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配制压裂用的泡沫压裂液所需的发泡剂,该发泡剂代号为QFL-Ⅱ。 在研制过程中,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检索了国外有关技术文献,其中有参考价值的有:
1.石油工程师协会志1983年23卷第1期上发表的:“水基泡沫的排替:泡沫的生成-压力及泡沫晶胞大小的影响”;
2.“石油工程师”1976年4月发表的:“致密气藏的泡沫压裂完井”;
3.SPE 12027(1983年10月)发表的:“一种新型的交键泡沫压裂液。
目前国内其他油田对发泡剂配方的研究只限于在室内,现场没有使用。
国外从七十年代已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我们还未检索到有关的配方。1988年5月加拿大Fracmaster公司在我国辽河油田曾用泡沫压裂液压裂一口井,其中泡沫压裂液中使用的发泡剂是由该公司提供的WF-IC发泡剂,该发泡剂为定型产品。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用量都为50ml,我们研制的发泡剂比WF-IC发泡剂指标高,现列表说明如下:
从表中看出WF-IC发泡性较差,油水乳化强烈,用于油井压裂有一定局限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配制泡沫压裂所需的泡沫压裂液,这种压裂液是一种气液混合物,一般情况下,气体占75%,液体占25%。发泡剂用来将气、液以泡沫的形式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泡沫压裂液。压裂是使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一种措施,利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粘度地压裂液挤入油层,迫使油层产生裂缝,并填入一定数量的砂子,以提高油、水井井底附近的渗透率。泡沫压裂液与普通压裂液相比具有滤失量小,对地层伤害小,返排迅速、彻底等优点。
QFL-Ⅱ发泡剂的配制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其重量占整个配方的13.7%;可采用直链烷基硫酸盐类,如十烷至十四烷基硫酸钾 盐或硫酸钠盐;破乳剂其重量占整个配方的13.7%,可用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 十八醇醚等;稳定剂,重量占整个配方的1.2%,可用十一醇~十三醇等;增粘剂,重量占整个配方的16.5%,可用羟乙基纤维素或以半乳甘露聚糖为主的田菁粉;助溶剂,重量占整个配方的54.9%,可用乙醇类。以上五种药品混合搅拌均匀配制的发泡剂,按发泡剂与水的比为5∶274的比例制成泡沫基液。
现场压裂施工时罐车装泡沫基液,液氮车装液氮两者用管汇联接好以后,根据泡沫质量要求控制排量将两者混合形成泡沫压裂液供现场使用。
实施例:将以下五种药品,按下述重量百分比搅拌均匀配成发泡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13.7%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 13.7%
十二醇 1.2%
田菁粉 16.5%
乙醇 54.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发泡性强、油水乳化不强烈,适用于油气井压裂,与地层岩石配伍性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