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E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88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 N 1 0 4 0 0 8 8 6 1 A (21)申请号 201410165923.2 (22)申请日 2014.04.23 H01F 27/24(2006.01) H05K 1/18(2006.01) (71)申请人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万寿工业 园 (72)发明人沈宏江 (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刘勇 杨静 (54) 发明名称 一种E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型。
2、磁芯,两个侧板位于 底板的两侧且与底板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与底 板宽度相等,绕线柱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位于底板 中部且绕线柱的底部边长小于底板的宽度,绕线 柱的第一侧面与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 一平面上,且绕线柱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 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绕线 柱的底面边长,绕线柱的底面边长为侧板厚度的 24倍,绕线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 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绕线柱底面边长,绕线柱的侧 棱设有倒角。本发明提出的E型磁芯,尺寸设计合 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磁屏蔽性能好。本 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应用所述E型磁芯。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8861 A CN 104008861 A 1/1页 2 1.一种E型磁芯,其特征在于,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底板(3) 构成,侧板(2)和底板(3)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1)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 (2)位于底板(3)的两侧且与底板(1)垂直,两个侧板(2)的长度C1与底板(3)宽度D2相 等,绕线柱(1)位于底板中部,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小于底板(3)的宽度D。
4、2,绕线柱 (1)的第一侧面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1)远离所述第 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 R1,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为侧板(2)厚度C2的24倍,绕线柱(1)在所述第一侧面 的两侧到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1)底面边长R1,绕线柱(1)的四个侧棱 设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型磁芯,其特征在于,R1为L1的34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型磁芯,其特征在于,底板(3)的宽度D1为长度D2的0.4 0.6倍。 4.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安装通孔,所述。
5、安装通孔中设置有相对 放置的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E型磁芯,所述E型磁芯的底板(3)垂直于所 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E型磁芯的绕线柱(2)和侧板(3)分别彼此紧靠,在绕线柱(2)上 缠绕有线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08861 A 1/3页 3 一种 E 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磁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型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0002 磁芯是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现有技术中,铁氧体磁 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例如,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 材料,其中,锰锌铁氧体具。
6、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在低于1MHz的频率时具有较 低损耗的特性,镍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以及在高于 1MHz的频率产生较低损耗等。 0003 磁芯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磁芯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常用铁氧体磁芯为E型, 形状简单经济、磁芯有效面积较大,然而不易绕制绕线、磁屏蔽亦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 磁芯,该磁芯应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具有良好的磁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E型磁芯,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磁 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磁屏蔽性能好。 0005 本发明提出的。
7、一种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两个侧板和底板构成,侧板 和底板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位于底板的两侧且与底 板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C1与底板宽度D2相等,绕线柱位于底板中部,绕线柱的底面边长 R1小于底板的宽度D2,绕线柱的第一侧面与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 绕线柱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绕线柱的 底面边长R1,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1为侧板厚度C2的24倍,绕线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 侧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底面边长R1,绕线柱的侧棱设有倒角。 0006 优选地,R1为L1的34倍。优选地,所述。
8、E型磁芯长度为宽度的0.40.6倍。 0007 本发明提出的E型磁芯中,所述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两个侧板位于底板的两 侧且与底板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C1与底板宽度D2相等,绕线柱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位于 底板中部且绕线柱的底部边长R1小于底板的宽度D2,绕线柱的第一侧面与底板宽度方向 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1,绕线柱的底面边长R1为侧板厚度C2的24 倍,绕线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底面边长R1,绕线 柱的侧棱设有倒角。通过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
9、,磁芯的尺寸设 计合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易绕制线圈,磁屏蔽效果好。 0008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中设置 有相对放置的两个上述E型磁芯,所述E型磁芯的底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E 型磁芯的绕线柱和侧板分别彼此紧靠,在绕线柱上缠绕有线圈。 0009 所述电路板的技术效果与上述E型磁芯效果基本相似,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说 明 书CN 104008861 A 2/3页 4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其上设有图1所示的E型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
10、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3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上设有图1 所示的E型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其中,X方向为E型磁芯的长度方向,Y方向为E型磁芯 的宽度方向。 0014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 底板3构成,侧板2和底板3的形状均为矩形,绕线柱1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两个侧板 2位于底板3的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两个侧板的长度C1与底板宽度D2相等,绕线柱1位 于底板3中部,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小于底板3的宽度D2,绕线柱1的第一侧面与底板 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
11、一平面上,且绕线柱1远离上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底板3宽度 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1的3-4倍,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为侧板厚度C2的24 倍,绕线柱1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至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L2小于绕线柱1宽度R2,绕线柱 1的四个侧棱设有倒角。 0015 在具体实施例中,底板1宽度D2为长度D1的0.450.55倍,优选为0.5倍,R1 为L1的34倍,R1为L1的3.23.8倍,优选为3.5倍。 0016 本发明提出的E型磁芯中,所述E型磁芯其截面呈E型,两个侧板2位于底板3的 两侧且与底板3垂直,两个侧板2的长度C1与底板3宽度D2相等,绕线柱1的底面为正方 形,其位于底板3中部且绕线柱。
12、1的底部边长R1小于底板3的宽度D2,绕线柱1的第一侧 面与底板3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绕线柱1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侧面至 底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绕线柱1的底面边长R1,绕线柱1的底面边 长R1为侧板2厚度C2的3倍,绕线柱1在上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到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 L2小于绕线柱1底面边长R1,绕线柱1的侧棱设有倒角。通过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易绕 制线圈,磁屏蔽效果好。 0017 进一步,绕线柱1的四个侧棱设有倒角,使得线圈更易于缠绕在绕线柱1上的同 时,绕线柱1的侧棱不会损坏。
13、线圈。 0018 底板3宽度为长度的0.5倍,且R1为L1的3.5倍,尺寸设计合理,保证磁芯的机 械性能和电磁特性、并便于线圈缠绕。 001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出的一种电路板。参照图2,电路板上设有两个上述E型 磁芯。在具体设置过程中,电路板上设有安装通孔,两个E型磁芯在该安装通孔中相对设 置,底板3所在平面垂直于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E型磁芯的绕线柱1和侧板2分别彼此紧 靠,在电路板上构成日字形结构,在绕线柱2上缠绕有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两个E型磁芯嵌 入电路板中,提高电路板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线圈被包围在日字型磁芯结构内,有效地起 到磁屏蔽作用,并且当电路板中安装其他器件时,保护线圈不被损坏。 说 明 书CN 104008861 A 3/3页 5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008861 A 1/1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0886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