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用肥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稻用肥料.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543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5438A21申请号201410236984322申请日20140530C05G3/00200601C05G3/0420060171申请人青岛辰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兴阳路217号青岛国家广告产业园办公楼801室72发明人田敬强54发明名称一种水稻用肥料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020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015份,牛粪710份,磷酸二铵714份,敌克松24份,硫酸锌58份,硫酸钾612份,多效唑35份,腐植酸1015份,氨基酸816份,甲霜灵。
2、35份,硼酸25份,呋喃丹14份,玉米粉58份。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肥养分齐全、营养均衡、肥效长、施用方便的水稻用肥料。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5438ACN104045438A1/1页21一种水稻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020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015份,牛粪710份,磷酸二铵714份,敌克松24份,硫酸锌58份,硫酸钾612份,多效唑35份,腐植酸1015份,氨基酸816份,甲霜灵35份,硼酸25份,呋喃丹14份,玉米粉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
3、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5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2份,牛粪8份,磷酸二铵11份,敌克松3份,硫酸锌7份,硫酸钾10份,多效唑4份,腐植酸13份,氨基酸12份,甲霜灵4份,硼酸4份,呋喃丹3份,玉米粉7份。权利要求书CN104045438A1/2页3一种水稻用肥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用肥料。背景技术0002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每年除了自给自足外还可以有一部分出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水稻的种植受人工的影响较大,因为水稻用工量很大,另外农民大量的使用无机化肥,造成水稻田土壤结构的破坏,施肥量虽然逐年增加但产量却不。
4、升反倒降低。因此,按照水稻的养分吸收特性,结合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做到科学、合理施用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肥料投入成本、减少因肥料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关键所在。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肥养分齐全、营养均衡、肥效长、施用方便的水稻用肥料。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020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015份,牛粪710份,磷酸二铵714份,敌克松24份,硫酸锌58份,硫酸钾612份,多效唑35份,腐植酸1015份,氨基酸816份,甲霜灵35份,硼酸25份,呋喃丹14份,玉米粉5。
5、8份。0005上述的水稻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5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2份,牛粪8份,磷酸二铵11份,敌克松3份,硫酸锌7份,硫酸钾10份,多效唑4份,腐植酸13份,氨基酸12份,甲霜灵4份,硼酸4份,呋喃丹3份,玉米粉7份。0006本发明水稻用肥料优点是1、本发明水稻用肥料,能克服幼苗根系短、吸收能力弱的缺点,更好地满足苗期养分需求;土壤全层施用则能很好的提供水稻根系扩展后广泛吸收的要求,而叶面肥可补充水稻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的不足。00072、本发明水稻用肥料,除了无机养分外,特别添加了具有改土作用的腐植酸、氨基酸、有机质等物质,这些有机养分可以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增加土。
6、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为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9实施例1,一种水稻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0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0份,牛粪7份,磷酸二铵7份,敌克松2份,硫酸锌5份,硫酸钾6份,多效唑3份,腐植酸10份,氨基酸8份,甲霜灵3份,硼酸2份,呋喃丹1份,玉米粉5份。0010实施例2,一种水稻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15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2份,牛粪8份,磷酸二铵11份,敌克松3份,硫酸锌7份,硫酸钾10份,多效唑4说明书CN104045438A2/2页4份,腐植酸13份,氨基酸12份,甲霜灵4份,硼酸4份,呋喃丹3份,玉米粉7份。0011实施例3,一种水稻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纯净水20份,腐植酸包膜尿素15份,牛粪10份,磷酸二铵14份,敌克松4份,硫酸锌8份,硫酸钾12份,多效唑5份,腐植酸15份,氨基酸16份,甲霜灵5份,硼酸5份,呋喃丹4份,玉米粉8份。0012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454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