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38420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64950.X

申请日:

2012.12.24

公开号:

CN104023651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B 17/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约翰雅各医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外雅各医疗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韩国首尔市江南区论岘洞241-7番地相敬大厦6层变更后:韩国首尔市江南区宣陵路6696层|||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04申请日:201212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04; A61L17/14; D02J3/00; A61B17/34

主分类号:

A61B17/04

申请人:

约翰雅各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永宰

地址:

韩国首尔市江南区论岘洞241-7番地相敬大厦6层

优先权:

2011.12.27 KR 10-2011-014392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牢固地固持及固定在手术部位的缝合线,以稳定地维持缝合或拉提效果一段很长的时间。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提供具有切去顶部的圆锥状或金字塔形的缝合线支持器,其中包括穿过两端的连通孔的缝合线支持器提供在一端。缝合线支持器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下端部自下端被垂直切割的部分,所述下端部在在两端之间具有较大直径,或者部分的下端可被移除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间隙是由末端形成在端部的壁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合线,包括:
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
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所述缝合线支持器包括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彼此连通,且所述缝合线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所述切部在纵向方向上由所述下端部被切割,所述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大直径,或者部分的所述下端部经移除以便由所述下端部形成在所述下端部的壁中的一个以上的间隙,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使得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上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小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倒钩形成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方向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倒钩所形成角度为锐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单一条的所述缝合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一个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不同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线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所述第二端。

10.  一种缝合线,包括:
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
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使得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上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小直径,且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且
其中倒钩形成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单一条的所述缝合线。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一个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不同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18.  一种缝合线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缝合线支持器耦接于缝合线,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或者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通孔,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且所述缝合线支持器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所述切部在纵向方向上由所述下端部被切割,所述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大直径,或者部分的所述下端部经移除以便由所述下端部形成在所述下端部的壁中的一个以上的间隙,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使得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第一端,所述上端部在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小直径;以及
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或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缝合线 支持器的所述上端部之间形成结,所述结的直径大于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所述上端部的孔的直径,或者藉由对所述缝合线施热而形成凝块部。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缝合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形成倒钩,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20.  一种设置有缝合线的套组,包括中空管,在所述中空管中形成有孔,所述中空管的两端部分经由所述孔而彼此连通,且缝合线安装于所述中空管中,
其中所述缝合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端,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具有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或者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具有连通孔,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且在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下端部形成有切部或间隙,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以使得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且
其中倒钩形成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21.  一种操作装置,包括:
套组,设置有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缝合线;以及
缝合线定位套组,包括中空管,在所述中空管中形成有连通孔,所述中空管的两端部分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及杆,所述杆插入于所述中空管的所述连通孔中,且所述杆形成为长于所述中空管,且所述缝合线定位套组在所述杆在一侧具有能够被插入于身体之中的尖头。

22.  一种设置有缝合线的中空管,包括:
前端部,经提供而具有形成为锥状的尖头;
后端部,经提供而具有手柄;以及
容纳部,在所述前端部的周围容纳配置在缝合线中的缝合线支持器,
其中所述中空管能够在沿着连接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的长轴方向上被分开。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置有缝合线的中空管,其中所述前端部为圆尖头形。

24.  一种操作套组,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以及
中空管,设置有所述缝合线,且包括:前端部,经提供而具有形成为锥状的尖头;后端部,经提供而具有手柄;以及容纳部,在所述前端部的周围容纳配置在所述缝合线中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其中所述中空管能够在沿着连接所述前端部及后端部的长轴方向上被分开。

说明书

说明书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外科手术(surgical operation)的缝合线,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打结捆绑操作且能够牢固地及稳定地被缝合或紧密地支持及固定组织的缝合线。
背景技术
缝合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地被使用于被用来连接及缝合受损的肌肉、血管、神经、或组织及因为外科手术而切开的伤口或部位。此外,使用缝合线于双眼皮手术(double eyelid surgery)及用于移除因为老化、皮肤弹性减少、伤口、药剂过量(overdose)、坏死或其相似情形而产生的组织、松驰的皮肤、皱纹、或其相似物的医疗手术(medical operation)。使用缝合线的拉提医疗手术(lifting medical operation)是藉由使用针及线来取代使用刀的将松驰的皮肤或组织(例如脸、下巴、颈部、腹部、阴道、乳房、或臀部)拉提的技术。因为上述拉提医疗手术不会过度地切开皮肤、将疤痕的产生最小化、及产生较少的因为手术的出血及肿胀,因此使用缝合线的拉提医疗手术已吸引很多的注意。
近来,在外部表面上形成倒钩的缝合线已被开发及使用。因为上述倒钩,此种缝合线不滑动,且因此在缝合后,上述缝合线不轻易地解开。
为了稳定地固持组织的缝合及紧密的附着、支持、及固定,在使用在已进行外科手术的部位经牢固地固持且固定的缝合线的手术中被视为论点之一。此外,用于容许缝合线将不被解开的牢固打结装置(firm knotting device)是需要的,且将用于快速及安全的手术的打结上的时间及精力最小化是必需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向韩国专利局申请韩国专利第10-2011-0019895号及第10-2011-0064084号,上述专利用于包括不需要打结处理的缝合线支持器(supporter)的缝合线,且将上述专利的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为了发明更方便及更有用的缝合线,本发明的发明人已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缝合线,此缝合线可更牢固地被固持及被固定在已进行外科手术的部位上、可藉由有效地保持组织而稳定地固持组织的缝合及紧密的附着、支持、及固定。本发明亦提供不需要打结处理的缝合线。本发明亦提供包括缝合线的套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缝合线,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及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为截头圆锥状(truncated conical shape)或截头金字塔形(truncated pyramid shape)。详细地说,缝合线可经提供而具有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的缝合线支持器,且此缝合线支持器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communication hole)。缝合线支持器可经由上述连通孔耦接于缝合线,使得在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上述切部在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端部的下端面被切割,其中部分的下端部可经移除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间隙由下端部形成在下端部的壁中。因此,若缝合线支持器包括切部或间隙,将增加接触组织的面积,且同时纤维蛋白(fibrin)或支持组织进入上述间隙。因此,当拉缝合线时,更可增加固定能力(fixation ability)。
此外,在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缝合线中,缝合线支持器可配置于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缝合线支持器可经由上述连通孔而耦接于缝合线,使得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部面对第一端。又,倒钩可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
可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持器可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
此外,可具有单一条或两条以上的缝合线。缝合线可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针可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二端。缝合 线可包括倒钩,且缝合线的倒钩可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以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longitudinal axis)与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的制造方法。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再者,提供一种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的制造方法。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可包括在其下端部的切部或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使用方法、一种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套组、以及一种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操作装置。
当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紧密地附着、支持及固定将要缝合的组织时,可不制造结而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来安全地进行操作。缝合线可牢固地固持且固定在将要缝合的部分中,且可有效地保持组织。此外,当本发明所提供的套组被使用时,无论医生的技能如何皆可轻易地、简单地及有效地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的视图。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支持器及针的缝合线的视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的视图。
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的套组的视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的套组的视图。
【符号说明】
10:缝合线
11:与缝合线支持器连接的端(第一端)
12:未与缝合线支持器连接的端(第二端)
20:缝合线支持器
21:缝合线支持器的上端部
22:缝合线支持器的下端部
23:形成在缝合线支持器处的切部
24:形成在缝合线支持器处的间隙
25:缝合线支持器的连通孔
30:针
40:倒钩
50:结
70:套组A的长管
80:套组B的长管
90:套组B的杆
100:外科手术用的细杆
101:尖端(101a、101b:分离的尖端)
102:容纳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容纳部(102a、102b:分离的缝合线支持器容纳部)
103:手柄(103a、103b:分离的手柄)
104:中空管(104a、104b:分离的中空管)
105:凸部
106: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现在将更充份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表示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然后,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发明,且发明不应该被视为受限于本文所阐述,取而代之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此揭示将通透及完整,且本发明将充份地传达发明的概念予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图式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部分的针、缝合线支持器及倒钩。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视图。缝合线支持器20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2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接孔25,且连通孔25的直径大于缝合线的直径(见图1的(a))。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23,切部23在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部的下端部22被切割(见图1的(b))。或者,移除部分的下部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24,间隙24由下端部形成在下端部的壁中(见图1的(c)及图1的(d))。根据使用缝合线的部位及目的,可适当地调整切部23的长度及间隙20的尺寸或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可根据目的而由不被身体所吸收的材料或可吸收的材料所形成。举例而言,缝合线支持器20可由耐纶、聚丙烯(例如MESH)、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 fluoride)、聚酯、不锈钢、金、钛、硅、人工骨(medpore)、高泰克斯(gore-tex)、网状物(mesh)、聚乳酸、聚二氧己环酮(polydioxanone;PDO、PDS)、或者乳酸及乙醇酸(glycolic acid)的共聚物所形成,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若缝合线支持器20是由可吸收的材料所形成,在进行身体的内部的缝合后,则不需要移除缝合线支持器2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长度可例如是约1毫米至10毫米。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且因此可根据使用缝合线支持器20的部位或目的来调整缝合线支持器20的长度。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两端部的孔之中,相对较小的孔的直径例如是约0.1毫米至2毫米,而相对较大的孔的直径例如是约0.5毫米至5毫米。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可根据缝合线的厚度或使用缝合线的目的来调整缝合线的孔的直径。
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缝合线支持器20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通孔25及当缝合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时,缝合线支持器20连接于第一端且缝合线可具有倒钩。缝合线支持器2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23,切部23在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部的下端部22被切割(见图1的(b)),或者移除部分的下部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24,间隙24由下端部形成在下端部的壁中(见图1的(c)及图1的(d))。
上述方法包括经由连通孔将缝合线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的步骤,以使得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及下端两者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的上端部21面对第一端11,以及包括在缝合线的第一端11与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21之间形成结50(结50的直径大于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21 的孔的直径)及藉由施加热于缝合线以形成缝合线的凝块部的步骤,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不与缝合线分开。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缝合线中,可使用未被连接至缝合线支持器20的其他端部(亦即第二端12)于与针耦接或未耦接的情况中。在此,所使用的针是由例如是金属材料的不可吸收的材料、或者可吸收的材料(例如,聚乳酸)所制造。可将用于缝合的针形为成直线或曲线的形状,且针的尖端(a point of the needle)的形状可例如是广泛使用的圆头形(rounded shape)、切割形(cut shape)、及伸展形(extended shape)。
将缝合线耦接于针的方法的实例可包括将缝合线插入中空针体中并压针的方法、在针中形成孔(针眼)及将缝合线插入上述孔中的方法、以及其相似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并可使用各种其他方法。
图2为表示包括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的缝合线的视图。在此缝合线中,缝合线支持器20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25。在其下端部具有切部或间隙的缝合线支持器20配置在第一端11,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在上端部21及下端部22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的上端部21)面对连接至缝合线持支器20的缝合线的第一端11,且针30是配置在第二端。
倒钩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以使得缝合线的长轴与倒钩之间的角度在相同的方向上倾斜。倒钩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而倾向,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因此,若形成倒钩以使得倒钩与缝合线之间的角度为朝向不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的第二端的尖形,则当使用耦接于缝合线的第二端的针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可平顺地穿过组织。然而,即使在上述缝合后,将针由缝合线的第二端移除,若缝合线拟于在与缝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则倒钩可作为支持以防止缝合线的移动。即使在缝合后将针切割,缝合线不被拉出,且因此不需要制造结。此外,配置在缝合线的一端的缝合线支持器20可作为允许缝合线不被解开且可牢固地固定缝合线支持器20的结,使得当拉缝合线同时进行缝合或拉提时缝合线支持器20将不因为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下部中形成切部或间隙而移动。因此,缝合线支持器20可稳定地维持拉提效果一段很长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包括倒钩的一个以上的缝合线,且可根据缝合线的厚度或使用缝合线的目的而适当地调整缝合线的数量。各缝合线可为单一缝合线或经扭曲或编织的多缝合线。在此,包括倒钩的各缝合线的第一端可耦接于一个缝合线支持器20(见图2的(b)、2的(c)、2的(e)及2的(f)),抑或是,各缝合线的第一端可包括个别的缝合线支持器(见图2的(d))。此外,两条缝合线的第二端部可耦接于一个针上(见图2的(b)、2的(c)、2的(d)及2的(e)),抑或是,不同的针可分别耦接于两条缝合线的第二端(见图2的(f))。
图2的(b)表示两个以上的线合线,其中将前倒钩及后倒钩形成为在相同的方向上倾斜。在图2的(b)中,缝合线的一个端部分(one end part)是耦接于针,且缝合线的其他端部分是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在此,倒钩是配置为倾斜的,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耦接于针的缝合线的端部分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图2的(c)表示另一实施例,其中一个以上的缝合线经对折并接着将两端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及针。在图2的(c),缝合线形成为使得在缝合线中所形成前倒钩及后倒钩为在相反方向上倾斜的(例如,使得前倒钩与缝合线的长轴之间的角度小于90°且前倒钩朝着缝合线的前端倾斜,以及使得后倒钩与缝合线的长轴之间的角度小于90°且后倒钩朝向缝合线的后端倾斜)。
图3表示与缝合线支持器20耦接的缝合线,缝合线支持器2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或者所耦接的缝合线支持器2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下端部具有切部或间隙。缝合线支持器20经由连通孔与缝合线耦接以配置在第一端11,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21(上端部与下端部中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的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11,且针不是配置在第二端12。缝合线可包括在其表面上的倒钩,且可将倒钩形成为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倒钩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包括倒钩的一条以上的缝合线,且可根据缝合线的厚度或使用缝合线的目的而适当地调整缝合线的数量。当使用两条以上的缝合线时,缝合线可穿过缝合线支持器20的连通孔以制造结(见图3 的(b)及图3的(c)),或者,一条缝合线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以穿过缝合线支持器20的连通孔(见图3的(d))。图3的(c)、图3的(d)、及图3的(e)表示一个以上的缝合线的实例,形成缝合线以使得前倒钩及后倒钩在相反的方向上倾斜、对折且接着缝合线的一端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
包括倒钩的缝合线揭示于韩国专利申请案第10-2008-0039345号及第10-2005-0108494号、韩国新型案第20-320005号、美国专利第5931855号及其相似案中,且将上述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可根据任意需要的组态而将倒钩配置在纤维上,且可藉由使用任意适当的方法来形成倒钩,包括本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那些方法可包括使用刀、雷射、或压模(press molding)、冲压(stamping)、及切割的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在缝合线中形成所需数量的切割成锐角的部分。可根据本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的范围中的目的来适当地调整倒钩的尺寸。举例而言,形成在缝合线中的倒钩的深度可为约30微米至100微米,且可根据缝合线的直径来调整。形成在缝合线表面上的倒钩之间的间距可为约100微米至1毫米以上。
本发明所使用的缝合线可例如是由聚合物材料、金属材料、生物材料、或相似物所形成。缝合线可由不可吸收的材料(例如,聚丙烯、金、不锈钢、钛、耐纶、聚偏氟乙烯、聚酯、或编织丝(braided silk))、或者可吸收材料(例如聚二氧己环酮(PDO、PDS))所形成。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此外,可将本发明所使用的缝合线形成为短纤维形或扭曲的形状。
下文中,将描述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在其一端上的缝合线10的使用方法,其中缝合线支持器20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或可包括在其下端部的切部或间隙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上述方法可包括以下处理:
1)使用针刺穿皮肤或组织的步骤,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位于皮肤或组织的预定位置,且将中空管推进皮肤或组织的预定位置中;
2)插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10于管中的步骤,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达到上述预定位置;
3)由外侧将已穿过管的缝合线支持器20压入皮肤或组织内侧、使用细杆固定缝合线支持器20以使其不会移动、以及仅移除管的的步骤;以及
4)推皮肤或组织同时压缝合线支持器20及拉缝合线的步骤。
在此,可使用一条或多条缝合线,其中形成有一排倒钩且包括在其一端的缝合线持器20。或者,在此所使用的缝合线可为在其中形成有两排以上倒钩的缝合线,在此使用的缝合线可耦接于一个缝合线支持器20。在上述方法中,缝合线支持器20可作为结,此结容许缝合线不被解开且亦可容许缝合线不移动,且当拉缝合线同时进行缝合或拉提时固定缝合线。具有形成在其下部的切部或间隙的缝合线支持器20更可牢固地固定缝合线,且因此缝合线支持器20可稳定地维持拉提效果一段很长的时间。
当倒钩被形成为朝向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时,所形成的倒钩可藉由倒钩与缝合线的表面之间的角度来避免缝合线免于在与拉提相反的方向被拉出,且可将组织固持在被拉的状态。当插入缝合线于长管时,不存在与组织的抗性,且因此缝合线可轻易地穿过长管。此外,即使当移除长管与推组织同时压缝合线支持器20与拉缝合线时,所形成的使得介于倒钩与缝合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的倒钩不会大幅地影响组织的移动,但若组织拟于回到相反的方向时,则倒钩抵抗。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藉由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此装置能够轻易地进行操作。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包括设置有缝合线的套组(套组A)及用于容许缝合线更精确地定位于组织中的缝合线定位套组(套组B)。
设置有缝合线的套组(套组A)包括中空管70,中空管70中形成有两个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孔,且缝合线安装在中空管70中。缝合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缝合线支持器20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20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可具有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或者,缝合线支持器20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可具有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以及切部或间隙可形成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下端部。缝合线支持器20经由配置在缝合线第一端的连通孔而与缝合线耦接,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可包括在其表面上的倒钩,且可将倒钩形成为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在套组A中,本发明所提供缝合线支持器20配置在中空管70中,在中空管70中两端部分彼此连通,且缝合线插入在中空管70之中, 其中缝合线包括在其表面上的倒钩。在此,缝合线支持器20位于缝合线的一端,缝合线由缝合线的两端剌入组织之中(见图4的(a))。缝合线支持器20可位于中空管70内侧或中空管70的端部分的外侧,或者,当有需要时,缝合线支持器20可横跨中空管70的内侧及外侧而定位。在套组A中,中空管70的连通孔可具有能够容纳缝合线的直径,且可根据目的来调整上述直径。
用于容许缝合线精确地定位于组织中的缝合线定位套组(套组B)包括中空管80,在中空管80中形成有两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插入于中空管80的连通孔的杆90是形成为长于中空管80,且上述杆90的一侧具有能够被插入于身体之中的尖头(见于图4的(b))。杆90是由具有强度的材料所形成以刺入于皮肤或组织之中,且若杆90的尖头为钝形或圆头形,可将组织的损害最小化。
套组B的中空管80短于套组A的中空管70,且套组B的中空管80的连通孔的直径可大于套组A的连通孔的直径,以便容纳套组A。中空管及杆可由具有高硬度的任意材料所形成,以刺入于金属或组织之中且对人体无害,上述材料例如是胺甲酸乙酯(urethane)或塑料。为了便于操作,套组A的中空管70及套组B的中空管80可经提供具有在其一端部分的手柄。
藉由包括以下处理的方法,可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
1)将套组B推进将要缝合或拉提的部位或组织之中的步骤;
2)仅移除杆90并留下中空管80的步骤;
3)将套组A推进保留于组织中的中空管80之中(在此,缝合线支持器20所在的部分经容许而面对组织的内侧)的步骤;
4)移除套组B的中空管80并在组织中留下套组A的步骤;
5)使用细杆100将缝合线支持器20推进套组A的中空管70外侧的组织之中的步骤;
6)移除套组A的中空管70及细杆100的步骤;以及
7)将皮肤(或组织的外侧)朝向缝合线支持器20推同时拉缝合线的步骤。若有需要时,容许不藉由从上述外侧(例如皮肤)推缝合线支持器20而移动缝合线支持器20是可能的。
本发明亦提供促进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操作的套组(见图5)。套组包括:i)中空管104,其包括经提供而具有形成为锥的尖端101的前端、 经提供而具有手柄103的后端、以及容纳配置在缝合线中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容纳部102,容纳部102围绕在前端的周围且能够在连接前端与后端的长轴方向上被分开;以及ii)缝合线,其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缝合线支持器20安装在中空管104中且由本发明所提供。图5的(a)表示中空管104,中空管104中配置有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
在此,中空管104的前端的尖端可为关闭的,或者,孔可形成在中空管104的前端中以与后端连通。尖端可由具有强度的材料所形成以剌穿组织。若将尖端形成为圆头,可减少组织的损害。将形成在中空管104中的容纳部102形成为由前端部延伸,且容纳部102为能够容纳配置在缝合线中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空间。可根据在容纳部102中所容纳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尺寸及数量来适当地调整容纳部102的尺寸与形状(见图5的(b))。
可将中空管104沿着连接前端及后端的长轴方向分开,如图5的(c)所示。可藉由将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置放在经分开的中空管104的一个半部分104b上、以及将另一个半部分104a覆盖在缝合在线来形成中空管104。在此,举例而言,在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的接点处,凸部105可形成在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的一者上,而在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的接点处,凹部106可形成在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另一者上,以使得当将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彼此耦接时,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可稳定地固定,从而稳定地固持容纳缝合线的中空管104(见图5的(d),其为手柄103的上视图)。此外,可进行容许藉由将分开的两个部分彼此耦接所形成的中空管104稳定地保持其形状直到操作中的所需时间的多种方法。
亦可藉由使用将容纳缝合线的中空管104由尖端101推进至将要缝合或拉提的部位之中,经由中空管104的空间插入薄杆以便不移动缝合线支持器20,分开中空管104以依序移除经分开的半部分104a及半部分104b,且将皮肤(或组织的外侧)朝向缝合线支持器20推同时拉缝合线,来进行操作。
本发明有益于关于缝合线的技术领域。

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36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2 3 6 5 1 A (21)申请号 201280064950.X (22)申请日 2012.12.24 10-2011-0143929 2011.12.27 KR A61B 17/04(2006.01) A61L 17/14(2006.01) D02J 3/00(2006.01) A61B 17/34(2006.01) (71)申请人约翰雅各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韩国首尔市江南区论岘洞241-7番地 相敬大厦6层 (72)发明人金永宰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

2、代理 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臧建明 (54) 发明名称 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牢固地固持及固定在手术部位的 缝合线,以稳定地维持缝合或拉提效果一段很长 的时间。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提供具有切去顶部的 圆锥状或金字塔形的缝合线支持器,其中包括穿 过两端的连通孔的缝合线支持器提供在一端。缝 合线支持器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下端部自下端被 垂直切割的部分,所述下端部在在两端之间具有 较大直径,或者部分的下端可被移除以便形成一 个以上的间隙,间隙是由末端形成在端部的壁处。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6.27 (86)。

3、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2/011361 2012.12.24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00513 KO 2013.07.0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3651 A CN 104023651 A 1/3页 2 1.一种缝合线,包括: 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 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所述缝合线支持器包括连通 孔,上。

4、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彼此连通,且所述缝合线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所述切 部在纵向方向上由所述下端部被切割,所述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 大直径,或者部分的所述下端部经移除以便由所述下端部形成在所述下端部的壁中的一个 以上的间隙,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使得所述上端 部面对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上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小直 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倒钩形成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所述倒钩朝 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方向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 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倒钩所形成角度为锐角。。

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单一条的所述缝合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一 个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不 同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线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所述第二端。 10.一种缝合线,包括: 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 缝合线支持器,。

6、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 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 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使得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上端 部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小直径,且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且 其中倒钩形成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 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倒钩所形成的角 度为锐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单一条的所述缝合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

7、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 一个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其中两条以上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耦接于 不同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3651 A 2/3页 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合线,其中针耦接于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线,其中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缝合线支持器。 18.一种缝合线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缝合线支持器耦接于缝合线,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

8、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 且包括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或者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 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通孔,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 连通,且所述缝合线支持器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所述切部在纵向方向上由所述下端部被 切割,所述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大直径,或者部分的所述下端部 经移除以便由所述下端部形成在所述下端部的壁中的一个以上的间隙,其中所述缝合线支 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使得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第一端,所述上端部 在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之中具有较小直径;以及 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或在所述缝合线的所。

9、述第一端与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所 述上端部之间形成结,所述结的直径大于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所述上端部的孔的直径,或 者藉由对所述缝合线施热而形成凝块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缝合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形成倒 钩,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 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20.一种设置有缝合线的套组,包括中空管,在所述中空管中形成有孔,所述中空管的 两端部分经由所述孔而彼此连通,且缝合线安装于所述中空管中, 其中所述缝合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端,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

10、截头金字塔形且具有连通孔,上端部及下端部 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或者所述缝合线支持器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具有 连通孔,所述上端部及所述下端部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且在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 下端部形成有切部或间隙, 其中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经由所述连通孔耦接于所述缝合线以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 述第一端,以使得所述缝合线支持器的所述上端部面对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一端,且 其中倒钩形成在所述缝合线的表面上,所述倒钩朝向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倾斜, 以使得藉由所述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倒钩所形成的角 度为锐角。 21.一种操作装置,包括: 套组,设置有如权利要求20所。

11、述的缝合线;以及 缝合线定位套组,包括中空管,在所述中空管中形成有连通孔,所述中空管的两端部分 经由所述连通孔而彼此连通;及杆,所述杆插入于所述中空管的所述连通孔中,且所述杆形 成为长于所述中空管,且所述缝合线定位套组在所述杆在一侧具有能够被插入于身体之中 的尖头。 22.一种设置有缝合线的中空管,包括: 前端部,经提供而具有形成为锥状的尖头; 后端部,经提供而具有手柄;以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3651 A 3/3页 4 容纳部,在所述前端部的周围容纳配置在缝合线中的缝合线支持器, 其中所述中空管能够在沿着连接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的长轴方向上被分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

12、述的设置有缝合线的中空管,其中所述前端部为圆尖头形。 24.一种操作套组,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以及 中空管,设置有所述缝合线,且包括:前端部,经提供而具有形成为锥状的尖头;后端 部,经提供而具有手柄;以及容纳部,在所述前端部的周围容纳配置在所述缝合线中的所 述缝合线支持器,其中所述中空管能够在沿着连接所述前端部及后端部的长轴方向上被分 开。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3651 A 1/8页 5 没有结的缝合线以及包含此缝合线的套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外科手术(surgical operation)的缝合线,尤其涉及一种 不需要打结捆绑操作且能够牢固地。

13、及稳定地被缝合或紧密地支持及固定组织的缝合线。 背景技术 0002 缝合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地被使用于被用来连接及缝合受损的肌肉、血管、神经、 或组织及因为外科手术而切开的伤口或部位。此外,使用缝合线于双眼皮手术(double eyelid surgery)及用于移除因为老化、皮肤弹性减少、伤口、药剂过量(overdose)、 坏死或其相似情形而产生的组织、松驰的皮肤、皱纹、或其相似物的医疗手术(medical operation)。使用缝合线的拉提医疗手术(lifting medical operation)是藉由使用针及 线来取代使用刀的将松驰的皮肤或组织(例如脸、下巴、颈部、腹部、阴道、乳。

14、房、或臀部)拉 提的技术。因为上述拉提医疗手术不会过度地切开皮肤、将疤痕的产生最小化、及产生较少 的因为手术的出血及肿胀,因此使用缝合线的拉提医疗手术已吸引很多的注意。 0003 近来,在外部表面上形成倒钩的缝合线已被开发及使用。因为上述倒钩,此种缝合 线不滑动,且因此在缝合后,上述缝合线不轻易地解开。 0004 为了稳定地固持组织的缝合及紧密的附着、支持、及固定,在使用在已进行外科手 术的部位经牢固地固持且固定的缝合线的手术中被视为论点之一。此外,用于容许缝合线 将不被解开的牢固打结装置(rm knotting device)是需要的,且将用于快速及安全的手术 的打结上的时间及精力最小化是必。

15、需的。 0005 本发明的发明人向韩国专利局申请韩国专利第10-2011-0019895号及第 10-2011-0064084号,上述专利用于包括不需要打结处理的缝合线支持器(supporter)的 缝合线,且将上述专利的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为了发明更方便及更有用的缝合线,本发明 的发明人已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缝合线,此缝合线可更牢固地被固持及被固定在已进行外科手术的部 位上、可藉由有效地保持组织而稳定地固持组织的缝合及紧密的附着、支持、及固定。本发 明亦提供不需要打结处理的缝合线。本发明亦提供包括缝合线的套组。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缝合线,包括第一端及。

16、第二端、及缝合线支持器。 缝合线支持器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为截头圆锥状(truncated conical shape)或截头 金字塔形(truncated pyramid shape)。详细地说,缝合线可经提供而具有截头圆锥状或截 头金字塔形的缝合线支持器,且此缝合线支持器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 连通孔(communication hole)。缝合线支持器可经由上述连通孔耦接于缝合线,使得在上 端部及下端部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可包括 一个以上的切部,上述切部在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端部 的下端面被切割,其中部分。

17、的下端部可经移除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间隙由下端部形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2/8页 6 成在下端部的壁中。因此,若缝合线支持器包括切部或间隙,将增加接触组织的面积,且同 时纤维蛋白(brin)或支持组织进入上述间隙。因此,当拉缝合线时,更可增加固定能力 (xation ability)。 0008 此外,在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缝合线中,缝合线支持器可配置于缝合线的第一 端。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 此连通的连通孔。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缝合线支持器可经由上述 连通孔而耦接于缝合线,使得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中。

18、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部面对第一 端。又,倒钩可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 0009 可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持器可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 且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具有切部或间隙。 0010 此外,可具有单一条或两条以上的缝合线。缝合线可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缝合线支 持器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在其下端部可 具有切部或间隙。针可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二端。缝合线可包括倒钩,且缝合线的倒钩可形 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以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longitudinal axis)与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的。

19、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 样,提供一种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的制造方法。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 头金字塔形,且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再者,提供一种包括缝 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的制造方法。缝合线支持器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可包括 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可包括在其下端部的切部或间隙。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使用方法、一种包括 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套组、以及一种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的操作装置。 0012 当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紧密地附着、支持及固定将要缝合的组织时,可不制造。

20、 结而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来安全地进行操作。缝合线可牢固地固持且固定在将要缝 合的部分中,且可有效地保持组织。此外,当本发明所提供的套组被使用时,无论医生的技 能如何皆可轻易地、简单地及有效地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的视图。 0014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支持器及针的缝合线的视图。 0015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的视图。 0016 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的套组的视图。 0017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括缝合线的套组的视图。 0018 【符号说明】 0。

21、019 10:缝合线 0020 11:与缝合线支持器连接的端(第一端) 0021 12:未与缝合线支持器连接的端(第二端) 0022 20:缝合线支持器 0023 21:缝合线支持器的上端部 0024 22:缝合线支持器的下端部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3/8页 7 0025 23:形成在缝合线支持器处的切部 0026 24:形成在缝合线支持器处的间隙 0027 25:缝合线支持器的连通孔 0028 30:针 0029 40:倒钩 0030 50:结 0031 70:套组A的长管 0032 80:套组B的长管 0033 90:套组B的杆 0034 100:外科手术用的细杆 00。

22、35 101:尖端(101a、101b:分离的尖端) 0036 102:容纳缝合线支持器的缝合线容纳部(102a、102b:分离的缝合线支持器容纳 部) 0037 103:手柄(103a、103b:分离的手柄) 0038 104:中空管(104a、104b:分离的中空管) 0039 105:凸部 0040 106: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参考附图现在将更充份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表示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然后,可 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发明,且发明不应该被视为受限于本文所阐述,取而代之的是,提供 这些实施例使得此揭示将通透及完整,且本发明将充份地传达发明的概念予本技术领域中 具有通常知识者。在。

23、图式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部分的针、缝合线支持器及倒钩。 0042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视图。缝合线支持器20为 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缝合线支持器2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 连接孔25,且连通孔25的直径大于缝合线的直径(见图1的(a)。 004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23,切部23在 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部的下端部22被切割(见图1的 (b)。或者,移除部分的下部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24,间隙24由下端部形成在下端部 的壁中(见图1的(c)及图1的(d)。根据使用缝合线的部位及目。

24、的,可适当地调整切部 23的长度及间隙20的尺寸或形状。 0044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可根据目的而由不被身体所吸收的材 料或可吸收的材料所形成。举例而言,缝合线支持器20可由耐纶、聚丙烯(例如MESH)、聚 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 fluoride)、聚酯、不锈钢、金、钛、硅、人工骨(medpore)、高泰克 斯(gore-tex)、网状物(mesh)、聚乳酸、聚二氧己环酮(polydioxanone;PDO、PDS)、或者乳 酸及乙醇酸(glycolic acid)的共聚物所形成,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若缝合线支持器20 是由可吸收的材料所形成,在进行身体的。

25、内部的缝合后,则不需要移除缝合线支持器20。 0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长度可例如是约1毫米至10毫米。 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且因此可根据使用缝合线支持器20的部位或目的来调整缝合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4/8页 8 线支持器20的长度。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两端部的孔之中,相对较小的孔的直径例如是 约0.1毫米至2毫米,而相对较大的孔的直径例如是约0.5毫米至5毫米。然而,本发明并 不受限于此,可根据缝合线的厚度或使用缝合线的目的来调整缝合线的孔的直径。 0046 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缝合线支持器20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连 通孔25及。

26、当缝合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时,缝合线支持器20连接于第一端且缝合线可具 有倒钩。缝合线支持器2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切部23,切部23在纵向方向上由上端部及下 端部之中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部的下端部22被切割(见图1的(b),或者移除部分的下部 以便形成一个以上的间隙24,间隙24由下端部形成在下端部的壁中(见图1的(c)及图1 的(d)。 0047 上述方法包括经由连通孔将缝合线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的步骤,以使得在缝 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及下端两者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上端的上端部21面对第一端 11,以及包括在缝合线的第一端11与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21之间形成结50(结50 的直径大于缝。

27、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21的孔的直径)及藉由施加热于缝合线以形成缝合 线的凝块部的步骤,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不与缝合线分开。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 0048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缝合线中,可使用未被连接至缝合线支持器 20的其他端部(亦即第二端12)于与针耦接或未耦接的情况中。在此,所使用的针是由例 如是金属材料的不可吸收的材料、或者可吸收的材料(例如,聚乳酸)所制造。可将用于缝 合的针形为成直线或曲线的形状,且针的尖端(a point of the needle)的形状可例如是广 泛使用的圆头形(rounded shape)、切割形(cut shape)、及伸展形(exte。

28、nded shape)。 0049 将缝合线耦接于针的方法的实例可包括将缝合线插入中空针体中并压针的方法、 在针中形成孔(针眼)及将缝合线插入上述孔中的方法、以及其相似方法。然而,本发明并 不受限于此,并可使用各种其他方法。 0050 图2为表示包括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的缝合线的视图。在此缝合线中,缝合线 支持器20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 通孔25。在其下端部具有切部或间隙的缝合线支持器20配置在第一端11,以使得缝合线 支持器20的上端部(在上端部21及下端部22之中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的上端部21)面 对连接至缝合线持支器20的缝合线的第一端1。

29、1,且针30是配置在第二端。 0051 倒钩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以使得缝合线的长轴与倒钩之间的角度在相同的方 向上倾斜。倒钩形成在缝合线的表面上而倾向,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缝合线 的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因此,若形成倒钩以使得倒钩与缝合线之间的角 度为朝向不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的第二端的尖形,则当使用耦接于缝合线的第 二端的针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可平顺地穿过组织。然而,即使在上述缝合后,将针由缝合线 的第二端移除,若缝合线拟于在与缝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则倒钩可作为支持以防止 缝合线的移动。即使在缝合后将针切割,缝合线不被拉出,且因此不需要制造结。此外,配 置在缝。

30、合线的一端的缝合线支持器20可作为允许缝合线不被解开且可牢固地固定缝合线 支持器20的结,使得当拉缝合线同时进行缝合或拉提时缝合线支持器20将不因为在缝合 线支持器20的下部中形成切部或间隙而移动。因此,缝合线支持器20可稳定地维持拉提 效果一段很长的时间。 005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包括倒钩的一个以上的缝合线,且可根据缝合线的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5/8页 9 厚度或使用缝合线的目的而适当地调整缝合线的数量。各缝合线可为单一缝合线或经扭 曲或编织的多缝合线。在此,包括倒钩的各缝合线的第一端可耦接于一个缝合线支持器 20(见图2的(b)、2的(c)、2的(e)及2。

31、的(f),抑或是,各缝合线的第一端可包括个别的 缝合线支持器(见图2的(d)。此外,两条缝合线的第二端部可耦接于一个针上(见图2 的(b)、2的(c)、2的(d)及2的(e),抑或是,不同的针可分别耦接于两条缝合线的第二端 (见图2的(f)。 0053 图2的(b)表示两个以上的线合线,其中将前倒钩及后倒钩形成为在相同的方向 上倾斜。在图2的(b)中,缝合线的一个端部分(one end part)是耦接于针,且缝合线的其 他端部分是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在此,倒钩是配置为倾斜的,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 轴与配置在耦接于针的缝合线的端部分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图2的(c)表示另一实 施例,其中一个。

32、以上的缝合线经对折并接着将两端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及针。在图2的 (c),缝合线形成为使得在缝合线中所形成前倒钩及后倒钩为在相反方向上倾斜的(例如, 使得前倒钩与缝合线的长轴之间的角度小于90且前倒钩朝着缝合线的前端倾斜,以及使 得后倒钩与缝合线的长轴之间的角度小于90且后倒钩朝向缝合线的后端倾斜)。 0054 图3表示与缝合线支持器20耦接的缝合线,缝合线支持器2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 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或者所耦接的缝合线支持 器20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 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下端部具有切部或间隙。缝合线。

33、支持器20经由连通孔与缝合线耦接 以配置在第一端11,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21(上端部与下端部中具有相对较小 的直径的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11,且针不是配置在第二端12。缝合线可包括在其表 面上的倒钩,且可将倒钩形成为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倒 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005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包括倒钩的一条以上的缝合线,且可根据缝合线的 厚度或使用缝合线的目的而适当地调整缝合线的数量。当使用两条以上的缝合线时,缝合 线可穿过缝合线支持器20的连通孔以制造结(见图3的(b)及图3的(c),或者,一条缝 合线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以穿过缝合线支持器。

34、20的连通孔(见图3的(d)。图3的 (c)、图3的(d)、及图3的(e)表示一个以上的缝合线的实例,形成缝合线以使得前倒钩及 后倒钩在相反的方向上倾斜、对折且接着缝合线的一端耦接于缝合线支持器20。 0056 包括倒钩的缝合线揭示于韩国专利申请案第10-2008-0039345号及第 10-2005-0108494号、韩国新型案第20-320005号、美国专利第5931855号及其相似案中,且 将上述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可根据任意需要的组态而将倒钩配置在纤维上,且可藉由使 用任意适当的方法来形成倒钩,包括本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那些方法可包括使用刀、雷 射、或压模(press molding。

35、)、冲压(stamping)、及切割的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 在缝合线中形成所需数量的切割成锐角的部分。可根据本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的范围中 的目的来适当地调整倒钩的尺寸。举例而言,形成在缝合线中的倒钩的深度可为约30微米 至100微米,且可根据缝合线的直径来调整。形成在缝合线表面上的倒钩之间的间距可为 约100微米至1毫米以上。 0057 本发明所使用的缝合线可例如是由聚合物材料、金属材料、生物材料、或相似物所 形成。缝合线可由不可吸收的材料(例如,聚丙烯、金、不锈钢、钛、耐纶、聚偏氟乙烯、聚酯、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6/8页 10 或编织丝(b。

36、raided silk)、或者可吸收材料(例如聚二氧己环酮(PDO、PDS)所形成。然 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此外,可将本发明所使用的缝合线形成为短纤维形或扭曲的形 状。 0058 下文中,将描述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在其一端上的缝合线10的使用方法,其中缝 合线支持器20可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 金字塔形,或可包括在其下端部的切部或间隙且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上述方法 可包括以下处理: 0059 1)使用针刺穿皮肤或组织的步骤,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位于皮肤或组织的预定位 置,且将中空管推进皮肤或组织的预定位置中; 0060 2)插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

37、一实施例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10于管中的步 骤,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达到上述预定位置; 0061 3)由外侧将已穿过管的缝合线支持器20压入皮肤或组织内侧、使用细杆固定缝 合线支持器20以使其不会移动、以及仅移除管的的步骤;以及 0062 4)推皮肤或组织同时压缝合线支持器20及拉缝合线的步骤。 0063 在此,可使用一条或多条缝合线,其中形成有一排倒钩且包括在其一端的缝合线 持器20。或者,在此所使用的缝合线可为在其中形成有两排以上倒钩的缝合线,在此使用的 缝合线可耦接于一个缝合线支持器20。在上述方法中,缝合线支持器20可作为结,此结容 许缝合线不被解开且亦可容许缝合线不移动,且当。

38、拉缝合线同时进行缝合或拉提时固定缝 合线。具有形成在其下部的切部或间隙的缝合线支持器20更可牢固地固定缝合线,且因此 缝合线支持器20可稳定地维持拉提效果一段很长的时间。 0064 当倒钩被形成为朝向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与配置在缝合线的第 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时,所形成的倒钩可藉由倒钩与缝合线的表面之间的 角度来避免缝合线免于在与拉提相反的方向被拉出,且可将组织固持在被拉的状态。当插 入缝合线于长管时,不存在与组织的抗性,且因此缝合线可轻易地穿过长管。此外,即使当 移除长管与推组织同时压缝合线支持器20与拉缝合线时,所形成的使得介于倒钩与缝合 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的倒钩不会。

39、大幅地影响组织的移动,但若组织拟于回到相反的方向 时,则倒钩抵抗。 0065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藉由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合线,此装置能够 轻易地进行操作。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包括设置有缝合线的套组(套组A)及用于容许缝 合线更精确地定位于组织中的缝合线定位套组(套组B)。 0066 设置有缝合线的套组(套组A)包括中空管70,中空管70中形成有两个端部经由 其而彼此连通的孔,且缝合线安装在中空管70中。缝合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缝合线 支持器20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支持器20可为截头圆锥状或截头金字塔形,且 可具有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或者,缝合线支持器2。

40、0可为截头圆锥 状或截头金字塔形、可具有上端部及下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以及切部或间隙 可形成在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下端部。缝合线支持器20经由配置在缝合线第一端的连通孔 而与缝合线耦接,以使得缝合线支持器20的上端部面对缝合线的第一端。缝合线可包括在 其表面上的倒钩,且可将倒钩形成为朝向缝合线的第二端倾斜,以使得藉由缝合线的长轴 与配置在缝合线的第二端的倒钩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在套组A中,本发明所提供缝合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10 7/8页 11 线支持器20配置在中空管70中,在中空管70中两端部分彼此连通,且缝合线插入在中空 管70之中,其中缝合线包括在其表面上。

41、的倒钩。在此,缝合线支持器20位于缝合线的一端, 缝合线由缝合线的两端剌入组织之中(见图4的(a)。缝合线支持器20可位于中空管70 内侧或中空管70的端部分的外侧,或者,当有需要时,缝合线支持器20可横跨中空管70的 内侧及外侧而定位。在套组A中,中空管70的连通孔可具有能够容纳缝合线的直径,且可 根据目的来调整上述直径。 0067 用于容许缝合线精确地定位于组织中的缝合线定位套组(套组B)包括中空管80, 在中空管80中形成有两端部经由其而彼此连通的连通孔,且插入于中空管80的连通孔的 杆90是形成为长于中空管80,且上述杆90的一侧具有能够被插入于身体之中的尖头(见 于图4的(b)。杆9。

42、0是由具有强度的材料所形成以刺入于皮肤或组织之中,且若杆90的 尖头为钝形或圆头形,可将组织的损害最小化。 0068 套组B的中空管80短于套组A的中空管70,且套组B的中空管80的连通孔的直 径可大于套组A的连通孔的直径,以便容纳套组A。中空管及杆可由具有高硬度的任意材料 所形成,以刺入于金属或组织之中且对人体无害,上述材料例如是胺甲酸乙酯(urethane) 或塑料。为了便于操作,套组A的中空管70及套组B的中空管80可经提供具有在其一端 部分的手柄。 0069 藉由包括以下处理的方法,可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 0070 1)将套组B推进将要缝合或拉提的部位或组织之中的步骤; 0071 2)。

43、仅移除杆90并留下中空管80的步骤; 0072 3)将套组A推进保留于组织中的中空管80之中(在此,缝合线支持器20所在的 部分经容许而面对组织的内侧)的步骤; 0073 4)移除套组B的中空管80并在组织中留下套组A的步骤; 0074 5)使用细杆100将缝合线支持器20推进套组A的中空管70外侧的组织之中的步 骤; 0075 6)移除套组A的中空管70及细杆100的步骤;以及 0076 7)将皮肤(或组织的外侧)朝向缝合线支持器20推同时拉缝合线的步骤。若有 需要时,容许不藉由从上述外侧(例如皮肤)推缝合线支持器20而移动缝合线支持器20 是可能的。 0077 本发明亦提供促进使用本发明所。

44、提供的缝合线的操作的套组(见图5)。套组包 括:i)中空管104,其包括经提供而具有形成为锥的尖端101的前端、经提供而具有手柄 103的后端、以及容纳配置在缝合线中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容纳部102,容纳部102围绕在 前端的周围且能够在连接前端与后端的长轴方向上被分开;以及ii)缝合线,其包括缝合 线支持器20,缝合线支持器20安装在中空管104中且由本发明所提供。图5的(a)表示中 空管104,中空管104中配置有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 0078 在此,中空管104的前端的尖端可为关闭的,或者,孔可形成在中空管104的前端 中以与后端连通。尖端可由具有强度的材料所形成以剌穿组织。若。

45、将尖端形成为圆头,可 减少组织的损害。将形成在中空管104中的容纳部102形成为由前端部延伸,且容纳部102 为能够容纳配置在缝合线中的缝合线支持器20的空间。可根据在容纳部102中所容纳的 缝合线支持器20的尺寸及数量来适当地调整容纳部102的尺寸与形状(见图5的(b)。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11 8/8页 12 0079 可将中空管104沿着连接前端及后端的长轴方向分开,如图5的(c)所示。可藉由 将包括缝合线支持器20的缝合线置放在经分开的中空管104的一个半部分104b上、以及 将另一个半部分104a覆盖在缝合在线来形成中空管104。在此,举例而言,在半手柄103a。

46、 及半手柄103b的接点处,凸部105可形成在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的一者上,而在半手 柄103a及半手柄103b的接点处,凹部106可形成在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另一者上, 以使得当将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彼此耦接时,半手柄103a及半手柄103b可稳定地 固定,从而稳定地固持容纳缝合线的中空管104(见图5的(d),其为手柄103的上视图)。 此外,可进行容许藉由将分开的两个部分彼此耦接所形成的中空管104稳定地保持其形状 直到操作中的所需时间的多种方法。 0080 亦可藉由使用将容纳缝合线的中空管104由尖端101推进至将要缝合或拉提的部 位之中,经由中空管104的。

47、空间插入薄杆以便不移动缝合线支持器20,分开中空管104以依 序移除经分开的半部分104a及半部分104b,且将皮肤(或组织的外侧)朝向缝合线支持器 20推同时拉缝合线,来进行操作。 0081 本发明有益于关于缝合线的技术领域。 说 明 书CN 104023651 A 12 1/5页 13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3651 A 13 2/5页 14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3651 A 14 3/5页 1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3651 A 15 4/5页 1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3651 A 16 5/5页 1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3651 A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