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381123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65395.2

申请日:

2013.12.10

公开号:

CN104691993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5D 90/02申请公布日:201506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90/02申请日:20131210|||公开

IPC分类号:

B65D90/02

主分类号:

B65D90/02

申请人: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荣建; 米琳; 郭亚兵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技园1号楼3楼309B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代理人:

刘抗美; 王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采用该顶板结构的集装箱,所述顶板结构包括板状的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上的压筋,所述压筋呈沿顶板结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主体包括厚度为第一设定值的基部、厚度为第二设定值的第一翼部和厚度为第三设定值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分列于基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压筋横跨所述基部、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且压筋的两端波头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本发明有效加强了集装箱顶板结构中易损部分的耐碰撞耐锈蚀的能力,降低损坏程度,减少维修费用。通过顶板厚度的差异化,在保证顶板使用要求的同时,可降低顶板的重量,从而可减轻集装箱的自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集装箱顶板结构,包括板状的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上的压筋,所述压筋呈沿顶板结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厚度为第一设定值的基部、厚度为第二设定值的第一翼部和厚度为第三设定值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分列于基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压筋横跨所述基部、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且压筋的两端波头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为1.2mm~1.6mm,所述第二设定值为2.0mm~3.0mm,所述第三设定值为2.0mm~3.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值与第三设定值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位于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30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与所述基部通过激光拼焊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与所述基部的上表面平齐。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分别为整块钢板,所述钢板的长度为所述顶板结构的设定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整体一体成型。

9.   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采用该顶板结构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货集装箱的顶板结构,是由多块厚度为1.6mm或2.0mm,带多个(一般为5个(20尺箱)或11个(40尺箱))横向(即顶板宽度方向,相对顶板长度方向而言)长压筋11’的钢板1’拼接构成,参见图1。顶板在集装箱结构中不是主要受力件,其强度要求较低,因此,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基本为外力碰撞破损和锈蚀。这种顶板结构最容易被碰撞的地方在长压筋的两端波头部分,重则直接撞穿钢板,轻则损坏油漆,加速锈蚀;同时波头部分成形时拉延变薄,且应力集中,容易出现锈蚀,加上板厚被拉薄,加速锈穿。故目前的顶板维修主要集中在长压筋的波头部分,数量多,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顶板结构中压筋的波头部分容易损坏、锈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采用该顶板结构的集装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顶板结构,包括板状的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上的压筋,所述压筋呈沿顶板结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主体包括厚度为第一设定值的基部、厚度为第二设定值的第一翼部和厚度为第三设定值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分列于基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压筋横跨所述基部、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且压筋的两端波头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值为1.2mm~1.6mm,所述第二设定值为2.0mm~3.0mm,所述第三设定值为2.0mm~3.0mm。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与第三设定值相等。
其中,所述压筋位于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300mm。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与所述基部通过激光拼焊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与所述基部的上表面平齐。
其中,所述基部、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分别为整块钢板,所述钢板的长度为所述顶板结构的设定长度。
其中,所述基部、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整体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集装箱,采用如上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的集装箱顶板结构中,两侧部分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厚度,容易损坏的波头部分的厚度较大,有效加强了易损部分的耐碰撞耐锈蚀的能力,降低其损坏程度,减少维修费用。通过顶板厚度的差异化,在保证顶板使用要求的同时,可降低顶板的重量,从而可减轻集装箱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集装箱顶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装箱顶板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装箱顶板结构实施例的侧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压筋;12、主体;121、基部;122、第一翼部;123、第二翼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包括板状的主体12和凸伸出主体12的压筋11,压筋11呈沿顶板结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主体12包括厚度为第一设定值的基部121、厚度为第二设定值的第一翼部122和厚度为第三设定值的第二翼部123,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均大于第一设定值,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分列于基部121宽度方向的两侧;压筋11横跨基部121、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且压筋11的两端波头部分分别位于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
在该顶板结构中,两侧部分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厚度,容易损坏的波头部分的厚度较大,有效加强了易损部分的耐碰撞耐锈蚀的能力,降低其损坏程度,减少维修费用。通过顶板厚度的差异化,在保证顶板使用要求的同时,可降低顶板的重量,从而可减轻集装箱的自重。
其中,优选地,第一设定值为1.2mm~1.6mm,如1.2mm、1.4mm、1.5mm、1.6mm等,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为2.0mm~3.0mm,如2.0mm、2.3mm、2.5mm、3.0mm等。压筋11的两端波头部分所在翼部122、123的厚度比现有的顶板结构厚度大,增加波头部分的强度;而同时,中间部分的厚度比现有的要小,因此,顶板结构整板的重量并不会因加强波头部分的强度而增加。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值与第三设定值相等,即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的厚度相同,保持一致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两者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状况的不同设置为不同厚度。
较优地,压筋11位于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300mm。根据现有顶板结构中损坏情况来看,一般是压筋两端300mm范围内为最易损坏的部分,且该部分压制变薄最为严重,应力也最集中,本发明将该部分的顶板厚度加厚,提高强度,减少损坏现象。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的宽度则相应地要大于300mm,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的上限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最好是在保证压筋易损部位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以减轻顶板结构的整体重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以基部121的厚度为1.6mm,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的厚度在2.0mm~3.0mm为例,通过合理设置第一翼部122、第二翼部123与基部121的比例,可以使整板的总重小于现有整体2.0mm厚度的顶板。
本发明的顶板结构可以采用激光拼焊板,即第一翼部122、第二翼部123与基部121通过激光拼焊固定连接。第一翼部122、第二翼部123与基部121在拼接时,使三者的上表面平齐,可以防止顶板结构表面积水,并且外表美观。在拼接完成的激光拼焊板上再沿顶板结构长度方向压制多个压筋11,其中,压筋11呈沿顶板结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较优地,基部121、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均分别为整块钢板,钢板的长度为顶板结构的设定长度;在加工时,可在激光拼焊板(卷)原材上压制压筋,然后按顶板结构的设定长度剪断即可,这样无需进行多块顶板的拼接,简化加工工艺,减少焊缝数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多块钢板沿长度方向拼接的形式。随着激光拼焊技术的发展,激光拼焊板(卷)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不等厚钢板(卷)的成本也会不断下降,本发明集装箱顶板结构在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同时,其综合成本也将会低于现有顶板结构。
本发明的集装箱顶板结构还可以是基部121、第一翼部122和第二翼部123整体一体成型的结构,顶板的材质可采用如塑料、铝合金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集装箱,采用如上所述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在该集装箱中,提高了顶板结构的产品质量,减少损坏,并且通过对顶板结构的合理设计,还可以使得集装箱箱体重量减轻。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集装箱.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集装箱顶板结构及采用该顶板结构的集装箱,所述顶板结构包括板状的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上的压筋,所述压筋呈沿顶板结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主体包括厚度为第一设定值的基部、厚度为第二设定值的第一翼部和厚度为第三设定值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均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分列于基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压筋横跨所述基部、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且压筋的两端波头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