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部件.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49114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8334.9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号:

CN102923437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G 15/64申请公布日:2013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15/64申请日:20121126|||公开

IPC分类号:

B65G15/64; B65G39/16; B65G23/12

主分类号:

B65G15/64

申请人:

昆山特力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井钟

地址: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景王路9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代理人:

魏学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带部件,包括:输送辊筒,所述输送辊筒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和传送旋转部件,其中所述传送辊被固定至一旋转轴,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带体供应框架;挡板轴;以及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以使所述挡板轴由固定至所述带体供应框架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压靠在所述传送辊上;其中,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和一挡板的旋转操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输送带部件,包括:
输送辊筒,所述输送辊筒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和传送旋转部件,其中所述传送辊被固定至一旋转轴,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带体供应框架;
挡板轴;以及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以使所述挡板轴由固定至所述带体供应框架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压靠在所述传送辊上;
其中,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和一挡板的旋转操作。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轴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且所述挡板被固定至所述挡板轴。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形成突起,以使在所述挡板旋转期间经过所述输送辊筒的侧边,并且在带体被夹在所述输送辊筒中之前通过抵靠所述带体的前端来阻挡所述带体。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滚轮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形状,并且包括适于接合所述输送辊筒的接合部。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滚轮的接合部与一旋转辅助辊接合,所辅助滚轮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并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而旋转。

说明书

说明书输送带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部件。
背景技术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输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当输送带经过一定的输送距离后,往往会相对于预设的输送轨道发生一些偏差。严重的偏差将导致输送带的出轨,从而影响整个输送操作。
为此,业界一直都希望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带部件,包括:
输送辊筒,所述输送辊筒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和传送旋转部件,其中所述传送辊被固定至一旋转轴,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带体供应框架;
挡板轴;以及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以使所述挡板轴由固定至所述带体供应框架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压靠在所述传送辊上;
其中,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和一挡板的旋转操作。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所述挡板轴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且所述挡板被固定至所述挡板轴。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所述挡板具有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所述抵靠部形成突起,以使在所述挡板旋转期间经过所述输送辊筒的侧边,并且在带体被夹在所述输送辊筒中之前通过抵靠所述带体的前端来阻挡所述带体。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所述辅助滚轮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形状,并且包括适于接合所述输送辊筒的接合部。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所述辅助滚轮的接合部与一旋转辅助辊接合,所辅助滚轮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并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而旋转。
本发明的输送带部件允许增加带体的传送速度,却不会增加带体间隙距离,因此允许对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
应当理解,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主要是用于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输送带装置的基本结构。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输送辊筒的一个特别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讨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输送带装置100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输送带部件100主要可以包括:输送辊筒101、传送辊102、传送旋转部件103、旋转轴104、带体供应框架105、挡板轴106、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辅助滚轮108和挡板109。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输送辊筒的一个特别的实施例的结构。结合图1和图2来看,在本发明中,输送辊筒101至少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102和传送旋转部件103,其中所述传送辊102被固定至一旋转轴104,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104一起旋转。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106,以使所述挡板轴106由固定至所述带体供应框架105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压靠在所述传送辊102上。在推压力下,传送旋转部件作为传送辊102的从动旋转部件,以用来传送带体。
特别是,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106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106,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的弹簧力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106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108和一挡板109的旋转操作。挡板109优选由例如树脂或者例如硅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100中,所述挡板轴106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105可旋转地支撑,且所述挡板109被固定至所述挡板轴106。所述挡板109具有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110。此外,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100中,所述抵靠部可以形成突起,以使在所述挡板109旋转期间经过所述输送辊筒101的侧边,并且在带体被夹在所述输送辊筒101中之前通过抵靠所述带体的前端来阻挡所述带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辅助滚轮108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形状,并且包括适于接合所述输送辊筒101的接合部。特别是,所述辅助滚轮108的接合部与一旋转辅助辊(未图示)接合,所辅助滚轮108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105可旋转地支撑并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而旋转。
本发明的输送带部件允许增加带体的传送速度,却不会增加带体间隙距离,因此允许对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输送带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输送带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输送带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送带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带部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34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3437 A *CN102923437A* (21)申请号 201210488334.9 (22)申请日 2012.11.26 B65G 15/64(2006.01) B65G 39/16(2006.01) B65G 23/12(2006.01) (71)申请人 昆山特力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景王 路 958 号 (72)发明人 朱井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4 代理人 魏学成 (54) 发明名称 输送带部件。

2、 (57)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带部件, 包括 : 输送辊 筒, 所述输送辊筒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和传 送旋转部件, 其中所述传送辊被固定至一旋转轴, 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 带体供应框 架 ; 挡板轴 ; 以及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可旋转地附 接至所述挡板轴, 以使所述挡板轴由固定至所述 带体供应框架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压靠在所 述传送辊上 ; 其中, 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内 周面和所述挡板轴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 并且 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 板轴, 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会 阻碍与所述挡板轴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和一挡 板的旋转操作。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输送带部件, 包括 : 输送辊筒, 所述输送辊筒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和传送旋转部件, 其中所述传送辊 被固定至一旋转轴, 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 带体供应框架 ; 挡板轴 ; 以及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 以使所述挡板轴由固定至所述带体 供应框架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压靠在所述传送辊上 ; 其中, 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的外周面之间存在。

4、间隙, 并且所 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 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力 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和一挡板的旋转操作。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送带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轴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 旋转地支撑, 且所述挡板被固定至所述挡板轴。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送带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具有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 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输送带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靠部形成突起, 以使在所述挡 板旋转期间经过所述输送辊筒的侧边, 并且在带体被夹在所述输送辊筒中之前通过抵靠所 述带体的前端来。

5、阻挡所述带体。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送带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滚轮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形 状, 并且包括适于接合所述输送辊筒的接合部。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输送带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滚轮的接合部与一旋转辅 助辊接合, 所辅助滚轮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并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而旋转。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3437 A 2 1/3 页 3 输送带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17 世纪中, 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 ; 19 世纪中叶, 各种现代结构的 输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

6、1868 年, 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输送带输送机 ; 1887 年, 在美国出 现了螺旋输送机 ; 1905 年, 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 ; 1906 年, 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 输送机。 此后, 输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 电机、 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不断完 善, 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 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 企业之间、 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 搬运, 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0003 如本领域中已知的, 当输送带经过一定的输送距离后, 往往会相对于预设的输送 轨道发生一些偏差。严重的偏差将导致输送带的出轨, 从而影响整个输送操作。 0004 为。

7、此, 业界一直都希望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带部件, 包括 : 0006 输送辊筒, 所述输送辊筒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和传送旋转部件, 其中所述传 送辊被固定至一旋转轴, 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 0007 带体供应框架 ; 0008 挡板轴 ; 以及 0009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 以使所述挡板轴由固定至所述 带体供应框架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压靠在所述传送辊上 ; 0010 其中, 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 并 且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簧。

8、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 从而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的弹 簧力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和一挡板的旋转操作。 0011 较佳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 所述挡板轴由所述带 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 且所述挡板被固定至所述挡板轴。 0012 较佳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 所述挡板具有基本上 圆筒形的形状, 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 0013 较佳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 所述抵靠部形成突 起, 以使在所述挡板旋转期间经过所述输送辊筒的侧边, 并且在带体被夹在所述输送辊筒 中之前通过抵靠所述带体的前。

9、端来阻挡所述带体。 0014 较佳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 所述辅助滚轮形成为 大致扇形的形状, 并且包括适于接合所述输送辊筒的接合部。 0015 较佳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中, 所述辅助滚轮的接合 部与一旋转辅助辊接合, 所辅助滚轮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并由一驱动单元驱 说 明 书 CN 102923437 A 3 2/3 页 4 动而旋转。 0016 本发明的输送带部件允许增加带体的传送速度, 却不会增加带体间隙距离, 因此 允许对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 0017 应当理解, 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

10、说明性的, 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主要是用于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与 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 0019 图 1 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输送带装置的基本结构。 0020 图 2 更详细地示出了输送辊筒的一个特别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讨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0022 图 1 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输送带装置 100 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本发明的 输送带部件 100 主要可以包括 : 输送辊筒 101、 传送辊 102、 传送旋转部件 103、 旋转轴。

11、 104、 带体供应框架 105、 挡板轴 106、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107、 辅助滚轮 108 和挡板 109。 0023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输送辊筒的一个特别的实施例的结构。 结合图1和图2来看, 在本发明中, 输送辊筒 101 至少包括面对面放置的传送辊 102 和传送旋转部件 103, 其中所 述传送辊 102 被固定至一旋转轴 104, 并且适于与所述旋转轴 104 一起旋转。 0024 传送旋转部件弹簧107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挡板轴106, 以使所述挡板轴106由固 定至所述带体供应框架 105 的相应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107 压靠在所述传送辊 102 上。在推 压力下, 传送旋。

12、转部件作为传送辊 102 的从动旋转部件, 以用来传送带体。 0025 特别是, 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107 的内周面和所述挡板轴 106 的外周面之间存 在间隙, 并且所述传送旋转部件弹簧 107 的弹簧力不传递至所述挡板轴 106, 从而所述传送 旋转部件弹簧 107 的弹簧力不会阻碍与所述挡板轴 106 一体固定的一辅助滚轮 108 和一挡 板 109 的旋转操作。挡板 109 优选由例如树脂或者例如硅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 0026 较佳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上述的输送带部件 100 中, 所述挡板轴 106 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 105 可旋转地支撑, 且所述挡板 109 。

13、被固定至所述挡板轴 106。所述 挡板 109 具有基本上圆筒形的形状, 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抵靠部 110。此外, 在上述的输送 带部件100中, 所述抵靠部可以形成突起, 以使在所述挡板109旋转期间经过所述输送辊筒 101 的侧边, 并且在带体被夹在所述输送辊筒 101 中之前通过抵靠所述带体的前端来阻挡 所述带体。 0027 此外,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所述辅助滚轮 108 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形状, 并且 包括适于接合所述输送辊筒 101 的接合部。特别是, 所述辅助滚轮 108 的接合部与一旋转 辅助辊 (未图示) 接合, 所辅助滚轮 108 由所述带体供应框架 105 可旋转地支。

14、撑并由一驱动 单元驱动而旋转。 0028 本发明的输送带部件允许增加带体的传送速度, 却不会增加带体间隙距离, 因此 允许对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 说 明 书 CN 102923437 A 4 3/3 页 5 0029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 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 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 因而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 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 最大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923437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343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