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4133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5607.6

申请日:

2008.07.22

公开号:

CN101319483A

公开日:

2008.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3/04

主分类号:

E01C3/04

申请人:

安蓉建设总公司

发明人:

杨作才; 赵秀玲; 罗松涛; 党永平; 田 华

地址:

610036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茶店子安蓉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舒启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颗粒分析→工艺试验→一次掺拌→二次掺拌→运输→三次掺拌→填筑→验收。本工法特点是:合理利用粉细砂、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克服了粉细砂填筑路基的缺陷,提高了路基承担动载荷能力,延长了工程寿命;施工可操作性强、便于高强度施工作业,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a)、填料分析:
对粉细砂、碎石土、砾石土取土料源进行室内颗粒分析,确定其类别,测定天然含水率、颗粒密度、最大及最小干密度;
b)、工艺试验:
根据a步骤填料分析结果,初选掺配比例,按初选掺配比例配制填料,在实验场地进行填筑试验,从而确定施工参数;
b1)、掺配比例确定:拟定3~5个掺配比例方案,在掺配料类别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相对密度和颗粒密度试验,测定各掺配比例方案的原始施工参数,对其评价后,进一步确定1~2个施工掺配比例方案;
b2)、试验场地准备:每个试验场地要求在平直段,长度50m,宽度20m,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b3)、填筑参数确定:根据选定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各种工况参数的组合碾压和压实密度试验及压实沉陷量,并取样测定含水率。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铺料厚度、含水率、洒水量、碾压遍数、行车速度等施工碾压参数;
c)、一次掺拌:
在大方量填筑作业前,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掺配比例,碎石土或者砾石土∶粉细砂=6∶4分层堆放,即在选定拌合场地先堆放一层厚0.40m的粉细砂,后采用进占法堆放一层厚0.60m的碎石土或者砾石土,利用洒水或者晾晒调节掺配料的含水率,以达到施工最优含水率,为此完成一次掺拌;
d)、二次掺拌:
二次掺配施工是结合分层堆料作为填筑料进行开采运输的,开采时利用反铲挖掘机进行立面开采并装车,开采时一次将本层堆放一层拌和料开采完毕,开挖高度3m,反铲在卸料至车辆车斗时,卸料斗控制高度为1.2~1.5m,以使开挖料均匀散布在车厢内;
e)、三次掺拌:
掺拌料运至路基填筑工作面时,根据试验确定的铺填厚度选定卸料间距,梅花形布置,后退法卸料,用带有松土器的推土机平料两次,第一次平料时使用松土器,二次平料时提起松土器,完成三次掺拌;
经过上述三次掺拌后,粉细砂与碎石土(砾石土)能达到拌合均匀、级配合理;
f)、填筑施工:
施工时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水平分层填筑时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采用同一种掺配比例的填料,严禁将两种以上不同掺配比例的填料混填;采用推土机纵向推铺填筑料,每次铺料厚度不超过0.35m,总铺料厚度达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厚度±0.05m后,用压路机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碾压;
g)、验收:
在每层填筑碾压达方案确定的碾压遍数后,采用平板荷载仪K30法和灌砂法/灌水法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层的施工。从试验结果看,通过改良后的填料压实质量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设计和规范技术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工艺试验中初选体积掺配比例为:砾石土/碎石土∶粉细砂=5∶5、6∶4或7∶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工艺试验中初选体积掺配比例为:砾石土/碎石土∶粉细砂=6∶4。

说明书

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建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粉细砂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等级路面的施工中,要求工后沉降量小,路面平整度高。这对于硬土地基来说,不难作到。但对于软土地基,一直是一个施工难点。针对软土地基的现有开发的施工技术中,有换土法、堆土法和垂直排水管法(CN1158434C)、混凝土搅拌桩法(CN1563584A)以及EPS聚苯乙烯泡沫板填料法(CN1760)等。
在软土地基中,以粉细砂为主的软土地基的施工难度最大。由于粉细砂中(85%的颗粒主要集中在0.25mm~0.075mm之间)砂粒含量大、粘粒含量小,不易形成板体,浸水震动后易液化,干燥时松散,粘结性和塑性都很小,如,内蒙古自治区伊敏至伊尔施铁路线、海满铁路工程穿越大面积粉细砂基地带,地基主要为黄色或黄白色的粉细砂层,部分地段深达百米以上。采用现有的上述常规施工方法均无法满足路基修建的基本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粉细砂地基上筑路施工操作性强、便于高强度施工作业、合理利用粉细砂的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填料分析:
对粉细砂、碎石土、砾石土取土料源进行室内颗粒分析,确定其类别,测定天然含水率、颗粒密度、最大及最小干密度;
b)、工艺试验:
根据a步骤填料分析结果,初选掺配比例、按初选掺配比例配制填料,在实验场地进行填筑试验,从而确定施工参数;
b1)、掺配比例确定:
拟定3~5个掺配比例方案,在掺配料类别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相对密度和颗粒密度试验,测定各掺配比例方案的原始施工参数,对其评价后,进一步确定1~2个施工掺配比例方案;
b2)、试验场地准备:
每个试验场地要求在平直段,长度50m,宽度20m,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b3)、填筑参数确定:根据选定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各种工况参数的组合碾压和压实密度试验及压实沉陷量,并取样测定含水率。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铺料厚度、含水率、洒水量、碾压遍数、行车速度等施工碾压参数;
c)、一次掺拌:
在大方量填筑作业前,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掺配比例,碎石土或者砾石土∶粉细砂=6∶4分层堆放,即在选定拌合场地先堆放一层厚0.40m的粉细砂,后采用进占法堆放一层厚0.60m的碎石土或者砾石土,利用洒水或者晾晒调节掺配料的含水率,以达到施工最优含水率,为此完成一次掺拌;
d)、二次掺拌:
二次掺配施工是结合分层堆料作为填筑料进行开采运输的,开采时利用反铲挖掘机进行立面开采并装车,开采时一次将本层堆放一层拌和料开采完毕,开挖高度3m,反铲在卸料至车辆车斗时,卸料斗控制高度为1.2~1.5m,以使开挖料均匀散布在车厢内;
e)、三次掺拌:
掺拌料运至路基填筑工作面时,根据试验确定的铺填厚度选定卸料间距,梅花形布置,后退法卸料,用带有松土器的推土机平料两次,第一次平料时使用松土器,二次平料时提起松土器,完成三次掺拌;
经过上述三次掺拌后,粉细砂与碎石土(砾石土)能达到拌合均匀、级配合理;
f)、填筑施工:
施工时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水平分层填筑时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采用同一种掺配比例的填料,严禁将两种以上不同掺配比例的填料混填;采用推土机纵向推铺填筑料,每次铺料厚度不超过0.35m,总铺料厚度达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厚度±0.05m后,用压路机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碾压;
g)、验收:
在每层填筑碾压达方案确定的碾压遍数后,采用平板荷载仪K30法和灌砂法/灌水法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层的施工;从试验结果看,通过改良后的填料压实质量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设计和规范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简述如下:颗粒分析→工艺试验→一次掺拌→二次掺拌→运输→三次掺拌→填筑→验收。
本工法的工艺原理是:
由于粉细砂土壤中砂粒含量大,粘粒含量极小,85%的颗粒主要集中在粒径0.25mm~0.075mm间,粘结性和塑性很小,单纯用粉砂或细砂进行路基填筑,其形成的是疏松的散体结构,无法满足路基整体承载要求。
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利用路基施工开挖的粉细砂,按一定比例掺入碎石土或砾石土,对粉细砂料进行物理改良,改善其物理组成结构,克服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缺点。
武警水电部队承担内蒙古自治区伊敏至伊尔铁路施工后,为保证施工质量,解决路基填筑料取土料源远、成本高,粉细砂填筑施工困难、进度慢、效率低、质量不能保证等诸多不利施工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粉细砂物理改良填筑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试验,形成了粉细砂物理改良填筑施工工法,并已初步通过该铁道建设指挥部的审核、鉴定。经自检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结果来看,填筑质量能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此施工方案减少远运外借料150万方,优化减小了填筑断面,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施工程度,保证了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约4000万元。工程实践证明,粉细砂填筑物理改良路基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1、克服了仅用粉细砂填筑路基的缺陷,提高路基承担动荷载能力,延长工程寿命。
2、施工可操作性强,便于高强度施工作业,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3、工程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能够满足路基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4、合理利用粉细砂,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
具体实施方式
一、施工工艺流程:
1、操作要点:
(1)、填料分析:
主要进行粉细砂、掺配用碎石土或砾石土的料源土样试验,包括:室内颗粒分析、相对密度、颗粒密度试验,确定各填料及掺配料的类别,测定天然含水率、颗粒密度、最大及最小干密度。
(2)、工艺试验:
对粉细砂、碎石土、砾石土取土料源进行了室内颗粒分析试验后,初选掺配比例,按初选掺配比例配制填料,选定试验场地进行填筑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施工参数。
a、掺配比例确定:拟定3~5个掺配比例方案,确定了掺配料的类别后,通过相对密度和颗粒密度试验,测定各掺配比例方案的原始施工参数,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确定1~2施工掺配比例。
b、试验场地准备:每个试验场地要求在平直段,长度50m,宽度20m,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c、填筑参数确定:根据选定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各种工况参数的组合碾压和压实密度试验及压实沉陷量,并取样测定含水率。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铺料厚度、含水率、洒水量、碾压遍数、行车速度等施工碾压参数。
(3)、一次掺拌:
在大方量填筑作业前,严格按照工艺试验确定掺配比例(碎石土或者砾石土∶粉细砂=6∶4)分层堆放,即在选定拌和场地先堆放一层粉细砂(0.40m),后采用进占法堆放一层碎石土或者砾石土(0.60m),利用洒水或晾晒调节掺配料的含水率,以达到施工最优含水率,由此完成一次掺拌。具体施工方法:沿路基每间隔一定距离就近选择合适地段作为一次掺拌场地,分别拉运粉细砂和碎石土(砾石土)至一次掺拌场地,堆高以挖掘机经济挖掘高度3m控制;拉运比例采用分层堆层厚度(掺拌场地四周立标度尺)进行控制,两种料分层堆放,粉细砂直接卸料,碎石土或者砾石土料采用进占法卸料,平料采用推土机;卸料、平料过程可根据需要洒水或晾晒,以调节掺配料的含水率。
(4)、二次掺拌:
二次掺配施工是结合分层堆料作为填筑料进行开采运输的,开采时利用反铲挖掘机进行立面开采并装车,开采时一次将本层堆放一层拌和料开采完毕,开挖高度3m,反铲在卸料至车辆车斗时,卸料斗控制高度为1.2~1.5m,以使开挖料均匀散布在车厢内。
(5)、三次掺拌:
掺拌料运至路基填筑工作面时,根据试验确定的铺填厚度选定卸料间距,梅花形布置,后退法卸料,用带有松土器的推土机平料两次,第一次平料时使用松土器,二次平料时提起松土器,完成三次掺拌。
经过上述三次掺拌后,粉细砂与碎石土(砾石土)能达到拌合均匀、级配合理。
(6)、填筑施工:
施工时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水平分层填筑时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采用同一种掺配比例的填料,严禁将两种以上不同掺配比例的填料混填。采用推土机纵向推铺填筑料,每次铺料厚度不超过0.35m,总铺料厚度达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厚度±0.05m后,用压路机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碾压。
(7)验收:
在每层填筑碾压达方案确定的碾压遍数后,采用平板荷载仪K30法和灌砂法/灌水法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层的施工。从试验结果看,通过改良后的填料压实质量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设计和规范技术要求。
二、材料与设备
1、材料:
开挖回填料利用路堑开挖粉细砂,掺配料利用道路路基沿线附近砾石土料和碎石土料场。
2、设备:
设备规格型号以能够满足技术要求进行选定,使用数量以计划完成的工程量和工程工期确定,单个施工作业面配备设备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见表。
单个施工作业面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振动式压路机  YZ20A  台  1  激振力360/280(KN),振幅1.6~1.8mm

  2  推土机  T220(D80A-18)  台  1  126Kw,自重25.7T  3  反铲挖掘机  330B  台  3  1.6m3  4  自卸汽车  15~20T  台  8  /  5  专用洒水车  8T  台  1  /  6  平地机  CLY418(160)  台  1  车长9m,胶轮式

三、质量控制
1、料源控制:
(1)、用于改良的原材料料源在进场前进行相应的试验;
(2)、在选定的范围内进行取土时,清除场地上的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
(3)、当土源出现变化时,必须按照要求重做工艺试验。
2、掺拌料含水率控制:
(1)、在拌和一遍后,检查一次拌和混合料的含水率;
(2)、含水率过大时,摊铺进行晾晒;
(3)、含水率过小时,用喷管式洒水车洒水;
(4)、洒水车不得在正在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
3、掺合料拌和控制:
(1)、按照填筑阶段不同划分施工区段,分为底层准备区段、拌和摊铺区段、碾压整型区段和检测报验区段,选用相应设备;
(2)、掺合料必须按经过审批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掺拌,投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比例控制,装料设备斗容挖装、平料时加强对掺和料的搅拌、混合,保证掺拌均匀。
4、碾压质量的控制:
(1)、按照选定压实机械和工艺实验,严格控制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
(2)、分层填筑厚度不得大于工艺实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3)、填料摊铺时,先用推土机初平后用平地机平整,填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做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
(4)、压实顺序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机械碾压,振动式压路机的行车速度控制在1.5~2.5km/h范围内;
(5)、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
(6)、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按照设计及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控制,采用平板荷载仪K30法和灌砂法/灌水法进行检测。
5、完成路基面的质量控制:
路面填筑铺料采用进占法铺料,防止重型车辆反复在刚验收合格的路基面上行走,避免扰动并破坏已合格的路基。
6、质量标准:
严格执行《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及设计有关规定。
四、安全及环保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建立完善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设立环保及安全文明施工专职管理机构和专兼职安全员,抓好工程的环保和安全生产;
2、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按照相关工程的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3、对高挖、高填方及路况较差地段要做好安全警示,要求标识明显、清楚,布置合理;
4、为保护草原,严格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行车道路行走,严禁乱压草地;
5、各种车辆在工区运行速度不能超过15Km/h,严禁超载、违章超车;
6、做好弃土场的排水工作,并及时对弃土场进行推平、归整;
7、严格按照已规划好的取土范围进行取土,严禁乱挖;
8、及时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扬尘污染草场;
9、注意保护水源,在靠近水源施工地段,应做到不随意污染水源,不准随意更改水源流向。
五、效益分析
采用本工法后可大大减少粉细砂的取、弃料场对路基附近草场等植被的侵占,避免了全方量填料的远距离外运,同时由于填料组成结构的调整,路基填筑断面得以优化减小,综合填筑单价节约7.2元/m3,平均每公里路基填筑节约资金50万元。本工法操作简便、质量易于控制,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强度,而且极在地保证了施工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较好。
六、应用实例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建铁路伊敏至伊尔施线(简称两伊铁路工程)的粉细砂路基施工。
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伊敏至伊尔施线工程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境内。起点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内的伊敏镇(伊敏支线终点站伊敏站),线路向南跨越辉河后,经新巴尔虎左旗,终点为兴安盟阿尔山市的阿尔山北站,将伊敏线与白阿线连接贯通,形成东北地区进京的西部通道,为中长路网规划中的新建铁路,该线路全长185.335Km。
2、施工情况:
按照就地取材、保护生态的原则,施工单位(武警水电部队)对近90Km的粉细砂填筑路基进行物理改良,采用圆砾土(碎石土)与粉细砂掺拌施工,根据料源的颗粒分析,试验阶段选取了圆砾土(碎石土)∶粉细砂=5∶5、6∶4、7∶3(均为体积比)三种掺配比例进行填筑施工试验,根据试验检测结果确定了砾石土(碎石土)∶粉细砂=6∶4的掺配比例为填筑施工方案。此施工方案减少远运外借料150万方,优化减小了填筑断面,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施工程度,保证了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约4000万元。

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颗粒分析工艺试验一次掺拌二次掺拌运输三次掺拌填筑验收。本工法特点是:合理利用粉细砂、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克服了粉细砂填筑路基的缺陷,提高了路基承担动载荷能力,延长了工程寿命;施工可操作性强、便于高强度施工作业,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