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3772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2188.6

申请日:

2008.07.04

公开号:

CN101302742A

公开日:

2008.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D 19/02公开日:200811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02; E01D21/00; E01D101/26(2006.01)N

主分类号:

E01D19/02

申请人:

敬忠诚

发明人:

敬忠诚

地址:

115002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渤海小区1号7-3-78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宇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公布的是可在水面以上建造桥墩的方法。所涉及的桥墩墩底在带有锥底、平底及内圆带有喇叭口的管状体。带有锥底及平底的墩底可在陆上建造,然后移到水中。由于中间带有空芯、墩底可浮在水面上。混凝土浇注完全在水面以上进行,边浇注边往空芯内注水。由其自身的重量及不断注水而使桥墩的重量不断加大,深入水下砂土层。在挤进砂土层过程中对周边砂土不断向外挤压,使砂土密度加大,牢牢地箍住桥墩使其稳固,待桥面建成后再排空空芯内的水。留出大桥使用后负载重量的空间。管状体桥墩则需浮台或施工船将桥墩限制住。再进行浇注施工。依靠其自身重量及喇叭口的较为锐利的刃壁,使桥墩不断下沉,深入砂土层,达到岩层。然后用混凝土封住桥墩下口,使其与岩层牢固地结合。本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对比现有的围堰法、集束打桩法具有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建造快速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在桥墩断面的周围装上模板,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而随时往桥墩的空芯内注水,待桥墩建造至设计高度,水注满桥墩空芯后,停止施工,静置10到15天,观察有无下沉情况,下沉多少增补多少,再静置10天继续观察,待桥面建成后排空空芯内的水,平底的桥墩的建造是将模板在墩底以上布置,用螺栓将外模板和内模板牵拉固定,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随时向空芯内注水,待建至设计高度时,将水注满。然后静置10天时间,观察有无沉降,沉降多少增补多少,然后再静置10天观察,待桥面建成后将桥墩空芯内的水排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涉及的桥墩墩底的横断面为椭圆形,墩底1的下部带有锥底2,其锥度为40度,锥底为实体。墩底中间带有空芯3。

3、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将墩底置于两浮台或船之间,墩底底部由钢缆按圆周等分托住,由卷扬机控制,在墩底上部布置模板,模板两侧上带有把环,当浇注满后,停息1小时,然后将内外模板之间的联结螺栓拆除,待注好的部分完全凝固后由卷扬机将墩底徐徐下放,待桥墩底部接触到水底时拆除卷扬机钢缆,启动水泵将管内的水及底部的淤泥排除,然后将进水口用胶板封住,使其不再进水,再用混凝土灌入桥墩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的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岁涉及的桥墩墩底为空心管体,在墩底5壁内带有进水管6,墩底内圆的下部为喇叭口状,在喇叭口周围带有出水口7,在墩底外壁上带有进水口4。

说明书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布的是桥墩的建造方法,具体是一种可在水面以上建造桥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造跨海、江河大桥中,其建造桥墩的方法,都是采用围堰建造,打桩建造及金属管排水浇注等方法。围堰建造法是先修筑拦水坝,然后进行清淤,待达到一定深度后,象建楼房一样,先打地基,再按常规方法建筑。打桩法是将集束金属管打入水下至岩石层,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再将金属抽出,集束管外面套装围管。再进行混凝土浇注,使集束桩为一体,然后再将围管取出,即建成桥墩。金属管排水法是将桥墩规格的金属管下至岩层,再排空管内的水,然后进行整体浇注。以上方法不论哪一种,都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需要配备大型作业设备。施工速度慢,又人为地破坏河道自然环境。目前还没有与本发明相同的方法在实际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且施工速度快的桥墩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为方案1和方案2。方案1是对于水下淤泥较深,土层较厚的河床上的方法。方案2主要针对淤泥砂土层较薄,水面距离岩石层较近的海床面的施工方法。
方案1是先在陆地上建造桥墩墩底,桥墩墩底有两种,一种是带有锥底,另一种为平底。带有锥底的适用于深水区,平底的适用于浅水区或枯水区。其带有锥底的桥墩为椭圆形空芯式。桥墩墩底建成后下水。此时的桥墩底部由于为空芯式,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将其拖拽至建桥墩的指定位置。即可开始水上施工。在桥墩断面的周围上好模板,加入钢筋,即可开始混凝土浇注。随着桥墩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自身重量不断增大而不断下沉,同时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而随时往桥墩的空芯内注水,亦是增加桥墩的重量。当桥墩的锥形墩底接近河床时,要测量好桥墩的确切位置,继续注水,由桥墩的重量加上空芯内水的重量使桥墩下沉至河床中,墩底的锥尖插入河底泥土中。随着桥墩高度的不断增加,不断注水,使桥墩的重量不断加大,也就是不断加大桥墩下沉的压力。待桥墩建造至设计高度,水注满桥墩空芯后,即停止施工。此时的水面以上桥墩的重量及空芯内水的重量已经相当大,可以使桥墩下沉至最大限度。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有无下沉情况,下沉多少增补多少,再静置一段时间继续观察。直至不再下沉为止。桥墩基本上建成。此时的桥墩已深植于河床下面砂土层中。河床下面的砂土层由于长期受河水的压力,砂土的密度已经相当大,由于桥墩在建造中不断深入河底砂土,使得桥墩底部周围的砂土向外挤压,密度更加增大,牢牢地将桥墩底部箍住。所以桥墩能够牢固立于河床上,不会发生倾倒或移位。平底的桥墩的建造则将河床表面淤泥清理后即可施工,涨潮时人退出,落潮时施工。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随时向空芯内注水。待建至设计高度时,将水注满。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有无沉降,沉降多少增补多少,然后再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直至不再下沉为止。桥墩建造完成。当桥面建成后,将桥墩空心内的水排出即可使用。本方案的锥形桥墩墩底,其形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横断面为椭圆形,桥墩墩底的下部带有锥底,其锥度为40~50℃,锥底为实体。桥墩墩底中间带有空芯。桥墩的高度则根据设计方案制定。本发明要求,设计桥面的宽度是桥墩断面的长度,桥墩壁的厚度则根据搭桥的负载而定。桥墩浇注混凝土用的模板采用水泥预制件,按桥墩形状分体制造,将横模板在墩底以上布置。用螺栓将外模板和内模板牵拉固定。再布置好钢筋,即可浇注混凝土。浇注一段,再布置模板继续操作。所用的模板不用拆卸,直接作为桥墩外表面。大桥的建造,关键就是桥墩的建造,桥墩的稳固性直接关系到大桥的安全使用。本方案的根据就是桥墩为空心式,边建造边注水,待达到设计高度后注满水后静置。根据计算,每根桥墩内的水的重量相当大。而每个大桥至少有6根以上的桥墩,这样一来,待桥面建成后,再将每个桥墩空心中的水排出,即留出了日后桥的负载重量的空间,可以负担桥面及负载的重量,所以说是安全可靠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水面距离岩石层较近的情况下桥墩的建造方法。先在陆地上建造一桥墩墩底,该桥墩底如图3和图4所示:墩底为空心管体。在墩底壁内带有进水管。墩底内圆的下部为喇叭口状。在喇叭口周围带有出水口。在墩底外壁上带有进水口。
先在水面上设置二个建筑浮台或施工船。施工是在浮台上或船上进行。将墩底置于两浮台或船之间,浮台或船由钢板相联结。墩底底部由钢缆按圆周等分托住。由卷扬机控制。然后在墩底上部布置模板。内外模板采用金属板制做。外模板按半圆等分制做。两边上带有把环。内模板可按圆周三或四等分制做。内外模板由螺栓相联结。内模板上带有把环。当布置完毕后,即可施工。将混凝土浇注于内外模板之间。当注满后,停息片刻待混凝土即将凝固时将内外模板之间的联结螺栓拆除。再用吊装机械吊住内外模板上的把环将模板提起。待注好的部分完全凝固后,启动卷扬机,将墩底徐徐下放,然后再加装模板,再进行浇注。待桥墩底部接触到水底时,要测定好位置,将桥墩落下,拆除卷扬机钢缆。此时,桥墩底部落地,形成相对密封状态。这时需用泵将管内的水及底部的淤泥排除。当管内水抽空后,桥墩的上部继续施工增高,这时的桥墩的继续下沉,靠自身重量使桥墩自然下沉。再打开桥墩壁上的进水口,河水依靠其落差,通过进水管急速冲刷墩底喇叭口内的砂土层,使砂土被泛起,边冲刷边用泵排出。上面不断加高,依靠桥墩自身重量及喇叭口周也较为锐利的刃壁切削砂土,而待桥墩不断下沉。直至到岩石层为止。这时将进水口用胶板封住。使其不再进水。然后用混凝土灌入桥墩底部,封住喇叭口。使混凝土与岩石层凝固成一体。此时的桥墩因为穿过河底淤泥层和砂土层座落在岩石层上,即有了很大程度的稳固性,加之桥墩在下沉时对砂土层的向外挤压。砂土层牢牢地箍住桥墩。所以具有很大的安全性。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施,适用于大江大河及跨海大桥的建造。采用本方法建筑桥墩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并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不会破坏河道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桥墩建造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桥墩墩底结构示意图
图1为适用于深层砂土地质条件的墩底示意图
1-空芯 2-锥底 3-墩底
图2为图1墩底俯视图
1-墩底空心 3-墩底
图3为本发明适合于砂土层较浅的地质条件墩底结构示意图
4-进水口 5-墩底 6-进水管 7-出水管
图4为图3墩底俯视图
5-墩底 6-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先在陆地上建造桥墩墩底,桥墩墩底有两种,一种是带有锥底,另一种为平底。带有锥底的适用于深水区,平底的适用于浅水区或枯水区。其带有锥底的桥墩的形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横断面为椭圆形,墩底1的下部带有锥底2,其锥度为40度,锥底为实体。墩底中间带有空芯3。桥墩墩底建成后下水。此时的桥墩底部由于为空芯式,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将其拖拽至建桥墩的指定位置。即可开始水上施工。在桥墩断面的周围上好模板,桥墩浇注混凝土用的模板采用水泥预制件,按桥墩形状分体制造,将模板在墩底以上布置。用螺栓将外模板和内模板牵拉固定。再布置好钢筋,按通常的工艺浇注混凝土。浇注一段,再布置模板继续操作。所用的模板不用拆卸,直接作为桥墩表面。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而随时往桥墩的空芯内注水。待桥墩建造至设计高度,水注满桥墩空芯后,停止施工。静置10到15天,观察有无下沉情况,下沉多少增补多少,再静置10天继续观察。直至不再下沉为止。待桥面建成后排空空芯内的水。平底的桥墩的建造则将河床表面淤泥清理后即可施工,将模板在墩底以上布置。用螺栓将外模板和内模板牵拉固定。按通常的工艺浇注混凝土。涨潮时人退出,落潮时施工。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随时向空芯内注水。待建至设计高度时,将水注满。然后静置10天时间,观察有无沉降,沉降多少增补多少,然后再静置10天观察。直至不再下沉为止。当桥面建成后,将桥墩空心内的水排空。
方案2;先在陆地上建造一桥墩墩底,该桥墩底如图3和图4所示:墩底为空心管体。在墩底5壁内带有进水管6。墩底内圆的下部为喇叭口状。在喇叭口周围带有出水口7。在墩底外壁上带有进水口4。
将墩底置于两浮台或船之间,浮台或船由钢板相联结。墩底底部由钢缆按圆周等分托住。由卷扬机控制。然后在墩底上部布置模板。内外模板采用金属板制做。外模板按半圆等分制做。两边上带有把环。内模板可按圆周三或四等分制做。内外模板由螺栓相联结。内模板上带有把环。按常规生产工艺将混凝土浇注于内外模板之间。当注满后,停息1小时,然后将内外模板之间的联结螺栓拆除。再用吊装机械吊住内外模板上的把环将模板提起。待注好的部分完全凝固后由卷扬机将墩底徐徐下放,然后再加装模板进行浇注。待桥墩底部接触到水底时拆除卷扬机钢缆。启动水泵将管内的水及底部的淤泥排除。打开桥墩壁上的进水口,河水依靠其落差,通过进水管急速冲刷墩底喇叭口内的砂土层,使砂土被泛起,边冲刷边用泵排出。上面不断加高,依靠桥墩自身重量及喇叭口周边较为锐利的刃壁切削砂土,桥墩不断下沉。直至到岩石层为止。然后将进水口用胶板封住。使其不再进水。再用混凝土灌入桥墩底部,封住喇叭口。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桥墩的水上建造方法,公布的是可在水面以上建造桥墩的方法。所涉及的桥墩墩底在带有锥底、平底及内圆带有喇叭口的管状体。带有锥底及平底的墩底可在陆上建造,然后移到水中。由于中间带有空芯、墩底可浮在水面上。混凝土浇注完全在水面以上进行,边浇注边往空芯内注水。由其自身的重量及不断注水而使桥墩的重量不断加大,深入水下砂土层。在挤进砂土层过程中对周边砂土不断向外挤压,使砂土密度加大,牢牢地箍住桥墩使其稳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