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10126088.2
2005.11.30
CN1977944A
2007.06.1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张勇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张勇文件名称: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公开
A61K36/8965(2006.01); A61K9/48(2006.01); A61P1/14(2006.01); A61P9/10(2006.01); A61P9/02(2006.01); A61P39/06(2006.01)
A61K36/8965
张勇;
张勇
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东街8号金鼎公寓2号楼22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阴生津的参麦软胶囊,由中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和药用辅料制成。提取物中包括红参、南沙参、麦冬、黄精、山药、枸杞子等六味中药,药用辅料至少包括植物油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单乙基醚中的一种。利用该发明制备的软胶囊,具有密封性好,见效快,疗效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1. 一种养阴生津的参麦软胶囊,内容物至少包括红参、麦冬两味中药材的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其中各种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提取物10-70%,药用辅料30-90%。2. 一种养阴生津的参麦软胶囊,内容物除含有红参、麦冬外,还可选用南沙参、黄精、山药、枸杞籽等四味中药材中一种或数种,制得提取物并按下列重量配比:提取物10-70%,药用辅料30-90%制得。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麦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乙二醇单乙基醚。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麦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可以是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助悬剂的组合,其重量配比为10-70∶30-80∶1-10∶1-5。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麦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辅料可以是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助悬剂的组合,其重量配比优选为15-60∶35-65∶3-8∶2-4。6.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参麦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聚乙二醇(PEG)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为吐温、司盘、卵磷脂、聚氧乙烯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助悬剂为蜂蜡、乙基纤维素、氢化棕榈油、单硬酯酸甘油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7. 一种参麦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内容物制备过程如下:红参、麦冬切成薄片,加6-10倍量50-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A。8. 一种参麦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内容物制备过程如下:红参、麦冬切成薄片,加6-10倍量50-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麦冬提取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B。9. 一种参麦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内容物制备过程如下:红参切成薄片,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和其余麦冬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提取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C。10. 任取上述一种细粉在乙二醇单乙基醚中分散均匀即得内容物M。11. 将表面活性剂和/或助悬剂加热溶于稀释剂中,并任取上述一种细粉,或分散于分散质中,过胶体磨混合均匀;或溶于稀释剂,即得内容物N。再以明胶、甘油、水为原料、按常规工艺制备胶液,然后将得到内容物灌装制成软胶囊,经定型、干燥、洗丸,后即得产品。
一种参麦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中药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养阴生津的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参麦颗粒是由红参、南沙参、麦冬、黄精、山药、枸杞子等六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该组方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固脱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具有强心、升压、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量,去除氧自由基,降低血糖的作用,试验性脑缺血有抗缺氧保护作用。用于治疗面黄肌瘦、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津少口渴、神经衰弱等症。目前上市的产品为颗粒剂,由多家企业生产,市场销售平稳,在国内中药品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颗粒剂为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其工艺特点是将处方中药材经提取、浓缩、干燥、加入蔗糖、制粒,得颗粒剂。该产品含大量的糖份,不适合糖尿病人服用,而该药主要针对的是老人患者,因此该药使用的局限性可见一斑。此外,在制备颗粒时会产生较大的粉尘,长期以往会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污染环境。 “一种用于养阴生津的参麦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0510008905.4)中描述了参麦滴丸的制备方法,使产品质量与原制剂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麦总皂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0310121712.0)则是经醇提后再经大孔树脂吸附,纯化而得的总皂苷有效部位制得的制剂,但是损失了粘多糖成份,这一部分则对增强免疫有较强的作用。 经本课题组研究发现,仅以红参与麦冬组方,如果选择合适的提取工艺制得的制剂,对上述症状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故在本发明中得到体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阴生津、补肾壮骨的参麦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颗粒剂存在的问题,具有溶出快、剂量准确、不宜吸潮、稳定性好、疗效高的特点。而且本品不含水,属于一种先进的非水性软胶囊生产工艺。 本发明参麦软胶囊由内容物和囊壳两部分组成,内容物至少包含红参、麦冬两味中药成份,可选择性加入南沙参、黄精、山药、枸杞子等四味中药中的一味或数味,上述中药提取物和药用辅料重量配比为: 有效成份 10-70% 药用辅料 30-90% 上述各种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如下: 有效成份 15-60% 药用辅料 40-85% 本发明中内容物中各种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 提取物10-70% 稀释剂30-80% 表面活性剂1-10% 助悬剂1-5% 上述各种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如下: 提取物15-60% 稀释剂35-65% 表面活性剂3-8% 助悬剂2-4%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辅料指的是乙二醇单乙基醚。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辅料还可以是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助悬剂的组合,稀释剂可以是聚乙二醇(PEG)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PEG包括液态的PEG-400、PEG-600等,还可配合添加一定量的固态PEG,如PEG6000等;植物油包括玉米油、大豆油、色拉油、菜籽油、茶树油、椰子油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吐温、司盘、卵磷脂、聚氧乙烯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助悬剂可以是蜂蜡、乙基纤维素、氢化棕榈油、单硬酯酸甘油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囊壳中各种组分按常规配比。 本发明中的参麦软胶囊制备方法如下: 提取方法 1、红参、麦冬切成薄片,加6-10倍量50-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A。 2、红参、麦冬切成薄片,加6-10倍量50-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麦冬提取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B。 3、红参切成薄片,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和其余麦冬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提取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C。 内容物制备方法: 1、任取上述一种细粉均匀分散在乙二醇单乙基醚中即得内容物; 2、将表面活性剂和助悬剂加热溶于稀释剂中,任取上述一种细粉均匀分散于稀释剂中,过胶体磨混合均匀,即得内容物。 囊液配制方法: 称取纯净水投入化胶罐中,温度升至70~80℃时加入明胶、甘油,色素、二氧化钛、防腐剂后开始搅拌,保持温度70~80℃,真空脱气,真空脱气,真空脱气,真空脱气,真空脱气,搅拌1小时,在55~60℃保温待用。 压丸工艺: 将配好的药液进行压丸。软胶囊在25±2℃、相对湿度30±5%下定形20小时,移入干燥间进行干燥,干燥条件为30±2℃、相对湿度为20%、干燥时间8小时。干燥的软胶囊洗丸、捡丸后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软胶囊中,内容物经胶体磨后,呈细小微粒状,并处于均匀的混悬液状态。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加,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如果制得均匀的液体,则在软胶囊崩解后,使药物在胃液中以分子状态存在,同硬胶囊相比,能够被机体更加迅速和充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达到了提高药效的目的。 (2)制成软胶囊后药物被无透气性的胶囊壳密封起来,与空气隔绝,不易发生氧化反应,中药中的有效成份更稳定。 (3)制成软胶囊后可掩盖药物的苦味,而且外形美观、柔软富有弹性,比硬胶囊更容易吞服,大大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内容物配方: 组份: 每粒重量(毫克) 重量比(%) 提取物清膏 90 20 PEG400 337.5 75 吐温80 13.5 3 蜂蜡 9 2 总重 450 囊壳配方: 组份: 重量(克) 重量比(%) 明胶 10750 43 甘油 4500 18 水 8878 38.1 尼泊金甲酯 20 0.08 尼泊金丙酯 5 0.02 氧化铁红 160 0.64 二氧化钛 25 0.1 总重 25000 内容物制备工艺如下: 红参切成薄片,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和其余麦冬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提取液,混匀。将蜂蜡加热溶于PEG400中,加入吐温80,并将上述清膏均匀溶于稀释剂中,制得内容物。 囊液配制方法: 称取纯净水投入化胶罐中,温度升至70~80℃时加入明胶、甘油,氧化铁红、二氧化钛、防腐剂后开始搅拌,保持温度70~80℃,真空脱气,搅拌1小时,在55~60℃保温待用。 压丸工艺: 将配好的药液进行压丸。软胶囊在25±2℃、相对湿度30±5%下定形20小时,移入干燥间进行干燥,干燥条件为30±2℃、相对湿度为20%、干燥时间8小时。干燥的软胶囊洗丸、捡丸后包装。 实施例2: 内容物配方: 组份: 每粒重量(毫克) 重量比(%) 浓缩清膏 90 60 PEG400 45 30 PEG6000 3 2 吐温80 7.5 5 蜂蜡 4.5 3 总重 150 囊壳配方: 组份: 重量(克) 重量比(%) 明胶 11250 45 甘油 5500 22 水 8020 32 尼泊金甲酯 30 0.12 尼泊金丙酯 7.5 0.03 氧化铁红 160 0.64 二氧化钛 32. 0.13 总重 25000 提取物制备:内容物制备过程如下:红参、麦冬切成薄片,加6-10倍量50-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 将PEG6000加热溶于PEG400中,加入吐温80,并将细粉均匀分散于稀释剂中,制得内容物。 囊液配制及压丸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内容物配方: 组份: 每粒重量(毫克) 重量比(%) 提取物细粉 70 20 大豆油 238 68 聚氧乙烯蓖麻油 28 8 单硬脂酸甘油酯 14 4 总重 350 囊壳配方: 组份: 重量(克) 重量比(%) 明胶 11750 47 甘油 6750 27 水 6258 25 尼泊金乙酯 36 0.144 尼泊金丙酯 9 0.036 氧化铁红 160 0.64 二氧化钛 37.5 0.15 总重 25000 内容物制备工艺如下: 红参、麦冬切成薄片,加6-10倍量50-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麦冬提取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将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溶于大豆油中,并将提取物细粉均匀分散于上述稀释剂中,制得内容物。 囊液配制及压丸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内容物配方: 组份: 每粒重量(毫克) 重量比(%) 提取物细粉 70 50 大豆油 63 45 聚氧乙烯蓖麻油 4.2 3 单硬脂酸甘油酯 2.8 2 总重 140 囊壳配方: 组份: 重量(克) 重量比(%) 明胶 11750 47 甘油 6750 27 水 6258 25 尼泊金乙酯 36 0.144 尼泊金丙酯 9 0.036 氧化铁红 160 0.64 二氧化钛 37.5 0.15 总重 25000 制备如实施例3。 实施例5: 内容物配方: 组份: 每粒重量(毫克) 重量比(%) 提取物细粉 70 15 乙二醇单乙基醚 397 85 总重 467 囊壳配方: 组份: 重量(克) 重量比(%) 明胶 10750 43 甘油 4500 18 水 8878 38.1 尼泊金甲酯 20 0.08 尼泊金丙酯 5 0.02 氧化铁红 160 0.64 二氧化钛 25 0.1 总重 25000 内容物制备工艺如下: 红参切成薄片,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和其余麦冬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80~85℃)的清膏,加入上述红参提取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得细粉。将混合物溶解在乙二醇单乙基醚中。 囊液配制及压丸工艺同实施例1。
《一种参麦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参麦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阴生津的参麦软胶囊,由中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和药用辅料制成。提取物中包括红参、南沙参、麦冬、黄精、山药、枸杞子等六味中药,药用辅料至少包括植物油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单乙基醚中的一种。利用该发明制备的软胶囊,具有密封性好,见效快,疗效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