油墨组合物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含量设为Y时, 满足下述式 (1) 。 0047 0048 (式 (a-2) 中, R1、 R2及 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甲基或乙基, X2表示单键或二价 的连接基团。 ) 0049 0050 说明书中, 表示数值范围的 “X Y” 的记载与 “X 以上且 Y 以下” 含义相同。另外, 将上述 “ (成分 A-1) N- 乙烯基化合物” 等也仅称作 “成分 A-1” 等。另外, 在指 “丙烯酸酯。</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6、” 、 “甲基丙烯酸酯” 的两者或任一者时也记为 “ (甲基) 丙烯酸酯” 。 0051 另外, 将 “白色油墨组合物” 等也仅记为 “白色油墨” 等。此外, 在一部分化学式中, 将烃链用省略碳 (C) 和氢 (H) 的记号的简略结构式进行记载。 0052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 0053 I. 多层形成用油墨组 0054 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通过包含黄色油墨组合物、 品红色油墨组合物、 青色 油墨组合物及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层, 通过白色油墨组合物形成白 色油墨层。可以在记录介质 (也称为支撑体或基材) 上通过着色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层, 在 说 明 书 CN 1029。</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7、93827 A 8 5/46 页 9 其上形成白色油墨层 ; 也可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油墨层, 在其上形成图像层。 0055 图 1 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在记录介质 12 上形成了图像层 82 及 白色油墨层 80 时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另外, 图中的箭头表示图像的可见方向 (观察方向) 。 0056 图 1(A) 中, 在记录介质 12 上形成图像层 82, 进而在其上形成白色油墨层 80。此 时, 作为记录介质, 优选使用透明的记录介质, 通过记录介质 12 可见图像。 0057 另一方面, 图 1 (B) 中, 在记录介质 12 上形成白色油墨层 80, 进而在其上形成图像。</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8、 层 82。此时, 记录介质 12 可以透明, 也可以不透明, 没有特别限定。白色油墨层作为底涂层 发挥功能。 0058 另外, 白色油墨层至少设置于形成有图像的区域, 优选作为一层的整面层设置在 形成有图像的区域或者比其更宽的区域。 0059 本发明中, 形成上述两层的方式并无限定, 例如可例示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无色 油墨层作为底涂层, 进而在其上形成依次具有图像层和白色油墨层的三层的方式 ; 在记录 介质上依次设置白色油墨层和图像层后, 进而形成无色油墨层作为外敷层, 形成三层结构 的方式。另外, 也可以具有在透明的记录介质上以第 1 图像层、 白色油墨层、 第 2 图像层的 顺序将各层层。</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9、叠而成的结构。此时, 具有白色油墨层被夹在上下图像层中的结构。具有该 结构的图像中, 以白色油墨层作为背景的图像层从记录介质的两面均可见。 0060 形成图像层和白色油墨层的至少两层时, 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 需要在形成第 1 层后在较短时间后 (例如数秒后) 形成第 2 层。因此, 根据第一层的固化轮廓及固化状态, 第 2 层的图像质量或光泽性受到影响。 0061 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 在这样的多层形成时, 可以获得基材-油墨间及油墨-油墨 间的粘附性优异、 而且图像质量即光泽性优异的图像。 详细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 但推测如 下。 0062 即认为, 通过含有特定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层。</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0、间的亲和性高, 图像层 - 白色油 墨层的粘附性提高。 0063 进而, 通过将引发剂量最佳化, 油墨膜上的浸湿扩展提高, 可获得具有光泽性的图 像, 同时抑制了分带 (banding) 。分带是指条纹状的印相不均, 是对应于由于多道次印刷所 产生的扫描宽度 (swath width) 周期而光泽性有所不同的现象。若将油墨液滴打点后墨点 的扩展不足, 则无法利用墨点的扩展消除印相空白, 以条纹状成为印相不均。 0064 在图 1(A) 的方式中, 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少的图像层成为下层, 在记录介质上浸湿 扩展, 因而抑制了分带。另外, 在图像层上形成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多、 固化性优异的白色油 墨层。</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1、 (白色层) , 提高油墨 - 油墨间的粘附性。 0065 另一方面, 在图 1(B) 的方式中, 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多的白色油墨层 的固化性高, 因而图像层的油墨组合物的浸湿扩展较好, 在提高光泽的同时, 抑制分带。 0066 (油墨组合物) 0067 首先, 详细叙述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有 (成分 A) 及 (成分 B) 的油墨组合物 (以下也称 作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 ) 。此外, 在仅提到油墨组合物时, 是着色油墨组合物及白色油墨 组合物的总称。 0068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是可通过活性放射线发生固化的油性的油墨组合物。 “活性 放射线” 是指通过其照射可以赋予使油墨组合物中产生引发种的。</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2、能量的放射线, 包含 射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9 6/46 页 10 线、 射线、 X 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线、 电子射线等。其中, 从固化感度及装置的获得容易性 的观点出发, 优选紫外线及电子射线, 特别优选紫外线。 0069 另外,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是放射线固化型的油墨组合物, 由于在将油墨组合物 应用于记录介质上之后使其固化, 因而优选不含高挥发性溶剂而为无溶剂。其原因在于, 当高挥发性溶剂残留在固化后的油墨图像中时, 耐溶剂性发生劣化、 产生残留溶剂的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的问题。 0070 此。</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3、外, 本发明中, 油墨组合物中的包含水的溶剂的含量优选为 05 重量 %, 更优选 为 03 重量 %, 进一步优选为 01 重量 %, 最优选不含有、 即为 0 重量 %。 0071 以下对构成本发明油墨组的各色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成分进行说明。 0072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0073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成分 A, 含有上述成 分 A-1 及成分 A-2。 0074 (成分 A-1) N- 乙烯基化合物 0075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 (成分 A-1) N- 乙烯基化合物作为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 化合物。 0076 作为 N。</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4、- 乙烯基化合物, 优选 N- 乙烯基内酰胺类, 更优选式 (a-1) 表示的化合物。 0077 0078 式 (a-1) 中, n 表示 1 5 的整数, 从油墨组合物发生固化后的柔软性、 与记录介质 的粘附性及原材料的获得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 n 为 2 4 的整数, 更优选 n 为 2 或 4, 特别优 选 n 为 4、 即为 N- 乙烯基己内酰胺。N- 乙烯基己内酰胺的安全性优异、 常用、 可较廉价地获 得、 可获得特别良好的油墨固化性及固化膜与记录介质的粘附性, 因而优选。 0079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中的成分 A-1 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整体的重量优选为 5 60 重量 %、 更。</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5、优选为 15 35 重量 %。含量为 5 重量 % 以上时, 与记录介质的粘附性优 异, 另外含量为 60 重量 % 以下时, 保存稳定性优异。 0080 (成分 A-2) 式 (a-2) 表示的化合物 0081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含有 (成分 A-2) 式 (a-2) 表示的化合物作为 (成分 A) 自由 基聚合性化合物。不含成分 A-2 时, 与记录介质 (特别是聚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 丙烯酸树脂) 的粘附性降低。对于式 (a-2) 表示的化合物, 推测其具有较低的表面张 力、 会提高油墨组合物的浸湿扩展。 另外, 可以获得具有适当极性、 难以发生表面固化不良、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6、粘附性优异的固化物 (图像层及白色油墨层) 。 0082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0 7/46 页 11 0083 (式 (a-2) 中, R1、 R2及 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甲基或乙基, X2表示单键或二价 连接基团。 ) 0084 作为 R1, 优选氢原子或甲基, 更优选氢原子。 0085 作为R2及R3, 优选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更优选氢原子, 进一步优选R2及 R3均为氢原子。 0086 作为 X2中的二价连接基团, 只要是不严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无特别限定, 优选 二价烃基或将烃基及醚键组合而成的二价基团、 更优选二价烃基、 聚 (亚烷基氧基)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7、或聚 (亚 烷基氧基) 烷基。另外, 上述二价连接基 团的碳原子数优选为 1 60、 更优选为 1 20。 0087 作为 X2, 优选为单键、 二价烃基或将烃基及醚键组合而成的二价基团, 更优选碳原 子数为120的二价烃基, 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8的二价烃基, 特别优选为亚甲基。 0088 以下举出成分 A-2 的具体例子, 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此外, 下述具体例子 中, R 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0089 0090 其中, 优选环式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 (甲基) 丙烯酸酯, 特别优选环式三羟甲基丙 烷缩甲醛丙烯酸酯。 0091 成分 A-2 也可以是市售品, 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子, 可举。</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8、出 SR531 (SARTOMER 公司 制) 。 0092 从记录介质与图像的粘附性、 油墨组合物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 成分 A-2 的含量 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为 1 70 重量 %、 更优选为 3 65 重量 %、 进一步优选为 5 60 重量 %、 最优选为 5 50 重量 %。 0093 (成分 A-3)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0094 本发明中, 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 (成分 A-3)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作为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通过含有成分 A-3, 固化性和耐擦伤性提高。 0095 从提高固化性和耐擦伤性的观点出发, 成分 A-3 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9、物的总重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1 8/46 页 12 量优选为 0.1 15 重量 %, 更优选为 0.210 重量 %, 进一步优选为 0.55 重量 %。 0096 0097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还可含有除成分 A-2 以外的其它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 0098 作为其它的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 可优选例示出 (成分 A-4) 具有芳香族烃基的 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 0099 (成分 A-4) 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 0100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 (成分 A-4) 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 酯。 油墨组合。</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0、物通过含有成分A-4, 油墨组合物的喷出稳定性和固化性得到改善。 作为成分 A-4, 优选分子量为 500 以下、 更优选分子量为 300 以下。 0101 作为成分A-4, 可举出日本特开2009-096985号公报的段落00480063所记载的 芳香族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本发明中, 作为具有芳香族烃基的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 酯, 优选式 (a-4) 表示的化合物。 0102 0103 (式 (a-4) 中, Ra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Xa1表示二价连接基团、 Ar 表示芳香族烃基、 Ra5表示取代基、 u 表示 0 5 的整数, 并且存在 u 个的 Ra5可分别相同也可不同。 )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1、0104 式 (a-4) 中, 作为 Ra1, 优选为氢原子。 0105 Xa1表示二价连接基团, 优选醚键 (-O-) 、 酯键 (-C(O) O- 或 -OC(O) -) 、 酰胺键 (-C (O) NR - 或 -NR C(O) -) 、 羰基 (-C(O) -) 、 亚氨基 (-NR -) 、 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为 1 15 的亚烷基或组合有它们中 2 个以上的二价基团。此外, R 表示氢原子、 碳数为 1 20 的 直链状、 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或者碳数为 6 20 的芳基。作为取代基, 可举出羟基、 卤素原 子。 0106 含有 Ra1及 Xa1的部分 (H2C C(Ra1) -C(。</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2、O) O-Xa1-) 可以在芳香族烃结构上的任 意位置处键合。另外, 从提高与着色剂的亲和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 Xa1与芳香族烃基键合的 端部为氧原子、 更优选为醚性氧原子。式 (a-4) 中的 Xa1优选为 *-(LO) q-。这里, * 表示与 式 (a-4) 的羧酸酯键的键合位置、 q 为 0 10 的整数、 L 表示碳数为 2 4 的亚烷基。q 优 选为 0 4 的整数、 更优选为 0 2 的整数、 进一步优选为 1 或 2。 (LO) q优选为环氧乙烷 链或环氧丙烷链。 0107 Ar 表示芳香族烃基。作为芳香族烃基, 可举出具有 1 4 个环的单环或多环的芳 香族烃基, 具体地可举。</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3、出从苯、 萘、 蒽、 1H- 茚、 9H- 芴、 1H- 非那烯、 菲、 苯并菲、 芘、 并四苯、 四 伸苯、 亚联苯、 as- 苯并二茚、 s- 苯并二茚、 苊烯、 荧蒽、 醋菲烯、 醋蒽烯、 苯并菲、 七曜烯等中 除去了 1 个以上氢原子后的基团。 0108 其中, 本发明中优选苯基、 萘基, 更优选单环芳香族烃基、 即苯基。 0109 存在 u 个的 Ra5优选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 羧基、 碳数为 1 10 的酰基、 羟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硫醇基、 硅氧烷基或可进一步具有取代基的总碳数为 30 以下的烃基 或杂环基。作为取代基, 可举出羟基、 碳数为 1 10 的烷基、 碳数。</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4、为 6 12 的芳基。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2 9/46 页 13 0110 u 表示 0 5 的整数、 优选为 0。 0111 作为成分 A-4 的具体例子, 可优选地举出 L-1 L-19、 L-21 L-65。 0112 0113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3 10/46 页 14 0114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4 11/46 页 15 0115 0116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5 12/46 页 16 0117 本发明中, 作为式 (a-4) 表示的化合物, 优选具有苯基的化合物, 更优选为 (甲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5、) 丙烯酸 2- 苯氧基乙酯、(甲基) 丙烯酸苄酯, 进一步优选为 (甲基) 丙烯酸 2- 苯氧基乙酯, 特 别优选为丙烯酸 2- 苯氧基乙酯。 0118 从喷墨喷出性、 柔软性的观点出发, 成分 a-4 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重量 优选为 1 50 重量 %、 更优选为 3 45 重量 %、 进一步优选为 5 40 重量 %。 0119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还可含有除成分 A-2 及成分 A-4 以外的其它单官能 (甲基) 丙 烯酸酯。作为除成分 a-2 及 a-4 以外的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 可举出 (甲基) 丙烯酸异戊 酯、(甲基) 丙烯酸硬脂酯、(甲基) 丙烯酸月桂酯、(甲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6、) 丙烯酸辛酯、(甲基) 丙烯酸异辛酯、 (甲基) 丙烯酸癸酯、(甲基) 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 丙烯酸异硬脂酯、 2- 乙基己二醇 (甲基) 丙烯酸酯、(甲基) 丙烯酸 2- 羟基丁酯、(甲基) 丙烯酸丁氧基乙酯、 甲氧基二乙二醇 (甲基) 丙 烯酸酯、 甲氧基聚乙二醇 (甲基) 丙烯酸酯、 甲氧基丙二醇 (甲基) 丙烯酸酯、(甲基) 丙烯酸四 氢糠酯、(甲基) 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 丙烯酸 2- 羟基乙酯、(甲基) 丙烯酸 2- 羟基丙酯、 2-(甲基) 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酯、 2-(甲基) 丙烯酰氧基乙基 -2- 羟基乙基邻苯二甲酸 酯、 内酯改性挠性 (甲基) 丙烯酸酯、(甲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7、) 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 丙烯酸 2-(2- 乙氧基乙 氧基) 乙酯、 丙烯酸环戊烯基酯、 丙烯酸 环戊烯氧基乙酯、 丙烯酸酯双环戊烷基酯等。 0120 另外, 本发明中的包含成分 A-1 及成分 A-2 的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总含 量相对于 (成分 A)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总量优选为 50 90 重量 %。另外, 单官能聚合性 化合物中除成分 A-1 及成分 A-2 以外, 还含有成分 A-4 及上述其它的单官能 (甲基) 丙烯酸 酯等单官能聚合性化合物。 0121 当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范围时, 可获得油墨 - 油墨间及油墨 - 记 录介质间的粘附性优异、 柔软性也优异。</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8、的图像。 0122 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成分A的总量更优选为5590重量%、 进一 步优选为 65 85 重量 %。 0123 0124 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除了上述成分 A-3 之外, 还可含有 (成分 A-5) 其它的多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 说 明 书 CN 102993827 A 16 13/46 页 17 0125 油墨组合物通过含有多官能 (甲基) 丙烯酸酯化合物, 可获得高固化性。 0126 作为成分 A-5 的具体例子, 可举出双 (4-(甲基) 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 丙烷、 新戊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乙氧基化 (2) 新戊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对新戊二醇环氧乙 烷 2 摩尔加成物进行了二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 、 丙氧基化 (2) 新戊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对新戊二醇环氧丙烷 2 摩尔加成物进行了二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 、 1,6- 己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1,9- 壬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乙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二乙二醇二 (甲基) 丙 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 (甲基) 丙烯酸酯、 四乙二醇二。</p> </div> <div class="readmore" onclick="showmore()" style="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 height:auto; margin:0px 0px; padding:20px 0px 0px 0px;"><span class="btn-readmore" style="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em style=" font-style:normal">展开</em>阅读全文<i></i></span></div> <script> function showmore() { $(".readmore").hide(); $(".detail-article").css({ "height":"auto", "overflow": "hidden" });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var dh = $(".detail-article").height(); if(dh >100) { $(".detail-article").css({ "height":"100px", "overflow": "hidden" }); } else { $(".readmore").hide(); } }); </script> </div> <script> var defaultShowPage = parseInt("3"); var id = "4506205"; var total_page = "60"; var mfull = false; var mshow = false; function DownLoad() { window.location.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d-4506205.html'; } function relate() { var reltop = $('#relate').offset().top-50; $("html,body").animate({ scrollTop: reltop }, 500); } </script> <script> var pre = "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0/17/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b6bed94c-0f2f-4857-9b82-cdd98c5e5aed"; var freepage = parseInt('4'); var total_c = parseInt('60'); var start = defaultShowPage; var adcount = 0; var adindex = 0; var adType_list = ";0;1;2;3;"; var end = start; function ShowSvg() { end = start + defaultShowPage; if (end > freepage) end = freepage; for (var i = start; i < end; i++) { var imgurl = pre + (i + 1) + '.gif'; var html = "<img src='" + imgurl + "' alt=\"多层形成用油墨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印刷物.pdf_第" + (i + 1) + "页\" width='100%'/>"; $("#page").append("<div class='page'>" + html + "</div>"); $("#page").append("<div class='pageSize'>第" + (i + 1) + "页 / 共" + total_c + "页</div>"); if(adcount > 0 && adType_list.indexOf(";"+(i+1)+";")>-1) { if(adindex > (adcount-1)) adindex = 0; $("#page").append("<div class='pagead' id='addiv"+(i + 1)+"'></div>");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div"+(i + 1)+"").innerHTML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pre" + adindex).outerHTML; adindex += 1; } } start = end; if (start > (freepage - 1)) { if (start < total_c) { $("#pageMore").removeClass("btnmore"); $("#pageMore").html("亲,该文档总共" + total_c + "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 else { $("#pageMore").removeClass("btnmore"); $("#pageMore").html("亲,该文档总共" + total_c + "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 }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 ShowSvg(); //}); </script> <div id="relate" class="container" style="padding:0px 0px 15px 0px; margin-top:20px; border:solid 1px #dceef8">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margin-bottom:5px;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相关资源</div> <div id="relatelist" style="padding-left:5px;"> <li><img alt="图像稳定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06.html" title="图像稳定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pdf">图像稳定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pdf</a> </li><li><img alt="汽车防酒驾控制系统.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07.html" title="汽车防酒驾控制系统.pdf">汽车防酒驾控制系统.pdf</a> </li><li><img alt="一种汽车空调的加热器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08.html" title="一种汽车空调的加热器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一种汽车空调的加热器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a> </li><li><img alt="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及其性能评估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09.html" title="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及其性能评估方法.pdf">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及其性能评估方法.pdf</a> </li><li><img alt="一种自动伺服点焊装置的控制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10.html" title="一种自动伺服点焊装置的控制方法.pdf">一种自动伺服点焊装置的控制方法.pdf</a> </li><li><img alt="活动模拟块检测结构.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11.html" title="活动模拟块检测结构.pdf">活动模拟块检测结构.pdf</a> </li><li><img alt="一种再生PS印刷版的制造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12.html" title="一种再生PS印刷版的制造方法.pdf">一种再生PS印刷版的制造方法.pdf</a> </li><li><img alt="一种多功能电焊机.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13.html" title="一种多功能电焊机.pdf">一种多功能电焊机.pdf</a> </li><li><img alt="激光加工装置.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14.html" title="激光加工装置.pdf">激光加工装置.pdf</a> </li><li><img alt="一种A级防火铝复合板.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505215.html" title="一种A级防火铝复合板.pdf">一种A级防火铝复合板.pdf</a> </li> </div> </div> <div class="container" style="padding:0px 0px 15px 0px; margin-top:20px; border:solid 1px #dceef8">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margin-bottom:5px;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猜你喜欢</div> <div id="relatelist" style="padding-left:5px;"> <li><img alt="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79.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a></li> <li><img alt="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0.html" target="_parent" title="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a></li> <li><img alt="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1.html" target="_parent" title="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a></li> <li><img alt="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2.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a></li> <li><img alt="速成拉建房屋.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3.html" target="_parent" title="速成拉建房屋.pdf">速成拉建房屋.pdf</a></li> <li><img alt="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4.html" target="_parent" title="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a></li> <li><img alt="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5.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a></li> <li><img alt="多用途封井器.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6.html" target="_parent" title="多用途封井器.pdf">多用途封井器.pdf</a></li> <li><img alt="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008187.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a></li> </div> </div>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margin-top:20px;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bottom:10px;"> 相关搜索</div> <div class="widget-box pt0" style="border: none; padding:0px 5px;"> <ul class="taglist--inline mult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a4%9a%e5%b1%82">多层</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bd%a2%e6%88%90">形成</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6%b2%b9%e5%a2%a8">油墨</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96%b7%e5%a2%a8">喷墨</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8%ae%b0%e5%bd%95">记录</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6%96%b9%e6%b3%95">方法</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8d%b0%e5%88%b7">印刷</a></li> </ul> </div> <br /> <div > 当前位置:<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首页</a> &gt;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c-00003.html">化学;冶金</a><span> &gt; </span><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c-0000300009.html">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a> </div> <br /> <br /> <span id="ctl00_LabelScript"></span> <script src="https://m.zhuanlichaxun.net/JS/bootstrap-collapse.js"></script> </form> <div class="siteInner_bg" style="margin-top: 40px; border: solid 0px red; margin-left: 0px; margin-right: 0px;"> <div class="siteInne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line-height: 20px;">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span><br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20px;"/><span style="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line-height: 20px;">经营许可证编号:<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self"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粤ICP备2021068784号-1</a><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nbsp;</span></span> &nbsp;</p><script src="/redirect.js"></script> </div> </div> <script> function BaseShare(title, desc, link, imgUrl) {} </script> <script> var loadLoginUI = function () { var arr = $("[getloginedcontent]");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function (index) { var url = arr.eq(index).attr("getloginedcontent"); $.get(url + "?t=" + (new Date()).valueOf(), function (d) { try { arr.eq(index).empty().html(d); } catch (e) { } try { arr.html(d); } catch (e) { } }); })(i); }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loadLoginUI(); }); </script> <script src="https://m.zhuanlichaxun.net/JS/jquery.lazyload.js"></script> <script charset="utf-8"> $("img.lazys").lazyload({ threshold: 200, effect: "fadeIn" }); </script>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