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过滤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339006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1711.3

申请日:

2015.04.01

公开号:

CN104785024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D 46/00申请公布日:201507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46/00申请日:20150401|||公开

IPC分类号:

B01D46/00; B01D46/42

主分类号:

B01D46/00

申请人: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麟; 汪涛; 刘兵

地址:

61173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芯大道4号A2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代理人:

王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外壳和设置于过滤装置外壳内部并将其分隔为下部的原气腔和上部的净气腔的孔板,所述孔板下方至少设有两个滤芯组,每个滤芯组的上方分别设有与反吹气源相连的反吹装置,所述净气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彼此隔离的独立腔室,各独立腔室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反吹装置,所述各独立腔室分别设有用于排放净气的阀口,所述各阀口上设有单独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机构。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克服了反吹阻力的同时保持了气体过滤装置的连续工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外壳(110)和设置于过滤装置外壳(110)内部并将其分隔为下部的原气腔(220)和上部的净气腔(230)的孔板(320),所述孔板(320)下方至少设有两个滤芯组(120),每个滤芯组(120)的上方分别设有与反吹气源相连的反吹装置(4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腔(230)分隔为至少两个彼此隔离的独立腔室(231),各独立腔室(231)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反吹装置(410),所述各独立腔室(231)分别设有用于排放净气的阀口(331),所述各阀口(331)上设有单独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机构(5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腔(230)与过滤装置外壳(110)顶部之间还设有出气腔(210),所述出气腔(210)设有与气体过滤装置外界连通的出气口(111),所述各阀口(331)均与该出气腔(210)连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独立腔室(231)之间通过竖隔板(330)隔开,所述各独立腔室(231)与出气腔(210)之间通过横隔板(310)隔开,各阀口(331)位于对应独立腔室(231)顶部的横隔板(310)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10)包括设置于阀口(331)上的关闭件(512)和控制关闭件(512)开启和关闭的气缸(511),所述气缸(511)的活塞杆与关闭件(512)传动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件(512)为盖板,所述气缸(511)设置于过滤装置外壳(110)的顶部,所述活塞杆穿过过滤装置外壳(110)顶部与盖板连接,所述气缸(511)的活塞杆与盖板上表面相连。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装置(410)包括设置于对应滤芯组(120)上方孔板(320)上的文氏管(411)和导通文氏管(411)且与之相隔一段距离设置的喷吹管(412),所述喷吹管(412)与反吹气源相连。

7.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氏管(411)与喷吹管(412)反吹气体出口均位于独立腔室(231)内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气腔(220)的下方还设有沉灰室(240),所述沉灰室(240)下端设有排灰口(241)。

说明书

说明书气体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离线反吹的气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过滤装置在过滤时粉尘颗粒会逐渐在滤芯的表面形成一层滤饼,为了清除滤芯表面的粉尘,通常采用气体反吹清灰方式,借助外界高压气体吹扫滤芯表面。目前,气体过滤装置的结构包括气体过滤装置外壳和设置于气体过滤装置外壳中的滤芯组,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外壳被孔板分隔为上部的净气腔和下部的原气腔(“原气”指的是过滤之前的气体,“净气”指的是过滤之后的气体),所述原气腔的下部设有供粉尘沉降的沉降室,滤芯组设置于孔板的下方,所述滤芯组的上方设置有反吹装置,所述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上设有与原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净气腔相连的出气口。由于原气从原气腔中源源不断的进入滤芯,使得通过滤芯过滤后的净气也不间断的进入净气腔,当气体过滤装置进行反吹时,进入净气腔的净气会对反吹气体造成阻力,由此增加了反吹难度,被吹离滤芯表面的粉尘由于上述阻力的影响很难沉降至沉灰室,一段时间后吹离的粉尘容易二次附着于滤芯的表面,颗粒粒径较小的粉尘甚至会堵塞滤芯孔,最终导致滤芯过滤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克服反吹阻力(“反吹阻力”指的是净气进入净气腔时对反吹气体造成的阻力)且能保证连续过滤的气体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外壳,包括过滤装置外壳和设置于过滤装置外壳内部并将其分隔为下部的原气腔和上部的净气腔的孔板,所述孔板下方至少设有两个滤芯组,每个滤芯组的上方分别设有与反吹气源相连的反吹装置,所述净气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彼此隔离的独立腔室,各独立腔室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反吹装置,所述各独立腔室分别设有用于排放净气的阀口,所述各阀口上设有单独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可控制关闭至少一个阀口,同时开启至少一个阀口,原气停止进入关闭阀口的腔室,反吹气体吹扫这些腔室对应的滤芯时不会受到原气进入时产生阻力的影响,打开阀口的腔室持续进行气体过滤,由此实现了克服反吹阻力的同时保持了气体过滤装置的连续工作。
作为上述气体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气腔与过滤装置外壳顶部之间还设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设有与气体过滤装置外界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各阀口均与该出气腔连通。出气腔使得从各个腔室的阀口出来的净气均进入出气腔,并从出气腔上的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相邻独立腔室之间通过竖隔板隔开,所述各独立腔室与出气腔之间通过横隔板隔开,各阀口位于对应独立腔室顶部的横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阀口上的关闭件和控制关闭件开启和关闭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关闭件传动连接。通过气缸气动控制盖板的开启关闭相较于其它的控制来说安装更简单,使用安全系数更高。具体地,所述活塞杆穿过过滤装置外壳顶部与关闭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之间通过竖隔板隔开,所述净气腔与原气腔之间通过横隔板隔开。
采用上述气体过滤装置在进行反吹清灰时可以克服反吹阻力,并且能保证装置连续过滤,不需要停车清灰。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0-过滤装置外壳,111-出气口,112-进气口,120-滤芯组,210-出气腔,220-原气腔,230-净气腔,231-独立腔室,240-沉灰室,241-排灰口,310-横隔板,320-孔板,330-竖隔板,331-阀口,410-反吹装置,411-文氏管,412-喷吹管,510-控制机构,511-气缸,512-关闭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外壳110,所述过滤装置外壳110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出气腔210、原气腔220和净气腔230,所述出气腔210与净气腔230之间通过横隔板310隔开,所述净气腔230与原气腔220之间通过孔板320隔开,所述原气腔220的下方还设有沉灰室240,所述沉灰室240下端设有排灰口241,所述过滤装置外壳110上设有与出气腔210相连通的出气口111和与原气腔连通的进气口112,所述孔板320下方设有三个滤芯组120,每个滤芯组120的的上方均设有反吹装置410,所述反吹装置410包括设置于对应滤芯组120上方孔板320上的文氏管411和导通文氏管411且与之相隔一段距离设置的喷吹管412,所述喷吹管412外接有反吹氮气源。所述文氏管411与喷吹管412反吹气体出口均位于净气腔230内,竖隔板330将净气腔230分隔为三个互相隔离的独立腔室231,所述反吹装置410分别位于每个独立腔室231内部,每个独立腔室231均设有与出气腔210相连通的阀口331,所述的这些阀口331均位于横隔板330上。阀口331上安装有控制其开启关闭的控制机构510,所述控制机构510包括设置于气体过滤装置外壳110上的气缸511和与气缸511的活塞杆相连的关闭件512,所述关闭件512为设置在阀口上的盖板,在阀口的关闭状态下盖板封闭阀口,所述活塞杆与盖板512传动连接所述盖板512在活塞杆的联动下实现阀口331的开启关 闭。
以下为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在气体过滤装置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各阀口处于开启状态,原气从进气口进入原气腔,之后通过滤芯组过滤后进入净气腔,过滤之后所得的净气通过各阀口进入出气腔,最终从出气口排出气体过滤装置。当需要对滤芯组进行清灰处理时,关闭部分阀口,此时原气停止进入关闭阀口的独立腔室,启动这些独立腔室上方的反吹装置,反吹气体通过喷吹管进入文氏管,在文氏管的作用下反吹气体得到加速,并对这些独立腔室对应的滤芯组进行喷吹,待上述滤芯组喷吹完成后,吹离滤芯组的灰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开始沉降,最终由排灰口排出气体过滤装置,由于此时阀口还是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净气进入,由此不会对沉降过程的灰尘产生阻力。完成上述操作后,打开之前关闭的阀口,原气重新进入滤芯组,过滤后所得的净气最后从出气口排出装置。如需清理剩余的滤芯组,同样地关闭剩余的阀口,重复上述步骤。由此气体过滤装置在进行反吹清灰时可以克服反吹阻力,并且能保证装置连续过滤,不需要停车清灰。

气体过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体过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体过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过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过滤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外壳和设置于过滤装置外壳内部并将其分隔为下部的原气腔和上部的净气腔的孔板,所述孔板下方至少设有两个滤芯组,每个滤芯组的上方分别设有与反吹气源相连的反吹装置,所述净气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彼此隔离的独立腔室,各独立腔室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反吹装置,所述各独立腔室分别设有用于排放净气的阀口,所述各阀口上设有单独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机构。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克服了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