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换阀.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54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35464 A (21)申请号 201310286574.5 (22)申请日 2013.07.10 201320331514.6 2013.06.09 CN F16K 27/12(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地址 311835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工业 区 (72)发明人 金华海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4) 发明名称 切换阀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阀, 包括主阀、 导阀及 线圈, 所述主阀包括中空圆柱状的阀体, 封堵所 述阀体两端的端。
2、盖, 在所述阀体内腔中滑动的活 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端盖呈帽状, 包括轴向依次 设置的帽顶、 中间部和接触部, 所述中间部和接触 部之间具有台阶, 所述台阶与阀体的端面抵接后 焊接固定。本发明利用端盖中间部和接触部的外 径大小的差异形成台阶并与阀体端部抵接, 形成 了端盖与阀体的定位, 使端盖与阀体在装配时比 较方便, 同时切换阀换向时, 接触部的端部, 即一 个圆环面与活塞形成抵接, 由于接触部端部的平 整度好控制, 这样就不会出现如背景技术中因端 盖小径部不平整, 造成活塞受力不均, 形成螺钉脱 落, 最终导致切换阀品质不良。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5464 A CN 104235464 A 1/1 页 2 1. 切换阀, 包括主阀、 导阀及线圈, 所述主阀包括中空圆柱状的阀体, 封堵所述阀体两 端的端盖, 在所述阀体内腔中滑动的活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端盖呈帽状, 包括轴向依次设 置的帽顶、 中间部和接触部, 所述中间部和接触部之间具有台阶, 所述台阶与阀体的端面抵 接后焊接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大于接。
4、触部的外径, 所述台阶通过中间部和接触部的外径差异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间部和接触部外径相等, 所述中 间部和接触部连接处的外周面设有凸环, 所述台阶由凸环和接触部的外径差异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凸环的外径等于阀体的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端盖的帽顶、 中间部和接触部通过 不锈钢板冲压一体成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端盖的接触部的外周表面与阀体 端部的内周面抵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5、 所述接触部的端面为活塞运动的止挡 面。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帽顶或中间部中设置有毛细管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5464 A 2 1/3 页 3 切换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制冷控制领域, 涉及一种切换阀。 背景技术 0002 切换阀主要由主阀 1 、 导阀 2 和线圈 3 组成。在控制过程中, 通过线圈 3 与导 阀 2 共同作用实现主阀 1 的换向, 以切换制冷剂的流通方向, 从而实现热泵型空调在制冷 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 实现夏天制冷、 冬天制热的一机两用的目的。 0003 切换阀主阀 1 主要由阀体 11 、。
6、 该阀体 11 的两侧端部封固连接的端盖 12 、 固定 设置在阀体11 内腔的阀座13 、 分别置于所述阀座13 两侧的两个活塞14 、 连接两个活塞 14 的连杆 15 , 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 15 中部的滑块 16 组成, 其中所述阀体 11 具有四 个端口 : 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端口 D(高压区) , 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端口 S(低压区) , 与蒸发器连通的端口 E, 与冷凝器连通的端口 C ; 所述端盖 12 具有轴向依次设置的大径段 121 和小径段 122 , 其中端盖 12 的大径段 121 外周面与阀体 11 内周面封固连接, 端盖 12 的小径段 122 端部用于与主阀。
7、 11 的活塞 14 配合以便于限定活塞 14 的工作位置 ; 所述活塞 14 包括起密封作用的活塞碗 142 和起强度作用的活塞垫片 141 以及活塞压片 143 , 弹性支撑体抵接在活塞碗 141 和活塞压片 143 之间, 活塞垫片 141 、 活塞碗 142 、 活塞压片 143 通过螺钉 144 固定连接。两个活塞 14 将主阀 1 分成左、 中、 右三个腔, 其 中, 左腔与导阀 2 的 e 口连通, 右腔与导阀 2 的 c 口连通。这样在导阀 2 的控制下, 主阀 1 内部的滑块 16 随同活塞 14 一同位移, 从而实现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的切换 ; 制 冷时, 所述滑块 1。
8、6 移至左侧, 所述 E 口和 S 口连通, D 口和 C 口连通, 在此工作状态下, 左 侧活塞 14 与左侧端盖 12 的小径部 122 端部相抵 ; 制热位置时, 所述滑块 16 滑动至右 侧, 所述 S 口和 C 口连通, D 口和 E 口连通, 在此状态下, 右侧活塞 14 与右侧端盖 12 的小 径部 122 端部相抵。 0004 一般情况下端盖 12 由轴向依次设置的大径部 121 和小径部 122 , 大径部 121 为圆环状, 其外周表面与阀体 11 的端部的内周面焊接固定, 小径部 122 为一个凸部, 大径 部 121 和小径部 122 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换向时, 。
9、小径部 122 与活塞 14 中心部接 触, 限制活塞 14 的左右移动位置, 如此, 要求小径部 122 的端面要比较平整, 保证小径部 122 与活塞 14 中心的接触时受力均匀, 然该结构的端盖 12 在生产过程中, 小径部 122 端部容易因模具原因导致变形, 即小径部 122 端面不平整, 且其平整度也不容易检查, 当该 情况下的端盖 12 与活塞 14 抵接时, 活塞 14 与端盖 12 小径段 122 的受力点易发生变 化, 容易导致活塞 14 因受力不均, 造成螺钉 144 脱落, 造成切换阀品质不良。 0005 因此, 如何改进端盖 12 与活塞 14 的配合结构, 使之不易。
10、因受力不均导致螺钉 144 松动、 脱落, 是本领域技术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阀, 解决活塞因与端盖受力时不均匀, 导致螺钉脱 说 明 书 CN 104235464 A 3 2/3 页 4 落, 造成切换阀品质不良。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切换阀, 包括主阀、 导阀及线圈, 所述主阀包括中空圆 柱状的阀体, 封堵所述阀体两端的端盖, 在所述阀体内腔中滑动的活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端盖呈帽状, 包括轴向依次设置的帽顶、 中间部和接触部, 所述中间部和接触部之间具有台 阶, 所述台阶与阀体的端面抵接后焊接固定。 0008 优选地, 。
11、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大于接触部的外径, 所述台阶通过中间部和接触部的 外径差异形成。 0009 优选地, 所述中间部和接触部外径相等, 所述中间部和接触部连接处的外周面设 有凸环, 所述台阶由凸环和接触部的外径差异形成。 0010 优选地, 所述凸环的外径等于阀体的外径。 0011 优选地, 所述端盖的帽顶、 中间部和接触部通过不锈钢板冲压一体成型。 0012 优选地, 所述端盖的接触部的外周表面与阀体端部的内周面抵接。 0013 优选地, 所述接触部的端面为活塞运动的止挡面。 0014 优选地, 所述帽顶或中间部中设置有毛细管孔。 0015 本发明利用端盖中间部和接触部的外径大小的差异形成台阶并。
12、与阀体端部抵接, 形成了端盖与阀体的定位, 使端盖与阀体在装配时比较方便, 同时切换阀换向时, 接触部的 端部, 即一个圆环面与活塞形成抵接, 由于接触部端部的平整度好控制, 这样就不会出现如 背景技术中因端盖小径部不平整, 造成活塞受力不均, 形成螺钉脱落, 最终导致切换阀品质 不良。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背景技术中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切换阀端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切换阀端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 2、 3 。
13、所示, 切换阀, 包括主阀 1、 导阀 2 及线圈 3, 通过线圈 3 电磁力作用于导阀 2 来控制主阀1, 实现空调制冷、 制热的切换, 其中主阀1包括中空圆柱状的阀体11, 封堵阀体 11 两端的端盖 12, 阀体 11 的内腔中设置有阀座 13、 分别置于所述阀座 13 两侧的两个活塞 14、 连接两个活塞 14 的连杆 15, 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 15 中部的滑块 16, 所述的端盖 12 呈 帽状, 轴线依次设置有帽顶 121、 中间部 122 和接触部 123, 帽顶 121 或中间部 122 中设置有 毛细管孔126, 用于安装毛细管, 主阀1和导阀2通过毛细管连通, 中间部12。
14、2的外径大于接 触部 123 的外径, 台阶 124 通过中间部 122 和接触部 123 的外径差异形成, 当端盖 12 与阀 体 11 封固连接时, 台阶 124 与阀体 11 的端面抵接后焊接固定, 接触部 123 的外周表面与阀 体 11 端部的内周面抵接。 0018 端盖 12 一般由不锈钢板冲压成型, 一体形成帽顶 121、 中间部 122 和接触部 123, 说 明 书 CN 104235464 A 4 3/3 页 5 然后机加工接触部 123 的外周面, 使得中间部 122 的外径大于接触部 123 的外径, 形成台阶 124。 0019 切换阀工作时, 在导阀2的控制下, 主。
15、阀1内部的滑块16随同活塞14一同位移, 从 而实现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的切换 ; 制冷时, 所述滑块 16 移至左侧, 在此工作状态下, 左侧活塞 14 与左侧端盖 12 的接触部 123 的端面相抵, 阻止活塞 14 向左运动 ; 制热位置时, 所述滑块 16 滑动至右侧, 在此状态下, 右侧活塞 14 与右侧端盖 12 的接触部 123 的端面相 抵, 阻止活塞 14 向右运动。 0020 该实施方式利用端盖12中间部122和接触部123的外径大小的差异形成台阶124 并与阀体 11 端部形成抵接, 形成了端盖 12 与阀体 11 的定位, 使端盖 12 与阀体 11 在装配 时比较方。
16、便, 同时切换阀换向时, 接触部 123 的端部, 即一个圆环面与活塞 14 形成抵接, 由 于接触部 123 端部的平整度好控制, 这样就不会出现如背景技术中因端盖 12 小径部 122 不平整, 造成活塞 14 受力不均, 形成螺钉 144 脱落, 最终导致切换阀品质不良。 0021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 4 所示,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 : 端盖 12 的中间部 122 和接触部 123 外径相等, 中间部 122 和接触部 123 连接处的外周面设有凸环 125, 凸环 125 的外径大 于接触部 123 的外径, 故凸环 125 和接触部 123 之间形成台阶 124, 。
17、端盖 12 与阀体 11 封固 连接时, 由于凸环 125 的外径等于阀体 11 的外径, 使得凸环 125 的外周面与阀体 11 的外周 面高度相等, 形成相对平滑的表面, 凸环 125 与阀体 11 端面抵接, 接触部 123 的外周表面与 阀体 11 端部的内周面抵接。 0022 在该实施方式中, 端盖 12 利用中间部 122 和接触部 123 连接处的外周面的凸环 125, 装配时, 端盖 12 的接触部 123 插入到阀体 11 中, 凸环 125 与阀体 11 端面形成限位, 使 得端盖 12 与阀体 11 的定位简单方便。 0023 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除此之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另外的实施 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 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 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235464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5464 A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5464 A 7 3/3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546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