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7468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7468ACN102797468A21申请号201210300855722申请日20120822E21D9/00200601E21D9/093200601E21D11/0420060171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3008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铁四院技术中心72发明人肖明清韩向阳刘浩宁茂权薛光桥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黄行军54发明名称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通过采用覆土反压、局部全断面地层加固和门。
2、式地层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始发段土体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层稳定性和顶部土体抵抗泥水劈裂能力,为了防止盾构始发时洞门打开后掌子面土体破坏和地层发生松动等,造成泥水仓中的泥浆漏浆、地层失稳、涌水涌泥等,采用冻结法加固开洞处一定厚度地层。本发明解决了浅覆土条件下始发段地层的稳定问题,同时降低了始发工作井和明挖段深基坑施工风险,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1页21一种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始发井外,沿盾构掘进方向的地层进行。
3、全断面加固、全断面加固体(2)的厚度比盾构机长度长23米;2)以全断面加固体(2)的末端为界,沿盾构掘进方向,对地层进行门式加固,门式加固体(3)的厚度为3055米,并对全断面加固体(2)和门式加固体(3)范围内的地面进行覆土反压;3)然后采用冻结法对靠近始发井(6)的洞门处地层进行界面冻结加固,界面冻结加固体(4)厚度为12米;4)待加固土体和冻结地层达到设计要求,且盾构机组装调试到位后,凿除洞门范围内的工作井围护墙(7);5)盾构机前推至掌子面建立泥水密封后掘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断面加固体(2)的横剖面为宽和高均为D61米的大矩形和位于其正下方。
4、的宽07D01米、高36米的小矩形上下接合而成的不规则多边形,盾构隧道面位于所述大矩形的中心,所述D为盾构机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加固体(3)的横剖面为宽D61米,高07D2米且下方开有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弧形缺口和盾构隧道面的形状相匹配,且缺口的顶点与所述门式加固体(3)的剖面的宽边的距离为334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冻结加固体(4)的横剖面为宽和高均为D61米的矩形,盾构隧道面位于所述界面冻结加固体(4)的横剖面的中心。权利要求书CN102797468A1/3页3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技术领域00。
5、01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的始发方法,具体地指一种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国内盾构隧道得到了迅猛发展,包括地铁、公路、市政、铁路、输水、输气等行业。国内业界在盾构隧道的理论及试验研究上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譬如在盾构隧道结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0003但是在超大盾构隧道及复杂环境条件下盾构始发方面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直径盾构隧道掌子面上下的水土压力差别较大,且掌子面上土层条件也不相同,因此浅覆土始发过程中泥水压力与掌子面水土压力的平衡难以掌控,轻微的泥水压力波动即易引起掌子面土体的坍塌,酿成重大的工程安全事故。0004针对上述。
6、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取增大始发段覆土的厚度,根据经验值选择0506倍盾构隧道外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大始发段盾构隧道顶部土层抗泥水劈裂能力,降低盾构机泥水压力波动过大而击穿上覆土层,造成地层失稳或坍塌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始发工作井和后续明挖段的基坑开挖深度,增大了工程风险和造价;此外,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的地层加固方式,往往难以保证加固质量和效果,始发洞口打开后掌子面土体发生涌水涌泥,或无法承受盾构机泥水仓内的泥水压力而局部出现破坏等等,造成地层失稳或坍塌等。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过程中地层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增大始发段覆土的厚度,工程造价低,安全的盾。
7、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1)对始发井外,沿盾构掘进方向的地层进行全断面加固、全断面加固体(2)的厚度比盾构机长度长23米;00082)以全断面加固体的末端为界,沿盾构掘进方向,对地层进行门式加固,门式加固体的厚度为3055米,并对全断面加固体和门式加固体范围内的地面进行覆土反压;门式加固体沿盾构掘进方向的长度应能覆盖盾构上方覆土厚度不能满足盾构隧道施工期抗浮需要的地段;00093)然后采用冻结法对靠近始发井的洞门处地层进行界面冻结加固,界面冻结加固体厚度为12米;00104)待加固土体和冻结地层达到设计要求。
8、,且盾构机组装调试到位后,凿除洞门范围内的工作井围护墙;00115)盾构机前推至掌子面建立泥水密封后掘进。0012优选地,所述全断面加固体的横剖面为宽和高均为D61米的大矩形和位于其说明书CN102797468A2/3页4正下方的宽07D01米、高36米的小矩形上下接合而成的不规则多边形,盾构隧道面位于所述上方的大矩形的中心,所述D为盾构机直径。小矩形加固体作为承担盾构机自重荷载的基础。0013优选地,所述门式加固体的横剖面为宽D61米,高07D2米且下方开有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弧形缺口和盾构隧道面的形状相匹配,且缺口的顶点与所述门式加固体的剖面的宽边的距离为334米。0014优选地,所述界面。
9、冻结加固体的横剖面为宽和高均为D61米的矩形,其盾构隧道面位于界面冻结加固体的横剖面的中心。0015本发明所述全断面加固、门式加固、界面冻结加固、覆土反压的技术实施过程如下0016全断面加固是指加固体断面能将掘进轴线方向上盾构机的整个横断面全部包住,加固方式可以采用旋喷桩或搅拌桩等。0017门式加固是指加固体断面形状似一个“凯旋门”,位于盾构隧道正上方。0018界面冻结加固是指在紧邻始发井洞门外侧12M范围内的土体采用冻结法加固的方式。0019覆土反压是指在现状覆土厚度不能满足盾构隧道施工期抗浮要求的地段通过在既有地面堆土的方式使得盾构隧道覆土满足抗浮要求的方式。0020本发明通过采用覆土反压。
10、、局部全断面地层加固和门式地层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始发段土体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层稳定性和顶部土体抵抗泥水劈裂能力,为了防止盾构始发时洞门打开后掌子面土体破坏和地层发生松动等,造成泥水仓中的泥浆漏浆、地层失稳、涌水涌泥等,采用冻结法加固开洞处一定厚度地层。浅覆土始发方式能减少了始发井基坑开挖深度,降低工程风险和工程造价。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提供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解决了浅覆土条件下始发段地层的稳定问题,同时降低了始发工作井和明挖段深基坑施工风险,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的平面布置示意图;0023图2为图1中盾构隧。
11、道浅覆土始发方法的纵断面布置示意图;0024图3为图1中全断面加固体的横剖面图;0025图4为图1中门式加固体的横剖面图;0026图5为图1中界面冻结加固体的横剖面图。0027图中1为明挖盾构分界,2为全断面加固体,3为门式加固体,4为界面冻结加固体,5为盾构隧道管片,6为始发井,7为工作井围护墙,8为工作井内衬墙。具体实施方式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9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盾构隧道浅覆土始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01)采用旋喷桩或搅拌桩对始发段盾构穿越的地层进行全断面加固、全断面加固体说明书CN102797468A3/3页52的厚度比盾构机长度长2。
12、3米,本实施例中为164米;00312)以全断面加固体2的末端为界,沿盾构掘进方向,对地层进行门式加固,门式加固体3的厚度为55米,并对全断面加固体2和门式加固体3范围内地面进行覆土反压;00323)然后采用冻结法对靠近始发井6洞门处地层进行界面冻结加固,界面冻结加固体4厚度为16米;00334)待加固土体和冻结地层达到设计要求,且盾构机组装调试到位后,凿除洞门范围内的工作井围护墙7,从而满足盾构始发时顶部地层的稳定和掌子面土体的稳定等要求;00345)盾构机前推至掌子面建立泥水密封后,按设定的泥水压力和掘进参数掘进。0035如图3,盾构机直径为15米。全断面加固体2的横剖面为宽211米、高2。
13、11米的大矩形和位于其正下方的宽104米、高52米的小矩形上下接合而成的不规则多边形,盾构隧道面位于宽211米、高211米的矩形的中心。0036如图4,门式加固体3的横剖面为宽211米,高125米且下方开有弧形缺口的矩形,弧形缺口和盾构隧道面的形状相匹配,且缺口的顶点与门式加固体3的剖面的宽边的距离为33米。0037如图5,界面冻结加固体4的横剖面为宽211米、高211米的矩形,盾构隧道面位于全断面加固体2的横剖面的中心。说明书CN102797468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97468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97468A3/4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97468A4/4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9746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