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341331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7717.8

申请日:

2014.08.18

公开号:

CN104168699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37/02申请日:20140818|||公开

IPC分类号:

H05B37/02

主分类号:

H05B37/02

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华赣; 岳闯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路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所述装置包括:光照强度获取单元,用于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具体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G=0,B-M&GreaterEqual;0G=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具体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G=k1*M,B-M&GreaterEqual;0G=k2*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k1>1,0<k2<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电筒应用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如果检测到对所述感光元件的触摸操作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切换所述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

7.  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照强度获取单元,用于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具体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进一步具体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G=0,B-M&GreaterEqual;0G=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 具体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进一步具体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G=k1*M,B-M&GreaterEqual;0G=k2*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k1>1,0<k2<1。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手电筒应用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时,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如果检测到对所述感光元件的触摸操作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切换所述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

说明书

说明书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中的硬件配置也越来越高。目前,中、高档的移动终端中基本都配置有高像素的摄像头。同时,为了提升特定场景的拍摄体验,一般的在摄像头旁都搭配有闪光灯,以实现在光线不足的时候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在现有技术中,很多移动终端都利用了闪光灯现有的功能使移动终端可以充当手电筒使用。当用户需要移动终端提供照明功能时,只要在移动终端中内置的、或者用户下载安装的手电筒应用程序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中,点触相应的按键,即可开启闪光灯来为用户提供照明。一般来说,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通过点亮闪光灯并保持闪光灯常亮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
但是,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人们对于移动终端中手电筒功能的要求变得更高,移动终端中传统的手电筒照明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以优化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包括:
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包括:
光照强度获取单元,用于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于手电筒应用所在的终端设备中,或作为手电筒应用的子程序。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手电筒应用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一般来说,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又称为图像传感器,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用于手机中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基本上都是CMOS的。
在接受光照之后,移动终端中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会产生对应的电流,电流大小与光强对应,手电筒应用通过检测感光元件上的电流大小,即可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步骤120、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应用根据自身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现有的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照明亮度值的光源,而这在实际应用中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举例而言,在拍照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光强不足,想要借助手电筒照明方式来进行补光,肯定希望手电筒应用可以提供比周围环境,或者一个基准光强更强的照明亮度;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用户想要在黑暗处通过借助手电筒照明的方式阅读纸质书,手电筒的强光在周围弱光的衬托下会显得格外的刺眼,此时,如果手电筒亮度能够适当的暗一点,会给用户的眼睛以及阅读体验都带来非常良性的体验效果等,但是现有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均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应用根据当前的工作模式,设置不同的手电筒亮度值,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手电筒亮度的实际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电筒应用可以规定两种工作模式:顺差模式和逆差模式。
其中,顺差模式可以为:手电筒亮度随着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弱,随着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强。这种工作模式可以适用于用户在黑暗中需要借助手电筒提供光源的场景中。例如,用户在走夜路是,周围环境越暗, 手电筒亮度越强,周围环境变亮时,手电筒亮度适当调暗以节约电能;
逆差模式可以为:手电筒亮度随着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弱。其中,手电筒亮度随着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可以适用于在拍照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光强不足,想要借助手电筒照明方式来进行补光的场景中;手电筒亮度随着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弱则可以适用于用户想要在黑暗处通过借助手电筒照明的方式阅读纸质书的场景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电筒应用可以仅规定一个顺差模式。而顺差模式具体可以为:手电筒应用将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与预设的光强基准值比较,如果上述光照强度小于预设的光照基准值时,则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设置为该预设的光强基准值。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电筒应用可以仅规定一个逆差模式。而逆差模式具体可以为:手电筒应用将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与预设的光强基准值比较,如果上述光照强度小于预设的光照基准值,则将一个小于光强基准值的亮度值设置为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否则,则将一个大于光强基准值的亮度值设置为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手电筒应用中可以同时包括上述顺差模式和逆差模式,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步骤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优化为: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优选的将步骤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优化为: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G=0,B-M&GreaterEqual;0G=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步骤220、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计算所述光照强度B与设定光强基准值M之间的差值B-M。
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应用中规定了顺差的工作模式。顺差模式的手电筒照明亮度设置过程如下:
当手电筒应用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B小于设定光强基准值M时,则将该预设的光强基准值M设置为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
当手电筒应用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B大于等于设定光强基准值M 时,则关闭手电筒应用。
其中,设定光照值M为一个预先设定的经验光照值。该值可以根据室内外常用照明标准进行预设。优选的,可以根据金属卤化物灯的光源特性,选择50Lux作为设定光照值M。
步骤230、判断B-M是否大于等于0:若是,执行步骤240;否则,执行步骤250。
步骤240、关闭手电筒应用。
步骤25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M。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在周围环境的实际亮度小于预设的标准亮度时,手电筒亮度会自动补光到标准亮度,而在周围环境的实际亮度大于预设的标准亮度时,手电筒应用则会关闭以解决电能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第三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步骤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优化为: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优选的将步骤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优化为: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G=k1*M,B-M&GreaterEqual;0G=k2*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k1>1,0<k2<1。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步骤320、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计算所述光照强度B与设定光强基准值M之间的差值B-M。
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应用中规定了逆差的工作模式。逆差模式的手电筒照明亮度设置过程如下:
当手电筒应用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B小于设定光强基准值M时,则将一个小于光强基准值的亮度值(k2*M,其中,0<k2<1)设置为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当手电筒应用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B大于等于设定光强基准值M时,则将一个大于光强基准值的亮度值(k1*M,其中,k1>1)设置为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其中,设定光照值M为一个预先设定的经验光照值。该值可以根据室内外常用照明标准进行预设。优选的,可以根据金属卤化物灯的光源特性,选择50Lux作为设定光照值M。
步骤330、判断B-M是否大于等于0:若是,执行步骤340;否则,执行步 骤350。
步骤34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1*M,其中,k1>1。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取k1=1.1。
步骤35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2*M,其中,0<k2<1。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取k2=0.8。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在周围环境的实际亮度小于预设的标准亮度时,手电筒亮度会调整到一个小于标准亮度的值,以为用户提供一个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柔光;而在周围环境的实际亮度大于预设的标准亮度时,手电筒应用则会调整到一个大于标准亮度的值以供用户进行补光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应用中优选同时包括且仅包括顺差和逆差两种模式。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步骤420、计算所述光照强度B与设定光强基准值M之间的差值B-M。
步骤430、判断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是否为顺差模式:若是,执行步骤440;否则,执行步骤450。
在本实施例中,手电筒应用规定了顺差、逆差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工作模式。
步骤440、判断B-M是否大于等于0:若是,执行步骤460;否则,执行步骤470。
步骤450、判断B-M是否大于等于0:若是,执行步骤480;否则,执行步骤490。
步骤460、关闭手电筒应用。
步骤47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M。
步骤48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1*M,其中,k1>1。
步骤49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2*M,其中,0<k2<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手电筒应用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如果检测到对所述感光元件的触摸操作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切换所述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
举例而言,当用户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按住移动终端中的感光元件一段时间,例如,5s、10s或者15s等,可以实现手电筒工作模式的切换。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用户使用手电筒应用的过程中,无需进入手电筒应用的人机交 互界面,直接通过在移动终端的特定位置进行点触操作,即可快速切换手电筒应用工作模式,切换效率高,用户体验好。
第五实施例
在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光照强度获取单元51,用于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52,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值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进一步具体可以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G=0,B-M&GreaterEqual;0G=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进一步具体可以用于: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G=k1*M,B-M&GreaterEqual;0G=k2*M,B-M<0,]]>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k1>1,0<k2<1。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工作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手电筒应用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时,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如果检测到对所述感光元件的触摸操作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切换所述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服务器实施。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处理器来执行,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 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86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26 C N 1 0 4 1 6 8 6 9 9 A (21)申请号 201410407717.8 (22)申请日 2014.08.18 H05B 37/02(2006.01) (71)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 路18号 (72)发明人曹华赣 岳闯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胡彬 路凯 (54) 发明名称 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 设置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

2、括:在开启移动终 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 境的光照强度;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 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 值。所述装置包括:光照强度获取单元,用于在开 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 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照明亮度值设置单元, 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 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本发明解 决了现有的手电筒应用只能为用户提供唯一亮度 的照明光源的技术问题,优化了移动终端中现有 的手电筒照明技术技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 个性化、便捷化的手电筒照明需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8699 A CN 104168699 A 1/2页 2 1.一种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开启移动终端中的手电筒应用后,通过感光元件获取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 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 照明亮。

4、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 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一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 的照明亮度值具体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顺差模式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 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 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获取 的所述光照强度,设置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 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

5、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 式时,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照强度和光照强度与照明亮度值的第二对应关系设置所述手电筒 的照明亮度具体包括: 在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为逆差模式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 设置所述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其中,B为获取的所述光照 强度,M为设定光强基准值,k11,01,01,01)设置为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 0060 其中,设定光照值M为一个预先设定的经验光照值。该值可以根据室内外常用照 明标准进行预设。优选的,可以根据金属卤化物灯的光源特性,选择50Lux作为设定光照值 M。 0061 步骤330、。

6、判断B-M是否大于等于0:若是,执行步骤340;否则,执行步骤350。 0062 步骤34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1*M,其中,k11。 0063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取k11.1。 0064 步骤35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2*M,其中,01。 0079 步骤490、将手电筒的照明亮度值G设置为k2*M,其中,01,0k21。 0096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工作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手电筒应用包 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时,在开启手电筒应用后,如果检测到对所述感光元件的触摸操作时 间超过设定时间阈值,切换所述手电筒应用当前的工作模式。 0097 本。

7、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 例提供的手电筒照明亮度的设置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0098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通过如上 所述的服务器实施。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从而可 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处理器来执行,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 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 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009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168699 A 10 1/3页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8699 A 11 2/3页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8699 A 12 3/3页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8699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