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4587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6161.0

申请日:

2014.08.02

公开号:

CN104150829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4B 28/00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8/00申请日:20140802|||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8/00; E04G21/02

主分类号:

C04B28/00

申请人:

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键频; 邹阳; 车大桥; 张宇豪

地址: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代理人:

杨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工作性能欠佳,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该自流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00~300;粉煤灰80~150;矿粉50~120;胶凝材料380~480;水80~120;其中,水灰比为0.4~0.43。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高流动性,以及良好的抗离析性和保塑性能力,较普通的混凝土而言,初凝时间缩短一半,不仅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而且减少人工找平的工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00~300
粉煤灰      80~150
矿粉        50~120
胶凝材料    380~480
水          80~120
其中,水灰比为0.4~0.4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50
粉煤灰      100
矿粉        80
胶凝材料    430
水          100
其中,水灰比为0.4。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浇筑自流平混凝土之前,确认模板的设计安装符合要求;
(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3)分层浇筑混凝土。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式如下:用直通到底部的竖管进行浇筑,同时,在向上提管的过程中,管口始终埋在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内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完第一层后,在位于下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过程中,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完毕后,对自流平混凝土进行湿度与温度的养护。

8.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同时在自流平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

说明书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建筑材料中最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具有许多优点: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以及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但是,在普通混凝土中,界面区的孔隙率高于水泥石的孔隙率,由于振动影响产生的微泌水形成的孔隙结构,气泡聚集以及界面区局部水灰比较大的情况比较严重;此外,常规混凝土当塌落度超过12cm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高流动性、抗离析性和保塑性且初凝时间短的自流平混凝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00~300
粉煤灰      80~150
矿粉        50~120
胶凝材料    380~480
水          80~120
其中,水灰比为0.4~0.43。
作为优选,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50
粉煤灰      100
矿粉        80
胶凝材料    430
水          100
其中,水灰比为0.4。
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浇筑自流平混凝土之前,确认模板的设计安装符合要求;
(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3)分层浇筑混凝土。
具体的说,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式如下:用直通到底部的竖管进行浇筑,同时,在向上提管的过程中,管口始终埋在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内部。
进一步的,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完第一层后,在位于下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再进一步的,浇筑过程中,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
后期养护:浇筑完毕后,对自流平混凝土进行湿度与温度的养护。
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同时在自流平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高流动性,以及良好的抗离析性和保塑性能力,较普通的混凝土而言,初凝时间缩短一半,不仅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而且减少人工找平的工序,即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又未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消耗的工时,为企业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20
粉煤灰      100
矿粉        70
胶凝材料    400
水         100
其中,水灰比为0.41。
配制的自流平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初始扩展度达到了540mm, 1 h后仍在500mm以上,不离析,不泌水;力学性能优良,较低的水泥用量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上述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浇筑自流平混凝土之前,确认模板的设计安装符合要求;
(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3)分层浇筑混凝土。
为了防止自密实混凝土在垂直浇注过程中因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或被钢筋冲散使混凝土不连续,应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进行限制。当自密实混凝土的垂直浇筑高度过大时,采用导管法浇筑。
具体的说,导管法浇筑的具体方式如下:用直通到底部的竖管进行浇筑,同时,在向上提管的过程中,管口始终埋在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非密集配筋情况下,混凝土的布料间距不宜大于10m;当钢筋较密时布料间距不宜大于5m。每次混凝土生产时,必须由有专业技术人员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性能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并进行目测,判定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发现混凝土性能出现较大波动,及时与搅拌站技术人员联系,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本实施例中,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完第一层后,在位于下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如:浇筑完第一层混凝土后,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应当在第一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进行浇筑。
若遇到墙体结构配筋过密,混凝土的粘聚性较大,为保证混凝土能够完全密实,可采用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浇筑速度不要过快,以避免卷入较多空气,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在浇筑后期应适当加高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以减少沉降。自流平混凝土应在其工作性能状态消失前完成泵送和浇筑,不得延误时间过长,优选的,在120min内浇筑完成。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面泌水量少,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水分散失和塑性开裂,应加强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包括保持湿度与温度两个方面。在养护的过程中,除了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外,应避免外部环境和混凝土内部温差过大,具体养护方式如下:
自流平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防止水分散失,并在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
为了减少自密实混凝土的非荷载裂缝,必须从混凝土入模开始就进行湿养护,在混凝土塑性阶段可采用薄膜覆盖等措施。一旦混凝土硬化,宜采用湿麻布覆盖,并及时浇水,以使混凝土能够及时散热,降低水化放热的峰值湿度。若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塑料薄膜上应覆盖保温材料。
浇筑完毕后,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后应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40
粉煤灰      120
矿粉        90
胶凝材料    420
水         120
其中,水灰比为0.4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60
粉煤灰      140
矿粉        110
胶凝材料    440
水          140
其中,水灰比为0.4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280
粉煤灰      160
矿粉        130
胶凝材料    460
水          160
其中,水灰比为0.4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
水泥        300
粉煤灰      180
矿粉        150
胶凝材料    480
水         180
其中,水灰比为0.43。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082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0829A21申请号201410376161022申请日20140802C04B28/00200601E04G21/0220060171申请人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地址614000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镇72发明人侯键频邹阳车大桥张宇豪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代理人杨军54发明名称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工作性能欠佳,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该自流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00300。

2、;粉煤灰80150;矿粉50120;胶凝材料380480;水80120;其中,水灰比为04043。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高流动性,以及良好的抗离析性和保塑性能力,较普通的混凝土而言,初凝时间缩短一半,不仅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而且减少人工找平的工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0829ACN104150829A1/1页21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00300粉煤灰80150矿粉50120胶凝材料380480水80120其中,水灰比为04043。2根据权利要。

3、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50粉煤灰100矿粉80胶凝材料430水100其中,水灰比为0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浇筑自流平混凝土之前,确认模板的设计安装符合要求;(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3)分层浇筑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式如下用直通到底部的竖管进行浇筑,同时,在向上提管的过程中,管口始终埋在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完第一层后,在位于下层混凝土。

4、未达到初凝前,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过程中,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完毕后,对自流平混凝土进行湿度与温度的养护。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同时在自流平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权利要求书CN104150829A1/4页3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流平混凝土及其应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混凝土是当。

5、代建筑材料中最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具有许多优点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以及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但是,在普通混凝土中,界面区的孔隙率高于水泥石的孔隙率,由于振动影响产生的微泌水形成的孔隙结构,气泡聚集以及界面区局部水灰比较大的情况比较严重;此外,常规混凝土当塌落度超过12CM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高流动性、抗离析性和保塑性且初凝时间短的自流平混凝土。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00300粉煤灰80150矿粉50120胶凝材料380480水8。

6、0120其中,水灰比为04043。0005作为优选,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50粉煤灰100矿粉80胶凝材料430水100其中,水灰比为04。0006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浇筑自流平混凝土之前,确认模板的设计安装符合要求;(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3)分层浇筑混凝土。0007具体的说,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式如下用直通到底部的竖管进行浇筑,同时,在向上提管的过程中,管口始终埋在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内部。0008进一步的,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完第一层后,在位于下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说明书CN104150829A2/4页40009再进一步的。

7、,浇筑过程中,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0010后期养护浇筑完毕后,对自流平混凝土进行湿度与温度的养护。0011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同时在自流平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填充性、高流动性,以及良好的抗离析性和保塑性能力,较普通的混凝土而言,初凝时间缩短一半,不仅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而且减少人工找平的工序,即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又未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消耗的工时,为企业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00。

8、14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20粉煤灰100矿粉70胶凝材料400水100其中,水灰比为041。0015配制的自流平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初始扩展度达到了540MM,1H后仍在500MM以上,不离析,不泌水;力学性能优良,较低的水泥用量为企业节省了成本。0016上述自流平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浇筑自流平混凝土之前,确认模板的设计安装符合要求;(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3)分层浇筑混凝土。0017为了防止自密实混凝土在垂直浇注过程中因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或被钢筋冲散使混凝土不连续,应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进行限制。当自密。

9、实混凝土的垂直浇筑高度过大时,采用导管法浇筑。0018具体的说,导管法浇筑的具体方式如下用直通到底部的竖管进行浇筑,同时,在向上提管的过程中,管口始终埋在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非密集配筋情况下,混凝土的布料间距不宜大于10M;当钢筋较密时布料间距不宜大于5M。每次混凝土生产时,必须由有专业技术人员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性能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并进行目测,判定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发现混凝土性能出现较大波动,及时与搅拌站技术人员联系,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0019本实施例中,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完第一层后,在位于下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再。

10、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如浇筑完第一层混凝土后,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应当在第一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进行浇筑。0020若遇到墙体结构配筋过密,混凝土的粘聚性较大,为保证混凝土能够完全密实,可说明书CN104150829A3/4页5采用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浇筑速度不要过快,以避免卷入较多空气,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在浇筑后期应适当加高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以减少沉降。自流平混凝土应在其工作性能状态消失前完成泵送和浇筑,不得延误时间过长,优选的,在120MIN内浇筑完成。0021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面泌水量少,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水分散失和塑性开裂,应。

11、加强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包括保持湿度与温度两个方面。在养护的过程中,除了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外,应避免外部环境和混凝土内部温差过大,具体养护方式如下自流平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防止水分散失,并在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0022为了减少自密实混凝土的非荷载裂缝,必须从混凝土入模开始就进行湿养护,在混凝土塑性阶段可采用薄膜覆盖等措施。一旦混凝土硬化,宜采用湿麻布覆盖,并及时浇水,以使混凝土能够及时散热,降低水化放热的峰值湿度。若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塑料薄膜上应覆盖保温材料。0023浇筑完毕后,模板应在混凝土。

12、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后应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0024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40粉煤灰120矿粉90胶凝材料420水120其中,水灰比为042。0025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60粉煤灰140矿粉110胶凝材料440水140其中,水灰比为042。0026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280粉煤灰160矿粉130胶凝材料460水160其中,水灰比为043。说明书CN104150829A4/4页60027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流平混凝土,按质量计,其配合比如下水泥300粉煤灰180矿粉150胶凝材料480水180其中,水灰比为043。0028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5082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