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豆粕饲料及其制做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造豆粕饲料及其制做方法,属于生化技术领域。
豆粕是家畜饲养中不可缺少的饲料之一,然而,由于大豆的应用不断扩大,豆粕作为榨油副产品日益紧缺,供求矛盾与日俱增。提高大豆产量决非易事,所以急待开发出类同豆粕的代用饲料,以适应家畜养殖业的发展需要,成为当务之急。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玉米为底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使之生化转化为人造同豆粕作为优质饲料,以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一种人造豆粕饲料及其制做方法,为人类造福。
本发明的任务是按照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这种人造豆粕饲料,其组成为:
组份 占有量(重量份数表示)份
单细胞蛋白 65-70;
非蛋白氮 5-10;
稻糠 15-20;
水份 8-12。
其制做方法即工艺步骤是:
精选计量原料底料:
物料 配比(重量份数表示)份
玉米粉 80-85;
稻糠 15-20。
进行搅拌混合:将配量的稻糠及玉米粉置入搅拌器中,以100-120转/分的转速进行搅拌,并注入10-12份的水,制成混合均匀的湿料;
灭菌及氮化处理:湿料在搅拌中升温至105-120℃,并添加0.2-2份(重量份数)的硫酸铵,经15-25分钟处理后降温至30-40℃;
发酵生化反应:在发酵生化槽中,将0.1-0.2份(重量份数)的毛霉菌均匀分散于灭菌氮化物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5-30℃,进行48小时的生化反应;
造粒:把发酵生化后的转化物料经造粒机制成片粒;
干燥:在60-100℃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制成本发明之人造豆粕饲料成品;
计量分装:对成品的人造豆粕饲料进行计量分装。
本发明将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陈述:
例1:
本发明之人造豆粕饲料之一种组成:
组份 占有量(重量份数表示)份
单细胞蛋白 65;
非蛋白氮 5;
稻糠 20;
水份 8。
其制做的工艺步骤是:按重量份数精选计量出原料底料:玉米粉80份、稻糠15份,将它们置入搅拌器中,以100转/分的转速进行搅拌,并注入10份的水,制成混合均匀的湿料,再在搅拌中升温至105℃,并添加0.2份的硫酸铵,经15分钟的灭菌与氮化处理,而后降温至30℃,降温后的无菌氮化处理物料在发酵生化槽中,把0.1份的毛霉菌均匀分散于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5℃,进行48小时的生化反应。玉米粉作为底料,在毛霉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上述组份占有量的人造豆粕饲料,再通过造粒机制成片粒,在60℃温度下进行片粒干燥,成为片粒状的本发明之上述组份占有量地人造豆粕饲料,最后按需要计量分装成所需袋装品。
例2:
本发明之人造豆粕饲料的又一种组成:
组份 占有量(重量份数表示)份
单细胞蛋白 70;
非蛋白氮 10;
稻糠 15;
水份 12。
其制做的工艺步骤是:
按重量份数精选计量出原料底料:玉米粉85份、稻糠20份,将它们置入搅拌器中,以120转/分的转速进行搅拌,并注入12份的水,制成混合均匀的湿料,再在搅拌中升温至120℃,并添加2份的硫酸铵,经25分钟的灭菌与氮化处理,而后降温至40℃,降温后的无菌氮化处理物料在发酵生化槽中,把0.2份的毛霉菌均匀分散于料中,控制反应温度在30℃,进行48小时的生化反应。玉米粉作为底料,在毛霉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上述组份占有量的人造豆粕饲料,再通过造粒机制成片粒,在100℃温度下进行片粒干燥,成为片粒状的本发明之上述组份占有量的人造豆粕饲料,最后按需要计量分装成所需袋装品。
本发明的人造豆粕饲料经分析检测,为不规则的片粒状,其色泽呈浅黄至褐色,均匀一致;气味香甜、不易腐烂变质;不含尿素及霉污物,蛋白质占有量大于45Wt%,PH差值≤0.15;不含有害动物的物质,各项理化指标均超过大豆豆粕,为一种安全饲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
这种人造豆粕饲料含蛋白质丰富又能被家畜直接吸收,气味香甜、安全无毒、不易腐烂变质,易于存放,是一种取代豆粕的理想饲料。其制做方法科学合理,底物转化率高,流程简短、易于操作、生产成本较低。本发明特别适合国情、有开发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