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37237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2889.9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240836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11/06申请日:20140902|||公开

IPC分类号:

H01B11/06; H01B7/04; H01B3/44; H01B7/295; H01B7/29

主分类号:

H01B11/06

申请人:

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

发明人:

鞠晨雁; 李金明; 岳文娟

地址:

232008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所述的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锡铜编织编织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层、铁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本发明外径小、重量轻、耐高低温、阻燃、耐气候,有效降低电缆外径和重量,屏蔽效能由原来的70dB提高到82.9dB,提高了电缆的柔软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锡铜编织编织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层、铁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所用材料铜镍合金布带制作方法如下:
a、启动在真空室内的离子轰设备和收卷装置、放卷装置,收卷装置、放卷装置线速度5m/min,采用平板电极,施加电压500~1000V,引起低能量的辉光放电,对涤纶纤维布进行预处理。
b、涤纶纤维布进入溅射区后,启动溅射开关,涤纶纤维布时刻与冷辊贴合,防止其由于转向和距离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褶皱,热量及时被冷却水带走,布带在溅射区走线采用正三角形设计,溅射靶位于中心区,使三面均匀接收溅射原子。溅射区共分A、B、C、D个溅射靶四次溅射,进入A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B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C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进入D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两面溅射金属铜植晶层,达到0.025mm厚。
c、离开溅射区后的收卷装置上设有精密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和舒展装置,在收卷处还有表面电阻在线测量装置,随时检测溅射的质量状况,对控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产品质量。
d、成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为铜镍合金布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制备铁镍合金布带只需将A、B溅射区的金属过渡层更改为铁镍合金即可。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器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和信息对抗较量的强弱决定成败,现代化的特殊装备系统都高度的运用了微电子程控,微电子程控系统极易受到外部强电磁场干扰冲击而被破坏,所以系统的电磁防护尤为重要,关系到系统的安全。现代最具有威慑力的战略武器就是核武器所产生的高能量脉冲电磁场,核武器爆炸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电磁脉冲的形式释放,特别是第三代核武器,主要就是以提高产生更强的电磁脉冲效应,提高幅度为40%,以达到摧毁对方的指挥、控制、通讯、信息情报系统。
目前国内外抗核电磁脉冲电缆的屏蔽层一般采用一层软磁合金带加多层金属带绕包和多层金属丝编织组合而成,此种电缆存在整体发硬、结构复杂、不易弯曲的缺点;野外使用经常出现软测合金带划伤线芯或破裂,造成电缆短路或抗核电磁脉冲性能下降,不能满足野战机动对电缆柔软、减重的要求。
鉴于以上电缆的不足,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即柔软、减重又具有高屏蔽效能、高可靠性的抗核电磁脉冲电缆,来满足第三代核武系统对减重和抗强核电磁脉冲场干扰的需求,以保证各种控制系统的可靠 运行,避免各种监控设备的误动作和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所述的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锡铜编织编织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层、铁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
所述的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所用材料铜镍合金布带制作方法如下:
a、启动在真空室内的离子轰设备和收卷装置、放卷装置,收卷装置、放卷装置线速度5m/min,采用平板电极,施加电压500~1000V,引起低能量的辉光放电,对涤纶纤维布进行预处理。
b、涤纶纤维布进入溅射区后,启动溅射开关,涤纶纤维布时刻与冷辊贴合,防止其由于转向和距离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褶皱,热量及时被冷却水带走,布带在溅射区走线采用正三角形设计,溅射靶位于中心区,使三面均匀接收溅射原子。溅射区共分A、B、C、D个溅射靶四次溅射,进入A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B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C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进入D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两面溅射金属铜植晶层,达到0.025mm厚。
c、离开溅射区后的收卷装置上设有精密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和 舒展装置,在收卷处还有表面电阻在线测量装置,随时检测溅射的质量状况,对控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产品质量。
d、成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为铜镍合金布带;若制备铁镍合金布带只需将A、B溅射区的金属过渡层更改为铁镍合金即可。
该方法将涤纶纤维布基材采用离子源照射后,送入到真空室内,基材经过多冷辊降温装置,使基材作为阳极材料,圆柱型溅射靶为阴极,导入氩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在基材表面溅射一层金属过渡层,然后以铜作为植晶层进行电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金属膜。
该方法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离子源照射的方法,使加速的正离子撞击基材表面,把表面的污染物和吸附物除掉,获得粗糙无污的表面,从而保证基体材料和金属的结合力,溅射时,多冷辊降温装置可以将热量直接带走,在沉积足够厚的金属层时材质材料不变形,保证材料平整。
该方法所述溅射材料为铜、铁镍合金或铜镍合金。基材的溅射以铁镍合金或铜镍合金的任一种为过渡层,然后以铜为植晶层,使不导电的基材成为导电材料。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溅射靶表面形成环状磁场,电子在该区域电离出大量带正电的氩离子轰击溅射靶,使溅射靶内原子被溅射出来沉积到基材上,实现了溅射沉积,使其四周的金属溅射均匀。
该方法金属层和基材间的附着力通过中间层附着、扩散附着及机械锁合附着,由于基材表面比较粗糙,在金属膜层形成过程中,入射到材料表面的气相原子进入到粗糙表面的各种缝隙中,形成宏观机械锁合。溅射原子有较大动能,它们沉积到基材上时可以发生较深的纵 向中间层扩散,形成扩散附着。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优质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做为绝缘,使其电线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耐高低温、阻燃、耐气候等优越性,可有效降低电缆外径和重量,采用铜镍合金布带和铁镍合金布带代替金属带绕包,简化了电缆屏蔽结构,提高了电缆的柔软度,具备了更小的弯曲半径,便于野外复杂工况环境下使用,合理简化的屏蔽工艺设计和选材使电缆的抗核电磁脉冲性能显著提高,屏蔽效能由原来的70dB提高到82.9dB,重点在电缆结构上进行特殊设计,提高了耐弯曲和弯曲和扭绕性能,使电缆承受反复弯曲2000次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的裂纹,屏蔽效能不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铜镍合金布带制作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1,所述的导体1外包覆有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3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4、镀锡铜编织编织层5、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层6、铁镍合金布带绕包层7、镀镍铜丝编织层8,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9。
所述的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所用材料铜镍合金布带制作方法如下:
a、启动在真空室内的离子轰设备10和收卷装置11、放卷装置12,收卷装置11、放卷装置12线速度5m/min,采用平板电极,施加 电压500~1000V,引起低能量的辉光放电,对涤纶纤维布进行预处理。
b、涤纶纤维布21进入溅射区后,启动溅射开关,涤纶纤维布21时刻与冷辊贴合,防止其由于转向和距离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褶皱,热量及时被冷却水带走,涤纶纤维布21在溅射区13走线采用正三角形设计,溅射靶位于中心区,使三面均匀接收溅射原子。溅射区共分A溅射靶14、B溅射靶15、C溅射靶16、D溅射靶17溅射靶四次溅射,进入A溅射靶14在涤纶纤维布21A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B溅射靶15在涤纶纤维布21B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C溅射靶16在涤纶纤维布21A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进入D溅射靶17在涤纶纤维布21B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两面溅射金属铜植晶层,达到0.025mm厚。
c、离开溅射区13后的收卷装置11上设有精密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18和舒展装置19,在收卷处还有表面电阻在线测量装置20,随时检测溅射的质量状况,对控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产品质量。
d、成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为铜镍合金布带;若制备铁镍合金布带只需将A、B溅射区的金属过渡层更改为铁镍合金即可。
该方法将涤纶纤维布基材采用离子源照射后,送入到真空室内,基材经过多冷辊降温装置,使基材作为阳极材料,圆柱型溅射靶为阴极,导入氩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在基材表面溅射一层金属过渡层,然后以铜作为植晶层进行电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金属膜。
该方法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离子源照射的方法,使加速的正离子撞击基材表面,把表面的污染物和吸附物除掉,获得粗糙无污的表面,从而保证基体材料和金属的结合力,溅射时,多冷辊降温装置可以将热量直接带走,在沉积足够厚的金属层时材质材料不变形, 保证材料平整。
该方法所述溅射材料为铜、铁镍合金或铜镍合金。基材的溅射以铁镍合金或铜镍合金的任一种为过渡层,然后以铜为植晶层,使不导电的基材成为导电材料。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溅射靶表面形成环状磁场,电子在该区域电离出大量带正电的氩离子轰击溅射靶,使溅射靶内原子被溅射出来沉积到基材上,实现了溅射沉积,使其四周的金属溅射均匀。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408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4 0 8 3 6 A (21)申请号 201410442889.9 (22)申请日 2014.09.02 H01B 11/06(2006.01) H01B 7/04(2006.01) H01B 3/44(2006.01) H01B 7/295(2006.01) H01B 7/29(2006.01) (71)申请人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 地址 232008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经济技术开 发区 (72)发明人鞠晨雁 李金明 岳文娟 (54) 发明名称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

2、电缆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 制电缆,包括有导体,所述的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 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 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缆 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 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 带绕包层、镀锡铜编织编织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带 绕包层、铁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 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本发明 外径小、重量轻、耐高低温、阻燃、耐气候,有效降 低电缆外径和重量,屏蔽效能由原来的70dB提高 到82.9dB,提高了电缆的柔软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40836 A CN 104240836 A 1/1页 2 1.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外包 覆有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相互 绞合在一起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 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锡铜编织编织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层、铁镍 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 。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 镍合金布带绕包层所用材料铜镍合金布带制作方法如下: a、启动在真空室内的离子轰设备和收卷装置、放卷装置,收卷装置、放卷装置线速度 5m/min,采用平板电极,施加电压5001000V,引起低能量的辉光放电,对涤纶纤维布进行 预处理。 b、涤纶纤维布进入溅射区后,启动溅射开关,涤纶纤维布时刻与冷辊贴合,防止其由于 转向和距离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褶皱,热量及时被冷却水带走,布带在溅射区走线采用正三 角形设计,溅射靶位于中心区,使三面均匀接收溅射原子。溅射区共分A、B、C、D个溅射靶 四次溅射,进入A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

5、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B溅射靶在涤纶 纤维布B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C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 进入D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两面溅射金属铜植晶层,达到0.025mm 厚。 c、离开溅射区后的收卷装置上设有精密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和舒展装置,在收卷处还 有表面电阻在线测量装置,随时检测溅射的质量状况,对控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保证产品 质量。 d、成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为铜镍合金布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柔软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制备铁镍 合金布带只需将A、B溅射区的金属过渡层更改为铁镍合金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

6、40836 A 1/3页 3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武器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 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 0002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和信息对抗较量的强弱决定成 败,现代化的特殊装备系统都高度的运用了微电子程控,微电子程控系统极易受到外部强 电磁场干扰冲击而被破坏,所以系统的电磁防护尤为重要,关系到系统的安全。现代最具有 威慑力的战略武器就是核武器所产生的高能量脉冲电磁场,核武器爆炸时有相当一部分能 量以电磁脉冲的形式释放,特别是第三代核武器,主要就是以提高产生更强的电磁脉冲效 应,提高幅。

7、度为40,以达到摧毁对方的指挥、控制、通讯、信息情报系统。 0003 目前国内外抗核电磁脉冲电缆的屏蔽层一般采用一层软磁合金带加多层金属带 绕包和多层金属丝编织组合而成,此种电缆存在整体发硬、结构复杂、不易弯曲的缺点;野 外使用经常出现软测合金带划伤线芯或破裂,造成电缆短路或抗核电磁脉冲性能下降,不 能满足野战机动对电缆柔软、减重的要求。 0004 鉴于以上电缆的不足,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即柔软、减重又具有高屏蔽效能、高可 靠性的抗核电磁脉冲电缆,来满足第三代核武系统对减重和抗强核电磁脉冲场干扰的需 求,以保证各种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避免各种监控设备的误动作和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 0005。

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 0006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所述的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 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相互绞合在一起 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由内到外依次包 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镀锡铜编织编织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层、铁镍合金布带绕 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 0008 所述的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所用材料铜镍合金布带制作方法如下: 0009 a、启动在真。

9、空室内的离子轰设备和收卷装置、放卷装置,收卷装置、放卷装置线速 度5m/min,采用平板电极,施加电压5001000V,引起低能量的辉光放电,对涤纶纤维布进 行预处理。 0010 b、涤纶纤维布进入溅射区后,启动溅射开关,涤纶纤维布时刻与冷辊贴合,防止其 由于转向和距离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褶皱,热量及时被冷却水带走,布带在溅射区走线采用 正三角形设计,溅射靶位于中心区,使三面均匀接收溅射原子。溅射区共分A、B、C、D个溅 射靶四次溅射,进入A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B溅射靶 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C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A面溅射植晶层 说 明 书CN 。

10、104240836 A 2/3页 4 金属铜,进入D溅射靶在涤纶纤维布B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两面溅射金属铜植晶层,达到 0.025mm厚。 0011 c、离开溅射区后的收卷装置上设有精密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和舒展装置,在收卷 处还有表面电阻在线测量装置,随时检测溅射的质量状况,对控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保证 产品质量。 0012 d、成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为铜镍合金布带;若制备铁镍合金布带只需将A、B溅 射区的金属过渡层更改为铁镍合金即可。 0013 该方法将涤纶纤维布基材采用离子源照射后,送入到真空室内,基材经过多冷辊 降温装置,使基材作为阳极材料,圆柱型溅射靶为阴极,导入氩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

11、,在基 材表面溅射一层金属过渡层,然后以铜作为植晶层进行电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金属膜。 0014 该方法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离子源照射的方法,使加速的正离子撞击基材 表面,把表面的污染物和吸附物除掉,获得粗糙无污的表面,从而保证基体材料和金属的结 合力,溅射时,多冷辊降温装置可以将热量直接带走,在沉积足够厚的金属层时材质材料不 变形,保证材料平整。 0015 该方法所述溅射材料为铜、铁镍合金或铜镍合金。基材的溅射以铁镍合金或铜镍 合金的任一种为过渡层,然后以铜为植晶层,使不导电的基材成为导电材料。在强电场的作 用下溅射靶表面形成环状磁场,电子在该区域电离出大量带正电的氩离子轰击溅射靶,使 。

12、溅射靶内原子被溅射出来沉积到基材上,实现了溅射沉积,使其四周的金属溅射均匀。 0016 该方法金属层和基材间的附着力通过中间层附着、扩散附着及机械锁合附着,由 于基材表面比较粗糙,在金属膜层形成过程中,入射到材料表面的气相原子进入到粗糙表 面的各种缝隙中,形成宏观机械锁合。溅射原子有较大动能,它们沉积到基材上时可以发生 较深的纵向中间层扩散,形成扩散附着。 0017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优质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做为绝缘,使其 电线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耐高低温、阻燃、耐气候等优越性,可有效降低电缆外径和重量, 采用铜镍合金布带和铁镍合金布带代替金属带绕包,简化了电缆屏蔽结构,提高了电缆。

13、的 柔软度,具备了更小的弯曲半径,便于野外复杂工况环境下使用,合理简化的屏蔽工艺设计 和选材使电缆的抗核电磁脉冲性能显著提高,屏蔽效能由原来的70dB提高到82.9dB,重点 在电缆结构上进行特殊设计,提高了耐弯曲和弯曲和扭绕性能,使电缆承受反复弯曲2000 次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应有目力可见的裂纹,屏蔽效能不降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 0019 图1为本发明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铜镍合金布带制作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21 参见附图,一种超柔软型抗核电磁脉冲控制电缆,包括有导体1,所述的导体1外 包覆有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

14、线芯与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 3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缆芯,所述的缆芯外编织有复合金属屏蔽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 说 明 书CN 104240836 A 3/3页 5 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有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4、镀锡铜编织编织层5、聚四氟乙烯微孔带绕包 层6、铁镍合金布带绕包层7、镀镍铜丝编织层8,所述的复合金属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9。 0022 所述的铜镍合金布带绕包层所用材料铜镍合金布带制作方法如下: 0023 a、启动在真空室内的离子轰设备10和收卷装置11、放卷装置12,收卷装置11、放 卷装置12线速度5m/min,采用平板电极,施加电压5001000V,引起低能量的辉光放电。

15、, 对涤纶纤维布进行预处理。 0024 b、涤纶纤维布21进入溅射区后,启动溅射开关,涤纶纤维布21时刻与冷辊贴合, 防止其由于转向和距离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褶皱,热量及时被冷却水带走,涤纶纤维布21 在溅射区13走线采用正三角形设计,溅射靶位于中心区,使三面均匀接收溅射原子。溅射 区共分A溅射靶14、B溅射靶15、C溅射靶16、D溅射靶17溅射靶四次溅射,进入A溅射靶 14在涤纶纤维布21A面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B溅射靶15在涤纶纤维布21B面 溅射金属过渡层铜镍合金,进入C溅射靶16在涤纶纤维布21A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进入 D溅射靶17在涤纶纤维布21B面溅射植晶层金属铜,两面溅射。

16、金属铜植晶层,达到0.025mm 厚。 0025 c、离开溅射区13后的收卷装置11上设有精密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18和舒展装 置19,在收卷处还有表面电阻在线测量装置20,随时检测溅射的质量状况,对控制参数进 行及时调整,保证产品质量。 0026 d、成卷分切成需要的宽度即为铜镍合金布带;若制备铁镍合金布带只需将A、B溅 射区的金属过渡层更改为铁镍合金即可。 0027 该方法将涤纶纤维布基材采用离子源照射后,送入到真空室内,基材经过多冷辊 降温装置,使基材作为阳极材料,圆柱型溅射靶为阴极,导入氩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在基 材表面溅射一层金属过渡层,然后以铜作为植晶层进行电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金。

17、属膜。 0028 该方法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离子源照射的方法,使加速的正离子撞击基材 表面,把表面的污染物和吸附物除掉,获得粗糙无污的表面,从而保证基体材料和金属的结 合力,溅射时,多冷辊降温装置可以将热量直接带走,在沉积足够厚的金属层时材质材料不 变形,保证材料平整。 0029 该方法所述溅射材料为铜、铁镍合金或铜镍合金。基材的溅射以铁镍合金或铜镍 合金的任一种为过渡层,然后以铜为植晶层,使不导电的基材成为导电材料。在强电场的作 用下溅射靶表面形成环状磁场,电子在该区域电离出大量带正电的氩离子轰击溅射靶,使 溅射靶内原子被溅射出来沉积到基材上,实现了溅射沉积,使其四周的金属溅射均匀。 说 明 书CN 104240836 A 1/1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4083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