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端板.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41030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22279.8

申请日:

2008.06.30

公开号:

CN101314946A

公开日:

2008.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5/58申请公布日:2008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58

主分类号:

E02D5/58

申请人:

淮安汤始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卫勤

地址:

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范集镇秦杨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谢观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端板,包括管桩、连接于管桩两端的端板,设置于端板上的套箍,特点是端板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套箍套于凹槽中,部分实体露出凹槽的凹口。本发明用橡胶、硅胶、或塑胶圈作为端板套箍材料,替代钢材质套箍,既节约了钢材,又降低了套箍成本和生产现场的污染。该套箍紧紧束于端板的凹槽中,生产中不会因外力作用而变形,导致桩头跑浆造成桩头空头等质量问题,同时,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套箍与管模内表面紧密配合,不会发生混凝土浆体外泄,造成成品管桩外观质量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管桩端板,包括管桩、连接于管桩两端的端板,设置于端板上的套箍,其特征在于:端板(11)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12),套箍(13)套于凹槽(12)中,部分实体露出凹槽(12)的凹口,所述套箍(13)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13)为0形圈,其内径略小于凹槽(12)槽底直径,其外径略大于端板(11)外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套箍(13)内径小于端板的凹槽(12)的槽底直径2-4毫米,套箍(13)的外径大于端板(11)外径2-5毫米。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凹槽(12)位于端板(11)内端面的这一端外壁上,距离内端面1-4毫米。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凹槽(12)的断面为矩形,或为半圆形,套箍(13)的断面为矩形、或为圆形,套箍的断面矩形宽度,或圆形直径大于凹槽(12)宽度1-3毫米,或套箍(13)断面的矩形宽度与凹槽(12)宽度相一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套箍(13)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中的橡胶、硅胶或塑胶。

说明书

一种管桩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中的桩基基础工程技术,具体涉及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端板。
背景技术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码头等工程建设中。这种管桩的两端都连接有端板,在管桩的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离心中的漏浆,以及加强管桩接长焊接过程中的散热效果,在端板的外周壁均设置有套箍。一直以来,套箍均是采用金属板材制作(一般采用Q255钢带),其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用金属板材制作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二是在套箍制作过程中,因焊接会产生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同时会产生废气,不仅污染操作环境,而且有损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三是在生产过程中套箍易受外力影响变形,从而导致桩头跑浆造成桩头空头等质量问题;同时,由于是焊接而成,如果焊接质量不佳,则还有可能在张拉时造成套箍与端板脱离。四是金属材质的套箍无法与管模紧密接触,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经常造成混凝土浆体外泄,外泄的浆体包裹于桩头侧面,影响管桩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桩端板,端板的套箍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与管模紧密接触,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浆现象,同时,无制作过程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管桩端板,包括管桩、连接于管桩两端的端板,设置于端板上的套箍,特点是端板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套箍套于凹槽中,部分实体露出凹槽的凹口,所述套箍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
所述套箍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的O形圈,其内径小于凹槽的槽底直径2-4毫米,其外径大于端板外径2-5毫米;套箍套于凹槽中,部分实体露出凹槽的凹口。
凹槽位于端板内端面的这一端外壁上,距离内端面1-4毫米。
凹槽的断面为矩形,或为半圆形,套箍的断面为矩形、或为圆形,套箍的断面矩形宽度,或圆形直径大于凹槽宽度1-3毫米,或套箍断面的矩形宽度与凹槽宽度相一致。套箍套于凹槽中后,紧束于凹槽。
套箍为具有一定硬度、并具有弹性的材料中的橡胶、硅胶或塑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发明用橡胶、硅胶、或塑胶圈作为端板套箍材料,替代钢材质套箍,既节约了钢材,又降低了套箍成本。
二、用橡胶、硅胶、或塑胶作为套箍材料只需注塑成形,其制作简单,生产现场无污染,操作者劳动强度低。
三、更为重要的是,用这种材质的套箍,既柔软,又有弹性,与端板刚柔相济,紧紧束于端板的凹槽中,生产中既不会因外力作用而变形,导致桩头跑浆造成桩头空头等质量问题;同时,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套箍与管模内表面紧密配合,也不会发生混凝土浆体外泄,造成成品管桩外观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管桩及其端板轴向剖视示意图(凹槽断面为矩形,套箍的断面为圆形);
图2为图1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A部放大示意图(将其中凹槽断面设计为半圆形,套箍的断面设计为圆形);
图4为图1A部放大示意图(将其中凹槽断面设计为矩形,套箍的断面也设计为矩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管桩1、连接于管桩两端的端板11,所述端板11外周壁上,距离端板11的内端面2毫米设置有一圈凹槽12,套箍13套于凹槽12中,部分实体露出凹槽12的凹口。仍如图1所示,所述套箍13为O形圈,套箍13即O形圈内径小于凹槽12的槽底直径2毫米,套箍13的外径大于端板11外径4毫米。如图1、2所示,凹槽12的断面为矩形,套箍13的断面为圆形,套箍13断面的圆形直径大于凹槽12宽度2毫米。在本实施例中,端板11的外径为400毫米,所述凹槽12宽度为3毫米,深度为2毫米,槽底直径为396毫米;套箍13选用橡胶圈,橡胶圈的内径为394毫米,外径为404毫米,橡胶圈断面为圆形,圆形直径为5毫米。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凹槽12的断面为半圆形,套箍13的断面为圆形,套箍13断面的圆形直径大于凹槽12宽度2毫米。套箍13套于凹槽12,位于凹槽12中的实体表面、与凹槽12的半圆形表面吻合。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凹槽12的断面为矩形,套箍13的断面也为矩形,套箍13断面的矩形宽度与凹槽12宽度相一致。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一种管桩端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管桩端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管桩端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管桩端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管桩端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端板,包括管桩、连接于管桩两端的端板,设置于端板上的套箍,特点是端板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套箍套于凹槽中,部分实体露出凹槽的凹口。本发明用橡胶、硅胶、或塑胶圈作为端板套箍材料,替代钢材质套箍,既节约了钢材,又降低了套箍成本和生产现场的污染。该套箍紧紧束于端板的凹槽中,生产中不会因外力作用而变形,导致桩头跑浆造成桩头空头等质量问题,同时,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套箍与管模内表面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