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35643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22714.X

申请日:

2002.10.16

公开号:

CN1589163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M1/02

主分类号:

A61M1/02

申请人:

旭医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野寺博和; 吉田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10.16 JP 318512/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课题涉及提供可以从含病毒的血液中同时除去病毒和白细胞、且达到血小板高回收率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材料及装置。通过使具有捕捉血液中的病毒和白细胞、使血小板通过的表面的水不溶性的载体与含病毒的血液进行接触,从血液中同时除去病毒和白细胞,且高回收率地回收血小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从血液中同时选择性地除去病毒和白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使含病毒的血液,与具有捕捉血液中的病毒和白细胞、且使白 小板通过的表面的水溶性载体构成的病毒与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进行接 触的工序。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吸附法和/或过滤法使 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与含病毒的血液接触。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含病毒的血液 中混合抗凝固剂的工序,采用10ml/分以上、不足100ml/分的流速使混 合有该抗凝固剂的含病毒的血液与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进行接触 的工序。
4: 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除去的白细 胞至少含有淋巴细胞。
5: 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除去的白细 胞至少含有自反应性T细胞。
6: 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病毒和白细胞 选择除去材料的表面至少有羟基和聚乙二醇基。
7: 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病毒和白 细胞选择除去材料在接触前后具有使血液中的活性化补体C3a的浓度活 化成5倍以上的能力。
8: 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水不溶性 的载体是纤维状。
9: 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白细胞除去载体是无 纺布。
10: 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病毒是C型肝 炎病毒。
11: 从血液中同时选择性地除去病毒和白细胞用的血小板透过型的 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捕捉血液中的病毒和 白细胞、且使血小板通过的表面的水不溶性载体构成。
12: 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小板透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 其特征在于,载体表面至少有末端亲水基。
13: 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小板透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 其特征在于,末端亲水基是羟基和/或聚乙二醇基。
14: 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血小板透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 材料,其特征在于,载体表面至少有末端疏水基。
15: 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血小板透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 其特征在于,末端疏水基是烷基。
16: 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血小板透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 材料,其特征在于,载体表面的末端亲水基的存在比率是2%以上、不足 100%,且末端疏水基的存在比率是0.1%以上、不足70%。
17: 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小板透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 其特征在于,载体表面的末端亲水基是甲氧基二乙二醇基5%以上、不足 30%,2-羟基异丁基5%以上、不足40%,且末端疏水基是甲基40%以上、 不足60%。
18: 权利要求11-17的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通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 择除去材料,其特征在于,血液接触后的活性化补体C3a的浓度是血液 接触前的5倍以上。
19: 权利要求11-18的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通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 择除去材料,其特征在于,载体是无纺布。
20: 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血小板通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 其特征在于,载体是平均纤维直径2.0μm以上、不足50.0μm的无纺布。
21: 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血小板通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 材料,其特征在于,无纺布的松密度是0.10g/cm 3 以上、不足0.45g/cm 3 。
22: 权利要求19-21的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通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 择除去材料,其特征在于,无纺布的比表面积是0.01m 2 /g以上、不足 4.0m 2 /g。
23: 权利要求11-22的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通过型的病毒和白细胞选 择除去材料,其特征在于,病毒是C型肝炎病毒。
24: 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血液导入部和 血液导出部的容器内含有权利要求11-23的任一项所述的病毒和白细胞 选择除去材料,还具有防止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往容器外流出的 手段。
25: 权利要求24所述的病毒和白细胞选择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 病毒是C型肝炎病毒。

说明书


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 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时选择性地除去血液中的病毒及白细胞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选择除去材料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的血液处理系统是使用血浆分离膜或离心分离装置,将血浆成分与血球成分分离后,使血浆成分与免疫吸附材料或低密度脂蛋白吸附材料等直接接触,吸附除去不要物质的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3)。这些系统因为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血球成分一起从血浆成分中分离出,故难以同时除去病毒等的不要物质和白细胞。此外,这些系统因为使用带电的材料,导致血小板的活性化,不能在除去不要物质或白细胞的同时高回收率地回收血小板。

    另外,专利文献4记载了使用白细胞除去材料,从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同时除去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等的恶性物质、净化血液的方法,但没有公开同时除去白细胞和病毒,也同时还回收血小板。

    此外,专利文献5公开了通过使用表面有聚胺和抗凝固剂的载体处理血液,没有抗凝固剂而从血液中除去病毒等标的物的血液处理装置及方法,但由于表面有大量的胺,难以充分回收血小板,而且除去白细胞也不充分。

    此外,作为病毒除去材料,专利文献6还公开了表面有阳离子性化合物的材料,但该公报对从血液中除去病毒没有任何记载。另外,专利文献7公开了表面呈弱酸性或弱碱性的固体物质构成的HIV与相关物质除去剂,该除去材料其特征是表面有-COOH或-SO3H等,表面的pH是2.5~6.9或7.4~10.5。记载了表面存在的-COOH或-SO3H等形成盐时不能除去病毒。此外,专利文献7所记载的方法中,由于使血液与除去材料接触时血液的pH发生变化,故产生成分蛋白质地变性等,对血液来讲不是好的条件。作为这些技术共同的问题,可列举由于除去材料与血液接触时血液蛋白质的变性,有血液凝固的危险性。

    [专利文献1]

    特开昭61-1134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公平5-50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公平5-50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

    特公平5-50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5]

    特开平11-267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6]

    特开平3-123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7]

    特开平2-368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部分,尤其是在于提供可以从含病毒的血液中同时除去病毒及白细胞、且达到血小板高回收率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材料及装置。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具有除去血液中的病毒及白细胞的表面的水不溶性载体与含病毒的血液接触,可以从血液中同时除去病毒与白细胞、且高回收率地回收血小板,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此外,本发明还发现使用活性化补体C3a为接触前血液浓度的5倍以上的材料时,可以高效率地除去白细胞和病毒,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从血液中同时选择性地除去病毒及白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具有吸附或除去血液中的病毒及白细胞的表面的水不溶性的载体构成的选择除去病毒及白细胞的材料,与含病毒的血液进行接触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也涉及从血液中同时选择性地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用的血小板通过型选择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材料,该材料特征是由具有吸附或除去血液中病毒及白细胞的表面的水不溶性载体构成。

    此外,本发明也提供选择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装置,其特征是选择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材料含在具有血液的血液导入部与血液导出部的容器内,还具有防止选择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材料往容器外流出的手段。

    这些方法,除去材料与装置,在血液中含C型肝炎病毒时特别有用。

    血小板通过型的选择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材料,最优选载体表面有末端亲水基、或末端亲水基与聚乙二醇基,此外还有末端疏水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到病毒时,不只是血液中游离的病毒,也包括蛋白结合病毒、存在于白细胞内的感染的病毒等。    

    具体地讲,本发明除去的物质是血液中的病毒、蛋白结合病毒等,A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HIV等任何毒病也可除去,尤其是可有效地除去C型肝炎病毒。其理由虽不明确,但从病毒的表面特性与病毒的大小方面考虑估计可以与白细胞同样地高效率地除去。C型肝炎病毒可列举血液中的C型肝炎病毒、吸附在免疫球蛋白上的C型肝炎病毒、吸附在血浆蛋白等上的C型肝炎病毒、及被C型肝炎病毒活性化的淋巴细胞、存在于炎症部位上的噬菌体、颗粒球等的白细胞。其中,与干扰素等的药剂同时地进行白细胞除去的场合,事前采用本发明除去的可列举C型肝炎病毒、吸附在血浆蛋白等上的C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白细胞、被C型肝炎病毒活性化的自反应性T细胞等。尤其是涉及白细胞,由于淋巴感染了C型肝炎病毒,故用于除去淋巴细胞。

    另外,本发明说到血液时,也包括血浆、血清等的血液成分。

    处理血液时,为了血液的抗凝固可以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固剂。若列举抗凝固剂,只要是有抗凝固活性的化合物则没有特殊限制,可列举肝素、Futhan、FOY、阿加曲班(Argatroban)、柠檬酸等,优选良好地使用肝素或Futhan。

    本发明中所谓除去病毒与白细胞,是指采用吸附和/或过滤从血液中除去它们,用于除去的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材料与血液的接触方法,可以是静置法、振动法、扩散吸附法、过滤法等的任何一种。此外,吸附法与过滤法可以利用落差或泵等促进血液流动的方法。

    出人意料地发现本发明的除去病毒与白细胞的材料优选是表面至少有末端亲水基。除去病毒与白细胞材料的载体表面的优选末端亲水基使用不带电的中性基的官能基。例如,适合使用羟基、羟甲基、羟乙基、羟丙基、羟异丙基、羟丁基、羟异丁基等的含羟基烷基、甲氧基二乙二醇、甲氧基三乙二醇基等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基等。其中,优选使用羟基、羟丙基、羟异丙基、羟异丁基。

    而,从提高血小板通过性方面,优选列举甲氧基二乙二醇、甲氧基三乙二醇基。

    为了同时提高病毒及白细胞的除去率和血小板的回收率,最好将羟基、羟丙基、羟异丙基、羟异丁基与甲氧基二乙二醇、甲氧基三乙二醇基一起使用。

    本发明中所谓末端是指主链的末端或侧链的末端。末端基可以与主链直接结合,也可以通过酯键、酰胺键、氨基甲酸乙酯键等进行结合。后者的场合指不含这些键的末端部分。

    本发明的病毒与白细胞除去材料载体表面的优选末端疏水基,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等的C1以上不足C30的烷基,苯基等的芳香环、环戊基、环己基等的脂肪族环等。从血小板通过性的观点考虑,可列举优选C10以上不足C30的烷基、甲基、乙基等的烷基,最优选C10以上不足C20的烷基、及甲基、乙基。

    本发明的病毒与白细胞的选择除去材料中,亲水基对亲水性蛋白吸附病毒与白细胞的吸附/除去有效,另外,对提高血小板的回收能力也有效。

    另外,疏水基对提高病毒或疏水性蛋白吸附病毒的吸附性有效,但本发明的病毒与白细胞除去材料,在除去病毒与白细胞、保持血小板通过性方面,保持末端亲水基与末端疏水基的平衡也重要。过多的疏水性不利于血小板的回收。

    优选的末端亲水基的存在比率是2%以上不足100%。末端亲水基的存在比率不足2%的场合疏水性高,虽然可以吸附白细胞与病毒,但因血小板通过性极低而不优选。而亲水基的存在比率100%的场合,因病毒的吸附性降低而不优选。着眼于以上的观点更优选的范围是3%以上不足90%,最优选5%以上不足80%。

    另外,末端疏水基的存在比率也重要。优选使用0.1%以上不足70%。末端疏水基70%以上的场合因血小板的回收率降低而不优选。但不足0.1%的场合,因疏水性低,病毒吸附蛋白的吸附性降低而不优选。着眼于以上的观点,更优选1%以上不足60%、最优选1%以上不足55%。

    本发明中所谓末端亲水基及末端疏水基的存在比率,是病毒及白细胞除去材料表面所存在的亲水基及疏水基的比率,是指载体可以与血液接触的表面部分上的各官能基的摩尔比。这些末端基的存在比率可以采用公知的固体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吸收光谱、XPMS、ESCA等求出。而,采用涂覆等修饰载体表面的场合,也可以使用摩尔比表示作为涂层的聚合物的存在比率。

    本发明中的所谓表面指可以接触病毒等的表面,不包括不能接触病毒的材料内部。此外,本发明中所谓有捕捉血液中的病毒及白细胞、使血小板通过的表面,可以是指载体表面有末端亲水基等,不只是通过涂覆对表面赋予末端亲水基等的场合,也包括通过放射线接技或共价键等在载体表面导入官能基的场合,或载体材料本身表面有这些官能基的场合等。

    病毒及白细胞除去材料,除了有末端亲水基以外,载体表面也可以有末端阳性基。末端阳性基特别适合对在表面带阴性电荷的病毒的吸附提高方面使用。

    若举例说明末端阳性基,可列举二甲氨基、二乙氨基、二丙氨基等在聚合物主链或侧链末端结合形成的叔氨基,杂环等的芳香环等。其中适合使用二甲氨基、二乙氨基等。末端是伯或仲氨基的场合,因离子性强,血小板回收率降低而不优选。

    末端阳性基的存在比率优选不足15%。超过15%时,因过量的阳性基导致血小板回收率降低而不优选。优选的存在比率不足13%,最优选不足11%。

    已得知本发明的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使用在与血液的接触前后活性化补体C3a的浓度在5倍以上活性化的材料时,可以最有效地同时除去白细胞和病毒。又发现病毒受到与活性化补体C3a的络合形成等的影响而易被吸附,另一方面因过剩的活性化补体C3a浓度上升而病毒浓度相对地降低,故吸附性降低。即,活性化补体C3a在接触前血液浓度不足5倍时,因病毒和白细胞的除去性能极低而不优选。另一方面,活性化补体C3a在接触前血液浓度若是5倍以上才有效,但活性化补体C3a在接触前血液浓度是1000倍以上时,则因补体成为过敏性反应等的原因而不实用。又,引起500倍以上的浓度变化时,因血液成分变化明显而不优选。更优选与血液接触前后的活性化补体C3a浓度是7倍以上,最优选是10倍以上。

    作为与血液接触前后活性化补体C3a的浓度在5倍以上活性化的材料,可以使用表面有前述末端亲水基5摩尔%以上的材料。若例举含末端亲水基单体,作为末端亲水基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异丁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四乙二醇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多乙二醇酯等。

    对于活性化,可以有效地使用这些单体经二元或三元共聚的聚合物。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丁酯(以下简称HBM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以下简称MDG)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MMA)的无规共聚物(共聚摩尔比、HBMA/MDG/MMA=5~40∶5~30∶40~60)、甲基丙烯酸二羟基异丙酯(以下简称HPM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规共聚物(共聚摩尔比、HPMA/MDG/MMA=5~40∶5~30∶40~70),HPMA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以下简称DM)的无规共聚物(共聚摩尔比、HPMA/DM=80~93∶3~20)等。

    最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丁酯(以下简称HBM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以下简称MDG)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MMA)的无规共聚物(共聚摩尔比、HBMA/MDG/MMA=5~40∶5~30∶40~60)。

    另外,上述材料使活性化补体C3a以上升到接触前血液浓度的5倍以上时也可以有效地使用。可以使用的表面有亲水性基的材料,例如可使用纤维素和/或纤维素衍生物等的天然高分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聚氨酯等的高分子材料。从活性化方面考虑特别优选的,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纤维素等,最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的载体,可列举粒状、球殊状、多孔体、平膜、无纺布、织布等。其中,从可以与病毒同时地除去白细胞,有高表面积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多孔体、无纺布,最好列举无纺布。

    另外,载体的材质只要是可表面处理的材料则没有特殊限制,可列举纤维素和/或纤维素衍生物等的天然高分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聚偏氟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氨酯,聚砜,聚丙烯腈等的高分子材料。

    这些无纺布不进行表面修饰对病毒及白细胞有亲和性的场合可以直接使用。而表面不修饰不能发挥作用的场合,为了发挥作用优选进行涂覆等的表面改性后使用。

    尤其是,为了吸附和/或除去标的物及白细胞和提高血小板的回收性,优选使用通过对表面涂覆等处理进行改性的材料。

    载体是无纺布的场合,其丝可是单丝,也可以是复合丝,又可以是多孔丝,还可以是无规则丝。

    另外,无纺布优选平均纤维直径2.0μm以上、不足50μm的无纺布。纤维直径增大时,难以确保基材的表面积,不仅减少病毒的吸附面积,而且因白细胞的除去性能降低而不优选。

    而,纤维直径变小时,容易发生除去材料的孔堵塞,且因血小板的回收困难而不优选。从以上的观点考虑,更优选平均纤维直径2.0μm以上、不足30μm,最优选2.3μm以上、不足20μm。

    另外,无纺布的场合,在提高白细胞的除去及白小板的通过性方面,无纺布的松密度是0.10g/cm3以上、不足0.45g/cm3也很重要。松密度不足0.10g/cm3的场合,因白细胞的除去性能降低而不优选。而松密度在0.45g/cm3以上的场合,因血小板的通过性降低严重而不优选。又,从以上的观点考虑优选0.15g/cm3以上、不足0.45g/cm3,最优选0.15g/cm3以上、不足0.40g/cm3。

    无纺布的场合,在提高病毒的吸附、白细胞的除去及血小板的通过性方面,其比表面积是0.010m2/g以上、不足4.0m2/g也很重要。比表面积不足0.01m2/g的场合,因病毒及白细胞除去性能降低而不优选。而,比表面积在4.0m2/g以上的场合,因血小板的通过性降低严重而不优选。又,从以上的观点考虑,优选0.02m2/g以上、不足3.0m2/g,最优选0.04m2/g以上、不足2.5m2/g。

    作为可除去病毒及白细胞,可高效地回收血小板的表面修饰化合物,可列举侧链至少有末端亲水基的高分子化合物,侧链同时有末端亲水基及末端疏水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对构成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若分别举例,作为末端亲水基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丁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四乙二醇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多乙二醇酯等。

    作为末端疏水基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的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上述的聚合性官能基即使是乙烯基、丙烯酸酯等也可以有效地使用。

    本发明使用的表面涂层材料,通过符合亲水基、疏水基的存在比率而将单体进行二元或三元共聚可以有效地制得。

    使用这些单体的共聚物若举最优选的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等。

    引入末端阳性基的场合,作为末端阳性基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二烷氨基烷基酯等。

    可以直接或涂布在基材表面上等有效地使用这些列举的高分子化合物。

    另外,除了直接使用这些单体以外,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的单体聚合或共聚后,引入适合需要的末端基也可以有效地使用。

    作为对载体表面赋予羟基、聚乙二醇基、疏水基、中性基的方法,可以使用种种公知的方法。这里所谓赋予,是使这些基团存在于载体表面不在水或血液中溶出,例如,可列举接枝聚合法,涂覆法,把环氧基、氨基、甲酰基、羧基、羟基、酰卤基、卤化氰基二烯基等的官能基导入载体表面后直接或利用偶联剂或间接基(spacer)与有目的官能基的化合物结合的方法。

    本发明的病毒与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可适当使用本发明的血液处理装置实施。本发明的病毒与白细胞除去装置,是从血液中进行吸附和/或除去病毒、蛋白结合病毒及白细胞用的装置,在具有血液的血液导入部与血液导出部的容器内含病毒与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且具有防止病毒与白细胞选择除去材料向容器外流出手段的病毒与白细胞选择除去装置。

    作为防止除去材料向容器外流出的手段,可以使用让血液成全部通过但不让除去材料通过的任何一种手段。可通过至少在容器的出口侧设计具有比除去材料直径细的目数的筛或过滤器等实施。另外,使用无纺布等的纤维作为载体时,除了使用如上述的筛网外,也可以用胶粘剂把无纺布粘接在容器的上端或下端,或者夹入容器间的间隙中等的手段。尤其是圆筒状的深过滤器的场合,可通过封堵圆筒一侧的末端,将出口侧末端与喷嘴等粘接实施。所使用的胶粘剂,优选即使与血液等的液体接触,在溶胀等的影响下粘着力也不消弱的胶粘剂,例如使用聚氨酯,环氧系的胶粘剂,但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的装置最好使用胶管与血液的采血手段,抗凝固剂的混合手段,返血手段等连通。

    本发明的装置的壳优选由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等的合成树脂、玻璃或不锈钢等的金属制成。

    [实施例]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实验例与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作为实验例,示范本发明对载体进行表面修饰用的聚合物的制造实验例。

    [实验例1]

    使用通常的自由基引发剂合成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丁酯(以下简称HBM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二乙二醇酯(以下简称MDG)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MMA)的无规共聚物。作为聚合条件,相对于乙醇300ml、将MDG单体、HEMA单体与MMA单体(摩尔比/MDG∶HBMA∶MMA=30∶20∶50)、在作为引发剂的偶氮二异戊腈(V-65)0.1g存在下,70℃进行6小时聚合。制得的聚合溶液边搅拌边滴加在10L水中,使共聚物析出,回收水不溶成分。所得共聚物中的组成比与单体进料比相同。因此,该共聚物的末端亲水基的存在比率为50%、末端疏水基的存在比率为50%。

    [实验例2]

    采用与实验例1同样的操作,制成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丙酯(HPMA)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的共聚物。共聚物的摩尔比HPMA∶DM=97∶3,末端亲水基的存在比率是97%,末端阳性基的比率是3%。

    [实验例3]

    采用与实验例1同样的操作,制成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物。共聚物的摩尔比HEMA∶MMA∶DM=62∶30∶8,存在比率是,未端亲水基为62%、末端疏水基为30%、末端阳性基为8%。

    以下列举C型肝炎为对象的血液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

    把实验例1制得的共聚物1g溶解于70%乙醇水溶液99g中制得1%涂覆液。把平均纤维直径2.9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制的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90g/m2、厚度0.40mm、松密度0.24g/cm3、比表面积0.966m2/g)1g浸渍在1%涂覆液10mL中后,在25℃干燥12小时。

    把所得无纺布0.01g切裁成条状,采集到瓶中,加入含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血液1ml,在37℃振荡2小时。

    然后,取处理后的血液100μl放入瓶中作为样品,采用5000rpm进行离心分离1分钟,测定上清液中的C型肝炎病毒量作为HCVRNA。C型肝炎病毒量的测定使用日本Roche公司制Amplicor-HCV检测器。

    另外,使用自动血细胞计算装置(Sysmex公司制、SF-3000型)对处理后的血液求出白细胞数,血小板数。

    此外,采用浊度分析法测定处理前后的活性化补体C3a的浓度,求出处理后值比处理前值的增加率。

    作为对照实验,不加入本发明的除去材料而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采用以下公式算出C型肝炎病毒的吸附率(%),白细胞除去率(%)及血小板回收率(%)。

    病毒吸附率(%)=[(Vd-Vc)/Vd]×100

    Vc:对照实验血液中的病毒浓度

    Vd:吸附实验血液中的病毒浓度

    白细胞除去率(%)=[(Wd-Wc)/Wd]×100

    Wc:对照实验血液中的白细胞浓度

    Wd:吸附实验血液中的白细胞浓度

    血小板回收率(%)=Pd/Pc×100

    Pc:对照实验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

    Pd:吸附实验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

    把结果示于表1。表1中不加入除去材料的对照实施例的结果也一起表示出。对照实验例中容器上由于粘附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故也有若干的减少。

    [实施例2]

    除了使用平均纤维直径2.5μm的聚丙烯纤维制的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60g/m2、厚度0.35MM、松密度0.12g/cm3、比表面积1.768m2/g)以外,其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操作。把结果示于表1。

    表1  病毒吸附率  白细胞除去率  血小板通过率   C3a浓度  实施例1  85%  80%  90%   11.6倍  实施例2  89%  82%  94%   18.5倍  对照实验例  0%  1%  98%   2.3倍

    [比较例1]

    除了直接使用平均纤维直径2.9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制的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90g/m2、厚度0.40mm)以外,其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把结果未于表2。

    [比较例2]

    除了直接使用平均纤维直径2.5μm的聚丙烯纤维制的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60g/m2、厚度0.35mm)以外,其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把结果示于表2。

    表2  病毒吸附率  白细胞除去率    血小板通过率C3a浓度  比较例1  58%  84%    21%3.5倍  比较例2  63%  80%    18%1.8倍

    [实施例3]

    把实施例1的除去材料切裁成直径6.8mm的圆形,在柱中固定5片,进行C型肝炎病毒吸附率、白细胞除去率、血小板回收率的评价。

    向各个柱中使用注射泵按0.5mL/分的恒速在室温通入添加有作为抗凝固剂的ACD-A的人新鲜血液(病毒量:100000个/ml、白细胞数:4,500-8,400/μl、血小板数:150,000~440,000/μl)(血液:ACD-A=8∶1)1.5ml,测定通过无纺布前后的血液中的病毒浓度、白细胞浓度及血小板的浓度,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出病毒吸附率、白细胞除去率及血小板回收率。把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4]

    除了使用实施例2的除去材料以外,其他进行与实施例3完全同样的操作。把结果示于表3。

    表3  病毒吸附率  白细胞除去率  血小板通过率C3a浓度  实施例3  91%  95%  70%12.5倍  实施例4  94%  97%  75%23.5倍

    [比较例3]

    除了使用比较例1的材料外,其他进行与实施例3完全同样的操作。把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4]

    除了使用比较例2的材料外,其他进行与实施例3完全同样的操作。把结果示于表4。

    表4  病毒吸附率  白细胞除去率  血小板通过率C3a浓度  比较例3  60%  98%  8%4.8倍  比较例4  75%  97%  6%2.3倍

    [实施例5]

    除了将实验例2制造的聚合物用于涂覆外,其他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无纺布采用同样的操作获得除去材料,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处理血液,对C型肝炎病毒吸附率、白细胞除去率、血小板回收率进行评价。把结果示于表5。

    [实施例6]

    除了把实施例3制造的聚合物用于涂覆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无纺布、操作获得除去材料,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操作处理血液,对C型肝炎病毒吸附率、白细胞除去率、血小板回收率进行评价。把结果示于表5。

    表5  病毒吸附率  白细胞除去率  血小板通过率C3a浓度  实施例5  79%  89%  87%19.5倍  实施例6  91%  95%  86%22.5倍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同样把无纺布切裁成宽150mm、长300mm、卷在直径3.4m的聚乙烯制圆筒状筛网的周围。然后把平均纤维直径12μm的聚酯纤维制的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30g/m2)以宽150mm卷成第1预过滤器,再把平均纤维直径33μm的聚酯纤维制的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50g/m2)、以宽150mm卷成第2预过滤器。在外侧卷绕150mm宽的聚乙烯制的筛网,该圆筒直径是39mm。用聚氨酯封堵该圆筒的两端、放入顶部与底部分别有血液入口和出口、内径41mm的圆筒状聚碳酸酯容器中,使容器的血液入口通圆筒的外周面,使血液的出口通内周面,作成白细胞除去装置。

    在添加有作为抗凝固剂的肝素的牛新鲜血液(白细胞数:4,500~6,400个/μl、血小板数:150,000~320,000个/μl)(肝素浓度:1000IU/L)2000mL中添加含C型肝炎病毒血浆50ml后(病毒量:2500000个/l)、使用血液泵采用50ml/分的恒速在室温下通入装置,除去白细胞。测定白细胞除去装置通过2000ml处理前后的血液中的病毒浓度、白细胞浓度及血小板的浓度,与实施例1同样地求出病毒吸附率、白细胞除去率及血小板回收率。

    [表6]  病毒吸附率  白细胞除去率  血小板通过率实施例7  69%  93%  62%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清楚看出,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可选择性地吸附和/或除去存在于血液中的病毒和白细胞的病毒和白细胞除去材料。另外,通过使用填充上述除去材料而成的血液处理装置,可以选择性地除去血液、血浆、血清等被处理液中的C型肝炎病毒和白细胞,高效率地回收血小板。

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及白细胞选择除去方法、除去材料与除去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课题涉及提供可以从含病毒的血液中同时除去病毒和白细胞、且达到血小板高回收率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材料及装置。通过使具有捕捉血液中的病毒和白细胞、使血小板通过的表面的水不溶性的载体与含病毒的血液进行接触,从血液中同时除去病毒和白细胞,且高回收率地回收血小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