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组件.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451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4 5 1 0 1 A (21)申请号 201380010686.6 (22)申请日 2013.02.19 2012-039089 2012.02.24 JP 2012-154336 2012.07.10 JP 2012-167618 2012.07.27 JP B01D 69/12(2006.01) B01D 63/00(2006.01) B01D 63/08(2006.01) B01D 63/10(2006.01) B01D 63/14(2006.01) B01D 69/10。
2、(2006.01) (71)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东京 (72)发明人岩井健太 古野修治 尾高善文 小森研司 渡边泰治 北中敦 间谷圣子 安东秀明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丁业平 张苏娜 (54) 发明名称 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组件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膜元件,其不损害具有 优异分离膜功能的分离膜的特性,并且能够提高 透过性能和耐久性。该分离膜元件1的特征在于, 2片分离膜2,2彼此留出间隙5从而成为透过侧 相对的对,将所述间隙5的边缘的密封部6密封的 同时,在所述边缘的密封部6的内侧的分离膜2,2 之间至少通过2个以上的树脂。
3、部7连接。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8.22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3/053936 2013.02.19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25506 JA 2013.08.2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9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45101 A CN 104245101 A 1/1页 2 1.一种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分离膜对和2个以上的树脂部,其中。
4、所述分离膜 对具有透过侧的面彼此相对配置的2片分离膜,所述2个以上的树脂部粘合在彼此相对的 所述透过侧的面的两者上,所述分离膜对的边缘部被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中,相对于所述分离膜的边缘部的内侧的面 积,树脂部的面积比例为1以上7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中,所述分离膜对中的所述分离膜的间隙 为50m以上5000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中所述树脂部由软化点为80 200的热塑性聚合物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以点状、 线状、格子状中的任意一者配置。 6.根据。
5、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配置为线 状,并且线状部分形成为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的花纹图案的花纹在 相对于所述分离膜对的边缘部近似平行和近似垂直的方向上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部的一部 分上设置集水部,在该集水部中,在边缘部的内侧形成的集水流路与外部连通。 9.一种分离膜组件,其为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平行排 列而成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分离膜元件的所述集水部彼此以不在同一位置 的方式配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6、 104245101 A 1/19页 3 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饮用水制造、净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水处理领域、食品工业领域 的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可用于下水或废水的净化的平膜状或中空纤维膜状的分离膜,正在以配 设有分离膜的分离膜元件或配置有多个该元件的分离膜组件的装置用于水净化处理。对于 在利用分离膜元件的分离法中使用的分离膜,从其孔径和分离功能方面考虑,有微滤膜、超 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和正渗透膜等,这些膜用于(例如)从海水、盐水、以及含有有害物 质的水等中制造饮用水的情况、或工业用超纯水的制造、排水处理和有用物的回收等。
7、,并根 据目标分离成分及分离性能而分类使用。 0003 另外,膜分离活性污泥法(MBR)为将分离膜浸渍在活性污泥槽中,并通过膜将活 性污泥和处理水分离的处理方法。由于MBR省空间、并且可获得良好的水质,因此正在推进 其以国内的小规模的设施为中心、以及在新设立的多个国外的超过10万m 3 /天的大规模的 设施中的引入。 0004 作为在壳体内以适当的间隔配置并且浸渍在被处理液中使用的膜元件,专利文献 1中公开了,设置覆盖膜支持板的表面的过滤膜(分离膜),在对膜支持板的表面开口的同 时,形成与透过液吸引管连通的透过液流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分离膜元件中,需要设 法通过将分离膜贴合在膜支持板上而构。
8、成多个平膜型元件,并且在膜支持板上形成用于对 膜透过水进行集水的沟部。但是,存在膜支持板厚度大、重量也重的问题。 0005 作为没有膜支持板的平膜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文献2提出了用树脂粘合剂将 2片平膜的边缘端面密封的袋状的平膜元件。 0006 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过滤器复合材料,其具有第1过滤膜、由热塑性聚合 物形成的第1粘合性网状物、排液织布、热塑性聚合物的第2粘合性网状物以及第2过滤 膜。第1和第2过滤膜通过第1和第2粘合性网状物粘合在排液织布上。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7-132214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
9、开2000-117067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表2011-519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3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支持板的两侧上粘贴分离膜这样形状的分离膜元件的情 况下,支持板中通常使用ABS等树脂。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通过从浸渍在被处理液中的 膜元件的下部进行曝气使膜表面处于经常清洗的状态,从而可从固体成分浓度高的活性污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2/19页 4 泥中获得处理水。在这样的使用环境下,膜元件受到由曝气产生的能量,因此膜元件需要 能抵抗曝气的能量的刚性。因此,虽然也取决于膜元件的尺寸,但支持板的厚度至少需要 在4mm。
10、以上左右,这成为膜元件、膜组件的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支持板也具有 厚度,因此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将多个膜元件并列排列成膜组件时,单位设置面积的膜面积 (分离膜的填充率)变低。 0014 在专利文献2中,过滤时面对面的分离膜的透过侧的面接触因此流动阻力变大, 不能充分获得透过水量,除此以外存在这样的问题:膜元件不具有能够充分经受膜分离活 性污泥法的运转过程中的曝气能量那样大小的强度。 0015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透过水通过排液织布时的流动 阻力大,因此不能充分获得透过水量,并且除了膜以外还需要粘合性网状物和排出材料等 多个部件,且生产方法也很复杂,因此虽然其已。
11、成为无支持板的结构,但仍不能充分降低膜 元件的成本。 0016 在MBR的使用环境中,膜元件经受由曝气产生的能量,因此需要这样的膜组件:其 中膜元件或膜组件具有适当的刚性同时具有能够避开曝气的能量的柔性,并且成本尽可能 降低,然而还未获得这样的膜元件和膜组件。 001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能够提高透过水量的技 术。 0018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下面的构 成。 0020 (1)一种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分离膜对和2个以上的树脂部,其中所述 分离膜对具有透过侧的面彼此相对配置的2片分离膜,所述。
12、2个以上的树脂部粘合在彼此 相对的所述透过侧的面的两者上,所述分离膜对的边缘部被密封。 0021 (2)根据(1)中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中,相对于所述分离膜的边缘部的内侧的面 积,树脂部的面积比例为1以上70以下。 0022 (3)根据(1)或(2)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中,所述分离膜对中的所述分离膜的间 隙为50m以上5000m以下。 0023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中所述树脂部由软化点为 80200的热塑性聚合物形成。 0024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以点状、 线状、格子状中的任意一者配置。 0025 (6)根据。
13、(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配置为 线状,并且线状部分形成为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 0026 (7)根据(6)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的花纹图案的花纹在相 对于所述分离膜对的边缘部近似平行和近似垂直的方向上形成。 0027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在边缘部的一部分 上设置集水部,在该集水部中,在边缘部的内侧形成的集水流路与外部连通。 0028 (9)一种分离膜组件,其为多个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元件平行排 列而成的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分离膜元件的所述集水部彼此以不在同一位置 说 明 。
14、书CN 104245101 A 3/19页 5 的方式配置。 0029 发明效果 0030 根据本发明,可以形成高效并且稳定的透过侧流路,同时可增大单位单体体积的 有效膜面积,并且可获得具有高透过性能和高耐久性能的高效率、高性能、高耐久性的分离 膜。 0031 附图简要说明 0032 图1图1(a)(b)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 面图,图1(a)为在分离膜元件的厚度中心处与膜表面平行地切断时的截面图,图1(b)为在 厚度方向上切断分离膜元件时的截面图。 0033 图2图2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其为与图1(a)相当的截面图。 。
15、0034 图3图3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其为与图1(a)相当的截面图。 0035 图4图4(a)(b)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 面图,其为与图1(a)(b)相当的截面图。 0036 图5图5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其为与图1(a)相当的截面图。 0037 图6图6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其为与图1(a)相当的截面图。 0038 图7图7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其为与图1(a)相当的截面图。 0039 图8图8为示。
16、出膜元件所用集水口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0040 图9图9(a)(b)为示出本发明所用集水口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并 且图9(a)为平面图,图9(b)为正面图。 0041 图10图10(a)(b)为示出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例子的概要 图,图10(c)为从上方看图10(a)(b)所述的分离膜元件交互排列后的形态的概要图。 0042 图11图11为示出使用包含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膜组件的水处理装置的例子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图1(a)(b)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1(a)为从平 面看的截面,图1(b)为示意性说明厚度方向上的。
17、截面的图。同样,图23、图4(a)、图5 7为分离膜元件的其他实施方案的从平面看的截面图,图4(b)为分离膜元件的其他实施方 案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0044 在图1(a)(b)7中,符号1表示分离膜元件、符号2表示分离膜、符号3表示分 离功能层、符号4表示基材、符号5表示分离膜之间的间隙、符号6表示由边缘的树脂层形 成的密封部、符号7表示内侧的树脂部、符号8表示集水部、符号9表示集水口。 0045 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1由2片分离膜2,2的对构成,该分离膜2,2配置为透过侧 彼此相对,并留出指定的间隙5。以下,有时将分离膜元件简单称为“元件”。间隙5的周围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18、 A 4/19页 6 由树脂密封,从而构成密封部6。另外,边缘的密封部6内侧的分离膜2,2之间的一部分通 过2个以上的内侧的树脂部7连接。 0046 即,2片分离膜2,2通过具有确保指定的间隙的形态的树脂7将分离膜2,2两者粘 合。在分离膜2,2之间形成的指定的间隔5成为透过膜的水流通的流路,即集水流路,通过 此处的水在集水部8(图27中所述)处进行集水,水可以从此处向外部取出。分离膜元 件的周围(边缘部)通过粘合树脂、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等方法密封从而构成密封部6。在 边缘的密封部6的一部分上设置集水部8,该集水部8没有密封。 0047 本文中,分离膜的透过侧彼此相对是指2片分离膜的透过侧面对。
19、面配置。面对面 的2片分离膜称为“分离膜对”。需要说明的是,成对的分离膜既可以是可分离的2片分离 膜,也可以是折叠后的1片分离膜。在相对的分离膜的透过侧面之间设置间隙。 0048 另外,将密封部6配置在分离膜的边缘以围起间隙5。密封部6通过粘合在分离膜 对中面对面的2个透过侧面的两者上,将分离膜对中的分离膜的间隙密封。由此形成袋状 膜。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是指通过粘合、压接、熔接、融合、折叠等使供给水不直接流入袋状 膜的内部(即,使供给水不透过分离膜无法流入)。同时,密封是指透过分离膜的透过水除 集水部8以外不向分离膜元件的外部泄漏。 0049 利用树脂部7的“分离膜之间的连接”构成是指在1个分。
20、离膜对中,1个树脂部7 粘合在一方的分离膜2的透过侧面和与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分离膜2的透过侧面的两者上的 构成。即,在分离膜对中,一方的分离膜经树脂固定在另一方的分离膜上。 0050 另外,“内侧”是说在分离膜的透过侧表面中除去边缘的表面。特别是,在分离膜形 成如上所述的袋状膜的情况下,以密封部分围起的部分相当于“内侧”。 0051 图1举例说明了分离膜2为分离功能层3层压在基材4上的形态,在基材4的表 面之中,与分离功能层3在不同侧的表面成为分离膜2的透过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 中,分离膜2的构成不限于图示的例子。只要分离膜将供给到分离膜表面的流体中的成分 分离并获得透过分离膜的透过流体即。
21、可,没有特别限定。分离膜可具有(例如)分离功能 层、多孔性支持层和基材。 0052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1(b)所示,由于至少2个树脂部7粘合在相对的2个透过 侧的面的两者上,因此即使进行上述的反压清洗,压力也不集中在密封部6上而是分散在 内侧的粘合部分(树脂部7)上。因此,抑制了分离膜之间的剥离的发生,并且获得了水从 供给侧向透过侧的渗漏难以发生的效果。另外,由于每个树脂部7可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 分离膜的每单位面积的树脂部7的个数、树脂部7的面积等的构成中的自由度较高。 0053 在分离膜的基材中也可含浸有树脂部7的树脂的成分。如果在分离膜的透过侧的 基材中配置树脂,并且从分离膜的分离功能。
22、层表面进行加热的话,树脂的含浸从分离膜的 透过侧起向功能层面进行。像这样,伴随着含浸的进行,树脂和基材之间的粘合变得牢固。 因此,在对制造的元件进行清洗时,即使利用药液从透过侧清洗,分离膜对之间也难以发生 剥离。 0054 在元件中,通过在分离膜的透过侧确保指定的间隙5,可以减小透过分离膜的透过 水的流动阻力。通常,如果在元件中在分离膜的透过侧上不设置隔板等部件,则由于分离膜 的透过侧之间彼此紧贴,透过液的流动阻力变大,其结果,透过液的水量降低。本发明的分 离膜元件不配置这样的隔板等部件,能够在分离膜之间确保间隙从而减小透过水的流动阻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5/19页 7 力。
23、。 0055 分离膜的透过侧的间隙5优选在50m以上5000m以下的范围。若分离膜的 间隙超过5000m,则存在通过水处理运转中的曝气操作,气泡与膜面激烈撞击而破损的可 能。另外,若分离膜的间隙不足50m,则透过侧的内侧的空间变小、透过液的流动阻力变 大,从而透过液的水量变小。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构成,可稳定确保透过液的流路,并且利用 药液的透过侧的清洗成为可能。分离膜的间隙进一步优选在500m以上3000m以下的 范围。 0056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透过侧内侧夹入网状物等流路材料,可以确保流路。但是, 网状物自身也存在流动阻力,并且还夹着进行了流路加工的部件,因此相对于分离膜元件 全体的厚度。
24、而言,确保流路的效率差。另外,对于利用药液的从透过侧进行的清洗,通过从 透过侧向分离膜施加的压力,由分离膜形成的袋会膨胀,从而存在分离膜破损的可能。 0057 相对于分离膜2的面积的树脂部7的面积比例小的话,则在利用药液的从透过侧 进行的清洗中存在分离膜发生剥离的可能,另外,面积比例较大的话,则由于树脂而阻碍流 路从而透过液的水量降低。因此,相对于分离膜2的内侧的面积,内侧的树脂部7的面积比 例优选在1以上70以下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 0058 接着,对本发明的树脂部7的平面形状、即对树脂部7投影在分离膜上的形状进行 说明。本发明的重点是通过将树脂涂布在分离膜2上形成树。
25、脂部7,该树脂承担粘合内衬的 效果,并且付与分离膜2和分离膜元件适度的柔性和刚性。 0059 只要是不损害作为元件所希望的效果的范围,对从膜表面的上部观察树脂部7时 的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图1(a)的从平面看的截面图中,内侧的树脂部7的截面 形状为椭圆形的点状。内侧的树脂部7的从平面看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此例,而是可形成 为圆形、多角形、不定形等点状、或直线、曲线、波浪线、Z字形、格子等线状。另外,点状的树 脂的配置不特别限定于格子状、锯齿状等。 0060 例如,图2所示分离膜元件中的树脂部为这样的例子:其中形成以朝上下方向的 虚线状平行排列的线形的树脂部7。另外,图3所示分离膜元件中的。
26、树脂部为这样的例子: 其中形成以倾斜角度的虚线状平行排列的线形的树脂部7。 0061 图4(a)(b)所示分离膜元件中的树脂部为这样的例子:其中形成由朝上下方向的 长线形的树脂部7和朝左右方向的短线形的树脂部7形成的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的形态的 树脂部7。图5所示分离膜元件中的树脂部为这样的例子:其中使各树脂部7的长度大致 相同,并且成为具有树脂部7的延长方向相对于边缘的密封部6倾斜约45的形态的花纹 钢板的花纹图案。图6所示分离膜元件中的树脂部为这样的例子:其成为具有朝上下方向 的3个线形的树脂部7与朝左右方向的3个线形的树脂部7组合的形态的花纹钢板的花纹 图案。 0062 图6所示分离膜元件。
27、中的树脂部为将大致圆形的树脂部7上下左右整齐排列的例 子。 0063 可以通过调整内侧的树脂部7的形状来设计元件,从而满足所需分离特性和透过 性能的条件。 0064 另外,例如,在图1(b)的截面图中,在树脂部7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可形成为 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另外,树脂部的侧面(面向间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6/19页 8 隙5的面)可变为凹面、凸面、曲线、平面等各种形状。 0065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树脂部7向分离膜的投影图像不连续。即,在1片分离膜中,在 分离膜的平面方向上设置间隔而配置2个以上树脂部。更具体而言,在分离膜的透过侧表。
28、 面的内侧部分中,每5cm见方上优选设置1个以上、5个以上、或10个以上的树脂部。另外, 每5cm见方上优选设置100个以下、50个以下、或30个以下的树脂部。 0066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将树脂部7的形状设为花纹板状能够提高分离膜元件的 刚性和耐久性,因而优选。 0067 花纹板状表示一般用于地板用材料等的热延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花纹钢板的花 纹图案的形状多种多样,其花纹的数目、长度、角度、和相邻的花纹的节距等不同。花纹钢板 的花纹图案的最大的特征为花纹图案没有一系列的方向性(各向异性)。即,如图4(a)所 例示的那样,为在上下左右、各相邻的花纹排列在彼此不同的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
29、 花纹图案。对于在表面具有花纹钢板的地面,对于任何方向均可获得同样的防滑效果。 0068 将这样的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的形态应用于树脂部7的形状(即,从投影到分离 膜上的平面看的树脂部7的形状)时,粘合线变得没有方向性,并且可进一步提高膜元件的 刚性。 0069 本文中“粘合线”是说,例如,像图2、3所示的排列为虚线状的树脂部7那样,将与 元件边缘的密封部6相邻的任意树脂部7-1作为起点,将从该起点起对向的、或者与相邻的 其他元件的边缘的密封部6相邻的树脂部7-2作为终点时,从该起点以上下、左右以及任意 角度到达终点的同时,在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上通过其间的树脂部排成一列的树脂部7 形成的直线。需。
30、要说明的是,“排成一列”是说起点和终点之间存在的树脂部具有方向性时, 起点-终点间的全部树脂部的延长方向与起点至终点的直线平行。 0070 例如,图2是树脂部7形成为直线状,并且使上下左右排成一列从而配置的分离膜 元件的例子,由于树脂部7的形状(方向)相同,因此粘合线具有方向性(各向异性)。另 一方面,图5为使直线状的树脂部7相对于边缘的密封部6倾斜45配置的花纹钢板的 花纹图案的树脂部7的例子,树脂部7的形状(延长方向)不同,因此粘合线没有方向性 (各向异性)。 0071 像这样,在将树脂部的形状设为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时,不具有粘合线、树脂部的 排列没有方向性(即,各向同性)。因此,特别是在。
31、进行曝气的下废水处理的用途中能够抑 制挠曲,因此优选将树脂部的形状设为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 0072 作为花纹钢板的花纹图案,可以列举(例如)由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短凸条A的 组和在与凸条A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短凸条B的组形成、并且凸条A和凸条B交替 排列的花纹图案。如图4所示,这里凸条A和凸条B可以分别在相对于分离膜的边缘的密 封部6近似平行和近似垂直的方向上排列。另外,如图5所述,凸条A和凸条B的延长方向 也可以相对于分离膜的边缘的密封部6而倾斜。图5的例子中,凸条A和凸条B的延长方 向相对于分离膜的边缘的密封部6倾斜45而形成树脂部4。需要说明的是,图5的例 子为凸条A和凸条B具有相同。
32、长度的例子。 0073 另外,凸条A和凸条B既可以像图4所示那样上下左右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排列,也 可以像图6所示那样多个凸条A和多个凸条B上下左右交替排列。像这样,关于上下左右、 各相邻的花纹的方向和角度,对周期、排列规则性没有特别限定。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7/19页 9 0074 关于花纹的方向,相对于膜边缘平行、垂直或45等任意均可,但从制作性的观点 考虑,优选相对于膜边缘近似平行和近似垂直的方向。只要花纹的长度、数目、节距间隔如 上所述满足能够付与分离膜2和分离膜元件适度的柔性和刚性的特性即可,对其没有特别 限定。 0075 对构成边缘的密封部6和内侧的树脂部7的成。
33、分没有特别限定,从耐化学品性的 观点考虑,优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或烯烃共聚物等,并且还 可选择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聚合物。但是,如果是热塑性聚合物,由于成型容易,因此可 使树脂的形状均一。 0076 若由软化点高的热塑性聚合物构成密封部6、树脂部7,则在向分离膜2粘合树脂 时,分离功能层3有可能溶解,另一方面,若软化温度过低,则运转中分离膜的内侧有剥离 的可能。因此,优选软化点为80200的范围内的热塑性聚合物作为构成密封部6和树 脂部7的树脂。这里软化点是指树脂软化变形开始的温度,并可通过环球法(ring and ball method)测定。作为具体的方法,可适。
34、用JIS K-2531、JIS K-2207/2425、JIS K6863-1994、 ASTM D-36中规定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任意一种方法所测得的软化点包含在上述范围内 即可。更优选的是,由JIS K6863-1994的方法测定的软化点包含在上述范围内。 0077 更具体的测定方法的一个例子如下。向环内径为15.9mm的环内填充试料,放置冷 却。将试料在硅油浴中保持水平,向试料的中央放置直径为9.53mm质量为3.5g的铜制球。 若浴温以每分钟5的比例上升,则试料慢慢软化并从该环流出并落下,因此将试料或球接 触环台的底板时的温度测定为软化点。需要说明的是,环台的底板上表面和环的下表面的。
35、 距离为25.4mm,测定气氛为205、湿度为705。 0078 对将树脂粘合在分离膜的透过侧的边缘和内侧的一部分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但可以通过改变处理温度和选择的树脂的种类,来自由调整树脂的形状从而满足所需的分 离特性或透过性能的条件。 0079 需要说明的是,树脂层6和树脂部7中可适用同样的树脂,也可适用不同的树脂。 另外,边缘的密封部6的目的是密封,因此既可以不使用树脂而直接将分离膜融合,也可以 用树脂或粘合剂从外侧包埋。 0080 在本发明中,分离膜为平膜状的分离膜,并优选为在无纺布基础的基材上对分离 功能层进行制膜的分离膜。 0081 若分离膜的分离功能层的厚度过薄,则存在裂纹等。
36、缺陷产生、从而过滤性能降低 的情况,若过厚,则透水量有时降低,因此该厚度通常在0.0010.5mm(1m500m),优 选0.050.2mm(50m200m)的范围内选定。 0082 作为分离功能层,从孔径控制、耐久性的方面来说,优选由交联高分子构成。从成 为分离对象的成分的分离性能方面来说,优选的是在多孔性支持层上使多官能胺与多官能 酰卤化物缩聚而形成的分离功能层、或有机无机杂化功能层等。另外,还可使用纤维素膜、 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聚砜膜那样的多孔性支持层、即具有分离功能和支持体功能两 者的膜。即,分离功能层和多孔性支持层可以通过单层来实现。 0083 构成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的分离膜。
37、优选由基材和分离功能层形成,特别是,可使 用形成有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形成的分离功能层的分离膜。此处,优选的是,在基材和分离 功能层之间插入构成该分离功能层的树脂与基材混合存在的层。聚偏二氟乙烯类共混树脂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8/19页 10 从基材表面向内部进入,由此通过所谓的固着效应将分离功能层牢固地固定在基材上,从 而可防止分离功能层从基材上剥离。分离功能层相对于基材既可以存在于单面,也可以存 在于两面。相对于基材,分离功能层既可以是对称结构,也可以是非对称结构。另外,在分 离功能层相对基材存在于两面的情况下,两侧的分离功能层隔着基材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 以是不连续的。 。
38、0084 在分离功能层与基材形成的分离膜中,基材具有支持分离功能层并付与分离膜强 度的功能。作为构成基材的材质,可以是有机基材、无机基材等,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轻量化 容易的方面出发,优选有机基材。作为有机基材,可列举由纤维素纤维、三醋酸纤维素纤维、 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等有机纤维制成的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中,特别优选较 容易控制密度的无纺布。 0085 下面,对本发明所用分离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该分离膜可这样制造:将含有聚 偏二氟乙烯类树脂和开孔剂等的制膜原液附着在基材的单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在含有非 溶剂的凝固液中使之凝固从而形成分离功能层。此时,向基材的表面附着制膜原液的方法 。
39、既可以是制膜原液的涂布,也可以是将基材浸渍在制膜原液中。在向基材涂布制膜原液的 情况中,既可以向基材的单面涂布也可以向两面涂布。也可以与基材分开只形成分离功能 层之后将两层接合。 0086 并且,在使制膜原液凝固时,可以仅仅使基材上的分离功能层形成用制膜原液被 膜与凝固液接触,另外,也可以使分离功能层形成用制膜原液被膜与基材一起浸渍在凝固 液中。为了仅使分离功能层形成用制膜原液被膜与凝固液接触,存在这样的方法,例如,使 基材上形成的制膜原液被膜朝下与凝固浴表面接触的方法,或者使基材与玻璃板、金属板 等平滑的板接触并贴附从而使凝固浴不能进入基材侧,然后将带有制膜原液被膜的基材和 板一起浸渍在凝固。
40、浴中的方法等。在后者的方法中,可以在将基材贴附在板上之后形成制 膜原液的被膜,也可以在基材上形成制膜原液的被膜之后贴附在板上。 0087 并且,除了前述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以外,可根据需要向制膜原液中添加开孔剂 和溶解它们的溶剂等。 0088 在向制膜原液中加入具有促进多孔形成作用的开孔剂时,该开孔剂只要是能够被 凝固液提取的物质即可,并优选为在凝固液中的溶解性高的物质。例如,可使用氯化钙、碳 酸钙等无机盐。另外,还可以使用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氧化亚烷基类,聚乙烯醇、聚乙烯 醇缩丁醛、聚丙烯酸等水溶性高分子,以及甘油。开孔剂虽然可根据制膜原液所用树脂的种 类而任意选择,但(例如)在使用以聚偏二。
41、氟乙烯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以聚乙 二醇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其中,从表面的孔径、孔径分布和透水性的平衡出发,特别优选 使用以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的聚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 0089 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开孔剂,可使用含有聚氧化亚烷基结构、或脂肪酸酯结构 或者羟基的表面活性剂。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容易获得目标细孔结构。 0090 作为聚氧化亚烷基结构,可列举-(CH 2 CH 2 O) n -、-(CH 2 CH 2 (CH 3 )O) n -、-(CH 2 CH 2 CH 2 O) n -、-(CH 2 CH 2 CH 2 CH 2 O) n -等,尤其从亲水性的观点出发。
42、,优选-(CH 2 CH 2 O) n -,即所谓的聚氧乙 烯。 0091 作为脂肪酸酯结构,可列举具有长链脂肪族基团的脂肪酸。作为长链脂肪族基团, 可列举直链状、分支状的任意一者,作为脂肪酸,可列举硬脂酸、油酸、月桂酸、棕榈酸等。另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10 9/19页 11 外,还可列举来自油脂的脂肪酸酯,例如牛脂、棕榈油、椰子油等。 0092 作为含有羟基的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 甘油、山梨糖醇、葡萄糖、蔗糖等。 0093 在本发明中,作为开孔剂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包含聚氧化亚烷基结构、脂肪酸 酯结构、羟基中的两个以上。 0。
43、094 其中,特别优选使用含有聚氧化亚烷基结构、脂肪酸酯结构、以及羟基的全部的表 面活性剂,例如,作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可列举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 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椰子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失水 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作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可列举聚乙 二醇单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单油酸酯、聚乙二醇单月桂酸酯。这些表面活性剂不仅特别改善 无机微粒的分散性,而且同时具有即便残存在多孔质层中并干燥,透水性、阻止性也不降低 的特征,因而优选。另外,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这样使用,即在分离膜制造后涂布至分离膜 并使之干燥,并且还可防止透。
44、水性和阻止性的降低。 0095 另外,在制膜原液中使用用于溶解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其他的有机树脂和开孔 剂等的溶剂的情况下,作为该溶剂,可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 (DMAc)、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丙酮、甲基乙基酮等。其中,可优选 使用对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的溶解性高的NMP、DMAc、DMF和DMSO。 0096 制膜原液中也可以添加其他非溶剂。非溶剂为不溶解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或其他 有机树脂的物质,并且作用为控制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或其他有机树脂的凝固速度从而控 制细孔的大小。作为非溶剂,可以使用水,或甲醇、乙醇等醇类。其中,从废。
45、水处理的容易程 度和价格方面考虑,优选水和甲醇。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0097 在制膜原液的组成中,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优选在5重量30重量、开孔剂 优选在0.1重量15重量、溶剂优选在45重量94.8重量、非溶剂优选在0.1重 量10重量的范围内。其中,若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极少,则多孔质层的强度可能降 低,若过多,则透水性可能降低,因此更优选在8重量20重量的范围。若开孔剂过少, 则透水性可能降低,若过多,则多孔质层的强度可能降低。另外,若开孔剂极多,则其过剩地 残留在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中从而在使用中溶出,并且透过水的水质可能发生劣化,或者 透水性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更优选的范围为0.5重。
46、量10重量。此外,若溶剂过少, 则原液易于凝胶化,若过多,则多孔质层的强度降低。溶剂更优选的范围为60重量90 重量。另外,非溶剂过多的话,原液易于发生凝胶化,若极少的话,细孔和粗孔的大小难以 控制。因而,非溶剂更优选为0.5重量5重量。 0098 另一方面,作为凝固浴,可以使用非溶剂、或者含有非溶剂和溶剂的混合溶液。在 制膜原液中也使用非溶剂的情况下,在凝固浴中,非溶剂优选为凝固浴的至少80重量。 过少时,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的凝固速度变慢,细孔径变大。凝固浴中的非溶剂更优选为85 重量100重量的范围。另一方面,在制膜原液中不使用非溶剂的情况下,与制膜原液 中也使用非溶剂的情况相比,优选减少。
47、凝固浴中的非溶剂的含量。凝固浴中非溶剂的含量 优选至多40重量。非溶剂过多时,会使聚偏二氟乙烯类树脂的凝固速度加快,多孔质层 的表面变得致密,从而透水性可能降低。非溶剂的含量更优选为1重量40重量的范 围。通过调整凝固浴中非溶剂的含量,可控制多孔质层表面的孔径和粗孔的大小。需要说 说 明 书CN 104245101 A 11 10/19页 12 明的是,凝固浴的温度过高时,凝固速度变得过快,反之,过低时,凝固速度变得过慢,因此 通常优选在1580的范围内选择。更优选2060的范围。 0099 另外,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可适用于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中的任意 一者。另外,可根据分离对象物。
48、质的大小来适当选择、组合一种以上的膜,但作为下废水处 理用而言,特别优选超滤膜和微滤膜。 0100 并且,在使用本发明的分离膜元件时,通过在分离膜元件上配置集水口9,由分离 膜过滤的透过水流过树脂部7之间的空间,并可通过集水口9向分离膜元件外部取出。 0101 分离膜元件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平膜型元件、螺旋型元件、褶型元件等, 但从下排水处理的原水的水质的方面出发,优选平板状的膜元件。 0102 在不损害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构成分离膜元件1的集水部8没有特别限定,可 以在元件的端部也可以位于内侧。例如,作为可适用于下废水处理用途的分离膜元件的形 态的例子,优选在分离膜元件的端部设置集水部8,并安装支持集水口9的固定夹具23。 0103 例如,分离膜元件也可以具有图1(a)(b)所示分离膜元件1和图8所示固定夹具 23作为集水口9。在分离膜元件1的边缘(沿分离膜的矩形的一边)上,配置固定夹具23, 使其夹在分离膜元件1的分离膜2之间。集水管24通过固定夹具23,并且集水管24的端 部作为集水口9发挥功能。透过水从间隙5通过集水管24,从而排出到分离膜元件1的外 部。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设置有集水部8的位置不限于分离膜元件的端部,也可以是 内侧的区域。 0104 在图7中,将分离膜元件1与其他形态的集水口9并列表示。另外,图9示出了该 集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