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保温隔热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保温隔热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66190A43申请公布日20130313CN102966190ACN102966190A21申请号201210498457022申请日20121129E04B1/80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华夏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虞山镇报慈北路218号72发明人王丽丰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代理人刘述生54发明名称新型保温隔热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包括隔热板本体,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多层锡纸,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纸,所述的隔热板本体中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的厚度大于所。
2、述的多层锡纸的厚度,所述的隔热纸外层设置有防水涂层。此隔热板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隔热纸上的孔用来对隔热板缓解热度,中间的泡沫起到保暖的作用,节能、防水环保,适用范围广、综合施工造价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本体,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多层锡纸,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纸,所述的隔热板本体中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多层锡纸的厚度,所述的隔热纸外层设置有防水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
3、在于,所述的隔热层为泡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纸上设置有多个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由聚酯砂浆和聚酯纤维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2966190A1/2页3新型保温隔热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外墙保温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背景技术0002外墙保温板它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它的学名为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保温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硬质聚氨酯的闭孔率在90以上,属于憎水性材料,不会因吸潮增大导热系。
4、数,墙面也不会渗水。0003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包括隔热板本体,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多层锡纸,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纸,所述的隔热板本体中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多层锡纸的厚度,所述的隔热纸外层设置有防水涂层。000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层为泡沫。000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纸上设置有多个孔。000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板本体由聚酯砂浆和聚酯纤维制成。。
5、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保温隔热板,此隔热板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隔热纸上的孔用来对隔热板缓解热度,中间的泡沫起到保暖的作用,节能、防水环保,适用范围广、综合施工造价低。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新型保温隔热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隔热板本体,2、隔热纸,3、锡纸,4、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2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新型保温隔热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
6、隔热板,包括隔热板本体1,所述的隔热板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层锡纸3,所述的隔热板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纸2,所述的隔热板本体1中间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的隔热层4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多层锡纸3的厚度,所述的隔热纸2外层设置有防水涂层,此隔热板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隔热纸上的孔用来对隔热板缓解热度,中间的泡沫起到保暖的作用,节能、防水环保,适用范围广、综合施工造价低。说明书CN102966190A2/2页4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层4为泡沫,中间的泡沫起到保暖的作用。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纸2上设置有多个孔,隔热纸2上的孔用来对隔热板缓解热度。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板本体1由聚酯砂浆和聚酯纤维制成。0017本发明新型保温隔热板,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此隔热板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隔热纸上的孔用来对隔热板缓解热度,中间的泡沫起到保暖的作用,节能、防水环保,适用范围广、综合施工造价低。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96619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6619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