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荷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荷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681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N 104068143 A (21)申请号 201410219562.5 (22)申请日 2014.05.23 A23F 3/14(2006.01) (71)申请人 天长市金集镇草庙山茶场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金集镇草 庙山茶场 (72)发明人 杨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54) 发明名称 一种薄荷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薄荷香茶叶,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 玉米芯。
2、 6080、 水 稻秸秆 1014、 蒜子 79、 山楂 57、 薄荷 2530、 橄榄 45、 核桃仁 68、 牛奶 810、 人参 46、 鲜香 芋 1518、 枣核 68、 苹果汁 35、 食盐 58、 樟树叶 68、 葱末 23、 助剂 45 和适量的水 ; 本发明的茶 叶是一种薄荷香型的茶叶, 它是将薄荷混合山楂、 橄榄、 水稻秸秆、 蒜子、 枣核等混合煎煮, 再加入苹 果汁、 香芋浆、 牛奶等制成调料, 再用粉碎的玉米 芯混合煎煮入味, 使薄荷的香味转移至玉米芯中, 最后通过玉米芯混合茶鲜叶混合杀青, 在高温的 条件下暗藏在玉米芯中的薄荷芳香散发至茶叶, 成品茶叶浸泡后茶香四溢的同。
3、时, 淡淡的薄荷清 爽芳香也独具特色。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68143 A CN 104068143 A 1/1 页 2 1. 一种薄荷香茶叶,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 玉米芯 6080、 水稻秸秆 1014、 蒜子 79、 山楂 57、 薄荷 2530、 橄榄 45、 核桃仁 68、 牛奶 810、 人参 46、 鲜香芋 1518、 枣核 68、 苹果汁 35、 食盐 58、 樟树叶 68、 葱。
4、末 23、 助剂 45 和 适量的水 ; 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枣树皮68、 地榆34、 菱角壳1.52、 桂花 11.5、 生姜 79、 花生壳 56、 大麦粉 1215、 枣核 45、 橘核 68、 枇杷叶 46、 山楂核 35 和 适量的水 ; 制备方法是先将生姜磨浆并挤压出浆汁备用, 混合枣树皮、 地榆、 菱角壳、 桂花、 花生壳、 枣核、 橘核和枇杷叶, 加34倍于总量的水煎煮6080min至汤汁变浓, 过滤得汤汁, 混合前述生姜挤压所得浆汁制成液剂, 将山楂核干炒 812min 后磨粉, 再混合大麦粉制成 粉剂, 混合液剂和粉剂, 调匀后烘干即得。 2. 根据权利要。
5、求 1 所述一种薄荷香茶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粉碎水稻秸秆, 微微炒制 58min 至表面焦黄, 再混合蒜子、 山楂、 薄荷、 橄榄、 核 桃仁、 人参、 枣核、 食盐、 香樟叶和葱末, 加水至液面高出物料 1014cm, 大火烧开, 再煨煮 2030min ; (2) 取鲜香芋的过肉部分, 磨浆, 挤压取浆汁部分混合苹果汁、 牛奶、 助剂及其它以下未 涉及的剩余成分, 加入至 (1) 所述的混合料中, 调匀制成调料 ; (3) 将玉米芯粉碎成板栗大小, 加入到 (2) 所述的调料中, 小火再次熬制 4050min, 捞 出玉米芯风干表面水分 ; (4)茶鲜叶经。
6、摊凉后, 混合 (3)所得玉米芯一起杀青, 温度为 240260, 时间 1216min, 完成后取出玉米芯, 将所得茶叶再进过揉捻和干燥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68143 A 2 1/3 页 3 一种薄荷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薄荷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食品中茶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薄荷幼嫩茎尖可作菜食, 全草又可入药, 治感冒发热喉痛, 头痛, 目赤痛, 皮肤风疹 搔痒, 麻疹不透等症, 此外对痈、 疽、 疥、 癣、 漆疮亦有效。每 100 克干薄荷中, 含水分 9.6 克、 蛋白质 6.8 克和纤维 31.1 克, 能提供 。
7、870.7 千焦的热量。薄荷含有薄荷醇, 该物质可清新 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 可缓解腹痛、 胆囊问题如痉挛, 还具有防腐杀菌、 利尿、 化痰、 健胃和 助消化等功效, 用于治疗头痛和肌肉疼痛的各种药膏里常含有薄荷醇。大量食用薄荷可导 致失眠, 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 0003 薄荷的药理作用 : 1. 抗病毒作用 : 薄荷水煎剂 1 : 20 浓度, 对病毒 ECHO11 株有抑制作用。 0004 2镇痛、 止痒作用 : 薄荷脑主要作外用止痒、 微弱的局麻及对抗刺激剂, 涂于局部 由于刺激神经而引起凉感, 并抑制痛觉神经。 0005 3 抗刺激、 止咳作用 : 薄荷脑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
8、生新的分泌, 而使稠厚的粘 液易于排出, 故有祛痰作用, 亦有报道薄荷脑对豚鼠及人均有良好的止咳作用。 0006 4杀菌作用 : 薄荷脑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d- 薄荷脑比 1- 薄荷脑的抑菌作用强。 0007 5 抗着床、 抗早孕作用 : 薄荷油对小白鼠具有一定的抗着床与抗早孕作用, 作用强 度随剂量增加, 腹腔注射 0.035ml/ 只, 抗着床率达 100%。终止妊娠的原因可能是子宫收缩 加强, 也不能排除蜕膜组织等的直接损伤。宫内给药, 薄荷油不仅可使原孕第 6 天所见的胚 珠坏死, 而且可使之排出体外, 与橄榄油组相比, 差别显着。 0008 6利胆作用 : 薄荷的丙酮干浸膏和 50%。
9、 甲醇干浸膏均具有利胆作用, 与对照组相 比, 胆汁分泌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含有挥发油多的丙酮干浸膏组的利胆效果比 50% 甲醇干 浸膏组强。 实验证明, 除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薄荷醇具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外, 薄荷油中还含有 其他利胆作用成分。此外, 把薄荷醇的醇羟基乙酰化后, 其利胆作用也减弱了, 说明醇羟基 在利胆作用的产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9 一种薄荷香茶叶,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 玉米芯 6080、 水稻秸秆 1014、 蒜子 79、 山楂 57、 薄荷 2530、 橄榄 45、 核桃仁 68、 牛奶 810、 人参 46、 鲜香芋 1。
10、518、 枣核 68、 苹果汁 35、 食盐 58、 樟树叶 68、 葱末 23、 助剂 45 和 适量的水 ; 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枣树皮68、 地榆34、 菱角壳1.52、 桂花 11.5、 生姜 79、 花生壳 56、 大麦粉 1215、 枣核 45、 橘核 68、 枇杷叶 46、 山楂核 35 和 适量的水 ; 制备方法是先将生姜磨浆并挤压出浆汁备用, 混合枣树皮、 地榆、 菱角壳、 桂花、 花生壳、 枣核、 橘核和枇杷叶, 加34倍于总量的水煎煮6080min至汤汁变浓, 过滤得汤汁, 混合前述生姜挤压所得浆汁制成液剂, 将山楂核干炒 812min 后磨粉, 再混合。
11、大麦粉制成 说 明 书 CN 104068143 A 3 2/3 页 4 粉剂, 混合液剂和粉剂, 调匀后烘干即得。 0010 一种薄荷香茶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粉碎水稻秸秆, 微微炒制 58min 至表面焦黄, 再混合蒜子、 山楂、 薄荷、 橄榄、 核 桃仁、 人参、 枣核、 食盐、 香樟叶和葱末, 加水至液面高出物料 1014cm, 大火烧开, 再煨煮 2030min ; (2) 取鲜香芋的过肉部分, 磨浆, 挤压取浆汁部分混合苹果汁、 牛奶、 助剂及其它以下未 涉及的剩余成分, 加入至 (1) 所述的混合料中, 调匀制成调料 ; (3) 将玉米芯粉碎成板栗。
12、大小, 加入到 (2) 所述的调料中, 小火再次熬制 4050min, 捞 出玉米芯风干表面水分 ; (4)茶鲜叶经摊凉后, 混合 (3)所得玉米芯一起杀青, 温度为 240260, 时间 1216min, 完成后取出玉米芯, 将所得茶叶再进过揉捻和干燥即可。 0011 发明中不常用的用料介绍如下 : 地榆 : 蔷薇科地榆属的多年生草本 , 秋季采收, 于春季发芽前、 秋季枯萎前后挖出, 除 去地上茎叶, 洗净晒干, 或趁鲜切片干燥。 0012 菱角壳 : 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的根, 以块根入药, 具有多种生物碱, 有杀菌、 消毒 的作用。 0013 桂花 : 伞形科的多年生草本, 摘下果实晒。
13、干或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打落果实, 筛净 或簸去杂质使用, 有抗真菌和杀虫的作用。 0014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的茶叶是一种薄荷香型的茶叶, 它是将薄荷混合山楂、 橄 榄、 水稻秸秆、 蒜子、 枣核等混合煎煮, 再加入苹果汁、 香芋浆、 牛奶等制成调料, 再用粉碎的 玉米芯混合煎煮入味, 使薄荷的香味转移至玉米芯中, 最后通过玉米芯混合茶鲜叶混合杀 青, 在高温的条件下暗藏在玉米芯中的薄荷芳香散发至茶叶, 成品茶叶浸泡后茶香四溢的 同时, 淡淡的薄荷清爽芳香也独具特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一种薄荷香茶叶,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g、 玉米 芯 6。
14、080g、 水稻秸秆 1014g、 蒜子 79g、 山楂 57g、 薄荷 2530g、 橄榄 45g、 核桃仁 68g、 牛奶 810g、 人参 46g、 鲜香芋 1518g、 枣核 68g、 苹果汁 35g、 食盐 58g、 樟树叶 68g、 葱 末 23g、 助剂 45g 和适量的水 ; 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枣树皮 68g、 地榆 34g、 菱角壳 1.52g、 桂花 11.5g、 生姜 79g、 花生壳 56g、 大麦粉 1215g、 枣核 45g、 橘 核 68g、 枇杷叶 46g、 山楂核 35g 和适量的水 ; 制备方法是先将生姜磨浆并挤压出浆汁备 用, 混合枣树。
15、皮、 地榆、 菱角壳、 桂花、 花生壳、 枣核、 橘核和枇杷叶, 加 34 倍于总量的水煎 煮 6080min 至汤汁变浓, 过滤得汤汁, 混合前述生姜挤压所得浆汁制成液剂, 将山楂核干 炒 812min 后磨粉, 再混合大麦粉制成粉剂, 混合液剂和粉剂, 调匀后烘干即得。 0016 一种薄荷香茶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粉碎水稻秸秆, 微微炒制 58min 至表面焦黄, 再混合蒜子、 山楂、 薄荷、 橄榄、 核 桃仁、 人参、 枣核、 食盐、 香樟叶和葱末, 加水至液面高出物料 1014cm, 大火烧开, 再煨煮 2030min ; (2) 取鲜香芋的过肉部分, 磨浆, 挤压取浆汁部分混合苹果汁、 牛奶、 助剂及其它以下未 说 明 书 CN 104068143 A 4 3/3 页 5 涉及的剩余成分, 加入至 (1) 所述的混合料中, 调匀制成调料 ; (3) 将玉米芯粉碎成板栗大小, 加入到 (2) 所述的调料中, 小火再次熬制 4050min, 捞 出玉米芯风干表面水分 ; (4)茶鲜叶经摊凉后, 混合 (3)所得玉米芯一起杀青, 温度为 240260, 时间 1216min, 完成后取出玉米芯, 将所得茶叶再进过揉捻和干燥即可。 说 明 书 CN 10406814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