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4704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5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2618.1

申请日:

2009.09.23

公开号:

CN102020009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G 8/00申请日:20090923|||公开|||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63G 8/00收件人:罗晓晖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IPC分类号:

B63G8/00; B63C11/52; B64D39/00

主分类号:

B63G8/00

申请人:

罗晓晖

发明人:

罗晓晖; 罗凤禧

地址:

510163 广东省广州市西郊河沙珠岛花园18栋一单元8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能助舰船高效补给。几百米水下的潜艇也易凭它设的筒箱放出带充胀喷流机动力的大软环套住远处另一大容器放出带塞连钩的管线并拖入至此塞堵住筒箱入口、防漏地构成临时补给线。各类舰船均易携抛这易回收的大容器或直接放管线、甚至陆基设长管线,全潜秘地助潜艇耐潜堪比核能的,且必更轻巧低噪少辐射甚至更宜深潜。事后让潜艇内原吸绕着软环活端的电磁绕轮退磁即易放开这活端开坏甩钩驶离,大减被撞被攻之危。电磁绕轮复磁后即易备下一循环,每次之后都易再循环,极安全可靠。每年花十亿美元易助我军现几十艇常潜往北美、更易隐放网绳缠走占犯南海小岛之徒,无需开战。用作空中加进或航空航天对接也必大增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由潜艇或舰船或飞艇或飞机或飞船作为环接体 (16) 放 出软长条物去迎合作为钩接体 (11) 的另一系统放出带钩的长条物的勾挂来实现对接,其 特征是 :钩接体 (11) 放出的长条物连带的钩去勾住环接体 (16) 放出的长度大于 2 米的软 长条物形成的环后,再收绕长条物或坏来对接成临时能传递流体或电流的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钩接体 (11) 放出的 长条物设有中结点 (5) 连接着中索 (3) 的一端,中索 (3) 的另一端绕牢在一绕轮上 ;这绕 轮是收绕中索 (3) 及其牵连的中结点 (5) 和长条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钩接体 (11) 放出的 长条物的自由端连设塞 (4) 又连设着钩杆 (7) 加钩枝 (8) 组成的钩勾住软长条物形成的 环,又一同被收绕拖入环接体 (16) 的一个容器内,至令塞 (4) 堵住这个容器的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环接体 (16) 放出的 软长条物是含有软管或电线的软管组 (13)——它的一端绕牢于通流绕轮作为定端,它的 另一端是活端被电磁绕轮吸绕着 ;电磁绕轮失电时,就磁力必大减至让软管组 (13) 的活 端在外力帮助下脱离电磁绕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4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软管组 (13) 的 活端设连含铁磁物质的被磁段 (22),当它们被通流绕轮收绕拖移时,受到动板 (40) 或加 上附设的压轮的推压令被磁段 (22) 被重新得电又生磁的电磁绕轮吸住。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环接体 (16) 放出的 软管组 (13) 内有流动着的流体。
7: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4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软管组 (13) 中 的软管连通能转动的管状的通流轴 (33) 外表设有的曲角管——又连通着通流轴 (33) 的轴 芯孔。
8: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7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通流轴 (33) 端 面露口的一端塞入名为通流盖 (76) 的构件的孔内一端——这孔的另一端外壳又被名为通 流软管 (82) 的软管的一端套着——这软管的另一端套住名为通流摆管 (84) 的、可摇摆的 硬管的可摆动的一端,让流体从通流摆管 (84) 流到通流轴 (33) 内——且这流体通过的孔 道内含有名为芯杆 (83) 的能被通流摆管 (84) 拨动的刚性曲杆。
9: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4 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 :通流轴 (33) 的 芯孔内以滑动配合塞入名为内套 (77) 的薄圆筒,当内套 (77) 移到轴内的一端时是堵住通 流轴 (33) 通向名为喷管 (63) 的软管的通孔,当这内套 (77) 移到另一端时,则堵住相应 于名为气管 (58) 的软管的通孔。

说明书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供长潜于水下的船航艇易于捞勾到别的船艇或系统拖长放于潜水 下的管线吸取电能或流体或粉碎物,实现水下隐蔽补给的机结构实物电性装置,也适用 于其它船舶、航空或航天器间要求在位置变动快且相对极不稳定难以联络观测条件下的 拖挂或对接。 背景技术 :
     现知 :船艇间输送补给,均需在高能见度或有良好观测仪器指导下,并选风浪 小,又要大大降低航速等苛严条件下才能进行,而潜艇就更难在不露出水面的条件下获 得补给了,以致大降低其最命报性的隐蔽能力。 且看重六千多吨的 “海口号” 驱逐舰在 空气充裕的水面航至索马里附近执勤也需 2 万吨的 “微山湖号” 补给舰补给,那仅 3 千 吨左右的非核潜艇要在水下除了水就几乎什么都不能再得。 以连通讯也很困难 ( 电波传 不到,一出声又易换打 ) 的条件下,只能单独活动的了,若要到索马里附近即便只走一 个直接来回,也不知要上浮几次了 ( 即使设有可供水下用的燃料电池或 AIP 装置亦好不了 多少 )。 就算日常水面船只遇风浪求拖救时,也常报道需施救船如何机智勇敢。 可见船 艇间的对接技术及装备极待改进。 再说航空或航天器间的对接,全都需用贵得惊人的技 术装备,且往往晃晃悠悠、笈笈可危 ;就算那出世了几十年的 “空中加油”,也只有少 数国家识用,且至今又有谁敢用其为客机加油呢?这都证明,现有一切潜航于水中或空 气中或太空中的运载工具间的对接装置也极待改进。
     发明目的 :
     为克服上述运载工具间的对接困难,为便利潜艇、舰船、飞艇、飞机及空间飞 船间相互传送补给或拖挂救助,本发明提供一种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
     1、让非核动力的潜艇尽量采用电或以流体为燃料却不排出难溶隐于水中的物 质的动力装置,甚至改为全电动潜艇,定期潜待我方按计划驶近的舰船求补给来延长潜 程,届时两船分别放出软长条物拖带钩或环,再凭重力或向长条物内充入流体又从其穿 孔中喷出产生的推力及胀浮力大增跨张度来增大勾挂对接机会,以实施电或流体输送。 且全过程极高效防撞船,尤助潜艇长隐过百米水深下。 还特设有电磁绕轮能在两船欲分 离时退磁放开某长条物的活端开环甩钩,复磁后又易在常卷绕着这长条物定端的通流绕 轮等配合下重吸绕长条物活端成环供下次对接。 一次对接不上就可再来,近保不失且极 安全。 可助一核潜艇带几艘更易小巧静隐甚至更深潜的非核艇远潜近敌处再放它们去接 战,起到几艘核艇之功又减冒险及损失。 甚至让电潜艇极少浮出水面,凭电动装置的低 噪、轻简小巧、少热及辐射及废气散发。 有望合隐身性能在短期内优于核动或现知其它 动力的。 得到更有效的掩护。
     2、让我国经常远航又保障忠诚不泄军事机密的舰船多加设能机动地向下拖放 或收卷的、端头带锥塞再韧伸出万能钩的供充电缆,统一按军委的指令在某海域适当时段放出这电缆,待我方电潜艇与之对接后送电供充,过后又全收藏起,极易造至全部担 任这供电主体大多是民船就更隐晦了,并易携请多艘电潜艇代去维权,令战力突猛增数 倍——且出事时损失可大减。
     3、为电潜艇加配能在深水下机动实现捞到上述电缆的接充电装置以便适时补 电。 其结构动作是 :让这电潜艇腾设出类如一具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形状的,体积约 是 2m3 出口有盖的、自成耐高压又气密的筒箱,其内设有 :电磁绕轮收绕着软管组的活 端,当它绕含这软管组全长时仍仅留出软管组的定端固绕于一只通流绕物上。 兼配设活 络管接头、分流阀及泵能向软管组输充水或气的。 软管组由电缆及密气管和喷水管各 一至几根并列组成。 掀开盖后,海水便会流入筒箱,再让电磁绕轮慢慢转动放出软管 组——同时让泵在分流阀配合下经活端向软管组中的密气管充入压缩空气,至令软管组 浮出艇外被胀撑成周长几十甚至几百米的大软环——当它相对上述 “2” 点的供充电缆移 动时,就很高效让其万能钩勾住 ( 那当然应让双方驾驶配合达成 )。 喷水管可在软管组 出箱后由泵在分流阀配合下,充入海水并从其管身中适当处的喷孔喷出产生推力令软管 组的环张开成更易于被勾到的动态形状。 勾住后令电磁绕轮及通流绕轮齐收绕软管组至 尽时,即可连带把供充电缆端头的万能钩拖入筒箱并强牵锥塞堵住筒箱口——同时设定 于万能钩至锥塞之间的又电连接着供充电缆的弹触头便会自动弹压着筒箱口内设的静触 片实现新增电连接 ;待抽出筒箱内的一些水至令这新增的电连接处去湿至不漏电后,即 可由电潜艇靠筒箱口的静触片——弹触头——供充电缆向供电舰船发出弱电密码信号按 约定送来强电为电潜艇补充了。 过后,电潜艇把软管组再全放出并切断对电磁绕轮的供 电全令其失磁而放脱其与软管组活端的磁吸连接——令软管组不能构成环,再在两船艇 的相对驶动中便会令软管组与万能钩分离,让船艇各不相干了。 最后,电潜艇转动通流 绕轮收绕软管组至快尽时又扳动在旁的动压轮把软管组活端的钢质片段压向重又得电有 磁吸力的电磁绕轮,相互吸合对位时,即触发信号令通流绕轮放,而电磁绕轮收绕软管 组,便可至本 “3” 点的始态以待下次对接了
     4、为电潜艇配携可像飞机挂载物那样被挂携的能在潜航的任何深度及姿态下多 枚连发甚至齐射的,可分别选型对付海陆空甚至潜艇和太空目标的,易定点预留于现知 技术难以侦探的深隐处而让我艇在相应处遥控的,被锁定后就几乎无法规避而击敌必沉 的 《锚射系统》 ;甚至是可携近百万 m3 气体炸药的,可飘或潜航过千里的,主体可是柔 体而隐身的,可代替小核武去瘫痪中小港口的 《气相鱼雷》!至令电潜艇的 ( 尤其非核 ) 打击力超过现有核潜艇。 在今世欧美经济急赖热邀我方船舰游出的拖携掩掩护下,这小 巧又隐蔽的电潜艇估必易冲破任何 “岛链” 及可预见的一切霸权主义封锁。 且这电潜艇 的造用都极不显眼 ;且艇内可不含所谓敏感的高科技,即使被对方俘获,也极易事前丢 沉挂载物去瞒过深远的战路意图。
     5、再多花些钱,请大海船悄悄地选点多向深海多扔些 《助潜蓄电池系统》。 让 电潜艇发展到易抓捞到其常放出的供充电缆悄悄地补充的 ;连武器弹药也可类此补给。 甚至研发 《超导远距助潜电缆》 从基地向其补电并通讯联络,以便在难得商船助充的战 时,这电潜艇仍能高效工作——甚至很大程序上取代噪声必小不了的核潜艇。
     6、更极易把上述对接输送装置改为输送流体 ( 甚至是电——液互共用 ) 的,便 更大增潜艇的水下持久力及隐身能力了。 若为柴——电潜艇送到柴油和氧,便可让它在水下也能长开柴油机 ( 其它内燃机及热机亦然 ) 了。 若为加配了燃料电池的电潜艇送到 氢和氧,便可令它长期超静隐地超深潜了。 若送到的是牛奶、水溶营养物甚至是粉状食 物的,则连核潜艇都必会需用到的了。 极易助令我潜艇部队全面取得水下优势 ;万一, 在电磁及空间优势全失时,也易迅速扼制对手的海路,令其求和 ;甚至不难全歼其舰船 和海港,更甚至不用核及生化武器也办得到。 可谓捍卫和平的秘技绝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廉商易高效——全部构件均是现常见闻中可选用到,只需巧妙地重组,无需 敏感的高科技。 估设令一艘过万吨船可全隐潜钩送电的耗万美元,加供氧及柴油的增 二十万美元 ;一柴电潜艇配环受电的 5 万美元,加受氧和柴油的增 8 万元美。 让我国现 约几十艘的潜艇能得到二百艘海船此法携护的花费估仅 9 千万美元,2 年内可让我潜艇部 队增效过倍。
     2、韬光养晦,和谐公平——全部工程均易小分散低调甚至全隐蔽实施。 不会象 要大花钱大工程造航舟那样易轰引新的军备竟赛。 有争议时,都易锚放渔网臭气及宣传 品等让我艇离开后再起效宣示,小事化无。 万一开战,也可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且几 乎全不必伤及对方陆基平民,既可大事化小,又可得民心。
     3、安全可靠 :易识耐用——易尽量多让潜艇在百米水深下活动,大减受攻击、 受磁撞之危。 且结构简、易操作、少故障、易监控,尤易从海船向下用水下影视、被动 声纳等外人难觉察的手段监测凡觉可疑漏气或漏浮物即中止对接、迅速分离 ( 本身就可 留有船艇间的近百米的安全距离及大大的警视预报水域 )。其构件又决不精脆且极少刚性 冲击产生,估必耐用可靠。
     4、军民互利,群众实益——易军务重融会于商军务民事中,即使海船上有外军 事家也极难发现其秘,发现了也难晓其奥妙,知晓后也难作非议,出非议时我们也可劝 他转搞这些会比大军火既安全又减磨擦、削军费、利民生。 且海船干此活时,可得到稳 定的财务 ;技术成熟后更可附加互为探排险情、救生接济、驱海盗等。
     5、环保减污,节能降耗——首先大减核泄漏,再是减少潜途往返耗能。
     6、易转民用、科学发展——纯技术上看,极宜推广尤其风浪中的各种对接、补 给、拖救作业,成为日益大展的远洋渔业、采油采矿、渔排围垦、旅游、水上居民等提 供避风、救护等服务。 大助发展海洋事业,拓宽民生空间,会比向太空进军更现实易 行,起码在近十年的技术知质内更少难控的后遗症及危险性,更利群众参予,增就业又 益科普。 附图说明 :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其中某图的视向有倾斜时,均按 转过较小角度至平行于相应图纸边缘绘出,凡未说清楚要求之物,均应由钢铁造到刚强 韧且防海水腐蚀。
     图 1 是据本发明提出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用于两潜艇准备对接时的示意 图,比例尺约为 1 ∶ 160,但其中第 11 和 16 号物件的比例尺约为 1 ∶ 1000。
     图 2 是图 1 的第 4、6、8 号构件为主的 A 向局部放大视图,图 3 是 ;图 1 的第 13 至 16 号构件为主的 B-B 向局部放大剖视图,这两图比例尺约为 1 ∶ 10。图 4 是图 3 的 C-C 向放大剖视图,比例尺约 1 ∶ 3。
     图 5 是图 4 的第 33 号构件附近的 G-G 向局部放大二级阶梯剖图图,图 6 是图 5 的 H-H 向局部剖面图,这两图比例尺约 1 ∶ 1。
     图 7 是图 3 的 D 处局部放大视图,图 8 是图 3 的 E 向局部放大视图,这两图比 例尺约 1 ∶ 2.5。
     图 9 是 4 第 33 号构件附近的 I-I 向局部放大二级阶梯剖视图,比例尺约 1 ∶ 1。
     图 10 是图 2 的 F-F 向放大剖面图,比例尺约 1 ∶ 5。
     图 11 是图 10 的 J 向局部放大视图,图 12 是图 10 的 K 向局部放大视图,这两图 比例尺约 1 ∶ 2.5。
     图 13 是图 3 的机构在刚完成了某次对接后正要解脱对接时的示意图。
     图 14 是图 13 的第 40 号构件为主的 L-L 向局部放大剖面图,图 15 是图 13 的第 27 号构件为主的 M-M 向局部放大剖面图,图 16 是图 13 的第 31 号构件为主的 N-N 向局 部放大剖面图,图 17 是图 16 的 P 向视图,这四图比例尺约 1 ∶ 2.5。
     图 18 是图 13 的机构要为下次对接作准备时的示意图,图 19 是本发明用于助 飞机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图 20 是本发明用于助航天器间对接的示意。 图中 :1、凹 隔箱 ;2、钩绕轮 ;3、中索 ;4、塞 ;5、中结点 ;6、定塞销 ;7、钩杆 ;8、钩枝 ; 9、挠管组 ;10、挠管接头 ;11、钩接体 ;12、喷流 ;13、软管组 ;14、锥壳 ;15、 定塞轮 ;16、环接体 ;17、驳流口 ;18、驳电瓦 ;19、外密联件 ;20、导环筒 ;21、 探 测 器 ;22、 被 磁 段 ;23、 导 槽 ;24、 组 环 箱 ;25、 内 测 器 ;26、 摇 块 ;27、 动 压 轮 ;28、视窗 ;29、变流支架 ;30、托梁 ;31、摇轴 ;32、夹盘 ;33、通流轴 ;34、 大流孔 ;35、支脚 ;36、导板 ;37、静压轮 ;38、夹磁盘 ;39、磁控轴 ;40、动板 ; 41、齿轮 ;42、螺钉 ;43、轴塞 ;44、电刷 ;45、滑电环 ;46、绝缘环 ;47、电线接 头 ;48、 隔 环 ;49、 绝 缘 盘 ;50、 中 密 联 件 ;51、 透 盖 ;52、 大 外 封 圈 ;53、 大 轴 承 ;54、大内封圈 ;55、调节螺母 ;56、紧定螺钉 ;57、气嘴 ;58、气管 ;59 通流轮 芯 ;60、内舌 ;61、螺轴套 ;62、胶皮电线 ;63、喷管 ;64、水嘴 ;65、挡套 ;66、 小轴承 ;67、调流孔 ;68、长螺栓 ;69、中封圈 ;70、大密联件 ;71、大盖 ;72、小 内封圈 ;73、轴套 ;74、销 ;75、外封圈 ;76、通流盖 ;77、内套 ;78、小密联件 ; 79、内套芯 ;80、芯环 ;81、小销 ;82、通流软管 ;83、芯杆 ;84、通流摆管 ;85、 通 入 流 体 ;86、 软 管 罩 ;87、 无 头 螺 钉 ;88、 电 瓦 隔 套 ;89、 绝 缘 膜 ;90、 胶 皮 电 缆 ;91、韧绳 ;92、定塞螺钉 ;93、驳电簧片 ;94、驳电螺钉 ;95、韧夹片 ;96、夹 片螺钉 ;97、塞栓 ;98、塞芯 ;99、驳流孔 ;100、摇销 ;101、螺轴 ;102、螺销、 103、螺轴母 ;104、防漏盖 ;105、限摇绳 ;106、摇轴套 ;107、压摇簧 ;108、摇掣 ; 109、摇架 ;110、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
     图中,钩接体 11 及环接体 16 可分别是潜艇或舰船或航空、航天器,只要两者距 离不超百米且相对速度不太大并航线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小于 10°的,其它参数不必苛 求就大有机会让其一拖着长绳的钩勾住其二放出的大环的,一次勾不住就掉头再试几次 就几乎十拿九稳。 这在现有技术全可办到。 本发明将大大提高这种成功的机会,再保障勾住后有效地传递补给而事后又迅速安全分离。
     图 1 的实施例中,设 :环接体 16 是已能量不裕故意慢航于较深水处的小潜艇。 而钩接体 11 是快速从后上方追来的大潜艇,它在约朝下的外表尽量不近推进器及原有凸 出器件处设有防漏的挠管接头 10 连通着约百米长而韧的挠管组 9——下延连通优质塑胶 造的搴 4 的上端。 其中有驳口可让流体从钩接体 11 内向挠管接头 10 压入挠管组 9 内的 通道流至塞 4 内。 塞 4 造成中间大,分别上下缩小的双锥圆榄核形且轴线开空腔 ;塞 4 下部径向被一根塞栓 97 下穿透并挂定承牢着可沿塞 4 的轴线垂下的钩杆 7 上端 ;钩杆 7 下端固连四枝分叉向四方的强弹韧性可勾挂起十万克重物不脱但勾物过重 ( 如二十万克 ) 时又会变形放脱过后又会弹复基本原状的弹簧材料造的钩枝 8,形成能如锚状向四面八方 钩物的万能钩体了。 当这钩勾住条或环状物而被连塞 4 拖入并凭其下锥体塞卡封于环接 体 16 开设的锥壳 14 口中时,就临时在钩接体 11 和环接体 16 间建立起新的可防漏的软挠 性管通道,既可输送流体,更易传递凡有导体相互接触相连就通的电流之能量或信息流 了。 事后的万能钩,则可能凭设于挠管组 9 的中点处的中结点 5 的韧绳造的中索 3 连绕 近轴线设定于钩接体 11 壳的。 配设收放卷绕动力的钩绕轮 2 了。 只要配设令下述三段 长度是这中结点 5 至挠管接头 10 的 ≥ 中索 3 的 ≥ 中结点 5 至所连的钩杆 7 最下端的,就 易在钩绕轮 2 的收绕中先收尽中索 3,接着以中结点 5 为始点双段并列齐收绕挠管组 9 的 上段和下段,甚至连塞带钩都绕到钩绕轮 2 上 ;当钩绕轮 2 反转时,就可把所收绕物重 新放伸。 从而易造到这挠管接头 10 至塞 4 间的可挠曲通道在含收绕和伸放的全过程全时 段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和接触性通路以及在较高压强下的小量流体过道 ;且当这中结点 5 一离开钩绕轮 2 时,这流体过道即变全通了。 即使在深潜入海的钩接体 11 内,也极易 凭此决不受泄漏所阻且机动甚至自动化地把很长的管线伸垂向深远处或再收拢至不碍航 行了。 因这方法极简廉,宜易推广用于家用电器的连体引线——用后可即象钢卷尺般全 自动缩回,免受潮受压或受热等而损,大增用电安全及美观整洁。 为进一步减免上述配 件凸设于外壳造成的阻碍,则可设一不漏的凹隔箱 1 密焊于钩接体 11 的壳而向其内凹设 出一定密封容积 ( 估仅几百升就够 ),把上述相关构件装设其内,这箱的出口可易尽量设 平于相应钩接体 11 的外壳相应处加盖 ( 本文略去此类极常规技术内容 ) 至几乎保持原有 外壳的平滑。
     在环接体 16 的壳上开设向上的约 Φ30cm 圆孔,平密焊牢着内锥孔能与塞 4 下锥 壳体紧密配合的锥壳 14 的大端——而让小端伸入环接体 16 内,再凭用含法兰盘目类同后 述的中密联件 50 形效的外密联件 19,连牢通径 17cm 长 2 至 9 米的导环筒 20 再乘直入内 焊连约厚 21cm、高 70cm、上边水平宽 62cm 有一约 95°角近导环筒 20 的、其余两锐角 均设成大圆弧的三角形扁盒状的组环箱 24 焊密构成如胃连食管状可不对环接体 16 内外产 生不良泄漏又可向外进流,向内给养的形式 ;该箱近下角处设有管状的通流轴 33 活穿过 这扁盒的一对平面,另一锐角处也类此地设有磁控轴 39,并设定这两轴凡按图 3 顺时针 方向转动时是放出,逆转时是收绕软管组 13 的。 这对平面之一处的箱体改为近平板状的 大盖 71 可先拆开。 通流轴 33 约通径 Φ35mm。 中段外径 60mm,再两端以约 Φ50mm 外径伸长。 两片各约厚 6mm、Φ25cm 圆片状带中心 Φ50mm 孔的夹盘 32 固夹套着该轴 中段形成 “H” 字形绕轮状且可在组环箱 24 内腔转动不碰箱壁的。 这通流轴 33 的中段 较近大盖 71 的一侧处沿径向设一直通该轴心通径的孔,再对应这孔在该外表密焊牢一只曲角管状的气嘴 57 根部——而让其特设稍长的造成如家用燃气炉入气硬管嘴般的长嘴段 拐弯成约周向的弧状——但保持与夹盘 32 及通流轴 33 有约几 mm 的适当空隙,以便密套 上软韧的气管 58 可通流至通流轴 33 且不漏的 ;多套 ( 为简化图文,本例仅画出一套 ) 喷 管 63 与水嘴 64 也全类同此法并同拐向连牢于通流轴 33,且各嘴管在相应轴向和周向方位 应错开以避相干涉。 这些气管 58 和喷管 63,应尽量亲密并列成一排软管组 13 长延约百 米至尾段,又连着比这软管组 13 粗少许旦长约半米且易卷曲的可被磁吸又尽量少剩磁且 比重小的被磁段 22 并在其适当处联设由微型摄像机及微型移动电话 ( 俗称 “手机” ) 用 的受话器等组成的探测器 21 用以探测这被磁段 22 在运动时相对附近物件的位置 ( 一般操 作熟练后,大可观察通流轴 33 及磁控轴 39 卷绕软管组 13 的匝数来较准确估算该值,不 必再设探测 21,可省几千元 )。 再在这双夹盘 32 之间向不超出气嘴 58 和水嘴 64 的内弧 侧的圆柱范围内设法以分块金属 ( 图中用了 2 块 ) 或树脂浇注等法配设不与气嘴 57 配套 气管 58 及水嘴 64 配套喷管 63 等干涉的硬芯式通流轮芯 59( 当然可在此后再装设夹盘 32 的 ),再配 2 至 8 枝长螺栓 68 穿连它们连牢着两夹盘 32 一齐构成轮芯较圆整的 “H” 字 轮式的通流绕轮并配几颗无头螺钉 87 令它在通流轴 33 轴向定好位——软管组 13 就能齐 整地被卷到其上或被转放出了 ;在其转放时的气管 58 及喷管 63 应畅通,在卷状时仍可通 过控制卷绕力及配制这些软管时用作管壁材质故意保持的弹拱性来维持仍可让有一定压 强的流体通过。 而探测器 21 电连接着胶皮电线 62( 可含火、零双线或更多条并列的,图 中画的是双线型 ) 并涂胶等至不向外漏电的。 这胶皮电线 62 伴列密贴气管 58 外作为软 管组 13 的附件一直至通流绕轮再拐向环接体 16 的后退方向从相应的一片夹盘 32 的孔穿 出于其后端再贴着朝后的一段通流轴 33 外,向后延 ;而这段通流轴 33 的后段外径以较小 间隙的动配合依次套上 :I 外径约 Φ9cm 前端面带有凹孔含盖着长螺栓 68 的钉尾的圆筒 状的内孔壁切出可容护胶皮电线 62 嵌入的轴向槽的螺轴套 61 压贴着相应的夹盘 32 的后 端面 ;这螺轴套 61 外径的前半段制有螺纹,事先套上调节螺母 55,其无螺纹段以较松的 动配合套上前端面较大并靠近调节螺母 55 后端面 ( 这对端面近心孔处切出倒角锥窝嵌入 可作油封软物造成外带锥面的大内封圈 54) 的由铜或加吧氏合金等造成含油自润滑动的 大轴承 53 ;大轴承 53 的大端是约 Φ120×9mm 圆盘后连体缩为 Φ10×4cm 的圆筒状以小 过盈配合塞入组环箱 24 内平壁的孔中,其小端面又容嵌着类同大内封圈 54 的大外封圈 52 再压上由含多颗螺钉、垫圈,多层硬及软的密封簿垫片等组成的中密联件 50 可调防漏地 拧联于组环箱 24 后外平面的法兰圆盘状的轴心设孔不碍螺轴套 61 转动的透盖 51 ;若拧 调中密联件 50 的螺钉并加或减透盖 51 与组环箱 24 间的垫片厚度即易调节至令大外封圈 52 既防漏又小碍转轴了 ;当拧动调节螺母 55 时,同理可令大内封圈 54 达此效,其上的 紧定螺钉 56 用以防止调节螺母 55 乱动。 II、至此尚外露了的螺轴套 61 后端面依次紧贴 上 :一件外径 Φ11cm 圆片状、中心孔带缺口避开胶皮电线 62 的绝缘盘 49,再贴上一只 铜造外圆光滑 Φ8cm 内孔设点状电线接头 47 与胶皮电线 62 中的某长导体可靠地电连接后 再粘塞入不导电的绝缘环 46 至不向内漏电的滑电环 45,且两端面尽量平整再贴上一件绝 缘盘 49 再贴上一只不导电的圆环外径约 Φ80m 状的中心孔类同绝缘盘 49 的隔环 48,再 贴上一件绝缘盘 49,再贴上一套滑电环 45 加电线接头 47 加绝缘环 46 组合体,再贴上绝 缘盘 49 一直到胶皮电线 62 中的所有隔开的长导体都配好上述滑电环 45 及绝缘件为止, 再贴上大圆盘状、中心盲孔压套于事先焊填入轴塞 43 于通径孔到该端头能防漏的通流轴33 的最后端后外处的齿轮 41——并在其后端面拧入 2 至 4 颗有意偏离轴心的螺钉 42 固连 通流轴 33,便可通过外配动力机构啮合齿轮 41 令通流绕轮转动了。 这 “II”点起至此述 的各物件间相贴的端面及其被胶皮电线 62 塞过的槽口均应先注胶粘塞至不漏后再装配。 其中每只滑电环 45 外周还被类同电动机中有用到的电刷 44 弹压滑触着,以便在其转动时 也能向不转动处传递电量或信息。
     另外,朝向环接体 16 的前进方向 ( 以此方向为 “前”、反之为 “后”;全文同 ) 的一段通流轴 33 的外表依次套上 :A、小过盈配合的、压贴着相应一件夹盘 32 前端面处 切有缺口避开长螺栓 68 钉头的圆环状的挡套 65。 B、滑动配合类同于大轴承 53 的、容 嵌类同大内封圈 54 的小内封圈 72 的小轴承 66,再让大盖 71 设孔以小过盈配合套压在小 轴承 66 的颈外眉前处 ;再凭类同中密联件 50 的大密联件 70 把大盖 71 与组环箱 24 防漏 地联成盒状 ( 可压调小内封圈 72 的防漏及箍轴力 ) 并配销 74 定相互位置。 C、箍上类同 大内封圈 54 的中封圈 69,再以大间隙配合套上前后端均能容嵌密封圈的圆筒状轴套 73。 D、箍上类同大内封圈 54 的小外封圈 75,再以大间隙配合套上类同透盖 51 的通流盖 76 并配类同中密联件 50 的小密联件 78 把它拧联于大盖 71 前外平面,并可压调小外封圈 75 及中封圈 69 的防漏及箍轴力。 在这 “D” 点前,还应先向该端的通流轴 33 的长芯孔内 以尽量小间隙的滑动配合塞入簿圆筒状的、最好能象气泵或液压缸活塞般周边会微胀滑 贴于通流轴 33 的芯孔壁的材料结构的内套 77——它前后两端又连体各设有小辐条承连着 短小圆筒状的内套芯 79。 这前后一对内套芯 79 尽量对准通流轴 33 的轴线设对通孔以滑 动配合承托着芯杆 83 的后直段——让其尚空的前段弯成约 R30cm 大孤拐转 90°变横平直 伸约半米。 这芯杆 83 后直段外径又以小过盈配合箍套上两只小圆筒状芯环 80 并各配径 向插透后再弯头固定的小销 81 固联着以小间隙分别贴着前后各一只内套芯 79 的外端面, 至可凭这不转动的芯杆 83 去推拉转动的内套 77 沿轴向移动了。 其中还应尽量设令在通 流轴 33 芯孔内的物件造型少碍通流的。
     内套 77 后端还应连体于其外圆周的约 1/5 孤长又沿平行于轴向凸伸出长 11cm 的 内舌 60。 而轴塞 43 内前端则应设留弓形缺口及心孔,以滑动融合卡容着内舌 60 又避开 芯杆 83 后端及连联物 ;至让配套的内套 77 够位后移能封密通流轴 33 通向水嘴 64 的通孔 却让自身薄壁上设的调流孔 67 对准通通流轴 33 通向气嘴 57 的孔。 而通流盖 76 前段连 体伸着长嘴管滑含通流轴 33 前端面还留点间隙再即突缩成比内套 77 的外径更幼小 4mm 长约 6mm 的通孔可让流体通过却挡住内套 77 不会脱出——当内套 77 前移至此时,即可 全放通水嘴 64 的孔,却封住通流轴 33 通往气嘴 57 的孔。 但这肉套 77 前后移及全过程 中,连体的内舌 60 始终被轴塞 43 的弓形缺口滑卡着而保证必随通流轴 33 同步转动而不 能两者相对转,以保障调流孔 67 不会错位。
     这通流盖 76 的前伸嘴管外径紧密地套牢着通流软管 82 的一端——这软管长度应 比芯杆 83 此时尚无被围挡的部分短约几 cm,且除去两端各一小段外全造成易弯拐 150° 成中线约 R25cm 弧管仍保持通流能力缩减率不超 50%的且宜反复弯曲的构形 ( 估以波纹 管状为好 )。 这通流软管 82 宽松也含套着芯杆 83 的前直横段——至此杆尽头段约有 5cm 长度被松伸入一通径 Φ4cm 外径小于 Φ6cm 轴线约平于该芯杆 83 前直横段的硬质通流摆 管 84 中时,这通流软管 82 尚可晃悠的一端口紧密地套牢于通流摆管 84 此端外。 这通流 摆管 84 长近 1 米,另一端口则密接牢类同通流软管 82 的另一软管通入流体 85 可流通至气管 58 或喷管 63 了,通流摆管 84 该端外表还固连着转动轴线垂直于芯杆 83 所在平面的 活动较链支承于变流支架 29 一端——其另一端固连于托梁 30 近组环箱 24 处——至令通 流摆管 84 被推扳时能按规定轨迹推拨芯杆 83 再带动内套 77 控制通入流体 85 能有效地选 入气管 58 还是另选入喷管 63 并防漏了。 这隔着软管套去控拨内部机构的装置,还宜推 广于各类液气压传输、潜水气密机器中的控制把手装置以保障其动作有效可靠又防漏。
     至此,这通流轴 33 及配套件组成的机构便可有效防漏地令基本固定处为一端通 至能被卷绕的软管的移动端间随时可控流体通多路及通电波信息、并在某时流通某一种 气或液体、过后改流另一种了。 这种机构也可取代前述的钩绕轮 2 加中索 3 加中结点 5 及挠管接头 10 的功能,且结构更紧凑流通阻力及泄漏更小 ;但成本较高且难以同时流通 一种以上的气或液体。
     磁控轴 39 则学用上述通流轴 33 能在旋转中可控地通电流的结构,以激发两片夹 磁盘 38( 类同夹盘 32) 间夹设的构形类同直流电动机中有用长导线绕作电枢线圈的转子般 的电磁轮芯等构成的电磁绕轮得磁时即可吸住被磁段 22 连体收绕软管组 13——失电失磁 时则会把它们全放脱了。
     环接体 16 的对接操作按以下五步进行 : 一、要待对接时,让磁控轴 39 通电激电磁绕轮生磁,吸绕牢着被磁段 22 ;再让 磁控轴 39 和通流轴 33 分别连同各自的配套件按图 3 方位的顺时针转动尽量转放出软管组 13,但不要转至与软管组 13 分离——这情况的测控可以两轴各自附配的转数计去计估软 管组 13 放出的长度去掌握、也可以组环箱 24 侧壁开设的视窗 28( 组环箱内还应设些小灯 泡以利 ) 摄看 ;视窗 28 应造成有防漏玻璃窗口且可拆卸变成较大的口为好,以便可伸手 入组环箱 24 内搞点小维修或拨动调节螺母 55 连体于外圈的径向枝块来调拧之。
     在放开软管组 13 的同时,可以大流孔 34 向组环箱 24 内泵压入海水以助送软管 组 13 尽量露出于环接体 16 外的海中——同时又控令通流轴 33 向气管 58 压入压缩空气去 助这时一端连于通流轴 33 而另一端连于磁控轴 39 的软管组 13 胀浮成环状去待勾接了 ( 参 见图 1)。
     即使钩接体 11 和环接体 16 相互都落后到无法测知对方所在,也易可凭最基本的 惯性导航装置及计时计程装置等导驶互相距几百米之内的。 至此,两者就极易通过相互 早已约定 “之”字轨迹慢驶至让钩枝 8 勾住软管组 13 而不易脱的了。 若在塞 4 下端及软 管组 13 中段会被浮至尽量高处的部位再加装些探测器 21 来助就更好,甚至可作为舰艇探 测敌人或海底状况的新新工具,极易造成雷达测不出又不放出让外热且能平衡地把摄像 凭导线传至超百米深处的潜艇的潜望器。 可大大减免其与美舰撞或被发现之危——详见 《特深潜望器》项。 另为增被勾到机会,还可特拨内套 77 至前极位如图 4,封住气嘴 57 的内入口,让先前充入的空气闭贮在气管 58 内 ;这又必让水嘴 64 的内入口敞开,并即时 向通流轴 33 压入海水经水嘴 64 入喷管 63 再从其管壁适当部位开设的小孔中喷出成喷流 12 以产生反推力助软管组 13 适当机动去迎合钩枝 8 了——为简明表述,仅以图 1 至图 6 为例画出一根喷管 63 且其喷流 12 仅设在其靠近通流轴 33 的一侧 ( 相当于图 1 示环接体 16 的左舷,以下舷向及指向均以此为准 ) 并喷向软管组 13 构成的环之内又偏向后 ( 相对 于环接体 16 的右后指向 ),这也足以令该段软管组 13 多向前外方向 ( 即偏向左舷 ) 移令 其组成的环不至缩拢失效 ;这环接体 16 就易时而偏向右转,时而间断放喷流 12,或以别
     的小机动航向配合这单向喷流 12 的间歇性令软管组 13 的环得到不少额外机动了。 实用 时,极易再加一只水嘴 64 及一根喷管 63 特意又在其不近通流轴 33 的而近磁控轴 39 的一 侧产出与刚述的喷向不同 ( 例如是按环接体 16 的左后指向 ) 的喷流 12 的。 至此即使环 接体 16 再缺能机动,也易凭很小能量操控软管组 13 有效机动去迎合钩枝 8 了。 为避免 这些气管 58、喷管 63 及胶皮电线 62 间长长的并列线关系中有粘贴不牢而出现大到会让 钩枝 8 勾入的环状缝隙的,可在外周加用韧簿布料造的软管罩 86 把它们包裹着,并在其 间隙中多加些牢粘胶至令各自尽量相对定好位 ;但注意这软管罩 86 也照应留设孔与喷管 63 喷出喷流 12 的孔对齐——若嫌这对齐不久牢至会碍喷流 12 的,则可让这软管罩 86 采 用蚊帐布式的多眼网结构以让喷流 12 可从网眼喷出而少受碍的 ;而这些网眼也必应极易 造到决不会大到能让钩枝 8 伸入的。 而此构成的软管组 13 就能很可靠地形成单一的可让 钩枝 8 勾住的大环了——为与此配合,钩枝 8 的端头也应造得圆钝些。
     二、当钩枝 8 勾住了软管组 13 后 ( 这可因软管组 13 被勾牵紧拨动板 40 的幅度 而知,若适当为此配设探测器 21 就更好 ),即可开动动力驱通流轴 33 及磁控轴 39 分别 都逆时针转动去收绕软管组 13 牵连着钩枝 8 及其拖连物件向环接体 16 移近,直到其塞 4 在此拖力作用下紧密地堵住了锥壳 14 的大端入口,便可相互通流补给了——此刹前,凭 多颗定塞螺钉 92 拧贴设在塞 4 外表大腰环以上平行于其上锥母线的且均布的两根定塞销 6 的下尖端凡碰到轴线平行于环接体 16 轴线并设定于其外壳均布于锥壳 14 大端入口边外 能灵活自转的 2 只定塞轮 15 时,必会被滑向这定塞轮 15 之侧,从而带同塞 4 下端凭驳电 螺钉 94 联牢又迫拱至有弹凸弧的、电连接着胶皮电缆 两片驳电簧片 93 必分别对准 弹触两件驳电瓦 18 ;且塞 4 下锥体中段设外圈环沟围身通及驳流孔 99 可保证挠管组 9 中 的输流能经塞 4 内孔道易对准沟通锥壳 14 中段开设的驳流口 17 的。
     三、上述办妥后 ( 这可由钩接体 11 向挠管组 9 送入染色海水而让环接体 16 从其 驳流口 17 或大流孔 34 抽取的液色及抽阻力来察知几个关键处是否无漏了 ),可凭大流孔 34 抽走组环箱 24 及导环筒 20 内的水,并设法补入适当气体 ( 例如可压制电火花及灭火的 CO2 等 ) 后,再由环接体 16 经驳电瓦 18 至驳电簧片 93 经挠管组 9 中的胶皮电缆 90 等向 钩接体 11 发出密码弱电流,先可试证电路良好及无漏、又可确认是自己人无误后,钩接 体 11 即可向环接体 16 送电透液送气甚至送粉末了。 若所送通之物不会腐蚀组环箱 24 内 的物件的,则可免去驳流口 17 及其通流结构,并免除塞芯 98,让塞 4 中孔直通流至大流 孔 34,会更简化结构更防漏更允大流量。 否则就应仅凭经驳流口 17 去吸取流了。
     四、送流补给足后,则可放让通流轴 33 及磁控轴 39 都顺时针转全放出软管组 13( 这易凭环接体 16 相对钩接体 11 缓速移离或钩绕轮 2 的收牵来助 ),并让磁控轴 39 及 其固连构件退去电磁,放脱被磁段 22——至软管组 13 的一端失约束而成不了环——令钩 枝 8 再不能勾住它 ( 参见图 13)。 更可让钩接体 11 及环接体 16 分离了。
     五、分离后,钩接体 11 即易收拢挠管组 9 等回复常态行驶。 而环接体 16 则应 先让通流轴 33 及其绕轮尽量收绕软管组 13 却决不绕到其牵连的被磁段 22 的 ( 这可凭收 绕匝数估计或探测器 21 或内测器 25 探知 ),而让磁控轴 39 及其固连件又再得电生磁守在 被磁段 22 必经的路径劳,待其一到即吸住它并压得与它密连的探测器 21 中特设的一只小 开关发出信号 ( 这也不难让人看着相应摄像机发信,甚至自动化的 ) 即令通流轴 33 及其 固连件停转并放松以免收绕软管组 13 过头。 再令磁控轴 39 及其固连件逆时针转绕牢着这被磁段 22 或其所牵连的软管组 13( 一部分 ) 也可准备待下一次对接的第 “一” 步开始 了。 最好是让软管组 13 尽量都绕到磁控轴 39 及其固连件上,仅让其接头仍连牢着通流 轴 33 及其固连件——再要对接时即可凭此一边向气管 58 充气,一边让磁控轴 39 及其固 连件顺时针转放出软管组 13 就更易让软管组 13 更快地浮出于锥壳 14 的大端口了。 为保 障被磁段 22 不会被通流轴 33 及其固连件转绕过头或绕偏或牵令至无法被磁控轴 39 及其 固连件磁吸到,则可在组环箱 24 内壁凭设固多颗类如固墙钉杆般的支脚 35 承固着两件簿 板状的导板 36——并令其每件的内平面分别与相应的一片夹盘 32 及一片夹磁盘 38 的内平 面尽量全平齐。 且这导板 36 又应有尽量大的面积都决不影响前上所述的一切动作功能的 ( 只要那处有影响,就把该处的导板 36 削去一点或移开一点即易成。 下述加装的配件也 如同此 ),从而可夹导软管组 13 在被收或放时决不会被绕偏了。
     再在两导板 36 相对照面所含范围内 :先在尽量靠近通流轴 33 上的通流绕轮收绕 软管组 13 的切入点 ( 以平均值为准 ) 处设一铜造成中段 Φ20mm 露空滑卡在两导板 36 之 间、两端各 Φ12×9mm 滑穿入两导板 36 的照面孔内可灵活自转的静压轮 37 靠贴着该处 的软管组 13 较近夹磁盘 38 的一侧面把两者分隔开——这处软管组 13 的背面 ( 即另一侧 面 ) 凡当欲令磁控轴 39 配成的电磁绕轮吸住被磁段 22 的前瞬即被一套有意落近的动压轮 27 贴紧 ;至令动压轮 27 与静压轮 37 之间的孔隙仅必能让较幼较软的软管组 13 通过,却 必挡卡住较粗较硬的且被向下运动的软管组 13 拖下的被磁段 22——并设令它的此时在最 高处的端尖比夹磁盘 38 的最高点稍低些——以便利于被由磁控轴 39 配成的电磁绕轮吸弯 绕到——为增此效果,还特设有动板 40 必仅刚在此时把被磁段 22 推压向电磁绕轮。 这 动板 40 造成横截面类如 “T”形的平直块状,其上横板块平齐地滑套于两导板 36 照面齐 设的导槽 23 中必仅能平移地把贴近它的被磁段 22 或软管组 13 的某段从不会与两片夹磁 盘 38 的照面线有接触可能的位态推压至必能接触到电磁绕轮的位态。 这动板 40 的竖块 中部且不近夹磁盘 38 处设有小竖槽滑卡着摇销 100。 摇销 100 又固根设于一似三角形平 片的摇块 26 上部——此块下部近静压轮 37 的一角处设连动压轮 27。 摇块 26 下部的另一 角处凭螺销 102 固连着摇轴 31 并可绕它作平行于导板 36 的摇摆运动带连动压轮 27 去工 作,又带连摇销 100 去推动板 40 工作。 动板 40 及摇块 26 均应尽量靠近两导板 36 之间的 对称平面为好。 每套动压轮 27 造成直身圆筒形两只分列于摇块 26 两侧面至相应一导板 36 之间处能防止软管组 13 被摇块 26 碰损的位态,这两只动压轮 27 最好是直径相等的, 若其中一只较长——则在其孔内滑套入约是等长的、中心设有螺纹盲孔的螺轴母 103 ;而 另一只动压轮 27 孔内则滑套入一螺轴 101 的头端及大径段——让其连体的小径段以小过 盈配合塞入摇块 26 相应的孔中再伸出其切有螺纹变得幼少许的尾段拧固入刚述的螺轴母 103 的螺孔内——再从这盲螺孔底偏心穿出至螺轴母 103 的外端面设一小螺孔拧入沉头至 不会碰到导板 36 的一颗螺销 102 顶紧着螺轴 101 尾防其旋松 ;这便为摇块 26 装好动压轮 27 了——也应类此法在动板 40 分别近夹磁盘 38 的最高点及最低点同高的两位处各装一只 压轮让软管组 13 以减磨损。
     摇轴 31 可造成光身直轴状,滑穿套于两导板 36 照面对开的双孔中,其一端伸出 再从组环箱 24 的平壁的孔中及其后侧旁配类如透盖 51 形效的防漏盖 104 中滑穿出于其后 端面外,最后以小过盈配合塞于一手指状的摇柄 110 根部的孔并配有螺销 102 让两者连牢 为止。 摇柄 110 的动端齐连牢着一根压摇簧 107 及一条限摇绳 105 的各一端。 压摇簧 107的另一端被固连于组环箱 24 壁壳外就近此处的摇架 109 中镶设的一按钮式摇掣 108 弹顶 着——以至常弹推摇柄 110 带同摇轴 31 沿图 3 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趋令动压轮 27 靠 向静压轮 37 且动板 40 靠向磁控轴 39。 这限摇绳 105 的另一端则滑穿过摇架 109 特设的 可由螺销 102 封锁的小孔子并留长尾段——当拧这螺销 102 松放长限摇绳 105 时,图 3 或 图 13 所示的机构就会变为图 18 的状态——还应设令此时的动板 40 及其附设的压轮等与 磁控轴 39 配成的电磁绕轮间本就容留着软管组 13 的孔隙仍无碍软管组 13 或被磁段 22 滑 移通过的——这样造可保障当被磁段 22 远未接近组环箱 24 时就有人误控机构成图 18 状 态的情况下,仍可让被磁段 22 仅必被动压轮 27 配静压轮 37 所卡而不会受动板 40 及其附 件的阻碍至行不近电磁绕轮的了。
     当用手推摇柄 110 克服压摇簧 107 的弹力尽量复位至图 17 的状态并拧其中的螺 销 102 锁定限摇绳 105 令摇柄 110 及摇轴 31 适当定位定格后,这机构又会回复图 3 或图 13 的状态了。 摇轴套 106 可造成直圆筒形,能助摇轴 31 在轴向定好位即可。
     凡当软管组 13 被钩枝 8 勾牵张紧至推移动板 40 比其在图 3 的位态更右移时,就 会通过压摇簧 107 重压摇掣 108 发出信号示意可开始第 “二”步了。 设连于动板 40 主责 为察被磁段 22 是否已到相应位态的内测器 25 可象探测器 21 那样造就。 电瓦隔套 88 只要 能把两件驳电瓦 18 粘牢于锥壳 14 近小端出口处固连成一刚体且相互间不导电即可。 绝 缘膜 89 可由油漆涂在导环筒 20 内壁贴近锥壳 14 处以防被驳电簧片 93 误触时漏电即成。
     胶皮是缆 90 可并列于挠管组 9 内,并通过挠管接头 10 能电连接着钩接体 11 内 的电器的。 韧绳 91 可由尼龙造成并列于挠管组 9 内,能代替挠管组 9 承担较大的过拉力 防其损坏即成 ;其下端可由韧夹片 95 加夹片螺钉 96 拧夹连于钩杆 7 上部——它上方的塞 芯 98 可用胶造至密封塞 4 的轴线腔下口即成。
     挠管组 9 全长直到钩杆 7 中部的及塞 4 的外表均应造成不会拖勾或碰损软管组 13 的。 具体各物件也应造到防止互有不良影响的。
     为免缠扰尾浆,易改至近船头去放出软管,且令软管放出段被充胀至适当粗大 挺起。
     如此布局,可令钩接体 11 为此增的结构筒、操作易——甚至是常拖放塞及钩而 不必任何附加操作的——以至常留在海水中或海底的无人的贮罐也能充当钩接体 11 去助 非核潜艇的耐潜力优于现知核潜艇。 在海底的钩接体 11 也不难放出有浮力的挠管组 9 及 塞钩等向上悬浮至水深几百至百来米处,去迎接机动的环接体 16 改为向下垂放的、连其 气管 58 也改为充水的软管组 13 构成的环。 甚至可让这环接体 16 凭由此改进的 《叠钩塞 对接式全潜布接管线系统》 逐步把军用供油供电供气管线全隐铺通各大洋。
     在图 19 的实施例中,环接体 11 是供油飞机,放出的软管组 13 可凭特意造成能 横向飘张开的外形、喷管 63 喷出的气体喷流 12 推力、气管 58 充入的氢或氦的浮力等等 形成有效的环。 钩接体 11 是受油飞机,只要拖放下挠管组 9 等就易成功,必远优于现知 的。
     图 20 实施例中的环接体 11 是航天飞机,钩接体 16 是卫星。 因太空中不必考虑 空气阻力及重力等干扰,必比在地球更易行此法。 且有大尺寸的条状、环状物助迎钩, 佑必优于现知空间对接装置。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000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0009ACN102020009A21申请号200910192618122申请日20090923B63G8/00200601B63C11/52200601B64D39/0020060171申请人罗晓晖地址510163广东省广州市西郊河沙珠岛花园18栋一单元80272发明人罗晓晖罗凤禧54发明名称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57摘要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能助舰船高效补给。几百米水下的潜艇也易凭它设的筒箱放出带充胀喷流机动力的大软环套住远处另一大容器放出带塞连钩的管线并拖入至此塞堵住筒箱入口、防漏地构成临时补给线。各类舰船。

2、均易携抛这易回收的大容器或直接放管线、甚至陆基设长管线,全潜秘地助潜艇耐潜堪比核能的,且必更轻巧低噪少辐射甚至更宜深潜。事后让潜艇内原吸绕着软环活端的电磁绕轮退磁即易放开这活端开坏甩钩驶离,大减被撞被攻之危。电磁绕轮复磁后即易备下一循环,每次之后都易再循环,极安全可靠。每年花十亿美元易助我军现几十艇常潜往北美、更易隐放网绳缠走占犯南海小岛之徒,无需开战。用作空中加进或航空航天对接也必大增安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13页CN102020023A1/1页21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由潜艇或舰船或飞艇或飞机或飞船作为环接体16放。

3、出软长条物去迎合作为钩接体11的另一系统放出带钩的长条物的勾挂来实现对接,其特征是钩接体11放出的长条物连带的钩去勾住环接体16放出的长度大于2米的软长条物形成的环后,再收绕长条物或坏来对接成临时能传递流体或电流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钩接体11放出的长条物设有中结点5连接着中索3的一端,中索3的另一端绕牢在一绕轮上;这绕轮是收绕中索3及其牵连的中结点5和长条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钩接体11放出的长条物的自由端连设塞4又连设着钩杆7加钩枝8组成的钩勾住软长条物形成的环,又一同被收绕拖入环接体16的一个容器内,至令塞4堵住。

4、这个容器的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环接体16放出的软长条物是含有软管或电线的软管组13它的一端绕牢于通流绕轮作为定端,它的另一端是活端被电磁绕轮吸绕着;电磁绕轮失电时,就磁力必大减至让软管组13的活端在外力帮助下脱离电磁绕轮。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软管组13的活端设连含铁磁物质的被磁段22,当它们被通流绕轮收绕拖移时,受到动板40或加上附设的压轮的推压令被磁段22被重新得电又生磁的电磁绕轮吸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环接体16放出的软管组13内有流动着的流体。7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钩环式。

5、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软管组13中的软管连通能转动的管状的通流轴33外表设有的曲角管又连通着通流轴33的轴芯孔。8根据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通流轴33端面露口的一端塞入名为通流盖76的构件的孔内一端这孔的另一端外壳又被名为通流软管82的软管的一端套着这软管的另一端套住名为通流摆管84的、可摇摆的硬管的可摆动的一端,让流体从通流摆管84流到通流轴33内且这流体通过的孔道内含有名为芯杆83的能被通流摆管84拨动的刚性曲杆。9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其特征是通流轴33的芯孔内以滑动配合塞入名为内套77的薄圆筒,当内套77移到轴内的一端时是堵住。

6、通流轴33通向名为喷管63的软管的通孔,当这内套77移到另一端时,则堵住相应于名为气管58的软管的通孔。权利要求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1/11页3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一种供长潜于水下的船航艇易于捞勾到别的船艇或系统拖长放于潜水下的管线吸取电能或流体或粉碎物,实现水下隐蔽补给的机结构实物电性装置,也适用于其它船舶、航空或航天器间要求在位置变动快且相对极不稳定难以联络观测条件下的拖挂或对接。背景技术0002现知船艇间输送补给,均需在高能见度或有良好观测仪器指导下,并选风浪小,又要大大降低航速等苛严条件下才能进行,而潜艇就更难在不露出水面的条。

7、件下获得补给了,以致大降低其最命报性的隐蔽能力。且看重六千多吨的“海口号”驱逐舰在空气充裕的水面航至索马里附近执勤也需2万吨的“微山湖号”补给舰补给,那仅3千吨左右的非核潜艇要在水下除了水就几乎什么都不能再得。以连通讯也很困难电波传不到,一出声又易换打的条件下,只能单独活动的了,若要到索马里附近即便只走一个直接来回,也不知要上浮几次了即使设有可供水下用的燃料电池或AIP装置亦好不了多少。就算日常水面船只遇风浪求拖救时,也常报道需施救船如何机智勇敢。可见船艇间的对接技术及装备极待改进。再说航空或航天器间的对接,全都需用贵得惊人的技术装备,且往往晃晃悠悠、笈笈可危;就算那出世了几十年的“空中加油”。

8、,也只有少数国家识用,且至今又有谁敢用其为客机加油呢这都证明,现有一切潜航于水中或空气中或太空中的运载工具间的对接装置也极待改进。0003发明目的0004为克服上述运载工具间的对接困难,为便利潜艇、舰船、飞艇、飞机及空间飞船间相互传送补给或拖挂救助,本发明提供一种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00061、让非核动力的潜艇尽量采用电或以流体为燃料却不排出难溶隐于水中的物质的动力装置,甚至改为全电动潜艇,定期潜待我方按计划驶近的舰船求补给来延长潜程,届时两船分别放出软长条物拖带钩或环,再凭重力或向长条物内充入流体又从其穿孔中喷出产生的推力及胀浮力大增跨张度来。

9、增大勾挂对接机会,以实施电或流体输送。且全过程极高效防撞船,尤助潜艇长隐过百米水深下。还特设有电磁绕轮能在两船欲分离时退磁放开某长条物的活端开环甩钩,复磁后又易在常卷绕着这长条物定端的通流绕轮等配合下重吸绕长条物活端成环供下次对接。一次对接不上就可再来,近保不失且极安全。可助一核潜艇带几艘更易小巧静隐甚至更深潜的非核艇远潜近敌处再放它们去接战,起到几艘核艇之功又减冒险及损失。甚至让电潜艇极少浮出水面,凭电动装置的低噪、轻简小巧、少热及辐射及废气散发。有望合隐身性能在短期内优于核动或现知其它动力的。得到更有效的掩护。00072、让我国经常远航又保障忠诚不泄军事机密的舰船多加设能机动地向下拖放或收。

10、卷的、端头带锥塞再韧伸出万能钩的供充电缆,统一按军委的指令在某海域适当时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2/11页4段放出这电缆,待我方电潜艇与之对接后送电供充,过后又全收藏起,极易造至全部担任这供电主体大多是民船就更隐晦了,并易携请多艘电潜艇代去维权,令战力突猛增数倍且出事时损失可大减。00083、为电潜艇加配能在深水下机动实现捞到上述电缆的接充电装置以便适时补电。其结构动作是让这电潜艇腾设出类如一具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形状的,体积约是2M3出口有盖的、自成耐高压又气密的筒箱,其内设有电磁绕轮收绕着软管组的活端,当它绕含这软管组全长时仍仅留出软管组的定端固绕于一只通流绕物。

11、上。兼配设活络管接头、分流阀及泵能向软管组输充水或气的。软管组由电缆及密气管和喷水管各一至几根并列组成。掀开盖后,海水便会流入筒箱,再让电磁绕轮慢慢转动放出软管组同时让泵在分流阀配合下经活端向软管组中的密气管充入压缩空气,至令软管组浮出艇外被胀撑成周长几十甚至几百米的大软环当它相对上述“2”点的供充电缆移动时,就很高效让其万能钩勾住那当然应让双方驾驶配合达成。喷水管可在软管组出箱后由泵在分流阀配合下,充入海水并从其管身中适当处的喷孔喷出产生推力令软管组的环张开成更易于被勾到的动态形状。勾住后令电磁绕轮及通流绕轮齐收绕软管组至尽时,即可连带把供充电缆端头的万能钩拖入筒箱并强牵锥塞堵住筒箱口同时设。

12、定于万能钩至锥塞之间的又电连接着供充电缆的弹触头便会自动弹压着筒箱口内设的静触片实现新增电连接;待抽出筒箱内的一些水至令这新增的电连接处去湿至不漏电后,即可由电潜艇靠筒箱口的静触片弹触头供充电缆向供电舰船发出弱电密码信号按约定送来强电为电潜艇补充了。过后,电潜艇把软管组再全放出并切断对电磁绕轮的供电全令其失磁而放脱其与软管组活端的磁吸连接令软管组不能构成环,再在两船艇的相对驶动中便会令软管组与万能钩分离,让船艇各不相干了。最后,电潜艇转动通流绕轮收绕软管组至快尽时又扳动在旁的动压轮把软管组活端的钢质片段压向重又得电有磁吸力的电磁绕轮,相互吸合对位时,即触发信号令通流绕轮放,而电磁绕轮收绕软管组。

13、,便可至本“3”点的始态以待下次对接了00094、为电潜艇配携可像飞机挂载物那样被挂携的能在潜航的任何深度及姿态下多枚连发甚至齐射的,可分别选型对付海陆空甚至潜艇和太空目标的,易定点预留于现知技术难以侦探的深隐处而让我艇在相应处遥控的,被锁定后就几乎无法规避而击敌必沉的锚射系统;甚至是可携近百万M3气体炸药的,可飘或潜航过千里的,主体可是柔体而隐身的,可代替小核武去瘫痪中小港口的气相鱼雷至令电潜艇的尤其非核打击力超过现有核潜艇。在今世欧美经济急赖热邀我方船舰游出的拖携掩掩护下,这小巧又隐蔽的电潜艇估必易冲破任何“岛链”及可预见的一切霸权主义封锁。且这电潜艇的造用都极不显眼;且艇内可不含所谓敏感。

14、的高科技,即使被对方俘获,也极易事前丢沉挂载物去瞒过深远的战路意图。00105、再多花些钱,请大海船悄悄地选点多向深海多扔些助潜蓄电池系统。让电潜艇发展到易抓捞到其常放出的供充电缆悄悄地补充的;连武器弹药也可类此补给。甚至研发超导远距助潜电缆从基地向其补电并通讯联络,以便在难得商船助充的战时,这电潜艇仍能高效工作甚至很大程序上取代噪声必小不了的核潜艇。00116、更极易把上述对接输送装置改为输送流体甚至是电液互共用的,便更大增潜艇的水下持久力及隐身能力了。若为柴电潜艇送到柴油和氧,便可让它在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3/11页5水下也能长开柴油机其它内燃机及热机亦然。

15、了。若为加配了燃料电池的电潜艇送到氢和氧,便可令它长期超静隐地超深潜了。若送到的是牛奶、水溶营养物甚至是粉状食物的,则连核潜艇都必会需用到的了。极易助令我潜艇部队全面取得水下优势;万一,在电磁及空间优势全失时,也易迅速扼制对手的海路,令其求和;甚至不难全歼其舰船和海港,更甚至不用核及生化武器也办得到。可谓捍卫和平的秘技绝招。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31、廉商易高效全部构件均是现常见闻中可选用到,只需巧妙地重组,无需敏感的高科技。估设令一艘过万吨船可全隐潜钩送电的耗万美元,加供氧及柴油的增二十万美元;一柴电潜艇配环受电的5万美元,加受氧和柴油的增8万元美。让我国现约几十艘的潜艇能得到二百。

16、艘海船此法携护的花费估仅9千万美元,2年内可让我潜艇部队增效过倍。00142、韬光养晦,和谐公平全部工程均易小分散低调甚至全隐蔽实施。不会象要大花钱大工程造航舟那样易轰引新的军备竟赛。有争议时,都易锚放渔网臭气及宣传品等让我艇离开后再起效宣示,小事化无。万一开战,也可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且几乎全不必伤及对方陆基平民,既可大事化小,又可得民心。00153、安全可靠易识耐用易尽量多让潜艇在百米水深下活动,大减受攻击、受磁撞之危。且结构简、易操作、少故障、易监控,尤易从海船向下用水下影视、被动声纳等外人难觉察的手段监测凡觉可疑漏气或漏浮物即中止对接、迅速分离本身就可留有船艇间的近百米的安全距离及大大。

17、的警视预报水域。其构件又决不精脆且极少刚性冲击产生,估必耐用可靠。00164、军民互利,群众实益易军务重融会于商军务民事中,即使海船上有外军事家也极难发现其秘,发现了也难晓其奥妙,知晓后也难作非议,出非议时我们也可劝他转搞这些会比大军火既安全又减磨擦、削军费、利民生。且海船干此活时,可得到稳定的财务;技术成熟后更可附加互为探排险情、救生接济、驱海盗等。00175、环保减污,节能降耗首先大减核泄漏,再是减少潜途往返耗能。00186、易转民用、科学发展纯技术上看,极宜推广尤其风浪中的各种对接、补给、拖救作业,成为日益大展的远洋渔业、采油采矿、渔排围垦、旅游、水上居民等提供避风、救护等服务。大助发展。

18、海洋事业,拓宽民生空间,会比向太空进军更现实易行,起码在近十年的技术知质内更少难控的后遗症及危险性,更利群众参予,增就业又益科普。附图说明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其中某图的视向有倾斜时,均按转过较小角度至平行于相应图纸边缘绘出,凡未说清楚要求之物,均应由钢铁造到刚强韧且防海水腐蚀。0020图1是据本发明提出的钩环式潜航防漏对接装置用于两潜艇准备对接时的示意图,比例尺约为1160,但其中第11和16号物件的比例尺约为11000。0021图2是图1的第4、6、8号构件为主的A向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图1的第13至16号构件为主的BB向局部放大剖视图,这两图比例尺约为110。。

19、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4/11页60022图4是图3的CC向放大剖视图,比例尺约13。0023图5是图4的第33号构件附近的GG向局部放大二级阶梯剖图图,图6是图5的HH向局部剖面图,这两图比例尺约11。0024图7是图3的D处局部放大视图,图8是图3的E向局部放大视图,这两图比例尺约125。0025图9是4第33号构件附近的II向局部放大二级阶梯剖视图,比例尺约11。0026图10是图2的FF向放大剖面图,比例尺约15。0027图11是图10的J向局部放大视图,图12是图10的K向局部放大视图,这两图比例尺约125。0028图13是图3的机构在刚完成了某次对接。

20、后正要解脱对接时的示意图。0029图14是图13的第40号构件为主的LL向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5是图13的第27号构件为主的MM向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6是图13的第31号构件为主的NN向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7是图16的P向视图,这四图比例尺约125。0030图18是图13的机构要为下次对接作准备时的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用于助飞机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用于助航天器间对接的示意。图中1、凹隔箱;2、钩绕轮;3、中索;4、塞;5、中结点;6、定塞销;7、钩杆;8、钩枝;9、挠管组;10、挠管接头;11、钩接体;12、喷流;13、软管组;14、锥壳;15、定塞轮;16、环接体;17、驳流口。

21、;18、驳电瓦;19、外密联件;20、导环筒;21、探测器;22、被磁段;23、导槽;24、组环箱;25、内测器;26、摇块;27、动压轮;28、视窗;29、变流支架;30、托梁;31、摇轴;32、夹盘;33、通流轴;34、大流孔;35、支脚;36、导板;37、静压轮;38、夹磁盘;39、磁控轴;40、动板;41、齿轮;42、螺钉;43、轴塞;44、电刷;45、滑电环;46、绝缘环;47、电线接头;48、隔环;49、绝缘盘;50、中密联件;51、透盖;52、大外封圈;53、大轴承;54、大内封圈;55、调节螺母;56、紧定螺钉;57、气嘴;58、气管;59通流轮芯;60、内舌;61、螺轴套;6。

22、2、胶皮电线;63、喷管;64、水嘴;65、挡套;66、小轴承;67、调流孔;68、长螺栓;69、中封圈;70、大密联件;71、大盖;72、小内封圈;73、轴套;74、销;75、外封圈;76、通流盖;77、内套;78、小密联件;79、内套芯;80、芯环;81、小销;82、通流软管;83、芯杆;84、通流摆管;85、通入流体;86、软管罩;87、无头螺钉;88、电瓦隔套;89、绝缘膜;90、胶皮电缆;91、韧绳;92、定塞螺钉;93、驳电簧片;94、驳电螺钉;95、韧夹片;96、夹片螺钉;97、塞栓;98、塞芯;99、驳流孔;100、摇销;101、螺轴;102、螺销、103、螺轴母;104、防漏。

23、盖;105、限摇绳;106、摇轴套;107、压摇簧;108、摇掣;109、摇架;110、摇柄。具体实施方式0031图中,钩接体11及环接体16可分别是潜艇或舰船或航空、航天器,只要两者距离不超百米且相对速度不太大并航线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小于10的,其它参数不必苛求就大有机会让其一拖着长绳的钩勾住其二放出的大环的,一次勾不住就掉头再试几次就几乎十拿九稳。这在现有技术全可办到。本发明将大大提高这种成功的机会,再保障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5/11页7勾住后有效地传递补给而事后又迅速安全分离。0032图1的实施例中,设环接体16是已能量不裕故意慢航于较深水处的小潜艇。而。

24、钩接体11是快速从后上方追来的大潜艇,它在约朝下的外表尽量不近推进器及原有凸出器件处设有防漏的挠管接头10连通着约百米长而韧的挠管组9下延连通优质塑胶造的搴4的上端。其中有驳口可让流体从钩接体11内向挠管接头10压入挠管组9内的通道流至塞4内。塞4造成中间大,分别上下缩小的双锥圆榄核形且轴线开空腔;塞4下部径向被一根塞栓97下穿透并挂定承牢着可沿塞4的轴线垂下的钩杆7上端;钩杆7下端固连四枝分叉向四方的强弹韧性可勾挂起十万克重物不脱但勾物过重如二十万克时又会变形放脱过后又会弹复基本原状的弹簧材料造的钩枝8,形成能如锚状向四面八方钩物的万能钩体了。当这钩勾住条或环状物而被连塞4拖入并凭其下锥体塞。

25、卡封于环接体16开设的锥壳14口中时,就临时在钩接体11和环接体16间建立起新的可防漏的软挠性管通道,既可输送流体,更易传递凡有导体相互接触相连就通的电流之能量或信息流了。事后的万能钩,则可能凭设于挠管组9的中点处的中结点5的韧绳造的中索3连绕近轴线设定于钩接体11壳的。配设收放卷绕动力的钩绕轮2了。只要配设令下述三段长度是这中结点5至挠管接头10的中索3的中结点5至所连的钩杆7最下端的,就易在钩绕轮2的收绕中先收尽中索3,接着以中结点5为始点双段并列齐收绕挠管组9的上段和下段,甚至连塞带钩都绕到钩绕轮2上;当钩绕轮2反转时,就可把所收绕物重新放伸。从而易造到这挠管接头10至塞4间的可挠曲通道。

26、在含收绕和伸放的全过程全时段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和接触性通路以及在较高压强下的小量流体过道;且当这中结点5一离开钩绕轮2时,这流体过道即变全通了。即使在深潜入海的钩接体11内,也极易凭此决不受泄漏所阻且机动甚至自动化地把很长的管线伸垂向深远处或再收拢至不碍航行了。因这方法极简廉,宜易推广用于家用电器的连体引线用后可即象钢卷尺般全自动缩回,免受潮受压或受热等而损,大增用电安全及美观整洁。为进一步减免上述配件凸设于外壳造成的阻碍,则可设一不漏的凹隔箱1密焊于钩接体11的壳而向其内凹设出一定密封容积估仅几百升就够,把上述相关构件装设其内,这箱的出口可易尽量设平于相应钩接体11的外壳相应处加盖本文略去此。

27、类极常规技术内容至几乎保持原有外壳的平滑。0033在环接体16的壳上开设向上的约30CM圆孔,平密焊牢着内锥孔能与塞4下锥壳体紧密配合的锥壳14的大端而让小端伸入环接体16内,再凭用含法兰盘目类同后述的中密联件50形效的外密联件19,连牢通径17CM长2至9米的导环筒20再乘直入内焊连约厚21CM、高70CM、上边水平宽62CM有一约95角近导环筒20的、其余两锐角均设成大圆弧的三角形扁盒状的组环箱24焊密构成如胃连食管状可不对环接体16内外产生不良泄漏又可向外进流,向内给养的形式;该箱近下角处设有管状的通流轴33活穿过这扁盒的一对平面,另一锐角处也类此地设有磁控轴39,并设定这两轴凡按图3顺。

28、时针方向转动时是放出,逆转时是收绕软管组13的。这对平面之一处的箱体改为近平板状的大盖71可先拆开。通流轴33约通径35MM。中段外径60MM,再两端以约50MM外径伸长。两片各约厚6MM、25CM圆片状带中心50MM孔的夹盘32固夹套着该轴中段形成“H”字形绕轮状且可在组环箱24内腔转动不碰箱壁的。这通流轴33的中段较近大盖71的一侧处沿径向设一直通该轴心通径的孔,再对应这孔在该外表密焊牢一只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6/11页8曲角管状的气嘴57根部而让其特设稍长的造成如家用燃气炉入气硬管嘴般的长嘴段拐弯成约周向的弧状但保持与夹盘32及通流轴33有约几MM的适当。

29、空隙,以便密套上软韧的气管58可通流至通流轴33且不漏的;多套为简化图文,本例仅画出一套喷管63与水嘴64也全类同此法并同拐向连牢于通流轴33,且各嘴管在相应轴向和周向方位应错开以避相干涉。这些气管58和喷管63,应尽量亲密并列成一排软管组13长延约百米至尾段,又连着比这软管组13粗少许旦长约半米且易卷曲的可被磁吸又尽量少剩磁且比重小的被磁段22并在其适当处联设由微型摄像机及微型移动电话俗称“手机”用的受话器等组成的探测器21用以探测这被磁段22在运动时相对附近物件的位置一般操作熟练后,大可观察通流轴33及磁控轴39卷绕软管组13的匝数来较准确估算该值,不必再设探测21,可省几千元。再在这双夹。

30、盘32之间向不超出气嘴58和水嘴64的内弧侧的圆柱范围内设法以分块金属图中用了2块或树脂浇注等法配设不与气嘴57配套气管58及水嘴64配套喷管63等干涉的硬芯式通流轮芯59当然可在此后再装设夹盘32的,再配2至8枝长螺栓68穿连它们连牢着两夹盘32一齐构成轮芯较圆整的“H”字轮式的通流绕轮并配几颗无头螺钉87令它在通流轴33轴向定好位软管组13就能齐整地被卷到其上或被转放出了;在其转放时的气管58及喷管63应畅通,在卷状时仍可通过控制卷绕力及配制这些软管时用作管壁材质故意保持的弹拱性来维持仍可让有一定压强的流体通过。而探测器21电连接着胶皮电线62可含火、零双线或更多条并列的,图中画的是双线型。

31、并涂胶等至不向外漏电的。这胶皮电线62伴列密贴气管58外作为软管组13的附件一直至通流绕轮再拐向环接体16的后退方向从相应的一片夹盘32的孔穿出于其后端再贴着朝后的一段通流轴33外,向后延;而这段通流轴33的后段外径以较小间隙的动配合依次套上I外径约9CM前端面带有凹孔含盖着长螺栓68的钉尾的圆筒状的内孔壁切出可容护胶皮电线62嵌入的轴向槽的螺轴套61压贴着相应的夹盘32的后端面;这螺轴套61外径的前半段制有螺纹,事先套上调节螺母55,其无螺纹段以较松的动配合套上前端面较大并靠近调节螺母55后端面这对端面近心孔处切出倒角锥窝嵌入可作油封软物造成外带锥面的大内封圈54的由铜或加吧氏合金等造成含油。

32、自润滑动的大轴承53;大轴承53的大端是约1209MM圆盘后连体缩为104CM的圆筒状以小过盈配合塞入组环箱24内平壁的孔中,其小端面又容嵌着类同大内封圈54的大外封圈52再压上由含多颗螺钉、垫圈,多层硬及软的密封簿垫片等组成的中密联件50可调防漏地拧联于组环箱24后外平面的法兰圆盘状的轴心设孔不碍螺轴套61转动的透盖51;若拧调中密联件50的螺钉并加或减透盖51与组环箱24间的垫片厚度即易调节至令大外封圈52既防漏又小碍转轴了;当拧动调节螺母55时,同理可令大内封圈54达此效,其上的紧定螺钉56用以防止调节螺母55乱动。II、至此尚外露了的螺轴套61后端面依次紧贴上一件外径11CM圆片状、中。

33、心孔带缺口避开胶皮电线62的绝缘盘49,再贴上一只铜造外圆光滑8CM内孔设点状电线接头47与胶皮电线62中的某长导体可靠地电连接后再粘塞入不导电的绝缘环46至不向内漏电的滑电环45,且两端面尽量平整再贴上一件绝缘盘49再贴上一只不导电的圆环外径约80M状的中心孔类同绝缘盘49的隔环48,再贴上一件绝缘盘49,再贴上一套滑电环45加电线接头47加绝缘环46组合体,再贴上绝缘盘49一直到胶皮电线62中的所有隔开的长导体都配好上述滑电环45及绝缘件为止,再贴上大圆盘状、中心盲孔压套于事先焊填入轴塞43于通径孔到该端头能防漏的通流轴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7/11页933。

34、的最后端后外处的齿轮41并在其后端面拧入2至4颗有意偏离轴心的螺钉42固连通流轴33,便可通过外配动力机构啮合齿轮41令通流绕轮转动了。这“II”点起至此述的各物件间相贴的端面及其被胶皮电线62塞过的槽口均应先注胶粘塞至不漏后再装配。其中每只滑电环45外周还被类同电动机中有用到的电刷44弹压滑触着,以便在其转动时也能向不转动处传递电量或信息。0034另外,朝向环接体16的前进方向以此方向为“前”、反之为“后”;全文同的一段通流轴33的外表依次套上A、小过盈配合的、压贴着相应一件夹盘32前端面处切有缺口避开长螺栓68钉头的圆环状的挡套65。B、滑动配合类同于大轴承53的、容嵌类同大内封圈54的小。

35、内封圈72的小轴承66,再让大盖71设孔以小过盈配合套压在小轴承66的颈外眉前处;再凭类同中密联件50的大密联件70把大盖71与组环箱24防漏地联成盒状可压调小内封圈72的防漏及箍轴力并配销74定相互位置。C、箍上类同大内封圈54的中封圈69,再以大间隙配合套上前后端均能容嵌密封圈的圆筒状轴套73。D、箍上类同大内封圈54的小外封圈75,再以大间隙配合套上类同透盖51的通流盖76并配类同中密联件50的小密联件78把它拧联于大盖71前外平面,并可压调小外封圈75及中封圈69的防漏及箍轴力。在这“D”点前,还应先向该端的通流轴33的长芯孔内以尽量小间隙的滑动配合塞入簿圆筒状的、最好能象气泵或液压缸。

36、活塞般周边会微胀滑贴于通流轴33的芯孔壁的材料结构的内套77它前后两端又连体各设有小辐条承连着短小圆筒状的内套芯79。这前后一对内套芯79尽量对准通流轴33的轴线设对通孔以滑动配合承托着芯杆83的后直段让其尚空的前段弯成约R30CM大孤拐转90变横平直伸约半米。这芯杆83后直段外径又以小过盈配合箍套上两只小圆筒状芯环80并各配径向插透后再弯头固定的小销81固联着以小间隙分别贴着前后各一只内套芯79的外端面,至可凭这不转动的芯杆83去推拉转动的内套77沿轴向移动了。其中还应尽量设令在通流轴33芯孔内的物件造型少碍通流的。0035内套77后端还应连体于其外圆周的约1/5孤长又沿平行于轴向凸伸出长1。

37、1CM的内舌60。而轴塞43内前端则应设留弓形缺口及心孔,以滑动融合卡容着内舌60又避开芯杆83后端及连联物;至让配套的内套77够位后移能封密通流轴33通向水嘴64的通孔却让自身薄壁上设的调流孔67对准通通流轴33通向气嘴57的孔。而通流盖76前段连体伸着长嘴管滑含通流轴33前端面还留点间隙再即突缩成比内套77的外径更幼小4MM长约6MM的通孔可让流体通过却挡住内套77不会脱出当内套77前移至此时,即可全放通水嘴64的孔,却封住通流轴33通往气嘴57的孔。但这肉套77前后移及全过程中,连体的内舌60始终被轴塞43的弓形缺口滑卡着而保证必随通流轴33同步转动而不能两者相对转,以保障调流孔67不会。

38、错位。0036这通流盖76的前伸嘴管外径紧密地套牢着通流软管82的一端这软管长度应比芯杆83此时尚无被围挡的部分短约几CM,且除去两端各一小段外全造成易弯拐150成中线约R25CM弧管仍保持通流能力缩减率不超50的且宜反复弯曲的构形估以波纹管状为好。这通流软管82宽松也含套着芯杆83的前直横段至此杆尽头段约有5CM长度被松伸入一通径4CM外径小于6CM轴线约平于该芯杆83前直横段的硬质通流摆管84中时,这通流软管82尚可晃悠的一端口紧密地套牢于通流摆管84此端外。这通流摆管84长近1米,另一端口则密接牢类同通流软管82的另一软管通入流体85可流通至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

39、023A8/11页10气管58或喷管63了,通流摆管84该端外表还固连着转动轴线垂直于芯杆83所在平面的活动较链支承于变流支架29一端其另一端固连于托梁30近组环箱24处至令通流摆管84被推扳时能按规定轨迹推拨芯杆83再带动内套77控制通入流体85能有效地选入气管58还是另选入喷管63并防漏了。这隔着软管套去控拨内部机构的装置,还宜推广于各类液气压传输、潜水气密机器中的控制把手装置以保障其动作有效可靠又防漏。0037至此,这通流轴33及配套件组成的机构便可有效防漏地令基本固定处为一端通至能被卷绕的软管的移动端间随时可控流体通多路及通电波信息、并在某时流通某一种气或液体、过后改流另一种了。这种机。

40、构也可取代前述的钩绕轮2加中索3加中结点5及挠管接头10的功能,且结构更紧凑流通阻力及泄漏更小;但成本较高且难以同时流通一种以上的气或液体。0038磁控轴39则学用上述通流轴33能在旋转中可控地通电流的结构,以激发两片夹磁盘38类同夹盘32间夹设的构形类同直流电动机中有用长导线绕作电枢线圈的转子般的电磁轮芯等构成的电磁绕轮得磁时即可吸住被磁段22连体收绕软管组13失电失磁时则会把它们全放脱了。0039环接体16的对接操作按以下五步进行0040一、要待对接时,让磁控轴39通电激电磁绕轮生磁,吸绕牢着被磁段22;再让磁控轴39和通流轴33分别连同各自的配套件按图3方位的顺时针转动尽量转放出软管组1。

41、3,但不要转至与软管组13分离这情况的测控可以两轴各自附配的转数计去计估软管组13放出的长度去掌握、也可以组环箱24侧壁开设的视窗28组环箱内还应设些小灯泡以利摄看;视窗28应造成有防漏玻璃窗口且可拆卸变成较大的口为好,以便可伸手入组环箱24内搞点小维修或拨动调节螺母55连体于外圈的径向枝块来调拧之。0041在放开软管组13的同时,可以大流孔34向组环箱24内泵压入海水以助送软管组13尽量露出于环接体16外的海中同时又控令通流轴33向气管58压入压缩空气去助这时一端连于通流轴33而另一端连于磁控轴39的软管组13胀浮成环状去待勾接了参见图1。0042即使钩接体11和环接体16相互都落后到无法测。

42、知对方所在,也易可凭最基本的惯性导航装置及计时计程装置等导驶互相距几百米之内的。至此,两者就极易通过相互早已约定“之”字轨迹慢驶至让钩枝8勾住软管组13而不易脱的了。若在塞4下端及软管组13中段会被浮至尽量高处的部位再加装些探测器21来助就更好,甚至可作为舰艇探测敌人或海底状况的新新工具,极易造成雷达测不出又不放出让外热且能平衡地把摄像凭导线传至超百米深处的潜艇的潜望器。可大大减免其与美舰撞或被发现之危详见特深潜望器项。另为增被勾到机会,还可特拨内套77至前极位如图4,封住气嘴57的内入口,让先前充入的空气闭贮在气管58内;这又必让水嘴64的内入口敞开,并即时向通流轴33压入海水经水嘴64入喷。

43、管63再从其管壁适当部位开设的小孔中喷出成喷流12以产生反推力助软管组13适当机动去迎合钩枝8了为简明表述,仅以图1至图6为例画出一根喷管63且其喷流12仅设在其靠近通流轴33的一侧相当于图1示环接体16的左舷,以下舷向及指向均以此为准并喷向软管组13构成的环之内又偏向后相对于环接体16的右后指向,这也足以令该段软管组13多向前外方向即偏向左舷移令其组成的环不至缩拢失效;这环接体16就易时而偏向右转,时而间断放喷流12,或以别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9/11页11的小机动航向配合这单向喷流12的间歇性令软管组13的环得到不少额外机动了。实用时,极易再加一只水嘴64。

44、及一根喷管63特意又在其不近通流轴33的而近磁控轴39的一侧产出与刚述的喷向不同例如是按环接体16的左后指向的喷流12的。至此即使环接体16再缺能机动,也易凭很小能量操控软管组13有效机动去迎合钩枝8了。为避免这些气管58、喷管63及胶皮电线62间长长的并列线关系中有粘贴不牢而出现大到会让钩枝8勾入的环状缝隙的,可在外周加用韧簿布料造的软管罩86把它们包裹着,并在其间隙中多加些牢粘胶至令各自尽量相对定好位;但注意这软管罩86也照应留设孔与喷管63喷出喷流12的孔对齐若嫌这对齐不久牢至会碍喷流12的,则可让这软管罩86采用蚊帐布式的多眼网结构以让喷流12可从网眼喷出而少受碍的;而这些网眼也必应极。

45、易造到决不会大到能让钩枝8伸入的。而此构成的软管组13就能很可靠地形成单一的可让钩枝8勾住的大环了为与此配合,钩枝8的端头也应造得圆钝些。0043二、当钩枝8勾住了软管组13后这可因软管组13被勾牵紧拨动板40的幅度而知,若适当为此配设探测器21就更好,即可开动动力驱通流轴33及磁控轴39分别都逆时针转动去收绕软管组13牵连着钩枝8及其拖连物件向环接体16移近,直到其塞4在此拖力作用下紧密地堵住了锥壳14的大端入口,便可相互通流补给了此刹前,凭多颗定塞螺钉92拧贴设在塞4外表大腰环以上平行于其上锥母线的且均布的两根定塞销6的下尖端凡碰到轴线平行于环接体16轴线并设定于其外壳均布于锥壳14大端入。

46、口边外能灵活自转的2只定塞轮15时,必会被滑向这定塞轮15之侧,从而带同塞4下端凭驳电螺钉94联牢又迫拱至有弹凸弧的、电连接着胶皮电缆两片驳电簧片93必分别对准弹触两件驳电瓦18;且塞4下锥体中段设外圈环沟围身通及驳流孔99可保证挠管组9中的输流能经塞4内孔道易对准沟通锥壳14中段开设的驳流口17的。0044三、上述办妥后这可由钩接体11向挠管组9送入染色海水而让环接体16从其驳流口17或大流孔34抽取的液色及抽阻力来察知几个关键处是否无漏了,可凭大流孔34抽走组环箱24及导环筒20内的水,并设法补入适当气体例如可压制电火花及灭火的CO2等后,再由环接体16经驳电瓦18至驳电簧片93经挠管组9。

47、中的胶皮电缆90等向钩接体11发出密码弱电流,先可试证电路良好及无漏、又可确认是自己人无误后,钩接体11即可向环接体16送电透液送气甚至送粉末了。若所送通之物不会腐蚀组环箱24内的物件的,则可免去驳流口17及其通流结构,并免除塞芯98,让塞4中孔直通流至大流孔34,会更简化结构更防漏更允大流量。否则就应仅凭经驳流口17去吸取流了。0045四、送流补给足后,则可放让通流轴33及磁控轴39都顺时针转全放出软管组13这易凭环接体16相对钩接体11缓速移离或钩绕轮2的收牵来助,并让磁控轴39及其固连构件退去电磁,放脱被磁段22至软管组13的一端失约束而成不了环令钩枝8再不能勾住它参见图13。更可让钩接。

48、体11及环接体16分离了。0046五、分离后,钩接体11即易收拢挠管组9等回复常态行驶。而环接体16则应先让通流轴33及其绕轮尽量收绕软管组13却决不绕到其牵连的被磁段22的这可凭收绕匝数估计或探测器21或内测器25探知,而让磁控轴39及其固连件又再得电生磁守在被磁段22必经的路径劳,待其一到即吸住它并压得与它密连的探测器21中特设的一只小开关发出信号这也不难让人看着相应摄像机发信,甚至自动化的即令通流轴33及其固连件停转并放松以免收绕软管组13过头。再令磁控轴39及其固连件逆时针转绕牢着说明书CN102020009ACN102020023A10/11页12这被磁段22或其所牵连的软管组13一。

49、部分也可准备待下一次对接的第“一”步开始了。最好是让软管组13尽量都绕到磁控轴39及其固连件上,仅让其接头仍连牢着通流轴33及其固连件再要对接时即可凭此一边向气管58充气,一边让磁控轴39及其固连件顺时针转放出软管组13就更易让软管组13更快地浮出于锥壳14的大端口了。为保障被磁段22不会被通流轴33及其固连件转绕过头或绕偏或牵令至无法被磁控轴39及其固连件磁吸到,则可在组环箱24内壁凭设固多颗类如固墙钉杆般的支脚35承固着两件簿板状的导板36并令其每件的内平面分别与相应的一片夹盘32及一片夹磁盘38的内平面尽量全平齐。且这导板36又应有尽量大的面积都决不影响前上所述的一切动作功能的只要那处有影响,就把该处的导板36削去一点或移开一点即易成。下述加装的配件也如同此,从而可夹导软管组13在被收或放时决不会被绕偏了。0047再在两导板36相对照面所含范围内先在尽量靠近通流轴33上的通流绕轮收绕软管组13的切入点以平均值为准处设一铜造成中段20MM露空滑卡在两导板36之间、两端各129MM滑穿入两导板36的照面孔内可灵活自转的静压轮37靠贴着该处的软管组13较近夹磁盘38的一侧面把两者分隔开这处软管组13的背面即另一侧面凡当欲令磁控轴39配成的电磁绕轮吸住被磁段22的前瞬即被一套有意落近的动压轮27贴紧;至令动压轮27与静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