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49611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2633.6

申请日:

2011.12.21

公开号:

CN103176393A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4B 13/00登记生效日:201807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烟台持久钟表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129号变更后权利人: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129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4B 13/00申请日:20111221|||公开

IPC分类号:

G04B13/00; G04B13/02

主分类号:

G04B13/00

申请人:

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宗纲; 朱长红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1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杨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包含蜗轮1,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时轮6套装在在分轴5上,所述蜗轮1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3,固定齿轮3套装在分轴5(上),并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其优点是:1、结构紧凑,承载力矩大;2、驱动分轴的蜗轮(或齿轮)增大无限制;3、可使机构做到结构对称,并且主要机件受力均匀;4、机构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蜗轮(1),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时轮(6)套装在在分轴5上,所述蜗轮(1)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3),固定齿轮(3)套装在分轴5(上),并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蜗轮(1)带动分轴(5)运转,同时行星齿轮(2)也绕分轴(5)中心与分轴(5)同向运转;行星齿轮(2)、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11*n )/(12*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12:1,n = 1、2、3、4、5、6;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23*n /24*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24:1,n = 1、2、3。

3.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蜗轮(1),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的下方安装有固定齿轮(3),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均载环(8)套装在行星轮轴4上,时轮(6)套装在分轴(5)上,固定齿轮(3)套装在时轮(6)上,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蜗轮(1)带动分轴(5)运转,同时行星齿轮(2)也绕分轴(5)中心与分轴(5)同向运转;行星齿轮(2)、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11*n )/(12*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12:1,n = 1、2、3、4、5、6;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23*n /24*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24:1,n = 1、2、3。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传动装置,特别是钟表机构分时轴间传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钟表机构分时轴间传动具有特定的要求:⑴ 同轴;⑵ 同转向;⑶ 固定的传动比12或24 。现通常采用二级定轴传动。采用二级定轴传动的分时传动机构,存在如下问题:传动结构不对称,机构尺寸较大,难以做到中心对称;各机件受力不均衡,承载力矩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对称,各机件受力均匀并且承载力矩较大的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蜗轮1,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时轮6套装在在分轴5上,所述蜗轮1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3,固定齿轮3套装在分轴5(上),并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紧凑,承载力矩大。2、驱动分轴的蜗轮(或齿轮)增大无限制。3、可使机构做到结构对称,并且主要机件受力均匀。4、机构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通过蜗轮1带动分轴5运转,同时行星齿轮2也绕分轴5中心与分轴5同向运转;行星齿轮2、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11*n )/(12*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12:1,n = 1、2、3、4、5、6;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23*n /24*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24:1,n = 1、2、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蜗轮1,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的下方安装有固定齿轮3,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均载环8套装在行星轮轴4上,时轮6套装在分轴5上,固定齿轮3套装在时轮6上,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紧凑,承载力矩大。2、驱动分轴的蜗轮(或齿轮)增大无限制。3、可使机构做到结构对称,并且主要机件受力均匀。4、机构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进一步,蜗轮1带动分轴5运转,同时行星齿轮2也绕分轴5中心与分轴5同向运转;行星齿轮2、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11*n )/(12*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12:1,n = 1、2、3、4、5、6;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23*n /24*n)时,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24:1,n = 1、2、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蜗轮,2.行星齿轮,3.固定齿轮,4.行星轮轴,5.分轴,6.时轮,7.机箱,8.均载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时轮6套装在在分轴5上,所述蜗轮1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3,固定齿轮3套装在分轴5(上),并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
蜗轮1带动分轴5运转,同时行星齿轮2也绕分轴5中心与分轴5同向运转;行星齿轮2、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11/12、22/24、33/36、44/48、55/60、66/72时,分轴与时轮的转动速度比为:12:1,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23/24、46/48、69/72时,分轴与时轮的传动比为:24:1。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行星轮轴4的下方安装有固定齿轮3,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并以分轴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均载环8套装在行星轮轴4上,时轮6套装在分轴5上,固定齿轮3套装在时轮6上,固定安装在机箱7上。
蜗轮1带动分轴5运转,同时行星齿轮2也绕分轴5中心与分轴5同向运转;行星齿轮2、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11/12、22/24、33/36、44/48、55/60、66/72时,分轴与时轮的转动速度比为:12:1,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23/24、46/48、69/72时,分轴与时轮的传动比为:2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63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6393 A *CN103176393A* (21)申请号 201110432633.6 (22)申请日 2011.12.21 G04B 13/00(2006.01) G04B 13/02(2006.01) (71)申请人 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 129 号 (72)发明人 王宗纲 朱长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杨立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57) 摘要 本发明。

2、提供了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包含 蜗轮1, 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 所述 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 行星轮轴4套装 在分轴 5 上, 并以分轴 5 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 时轮 6 套装在在分轴 5 上, 所述蜗轮 1 的另一侧安装有 固定齿轮 3, 固定齿轮 3 套装在分轴 5(上) , 并固 定安装在机箱 7 上。其优点是 : 1、 结构紧凑, 承载 力矩大 ; 2、 驱动分轴的蜗轮 (或齿轮) 增大无限制 ; 3、 可使机构做到结构对称, 并且主要机件受力均 匀 ; 4、 机构使用寿命长, 可靠性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6393 A CN 103176393 A *CN103176393A* 1/1 页 2 1.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含蜗轮 (1) , 所述蜗轮 (1) 的一侧安装有行 星齿轮 (2) , 所述行星齿轮 (2) 安装在行星轮轴 (4) 上, 行星轮轴 (4) 套装在分轴 (5) 上, 并 以分轴 (5) 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 时轮 (6) 套装在在分轴 5 上, 所述蜗轮 (1) 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 (3) , 固定齿轮 (3) 。

4、套装在分轴 5(上) , 并固定安装在机箱 (7) 上。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蜗轮 (1) 带动分轴 (5) 运转, 同时行星齿轮 (2) 也绕分轴 (5) 中心与分轴 (5) 同向运转 ; 行星齿轮 (2) 、 固定齿轮 (3) 和时 轮 (6) 同时啮合, 行星齿轮 (2) 在围绕固定齿轮 (3) 运转同时产生自传, 并与时轮啮合产生 差速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11*n ) /(12*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12 : 1, n = 1、 2、 3、 4、 5、 6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23*n /2。

5、4*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24:1, n = 1、 2、 3。 3.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含有蜗轮 (1) , 所述蜗轮 (1) 的一侧安装有 行星齿轮 (2) , 所述行星齿轮 (2) 安装在行星轮轴 (4) 上, 行星轮轴 (4) 的下方安装有固定齿 轮 (3) , 行星轮轴 (4) 套装在分轴 (5) 上, 并以分轴 (5) 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 均载环 (8) 套装在行星轮轴 4 上, 时轮 (6) 套装在分轴 (5) 上, 固定齿轮 (3) 套装在时 轮 (6) 上, 固定安装在机箱 7 上。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其特。

6、征在于, 蜗轮 (1) 带动分轴 (5) 运转, 同时行星齿轮 (2) 也绕分轴 (5) 中心与分轴 (5) 同向运转 ; 行星齿轮 (2) 、 固定齿轮 (3) 和时 轮 (6) 同时啮合, 行星齿轮 (2) 在围绕固定齿轮 (3) 运转同时产生自传, 并与时轮啮合产生 差速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11*n ) /(12*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12 : 1, n = 1、 2、 3、 4、 5、 6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23*n /24*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24:1, n = 1、 2、 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

7、3176393 A 2 1/3 页 3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钟表传动装置, 特别是钟表机构分时轴间传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钟表机构分时轴间传动具有特定的要求 : 同轴 ; 同转向 ; 固定的传动比 12 或 24 。现通常采用二级定轴传动。采用二级定轴传动的分时传动机构, 存在如下问题 : 传动结构不对称, 机构尺寸较大, 难以做到中心对称 ; 各机件受力不均衡, 承载力矩较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对称, 各机件受力均匀并且承载力矩 较大的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8、 :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构, 其 特征在于 : 包含蜗轮1, 所述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 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 轴 4 上, 行星轮轴 4 套装在分轴 5 上, 并以分轴 5 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 时轮 6 套装在在分轴 5 上, 所述蜗轮 1 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 3, 固定齿轮 3 套装在 分轴 5(上) , 并固定安装在机箱 7 上。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结构紧凑, 承载力矩大。2、 驱动分轴的蜗轮 (或齿轮) 增 大无限制。3、 可使机构做到结构对称, 并且主要机件受力均匀。4、 机构使用寿命长, 可靠性 高。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

9、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 通过蜗轮 1 带动分轴 5 运转, 同时行星齿轮 2 也绕分轴 5 中心与分轴 5 同 向运转 ; 行星齿轮 2、 固定齿轮 3 和时轮 6 同时啮合, 行星齿轮 2 在围绕固定齿轮 3 运转同 时产生自传, 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11*n ) /(12*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12 : 1, n = 1、 2、 3、 4、 5、 6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23*n /24*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24:1, n = 1、 2、 3。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

10、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 : 一种时钟分时传动机 构, 其特征在于 : 包含有蜗轮 1, 所述蜗轮 1 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 2, 所述行星齿轮 2 安装 在行星轮轴4上, 行星轮轴4的下方安装有固定齿轮3, 行星轮轴4套装在分轴5上, 并以分 轴 5 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 均载环 8 套装在行星轮轴 4 上, 时轮 6 套装在分轴 5 上, 固定齿轮 3 套装在时轮 6 上, 固定安装在机箱 7 上。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结构紧凑, 承载力矩大。2、 驱动分轴的蜗轮 (或齿轮) 增 大无限制。3、 可使机构做到结构对称, 并且主要机件受力均匀。4、 机构使用寿命长, 可靠。

11、性 高。 0010 进一步, 蜗轮 1 带动分轴 5 运转, 同时行星齿轮 2 也绕分轴 5 中心与分轴 5 同向运 说 明 书 CN 103176393 A 3 2/3 页 4 转 ; 行星齿轮 2、 固定齿轮 3 和时轮 6 同时啮合, 行星齿轮 2 在围绕固定齿轮 3 运转同时产 生自传, 并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11*n ) /(12*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12 : 1, n = 1、 2、 3、 4、 5、 6 ; 当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23*n /24*n) 时, 分轴与时轮的速度比为 : 24:1, n = 1、 2。

12、、 3。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发明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结构图。 0012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 1. 蜗轮, 2. 行星齿轮, 3. 固定齿轮, 4. 行星轮轴, 5. 分轴, 6. 时轮, 7. 机箱, 8. 均载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4 实施例一 如图 1 所示, 所述蜗轮 1 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 2, 所述行星齿轮 2 安装在行星轮轴 4 上, 行星轮轴 4 套装在分轴 5 上, 并以分轴 5 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 时轮 6 套装在。

13、在分轴 5 上, 所述蜗轮 1 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齿轮 3, 固定齿轮 3 套装在 分轴 5(上) , 并固定安装在机箱 7 上。 0015 蜗轮 1 带动分轴 5 运转, 同时行星齿轮 2 也绕分轴 5 中心与分轴 5 同向运转 ; 行星 齿轮2、 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 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 并 与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 11/12、 22/24、 33/36、 44/48、 55/60、 66/72 时, 分 轴与时轮的转动速度比为 : 12 : 1,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 23/24、 46/48、 69/72 时,。

14、 分轴与时轮的传动比 为 : 24 : 1。 0016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 蜗轮1的一侧安装有行星齿轮2, 所述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轮轴4上, 行 星轮轴 4 的下方安装有固定齿轮 3, 行星轮轴 4 套装在分轴 5 上, 并以分轴 5 为中心呈对称 分布 ; 均载环 8 套装在行星轮轴 4 上, 时轮 6 套装在分轴 5 上, 固定齿轮 3 套装在时轮 6 上, 固定安装在机箱 7 上。 0017 蜗轮 1 带动分轴 5 运转, 同时行星齿轮 2 也绕分轴 5 中心与分轴 5 同向运转 ; 行星 齿轮2、 固定齿轮3和时轮6同时啮合, 行星齿轮2在围绕固定齿轮3运转同时产生自传, 并 与。

15、时轮啮合产生差速 ;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 11/12、 22/24、 33/36、 44/48、 55/60、 66/72 时, 分 轴与时轮的转动速度比为 : 12 : 1, 固定齿轮与时轮的齿数分别为 : 23/24、 46/48、 69/72 时, 分轴与时轮的传动比 为 : 24 : 1。 说 明 书 CN 103176393 A 4 3/3 页 5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76393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6393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639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时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