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门结构.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05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 N 1 0 4 2 9 0 5 7 9 A (21)申请号 201410327766.0 (22)申请日 2014.07.10 2013-147538 2013.07.16 JP B60J 10/08(2006.01) B60J 5/04(2006.01) (71)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静冈县 (72)发明人佐藤博幸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代理人方志炜 (54) 发明名称 车门结构 (57)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包括:车门内板 (1。
2、12),其形成车门(100)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 件(104),其安装在车门内板(112)的车内侧。车 门结构还包括:车门密封构件(110),其呈环状并 安装至车门内板(112)上,使其包围车门装饰件 (104);车身密封构件(130),其呈环状并安装至 车身(114),当关闭车门时与车门装饰件接触,使 得在车门密封构件(110)与车身密封构件(130) 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20);肋(132),其保持车门 装饰件(104)与车门内板(112)之间的间隔;和 通气口(150),其开设于车门装饰件(104),使得 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40)彼此连通。 (30)优先权数据 (51)In。
3、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0579 A CN 104290579 A 1/2页 2 1.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车门内板,其形成车门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件,其安装在 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内侧,其中, 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 车门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门内板上,使其包围所述车门装饰件,当关闭 所述车门时,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车身接触密封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身之间的间隙; 车身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身,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身。
4、密封构件与 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触以密封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间隙,使得在所述车门密封 构件与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肋,其从所述车门装饰件向车辆外侧突出,与所述车门内板接触,以保持所述车门装饰 件与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使得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第二空 间隔着所述车门装饰件并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和 通气口,其开设于所述车门装饰件,使得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彼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口配置成为:在关闭所述车门的过程中,在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 饰件接触的瞬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通气口彼此连通。
5、;在所述过程中 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近所述车身,由于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接触面积增 大,所述通气口开始被所述车身密封构件堵塞;当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饰件进 一步彼此接近时,所述通气口的被堵塞面积增大;当所述车门完全关闭时,所述通气口被所 述车门装饰件和所述车身密封构件完全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将所述车门 内板向车外侧凹陷形成的凹部,该凹部形成面向所述通气口的第三空间。 4.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车门内板,其形成车门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件,其安装在 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内侧,其中, 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 车门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
6、安装至所述车门内板上,使其包围所述车门装饰件,当关闭 所述车门时,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车身接触密封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身之间的间隙; 车身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身,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 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触以密封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间隙,使得在所述车门密封 构件与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凹部,其是将所述车门内板向车外侧凹陷形成的,该凹部使得所述车门内板不与所述 车门装饰件的边缘接触,并且形成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三空间;和 肋,其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突出,与所述车门内板接触,保持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 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使得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
7、车门装饰件之间的第二空间与所 述第三空间连通。 5.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车门内板,其形成车门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件,其安装在 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内侧,其中, 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 车门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门内板上,使其包围所述车门装饰件,当关闭 所述车门时,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车身接触密封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身之间的间隙;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0579 A 2/2页 3 车身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身,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 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触密封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间隙,使得在所述车门密封构 件与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肋,。
8、其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突出,与所述车门内板接触,保持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 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使得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第二空间隔着 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和 缺口部,其是通过切除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而形成的,使得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 二空间通过所述缺口部彼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将所述车门内 板向车外侧凹陷而形成的凹部,该凹部使得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与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 间隔扩宽,并形成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三空间。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0579 A 1/8页 4 车门结构 技术领域 000。
9、1 本发明涉及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密封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的车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车门中,为了防止诸如水、尘或噪音等从车外进入车室内,诸如挡风雨条 (weather strip)等的密封构件通常配置成环状地包围车门开口部。例如,在日本特开 2007-2379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697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23582号公报和日本特 开平10-129262号公报中,记载了密封构件分别设置在车门和车身双方的双重密封结构。 在采用这样的双重密封结构时,即使诸如水等的异物或声音从外侧的第一密封构件进入, 通过内侧的第二密封构件也能够阻拦异物或声音。因此,双重密封结构当然能够确保。
10、比一 重密封结构高的密封性能(气密性)。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4 当采用双重密封结构时,大小两个密封构件在车门和车身之间形成环状的双重密 封,使得在车门关闭时能够在这两个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环状的空间。在关闭车门的瞬间,该 空间密闭。该空间内部的空气被压缩而使气压增大,因而对车门施加反作用力。因此,出现 车门的关闭性能恶化的问题。 0005 日本特开2007-237982号公报公开了关于旨在改善乘员的上下车性能的车身结 构的技术。日本特开2009-6976号公报公开了用于抵抗来自车辆侧面的大冲击而保护乘员 等的技术。即,日本特开2007-23798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9。
11、-6976号公报未提及关于车 门的关闭性能恶化的问题。 0006 日本特开2006-12358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0-129262号公报提出了一种通气结 构,通过该通气结构,在车门关闭时突然压入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空间中的空气能够释放 至车外。然而,日本特开2006-12358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0-129262号公报使用了在形 成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空间的车门内板中直接开孔的方法。因此,空气能够直接从该孔释 放,但是,另一方面,存在着车门内侧的诸如水和尘等的异物通过该孔进入并到达两个密封 构件之间的空间的担心。因此,设置双重密封结构可能成为徒劳,增加了异物可能进入车室 内的担心。 0007 。
12、考虑到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维持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实现的车室 的高气密性的情况下、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由于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空间的气压增大而恶 化的车门结构。 000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 为了解决该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代表性的结构是一种车门结构,其包 括:车门内板,其形成车门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件,其安装在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内侧,其 中,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车门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门内板上,使其包围所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2/8页 5 述车门装饰件,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车身接触密封所述车门内板与所 述车身之间的间隙;车身。
13、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身,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 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触以密封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间隙,使得 在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肋,其从所述车门装饰件向 车辆外侧突出,与所述车门内板接触,以保持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 使得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第二空间隔着所述车门装饰件并与所 述第一空间相邻;和通气口,其开设于所述车门装饰件,使得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 彼此连通。 0010 根据该构造,在关闭车门时,限定在形成于车门密封构件和车身密封构件之间的 第一空间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开设于车门装饰件的通。
14、气口释放至第二空间。因此,能够防止 第一空间的气压过度增大,使得能够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恶化。 0011 此外,与传统技术不同,没有直接在形成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第一空间的车门内 板中开孔。因此,能够维持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实现的车室的高气密性,使得也能够防止异物 进入。 0012 所述车门结构的所述通气口可以配置成使得:在关闭所述车门的过程中,在所述 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触的瞬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通气 口彼此连通;在所述过程中所述车门装饰件接近所述车身,由于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 车门装饰件的接触面积增大,所述通气口开始被所述车身密封构件堵塞;当所述车身密封 构件与所述车。
15、门装饰件进一步彼此接近时,所述通气口的被堵塞面积增大;当所述车门完 全关闭时,所述通气口被所述车门装饰件和所述车身密封构件完全堵塞。 0013 根据该构造,在车门关闭的瞬间,限制在第一空间中的空气能够通过通气口释放 至第二空间,从而防止气压增大,并且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恶化。另外,通气口的被堵塞面 积也根据车门关闭过程的进展而扩宽,使得在车门完全关闭时也能够堵塞通气口。因此,第 一空间被密闭成使得:即使异物从车外突破车门密封构件并且进入第一空间,也能够防止 异物通过通气口进入第二空间。 0014 所述车门结构还可以包括:将所述车门内板向车外侧凹陷形成的凹部,该凹部形 成面向所述通气口的第三空间。。
16、 0015 根据该构造,即使在仅通过形成通气口不能确保充分通气的车门结构的情况下, 也能够通过形成第三空间充分地确保空气能够通过的空间。因此,空气能够更可靠地释放 至第二空间。 0016 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另一构造为,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车门内板,其形成车 门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件,其安装在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内侧,其中,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 车门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门内板上,使其包围所述车门装饰件,当关闭所述 车门时,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车身接触密封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身之间的间隙;车身密 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身,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 饰件接触以。
17、密封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间隙,使得在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所述 车身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凹部,其是将所述车门内板向车外侧凹陷形成的,该凹部 使得所述车门内板不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接触,并且形成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三 空间;和肋,其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突出,与所述车门内板接触,保持所述车门装饰件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3/8页 6 与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使得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第二空间 与所述第三空间连通。 0017 根据该构造,在关闭车门时,限定在形成于车门密封构件和车身密封构件之间的 第一空间中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三空间释放至第二空间。。
18、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空间的气压过 度增大,使得也能够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恶化。 0018 此外,与传统技术不同,没有直接在形成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空间的车门内板中 开孔。因此,能够维持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实现的车室的高气密性,使得也能够防止异物进 入。 0019 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另一构造为,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车门内板,其形成车 门的内表面;和车门装饰件,其安装在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内侧,其中,所述车门结构还包括: 车门密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述车门内板上,使其包围所述车门装饰件,当关闭所述 车门时,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车身接触密封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身之间的间隙;车身密 封构件,其呈环状并安装至所。
19、述车身,当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身密封构件与所述车门装 饰件接触密封所述车身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的间隙,使得在所述车门密封构件与所述车 身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肋,其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突出,与所述车门内板接 触,保持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使得形成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 门装饰件之间的第二空间隔着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邻;和缺口部,其 是通过切除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而形成的,使得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 缺口部彼此连通。 0020 根据该构造,在关闭车门时,限定在形成于车门密封构件和车身密封构件之间的 第一空间中的空气能够通过缺口部释放至第二空间。
20、。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空间的气压过度 增大,使得也能够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恶化。 0021 此外,与传统技术不同,没有直接在形成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空间的车门内板中 开孔。因此,能够维持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实现的车室的高气密性,使得也能够防止异物进 入。 0022 所述车门结构还可以包括:将所述车门内板向车外侧凹陷而形成的凹部,该凹部 使得所述车门装饰件的边缘与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隔扩宽,并形成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 的第三空间。 0023 根据该构造,即使在仅通过形成缺口部不能确保充分通气的车门结构的情况下, 由于形成了空气能够通过的第三空间,所以扩宽了从第一空间向第二空间的开口。因此,空 气能够更可靠地。
21、释放至第二空间。 0024 发明的效果 0025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实现的车室的高气密性 的情况下、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由于两个密封构件之间的空间的气压增大而恶化的车门结 构。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从车内侧观察的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 立体图。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4/8页 7 0027 图2是从车内侧观察的图1的车门的侧视图。 0028 图3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29 图4A和图4B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5是从车内侧的前方下侧斜向上观察的图4A的车门内板和车门装饰件的立体 图。 0。
22、031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4A对应的 图。 0032 图7A和图7B是示出图6A和图6B的变型例的图。 0033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4A对应的图。 0034 图9是从车内侧的前方下侧斜向上观察的图8的车门内板和车门装饰件的立体 图。 0035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型例的、与 图4A和图4B对应的图。 0036 图11是从车内侧的前方下侧斜向上观察的图10A的车门内板和车门装饰件的立 体图。 0037 附图标记说明 0038 100车门 0039 102车门外板 0040 1。
23、04车门装饰件 0041 105箭头 0042 110车门密封构件 0043 112车门内板 0044 114车身 0045 115门槛外板 0046 116、117增强件 0047 118门槛内板 0048 119踏脚板 0049 120第一空间 0050 130车身密封构件 0051 132肋 0052 140第二空间 0053 150通气口 0054 160、161、163、165凹部 0055 170、171、173、175第三空间 0056 180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尺寸、材 料、其他具体数值等仅是为了便于理解。
24、本发明的示例,除非另有具体声明,否则不意于限制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5/8页 8 本发明。顺便提及,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功能和构造实质上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 记表示并省略了其重复说明。此外,未示出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的元件。 0058 (第一实施方式) 0059 图1是从车内侧观察的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100 的立体图。尽管本实施方式的车门100是车辆的右前门,但是本实施方式可以适用于车辆 的包括车辆的左前门和左、右后门在内的所有门。车门100包括车门内板112和车门装饰 件104。车门内板112形成车门100的内表面。车门装饰件104安装在车。
25、门内板112的车 内侧。 0060 如图1中的箭头10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门密封构件110呈环状并安装至车 门内板112上,从而包围车门装饰件104。车门密封构件110通常也称为挡风雨条。车门 密封构件110是由橡胶或树脂制成的构件。当关闭车门100时,车门密封构件110和车身 114(图1中未示出)接触以密封车门内板112与车身114之间的间隙。 0061 图2是从车内侧观察的图1的车门100的侧视图。图2示出安装了图1的车门密 封构件110的车门100。 0062 图3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顺便提及,在图3中不仅示出了车门100, 还示出了在车门100关闭时的车身114。。
26、在车门100的车门内板112的外侧安装有车门外 板102,从而形成车门100的外表面。 0063 在图3中示出车身114的车辆门坎(门槛)区域。车身114包括最外侧的门槛 外板115和增强件116,门槛外板115和增强件116在其上端部彼此重叠并且焊接至彼此。 此外,车身114包括对增强件116进行增强的增强件117和内侧的门槛内板118,门槛内板 118在其上端部同门槛外板115、增强件116焊接在一起。此外,车身114包括覆盖门槛外 板115的上端、增强件116的上端和门槛内板118的上端的焊接部的最内侧的踏脚板(step panel)119。 0064 如图3所示,当车门100关闭了时,。
27、如上所述,车门密封构件110与车身114的门 槛外板115接触。因此,车门密封构件110密封车门内板112与门槛外板115(车身114) 之间的间隙。 0065 另一方面,车身密封构件130呈环状并安装在车身114的由彼此重叠的门槛外板 115、增强件116和门槛内板118形成的焊接部的突出端,使得能够由车身密封构件130包 围车门开口部。顺便提及,在图3中,未示出车身密封构件130的环状的整个图像,而是仅示 出其截面图。如图3所示,当关闭车门100时,车身密封构件130与车门装饰件104接触。 因此,车身密封构件130密封车身114与车门装饰件104之间的间隙,使得在车身密封构件 130与车。
28、门密封构件1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20。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由车门 密封构件110和车身密封构件130构成的双重密封结构密封车门100与车身114之间的间 隙。 0066 图4A和图4B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放大了图3的车身密封构件130周 边的放大图。图4B是图4A的变型例。该变型例将在后面说明。如图4A所示,根据本实施 方式的车门结构包括肋132。各肋132均是从车门装饰件104的面对车门内板112的一侧 突出并且与车门内板112接触以保持车门装饰件104与车门内板112之间的间隔的构件。 0067 图5是从车内侧的前方下侧斜向上观察的图4A的车门内板112和车门装饰件10。
29、4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6/8页 9 的立体图。在图5中,分别由双点划线104A和双点划线112A示出车门装饰件104的截面和 车门内板112的截面。顺便提及,在图5中未示出车身114。如图5所示,在扩宽了肋132 之间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间隔的情况下,肋132设置在车门装饰件104的面对车门内板112 的那侧。此外,根据图5,各肋132和通气口150配置在不同位置。然而,肋132和通气口 150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即使肋132和通气口150配置成彼此重叠也没有任何问题。 0068 如图4A中已经描述的,由于通过肋132保持车门装饰件104与车门内板112之间 的间隔,所。
30、以在车门内板112与车门装饰件104之间形成的第二空间140到达车门装饰件 104的边缘。结果,第二空间140隔着车门装饰件104与第一空间120相邻。 0069 如图4A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门结构包括开设于车门装饰件104的通气口 150,使得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40能够彼此连通。 0070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4A中示出的箭头151、152所示,当车门100关闭时,限制在 形成于车门密封构件110与车身密封构件130之间的第一空间120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开设 于车门装饰件104的通气口150释放至第二空间140。当第二空间向车内开口时,能够有足 够的空间释放来自第一空间120的空气。
31、。即使第二空间是密闭空间,第二空间也与第一空 间120连通,使得能够实质上增大第一空间120的容积。因此,在任何情况下,能够抑制当 车门关闭时第一空间120内的气压增大,使得也能够防止车门的关闭性能恶化。 007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在形成两个密封构件110、130之间的第一空间120的车 门内板112中直接开孔。因此,能够维持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实现的车室的高气密性,使得也 能够防止进入异物。 0072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 0073 图4B是示出图4A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图。如图4B所示,在第一实施 方式的变型例中,车门内板112设置有与根据图8中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凹部160类。
32、似的凹 部16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通气口150,所以已经能够充分地释放第一空间120 中的空气。然而,在由于某些原因仅通过形成通气口150不能够确保充分通气的情况下,可 以设置凹部161。这是因为,通过在凹部161内形成第三空间171,能够充分地确保使得第一 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40彼此连通的空间。因此,空气能够更可靠地释放至第二空间140。 0074 (第二实施方式) 0075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4A对应的 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图6A和图6B的变型例的图。该变型例将在后面说明。将仅说明 本实施方式与图4A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与。
33、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素将被相应地赋 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根据图4A的实施方式,第一空间120中的空气能够通过通气口150释 放至第二空间140。然而,当诸如水和尘等的异物突破车门密封构件110进入第一空间120 时,异物可能通过通气口150进入第二空间140。 0076 第二实施方式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图6A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车门100关闭 时车身密封构件130与车门装饰件104接触的瞬间。图6B示出车门装饰件104进一步接 近车身114使得车门完全关闭的状态。 0077 即,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身密封构件130与车门装饰件104接触的 瞬间,第一空间120与第二空间140连通。。
34、因此,在关闭车门的瞬间,限制在第一空间120 中的空气能够通过通气口150释放至第二空间140。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7/8页 10 0078 另一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口150与车身密封构件 130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在关闭车门100的过程中,车身密封构件130与车门装饰件104 的接触面积增大,通气口150开始被车身密封构件130堵塞。当车身密封构件130与车门 装饰件104进一步彼此接近时,通气口150的被堵塞面积增大。如图6B所示,当车门100 完全关闭时,通气口150被车门装饰件104和车身密封构件130完全堵塞。因此,第一空间 120。
35、被密闭,使得即使异物从车外突破车门密封构件110进入第一空间120,也能够防止异 物通过通气口150进入第二空间140。 0079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 0080 图7A和图7B是示出图6A和图6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图。在如图7A 和图7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中,车门内板112设置有与根据图8的第三实施方式 的凹部160类似的凹部16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通气口150,已经能够充分地 释放第一空间120中的空气。然而,在由于某些原因仅通过形成通气口150不能够确保充 分通气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凹部163。这是因为,通过在凹部163内形成第三空间173,能够 充分地确。
36、保使得第一空间120与第二空间140彼此连通的空间。因此,空气能够更可靠地 释放至第二空间140。 0081 (第三实施方式) 0082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4A对应的图。将仅说 明本实施方式与图4A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素将被相应地 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车门内板112向车外侧凹陷而形成凹部 160。 0083 图9是从车内侧的前方下侧斜向上观察的图8的车门内板112和车门装饰件104 的立体图。在图9中,分别由双点划线104A和双点划线112A表示车门装饰件104的截面 和车门内板112的截面。顺便提及,在图9中。
37、也未示出车身114。 0084 尽管在图9中仅示出一个凹部160,但是,实际上沿车辆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 个凹部160。因此,如图8所示,在设置凹部160的位置处,车门内板112不与车门装饰件 104的边缘接触。在凹部160内形成有与第一空间120连通的第三空间170。因此,能够使 空气从第一空间120通过第三空间170流入第二空间140。 0085 (第四实施方式) 0086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型例的、与 图4A和图4B对应的图。图10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图10B是示出图10A的变型例的 图。该变型例将在后面说明。将仅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图4A。
38、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与 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素将被相应地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10A所示,在第四实施方 式中,通过切除车门装饰件104的边缘而形成缺口部180。 0087 图11是从车内侧的前方下侧斜向上观察的图10A的车门内板112和车门装饰件 104的立体图。在图11中,分别由双点划线104A和双点划线112A示出车门装饰件104和 车门内板112的截面。顺便提及,在图11中未示出车身114。 0088 尽管在图11中仅示出一个缺口部180,但是,实际上沿车辆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 有多个缺口部180。如图10A所示,在设置缺口部180的位置处,车门内板112不与车门装 饰件104的边缘。
39、接触。此外,缺口部180是通过切除车门装饰件104的边缘而形成的,使得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10 8/8页 11 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40通过缺口部180彼此连通。 0089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例) 0090 图10B是示出图10A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图。如图10B所示,在第四 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中,车门内板112设置有与根据图8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凹部160类似的 凹部165。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了缺口部180,已经能够充分地释放第一空间120 中的空气。然而,在由于某些原因仅形成缺口部180不能够确保充分通气的情况下,可以设 置凹部165。这是因为,通过。
40、在凹部165内形成第三空间175,能够充分地确保使得第一空 间120与第二空间140彼此连通的空间。因此,空气能够更可靠地释放至第二空间140。 0091 尽管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于这些示 例。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型或 改变。无疑,应当理解,那些改变或变型也属于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9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93 本发明可以用于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密封车门与车身之间的间隙的车门结构。 说 明 书CN 104290579 A 11 1/14页 12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2。
41、 2/14页 13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3 3/14页 14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4 4/14页 15 图4A 图4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5 5/14页 16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6 6/14页 17 图6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7 7/14页 18 图6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8 8/14页 19 图7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19 9/14页 20 图7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20 10/14页 21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21 11/14页 22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22 12/14页 23 图10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23 13/14页 24 图10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24 14/14页 25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0579 A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