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法造纸厂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石灰法造纸厂的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目前我国尚有为数不少的造纸厂使用石灰法,其造纸污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大多是针对化学制浆造纸厂的,石灰法造纸实质上是一种机械制浆法,和化学制浆有本质的不同,使用这些现有的技术在成本、占地和能耗几方面都很不经济,是不合适的。
另外,现有造纸厂污水处理方法采用离线处理,污水经处理后对外排放。如果采用在线处理的方法,处理后的水封闭循环使用,作到不对外排放,相信会受到欢迎。因为我国是缺水的国家,造纸厂又是用水大户,国家对造纸厂的用水量控制越来越严格了。
本发明就是基于上述两点考虑而设计的一种适用于石灰法造纸厂的污水处理方法。
它的基本思路是鉴于石灰法造纸厂的污水中主要含有石灰泥、木质素、麦草屑和植物纤维等固体物资,不含化学制浆法中诸多的化学物质。因此,使用在其他行业近年来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化学凝聚和固液分离技术,即可完成污水的处理,并可封闭循环使用,从而大量节约用水。
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造纸污水进入污水处理池(1),在此池中加入凝聚剂、絮凝剂和杀菌剂等化学品,污水中细小的悬浮物便凝聚为较大的悬浮物,同时吸附部份色素及有机质,沉降于处理池底部。上层水流入贮水池(2),剩余悬浮物进一步沉降于贮水池(2)的底部,贮水池(2)地上层水由水泵(3)抽入水塔(4),剩余悬浮物再进一步沉降于水塔底部,水塔的上层水即可作为造纸用水循环使用。
污水处理池(1)、贮水池(2)、水塔(4)的底部沉积的悬浮物都作为泥浆经管道流入泥浆池(5)。
泥浆池(5)中的泥浆由提浆机(6)提升到污泥塔(7)中,然后进入固液分离机(8),分离出的液体再进入污水处理池(1),分离出的固体作为泥渣排出。
为便于悬浮物的沉降,污水处理池(1)、贮水池(2)、水塔(4)的下部均制成园锥形。
为便于污水处理池(1)中上层水的排放,污水处理池装有可控浮动溢流管,其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浮体(9)、限位绳(10)和溢流管(11)构成,溢流管(11)在浮体(9)的作用下,其上端总是位于水面下适当的位置,其另一端和污水处理池(1)的排水管(12)相连接,使上层水由溢流管(11)经排水管(12)进入贮水池(2)。限位绳(10)的长度可预先设定,使溢流管(11)在水位下降时不至于进入下部的泥浆区。浮体由比重较小或中空材料制成。
污水处理池(1)的搅拌方式采用空气搅拌方式。
污水处理池(1)中加入的化学品中,凝聚剂是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硫酸亚铁或它们的组合,絮凝剂是聚丙烯酰胺、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亚甲基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烯烃共聚物或它们的组合。杀菌剂是聚季胺盐类、季胺盐类、二硫氰基甲烷类、二硫氢基甲烷类、有机胺类杀菌剂以及双氯酚、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洁而灭或它们的组合。
固液分离机可采用卧式离心分离螺旋卸料分离机,也可采用其他种类的固液分离设备。提浆机可用水车替代。
本发明的优点是造价低、占地少、不需对原造纸厂设备进行改造,简单实用,容易实施和推广。由于造纸用水封闭循环使用,对外不排放,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排出的泥渣对农田无害,且有一定肥效。
实施例:
河南××造纸厂,年产1万吨瓦楞纸,1997年1月起使用本发明处理造纸污水,除自制部分设备外,使用WL型分离机2台,选用100QW111-15型水泵4台,实现造纸用水封闭循环使用,不再对外排放。
全部污水处理设备占地0.8亩,总投资约60万元;每生产1吨纸的用水量由原来的300吨降为2吨,排出的泥渣经化验其氮、磷、钾含量和农家肥相当,有害物质含量低于国家颁布的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生产的瓦楞纸经检验,符合GB13023-91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