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56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 N 1 0 4 0 3 5 6 4 6 A (21)申请号 201410312063.0 (22)申请日 2014.07.01 103116566 2014.05.09 TW G06F 3/044(2006.01) (71)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 行二路1号 (72)发明人吴宗典 刘康弘 张钧傑 江明峰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梁挥 祁建国 (54) 发明名称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方 法。触控显示面板包含触控电路、基板、第一金属 层、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二金属层。触控电 路用以提供触控扫描信号;第一金属层设置于基 板的一侧;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发 光二极管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第一金属层;第二 金属层电性耦接至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及触控电 路,触控电路将触控扫描信号传送至第二金属层; 其中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发光二 极管的相对两侧,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用以 传导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3、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5646 A CN 104035646 A 1/2页 2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触控电路,用以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 一基板; 一第一金属层,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一端电性耦接至 该第一金属层;以及 一第二金属层,电性耦接至该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二端及该触控电路,该触控电路将该 触控扫描信号传送至该第二金属层,且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该发光二 极管的相对两侧,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用以传导流经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的一电 流。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金属层,该第二金 属层设置于该第三金属层与该第一金属层之间,该第三金属层电性耦接该触控电路,用以 基于该触控扫描信号产生一触控感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金属层,该第三金 属层设置于该第二金属层的侧边,且与该第二金属层共平面,该第三金属层电性耦接该触 控电路,用以基于该触控扫描信号产生一触控感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用以基于该触控 扫描信号产生一触控感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显示驱动电。
5、 路,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基板之间,用以提供该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为 多个。 7.一种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包含一第一金属层、一第二金属 层以及一发光二极管的一触控显示装置,该方法包含: 提供一电流,该电流流经该第一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及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 层之间的该发光二极管; 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至该第二金属层;以及 基于该触控扫描信号产生一触控感测信号以感测一触控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触控扫描信号未具一扫描电位时,该 第一金属层具一第一操作电位,于该触控扫描信号具该扫。
6、描电位时,该第一金属层具零电 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触控扫描信号未具一扫描电位时,该 第一金属层具一第二操作电位,于该触控扫描信号具该扫描电位时,该第一金属层具一第 三操作电位,其中该第三操作电位用以补偿该扫描电位。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扫描信号的电位介于一 第一电位及一第二电位间,其中,该第一电位为负值,该第一电位的绝对值为该发光二极管 的一阈值电位,该第二电位为该发光二极管的一崩溃电位的绝对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扫描信号的电位介于一 第一电位及一第二电位间,其中,该第一电位为该发光。
7、二极管的一崩溃电位,且为一负值,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35646 A 2/2页 3 该第二电位为该发光二极管的一阈值电位。 12.一种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包含一第一金属层、一第二金 属层、一第三金属层以及一发光二极管的一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金属层设置于该第 三金属层的侧边且与该第三金属层共平面,或该第二金属层设置于该第三金属层与该第一 金属层之间,该方法包含: 提供一电流,该电流流经该第一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及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 层之间的该发光二极管; 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至该第二金属层;以及 基于该触控扫描信号并藉由该第三金属层产生一触控感测信号以。
8、感测一触控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触控扫描信号未具一扫描电位时, 该第一金属层具一第一操作电位,于该触控扫描信号具该扫描电位时,该第一金属层具零 电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触控扫描信号未具一扫描电位时, 该第一金属层具一第二操作电位,于该触控扫描信号具该扫描电位时,该第一金属层具一 第三操作电位,其中该第三操作电位用以补偿该扫描电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扫描信号的电位介于 一第一电位及一第二电位间,其中,该第一电位为负值,该第一电位的绝对值为该发光二极 管的一阈值电位,该第二电位为该发。
9、光二极管的一崩溃电位的绝对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扫描信号的电位介 于一第一电位及一第二电位间,其中,该第一电位为该发光二极管的一崩溃电位,且为一负 值,该第二电位为该发光二极管的一阈值电位。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35646 A 1/9页 4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电子系统(如笔记型电脑、手机及平板等)具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输入装置,像 是按键、鼠标、轨迹球及触控屏幕等等,均可提供使用者操作及控制系统。近年来,因触控屏 幕的制。
10、造成本降低,又因触控屏幕具较直觉的人机介面,使得触控屏幕渐渐取代传统的输 入装置。 0003 基于触控的运作原理,触控屏幕主要可分成电阻式、电容式及声波式。其中,于电 阻式触控屏幕中,控制电路感测内部导电薄膜及玻璃基板间的电位变化以定位触控位置; 于电容式触控屏幕中,当带有静电的手指或导电物体接近电容式触控屏幕时,触控屏幕中 的电容值将产生变化,控制电路即可根据所述电容变化以定位触控位置;声波式触控屏幕 中配置发射器及接收器,发射器将产生表面波于玻璃上,接收器则接收所述表面波;当手指 接触屏幕时,部分的表面波将被吸收,接收器即可感测到表面波的衰减,进而使控制电路能 定位触控位置。 0004 一。
11、般而言,电阻式触控屏幕的穿透率较低,又声波式触控屏幕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然而,电容式触控屏幕具穿透率高、可靠度高、反应时间快以及耐用等优点,使得电容式触 控面板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 0005 传统上,电容式触控屏幕包含显示面板及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 的感测方式可分为自感(self capacitance)感测及互感(mutual capacitance)感测,如 图1A及图1B所示,图1A是绘示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自感感测的示意图,其中,控制晶片 102利用驱动信号103对取样电容104充电,当手指接触到覆盖玻璃100时,电极101和手 指将产生耦合效应,将分散取样电容10。
12、4上的电荷,使取样电容104的电位下降,当控制晶 片102感测到此取样电容104的电位降至一阈值电位以下时,将视此处控面板感测到一触 控事件。另一方面,图1B是绘示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互感感测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A的 触控面板,图1B的触控面板具有两电极111、112,电极111用以接收来自驱动缓冲装置113 输出的扫描信号114,而电极112用以产生感测信号,当手指接触到覆盖玻璃110时,电极 111和手指将产生耦合效应,使得电极111与电极112间的电容改变,藉此,电极112将藉此 产生感测信号以定位触控位置。 0006 然而,若显示面板搭载上述电容式触控面板需要多层玻璃,将大幅增加电容式。
13、触 控屏幕的厚度。因此,如何使触控显示面板(即显示面板搭载触控面板)的厚度变得更加 轻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第一态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一触控电路、一基板、一第一金属 层、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第二金属层。触控电路用以提供触控扫描信号;第一金属层设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2/9页 5 置于基板的一侧;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第一 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电性耦接至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及触控电路,触控电路将触控扫描信 号传送至第二金属层,且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的相对两侧,第 一金属层及第。
14、二金属层用以传导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0008 本发明的第二态样提供一种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用于包含一第一金属 层、一第二金属层以及一发光二极管的一触控显示装置,所述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 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流流经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 的发光二极管;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二金属层;以及基于触控扫描信号感测并产生一 触控感测信号以感测一触控事件。 0009 本发明的第三态样提供一种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用于包含一第一金属 层、一第二金属层、一第三金属层以及一发光二极管的一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第二金属层 设置于第三金属层的侧边且与第三金属层共平面,或。
15、第二金属层设置于第三金属层与第一 金属层之间,所述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流流经第一金属层、 第二金属层及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发光二极管;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二金 属层;以及基于触控扫描信号并藉由第三金属层感测并产生一触控感测信号以感测一触控 事件。 001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 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具较少层玻璃的触控显示装置,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及尺寸都能有效地降低。以下将以实施方式对上述的说明作详细的描述,并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1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
16、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 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 图1A是绘示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自感感测的示意图; 0013 图1B是绘示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互感感测的示意图; 0014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绘示发光二极管的电位及电流的特性图; 0016 图4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 0017 图4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 0018 图4C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 0019 图4D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 0020。
17、 图5A及图5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 图; 0021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图; 0022 图7A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B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图; 0024 图8A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5 图8B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图。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3/9页 6 0026 其中,附图标记: 0027 100:覆盖玻璃 111112:电极 0028 101:电极 113:。
18、驱动缓冲装置 0029 102:控制晶片 200:触控显示面板 0030 103:驱动信号 201:基板 0031 114:扫描信号 202:第一金属层 0032 104:取样电容 203:第二金属层 0033 110:覆盖玻璃 204:第三金属层 0034 205:发光二极管 T1、T2:时间区间 0035 206:发光二极管 S501S511:步骤 0036 207:显示驱动电路 600:触控显示面板 0037 208、210:阳极端 601606:子像素区 0038 209、211:阴极端 607608:像素 0039 212:钝化层 700:触控显示面板 0040 213:隔离层 70。
19、1:第四金属层 0041 214:平坦层 710:触控显示面板 0042 215:绝缘层 711716:子像素区 0043 216:接合层 717、718:像素 0044 217:覆盖层 800:触控显示面板 0045 218219:接合垫 810:触控显示面板 0046 -V1:电位 811816:子像素区 0047 +V2:电位 817、818:像素 0048 -V3:扫描电位 203a203e:第二金属层 0049 V3:扫描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本发明将在本说明书中利用随附图示的参考更充分地陈述,其中随附图示绘有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受限于本说明。
20、书陈述的实施方 式。这些实施方式的提出令本说明书详尽且完整,而将充分表达本发明范围予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者。本文中相同的参考编号意指相同的元件。 0051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 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0052 参照图2,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 触控显示面板200包含基板201、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发光二极管205及触控 电路(未绘示)。除此之外,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可以还包含第三金属层204、发光二极管 206及显示驱动电路。
21、207。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第三金属层204、发光二极管 205、206及显示驱动电路207皆设置于基板201的一侧,且第二金属层203设置于第三金属 层204与第一金属层202之间,显示驱动电路207设置于第一金属层202与基板201之间。 第一金属层202电性耦接至显示驱动电路207,第二金属层203及第三金属层204电性耦接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4/9页 7 至触控电路。 0053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路电性耦接至显示驱动电路207。 0054 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及显示驱动电路207用以控制触控显示面板200 的发光二极管205、20。
22、6。发光二极管205、206分别包含阳极端208、210及阴极端209、211。 由于阳极端208、210电性耦接于第一金属层202,阴极端209、211电性耦接于第二金属层 203,又显示驱动电路207可控制第一金属层202及第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使得显示驱 动电路207可藉以调整发光二极管205、206的发光亮度。发光二极管205、206发光时,电 流从第一金属层202依序流过发光二极管205、206后再流过第二金属层203。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阴极端209、211的连 接关系亦可互换,即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
23、10电性耦接于第二金属层203,发 光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电性耦接于第一金属层202,也就是说,发光二极管 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基板201分别位于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的 相对两侧。此时,显示驱动电路207可控制第二金属层203(对应至阳极端208、210)及第 一金属层202(对应至阴极端209、211)的电位差,藉以调整发光二极管205、206的发光亮 度。发光二极管205、206发光时,电流从第二金属层203依序流过发光二极管205、206后 再流过第一金属层202。 0056 更进一步来说,一并参照图3,图3是绘示发光二极。
24、管的电位及电流的特性图,以 发光二极管205为例,发光二极管205的阳极端208与阴极端209的电位差V对应至图3 的X轴,阳极端208流经阴极端209的电流I对应至图3的Y轴。当第一金属层202与第 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大于零时,为顺向偏压,此外,当第一金属层202与第二金属层203 的电位差大于电位+V2时,即可导通发光二极管205,其中,电位+V2为发光二极管205的阈 值电位;当第一金属层202与第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小于零时,为逆向偏压,此外,当第一 金属层202及第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小于电位-V1时,发光二极管205将损坏,因此,显 示驱动电路207会限制第一金属层202及。
25、第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大于电位-V1,藉以避免 发光二极管205、206损坏,其中电位-V1为发光二极管205的崩溃电位。 0057 另一方面,第二金属层203、第三金属层204及触控电路用以感测触控显示面板 200的触控事件。触控电路将提供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二金属层203,使得第二金属层203作 为发送端。当没有触控事件时,第三金属层204与第二金属层203之间的电容是固定的,此 时第三金属层204上可感测到固定的耦合电位;当触控事件发生(例如手指或其他导电物 体接触)并形成额外的电容于外部物体与第三金属层204之间,使得第二金属层203与第 三金属层204上的电容发生改变。因此,触控电路通。
26、过第三金属层204的电位或电荷的流 动来感测等效电容的变化,藉以感测所述触控事件。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204的电位或电荷的流动可为触控感测信号或者据 此产生触控感测信号。 0059 此外,显示驱动电路207将根据第二金属层203所接收的触控扫描信号以输出驱 动信号至第一金属层202,使得第一金属层202及第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大于电位-V1, 进而确保发光二极管205、206不会损坏或是不正常地发光,此外,发光二极管205、206的发 光亮度是根据第一金属层202与第二金属层203的电位差所决定。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207可由触控电路接收触控扫描信号的资。
27、讯。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5/9页 8 0061 为进一步说明显示驱动电路207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一金属层202的方法,一并参 照图4A、图4B、图4C及图4D。图4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 位时序图,第二金属层203接收触控扫描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扫描信号为一具扫描电 位-V3的方波。当触控扫描信号未具扫描电位-V3(可例如为时间区间T2时的触控扫描信 号)时,显示驱动电路207输出驱动信号使得第一金属层202具第一操作电位,进而使发光 二极管205、206产生对应于第一操作电位的发光亮度。 0062 当触控扫描信号具扫描电位-V3(可例如为时间区。
28、间T1时的触控扫描信号)时, 显示驱动电路207不输出驱动信号,使得第一金属层202具零电位,此时,由于扫描电位-V3 的绝对值V3小于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阈值电位(可参照图3中的电位+V2),换句话说, 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及阴极端209、211的电位差小于发光二极管205、 206的阈值电位,并不会使发光二极管205、206不正常的发光。 0063 图4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第二金属层 203接收触控扫描信号,触控扫描信号为一具扫描电位-V3的方波。当触控扫描信号未具 扫描电位-V3(可例如为时间区间T2时的触控扫描信号)。
29、时,显示驱动电路207输出驱动 信号使第一金属层202具第二操作电位,进而使发光二极管205、206产生对应于第二操作 电位的发光亮度;当触控扫描信号具扫描电位-V3(可例如为时间区间T1时的触控扫描信 号)时,显示驱动电路207输出驱动信号使得第一金属层202具第三操作电位,其中第三操 作电位用以补偿扫描电位-V3,进而使发光二极管205、206产生对应于第一金属层202与第 二金属层的电位差(即第三操作电位减去扫描电位-V3)的发光亮度。 0064 图4C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相较于图4A, 操作原理类似,不同的是图4C的触控扫描信号为一具扫描电位V3的方波。
30、。当触控扫描信 号具扫描电位V3(可例如为时间区间T1时的触控扫描信号)时,显示驱动电路207不输出 驱动信号,使得第一金属层202具零电位,此时,由于扫描电位V3小于发光二极管205、206 的崩溃电位(可参照图3中的电位-V1)的绝对值,换句话说,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 端208、210及阴极端209、211的电位差的绝对值小于发光二极管205、206的崩溃电位的绝 对值,因此发光二极管205、206并不会损坏。 0065 图4D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显示方法的电位时序图,相较于图4B, 操作原理类似,不同的是图4C的触控扫描信号为一具扫描电位V3的方波。 0066 在图。
31、4A、4C的驱动显示方法中,仅当触控扫描信号未具扫描电位-V3或未具扫描 电位V3时,发光二极管205、206才有可能发光,而当发光二极管205、206不发光时,发光 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与阴极端209、211的压差将维持在发光二极管205、206 的崩溃电位(如电位-V1)至阈值电位(如电位+V2)之间,因此,扫描电位-V3或扫描电位 V3设于第一电位至第二电位之间,其中,第一电位为负值且其绝对值为发光二极管205的 阈值电位,第二电位则为发光二极管205、206的崩溃电位的绝对值。另一方面,在图4B、4D 的驱动显示方法中,不论触控扫描信号是否具扫描电位-V3或具扫描。
32、电位V3,发光二极管 205、206均有可能发光。因此若欲利用上述两种驱动显示方法使发光二极管205、206具有 相同的平均亮度,第一操作电位通常大于第二操作电位。 006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阴极端209、211的连 接关系互换时,即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电性耦接于第二金属层203,发光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6/9页 9 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电性耦接于第一金属层202,上述第一电位变为发光二极 管205、206的崩溃电位,且第二电位变为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阈值电位。 0068。
33、 回到图2,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包含钝化层212、隔离层213、平坦层214、绝缘层 215、接合层216、覆盖层217及接合垫218219。其中,钝化层212、隔离层213、平坦层 214、绝缘层215、接合层216、覆盖层217及接合垫218219主要用以隔绝具导电性的元 件或是协助制程的进行。进一步来说,钝化层212用以隔绝并保护显示驱动电路207,隔离 层213用以定义第一金属层202的区块及形状,平坦层214用以隔绝第一金属层202及第 二金属层203,绝缘层215用以隔绝第二金属层203及第三金属层204,接合层216用以接 合覆盖层217,覆盖层217用以接触触控物(如手指及触控。
34、笔等等),接合垫218219则 分别接合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 0069 一并参照图5A及图5B以藉由触控显示面板200的制造方法详细说明触控显示面 板200的结构,图5A及图5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200的制造方 法的流程图。 0070 如图5A所示,于步骤S501,制作显示驱动电路207于基板201上;于步骤S502,沉 积钝化层212,并预留显示驱动电路207的电极(未绘示)以电性耦接发光二极管205、206 的阳极端208、210;于步骤S503,制作隔离层213并定义第一金属层202所覆盖的区域;于 步骤S504,利用薄膜沉积制作第一金属。
35、层202于所述覆盖的区域;于步骤S505,制作接合垫 218219于第一金属层202上以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显示 驱动电路207;于步骤S506,安装发光二极管205、206于接合垫218219上。 0071 接着,如图5B所示,图5B延续图5A的流程,于步骤S507,镀上平坦层214于发光 二极管205、206周围,再利用半色调网点光罩(halftone mask)使发光二极管205、206的 阴极端209、211裸露;于步骤S508,利用薄膜沉积制作第二金属层203于发光二极管205、 206的阴极端209、211以及平坦层214上;于步骤S509,镀上。
36、绝缘层215于第二金属层203 上;于步骤S510,沉积第三金属层204于绝缘层215上;于步骤S511,披覆接合层216于绝 缘层215以及第三金属层204上,并利用接合层216接合覆盖层217以完成触控显示面板 200。 0072 一并参照图6,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600的上视图, 相较于图2的触控显示面板200,触控显示面板200包含一子像素区,触控显示面板600包 含等同于图2中触控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的多个子像素区601606,其中子像素区601 603以及子像素区604606分别形成像素607、608。以子像素区601为例,子像素区601 包含发光二极管20。
37、5、206及第二金属层203(横条状)。除此之外,子像素区601还可以还 包含第三金属层204(直条状)及绝缘层215。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金属层203除了覆盖至 本身的子像素区601,亦覆盖至子像素区604,第三金属层204亦覆盖至多个子像素区601、 602、603;因第二金属层203及第三金属层204能覆盖至多个子像素区,将减少触控电路与 第二金属层203的导线数目及触控电路与第三金属层204的导线数目。 0073 参照第7A及图7B,图7A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700的 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700亦利用发光二极管的特性使得触控显示面板700能同时执 行触控及显示的。
38、功能。相较于图2的触控显示面板200,首先,触控显示面板700的第三金 属层204、第二金属层203及绝缘层215为共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204可与第二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7/9页 10 金属层203同时制作。此外,触控显示面板700还包含与第二金属层203电性连接的第四 金属层701,第四金属层701与第一金属层202可于制作触控显示面板700的过程中同时沉 积,其中第四金属层701用以电性耦接至触控电路并接收触控扫描信号。 0074 当没有触控事件时,第三金属层204与第二金属层203之间的电容是固定的,此时 第三金属层204上可感测到固定的耦合电位;当触控。
39、事件发生并形成额外的电容于触控物 体与第三金属层204之间,将使得第二金属层203与第三金属层204的等效电容发生改变, 因此,触控电路通过第三金属层204的电位或电荷的流动来感测电容的变化,藉以感测所 述触控事件。 0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金属层204的电位或电荷的流动可为触控感测信号或者据 此产生触控感测信号。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阴极端209、211的连 接关系亦可互换,即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电性耦接于第二金属层203,发 光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电性耦接于第一金属层202,也就是说。
40、,发光二极管 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基板201分别位于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的 相对两侧。此时,显示驱动电路207可控制第二金属层203(对应至阳极端208、210)及第 一金属层202(对应至阴极端209、211)的电位差,藉以调整发光二极管205、206的发光亮 度。发光二极管205、206发光时,电流从第二金属层203依序流过发光二极管205、206后 再流过第一金属层202。 0077 图7B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710的上视图,相较于图7A 的触控显示面板700,触控显示面板700包含一子像素区,而触控显示面板710包含等同。
41、于 图7A中触控显示面板700的结构的多个子像素区711716,其中子像素区711713以 及子像素区714716分别形成像素717、718。以子像素区711为例,子像素区711包含发 光二极管205、206及第二金属层203。除此之外,子像素区711还可以还包含第三金属层 204、绝缘层215及第四金属层701(于第二金属层203的下侧)。由于第四金属层701位于 第二金属层203的下层且于隔离层213同层,使得子像素区712、713的第二金属层能藉由 第四金属层701的布线相互电性耦接。另一方面,第三金属层204亦覆盖至多个子像素区 711713;因第四金属层701可电性连接多个子像素区的。
42、第二金属层,又第三金属层204 能覆盖多个子像素区,故触控电路与第二金属层203及第三金属层204的导线将随之减少。 0078 参照第8A及图8B,图8A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800的 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800亦利用发光二极管的特性使得触控显示面板800能同时执 行触控及显示的功能。相较于图7A的触控显示面板700,触控显示面板800不包含第三金 属层204,因此触控显示面板800系依据第二金属层的电位变化来侦测触控事件,即利用自 感感测的方式来侦测触控事件。 0079 更进一步来说,触控显示面板800的触控电路包含一取样电容并耦接至第二金属 层203,当没有触控事件。
43、时,取样电容上的电位将固定;当触控事件发生(例如手指或其他 物体接触)并形成额外的电容于外部物体与第二金属层203之间,将使得取样电容上的电 荷转移至第二金属层203上,使得取样电容的电位减少,当取样电容的电位下降至特定电 位之下,触控电路将感测到所述触控事件。 0080 图8B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控显示面板810的上视图。相较于图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10 8/9页 11 8A的触控显示面板800,触控显示面板800包含一子像素区,而触控显示面板810包含等同 于图8A中触控显示面板800的结构的多个子像素区811816,其中子像素区811813 以及子像素区。
44、814816分别形成像素817以及像素818。 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阴极端209、211的连 接关系亦可互换,即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阳极端208、210电性耦接于第二金属层203,发 光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电性耦接于第一金属层202,也就是说,发光二极管 205、206的阳极端208、210及基板201分别位于发光二极管205、206的阴极端209、211的 相对两侧。此时,显示驱动电路207可控制第二金属层203(对应至阳极端208、210)及第 一金属层202(对应至阴极端209、211)的电位差,藉以调整发。
45、光二极管205、206的发光亮 度。发光二极管205、206发光时,电流从第二金属层203依序流过发光二极管205、206后 再流过第一金属层202。 0082 以子像素区811为例,子像素区811包含发光二极管205、206以及第二金属层 203。除此之外,子像素区811还包含绝缘层215及第二金属层203。子像素区811更可包含 于绝缘层215下方的第四金属层701,第四金属层701电性连接子像素区811813分别的 第二金属层203a203c。值得注意的是,第四金属层701亦可电性连接子像素区811、814 的第二金属层203a、203d。进一步来说,第四金属层701可设置于第二金属层2。
46、03a、203b之 间并延伸至第二金属层203d、203e之间,实作上第四金属层701将延伸至第二金属层203d 的下方,并与第二金属层203d电性连接,使得第二金属层203a、203d具相同的电位。因第 四金属层701可电性连接多个子像素区的第二金属层,故触控电路与第二金属层的导线将 减少。 0083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0084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为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感测触控 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可用于包含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以及发光二极管的触控显示装置 (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以及发光二极管可例如为图8A中的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
47、层 203以及发光二极管205)。所述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电流 流经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以及第一金属层202与第二金属层203之间的发光二 极管205;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二金属层;以及基于触控扫描信号产生触控感测信号 以感测触控事件。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202的驱动方法及扫描电位的设定亦适用图4A4D 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及扫描电位的设定。 0086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感测触控及驱动显示的方法可用于包含第一金属 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以及发光二极管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第二金属层可设置于 金属层的侧边且与该第三金属层共平面。
48、(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及第三金属层可例如为 图7A中的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及第三金属层204),或者第二金属层可设置于 第三金属层与第一金属层之间(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可例如为图2中的第 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第三金属层204以及发光二极管205)。所述感测触控及驱 动显示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电流流经第一金属层202、第二金属层203以及第 一金属层202与第二金属层203之间的发光二极管205;提供一触控扫描信号至第二金属 层;以及基于触控扫描信号并藉由第三金属层产生触控感测信号以感测触控事件。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A 11。
49、 9/9页 12 008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的驱动方法及扫描电位的设定亦适用图4A4D中 所述的驱动方法及扫描电位的设定。 008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 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本发明提供具较少 数量玻璃的显示触控面板,可使显示触控面板变得更轻薄,并有效地减少触控电路与第二 金属层或第三金属层的导线数量。 0089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 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 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说 明 书CN 104035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