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64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 N 1 0 4 0 7 6 4 2 5 A (21)申请号 201410073914.0 (22)申请日 2014.02.28 2013-070266 2013.03.28 JP G02B 5/30(2006.01) G02F 1/1335(2006.01) (71)申请人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峰邑浩行 安斋由美子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龙淳 (54) 发明名称 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光学元件和光学。
2、装置。本发明提 供能够使以偏振元件为代表的光学元件的性能提 高的技术。在本发明的断续线元件中,在多根断续 线(SPW)中的各根断续线(SPW)上,在y方向上以 周期形成有间隙,该周期为瑞利波长(/ n)以上。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断续线元件,与由在 y方向上不具有周期结构的连续线构成的线栅元 件相比,能够使光学性能提高。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5页 附图40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5页 附图4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6425 A CN 104076425 A 1/2页 2。
3、 1.一种光学元件,其作为偏振滤光片起作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a)基板,该基板对入射的电磁波具有透光性;和 (b)多根金属线,该多根金属线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主面上,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一周期间 隔配置,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别延伸, 在所述多根金属线中的至少一部分金属线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第二周期间隔形成 有多个间隙, 在设所述电磁波的波长为,设所述基板的折射率为n的情况下, 所述多个间隙的所述第二周期间隔为/n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根金属线中的各根金属线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所述第二周期间隔形成有 所述多个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4、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根金属线中的第一金属线上形成的所述多个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 形成位置,与在所述多根金属线中的与所述第一金属线相邻的第二金属线上形成的所述多 个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形成位置错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根金属线中,以在与所述第一金属线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金属线相邻的方 式配置有第三金属线, 在所述第一金属线上形成的所述多个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形成位置,与 在所述第三金属线上形成的所述多个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三形成位置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与所述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
5、一方向上的第三周期间隔,为所述第一周 期间隔的2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周期间隔大于/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设所述第二周期间隔为,设所述多个间隙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S的情况下, 满足1%S/10%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将形成有所述多个间隙的金属线称为断续线,将没有形成所述多个间隙的金属线称 为连续线的情况下, 在第一断续线和与所述第一断续线相邻的第二断续线之间配置有所述连续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断续线与所述第二断续线之间配置有1根所述连续线。 10.。
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断续线与所述第二断续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三周期间隔,为所述第一周 期间隔的2倍, 所述第三周期间隔大于/n。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76425 A 2/2页 3 在所述第一断续线与所述第二断续线之间配置有多根所述连续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断续线相邻的第一连续线、和在与所述第一连续线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一 断续线相邻的第二连续线之间的第三周期间隔,为所述第一周期间隔的2倍, 所述第三周期间隔大于/n。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
7、于: 所述第一断续线与所述第二断续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跳跃周期间隔,为所述第一周 期间隔的10倍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周期间隔小于/n, 所述第二周期间隔为/n以上,且为2/n以下。 15.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a)光源; (b)第一偏振元件,该第一偏振元件使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中的特定的偏振光选择透 过; (c)液晶面板,对该液晶面板入射从所述第一偏振元件射出的所述偏振光,该液晶面板 使所述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变化; (d)第二偏振元件,对该第二偏振元件入射通过透过所述液晶面板而使偏振方向变化 后的所述偏振光;和 (e)投影透镜,对该投影透镜。
8、入射从所述第二偏振元件射出的所述偏振光来投影图像, 所述第一偏振元件和所述第二偏振元件为作为偏振滤光片起作用的光学元件,具有: 基板,该基板对入射的电磁波具有透光性;和 多根金属线,该多根金属线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主面上,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一周期间隔 配置,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别延伸, 在所述多根金属线中的至少一部分金属线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第二周期间隔形成 有多个间隙, 在设所述电磁波的波长为,设所述基板的折射率为n的情况下, 所述多个间隙的所述第二周期间隔为/n以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76425 A 1/25页 4 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
9、明涉及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非专利文献1(H.Tamada,et al.,“Al wire-grid polarizer using the s-polarization resonance”,Opt.Lett.22,6,pp.419-421(1997)和日本特表 2003-50881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涉及由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具有金属线结 构的线栅元件构成的偏振元件(偏振滤光片)的技术。 0003 在日本特表2010-53099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涉及以下的线栅元件的 技术: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具有由金属、透明电介质、光吸收体、透明电介质构成的。
10、线结 构,选择性地抑制偏振光的反射。 0004 在日本特开2011-123474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涉及以下的偏振元件的 技术:通过形成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具有金属线结构的线栅元件,并且在金属线结构的 上端形成周期性的凸形状,附加了选择性地吸收不需要的偏振光的功能。 0005 在日本特开2009-104074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涉及以下的光学元件的 技术:通过在玻璃层内将金属呈所谓的方格旗状配置,将一种偏振光转换为另一种偏振光。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8813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
11、30995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23474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04074号公报 0012 非专利文献 0013 非专利文献1:H.Tamada,et al.,“Al wire-grid polarizer using the s-polarization resonance”,Opt.Lett.22,6,pp.419-421(1997) 发明内容 0014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5 光学装置已广泛普及,例如,在液晶投影仪、显示器、光拾取器、光传感器等中大多 使用对光进行控制的光学元件。随着这些装置的高功能化,光学元件也要求高功能化。
12、、高附 加价值化、低成本化。 0016 作为这样的光学装置的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有液晶投影仪。该液晶投影仪具备:第 一偏振元件,该第一偏振元件使从光源射出的光束中的特定的偏振光选择透过;液晶面板, 对该液晶面板入射从第一偏振元件射出的偏振光,该液晶面板使入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根据图像信息而变化;和第二偏振元件,对该第二偏振元件入射通过液晶面板而使偏振方 向变化后的偏振光。在液晶投影仪中,通过使从上述的第二偏振元件射出的偏振光向投影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2/25页 5 透镜入射,形成光学像(图像光),将该图像光投影到屏幕等上进行图像显示。在这样的液晶 投影仪中,以夹着液晶面板。
13、的方式配置有第一偏振元件和第二偏振元件。即,在液晶面板 的入射侧和出射侧分别配置有具有使特定的偏振光选择透过的功能的偏振元件(偏振滤光 片)。 0017 近年来,由于液晶投影仪的小型化和投影图像的高亮度化,液晶面板上的光密度 提高,作为与此对应的偏振元件,期望耐热性和耐光性优异的偏振元件。在这一点上,例如 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线栅元件可以说适合作为偏振元件。 0018 在上述的非专利文献1中,如下所述记载有线栅元件的定义。“A wire grid is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metal grating and is quite promising as a microm。
14、iniaturized polarization component in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optics”(线 栅是一种简单的一维金属光栅,在集成光学领域作为微型化的偏振元件是很有前途的)。 即,线栅元件是简单的一维金属光栅。 0019 在此,例如,在使以液晶投影仪为代表的光学装置(图像投影装置)的画质提高的 意义上,期望使作为偏振元件的主要性能之一的特定的偏振光(以下称为p偏振光)和与其 正交的偏振光(以下称为s偏振光)的选择性能、即透过率的比提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 设p偏振光的透过率为Tp,设s偏振光的透过率为Ts,使用偏振对比度(Tp/Ts)(也称为消。
15、 光比)作为偏振选择性的性能指标。在该情况下,偏振对比度越高,越可以说是偏振选择性 优异的偏振元件。 0020 如上所述,线栅元件是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以等周期配置直线状的金属线而形 成的。在线栅元件中,性能根据金属线的周期和形状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对它们有制约条 件。例如,已知金属线的周期由于瑞利共振(Rayleigh Resonance)现象而存在上限值。作 为具体的一个例子,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段落0036中记载的那样,在使用波长为450nm 的情况下,必须使金属线的周期为约210nm以下。在线栅元件中,作为性能指标的Tp和偏 振对比度,相对于金属线的宽度和高度为此消彼长(trade-of。
16、f)的关系。因此,通常将线栅 元件的金属线的宽度设计为周期(间距)的1/3左右,并且将金属线的高度设计为150nm左 右。 0021 由于上述的金属线的形状限制和配置金属线的周期的限制,难以大幅改变线栅元 件的设计条件。因此,例如,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即使为了使以液晶投影仪为代表的光学 装置的画质提高而想要使偏振元件的偏振对比度提高,在保持维持线栅元件的金属线结构 的状态的情况下,也难以使性能与现状相比提高。 0022 本发明的目的例如在于提供能够使以偏振元件为代表的光学元件的性能提高的 技术。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使以偏振元件为代表的光学元件的性能提高,使使用 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的性能。
17、提高。 0023 其他的技术问题和新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和附图将会变得清楚。 0024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25 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是作为偏振滤光片起作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具 备:(a)基板,该基板对入射的电磁波具有透光性;和(b)多根金属线,该多根金属线形成在 上述基板的主面上,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一周期间隔配置,并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 二方向上分别延伸。在该光学元件中,在多根金属线中的至少一部分金属线上,在第二方向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3/25页 6 上以第二周期间隔形成有多个间隙。此时,在设电磁波的波长为,设基板的折射率为n的 情况下,多个间隙。
18、的第二周期间隔为/n以上。 0026 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具备:(a)光源;(b)第一偏振元件,该第一偏振元 件使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中的特定的偏振光选择透过;和(c)液晶面板,对该液晶面板入 射从第一偏振元件射出的偏振光,该液晶面板使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该光学装置还 具备:(d)第二偏振元件,对该第二偏振元件入射通过透过液晶面板而使偏振方向变化后 的偏振光;和(e)投影透镜,对该投影透镜入射从第二偏振元件射出的偏振光来投影图像。 在此,第一偏振元件和第二偏振元件为作为偏振滤光片起作用的光学元件,具有:基板,该 基板对入射的电磁波具有透光性;和多根金属线,该多根金属线形成在基板的主面。
19、上,在第 一方向上以第一周期间隔配置,并且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别延伸。在多根金 属线中的至少一部分金属线上,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二周期间隔形成有多个间隙。此时,在设 电磁波的波长为,设基板的折射率为n的情况下,多个间隙的上述第二周期间隔为/n 以上。 0027 发明效果 0028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使以偏振元件为代表的光学元件的性能提高。另 外,通过使以偏振元件为代表的光学元件的性能提高,能够使使用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的 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线栅元件的截面的TEM图像。 0030 图2是表示由金属细线结构构成的线栅元件的示意性结构的立体图。 0031 图3是。
20、用于对p偏振光透过线栅元件的机理进行说明的图。 0032 图4是用于对s偏振光由线栅元件反射的机理进行说明的图。 0033 图5是表示表示线栅元件的透过率的波长依赖性的测定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图。 0034 图6是使用FDTD计算方法,对于垂直入射光,计算光学性能与线栅元件的结构周 期p的关系而得到的结果。 0035 图7是使用FDTD计算方法,对于垂直入射光,计算光学性能与线栅元件的结构周 期p的关系而得到的结果。 0036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偏振元件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0037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中形成的多根断续线的平面结构的图。 0038 图10是表示线栅元件的对于光。
21、波的等效电路的图。 0039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的对于光波的等效电路的图。 0040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共振现象的图。 0041 图13(a)是表示断续线的高度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断续线的高度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42 图14是表示对于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表示y方向上的周期与偏振对比度 的关系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0043 图15(a)是表示间隙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间隙与偏 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4/25页 7 0044 图16是表示具有间隙在x。
22、方向上对齐的结构的断续线元件的示意图。 0045 图17(a)是表示间隙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间隙与偏 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46 图18(a)是表示入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47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 0048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49 图21是表示图20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0 图22是表示图21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1 图23是表示图22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
23、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2 图24是表示图23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3 图25是表示图24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4 图26是表示图25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5 图27是表示图26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6 图28是表示图27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7 图29是表示图28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8 图30是表示图29之后的断续线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0059 图31是表示在y方向上具有周期结构的光学元件的对于入射光的等效电路的图。 0060 图32(a)是表示共振现象。
24、中的Q值大的情况的例子的示意图,(b)是表示与(a) 的情况相比,共振现象中的Q值小的情况的例子的示意图。 0061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断续线元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0062 图34(a)是表示入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63 图35是对向x方向倾斜的入射角进行说明的图。 0064 图36(a)是表示入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65 图37是对向y方向倾斜的入射角进行说明的图。 0066 图38(a)是表示入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
25、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67 图39(a)是与实施方式2对应地表示共振现象中的Q值为中等程度的情况的例 子的示意图,(b)是表示与(a)的情况相比,共振现象中的Q值更小的情况的例子的示意图。 0068 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断续线元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0069 图41(a)是表示入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70 图42(a)是表示入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71 图43(a)是表示入。
26、射光的波长与p偏振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曲线图,(b)是表示 入射光的波长与偏振对比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0072 图44是以应用于液晶投影仪为前提,示意性地表示衍射光的影响的图。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5/25页 8 0073 图45是表示配置断续线的跳跃周期与对垂直入射光的衍射角的关系的曲线图。 0074 图4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3的断续线元件中,入射角与包括1次透过衍射光的透过 光的透过率的关系的模拟结果。 0075 图47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液晶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0076 符号说明 0077 1S 基板 0078 DIT 槽部 0079 DM(B) 分色镜 0080。
27、 DM(G) 分色镜 0081 HW1 半值宽度 0082 HW2 半值宽度 0083 HW3 半值宽度 0084 LCP 液晶面板 0085 LCP(B) 液晶面板 0086 LCP(G) 液晶面板 0087 LCP(R) 液晶面板 0088 LEN 投影透镜 0089 LGS 导波光学系统 0090 LS 光源 0091 M 母基板 0092 ML 金属层 0093 MP 凸部 0094 MR1(R) 反射镜 0095 MR1(B) 反射镜 0096 MR2(R) 反射镜 0097 p1 周期 0098 p3 周期 0099 RR 抗蚀剂树脂 0100 Rs 紫外线固化树脂 0101 s 。
28、间隙 0102 SP 跳跃周期 0103 SPW 断续线 0104 SPW1 断续线 0105 SPW2 断续线 0106 Ss 支撑基板 0107 ST 压模 0108 STW 连续线 0109 STW1 连续线 0110 STW2 连续线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6/25页 9 0111 STW3 连续线 0112 SWE 断续线元件 0113 SWE1(B) 断续线元件 0114 SWE1(G) 断续线元件 0115 SWE1(R) 断续线元件 0116 SWE2(B) 断续线元件 0117 SWE2(G) 断续线元件 0118 SWE2(R) 断续线元件 0119 w 。
29、宽度 0120 w1 宽度 0121 w2 宽度 0122 WG 线栅 0123 周期 0124 距离差 具体实施方式 0125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起见在需要时,分割为多个部分或实施方式进行说 明,但是,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外,它们并不是相互无关的,而是一方为另一方的一部分 或全部的变形例、应用例、详细说明、补充说明等的关系。 0126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要素的数量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 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和原理上明显限定于特定数量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 特定数量,可以为特定数量以上也可以为特定数量以下。 0127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其构成。
30、要素(也包括要素步骤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 况和原理上明显是必须的情况等以外,不一定是必须的。 0128 同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 明示的情况和原理上明显不是这样的情况等以外,包括实质上与其形状等近似或类似的情 况等。这一点对于上述数量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也是同样的。 0129 另外,在实施方式使用的附图中,对于同一部件原则上赋予同一符号,省略其重复 说明。此外,有为了使附图容易理解,即使是平面图也附加阴影的情况。 0130 以下,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统一使用以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厚度方向为z轴、 且以金属线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为y轴。
31、的x、y、z坐标系。在使电磁波垂直入射的情况 下,p偏振光(TM(Transverse Magnetic)偏振光)的电场成分只有x方向,s偏振光(TE (Transverse Electric)偏振光)的电场成分只有y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设入 射光(入射电磁波)相对于光学元件垂直入射来进行说明。偏振光的定义依赖于入射面,因 此,根据引用的文献的不同,有p偏振光和s偏振光、以及TM偏振光和TE偏振光的称呼不 同的情况,但是,只要按照以金属线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为基准的上述的坐标系,就不会 产生与物理的作用和效果相关的矛盾。 0131 作为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方程式的数值解法,使用FD。
32、TD(Finite Differential Time Domain:时域有限差分)法。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7/25页 10 0132 作为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参照Palik的手册“Palik E.D.(ed.)(1991)Handbook of Optical Constants of Solids II.Academic Press,New York.”。此外,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设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为标准的玻璃材料,其折射 率为1.525,设金属线的材质为铝来进行说明。 0133 (实施方式1) 0134 本实施方式1的技术思想,能够广泛应。
33、用于用麦克斯韦方程式描述的电磁波,在 本实施方式1中,特别列举作为电磁波的一种的光(可见光)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在对本实 施方式1的技术思想进行说明之前,对线栅元件进行说明,然后,对本实施方式1的技术思 想进行说明。 0135 线栅元件 0136 图1是表示线栅元件的截面的TEM图像。在图1中可知,线栅元件在作为具有透 光性的基板的石英基板(SiO 2 )上形成有由铝(Al)膜构成的金属线。此时,例如,在图1中, 金属线的间距(x方向)为150nm,金属线的宽度为47nm,金属线的高度为160nm。以下,给 出这样的线栅元件的示意图,对线栅元件作为偏振元件起作用进行说明。 0137 图2是表示。
34、由金属细线结构构成的线栅元件的示意性结构的立体图。在图2中, 线栅元件例如在由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塑料基板构成的具有透光性的基板1S上形成有 由具有周期结构的凹凸形状部构成的线栅(wire grid)(图中表示为WG)。具体而言,线栅 是指如图2所示将在y方向上延伸的金属细线在x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而得到的金属梳 状结构,换言之,也可以说该线栅由将多根金属细线以规定间隔周期性地排列而得到的凹 凸形状部构成。在此,在本说明书中,有将构成线栅元件的各金属线称为连续线(straight wire)的情况。 0138 在这样的线栅元件中,当使包括多种偏振光的光从纸面上部(z轴正方向)入射时, 能够仅使。
35、在特定方向上偏振的偏振光从基板1S的下部透过。即,线栅元件作为偏振元件 (偏振片、偏振滤光片)起作用。以下,参照附图对该机理进行简单说明。 0139 首先,如图3所示,在入射电场的振动方向为x轴方向的p偏振光的情况下,根据 电场的振动方向,构成线栅的金属细线内的自由电子集中到金属细线的一侧,由此,在各金 属细线中产生极化。这样,在入射p偏振光的情况下,只是在金属细线内产生极化,因此,p 偏振光通过线栅,到达具有透光性的基板1S。此时,基板1S也对入射的光具有透光性,因 此,p偏振光也透过基板1S。结果,p偏振光透过线栅和基板1S。 0140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入射电场的振动方向为y方向的。
36、s偏振光的情况下,根 据电场的振动方向,金属细线内的自由电子能够不受金属细线的侧壁的限制而振动。这意 味着在对线栅入射s偏振光的情况下,也发生了与对连续的金属膜入射光的情况同样的现 象。因此,在对线栅入射s偏振光的情况下,与对连续的金属膜入射光的情况同样,s偏振 光被反射。此时,在金属细线的z方向的厚度比光能够进入金属内的厚度(Skin Depth)厚 的情况下,线栅具有使p偏振光透过、且使s偏振光反射的分离性能(消光比)高的偏振分离 功能。即,在金属细线的z方向的厚度厚的情况下,线栅的p偏振光的透过率高,s偏振光 的透过率低,线栅具有高的偏振对比度。 0141 根据以上的说明,线栅元件具有例。
37、如当使包括各种偏振光的光入射时,仅使在特 定方向上偏振的偏振光透过的功能。这意味着线栅元件作为偏振元件起作用。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10 8/25页 11 0142 接着,图5是表示表示线栅元件的透过率的波长依赖性的测定结果和计算结果的 图。分光透过率的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日立制造,U4100)。另外,为了将p偏振光和s偏振 光分离来测定透过率,使用2个Karl Lambrecht公司制造的格兰-泰勒棱镜(Glan-Taylor Prism),分别用作检偏镜和起偏镜。 0143 在图5中,纵轴表示透过率(%),横轴表示入射光的波长(nm)。此外,Tp表示p偏 振光的透过率,。
38、Ts表示s偏振光的透过率。此时,实线表示测定结果,虚线表示计算结果。 0144 从图5可知,计算结果与测定结果良好地一致,证实了本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计算 方法能够信赖。以下,在本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计算方法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为了简化 说明,表示光波相对于偏振元件垂直入射的情况的计算结果。 0145 线栅元件的设计上的限制 0146 接着,对线栅元件的设计上的限制进行说明。例如,线栅元件与入射的光波之间受 到由共振现象或衍射现象引起的相互作用。此时,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与光波的共振现象 或衍射现象有很大的关系。光波的共振现象或衍射现象会对线栅元件的偏振对比度造成大 的影响。因此,为了制造偏振对比。
39、度高的线栅元件,需要充分考虑光波的共振现象和衍射现 象,特别是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由于光波的共振现象和衍射现象而受到大的限制。以下对 这一点进行说明。 0147 在线栅元件中,金属线的结构周期仅是在x方向上相邻的金属线间的结构周期 (称为结构周期p)。已知当该结构周期p大于规定值时,会发生瑞利共振现象,线栅元件的 偏振分离性能显著降低。即,作为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与光波的相互作用之一的瑞利共 振现象,在决定线栅元件的以偏振对比度为代表的特性方面是重要的现象。 0148 具体而言,当设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为p,设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折射率为ns,设 入射的光波的波长为,设x方向的入射角为x时,发生瑞利。
40、共振现象的周期pr用下式 表示: 0149 pr=/(nssinx) (式1)。 0150 这与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内产生衍射光的条件一致。 0151 图6和图7是使用上述的FDTD计算方法,对于垂直入射光(x=0),计算光学性能 与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的关系而得到的结果。在此,设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为150nm, 设金属线的材料为铝,设金属线的宽度为50nm,设金属线的高度为150nm,使用石英基板 (ns=1.47)作为具有透光性的基板,设入射的光波的波长为460nm。 0152 图6是表示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与透过率Tp、Ts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 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与偏振对比度的关。
41、系的曲线图。在图6和图7两个图中,横轴是用 发生瑞利共振现象的周期pr标准化后的结构周期(p/pr)。 0153 在图6中,纵轴表示p偏振光的透过率和s偏振光的透过率。可知,如图6中可看 出的那样,在p/pr0.5的情况下,Tp和Ts没有发现显著的变化,但是在p/pr=1的附近 区域,发生由瑞利共振现象引起的急剧的Tp的减少和Ts的增加,作为偏振滤光片的性能由 于瑞利共振现象而显著降低。关于这一点,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在入射的光波的波 长为450nm的情况下,pr为约210nm,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必须为210nm以下。这是 由(式1)得出的。 0154 在图6中,可知p偏振光的透过率存。
42、在2处极小点。第一极小点(p=pr)是由瑞利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11 9/25页 12 共振现象引起的,第二极小点(p=)是由透过基板的衍射光的产生引起的。但是,在结构 周期p被限制为ppr的线栅元件中可以不考虑衍射光的产生。 0155 另外,如图7所示,可确认:偏振对比度随着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的增加而减少, 当发生瑞利共振现象时,偏振对比度小于1,已经不能作为偏振滤光片发挥功能。由以上可 知,在线栅元件中,从避免瑞利共振现象确保偏振对比度的观点出发,设置对线栅元件的结 构周期p的限制。具体而言,对线栅元件的结构周期p施加的限制,用以下所示的(式2)表 示: 0156 。
43、ppr (式2)。 0157 本发明人的新的着眼点 0158 如上所述,在线栅元件中,从充分发挥偏振元件的功能的观点出发,线栅元件的结 构周期p受到(式2)的限制。另外,当考虑加工工艺的限制时,可知在现状的线栅元件(直 线状的金属光栅)中,难以使偏振对比度进一步提高。 0159 于是,本发明人考虑不仅在x方向上,而且在各金属线延伸的y方向上也导入结构 周期。但是,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会想到的,能够容易地推测出,在对 于y方向也导入结构周期的情况下,会发生与x方向同样的现象。即,可以预想,在对于y方 向导入结构周期的情况下,当y方向的结构周期为瑞利波长(Rayleigh wave。
44、length)(/ n)以上时,偏振对比度会与x方向的结构周期同等地显著降低(参照图6)。因此,当考虑对 于y方向导入结构周期时,认为也需要使y方向的结构周期为瑞利波长以下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的常识。另外,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即使导入y方向的结构周期,也没有证实 能够使偏振元件的偏振对比度提高的理论根据。另外,图6的结果和(式2)的限制是具有 专业知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现状是:对于由在具有透光性的 基板上形成的金属线的细微结构构成的偏振元件,结构周期为瑞利波长以上的区域的元件 响应并没有弄清楚。 0160 关于这一点,本发明人发现:当推翻上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预想。
45、,在y方向上也 导入结构周期,并且y方向的结构周期为瑞利波长以上的情况下,偏振元件的偏振对比度 提高。即,本发明人发现:通过推翻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预想,在y方向上导入瑞利波长以上 的结构周期,能够实现具有超过具有直线状的金属线结构的线栅元件的极限的偏振对比度 的偏振元件。以下,对本发明人发现的本实施方式1中的偏振元件进行说明。 0161 实施方式1中的偏振元件的结构 0162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中的偏振元件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可知, 本实施方式1中的偏振元件,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1S上,在x方向上配置有多根断续线 (Split Wire)SPW,多根断续线SPW各自在y方向上具有周期。
46、性的间隙而延伸。在此,在本 说明书中,如图8所示,将在y方向上具有周期性的间隙而延伸的金属线称为断续线(在图 中表示为SPW),将由该断续线构成的偏振元件称为断续线元件(Split Wire Element)。 0163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中形成的多根断续线SPW的平面结构的 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中,具有在y方向上周期性地形成的间隙 s的断续线SPW在x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即,本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SPW被定义为在y 方向上具有周期结构而延伸的结构。在这样构成的断续线元件中,结构周期为相邻的断续 线SPW的周期p1、y方向上的间隙s的周期(p2)、和夹。
47、着间隙s的一对断续线SPW在x 说 明 书CN 104076425 A 12 10/25页 13 方向上的周期p3(=2p1)。另外,作为形状参数,除了断续线SPW的宽度w和未图示的断 续线SPW的高度(h)以外,还有间隙s的长度、在x方向上相邻的断续线SPW上形成的间隙 s的在y方向上的距离差。 0164 这样,本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如图8和图9所示,具备:对入射的电磁波具 有透光性的基板1S;和多根断续线SPW,该多根断续线SPW形成在基板1S的主面上,在x方 向上以周期p1(第一周期间隔)配置,并且在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上分别延伸。此时,在 本实施方式1中,在多根断续线SPW中的各。
48、根断续线SPW上,在y方向上以周期(第二周 期间隔)形成有多个间隙s,在设入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设基板1S的折射率为n的情况 下,多个间隙s的周期为/n以上(pr)。 0165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的断续线元件中,在多根断续线SPW中的第一断续线 上形成的多个间隙s在y方向上的第一形成位置,与在多根断续线SPW中的与第一断续线 相邻的第二断续线上形成的多个间隙s在y方向上的第二形成位置错开。该错开在图9中 用y方向上的距离差表示,在图9中特别表示了y方向上的距离差=/2的例子。 016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的断续线元件中,在多根断续线SPW中,以在与第一断续 线相反的一侧与第二断续线相邻的方式配置有第三断续线,在第一断续线上形成的多个间 隙s在y方向上的第一形成位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