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装配的微型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于装配的微型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69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6976 A *CN102926976A* (21)申请号 201210344664.0 (22)申请日 2012.09.17 F04B 39/10(2006.01) (71)申请人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 后祥南路 89 号 (72)发明人 张坤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潘国庆 张松亭 (54) 发明名称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57) 摘要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涉及由马达驱动、。
2、 输送气体的设备。它具有马达、 圆筒形底座、 带有 斜插孔的偏心轮、 钢针、 带有三个卡孔的伞形连 杆、 带有三个气缸孔的气缸板、 带有三个进气阀片 和三个空心活塞的活塞体、 带有三个排气孔的气 室压板、 带有排气管的上盖和三个排气阀片 ; 一 个连接部将这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 该连接部具有三角形的平片或三条星光式样的凸 起, 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各连接一个排气阀片 ; 该排气阀片组安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之间的 内部空间中, 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 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孔。以避免装配 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 甚至漏装某一 排气阀片的现象。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1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15 页 1/2 页 2 1.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具有马达、 圆筒形底座、 带有斜插孔的偏心轮、 钢针、 带有三个 卡孔的伞形连杆、 带有三个气缸孔的气缸板、 带有三个进气阀片和三个空心活塞的活塞体、 带有三个排气孔的气室压板、 带有排气管的上盖和三个排气阀片 ; 其特征在于 : 一个连接 部将这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 该连接部具有三角形的平片或三条星光式样的凸 起, 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各连接一个排气阀片 ; 该排气阀片组安。
4、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 之间的内部空间中, 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 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 是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 该连接部的三个凸条自由端下侧各连接一个圆片式的排气阀片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心设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 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各围绕所对 应的排气孔设置圆形凹槽 ; 这三个圆形的凹槽等深度地与该中心凹槽连成一个整体 ; 所述 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一个平底凹槽, 该平底凹槽内部环绕所述排气管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 环平台和一个小圆环平台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
5、压板的中心凹槽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落在气室压板相应的圆形凹槽中, 并遮盖对应的排气 孔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 个内部空间中 ; 所述上盖下端大圆环平台的内侧壁恰好包容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 而 小圆环平台向下压住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三个凸条的自由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 中对应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圆形的凹槽保留了三个分别从外侧连接所述大圆环平台的 C 形平台, 这三个 C 形平台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于所述上盖下端面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 级 C 形平。
6、台, 和更低、 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 C 形平台。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室压板上端面 中心凹槽三条边的中部各设一条向中心延伸的卡条, 这三个卡条卡住排气阀片组的连接 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 接部底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 ; 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该凸起中三个凸条自由端 的顶部各设一个定位孔 ;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平底凹槽内部从所述大圆环平台外侧到所述小 圆环平台内侧均布三个径向的下凸条 ; 所述小圆环平台的端面上对应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 个定位孔各设一个。
7、下凸柱 ; 所述上盖下端面大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条分别卡在所述气室 压板的中心凹槽的三个边上并顶住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的对应边 ; 所述上盖下端面小 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柱分别插在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中央凸起上三个定位孔中。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 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 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上所述排气阀片的底部为圆片, 且该 圆片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波纹管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 的中心凹槽, 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 这三个 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排气阀。
8、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 ;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 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 心凹槽中, 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分别落 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 遮盖对应的排气孔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6976 A 2 2/2 页 3 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 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
9、气阀片组的三个排 气阀片的底部均为圆片, 该圆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波纹管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中心部分是 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排气阀片的三角形的平片式的连接部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上围绕 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 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排气阀片组中排 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圆形凹槽的 三角形的中心凹槽, 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各连通一个圆形凹槽 ;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 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 凹槽中, 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
10、分别落在 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 遮盖对应的排气孔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 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 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 面每个圆形凹槽处设有一个与该圆形凹槽平滑连接的 C 形凸台, 这三个 C 形凸台的开口均 向中心凹槽中心设置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 C 形凸台伸入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6976 A 3 1/11 页 4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技术领域 0。
11、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马达驱动、 输送气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由马达驱动、 输送气体的微型泵, 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 马达 10 安装在圆筒形的底座30下端, 底座30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口310。 底座30内设有一个偏心轮 20 和一个伞形连杆 40。偏心轮 20 安装在马达 10 的主轴 110 上。偏心轮 20 的上部设有一 个向内倾斜的斜插孔, 该斜插孔内设有一根钢针440和一个滚珠450。 钢针440的下端面顶 住斜插孔底部的滚珠450, 钢针440的上端伸出斜插孔之外并固定连接伞形连杆40的主轴。 伞形连杆 40 的伞面上均布三个卡孔 (图 1 中仅示。
12、出第一卡孔 410 和第二卡孔 420) 。气缸板 60 安装在底座 30 上端。气缸板 60 上均布三个气缸孔 (图 1 中仅示出第一气缸孔 610 和第 二气缸孔 620) 和三个进气孔 (图 1 中仅示出第一进气孔 6110 和第二进气孔 6210) 。橡胶制 成的活塞体 50, 它的上端为平板部, 该平板部上均布三个向下延伸的空心的活塞 (图 1 中仅 示出第一活塞 510 和第二活塞 520) 和三个进气阀片 (图 1 中仅示出第一进气阀片 5110 和 第二进气阀片5210) , 每个活塞的下端设向下延伸的卡接部 (图1中仅示出第一卡接部5120 和第二卡接部 5220) 。活塞体。
13、 50 的平板部叠在气缸板 60 的上表面, 活塞体 50 的三个活塞 分别插在气缸板 60 对应的气缸孔中 (图 1 中仅示出第一活塞 510 插在第一气缸孔 610 中, 第二活塞 52 插在第二气缸孔 620 中) , 活塞体 50 的三个卡接部分别卡接在伞形连杆 40 伞 面上对应的卡孔中 (图1中仅示出第一活塞510的第一卡接部5120卡接在第一卡孔410中, 第二活塞 520 的第二卡接部 5220 卡接在第二卡孔 420 中) 。气室压板 70 盖在活塞体 50 的 平板部上表面, 并封闭活塞体 50 的三个活塞的腔室。气室压板 70 的下表面对应活塞体 50 的每一个活塞和其对。
14、应的进气阀片设有相应的导流槽, 以便该进气阀片打开时, 底座 30 内 的气体可以从气缸板 60 上对应的进气孔, 进入该活塞的腔室中。气室压板 70 上对应活塞 体 50 上每个活塞的腔室中央设一个安装孔, 并在该安装孔的外周开出多个排气孔 (图 1 中 仅示出第一活塞 510 腔室上方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一排气孔 710、 第二活塞 520 腔室上方的 第二安装孔及第二排气孔 720) ; 气室压板 70 的每个安装孔中安插一个伞形的排气阀片, 该 排气阀片的伞面可遮盖该安装孔外周的排气孔 (图 1 中仅示出第一活塞 510 腔室上方的第 一安装孔插接第一排气阀片 810、 第二活塞 520 。
15、腔室上方的第二安装孔插接第二排气阀片 820) 。一个盒式的上盖 90 罩在气室压板 70 上, 上盖 90 上设排气管 910, 排气管 910 将上盖 90 的内腔与外界连通。 0003 当马达 10 的主轴 110 带着偏心轮 20 转动时, 偏心轮 20 使伞形连杆 40 作倾斜的 圆锥形运动。伞形连杆 40 的伞面带动活塞体 50 的三个活塞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 例如图 1 所示 : 活塞体 50 的第一活塞 510 被拉伸, 第一活塞 510 的腔室产生负压使第一排 气阀片 810 的伞面盖住气室压板 70 上对应的第一排气孔 710 同时使第一进气阀片 5110 打 开 ;。
16、 从进气口 310 进入底座 30 的气体经气缸板 60 上的第一进气孔 6110 进入第一活塞 510 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 第二活塞 520 被压缩, 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对应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4 2/11 页 5 的第二进气阀片5210关闭, 封闭气缸板60上的第二进气孔6210, 并使第二排气阀片820的 伞面向上翻, 第二活塞 520 中的气体经第二排气阀片 820 下面的第二排气孔 720 进入上盖 90 的内腔, 然后从排气管 910 向外排出。 0004 但是在装配过程中, 工人手工安装三个排气阀片会发生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 位, 甚至。
17、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这种现象, 只有在成品检验使才能发现和返工拆开重 装, 从而耽误了工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以避免装配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 到位, 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具有马达、 圆筒形底座、 带有斜插孔的 偏心轮、 钢针、 带有三个卡孔的伞形连杆、 带有三个气缸孔的气缸板、 带有三个进气阀片和 三个空心活塞的活塞体、 带有三个排气孔的气室压板、 带有排气管的上盖和三个排气阀片 ; 一个连接部将这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 该连接部具有三角形的平片或三条星光 式样的凸起, 该。
18、连接部的三个顶角各连接一个排气阀片 ; 该排气阀片组安放在该上盖与该 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 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 的排气孔。 0007 由于三个排气阀片被一个三角形的平片连接部或三条星光式样的连接部连接成 排气阀片组 ; 该排气阀片组整体一次性安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 该 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孔, 就可以避免装配过程 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 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 000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是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 该 连接部的三个凸条自由端下侧各连接一个圆片式。
19、的排气阀片。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心 设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 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各围绕所对应的排气孔设置圆形凹槽 ; 这三个圆形的凹槽等深度地与该中心凹槽连成一个整体 ;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一个平底 凹槽, 该平底凹槽内部环绕所述排气管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和一个小圆环平台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 阀片分别落在气室压板相应的圆形凹槽中, 并遮盖对应的排气孔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 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 ; 所述上盖下 端大圆环平台的内侧壁恰好包容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 。
20、而小圆环平台向下压住所述排 气阀片组连接部三个凸条的自由端。 0009 这种排气阀片组的实施结构, 连接部不仅起到连接三个排气阀片的作用, 还易于 固定在上盖与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 装配时使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正确遮盖 对应的排气孔, 上盖上的大圆环平台与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形成对中定位关系, 可以直接 使上盖上的小圆环平台和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对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形成正确的夹持固 定, 所以排气阀片组及其对应的气室压板和上盖采用上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 便于装配。 有 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0010 特别是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对应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圆形的凹槽保留了 三个分。
21、别从外侧连接所述大圆环平台的 C 形平台, 这三个 C 形平台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5 3/11 页 6 于所述上盖下端面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 C 形平台, 和更低、 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 三级 C 形平台。这种嵌套的三等级 C 形平台可以对其下面排气孔与排气阀片之间排出的气 流起到阻尼的作用, 从而抑制排气阀片的高频抖动, 防止产生高频噪音。 0011 一种气室压板与排气阀片组的辅助定位方式是 : 所述气室压板上端面中心凹槽三 条边的中部各设一条向中心延伸的卡条, 这三个卡条卡住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装配时气 室压板的三条卡条起到对排气阀片组连接部。
22、的对中和角度定位作用, 可以直接使排气阀片 组的三个排气阀片正确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0012 在改进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底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 片 ; 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该凸起中三个凸条自由端的顶部各设一个定位孔 ; 所述上盖的 下端面平底凹槽内部从所述大圆环平台外侧到所述小圆环平台内侧均布三个径向的下凸 条 ; 所述小圆环平台的端面上对应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定位孔各设一个下凸柱 ; 所述上 盖下端面大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条分别卡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的三个边上并顶 住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的对应边 ; 所述上盖下端面小圆环平台上的三个。
23、下凸柱分别插 在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中央凸起上三个定位孔中。 0013 相对前一种排气阀片组, 本排气阀片组增加了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型加强 筋。 这种加强筋可以增加每一排气阀片从翻起状态恢复到遮盖气室压板上对应排气孔的能 力,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排气阀片组及其对应的气室压板和上盖采用 上述的结构, 新增的三个径向的下凸条为上盖与气室压板的连接提供了导向和对中限位的 作用, 同时这三个径向的下凸条又对排气阀片组连接部起到对中定位的作用。新增的三个 定位孔和三个下凸柱可以使排气阀片组先装到上盖上, 再随同上盖一起装到气室压板的中 心凹槽中。方便了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
24、效率。 0014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 平片, 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上所述排气阀片的底部为圆片, 且该圆片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 的波纹管。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 该中心凹槽 的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 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 述排气阀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且深度略大于该中心凹槽的深度 ; 所述上盖的下 端面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 板的中心凹槽中, 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 分别。
25、落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 遮盖对应的排气孔 ; 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气室 压板上,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与所述气室压板上端面密闭连接, 将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 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 ; 所述排气阀片 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0015 相对前两种排气阀片组, 本排气阀片组利用排气阀片中波纹管强大的弹力抵消底 部圆片在排气孔气体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高频振动, 从工作机制上消除了排气阀片高频 振动产生的噪音, 从而降低整机的工作噪音。同时连接部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型加 强筋可以增加每一排气阀片底部圆片从抬起状态恢复。
26、到遮盖气室压板上对应排气孔的能 力,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气室压板的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和 三个圆形凹槽可以直接对排气阀片组进行对中定位, 保证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落在 三个圆形凹槽中。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6 4/11 页 7 0016 在再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底部均为圆片, 该圆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波纹管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中心部分是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排气 阀片的三角形的平片式的连接部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 个圆形凹槽, 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
27、所述排气阀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圆形凹槽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 该中 心凹槽的三个顶角各连通一个圆形凹槽 ;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 平底凹槽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 该中心凹槽套住 该连接部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分别落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 凹槽中, 遮盖对应的排气孔 ; 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 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 ; 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 别顶在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0017 相对前一种排气。
28、阀片组, 本排气阀片组的各个排气阀片中波纹管的作用相同, 只 是连接部的三角形的平片型加强筋增大了, 可以进一步提高每一排气阀片底部圆片从抬起 状态恢复到遮盖气室压板上对应排气孔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18 特别是对于上述两种实施结构 : 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每个圆形凹槽处设有一个 与该圆形凹槽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 这三个C形凸台的开口均向中心凹槽中心设置 ; 所述气 室压板的三个 C 形凸台伸入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三个 C 形凸台可以在装配时对排 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起到导向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 三个 C 形凸台 在产品运行状态对排气阀片。
29、组三个排气阀片的抬升和下降运动起到限位的作用, 使排气阀 片的动作更加平稳。 0019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通过使用连接部将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 该排气阀片组整体一次性安装, 解决了装配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 甚至漏装某 一排气阀片的问题。进而对气室压板上表面的结构和上盖下端面内凹部的结构加以改进, 使之便于装配。 这种微型泵附加结构简单, 附加成本低, 易于实施, 但可提高装配的速度。 所 以,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现有微型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1 图 2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30、 0022 图 3 为图 2 实施例中活塞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4 为图 3 中 A-A 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5 为图 2 实施例中气缸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6 为图 5 中 B-B 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7 为图 2 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8 为图 7 中 C-C 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9 为图 2 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10 为图 2 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11 为图 2 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12 为图 11 中 D。
31、-D 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7 5/11 页 8 0032 图 13 为图 2 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 14 为图 2 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 15 为图 14 中 E-E 向的折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 16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 17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 0037 图 18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8 图 19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 。
32、排气阀片组和上盖 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 图 20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0 图 21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 0041 图 22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2 图 23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 排气阀片组和上盖 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 图 24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4 图 25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 0045。
33、 图 26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6 图 27 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 排气阀片组和上盖 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一、 实施例一 0048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 请参看图2。 该易于装配的微型 泵具有马达 1、 偏心轮 2、 底座 3、 钢针 44、 滚珠 45、 伞形连杆 4、 活塞体 5、 气缸板 6、 气室压板 7、 排气阀片组 8 和上盖 9。 0049 请参看图 3 和图 4 : 橡胶制成的活塞体 5, 它上端的平板部上均布三个向下延伸的 空心的活塞51、 52、。
34、 53和三个进气阀片511、 521、 531, 三个活塞51、 52、 53的下端分别设向下 延伸的卡接部 512、 522、 532。 0050 请参看图 5 和图 6 : 气缸板 6 上对应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设有三个相应 的气缸孔 61、 62、 63。气缸板 6 的上表面对应活塞体 5 的三个进气阀片 511、 521、 531 设有三 个相应的进气槽 611、 621、 631 ; 这三个进气槽 611、 621、 631 的外端延伸到气缸板 6 的外周 面。并与大气连通。气缸板 6 的下部开出让位空腔 64。 0051 请参看图 7、 图 8 和图 9 。
35、: 气室压板 7 上对应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设有三 个相应的排气孔 71、 72、 73。在气室压板 7 的上端面中心设一个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 701。 在气室压板 7 的上端面中心凹槽 701 的三个顶角上围绕第一排气孔 71 设有圆形的第一凹 槽 705 ; 围绕第二排气孔 72 设有圆形的第二凹槽 706 ; 围绕第三排气孔 73 设有圆形的第三 凹槽 707。三个圆形的凹槽 705、 706、 707 的大小相同且等深度地与中心凹槽 701 连成一个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8 6/11 页 9 整体 ; 在中心凹槽 701 三条边的中部分别。
36、对应地设有三条向中心延伸的卡条 703、 703、 704。 气室压板 7 的下端面上对应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和三个进气阀片 511、 521、 531 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导槽 741、 742、 743。 0052 请参看图 9 : 排气阀片组 8 用橡胶制成, 它的中心部分是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的连 接部 84, 该连接部 84 的三个凸条自由端 841、 842、 843 上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台阶, 该连接部 84 的三个凸条自由端 841、 842、 843 下侧分别设有圆片式的排气阀片 81、 82、 83。 0053 请参看图 10 : 上盖 9 的主体为。
37、外周均布三个让位槽的圆盘, 该主体的中央设有向 上延伸的排气管 91, 排气管 91 的内孔从主体底面一直贯穿到排气管 91 的上端。该主体的 下端面 90 上设有一个与该主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平底凹槽 901, 该主体的下端面 90 上在 平底凹槽 901 的外侧设有轮廓相同的密封圈槽 902。该主体的下端面 90 上在平底凹槽 901 内部环绕排气管91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903和一个小圆环平台904。 该主体的下 端面 90 上对应气室压板 7 的三个圆形的凹槽 705、 706、 707 保留了三个分别从外侧连接大 圆环平台 903 的 C 形平台 905、 906、 907。三个。
38、 C 形平台 905、 906、 907 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 低于主体下端面 90 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 C 形平台 9051、 9061、 9071, 和更低、 更小且外 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 C 形平台 9052、 9062、 9072。 0054 请参看图 13-15 : 马达 1 安装在圆筒形的底座 3 下端, 并由两个螺钉 12 固定在一 起。偏心轮 2 和伞形连杆 4 设在底座 3 内。偏心轮 2 安装在马达 1 的主轴 11 上。偏心轮 2 上部向内倾斜的斜插孔内装设钢针 44 和滚珠 45。钢针 44 的下端面顶住斜插孔底部的滚 珠 45, 钢针 44 的上端伸出斜插孔之外并固。
39、定连接伞形连杆 4 的主轴。气缸板 6 安装在底座 3 上端。活塞体 5 的平板部叠在气缸板 6 的上表面, 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分别插 在气缸板 6 的三个气缸孔 61、 62、 63 中。活塞体 5 的三个卡接部 512、 522、 532 分别卡接在 伞形连杆 4 伞面上的三个卡孔中。 0055 气室压板 7 盖在活塞体 5 的平板部上表面, 并封闭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的腔室。气室压板 7 上的三个排气孔 71、 72、 73 分别正对活塞体 5 上三个活塞 51、 52、 53 的 腔室中央。气室压板 7 下表面的第一进气导槽 741。
40、 为活塞体 5 的第一活塞 51 和第一进气 阀片 511 提供通道, 以便第一进气阀片 511 打开时, 外部的气体可以从气缸板 6 上对应的第 一进气槽 611, 进入第一活塞 51 的腔室中。气室压板 7 下表面的第二进气导槽 742 为活塞 体 5 的第二活塞 52 和第二进气阀片 521 提供通道。气室压板 7 下表面的第三进气导槽 743 活塞体 5 的第三活塞 53 和第三进气阀片 531 提供通道。 0056 排气阀片组 8 的连接部 84 安放在气室压板 7 的中心凹槽 701 中, 中心凹槽 701 周 边的三个卡条 702、 703、 704 卡住该连接部 84, 使其不。
41、能转动和移动。排气阀片组 8 的三个 排气阀片 81、 82、 83 分别落在气室压板 7 的三个圆形的凹槽 705、 706、 707 中, 并遮盖三个排 气孔 71、 72、 73 中对应的排气孔。 0057 上盖9扣合在气室压板7上, 上盖9主体的下端面上密封圈槽902中安放的密封圈 将上盖 9 主体下端面 90 上的平底凹槽 901 和气室压板 7 上端面的三个圆形凹槽 705、 706、 707 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上盖 9 主体的下端面 90 上大圆环平台 903 的内侧壁恰好包 容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 而小圆环平台904向下压住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的三个 凸条的自由。
42、端841、 842、 843。 使排气阀片组8只有三个排气阀片81、 82、 83可以分别在上盖 9 的三个 C 形平台 905、 906、 907 中对应 C 形平台的下方作上翻的动作。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9 7/11 页 10 0058 当马达 1 的主轴 11 带着偏心轮 2 转动时, 偏心轮 2 使伞形连杆 4 作倾斜的圆锥形 运动。伞形连杆 4 的伞面带动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 例如图 15 所示 : 活塞体 5 的第三活塞 53 被拉伸, 第三活塞 53 的腔室产生负压使排气阀片 组 8 中的第三排气阀片 8。
43、3 盖住气室压板 7 上第三排气孔 73, 同时使第三进气阀片 531 打 开 ; 外部的气体经气缸板 6 上的第三进气槽 631 和气室压板 7 上的第三进气导槽 743 进入 第三活塞 53 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 第一活塞 51 被压缩, 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 气体使第一进气阀片 511 关闭, 封闭气缸板 6 上的第一进气槽 611, 并使排气阀片组 8 的第 一排气阀片81向上翻, 第一活塞51中的压力气体经第一排气阀片81下面的第一排气孔71 沿气室压板 7 的圆形的第一凹槽 705、 中心凹槽 701 和上盖 9 的平底凹槽 901、 排气管 91 向 外排放。 0059。
44、 二、 实施例二 0060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另一个实施例, 如同前一个实施例具有马达 1、 偏心轮 2、 底座3、 钢针44、 滚珠45、 伞形连杆4、 活塞体5和气缸板6, 对于它们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就 不作赘述了。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气室压板 7 、 排气阀片组 8 和上盖 9 的结构和连接关系 与前一个实施例不同。 0061 请参看图 16 : 气室压板 7 上对应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设有三个相应的 排气孔 71 、 72 、 73 。在气室压板 7 的上端面中部对应三个排气孔 71 、 72 、 73 设有三角 形的中心凹槽 701 , 在中心凹槽 701 的。
45、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排气孔 71 、 72 、 73 分别设有 圆形的凹槽 705 、 706 、 707 。三个圆形的凹槽 705 、 706 、 707 的大小相同且与中心凹槽 701 等深度地连成一个整体。气室压板 7 的下端面上对应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和三个进气阀片 511、 521、 531 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导槽。 0062 请参看图 17 : 排气阀片组 8 用橡胶制成, 它的中心部分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 平片型连接部 840 , 该连接部 840 的三个顶角分别设有圆片式的排气阀片 81 、 82 、 83 。 该连接部 840 中央设三条星光式样。
46、的凸起 84 , 该凸起 84 中三个凸条自由端 841 、 842 、 843 上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台阶, 并在三个凸条自由端 841、 842、 843 的顶部分别设有相应的 定位孔 8411 、 8421 、 8431 。 0063 请参看图 18 : 上盖 9 的主体为外周均布三个让位槽的圆盘, 该主体的中央设有向 上延伸的排气管 91 , 排气管 91 的内孔从主体底面一直贯穿到排气管 91 的上端。该主体 的下端面 90 上设有一个与该主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平底凹槽 901 , 该主体的下端面 90 上在平底凹槽901 的外侧设有轮廓相同的环形凸棱902 。 该主体的下端面90 上在平。
47、底凹 槽 901 内部环绕排气管 91 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 903 和一个小圆环平台 904 。 该主体的下端面上对应气室压板 7 的三个圆形的凹槽 705 、 706 、 707 保留了三个分别从 外侧连接大圆环平台 903 的 C 形平台 905 、 906 、 907 。从大圆环平台 903 外侧到小圆环 平台 904 内侧在三个 C 形平台 905 、 906 、 907 之间两两相交的位置分别设有径向的下凸 条 9031 。在小圆环平台 904 的端面上对应三个 C 形平台 905 、 906 、 907 分别设有下凸 柱 9041 。在三个 C 形平台 905 、 906 。
48、、 907 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于主体下端面 90 且外 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 C 形平台 9051 、 9052 、 9061 , 和更低、 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 C 形平台 9062 、 9062 、 9072 。 0064 气室压板 7 盖在活塞体 5 的平板部上表面, 并封闭活塞体 5 的三个活塞 51、 52、 53 说 明 书 CN 102926976 A 10 8/11 页 11 的腔室。气室压板 7 上的三个排气孔 71 分别正对活塞体 5 上对应活塞的腔室中央。气 室压板 7 下表面的三个进气导槽分别为活塞体 5 的对应活塞和对应进气阀片提供通道。 0065 排气阀片组 。
49、8 的连接部 840 安放在气室压板 7 的中心凹槽 701 中。排气阀 片组 8 的三个排气阀片 81 、 82 、 83 分别对应地落在气室压板 7 的三个圆形凹槽 705 、 706 、 707 中, 遮盖排气孔 71 、 72 、 73 中对应的排气孔。 0066 请参看图 19 : 上盖 9 扣合在气室压板 7 上, 上盖 9 上的大圆环平台 903 包住 排气阀片组 8 连接部 840 中央的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 84 , 大圆环平台 903 上的三个下 凸条 9031 分别卡在气室压板 7 的中心凹槽 701 的三个边上并顶住排气阀片组 8 的连 接部 840 的对应边。使排气阀片组 8 不能转动和移动。上盖 9 上的小圆环平台 904 压 在排气阀片组 8 连接部 840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