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牵伸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4382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5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7598.7

申请日:

1994.10.20

公开号:

CN1112968A

公开日:

1995.12.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D01H 5/50申请日:19941020授权公告日:20010307期满终止日期:20141020|||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SKF纺织机械备件有限公司 地址: 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变更后权利人:特克斯帕特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登记生效日:2009.1.23|||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特克斯帕特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变更后权利人:舍尔夫NO.1公司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登记生效日:2009.1.23|||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舍尔夫NO.1公司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变更后权利人: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地址: 德国费尔巴赫登记生效日:2009.1.23|||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地址: 德国费尔巴赫变更后: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地址: 德国费尔巴赫|||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地址: 德国费尔巴赫变更后:欧瑞康纺织部件公司 地址: 德国费尔巴赫|||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1H5/50

主分类号:

D01H5/50

申请人:

SKF纺织机械备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兰德·埃贝哈德特; 海茵茨·米勒

地址:

联邦德国斯图加特

优先权:

1993.10.22 DE P4336028.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曾祥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细纱机牵伸装置的设有机械式压力弹簧的上罗拉架中,通过选择装在各滑座(10)中的压力弹簧(12)作用部位(19)相对于在滑座(10)中托臂(15)的旋转支点(16)和托臂(15)中上罗拉轴(17)的位置,保证在托臂整个可能的工作移动范围内至少基本上使上罗拉有不变的压力负荷。为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可附加地使压力弹簧(12)作用部位(19)的位置根据托臂的旋转位置而改变,此外在上罗拉架的部分负荷情况下,还可做到使上罗拉部分卸荷。

权利要求书

1: 细纱机牵伸装置设有一个上罗拉架,它可回转地装在一个固定在机器固定支杆上的支座上,并在上罗拉架中装设有滑座(10,10′),在滑座的自由端装有一个至少用于一个上罗拉的托臂(15,15′),托臂可垂直于上罗拉架纵向平面旋转,托臂受到至少一个装在滑座(10,10′)中的压力弹簧(12,12′)的压力,其特征为:至少一个压力弹簧(12,12′)在托臂(15,15′)上的作用部位(19),相对于托臂(15,15′)在滑座(10,10′)中的旋转支点(16,16′)和上罗拉在托臂中的轴(17)选择为,至少沿加载的压力弹簧(12,12′)有限的工作间隙(x),在上罗拉作用的压力负荷基本上保持为常数。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在托臂(15)上的作用部位(19)、上罗拉的轴(17)相对于作用部位(19)和托臂(15)旋转支点(16)的位置,以及压力弹簧(12)的弹性常数(c)应选为,在作用部位(19)不变时,上罗拉的负荷沿加载的压力弹簧(12)可能的工作间隙(x),取决于行程呈现出一个在狭窄的误差区中的最大值(M)。
3: 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在托臂(15)上的作用部位(19)应选择为,使弹簧作用部位 (19)与托臂(15)旋转支点(16)之间和/或与上罗拉的轴(17)之间作为力臂的距离(h),随着压力弹簧(12)的长度改变(ds)而改变。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的作用部位(19)与托臂(15)的旋转支点(16)之间作为力臂的距离(h),随弹簧长度增大而同样增加,并随弹簧长度的减小而减小。
5: 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在托臂(15′)上设有压力弹簧(12′)的多个接触部位(20,21),它们与托臂(15′)的旋转支点(16′)之间,并因而也与在托臂(15′)中的上罗拉轴(17)之间有不同的有效力臂(h),压力弹簧(12′)可根据托臂(15′)相对于滑座(10′)的旋转位置(2)逐个地作用在这些接触部位上。
6: 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在托臂(15)上的作用部位(19)由一个弯曲的接触轨道构成,它与托臂(15)旋转支点(16)之间作为力臂的距离(h)沿其长度连续改变。
7: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12′)的各个接触部位(19a-19c)由托臂(15,15′)的各个凸起(20,21)构成。
8: 按照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托臂(15,15′)的接触轨道(18)或凸起(20,21)由一种较硬的材料制 成,这种材料比制造托臂(15,15′)其余部分的材料要硬。
9: 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至少以其远离托臂的那一端紧靠在弹簧座(14)上,弹簧座装在滑座(10)中并可垂直于支架纵向平面转动。
10: 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以其远离托臂的那一端,紧靠在一个刚性的可沿滑座(10′)的纵向移动的弹簧座(14′)上。
11: 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压力弹簧(12,12′)在托臂一端设有一个连接件,在它上面设计一个与托臂(15)共同工作的接触曲线。
12: 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之牵伸装置,其特征为:在滑座(10′)的一个部位和/或在托臂(15′)上它的旋转支点(16′)的附近,至少附加地设一个接触部位(24,21),在局部松开上罗拉架时,在保持上罗拉部分负荷的情况下,压力弹簧(12′)压在此接触部位上。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主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列特征的细纱机牵伸装置。

    这种牵伸装置例如由DE3905285A1为已知。

    牵伸装置完全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是,上罗拉在与之相关的下罗拉上作用一个预先规定的压力负荷,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也仍应保持不变。存在着各种影响满足这一要求的因素,其中首先是上罗拉相对于上罗拉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有时候要求磨光罗拉外层以消除进料刻痕引起的。其结果是使产生负荷的压力弹簧伸长,与之相联的是减小了它作用在上罗拉托臂上的压力。其他的一些故障源包括上罗拉架的高度调整得不准确,以及牵伸装置零件的加工误差。这会引起需要费时和极细心地调整牵伸装置,尤其是要求校正对上罗拉架的高度调整。

    因此,一般而言本发明的目的是尽可能完全避免在其寿命期间调整牵伸装置。所提出的具体目的在于,能在一个尽可能大并在上罗拉地寿命期间可能的此罗拉位置变化范围避免调整牵伸装置上罗拉架的高度位置。

    此目的按本发明利用本文开始所述类型的牵伸装置来实现,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细纱机牵伸装置,设有一个上罗拉架,它可回转地装在一个固定在机器固定支杆上的支座上,并在上罗拉架中装设有滑座,在滑座的自由端装有一个至少用于一个上罗拉的托臂,托臂可垂直于上罗拉架纵向平面旋转,托臂受到至少一个装在滑座中的压力弹簧的压力,其特征为:至少一个压力弹簧在托臂上的作用部位,相对于托臂在滑座的旋转支点和上罗拉在托臂中的轴选择为,至少沿加载的压力弹簧有限的工作间隙(x),在上罗拉作用的压力负荷基本上保持的常数。

    业已证明,通过选择压力弹簧在托臂上相对于托臂在滑座上的旋转支点以及在托臂中的上罗拉轴线的作用部位,就已经可以在牵伸装置中通过加载的压力弹簧通常的工作间隙,将上罗拉的负荷变化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这一范围即使在生产高质量纱线时按迄今规定的许用误差也是允许存在的。在这里,所选用的加载弹簧的弹性常数起重要作用。作用在上罗拉的压力负荷的变化,也可以通过采取精确调整压力弹簧这样的附加措施而完全避免,此时,压力弹簧在托臂上的作用部位设计为,使固缩短力臂引起的对弹簧缩短预定的过补偿,可通过在较大的工作范围连续改变弹簧接触点,将作用在上罗拉的压力负荷补偿到一个常数值。

    本发明具有重要的优点,例如当要求磨光罗拉外层而使上罗拉相对于上罗拉架的位置改变时,不再需要校准上罗拉架的高度调整机构。本发明可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并且不需要改变滑座的结构设计。此外,牵伸装置的装配也不麻烦。本发明另一个重要优点在于,采用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措施,可以在调整上罗拉架部分负荷的同时,实现牵伸装置的至少出口上罗拉熟知的部分卸荷。按本发明可在滑座的一个部位和/或在托臂上其旋转支点附近,附加地至少设一个接触部位,在保持上罗拉有部分负荷的情况下松开上罗拉架时,压力弹簧可压在此部位上。因此,采用较小的弹簧力臂,只是相应地减小了上罗拉的负荷,和/或通过在滑座上附加弹簧的接触点,将一部分弹簧力传给滑座。

    上述改变弹簧接触点、托臂回转轴和上罗拉轴的相对位置,以精调整上罗拉负荷至一个常值,可在结构上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例如,可在托臂上设计多个压力弹簧接触部位,它们与托臂的旋转支点有不同的起力臂作用的距离,压力弹簧可逐个地或根据相对于滑座的长臂回转位置作用在这些接触部位上。压力弹簧在托臂上的作用部位也可以由一个弯曲的接触轨道构成,它与托臂旋转支点之间作为力臂的有效距离,沿其长度连续改变接触轨道或各凸起(它们可设在托臂上或也可设在弹簧座上)最好可由一种较硬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比其余部分的托臂(尤其是塑料托臂)材料要硬。

    下面借助于包括工作曲线在内的附图,详细说明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牵伸装置滑座的实施例。

    其中:

    图1和2铰接在滑座上的上罗拉托臂处于不同的回转位置时,设有加载弹簧的滑座的示意侧视图,加载弹簧作用在上罗拉托臂上;

    图3和4两种示意的略图,用以说明压力弹簧作用部位相对于托臂的旋转支点和在托臂中的上罗拉轴线不同安排时的效果

    图5采用本发明可能得到的不同的上罗拉加载特性曲线;

    图6示意表示沿弹簧轴线方向的压力弹簧下接触区,以及各弹簧作用部位与托臂旋转支点之间作为力臂的有效距离;

    图7与图1和2相对应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滑座侧视图。

    图1和2表示去掉侧壁后牵伸装置上罗拉架(图中未表示)的滑座10示意侧视图。滑座10有一个上接触面11,滑座通过它紧靠在用点划线表示的上罗拉架上。滑座10的里面按已知方式装了一个螺旋压力弹簧12。弹簧12压在弹簧座14和托臂15之间,弹簧座可绕轴13摆动地支承在滑座10上,托臂在滑座10的下自由端,它可绕垂直于上罗拉架纵向延伸的轴16回转地支承着。托臂15设计成可装入图中未表示的双上罗拉的轴17。

    托臂15与螺旋压力弹簧12磨平端的接触区18进行特殊设计,使螺旋压力弹簧在托臂15上有唯一的一个确定的作用部位19。在图中所表示的实施例中,实际上这是一条由图6可见的线状作用部位19a。仅仅通过选择作用部位19相对于托臂旋转支点16和装在托臂15中的上罗拉轴17的位置,便可以得到作用在上罗拉上的负荷与托臂15的回转运动或压图弹簧12的长度变化之间关系的一条特征线,在压力弹簧12可能的工作间隙范围内距负荷为常数的情况偏离量很小。两个示意图3和4表示了这一点,其中压力弹簧在托臂15上的作用部位19与上罗拉的轴17和托臂的旋转轴16的相对位置选择得不一样。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作用部位19与上罗拉的轴17之间的距离大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距离。仅仅由于这一结构上的差别,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力臂对弹簧力的变化带来的补偿程度,大于按图4的实施例中的情况。在这里为了有定值的压力松弛,还要求有较高的弹性常数C1。当图3和4中未表示的托臂15同样转动一个回转角a时,图3和4的不同几何尺寸,使由此产生的压力弹簧12的长度变化ds和压力弹簧纵轴线22与托臂回转轴16之间作为力臂的有效距离的改变dh有不同的值。图3中的ds1小于图4中的ds2。与之相反,图3中的dh1大于图4中的dh2。为了得到常值的压力松弛,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几何尺寸的情况下,其弹性常数C2必须小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C1

    图5所示的曲线图中共表示了四条特征线,其中三条上罗拉负载特征线25a、25b和25c,可通过选择压力弹簧在托臂上的作用部位有不同的相对位置以及采用不同的弹性常数来得到,主要感兴趣的是这些曲线在牵伸装置工作时螺旋压力弹簧可能的工作间隙“x”区域内的变化情况。第4条负载特征线25d表示,通过精确调整后沿整个工作间隙x得到一条常值的压力曲线。

    曲线图的纵坐标表示负载强度F/N。沿工作间隙x,划有阴影线的区域表示迄今认为是允许的波动范围。选择弹簧作用部位与托臂旋转轴和上罗拉轴的相对位置,以及选择一定的弹性常数,可以做到使所有的特征线,包括过补偿后产生的特征线25a、正常补偿后产生的特征线25b、补偿不足产生的特征线25c以及通过精确调整后由特征线25a导出的特征线25d,均沿工作间隙x在误差范围之内变化,并可做到将在误差范围内的特征线最大值M,选在工作间隙x的不同位置

    压力弹簧12不同的作用部位19,要通过托臂15接触区18(图1、2)的曲线造型或在那里设计一个个凸起20、21(图7)获得。它们被设计成如图1当托臂5的回转位置从其在图2所示的位置改变,并因而引起上罗拉轴17从其在图1中用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移动一个距离a,以及因此而缩短螺旋压力弹簧12一个量ds时,压力弹簧12在托臂15上的作用部位19被改变,与图2不同,得到3如图1所示的尺寸关系。按图1所示的位置,罗拉轴17和与之平行的旋转轴16之间的距离投影从量L2改变到L1。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由于弹簧12在托臂15上的作用部位19改变,使压力弹簧的有效力臂从长度h2减小到h1。由于弹簧长度缩短了一个量ds,使其弹性力增大。但由于力臂缩短到一个量h1,作用在托臂15上的力距实际上不变,或保持为得出图5中所画的水平特征线25d。

    图7表示结构不同的滑座10′,它有一个普通的偏心轮23,用以改变压力弹簧12′在上弹簧座14′处的基本位置。如上面已提及的,滑座10′的托臂15′上与弹簧接触的一侧18′铸有凸起20和21,在这里是通过在托臂15′的塑料体内置入金属销构成的,它们造成不同的弹簧作用部位,压力弹簧12′根据托臂15′的旋转位置逐个地作用在凸起上。与托臂旋转轴16′距离很近的接触凸起21,构成了压力弹簧12′很短的力臂,压力弹簧12′只是在上罗拉架的部分加载位置时才对其加压,以获得上罗拉众所周知的局部卸荷,这种局部卸荷如牵伸装置出口端上罗拉所要求的那样,用以防止加捻的线回输到牵伸区中。图5的负荷特征线表示了此部分负荷区“T”。在图6中作用部位19b与接触凸起21相对应。图7还表示了一个设在滑座外壳上的附加的凸起24,在部分负荷时压力弹簧12′的末端附加地压靠在它上面,从而将剩余的弹簧力的一部分传入滑座10′。

    压力弹簧还可从图中未表示的方式在其托臂所在的一端设形式上为弹簧座的连接件,在它上面设计一个与托臂共同工作的接触曲线,以改变弹簧在托臂上的作用部位。

细纱机牵伸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细纱机牵伸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细纱机牵伸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纱机牵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纱机牵伸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细纱机牵伸装置的设有机械式压力弹簧的上罗拉架中,通过选择装在各滑座(10)中的压力弹簧(12)作用部位(19)相对于在滑座(10)中托臂(15)的旋转支点(16)和托臂(15)中上罗拉轴(17)的位置,保证在托臂整个可能的工作移动范围内至少基本上使上罗拉有不变的压力负荷。为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可附加地使压力弹簧(12)作用部位(19)的位置根据托臂的旋转位置而改变,此外在上罗拉架的部分负荷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